⑴ 幾種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優缺點及其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
優缺點:
採用個別計價法,計算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准確,但由於工作量繁重,適用范圍很小,僅用於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等。
其他四種方法,由於採用了存貨成本流轉的假設,會出現不同的發出、庫存存貨的價值,從而影響企業損益。因此,選擇合理的存貨計價方法,可以減輕企業的所得稅稅負
各種存貨計價方法對經營成果的影響:
存貨主要用於對外銷售,構成銷售成本。同時,還有可能自用,構成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但是所佔比重很小。存貨計價方法造成存貨價值的差異對經營成果的影響主要通過銷售成本發生作用。
採用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使得本期銷貨成本介於早期購貨成本與當期購貨成本之間。這兩種方法計算得到的銷售成本不易被操縱,因而被廣泛採用。但採用這兩種方法會使當期銷售利潤大於與當期實際進貨成本配比得到的銷售利潤。計算得到的銷售成苯既不能與當期銷售利潤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損害了前後兩個會計期間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個別計價法由於在實際操作中工作繁重,成本較高,對大多數存貨品種來說都不實用。先迸先出法是以先購人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先進先出法下,存貨較接近於最近購貨成本。因此,在通貨膨脹條件下,銷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潤虛計。
後進先出法假設後收迸的存貨先發出,發出的存貨按最後收進的單價進行計價。銷售成本較接近當前的市價。在通貨膨脹條件下,銷售利潤較存貨採用先進先出法計價低,但是,當期銷售收人能與當期銷售成本相配比,能夠反映出當期經營者的經營績效。
⑵ 存貨評估方法有哪些
資產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
在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的估價方法通常有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生產企業的存貨評估方法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存貨發出時要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等估價方法中做出選擇。如果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則月末要對存貨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差異進行調整。
⑶ 如何正確選擇存貨計價方法的建議
存貨在大多數企業的流動資產總額中佔有較大的比重,而且處於不斷購買、耗用和銷售之中,因而存貨數量及其價值的確認(即存貨計價問題)至關重要。並且採用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經營成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不少企業由於對這個問題認識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企業存貨計價方法做了不切合企業實際的選擇,從而對企業的存貨管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在此,筆者對不同存貨計價方法進行分析比較評價,幫助企業做出合理選擇。
存貨成本流轉的假設
企業的存貨是不斷流動的,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與流出相抵後的結余即為期末存貨,本期期末存貨結轉到下期即為下期的期初存貨,下期繼續流動,就形成了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存貨流轉。
存貨流轉包括實物流轉和成本流轉兩個方面。企業存貨實物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流轉成為存貨的實物流轉。所謂存貨成本流轉指外購或自製存貨的成本流入及出售商品時的成本流出。在理論上,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其實物流轉應當一致,也就是說,購置存貨時所確定的成本應當隨著該存貨的銷售或耗用而結轉。例如,某商品購進成本,第一批100件單價15元,第二批50件單價10元,第三批80件單價11元。本期銷售結果是,第一批售出80件,第二批售出30件,第三批售出10件。由此可見,該商品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是一致的,但在實際工作中,這種一致的情況非常少見的。因為,企業的存貨進出量很大,存貨的品種繁多,存貨的單位多變,難以保證各種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由於同一種存貨及單價不同,但均能滿足銷售或生產的需要,在存貨被銷售或耗用後,毋需逐一辨別哪一批實物被發出,哪一批實物留作庫存,成本的流轉順序和實物的流轉順序可以分離,只需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轉順序確定已發出存貨的成本和庫存存貨的成本即可。這樣就出現了存貨成本流轉的假設。
採用某種存貨成本流轉的假設,在期末存貨與發出存貨之間分配成本,就產生了不同的存貨成本分配方法,即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按照國際會計慣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常見的存貨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後進先出法等。
幾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分析
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又稱分批實際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這種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分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准確,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對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批次進行具體認定,以辨別其所屬的收入批次,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並且採用這種方法極易被用作調節利潤的手段。因為如果營業不佳,估計利潤不高,管理人員就可以高價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潤,或以相反的方法調低利潤。
企業中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為特定的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並單獨存放的存貨,以及購入批次少、容易識別、單位價值較高的貴重物資,一般採用個別計價法。並且這種方法在實地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下均可使用。
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也稱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指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月購進存貨數量作為權數來確定本期存貨發出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只需在月末計算一次,比較方便。但只能在期末確定存貨成本,無法隨時從賬面上提供存貨的結存金額,不利於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同時無論在上漲還是下跌情況下,計算出的存貨成本與現行成本都有一定的差距,並且這種方法在實地盤存制下才可用。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平均法,是指以本批購進數量加賬面結存數量的權數,滾動計算加權平均單價,並據以確定存貨發出成本與期末存貨成本。
移動平均法的優點在於能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並且每次購入存貨的單位成本和購入前庫存存貨的單位成本對發出存貨成本的影響,分別與購入數量加購入前庫存數量的多少成正比,因而成本計算較為客觀可信,但與市價仍有一定差距,而且頻繁地計算移動單位平均成本,使存貨核算相當繁瑣。對於儲存在同一地點性能相同的大量存貨一般採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只能用於永續盤存制,不能用於實地盤存制。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在物價持續上漲情況下,採用此法使存貨發生成本降至最低,從而使賬面利潤需增,導致資本分派過度,對企業的長期經營不利。
經營活動受存貨形態影響較大或存貨容易腐爛變質的企業,一般採用先進先出法,並且這種方法在永續盤存制和實地盤存制下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相等。
後進先出法
後進先出法是根據後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
採用後進先出法計算的發出存貨的成本接近於近期市場價格,使現時成本與現時收入得到配比,從而較合理地確認了當期收益,在物價持續上漲情況下,可以使當期出材料成本升高,利潤降低,延遲企業交納所得稅,減少通貨膨脹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由於期末材料結存成本是按早期價格確定的,這樣也減少了庫存材料的資金佔用,可以增加企業後勁,提高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符合穩健性原則。但這種方法有可能會造成成本虛增或虛減。並且在實地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下,這種方法計算的發出存貨的成本不相等。
幾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對比評價
各種存貨計價方法是因物價變動而產生的。若存貨進價固定不變,不同存貨計價方法將失去存在的必要。對各種存貨計價方法的評價也要以物價變動為背景。下面以物價上漲為前提比較幾種存貨計價方法。
從價值角度看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存貨均按後期進價計算,比較接近編表日重置成本,使資產計價較為合理。當採用後進先出法時,期本存貨按較早期的單價計量,與編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較大,物價變動幅度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在通貨膨脹時期,後進先出法所產生的期末存貨數偏低,使資產計價失去意義。結果,財務分析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營運成本、流動比率、投資報酬率偏低。從利潤確定角度看,後進先出法,則以最近的進貨成本可與最近的營業收入相配比,可以產生較有意義的利潤數據,以恰當地解釋評價預測企業的經營成果。所獲得的利潤倘以所得稅、股利等形式全部分配的話,也不會過多影響企業按原有規模持續經營。相反,若採用先進先出法,則以較早期的存貨成本與現時的營業收入相配比,毛利虛計。若將算得的毛利全額以所得稅、股利等形式分盡的話,收回的成本因數額較低,在現時物價水平下,難以重置相同數量的存貨,致使企業不能按原有規模持續經營。
從納稅和現金流量角度看
後進先出法具有壓低期末存貨成本、提高銷貨成本,減少本期應稅利潤,因而減少應納稅所得產生的現金流,因此使企業的凈現金的流入比採用先進先出法和平均法為多。但是,後進先出法減少應納所得稅額和增加凈現金流入的效果並非絕對。從長遠時期看,企業的全部存貨成本,不管何時形成,正常情況下最終將轉化為銷貨成本。若所有存貨均已售出,其成本將全部轉化為銷貨成本,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無論採用哪種存貨計價方法,幾個會計期的銷貨成本總額、稅前利潤總額、所得稅總額、稅後利潤總額、現金流入總額都是一致的。
從管理人員業績評估角度看
某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合適與否,還與企業管理人員業績評價方法與獎勵機制有關。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企業存貨計價法的選擇
對於企業來說,選擇哪種存貨計價方法最好,主要看企業所在的角度、考慮的主要因素,另外還要看企業所經營存貨的特點和財產物資的盤存制度以及物價變動情況等,適合企業的存貨計價方法才是最好的計價方法,企業才會從中受益。所以企業必須全面考慮,揚長避短,選擇最適合企業的存貨計價方法。
⑷ 存貨分析的要點有哪些
存貨分析的要點從以下幾個方面:
1、庫存價值及周轉情況分析;
2、庫齡分析;
3、庫存狀態分析(壞、好、殘等);
4、庫存占壓分析(平均占壓成本,保管成本、時間成本、減值成本等)。
存貨分析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按價值程度ABC法分出庫存控制重點;
2、列出重點存貨的3-5年每月進銷存數據,與銷售收入及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異常;
3、找到數據異常的原因,分析原因是正常的還是非正常;
4、通過庫存檔點過程及結果分析庫存問題;
5、通過存貨在庫時間長短進行分析發現問題;
6、搞清有關庫存核算方法分析是否存在問題;
7、從庫存進銷存控制制度與流程方面進行分析並通過實際跟蹤確認制度的執行力度與漏洞;
8、改進制度與流程的方法
⑸ 存貨評估的主要方法
存貨:對被評估單位存貨(庫存商品)的市場背景進行調查與分析,根據市場價值減去銷售費用、全部稅金和適當數額的稅後凈利潤確定評估單價,再乘以核實後的實際數量確定評估值。
即成本法。
成品石料,帳面數量為24,000.00立方米,實際數量為24,000.00立方米。
成品石料是被評估單位生產的主要庫存商品。經現場勘察,該產品質量合格。
由於產成品能正常銷售,本項目評估採用假設銷售法評估,評估公式:
正常銷售產品的評估值=不含稅出廠銷售單價×[1-銷售費用率-銷售稅金及附加費率-銷售利潤率×(1-所得稅稅率)×凈利潤折減率]×數量。
① 不含稅出廠單價的確定
評估人員經過市場價格咨詢,被評估單位成品石料銷售單價與市場上其他廠家的價格無顯著差距,故評估時按被評估單位提供的成品石料不含稅平均出廠銷售單價(69.19元/立方米)進行計算。
② 銷售費用率的確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采礦業相應數據,可以知道歷年采礦行業的投入與盈餘,根據相關數據最終估算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為6.00%。
(5)如何評價存貨方法擴展閱讀:
存貨監盤程序
⑴存貨監盤的觀察程序。在被審計單位盤點存貨前,審計人員應當觀察盤點現場,確定應納入盤點范圍的存貨是否已經適當整理和排列.並附有盤點標識,防止遺漏或重復盤點。
對未納入盤點范圍的存貨.審計人員應當查明未納入的原因在實施存貨監盤的過程中,審計人員應當跟隨存貨盤點人員,注意觀察被審計單位事先制定的存貨盤點計劃是否得到了貫徹執行.盤點人員是否准確無誤地記錄了被盤點存貨的數量和狀況。
⑵存貨監盤的抽查程序。審計人員應當進行適當抽查,將抽查結果與被審計單位盤點記錄相核對,並形成相應記錄。
抽查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證實被審計單位的盤點計劃已得到適當的執行(控制測試),而且也是為了證實被審計單位的存貨實物總額(實質性測試)。審計人員應考慮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盤點記錄選取抽查項目。
⑹ 如何進行存貨質量分析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希望你明白和了解了
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1)計算存貨周轉率時,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看分析的目的。果分析目的是判斷短期償債能力,應採用銷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評估存貨管理業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
(2)存貨周轉率不是越低越好。比如,減少存貨量,可以縮短周轉天數,但可能會對正常的經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
(3)應注意應付款項、存貨和應收賬款(或銷售)之間的關系。
(4)應關注構成存貨的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原材料、在產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間的比例關系。正常的情況下,各類存貨之間存在某種比例關系,如果某一類的比重發生明顯的大幅度變化,可能就暗示存在某種問題。比如,產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項目減少,很可能銷售不暢,放慢了生產節奏,此時,總的存貨余額可能並沒有顯著變化,甚至尚未引起存貨周轉率的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