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脖子和肩膀上的肌肉疼是怎麼回事
是輕微的頸椎病~
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與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1. 頸型: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 椎動脈型: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治療】
現代以針灸治療頸椎病,50、60年代文章頗少。至70年代末,隨著老年醫學的發展,本病才開始受到國內外針灸界的重視。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在我國的中醫和其他醫學刊物上已報道用針灸治療數千病例。多種穴位刺激法,如電針、溫針、隔葯餅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針、鈹針等等都應用於本病的治療。國外,如羅馬尼亞、日本、美國、荷蘭、愛爾蘭等國也開展此項工作。國外針灸工作者多用毫針或電針治療,日本學者還採用過隔姜灸。取穴以頸肩部穴為主,但也用遠道穴和阿是穴。
據國內外資料統計,針灸對本病有效率在90%左右。為了驗證療效,有人以肌電圖觀察溫針對頸椎病的作用,發現隨著陽性體征的消失,肌電圖靜息時的纖顫波、正相波消失,受損神經支配的肌肉肌力恢復正常,運動電位電壓亦趨向正常,證明效果是確切的。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夾脊頸4~7;2、啞1~4、風池、天柱、大椎。
配穴:神經根型加肩井、胛縫、曲池、合谷、後溪、養老;椎動脈型加百會、四神聰、太陽、頭維、三陰交、太溪、行間;交感型加百會、四神聰、心俞、肝俞、膽俞、太沖;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陽、外關、委中、陽陵泉、環跳。
啞1~4位置:啞1與啞2、啞4均位於督脈上,啞1為第2、3頸椎棘突間(啞門下1寸)、啞2為第3、4頸椎棘突間,啞4為第6、7頸椎棘突間(大椎上1寸)。啞3在啞2旁開05.寸(雙側)。
胛縫穴位置:肩胛骨內緣壓痛點。
(二)治法
主穴每次選1組,可輪流選用。其中第1組穴,一般取夾脊頸5~6,如頸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組穴每次僅選啞(1~4)中之1穴,余穴選1~2穴。配穴據不同症型,取2~4穴。
夾脊穴操作:取28~30號1.5~2寸之毫針,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開夾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針尖有抵觸感即退針5分。採用提插結合小幅度捻轉,促使針感傳導。疼痛重者緊提慢插,肢體麻涼甚者緊插慢提。一般則用平補平瀉法。啞1、2、4穴,均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轉,啞3進針法同夾脊穴。要求取穴准確,得氣後輕提插3~5分鍾或搗針2~3分鍾,要求啞3針感為上肢觸電感余穴應達到四肢觸電感。針感宜由弱到強,逐步獲得,不可亂搗猛刺。如針感不滿意,可調整方向,如仍無上述針感,則不必強求。緩慢出針,出針後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進針,緩慢送針至1.5寸深。進針時針尖略朝上,得氣後針尖略朝下,然後以拇食指夾持針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轉,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脈下行,繼而改為自上而下有節奏捻轉(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針),運針半分鍾。退針至皮下,復將針尖指向患側,提插捻轉1分鍾,使酸麻達到肩臂,不留針。風池向鼻尖方向進針1.5寸左右,使針感向頭頸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針感向頸部放散為宜,均用平補平瀉之法。配穴,進針得氣後亦用平補平瀉法,其中,胛縫穴進針3~5分,有局部酸脹為宜;養老穴取穴時手掌朝胸前,針尖向內關方向刺入,針感應向肩、肘、腕放射。以上穴位,除不留針者外,均留針20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臨床痊癒:症狀完全消失,頸椎活動度正常,但頸部X片顯示退行性病變未見明顯改善;顯效: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勞累後頸部稍有不適,余同上;有效:臨床症狀減輕,可做輕工作,余同上;無效:症狀、體征均未見改善。
共治1991例。其中1741例,按上述標准評定,臨床痊癒778例(44.7%),顯效566例(29.6%),有效401例(23.1%),無效46例(2.6%),總有效率為97.4%[2~7]。
另250例,頸肩部疼痛改善率為91.6%,指麻及頸肩關節活動障礙有效率分別為89.5%和94.2%[8]。從總的治療情況看,以神經根型針刺效果最好,而以脊髓型最差。
▲電針
(一)取穴
主穴:夾脊頸2~7。
配穴:養老、天柱、大椎、腎俞、大腸俞、曲池、外關、合谷、陽陵泉、秩邊。
(二)治法
主穴,根據增生部位,選擇相應夾脊穴。配穴,每次取4~5穴。主穴以2寸毫針作45度角向脊椎方向刺入,運針至針感出現傳導,配穴進針得氣。平補平瀉1分鍾,然後接通電針儀,負極接主穴,正極接配穴,連續波,頻率120~250次/分,電流強度以病人感到舒適為宜,一般在1~1.5毫安。每日1次,每次30分鍾,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168例,部分配合中、西葯物,總有效率為93.3~96.4%。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或大椎;2、大杼、風門。
配穴:天宗、肩井、肩貞。
阿是穴位置:頸部壓痛點。
(二)治法
主穴第一組為刺絡拔罐法,第二組為竹罐法。每次一組,可交替選用。如僅用主穴療效不顯,改用或加用1~2個配穴。
刺絡拔罐法操作:可先以鈹針刺,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針後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不超過5毫升),亦可以皮膚針局部叩刺至皮膚微出血。針後加火罐,留罐15分鍾,去罐後作局部按摩及頭部作旋轉運動,3~5天1次,3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竹罐法:將大小不同之竹罐在煮沸的葯水鍋內煮2~3分鍾,取出並甩盡葯水,然後迅速置於穴位上使吸住皮膚,7~10分鍾後取下,以出現瘀斑或充血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葯液制備:艾葉、杜仲、防風、麻黃、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鱉蟲、羌活、蒼術、獨活、蘇木、紅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沒葯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300例,結果臨床痊癒54例,顯效及有效215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為86。7%[15,16,1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新設、阿是穴、大椎、天宗。
配穴:神經根型加天鼎,椎動脈型及交感型加風池。
新設穴位置:風池穴直下方,後發際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頸部壓痛點。
(二)治法
葯液:混合注射液(丹參注射液2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野木瓜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
主穴每次選1穴,據症選1配穴。阿是穴多在頸椎周圍,須仔細探找,如能發現條索狀或結節性痛點更佳。在注入葯液之前,應略作提插,使得氣感明顯,天鼎穴應使針感到達病臂及手指為佳,然後緩緩注入,每穴任選上述葯液一種,注入1毫升(阿是穴可注入葯液2毫升)。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489例,臨床痊癒184例(,顯效247例,有效4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97.3%。如把頸椎病分為3期,第1期為頸椎失穩期,第2期為骨贅刺激期,第3期為骨贅壓迫期,以第1、2期穴位注射效果最好。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即反應點。多出現在頸、背部,為黨參花樣的皮損改變。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豆粒或花生米粒大,邊緣整齊,邊的顏色稍深於正常皮膚,且反光弱。以大椎及頸椎增生部位更為多見。
(二)治法
每次選3~4個阿是穴。常規消毒後用2%普魯卡因局麻,以細三棱針先破表皮,再挑斷淺表皮膚纖維絲。挑纖維絲時,針尖宜貼皮平刺,先平行向前滑動,再輕輕把針向上抬起,將纖維絲挑斷,挑凈。下一次挑時,將上一次挑過露在表皮外的纖維絲頭剪去。每隔5天挑治1次,5次為一個療程。注意每次選挑治點時,其中一定要有一個點在頸椎上。
(三)療效評價
共治560例,結果臨床痊癒504例,顯效38例,有效18例,總有效率100%[17]。
▲拔罐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頸部夾脊穴。
配穴:風池、天宗、肩井、肩Yi、合谷、外關、中渚。
(二)治法
先取主穴,針刺得氣後,用架火法或抽吸法拔罐,一般每次取1~2對夾脊穴。另選2~3對配穴針刺,得氣後施平補平瀉手法。留罐時間,以局部皮膚紅紫為度。留針15分鍾。次日,可交叉取2對夾脊穴,分別注入維生素B12250微克/1毫升(每穴0.5毫升)和當歸寄生注射液2毫升(每穴1毫升)。上法每日一次,交替進行,兩個月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月。
(三)療效評價
用上述方法治療312例,結果臨床痊癒62例,顯效235例,有效3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1%。隨訪60例,隨訪期為6月~4年,僅1例復發。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風池、肩yi、合谷、曲池、肩Liao。
阿是穴位置:病灶區夾脊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可採用以下二法照射。
1、氦氖激光照射:用氦氖激光照射器,輸出功率25毫瓦,照射距離100厘米,光斑直徑2厘米,直接照射阿是穴,配穴則用光纖末端貼近皮膚照射。阿是穴亦可以連接光纖的特別針灸針垂直刺入3~5厘米,至有強烈的脹麻感後,再行照射。阿是穴照射,每次10~15分鍾;配穴照射5分鍾。
2、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用二氧化碳治療機,在與穴區距離25~30厘米處照射,光斑直徑4厘米,散焦垂直照射每穴15~20分鍾,以有溫熱感為度。
上述方法均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5~7日。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82例,結果治癒111例,顯效112例,有效44例,無效15例,其總有效率94.7%[20~23]。
【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及手術治療兩類。目前對於頸椎病的治療,大多數的醫學專家主張非手術治療,只有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二至三種方法,同時施行。現分別介紹如下: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這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症狀。
▲頸椎牽引療法
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並且應用較廣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類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
▲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普長因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葯熏洗方來熱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葯等,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頸椎病在手法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論治,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將臨床常見的 型及經驗處方介紹如下。
(一)中醫辨證類:寒濕阻絡型
(本型常見於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頭痛或後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
方葯:川桂枝、羌活、威靈仙、秦艽、川芎、當歸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靈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濕止痛;川芎、天麻療頭痛。桂枝、川芎、歸尾、赤芍、炮甲珠溫經活血,通絡;葛根解痙,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葯。
(二)中醫辨證類:氣血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
方葯: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方中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養血;天麻、川芎、雞血藤安神健腦,活血通絡,砂仁理氣和胃導滯。
(三)中醫辨證類:氣陰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眩暈反復發作,甚者一日數十次,即使卧床亦視物旋轉,伴惡心,嘔吐,身軟乏力,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煩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夢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干,或舌面光剝無苔,舌下靜脈脹大。脈沉細而數,或弦數。治以益氣養陰、安神醒腦,調和氣血。
方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參、炙甘草、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白芍、丹參、地龍、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參、白芍、枸杞子益氣滋陰;天麻、杭菊花、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夜交藤醒腦益智,養心安神;川芎、丹參、地龍活血通絡止痛。
(四)中醫辨證類:脾腎陽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後遺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癱(硬癱或軟癱),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飲食正常或納差。舌淡紅,苔薄白或微膩,脈沉細弦,或沉細弱。治以補腎健脾,溫經和陽,強筋健骨。
方葯:熟地、棗皮、炮乾薑、龜板膠、鹿角膠、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補腎養血;鹿角膠、龜板膠填精益髓,強筋健骨;棗皮補肝腎,收澀止遺;川桂枝、肉桂溫經和陽;炮乾薑、淮山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溫陽益氣;白芥子祛痰散結;炮甲珠軟堅散結,通經活絡。
【預防】
一、頸椎病的預防
(一)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二)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三)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四)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五)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六)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七)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八)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九)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十)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二、頸椎病患者的床
各種床鋪各有其優缺點,而且與個人居住地、氣候、生活習慣、經濟狀況有關。但單從頸椎病的預防角度說,應該選擇有利於病情穩定,有利於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為佳。因此,選擇一個放在床板上有彈性的席夢思床墊為好。它可以隨著脊柱的生理曲線變化起調節作用。
三、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㈡ 艾灸怎麼選穴收藏本文就夠了
本 期 導 讀
艾灸調理家庭常見病症,怎麼選穴位?推薦收藏本文(摘自《灸繩》)。《灸繩》中含有各類病症的推薦用穴和案例記錄,方便隨時查找、學習。本文是該書講述「灸法選穴基本原則」部分的節選。
一、常用選穴法
不論何種灸法與針法,都離不開選穴,而選穴的方法不外是以就近與遠道為主,故根據這一共同基礎,用以說明各種針灸方法所具備的基本功效與治療規律。
(一)就近(局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針刺直接作用於患部,古人稱為阿是穴或天應穴,如在患處附近或離患處不遠之處取穴,今人稱之為就近取穴,兩者的作用機制,都是以 調整局部功能為主,提高全身機能為輔 的一種取穴法。 凡與患病器官鄰近的各穴均具有區域性的就近治療的作用 ,如頭部各穴均能治頭痛,眼眶周圍各穴均能治目疾;耳廓周圍各穴,均能治耳病,腹部各穴均能調理腸胃;腰骶各穴均能作用於前後陰及泌尿系統;胸背諸穴均能作用心肺;四肢諸穴均能作用於關節;局部取穴對於患處的作用,既為就近取穴所特有,也能為遠道取穴所共有,不外是:
1.改善患處血管和淋巴管之功能。使機能障礙的血液循環和淋巴流重新再建,恢復維持細胞生命的物質供應,增強局部的營養,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滲出物之吸收,有助於減輕水腫和消退炎症。由於循環旺盛,可以帶走或中和掉蓄積於患處的病理產物,打斷病理的衍進過程,阻礙和減少病理產物的產生,減輕患病組織所發出的病理沖動,大大有利於 健康 康復。
2.宣洩患處的病理產物。患處中心是病理產物蓄積最多之處,患處附近也是病理產物謀求出路最近之處,如果加作用於這些孔穴特別是針刺或火針,則病理產物自會更易得到宣洩;或是病理產物在灸針的作用下,由於理化狀態的改變,而減輕其毒性。尤以灸法對很多病菌與毒素,均有直接撲滅與中和的作用,在很多急性化膿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蟲咬等,直接在患處施灸,均有很高的療效。
3.作用於神經末梢及感受器。直接作用於患處及其附近之孔穴,既可以刺激神經末梢及其感受器,向高級神經中樞發出沖動,激起全身與局部的各種反應,也可影響到經絡體系,使感傳向遠處傳導,產生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功效。
(二)遠道(循經)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針刺作用於遠離患處之經穴,是由遠而近,以 提高全身機能為主、改善局部狀況為輔 的一種方法,其作用不外是:
1.可以激起經氣流行使氣至病所。由艾灸或是針刺所激起的循經感傳大多是向著患病區域與相應器官擴布,可以清除積滯在患處及與之相連屬的病理產物和改變病理產物的衍變過程。
2.可以調整全身的功能。遠距離的循經或不循經取穴,均具有調整全身功能的作用,局部經脈的壅滯和失其暢順,必然是以全身功能失凋為其根源,因此在遠離病處取穴,就可統籌兼顧而收到調整全身功能的作用。
3.可以促進平衡狀態的恢復。一側或局部的功能失調,也就是全身平衡關系的破壞,因此不僅需要注意對病處及病側機能的提高,更應促進全身平衡狀態的恢復,針灸療法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後取,後病前取等陰陽互引諸法,也就是通過遠距離的經絡感傳與感應等作用,恢復生理平衡所收到的效果。
4.可以運用生克制約的原理,隔經取穴,以打斷惡性循環,建立良性循環。根據人體臟腑的不同屬性與互相連貫的關系而隔經施治,乃是中醫治療學的最大特點。針灸療法是中醫治療方法的一個主要內容,因此加作用於遠離病處互相依維與制約的經穴,以打亂和改變其連貫發生的因果關系,就更見其重要。
5.可以根據經絡表裡相通的關系,彼此互治。如脾與胃,膽與肝等皆是,這也是中醫治療方法的特點之一,用於針灸療法更為明顯而突出。
6.適用於全身病及遊走無定的疾患,可以根據全身狀況及發病的特徵與特點選穴施治。
(三)傳統特效穴
如腎俞與氣海,可以固本培元,三里與中脘可以寬中和胃,口苦取膽俞與陽陵,口甜取脾俞與陰陵,盜汗取陰郄,療腫取靈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須依靠平時的經驗積累,用時方可手到拈來。
(四)臨床經驗穴
如百會與腎俞同取,可舉陷升陽,而治遺尿久泄;風池與陽陵同取,可降逆疏風、立即降低血壓;耳尖可以統治全身百病,闌俞可以專攻腸癰。肩井消瘰癧如神,懸鍾止鼻血立效,這些都是在前人基礎上,有所補充和驗證而來的。
(五)天人相應穴
人的生理活動,時刻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息息相通,天人合一,這是中醫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針灸臨床上不論是局部與就近取穴,或是遠道與循經取穴,總是以病人為主體,而與周圍的外界環境,未曾統一考慮。而在「子午流注」「移光定位」與「臟氣法時」的幾種取穴法當中,則是以天人相應的理論為指導,以順陰陽而調氣血為主體,把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統一對待,是一種高層次的針灸方法,有關「子午流注」的內容,自有專書專門介紹,其不足之處在另一拙著《針鐸》也有討論,而「移光定位」與「臟氣法時」的兩種取穴法,也在另一拙著《針鐸》中再作說明,此處不贅。
(六)病理反應穴
有諸內必然形諸外,故內臟病變常可在體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出現某些病理反應物與病理現象。即或是在體表的病變,也能在其附近或遠隔部位出現某種反應,如小紅點,小黑點,局部皮膚凸起凹陷之處。或按壓體表之某一點時,指下即有空虛、硬結、索狀物或舒暢與壓痛等。在急性炎症時,以小紅點最為多見, 特以壓痛反應最為重要 ,故另作專題介紹。
另外,還有熱敏點反應,也應注意選用。古方有神燈照法,是用辛溫竄透之品,捲成葯捻,點燃,在患處慢慢移動熏照。當照至敏感點時,每見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熱感亦向深部竄透。或用艾條點燃慢慢熏烤,當熏至敏感點時,亦可使熱感向內深透,或向遠方傳布。如有發現這就是最佳的灸點(亦可針)。低電阻反應亦與此法相近。
二、壓痛穴在臨床上的應用
先說說壓痛穴的 歷史 源流。壓痛穴的出現和正確地應用,對臨床各科的診斷和治療均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灸針的治療作用更為重大,這在古代的許多文獻中早有記載。如《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節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外台》卷十九,中膂內俞條曰:「主腰痛不可悗俯……背中怏怏,引脅痛 …俠膂如痛,按之應手,灸立已。」他書不及具載。特以《資生經》一書,對壓痛穴更特別重視,稱之為「病體最覺酸痛處」。可見壓痛穴的發現與應用,在我國醫學史上是有著悠久的 歷史 與實踐基礎的。
(一)壓痛穴出現的規律
尋找壓痛反應,一定要心中有數,根據一定的規律方可伸手即得,總不能在患者身上亂摸一通,一般可按照下列途徑尋找。
1.遠距離反應。
(1)特定區域: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均可在身體的某一區域范圍之內出現相同和類似的反應,針對其特有反應進行治療,就可收到滿意的效果。這就是第四、五、六、七、八胸椎,更以第五至七椎及其兩側尤為重要。古人的四華穴、八華穴,騎竹馬灸,灸哮喘,反胃,以及惡瘡瘰癧諸症,都是在這一區域內進行的。而 百病皆主之膏肓 ,也是在這一范圍之內。由於背部的這一區域正在心臟的後方,背為陽,心為陽中之太陽,故筆者把這一區域稱為「 陽光普照區 」,以見其地位之重要。更由於這一區域肌肉豐厚,地位隱蔽,安全穩妥,是化膿灸選穴的最佳處所,值得重視。
(2)相應經穴:除身體的許多疾病均可在背部督脈及膀胱經上出現反應而外,其餘也基本與疾病的相應經穴相符。如 顏面病的反應經穴大都在手足陽明;側頭及耳前後病多在手足少陽、手足太陽;胸腹多在手足陽明、少陰;胸脅多在手足少陽、厥陰;其餘臟腑也可大體與所屬經穴相當 。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經穴體系來尋找反應穴的存在,並不能完全相符,總是存有一定的偏差。這有幾種原因:第一是生理上的差異,反應穴大體是以生理穴為基礎,而每個生理穴因個體差異,不可能人盡相同;第二是病理上的差異,因病變的位置、性質與種種因素的不同,其反應點也有相應的變化;第三今人所沿用的經穴位置,各家也互不一致,不能與實際相符。故只能掌握其大體范圍,不能按圖索驥。
(3)相應部位:當某種病症居於身體之某一側時, 壓痛或他種反應,大多都是患側強於健側,或是只能見於患側 ,如 病變左右難分與左右對稱者、則反應多見於身之正中,亦見於左右上下肢之對稱經穴 。
2.近距離反應。在接近與緊鄰病處的近距離反應更為常見,臟腑的俞募大體上是與所屬臟器的高下相當,當其罹受病患時首先能在相應的俞募出現反應,如肝膽病在肝俞、膽俞與期門、日月等處能出現反應,這是近距離的,如出現在陽陵、中封等處則是遠距離的。而在膿腫周圍如出現有特殊的敏感之處,當然是近距離的,如《瘍醫大全》灸癰疽法日:「 屈指從四圍按之遇痛處是根,就是重按深入,自覺輕快,即此灸之。 」至於取遠取近、或是遠近同取,則按情況決定。
(二)壓痛穴的存在形式
壓痛穴的強弱、大小、多少和深淺,同病情的輕重有著密切的關系,有時可特別強烈,常能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是為患者在無意中觸及。最大的能有指頭大小,最小的也能像綠豆和芝麻。最少的只能發現一處,最多的能有五六處。最深的能在肌肉深處,必須用力按壓才能發現,最淺的只要輕觸皮膚即可被感知。疾病癒嚴重則壓痛愈多、愈大、愈淺,反之則愈少、愈小、愈深。當疾病痊癒後,反應穴也就隨之消失。症狀已經改善或自覺痊癒者,如壓痛仍然存在,則指示有復發的可能。
(三)壓痛穴的尋找手法
一般的均是 先行在背部 探索 為主 。令患者露出背部,雙手交叉抱肩,身體略向前傾,使肩胛骨分殲,首先進行目測,如發現有變色變形之處,即直接用手指尖對之按壓,常可一觸即得。 常規的方法是用人指第一節指腹(食中指均可)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按壓一次。用力徐緩均勻,以便發現淺表的反應。再自下而上細心推壓一次,用力要稍重,以便發現皮下組織及肌肉部分的反應。按壓時切忌使指頭跳躍前進。只要上下來回一次即可,如按壓次數太多,使患者感覺疲勞,反而不易發現 。 用力要適當,用力過大可出現假陽性反應,過小則一些微小的深部壓痛又不易捕獲。如有發現應以一個指頭確定,再做好標志。如屬 對稱經穴,兩側應先後同時 探索 。
(四)對壓痛穴的選擇
一種疾病可以在幾條或同一經絡上面出現幾個壓痛穴或他種病理反應。例如面部的膿腫可以在左右手陽明經的合谷、手三里、曲池等處,或者在陽明經的庫房、屋翳、膺窗、三里及督脈的至陽、靈台等處均有壓痛反應出現。這些反應有強有弱,有遠有近,是全用為好,還是單用為好,就應該區別對待。經驗證明,如在不同的或是同一經絡上面能出現幾個壓痛穴,並不需要全部使用,原則上是 揀強的或近的先用,弱的遠的則可用可不用 。分別應用較同時應用為好。如果採用直接灸,則1 2 穴即可。 溫和灸則可以分次應用或輪用 。
在絕大多數病例,是能有壓痛反應出現的,但 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出現 。或者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學識和經驗的限制而未被發現時,就不應為反應穴所拘泥,而應因病取穴。如所選的經穴恰當,效果同樣良好。因此在掌握反應穴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因病選穴的法則。
(五)對壓痛穴的應用方法
當壓痛穴一經發現與確定之後,即可採用多種方法對之施加影響與作用,如直接灸,間接灸,溫和灸,拔罐,挑割,埋藏等均可應用。老病以直接灸效果最為確實,新病則在其餘諸法中任擇一種即可。
三、對禁灸穴的認識
(一)古人對禁針禁灸諸穴認識並不一致
在應用艾灸或針刺時,對於孔穴位置的選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用之得當,功效自生,用之失當,災害立至。故《素問·刺禁論》說:「臟有要害,不可不察……從之有福,逆之有咎。」由於灸與針是兩種刺激方法,禁針者未必禁灸,禁灸者又未必禁針。故古人分別有禁針與禁灸諸穴,且非常重視,但各書所載甚不一致。故【明】高武曰:「或問《素問注》,《銅人》,《明堂》,《千金》諸書,於髎穴有宜針灸,有禁針灸,刺淺刺深,艾壯多寡不同,將孰從哉!」現時有的針灸考試課題,把禁針禁灸穴列為考試內容之一,但究以何書作為標准答案,恐怕連命題者自己也說不清。
(二)禁灸諸穴應按灸法種類分別對待
一般地說,針害大於灸害,而灸害又因灸法的種類不同而應分別對待,決不能一概而論。 古之所列禁灸諸穴,主要是指直接灸而言 ,與其說是「禁灸諸穴」不如說成是「禁灸諸部」更為相宜,故對於直接灸來說。一、凡屬顏面部位,不論何穴一概禁用;二、身體暴露部位,宜不用或少用,即須應用也應徵得患者同意,特以婦女更宜審慎;三、正當關節處,最好不用,也曾見有因感染而成殘廢者;四、動脈應手處,如經渠、沖陽等穴更宜切忌;五、手足沖要之處,如手足指及手足掌心;六、身體隱匿處,如腋窩,會陰等處,灸瘡發作至為不便;七、特殊部位,如乳中、神闕等。以上主要是指在直接灸時, 由於灸瘡之位置可以產生某種後果與對生活作息產生不良影響而言 ,不必為孔穴所拘。《金針梅花詩鈔》對此有扼要說明,摘錄於下,以供參考。
針灸必須藉孔穴,宜針宜灸須分別,
諸說不同難適從,我今擇要為君說:
主病之穴有多般,擇其安者自合轍,
囿於古說亦非宜,穴失其用將湮沒。
顏面諸穴火難行,灸瘡發作瘢難滅;
腋胭肘掌灸亦難,行坐痛禁人不悅;
動脈應手慎灸針,傷其筋脈防出血;
背部多灸針略深,胸腹淺刺為妙訣;
腹部諸穴孕不宜,足之陰陽亦可識。
旁通博覽一反三,始可仁心用仁術。
在今天隔物灸與溫和灸已經普遍應用的情況下,對於上述直接灸的禁忌范圍自然已經大大縮小,或者說七列 禁區已基本不復存在 ,決不能曾聽說過某穴禁灸,而連任何灸法都不敢對之應用,那不是因噎廢食了嗎?因此要了解某穴是否禁灸,應該首先認清灸法的種類,而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
(三)孔穴對灸與針不同的特異作用還有待 探索
何穴宜針,何穴宜灸,何病宜針,何病宜灸,雖然大體上可以說得通,但何穴宜灸禁針,何穴宜針禁灸,則所見與體會不多,文獻資料也頗缺乏。雖然《千金》曾有「至如石門,關元二穴,在帶脈下相去各一寸之間,針關元主婦人無子,針石門則終身絕嗣。神庭一穴在於額上,刺之則發狂,灸之則愈癲,其道幽微,豈可輕侮之載。」但也未能得到廣泛驗證。這也是灸針領域內一個有待 探索 的奧秘,期望在這方面能有所發掘。
㈢ 頸椎病的最好治療方法
1)針刺療法
療法①
取穴:阿是穴,若無痛點可刺大椎、天柱、百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②
取穴:阿是穴,手三里處反應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③
取穴:頸部夾脊穴(啞門至大椎穴之間作4等份,各等份交點旁開處,左右共6穴)。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④
取穴:頸叢點,副神經點。
手法:彈撥法,強刺激。
療法⑤
取穴:主穴取風池、百勞、風門、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取腎俞、氣海、大腸俞、關元俞、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委中。
手法:提插捻轉,中刺激補法。
療法⑥
取穴:主穴取天柱、大椎、風池、大杼、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上肢麻木加外關。
手法:平補平瀉。
(2)灸治療法
①溫針灸
取穴:病變部位夾脊穴,大椎、肩FDA1、曲池、肩井、天宗。
方法:每次選用4~6個穴位,先以捻轉進針,得氣後施以平補平瀉針法,然後留針不動,將艾段套在針柄上,從艾段下端點燃施灸。每穴每次施灸2~3壯,或
5~10分鍾,隔日治療1
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②艾卷灸
取穴:阿是穴、大椎、曲池、足三里。
方法:每次選2~3穴,每穴施灸5~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溫灸器灸
取穴:頸夾脊穴及壓痛點處。
方法:每次施灸10~20分鍾,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1)針刺療法
療法①
取穴:阿是穴,若無痛點可刺大椎、天柱、百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②
取穴:阿是穴,手三里處反應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③
取穴:頸部夾脊穴(啞門至大椎穴之間作4等份,各等份交點旁開處,左右共6穴)。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④
取穴:頸叢點,副神經點。
手法:彈撥法,強刺激。
療法⑤
取穴:主穴取風池、百勞、風門、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取腎俞、氣海、大腸俞、關元俞、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委中。
手法:提插捻轉,中刺激補法。
療法⑥
取穴:主穴取天柱、大椎、風池、大杼、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上肢麻木加外關。
手法:平補平瀉。
(2)灸治療法
①溫針灸
取穴:病變部位夾脊穴,大椎、肩FDA1、曲池、肩井、天宗。
方法:每次選用4~6個穴位,先以捻轉進針,得氣後施以平補平瀉針法,然後留針不動,將艾段套在針柄上,從艾段下端點燃施灸。每穴每次施灸2~3壯,或
5~10分鍾,隔日治療1
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②艾卷灸
取穴:阿是穴、大椎、曲池、足三里。
方法:每次選2~3穴,每穴施灸5~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溫灸器灸
取穴:頸夾脊穴及壓痛點處。
方法:每次施灸10~20分鍾,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推拿法(1)
患者取坐位,頭稍向前俯,使頸部充分暴露(體虛者可取俯卧位,胸部墊枕)。醫者先用拇指沿督脈自風府、啞門至大椎反復按揉(主要按揉酸脹點),再沿兩側膀胱經按揉天柱、大杼的酸痛區及小腸經的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區(天宗穴可出現觸電感)。操作時左右搖轉數次,動作須輕巧、柔和、徐緩,切不可用力過猛。
推拿法(2)
①患者俯卧,醫者用手推撫頸、肩、背部數遍,拿揉頸、肩、背部1~2分鍾,再用拇指彈撥頸部痛點結節,點揉啞門、風池等穴,並按壓大椎、大杼穴至天柱穴之連線段3~4分鍾。
②患者仰卧,頸下不墊枕,醫者一手置頸下,一手五指捏拿頸肌3~5分鍾,再一手置下頜部,一手置頸後,同時用力拔伸頸部,並向左右緩慢轉動。棘突偏歪者,可待頭部轉動到偏歪側最大限度時,拇指用力推頂偏歪頸椎的棘突,聽到響聲及指下有移動感時,為復位成功。再拔伸3~4次。
③患者坐位,在頸部兩側作理筋數遍,拇指按壓天鼎、缺盆、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並撥腋神經,再雙手揉拿上肢數遍,點揉手三里穴1~2分鍾,最後握住患側手部抖動,牽引上肢數次,拿肩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1)針刺療法
療法①
取穴:阿是穴,若無痛點可刺大椎、天柱、百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②
取穴:阿是穴,手三里處反應點。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③
取穴:頸部夾脊穴(啞門至大椎穴之間作4等份,各等份交點旁開處,左右共6穴)。
手法:平補平瀉。
療法④
取穴:頸叢點,副神經點。
手法:彈撥法,強刺激。
療法⑤
取穴:主穴取風池、百勞、風門、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取腎俞、氣海、大腸俞、關元俞、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委中。
手法:提插捻轉,中刺激補法。
療法⑥
取穴:主穴取天柱、大椎、風池、大杼、肩井、肩貞、列缺、合谷、外關、中渚,配穴,上肢麻木加外關。
手法:平補平瀉。
(2)灸治療法
①溫針灸
取穴:病變部位夾脊穴,大椎、肩FDA1、曲池、肩井、天宗。
方法:每次選用4~6個穴位,先以捻轉進針,得氣後施以平補平瀉針法,然後留針不動,將艾段套在針柄上,從艾段下端點燃施灸。每穴每次施灸2~3壯,或
5~10分鍾,隔日治療1
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②艾卷灸
取穴:阿是穴、大椎、曲池、足三里。
方法:每次選2~3穴,每穴施灸5~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溫灸器灸
取穴:頸夾脊穴及壓痛點處。
方法:每次施灸10~20分鍾,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
推拿法(1)
患者取坐位,頭稍向前俯,使頸部充分暴露(體虛者可取俯卧位,胸部墊枕)。醫者先用拇指沿督脈自風府、啞門至大椎反復按揉(主要按揉酸脹點),再沿兩側膀胱經按揉天柱、大杼的酸痛區及小腸經的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區(天宗穴可出現觸電感)。操作時左右搖轉數次,動作須輕巧、柔和、徐緩,切不可用力過猛。
推拿法(2)
①患者俯卧,醫者用手推撫頸、肩、背部數遍,拿揉頸、肩、背部1~2分鍾,再用拇指彈撥頸部痛點結節,點揉啞門、風池等穴,並按壓大椎、大杼穴至天柱穴之連線段3~4分鍾。
②患者仰卧,頸下不墊枕,醫者一手置頸下,一手五指捏拿頸肌3~5分鍾,再一手置下頜部,一手置頸後,同時用力拔伸頸部,並向左右緩慢轉動。棘突偏歪者,可待頭部轉動到偏歪側最大限度時,拇指用力推頂偏歪頸椎的棘突,聽到響聲及指下有移動感時,為復位成功。再拔伸3~4次。
③患者坐位,在頸部兩側作理筋數遍,拇指按壓天鼎、缺盆、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並撥腋神經,再雙手揉拿上肢數遍,點揉手三里穴1~2分鍾,最後握住患側手部抖動,牽引上肢數次,拿肩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㈣ 中醫調治頸椎病五法
頸椎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軟傷疾病之一,主要是因頸椎間盤退變引起頸椎骨關節、軟骨及其周圍韌帶、肌肉、筋膜等損傷及其繼發性改變如關節增生、椎間隙變窄等,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及其周圍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復雜綜合征。病理分型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混合型。
頸椎病中醫病名為「項痹病」。臨床證候分以下4型:寒濕痹阻型,症見頭痛或後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痰瘀阻絡型,症見頸項痛如錐刺,痛勢纏綿不休,按之尤甚,痛有定處,夜間加重,伴上肢麻木、頭暈、欲嘔。舌黯,舌體有少許瘀點,舌邊有齒痕,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澀或弦滑。氣血不足型,症見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脾腎虧虛型,症見頸項酸軟脹痛,四肢倦怠乏力,或雙下肢軟弱無力,行走吃力,頭暈,耳鳴。舌淡或有齒痕,或舌干紅少苔,脈細弱或虛而無力。
頸椎病的中醫治療要依循「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瘀則通之,結則散之,寒則熱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原則。其具體治法當根據具體辨證結果來確定。寒濕痹阻型,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痰瘀阻絡型,治以健脾祛痰,活血通絡,疏經止痛。氣血不足型,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脾腎虧虛型,治以健脾益腎,溫腎壯元。
針刺通絡鎮痛法
針刺取穴原則以局部取穴與循經取穴相結合為主,並配合辨證結果而配合相應穴位。各型頸椎病均應選取頸椎棘突旁的壓痛點及圓形或條索狀陽性反應點,並配以風池、大椎、肩井、天宗、列缺、中渚、後溪共為主穴,每次選用3~4穴。再根據頸椎病病理分型、辨證結果、循經部位分別選穴。
分型針刺
根據頸椎病的分型,選用不同穴位。神經根型可配患側大杼、肩髃、天宗、臂臑、三間、外關、養老等穴;椎動脈型可配太陽、頭維、百會、四神聰、內關、三陰交、太沖、足三里等穴;交感神經型可配太陽、睛明、球後、翳風、內關、足三里、三陰交、交信、陰交等穴。
辨證針刺
寒濕痹阻型加風府、風池、合谷、曲池;痰瘀阻絡加豐隆、血海、膈俞,溫灸脾胃俞;氣血不足加肺俞,溫灸手、足三里、脾俞;肝腎不足加大杼,溫灸腎俞。
循經針刺
根據症狀表現所在經絡進行選穴。手陽明經選用三間、曲池;手太陰經選用列缺、尺澤;手太陽經選用養老、小海;手少陰經選用神門、少海;手少陽經選用中渚、天井;手厥陰經選用大陵、曲澤;督脈選用大椎、至陽、後溪。
針刺方法
針具選用直徑0.3mm無菌性一次性毫針。針刺頸項部壓痛點或陽性反應點時針尖指向病所,採用平補平瀉手法;針刺肩部和上肢腧穴時進針後以得氣感向手部放射為佳;實證予以瀉法,虛證者予以平補平瀉或補法。配合電針密波刺激,以增強和維持針感,留針15~20分鍾。當患者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疼痛表現為冷痛或酸痛為主時,在疼痛程度較強的部位加以溫針灸,並留針15~20分鍾。疼痛症狀較嚴重,辨證為瘀血阻絡者,配合循經取穴方法予以刺絡治療。每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2天,2~3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另外,除針刺禁忌症所規定外,針灸治療適用於各型頸椎病。電針刺激適用於頸項、肢體疼痛麻木症狀,溫針適用於寒濕阻絡或氣血不足、肝腎不足的患者,刺絡適用於瘀血阻絡較明顯者。
推拿整脊法
在完成針灸治療後進行。要求在推拿過程中病者入靜,全身放鬆,呼吸調勻,細心體會醫生的手法。醫者應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從丹田運氣,催力到雙臂通過肘部到雙手為患者施以手法。手法治療分為兩部分,其一為舒筋解痙類手法,其二為整復松粘類矯正手法。
舒筋解痙類手法
包括拿揉法、滾推法、點按法、推分法。該類手法以放鬆類手法為主,適用於除脊髓嚴重受壓的脊髓型頸椎病外的所有類型頸椎病。
拿揉法 醫者站於患者身後或患側,用雙手或單手拿揉患者頸肌、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肩背部及患肢肌肉,力量適度,從上至下做2 3遍。
滾推法 用手背及小魚際部位,通過做腕關節內外旋動作,邊滾邊用力向前推。也可以右(左)手半握拳,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關節,掌指關節為著力點,手腕作屈伸運動,沿頸項部、肩背部及患肢後側、外側、內側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往返滾推3 5遍。操作時要有節奏感、滲透感,頻率不宜太快。用此法之目的在於進一步鬆弛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肌肉,使疼痛得到緩解。
點按法 分十指點按、單指點按、疊指點按。十指點按適用於頭部,其手法是醫者用兩手五指指端分別置於患者頭部的兩側,其中拇指點按風池穴,其餘四指點按頭兩側膽經腧穴,每次點按10 20秒左右,反復2 3遍,在點按時力量適中,要盡量追求滲透感,並配合震顫法;單指點按是指用拇指指腹橈側在頸肩部及上肢的圓形或條索狀陽性反應點上點按,同時左右撥動數次,力量由輕到重;疊指點按是用食指、中指重疊點按風府、大椎、肩井、肩髃、缺盆、天宗、曲池、手三里、內關、中渚、合谷等穴位,每穴點壓10 20秒鍾。在點壓過程中可適當運用震顫法。要求用力均勻、滲透力強,在點壓每一點結束時,適當用力彈撥肌肉、肌腱。
推分法 雙手拇指交叉將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壓在頸部對側的風池穴上,其餘4指放在頸部外側,並適當用力交替沿兩側夾脊穴推至大椎穴,再沿兩側肩部分推至肩井穴後,按揉此穴5 10秒鍾。再做第2遍。
整復松粘矯正類手法
包括椎間關節推扳松解法、抖動肩關節法、仰卧手牽旋轉法、端提旋頸法,可根據病情、年齡、體質而酌情選用。
椎間關節推扳松解法 醫者一手拇指頂患側頸椎棘突旁,另一手前臂抱住患者頭部,作頭前屈並向患側旋轉活動的同時,用放於患側棘突旁的拇指分別從2 7椎作推扳手法。此法適宜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其頸項活動受限明顯者。
抖動肩關節法 醫者一手按患肢肩峰部加以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肢手指,向下牽直,並輕輕作上下和前後抖動。此法適用於上肢疼痛麻木、肩關節活動受限者。
仰卧手牽旋轉法 患者仰卧於治療床上,頭部探出床頭,醫者坐於患者頭前,一手置於枕後部,一手置於頜下,雙手用力牽引頸部並輕輕搖晃,使頸肌鬆弛,然後在牽引力作用下使患者頭部左右旋轉到最大限度,施法時切忌用力過猛。此法適用於年老體弱者及椎動脈型頸椎病。
端提旋頸法 患者坐位,醫者立於患者身後,雙拇指置於枕部,余諸指微展開托於頦頜部,前臂壓於患者肩井部作為支撐點,雙手同時用力向上端提,當感到患者頸椎小關節微有松動,分別向左右旋轉頭項至最大角度時,輕輕發力快速扳動頸項,最多不超過3度。
以上手法在針刺後進行。10次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2天,2 3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中葯內服外敷法
中葯內服
用經驗方頸舒湯為基礎方(粉葛、當歸、桂枝、黃芪、炒白術、白芍、茯苓、狗脊、全蠍、炙甘草)進行隨證加減治療。寒濕痹阻型加羌活、獨活、漢防己;痰瘀阻絡型加法半夏、陳皮、紅花、丹參;氣血不足加黨參、熟地;肝腎不足加山葯、棗皮,偏於陰虛者加龜板、菟絲子、女貞子,偏於陽虛者加鹿角膠、肉桂、肉蓯蓉。水煎煮3次,取汁合用,早、中、晚各服1次,日1劑,5 10劑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天,一般內服2 3個療程。
中葯外敷
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用防風、狗脊、土鱉蟲、紅花、澤蘭、木香、三棱等製成活血、消炎止痛膏葯,在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疼痛較甚處貼敷12 24小時,每日或隔日更換一次。貼敷療法連續使用不超過10次。對皮膚過敏者禁用。
牽引治療法
患者坐於牽引椅上,套上牽引帶,並分別固定於患者枕部和下頜部,頭部略前傾15度,首次牽引重量約3 5千克,以後逐漸加重量,最大重量不超過10千克,每次20 30分鍾,每日1 2次。如患者感覺在坐位牽引時疼痛加重,或牽引後出現症狀反而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停止牽引,而行人工仰卧位牽引。筆者不主張採用持續性牽引,長時間的牽引和超負荷的牽引力極易造成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彈力疲勞,不利於病情恢復。筆者在臨床中發現有30%左右的患者不適應牽引治療,對接受頸椎牽引的患者,牽引重量應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度。
心理疏導療法
頸椎病患者多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因此,心理疏導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十分適用。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素質施以調暢情志的各種療法,以改善或調整患者的精神 情感 狀態,促使心身趨於康復。此療法可讓家屬配合進行。
鏈接
頸椎病體療
對於頸椎病重在預防。注意平時正確的作息姿勢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的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應加強頸項部及上肢的功能鍛煉。注意平時的保暖,切忌勿貪涼喜冷。而且應將自我體療始終貫穿於治療、康復、預防復發的全過程。可根據病情、體質、年齡選擇頸部操、自我按摩體療法,注意要循序漸進。
頸部操
可在工作休息期間做,方法是患者坐於椅上,挺直腰背,兩眼平視,呼吸調勻,全身放鬆。
低頭動作 要求頭慢慢低下,盡量使下頜貼向胸部,保持10 15秒鍾,然後慢慢將頭恢復原位。
仰頭動作 要求頭慢慢向上仰望天空,保持10 15秒鍾,然後慢慢將頭恢復原位。
頭左右偏 要求頭慢慢左偏將左耳向左肩貼近,保持10 15秒鍾,然後慢慢將頭恢復原位,再向右作一次同樣動作。
頭左右旋 要求頭部慢慢向左旋,盡量從左肩上方向後看,保持10 15秒鍾,然後慢慢將頭恢復原位,再向右作一次同樣動作。完成以上4式為一遍,休息30秒鍾後做第二遍,可以重復5 10遍。
頸椎病自我按摩
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 30次。
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 30次。
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 30次。
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 30遍。
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四指置於對側耳下翳風穴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10 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然後由輕到重10 20次,兩側交替進行。
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各20 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 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
掐揉合谷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合谷穴,其餘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用力掐揉合谷穴10 20次,雙手交替進行。
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作20 30次。
做完以上10種方法為1次,每天早晚或工作休息期間做,一般1日2次。
㈤ 中風後遺常見症狀的針灸取穴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被診斷出來,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很多以前少見的疾病,現在也逐漸成為常見病。中風就是其中一個病,並且越來越常見。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最容易引起中風,中風分為出血性中風和梗塞性中風,西醫稱為腦出血和腦梗塞。發病急驟,病情嚴重,損傷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狀不同。在過了急性期後,會引起各種不同的後遺症狀,如偏癱、吞咽障礙、手腳畸形等等。
我們都知道針灸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能有效改善後遺症狀的療法。下面我們就將常見的後遺症狀取穴方法介紹一下。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以同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為主要症狀。輕度偏癱病人可以活動,但是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的患者常常卧床不起,完全喪失一切生活的能力。
臨床上按照偏癱的程度,可分為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輕癱主要表現為肌肉力量減弱,肌力大約為4 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症狀重,肌肉力量更低,約為2 4級;全癱: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肌力約為0 1級。
所以,針灸治療主要是恢復肢體肌力和調整畸形為主。針灸取穴以陽明經絡穴位為主,因為陽明經多氣多血,常見取穴有: 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風市、梁丘、足三里、豐隆、三陰交、太沖 。
常規針刺,留針30分鍾,每日一次。
中風損傷了腦干中的舌咽神經會引起吞咽障礙,主要是指食物不能順利通過口、咽、喉、食道,進入胃部的一種症狀,主要表現為進食困難、構音障礙、飲水嗆咳等。吞咽障礙可影響進食從而影響身體吸收營養物質,還可導致食物誤吸入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對於吞咽障礙的針灸治療,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及腧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原理,可遠近選穴組方,中風後「舌強不語」「類噎膈」多為氣、血、痰、瘀阻塞經脈,致經筋、經脈失濡養而致。針刺治療於相應穴位可以活血化瘀祛痰,調節咽部神經功能的重建,從而改善吞咽能力。
取穴主要以「舌三針」為主,常用選穴為: 風池、翳風、完骨、舌三針。
舌三針定位:廉泉穴及左右旁開各1寸。
廉泉穴定位: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在頸部正中線與喉結正上方橫皺紋交叉處。
操作方法: 選用1.5寸的毫針,風池穴、完骨穴針尖向對側下頜角方向直刺,緩慢進針約1.2寸,翳風穴向對側翳風穴透刺,進針約1.2寸,行小幅度的提插捻轉,針感感傳至咽喉部為佳;每10分鍾行針1次,每次每穴行針約30秒。廉泉穴針刺時讓患者稍稍頭後仰,充分暴露頸部,針尖向舌根部直刺,進針約1.3寸即可,可不提插捻轉,其餘二穴操作同廉泉,留針30分鍾。
面癱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由中風引起的面癱屬於中樞性面癱。主要是由於面神經核上行通路的部位受損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病變對側瞼裂以下的顏面表情肌癱瘓,瞼裂以上能皺眉、提眉、閉眼、眉毛高度與瞼裂大小均與對側相同,沒有額紋變淺或消失。常伴有面癱同側肢體癱瘓、腱反射異常,沒有味覺、淚液、唾液分泌障礙、聽力沒有明顯改變。
中樞性面癱的取穴仍以局部取穴為主,但是得加上頭部的穴位,常用穴位有 :太陽、耳門、牽正、下關、地倉透頰車、水溝、翳風、風池、百會、頭皮針的顳前線。
其中,頭皮針的 顳前線定位 :位於頭顳部兩鬢內,從額角下部向耳前鬢發外引一斜線,自頷厭穴到懸厘這一段。
這是很多中風患者會出現在綜合征,肩手綜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腫疼痛及肩關節疼痛,並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較重並發肌肉攣縮。它通常影響一個肢體,但也可影響多個肢體或身體的任何部分。
針灸治療肩手綜合征,主要還是以循經取穴為主,常用穴位有: 肩髃、肩貞、曲垣、肩髎、曲澤、極泉、內關、腕骨、後溪。
重用瀉法,特別極泉、內關、曲澤幾個穴位需要針刺至神經干,使用提插瀉法,使肢體抽搐一下,產生放電感;肩部的穴位肩髃、肩貞、肩髎需要用長針透刺;後溪穴需透向合谷,捻轉瀉法。
中風後很多患者會出現手部畸形,常表現為手指不能打開,屈曲握固,肌張力較高,常常伴有手部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足部畸形常常表現為足內翻和足下垂,這是影響中風患者不能行走的嚴重因素,表現是足部向內翻折或不能上抬背伸。
對於手足的畸形得重用瀉法和透刺方法。手部畸形除了上面提到的 後溪透刺合谷,還可以使用火針點刺八邪穴。 八邪穴屬於經外奇穴,定位在在手背,第1 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具體操作可見以下視頻:中風後手掌打不開,火針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對於足部畸形,不論是足內翻還是足下垂,足踝周圍的穴位可以透刺,如 丘墟透照海,解溪透申脈等,或者用火針點刺解溪、申脈、照海、丘虛等穴。
㈥ 腦血管意外(中風)針灸三通法治則、取穴、刺法與醫案
中風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未曾昏仆但以半身不遂、口㖞為主症。
中風在西醫學中屬腦血管疾患,常見有腦出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腦供血不足(TIA發作)等。
本病產生機理頗為復雜,產生原因多與風、火、痰、虛、瘀五大因素有關,且與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加之憂思惱怒、勞累過度,以致風火相煽,心火暴盛,肝陽上逆。或因飲食不調,暴食肥甘以致脾虛痰熱,化火生風,蒙蔽清竅致上實下虛,陰陽不能維系的危急之候。急症期過後,氣血瘀滯,經脈不通,經筋拘攣而導致偏癱久治不愈。
臨床按其部位深淺及病情輕重,分為中經絡及中臟腑兩大類。中經絡者病情較輕,多為頭暈、手足麻木、口眼㖞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中臟腑者,病情危急、突然仆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舌強失語、面赤氣粗、半身不遂,此為閉證;更有甚者,口開目合,鼻鼾息微、手撒尿遺、四肢厥冷,此為脫證,預後不良。
息風降逆,滋陰潛陽,行氣活血,通經活絡。
閉證: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聽宮、足三里、環跳、陽陵泉、曲池等。脫證:氣海、神闕、關元。
閉證:採用微通毫針及強通放血之法,多用瀉法;脫證:重用灸法。
例1 李某,男,57歲。
主訴:左半身活動不利、語言不清數日。
病史:數日前在下樓時突然左側半身活動不利,語言不清,口眼㖞斜。無頭痛及二便失禁,未曾仆倒。送至急診,診為腦梗死。予抗血栓葯物治療。患者當晚病情加重,嘔吐兩次,但無神志意識障礙。一般情況尚好,納可,二便調。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面白,舌苔白膩,中心略黃厚。
切診:脈沉細。
查體:神志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左側上下肢肌力3級,伸舌左偏,左側上下肢錐體束征(+)。
辨證:素體氣虛,風中經絡。
治則:調補陰陽,疏風通絡。
取穴:聽宮、列缺、條口。
刺法:均用毫針施以補法,予輕刺激量,每日治療1次。
1診後病人感到輕松,精神好。2診時說話明顯好轉,吐字較前清楚。3診後患者自感肌力明顯增加,抬臂、抬腿活動度增加,經攙扶可行走,說話已接近正常,肌力3級以上,走路較平穩。原方原法不變,繼續治療至10診臨床痊癒,語言流暢,自由行走,無不適感。
例2 李某,男,35歲。
主訴:左側偏癱,語言不暢3天。
病史:高血壓病數年,血壓不穩定,最高180/120mmHg*,最低120/ 80mmHg。昨晚坐位起立時突感頭目暈眩,仆倒在地,隨即語言謇澀,口眼㖞斜,流涎不止。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送外院急診,診為「腦出血」,予脫水葯及止血葯治療,兩天來症狀未減來診,大小便正常。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舌尖紅、苔黃燥。
切診:脈弦滑數。
查體:神志意識清楚,語言不清,口眼㖞斜,左側上下肢肌力3級。伸舌左偏,左上下肢錐體束征(+),BP:220/120mmHg。
辨證:陰虛陽亢,肝風內動,而致卒中。
治則:滋陰潛陽,平肝息風。
取穴:四神聰、合谷、太沖、太溪。
刺法:四神聰點刺放血,合谷、太沖施以瀉法,太溪施用補法,留針30分鍾。每日治療1次。
2診時患者頭暈好轉,語言不清似見好轉,流涎明顯好轉,BP:200/ 120mmHg,肢體活動未見好轉。脈象趨於和緩,舌苔仍黃,燥象已解,舌尖紅。3診以四神聰點刺放血,合谷、太溪、太沖、曲池、陽陵泉、足三里、環跳並用。其中環跳以瀉法不留針,要求針感竄至下肢為好。金津、玉液放血,要求出血以色鮮不黯為度。4診時語言不清大有好轉,已能令人聽懂,唯吐字仍不清晰。流涎基本消失。肢體活動好轉,肌力3級。脈和緩,黃苔已減,BP:160/110mmHg,以上穴加頰車、地倉。5診時患者精神好、神清,語言較流暢。口㖞明顯好轉,已止 *1mmHg=133.322Pa流涎。伸舌仍左偏,左上下肢肌力4級。自覺有力,靈巧度較前好轉,攙扶下已可行走。脈弦已減,舌苔由黃轉白,仍膩。BP:150/100mmHg。針治減金津、玉液放血,余治同前。7診時語言流暢清晰。患側上下肢肌力已達5級,伸舌大致居中,BP:120/80mmHg,治療同前。
經10餘診治療,患者自我感覺良好,查體語言流暢,肌力5級,臨床痊癒。
例3 翁某,女,53歲。
主訴:右上下肢活動不靈,語言不利1天。
病史:昨天突發頭目眩暈,口㖞眼斜,語言不利。漸右上肢浮動不靈加重,納尚可,二便調,寢安。
望診:舌質紅,少苔。
切診:脈沉細。
查體:神志意識清,語言欠流暢,口角稍偏,左上下肢肌力4級。痛覺減弱,左上下肢錐體束征(+),舌左偏,BP:180/120mmHg。
辨證: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風中經絡。
治則:滋陰潛陽,平肝息風,疏通經絡。
取穴:四神聰、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氣海。
刺法:四神聰點刺放血。曲池、合谷、陽陵泉施以瀉法,足三里、太沖施以補法,氣海施以灸法,每日治療1次。
3診時患者訴精神好轉,恐懼心理已消,肢體活動有所恢復,手能握物。頭暈目眩明顯好轉,BP:160/100mmHg,舌脈如前,效不更方,針法不變,連續治療10餘次症狀完全消失,語言肢體功能活動正常。BP:160/90mmHg,臨床治癒。
例4 許某,女,13歲。
主訴:左側肢體麻木、不能動,語言不清3天。
病史:3天前在 體育 活動中突然左側肢體麻木,隨即不能動。口角右偏,語言不清,經外院診為「小兒腦血管畸形」。病兒一般情況尚好,納呆、尿頻、便常。
望診:左上下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細稍數。
查體:神志意識清,語言不流利,左鼻唇溝淺,口角右偏,左上肢肌力3級,左下肢肌力4級。伸舌左偏不著,左上下肢錐體束征(+)。
辨證:稟賦素虛,復感風邪,風中經絡,氣血不暢,筋脈失養。
治則:祛風散邪,疏風通絡,調和氣血。
取穴:頰車、曲池、合谷、環跳、足三里、絕骨。
刺法:均以毫針刺患側,施以平補平瀉手法,以局部酸脹為度,不留針。每日治療1次。
2診後效果明顯,活動功能有所恢復,手能持物,可獨立跛行,尿頻如前,苔薄白,前方去足三里,加陽陵泉、風市。3診時患者自述患側上下肢較前有力,各關節可自由屈伸,活動較自如,語言清晰流暢。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級。末端關節活動良好。囑再針1次鞏固療效,共針治6次,患兒恢復正常。
例5 王某,男,53歲。
主訴:左上肢不能動2個月。
病史:2個月前因嘔吐、頭痛、頭暈、腹瀉導致言語不清,左上肢不能動。曾用中西葯物治療。語聲洪亮,納可,便調。
望診:左上肢癱瘓,舌苔白,中間色黃。
切診:脈弦沉。
查體:語言欠流暢,口角右偏,左上肢肌力3級,肌張力高。患側手指關節僵硬不能張開,腫脹明顯,伴疼痛。舌右偏,BP:160/110mmHg。
辨證:素體陰虛陽亢,肝風內動導致氣血失和,血脈不暢,經筋不利。
治則:疏通經氣,調和氣血。
取穴:聽宮、八邪、阿是穴。
刺法:聽宮予毫針施用補法,八邪及關節阿是穴予火針速刺,均刺患側。
2診後患者自覺肢體輕松,3診後患者自覺患肢疼痛減輕,腫脹稍減,手指感覺稍見靈巧。5診後手指疼痛消失,腫脹消退明顯,上肢及腕部活動靈巧度增加,活動稍有力。8診後患側肌張力開始逐漸降低,手指能張開,腫脹消失,前法不變。10餘診後病人患肢疼痛、腫脹消失,肌張力趨於正常,肌力增至5級,再鞏固治療數次,治療結束。
例6 高某,女,54歲。
主訴:右手無力、不靈活1年余。
病史:1年前因中風右癱,經治症狀好轉,可自行走動,唯右手無力,不能握物,發涼、發緊、麻木、腫脹。經常頭暈、大便干。夜尿頻、腰痛、寢欠安。
望診:右上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查體:右手活動不靈巧,腕關節肌力3級,指關節肌力3級,肌張力高。手掌、手指腫脹,伸屈困難,觸之發涼。局部發白欠紅潤,皮膚粗糙。
辨證:氣血失和,瘀滯不通,經筋不利。
治則:調和氣血,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取穴:列缺、太溪、局部阿是穴、聽宮。
刺法:列缺、太溪以毫針補法,針刺雙側。聽宮以毫針補瀉並用,先補後瀉,針刺雙側手指等局部阿是穴,用火針點刺,每次5穴左右,隔日治療1次。
3診後患手麻木、發涼、發僵、腫脹等均有好轉,穴法不變。5診後肌張力過高明顯緩解,麻木、發涼等症基本消失。肌力增加至5級。10餘診後手部症狀基本消失,肌張力緩解明顯,肌力大致正常,結束治療。
例7 胡某,女,56歲。
主訴:左手指不能伸屈3年。
病史:3年前因血壓增高導致左側半身不遂。經各種中西葯物治療後,左上下肢活動大致正常。血壓平穩,現左手指不能伸屈,局部腫脹,發涼,顏色較暗,皮膚粗糙,納可。二便調。
望診:左上肢癱瘓,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查體:左手指肌力3級,肌張力高,局部皮膚營養不良,捫之發涼、粗糙。
辨證:氣血不暢,經脈瘀滯,指尖失於榮養。
治則: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化瘀除滯。
取穴:八邪、指關節阿是穴。
刺法:均用火針速刺不留針,每次6 10穴,隔日治療1次。
火針點刺治療後,手指當即能夠舒展,並能握拳,手指呈現紅潤。6診後手指發涼消失,關節伸屈度明顯增加,局部紅潤,粗糙好轉,過高肌張力明顯緩解,再予2診結束治療。
例8 白某,女,42歲。
主訴:左大腿後外側冷涼感明顯兩年。
病史:兩年前因腦梗死左上下肢偏癱,經多種方法治療後,上下肢活動基本正常。余留左大腿後外側冷涼感未除。一般情況尚好,納可,二便調。
望診:面黃白,舌苔白。
切診:脈沉細。
辨證:氣血不暢,經絡瘀滯,肌膚失榮。
治則: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榮養肌膚。
取穴:局部阿是穴。
刺法:予火針速刺法。
火針治療2次後,患者自覺局部發涼感顯著減輕,依法治療。自此每診後局部發涼遞減,共治療10餘次,症狀完全消失,臨床治癒,療效滿意。
【按語】
中風是針灸臨床最常見病症之一,中風作為一個病名首見於《素問·邪氣臟腑病形》,亦稱為「卒中」。主要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症,又稱為「大厥」、「薄厥」、「偏枯」、「風痱」等。
關於中風的病因,唐宋以前多以「外風」立論,東漢時期《金匱要略》論其病因為風:「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又據病位深淺及病症的輕重表現之不同,分為中經絡、中臟腑,雲:「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自唐宋以後對中風有了新的認識,為區別各種外風而致的真中風如面癱、外感、肢痛等症,遂將上述卒中列入「內風」范圍,稱為「類中風」,簡稱「卒中」,至金元四大家將其病因大致分為風、火、痰、虛4種因素。清代王清任對本病以瘀血而論,其治療多以活血化瘀之法而取效。故可將中風的病因病機概括為風、火、痰、虛、瘀5種類型。 《素問·調經論》雲:「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筆者認為中風病證無論病因如何,氣血相搏,暴張於上,血氣留滯於腦,經氣瘀滯,氣滯不通為最根本病機。對其證應以中經絡、中臟腑進行分析歸納。治療法則強調運用針灸三通法,以通調經脈,涼血祛痰為大法。通過「以血行氣」「行氣活血」的作用,使其經脈通暢,氣血調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對於各種中風,急性期發作治療宜早不宜遲,選穴宜少不宜多。急性期發作多以強通放血配以微通毫針治療,恢復期多以微通毫針治療,後遺症期多以微通毫針配以溫通火針灸法治療。
1.治療急性中風 中風時產生突然昏仆,神志意識不清,口眼㖞斜,流涎不止,語言不清,半身不遂等中臟腑症狀時,無論腦出血或腦梗死均應盡早醫治。因其症為氣血並走於上,經脈氣血瘀滯於腦所致,其病勢急迫,應急予清降血氣,通瘀化滯之法。以令血氣下行,經氣通暢,令氣復返而後生。
急性期發作取穴多用四神聰、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沖等穴。四神聰位於之頭巔頂,令其出血,可使逆上血氣下降,暴張之陽得平,瘀滯經脈通暢。多以三棱針點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識不清者取井穴點刺出血,調和陰陽之氣以醒腦開竅。身熱面赤者取十宣點刺出血,以泄其經脈氣血之熱。語言不清者應以金津、玉液復刺出血,以血自止為度,通利舌脈氣血瘀滯。毫針針刺合谷、太沖施用瀉法,以開四關之經氣,使周身氣血調達,經脈通暢,可每日治療1 2次,如病情危篤,患者發病急驟,症見手撒遺尿,鼻鼾口張目合,瞳仁散大為脫證,則應急予灸法施治,多不救。
急性期過後症狀穩定時,據病人病情之虛實寒熱選用不同的腧穴給予微通法毫針治療。持久治之,不能操之過急。虛證多選太溪、太沖、氣海、足三里等,以陰經腧穴為主。實證多用環跳、陽陵泉、曲池、合谷、絕骨、四神聰等,以陽經腧穴為主,加強通經活絡之作用,同時施以補瀉,給予適當的刺激量,宜守方而治。
筆者認為,中風的產生,不論出血或是梗死雖然病因及機制各有不同,但究其根源,經絡瘀而不通是最根本的病機所在。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氣血是榮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的物質。在生理上則是相互依存,「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相互為用。無論各種各樣的病因,最終不外乎導致經絡氣血不通,經氣瘀滯。因此,採用強通法強制經脈通暢的放血方法是治療中風急性期發作的重要一環。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氣暢,氣血通暢而達到清心開竅、平肝潛陽、滋陰息風、通經活絡的效果。
2.治療中風後遺證 急性中風在急性期過後半年仍然遺留症狀稱為中風後遺證,中風後遺證臨床較難治療,使人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病人及家屬乃至 社會 帶來很多問題。
中風後遺證病人患側上下肢多為肌張力高,邁步困難,關節屈伸困難,手指不能伸開,形成「挎籃」、「劃圈」姿態。中醫學認為:四肢拘緊,屈伸不利實屬經筋之病,多為寒凝脈阻,氣血瘀滯,經筋失榮以致拘緊不伸、腫脹不用等。
筆者治療中風後遺證主要採用溫通法和微通法,認為火針是治療經筋病的最好方法。使用火針首先要根據其應刺部位選擇粗細相當的火針,要求將針燒紅、燒透,趁針具極熱之時迅速刺入皮膚肌肉,隨即拔出即可。其選用腧穴多以局部阿是穴為主,配用相應經穴。例如:肩關節疼痛僵硬,肘關節疼痛僵硬發緊,應用火針速刺陽明經循行部位;指關節腫脹僵硬,不能伸屈,應用火針速刺掌指關節、指關節、八邪及陽經循行部位;不能抬步、膝關節活動不靈,可刺犢鼻及局部腧穴。除火針溫通外,酌情選用太溪、太沖、環跳、聽宮、陽陵泉、合谷,毫針微通治療也是常用方法。太溪、太沖可培本補益肝腎,使氣血有生化之源。環跳為人之軀體貫通上下陰陽氣血之大穴,可疏導周身氣血,以陽行陰,以中而行上下,是通暢氣血經脈的主要腧穴。針刺時針感要麻竄至下肢,針感不宜過分強烈。聽宮是手太陽腧穴,相續足太陽。太陽主筋,太陽經氣通達,周身經脈得以充潤。聽宮穴的應用是筆者長期臨床經驗的總結,與環跳合用可通暢全身氣血經脈,是治療中經絡與中風後遺證的重要腧穴之一。
治療中風後遺證,除掌握上述要點外,基於病情頑固,堅持認症守方而治是重要的,只要取穴正確,不能頻繁更換穴法,且不可急於求成,否則欲速不達。做為臨床病症,典型發作少,非典型發作多;病情簡單的少,復雜的多。這里所舉的病例僅是選擇較典型的加以論述,以利讀者分析應用,切不可照本宣科,不加分析地套用。
㈦ 針灸取穴方法總結
針灸治療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取穴,辨證准確,取穴合理,在臨床治療中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而針灸取穴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文介紹臨床取穴思路十六種,僅供參考。
1、局部取穴與以痛為俞
顧名思義,就是在病變局部取穴,可以取病變局部的經穴、奇穴或阿是穴。本法也是臨床運用最多、最廣的方法,如巓頂痛取百會,額頭痛取印堂,耳鳴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腎俞等均屬此類。很多人粗學針灸,只會取阿是穴治療,雖亦有效,但終需進一步學習提高,才能有所成就。
2、循經取穴
指沿著病變所處的經脈取穴,即所謂經絡所過,主治所及。掌握循經取穴必須首先要熟練掌握十四經脈循行及經穴,一般同時取所在經脈的局部及遠端穴位,遠近相配取穴。循經取穴是臨床最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易於掌握,收效甚佳。如胃痛取足三里、下牙痛取合谷、上牙痛取內庭等。
3、五輸穴取穴
4、其它特定穴法
特定穴除五輸穴外,還有原、絡、郄、募、背俞、下合穴、八脈交會穴、交會穴等。臨床上這十種特定穴也非常實用,往往收效甚佳,各種特定穴之間也可以配合應用,如原絡配穴法,俞募配穴法等,如頭痛針合谷配列缺,即是原絡配穴法。《醫宗金鑒》的《針灸心法要訣》非常重視原絡配穴法、八脈交會穴以及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主治雜病歌等,掌握了上述配穴法之後,在理解《針灸心法要訣》就容易多了。
5、巨刺法取穴
即左有病取右、右有病取左,交叉取穴。如右偏頭痛,取左足臨泣,再如偏癱及面癱的早期也可用此法。本人臨床喜歡用此法,即時效果較好,但仍要配合其它取穴方法應用才能維持療效。推而廣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明曉其義,臨證靈變,不用拘泥於巨刺之左右交叉。內經的繆刺之法,左病治右,右病刺血,刺其血絡,也屬此類取穴法,大家要善於總結。
6、刺絡放血法
刺絡放血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醒神開竅等治法中應用極廣,本人的導師也經常應用刺絡法。刺絡放血法的穴位選擇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病變局部刺絡放血,如紅眼病、目痛可以太陽穴刺絡放血。二是循經遠端刺絡放血,如面部痤瘡可以在曲池刺絡放血。三是上面提到的繆刺之法,對側刺絡放血,如中風偏癱,可以在對側小腿足陽明部位尋找充血的血絡放血。刺絡放血法適用於久病難治性疾病以及各種急症、神志病、火熱病症,此法往往收效較快。本人嘗試紅眼病刺耳尖放血、中風急救刺十宣放血、腰痛刺養老、委中放血等等效果都非常好。但刺絡放血法不要濫用,尤其是血虛氣弱之人,放血不當會導致病情加重。
7、全息取穴法
全息對應在全身非常多見,臨床應用也五花八門,但一般不外乎以下幾個層次,一是以肚臍和命門為中心的整體全息對應。如左上肢對應右下肢,肩對應髖,膝對應肘等。二是以肘及膝為中心的各自太極轉換對應,如上臂對應大腿,手對應足等,也可以反向對應,上臂對應小腿,手對應髖。三是以腕與踝為中心的各自太極轉換對應,如手指對應足趾等。一般左右對應仍以臍或命門為中心,如左腰痛,則對應右側腰部。前後對應則病在前取其後、病在後取其前。如胸乳痛取天宗,腰痛針下腹等。
現行的各種微針療法則是身體局部的全息對應療法,例如頭皮針、面針、耳針、鼻針、眼針、舌針、背針、腹針、臍針、掌針、第二掌骨全息、手全息、足底全息等等。個人體會(僅代表個人觀點勿噴)全息取穴往往可取速效,但長期療效往往難以維系,長效治病還須經穴辨證實治。
8、表裡經取穴法以及上下經取穴法
表裡經取穴法即病在陽經,取與之相表裡的陰經;病在陰經,取與之相表裡的陽經。如腰痛在足太陽經,可取腎經的太溪穴。上下經取穴法即病在此病,針經脈循行順序中上位或下位經脈。如胃痛取胃經下位脾經的公孫穴;腎虛耳鳴取腎經上位膀胱經經的昆侖穴。我們常用的後溪治腰痛,就是小腸經與膀胱經上下位循行關系;外關治偏頭痛,也是膽經位於三焦經下位的原理。本取穴法本人在臨床應用也頗多,常常與其他取穴方法結合運用。
9、辨證取穴法
即按照四診八綱辨證方法取穴。總的原則是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瀉則多用針或放血、拔罐,補則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如胃火牙痛當瀉胃經滎穴,腎虛牙痛則補腎經原穴太溪穴,中焦有濕取中脘,風證取風池、風府,陽虛補命門之火,寒痹灸腎俞,氣血不足的網球肘取足陽明經原穴沖陽等。
10、奇穴
包括常見的傳統奇穴以及董氏奇穴,《醫宗金鑒》的《針灸心法要訣》中也非常重視奇穴的臨床應用。我在臨床應用中經常十四經取穴與奇穴配合使用,往往出奇制勝,如安神取印堂,頭痛取三叉三和大白,落枕取承漿和重子,腱鞘炎取五虎,大小骨空治爛眼等都可速效。前幾年董氏奇穴頗為盛行,穴法頗有深意,宗於《內經》而異與傳統針灸,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應用一下。
11、體應取穴法
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皮治皮,以肉治肉,以脈治脈。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以骨治腎,以筋治肝,以皮治肺,以肉治脾,以脈治心。本人在應用中非常重視淺刺皮部以治皮膚病,貼骨進針,可治骨痹;合谷刺治筋肉之痹等,在臨床上觀察發現,跟不重視深淺刺,一味求深刺求針感的治療方法相比,病程往往縮短不少。
12、經驗穴法
有不少針灸臨床家都總結有一些臨床經驗效穴,往往各家各有不同,類似奇穴,又不完全屬於奇穴,可以認為是經驗穴。如我的母親教我的推按三角肌止點周圍治療急性咽痛,跟高維斌老師學的供血穴治療延髓麻痹,這些經驗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臨床療效也甚好,再如手三里外半寸治扭傷,大椎與大杼之中點治咳嗽等等,大家在學習中可以慢慢積累總結。
13、安神取穴法
理論源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本人導師常常應用,針對各種疼痛,取心經或安神諸穴如內關、神門、大陵、百會、神庭等,往往相較於單純應用其它取穴法,效果更好。本人在應用中推而廣之,針對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加上安神諸穴治療,往往效果更佳,大家臨證中也可以嘗試一下。
14、臟腑別通理論取穴法
傳統中醫另有一套臟腑別通理論,認為肺與膀胱相通,肝與大腸相通,心與膽相通,脾與小腸相通,腎與三焦相通,胃與心包相通。按此理論取穴亦有療效。如內關治胃病,中渚止腎痛等,大家仔細體會發現董氏奇穴對此發揮頗多,大家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15、五運六氣、子午流注、靈龜八法、飛騰八法等取穴法
這些都屬於時間醫學的范疇,頗有深意,當努力掌握。學時間醫學,需精通天文、周易等,精通天地自然變化規律。其理奧而義微,可緩緩圖之。本人才疏學淺,不敢妄加評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慢慢學習掌握。
16、八字法對應及現代針具針法的發展
八字法包括陰陽、相對、平衡、反應四法,此法由當代名老中醫李柏松先生首創,也非常實用。此法通過「定位」規律和「以針刺為主的反擊方法」,可以瞬間達到消退各種病痛的目的,如腰痛取鎖骨下,乳房病取髂骨上,足背痛取對側手背,在四法的指導下,掌握肌體的各種疾病並了解在各個部位所發生的原因與治療的方法。
隨著現代解剖學以及組織外科學與針灸學的結合,近代醫家發明了許多不同的針具和針法,比如小針刀、微針刀、針灸刀、浮針、新九針、刃針、小寬針、鈹針、松針、微型外科手術帶刃針具等,這些針具應用部位多不拘泥於穴位,而是按照解剖部位選擇治療點,在治療一些筋肉關節疾病效果也不錯。近幾年又有水針刀、注射針刀、激光針刀等派生出來,本人沒有應用過,不敢妄加評論,從資料來看也有不錯的臨床療效。上述針法由針變刃變刀,與傳統常規針灸針大有不同,理論也多與現代醫學相結合,感興趣的可以學習應用一下。針灸屬於中醫之大道,扎幾針往往並不難,但全面掌握針灸技法並非易事。
㈧ 《標幽賦》原文及白話解讀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救治疾病的方法,針刺有絕妙的效果。醫者要明察天時、自然界的變化,確定病人的形體和氣質分類。在春夏季節和對瘦人應淺刺,在秋冬季節和對肥胖的人應深刺。如果不研究經絡陰陽的變化,就會發生違反針刺禁忌的不當治療。醫者如要探究患者臟腑的虛實,就必須診察研究經絡學說。
經脈運行起始於中焦,氣血按時辰流注各經,從手太陰肺經開始至足厥陰肝經一圈終而復始;在外部從中府穴開始,止於期門穴。全身有十二正經脈,三百餘絡脈。經絡在身體的正面側面和上下部分布,氣血有六百餘種穴位變化徵象。手足三陽經的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手足三陰經的足三陰經從足走腹,手三陰經從胸走手。要掌握迎隨補瀉,必須明白經脈流注的順序和方向。
況且了解陰陽經脈氣血的多少最為重要。手足厥陰經、手足太陽經少氣多血;手足太陰經、手足少陰經少血多氣;手足少陽經多氣少血;手足陽明經多氣多血。
先了解各經脈氣血多少,其次應詳察針感的變化,針下輕浮、滑虛、慢遲是氣未至,針下覺沉澀緊是氣已至。氣至有針感後,則考慮寒證留針,熱證疾速出針。氣未至,應根據虛實而候氣。氣至,醫者手下有如魚吞鉤餌的沉而浮動感。氣未至,則手下如閑處幽堂深處沒有感覺。氣速至則速效,氣遲遲不至則沒有針效。
運用九針治病的方法,毫針最為微妙,它與天上北斗七星相應,在人體有眾多穴位相助變化。毫針本身屬金,有祛邪扶正的作用;針的長短變化如水,有疏通瘀滯凝結的作用;進針後針有斜正不同,如樹木枝幹;口中溫針法如火,有助陽補虛的作用;撫循經脈,針畢按塞針孔如土之功。可知應用毫針合於五行。
雖然毫針只有三寸六分,細如毫發,但能貫通氣血之通路,巧運神機,其理極奧妙。能調治五臟的寒熱,補瀉六腑的虛實。筋脈拘攣氣血不通者,可以祛邪氣通之,寒熱痹痛者,可以通過開(合谷、太沖)四關而治之。
凡用針刺治療,應使患者精神集中而後刺人;既刺人,應使患者精神安定,而後施針行氣;精神不集中者,不應針刺,神氣定而後可以針刺和行針施術。
針刺以調氣血為要,下手施術補母瀉子是基本方法。
百會、湧泉和璇璣穴如天地人三才,大包、天樞與地機是上、中、下三部取穴。
陽蹺脈、陽維脈及督脈、帶脈屬陽,主治肩背腰腿在表的病症。陰蹺脈、陰維脈、任脈、沖脈屬陰,主治心、腹、脅、肋在里的病症。
陽陵泉、陰陵泉、中脈(陽蹺)、照海(陰蹺)、三陰交、陽交六穴經氣遞相交接於兩手兩足並頭部。二間、三間、少商、商陽、天井、肩井六穴相依分布在兩上肢。
取穴的方法,必須明了同身寸,根據筋骨肌肉肥瘦長短度量取穴。取穴時根據部位或伸屈肢體或平卧或直立自然安定狀態取之。
在陽部筋骨側旁取穴,必取夾骨側指陷中為正確,在陰側筋骨間隙、胭窩部取穴必有動脈應指而為正確。取穴時以周圍五穴相參照而採用一個穴位,則必然端准。取一經經穴,必須用其他二經作比較就可以准確。
頭部與肩部的穴位繁多應詳細分取,督脈任脈直行背腹,按分寸和椎體間隙,容易確定。
要明確經脈的標和本部,研究刺深與刺淺。
治療疼痛宜取經脈交會穴,診察和治療臟腑的疾病,要仔細捫求期門、章門、京門、氣海、血海和十二背俞穴、十二募穴的微細變化。經絡氣血阻滯應針灸原穴、絡穴以及交會穴。更進一步掌握了經脈的根結和標本上下關系的理論,按此針刺則治療疾病的范圍就非常廣泛靈活。採用迎隨、呼吸、提插、捻轉、開闔、疾徐等八種針法;在井、滎、輸、經、合五門的特定穴上,以正氣為主,以邪氣為客,辨明邪正,補虛瀉實則針效必然良好。
奇經八脈通八脈交會穴,是人身經脈的綱要,十二經脈連十二原穴,則是氣血的樞紐。
氣血行十二正經,一日中一時辰氣旺一經,當此之時按子午流注選取全身六十六個井滎輸原經合穴中的穴位針刺之法,才顯示出針灸的奧妙。按時辰分取十二原穴玄妙深奧。
補瀉的方法,不僅僅在調呼吸,而重要的是手指的捻轉、提插、輕重、淺深的配合。要取速效還須選用本經和與之相表裡的經脈穴位。
繆刺絡穴法,即左側有病而取右側相應絡穴;瀉法可採用遠部取穴,頭上有病取足部穴位。上病下取。
巨刺與繆刺都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巨刺深入於經,繆刺淺刺在絡;兩者不同,但用毫針祛邪的道理是相通的。
根據經絡的分布證候可知某經脈的虛實,診察脈象的浮沉遲數,可分辨出某臟腑的寒證或熱證。
針刺之前要整理好針具,醫者集中思想,精神貫注,如擒虎般沉著、果決;如待貴人一樣莊重、審慎。
然後押手(左手)應重按穴位,刺手(右手)輕而徐緩地刺人,這樣可使氣散而不痛。
患者飢餓之時或恐懼嚴重,無論直立位或側卧位針刺都易發生暈針。押手重掐穴位,不使患者看到進針情況,則坐卧位都不易發生暈針。
根據十天干推論氣氣血流注的變化,由五臟的五行分屬,判斷臟腑疾病的取穴,按時開穴,失其時則為闔。
針刺如發射弩箭,根據各種情況,適當時機處理,其療效則如箭發應手而中。
三陰交和任脈上的陰交穴還有三焦經原陽池(陽別)可平定婦人血暈。照海、外關有催產下胎衣的功效。
使用迎隨補瀉的方法,可使經絡氣血運行復常,治療各種痹證和中風後的半身不遂。採用溫針或灸可溫補氣血,固攝氣血而治療崩漏證、帶下證。
治療上面各病都要留針較長時間,以待正氣恢復。
取照海穴治療喉中閉塞的症狀,用大鍾治療心神失常痴呆。
一般疼痛證屬實宜用瀉法,麻癢不仁感多屬虛應用補法。
五輸穴中的「輸」穴主治體重節痛,「井」穴主治心下痞滿症。
心脅部脹痛、咽痛可針肝經太沖穴治療。脾陽虛而胃痛,針公孫穴則愈。
胸腹脹滿不適,針刺內關;脅肋部疼痛,針刺支溝穴(飛虎)。
肝病而筋攣骨痛取魂門穴行補法,肺病而體熱虛勞咳嗽針魄戶用瀉法。
頭風頭痛可刺申脈穴和金門穴;眼睛癢或痛可瀉光明穴和地五會穴。
針刺心經郄穴陰郄可以清內熱而治療盜汗和小兒骨蒸內熱。刺偏歷有利小便的作用而治療腹水症。
中風半身不遂可取環跳穴針刺,虛損宜補脾胃之陽,故可取胃經的天樞穴治療。
按照時辰順序午前卯後是辰時、巳時,此時尤上半月之月亮,人之氣血由虛轉實,應順其勢而用溫補法。離左酉南是未時、申時,即午後,人之氣血尤下半月之月亮,由實轉虛,這是正常天人相應規律,因此應順其勢而用涼瀉之法。
用針之後採用循法、捫針孔法、輕彈針法、留針法、呼吸補法、選母穴補法都可以補虛,而重提、疾去針、選子穴、呼吸瀉法都可以瀉實。
搖針動而速出針,不捫針孔,迎經脈流注順序而刺,捻針向右皆瀉法,可退熱。重插進內,搓針法,隨經脈流注順序而刺,捻針向左都是補法,可以令寒轉暖。
要謹慎!凡危重病人,色脈症相逆者要謹慎處理,不可草率進針;大寒、大熱、大風和陰晦的氣候中,過飢、過飽、酒醉、過勞的患者都要注意禁忌審慎用針。
每月十五日是月望,不宜用補法;初一日是月晦日,不宜採用瀉法。上弦月是初七、初八日不宜用瀉法,下弦月是廿二日和廿三日都不宜用瀉法。月朔是初一不宜用補法。
精心地診斷,詳盡地掌握各種灸法,不要無謂地灸壞皮膚損傷肌肉,甚至造成壞病。研究醫理,尋求疾病的原因和部位,以免針刺的穴位不準確精當。
禁灸處記載有四十九穴;禁刺穴除肺心膈肝脾腎俞外還有二十二個穴位,應謹慎。
古時記載金朝高皇帝重病,李浩醫師刺心之募穴巨闕後復甦。秦越人過虢國,太子患屍厥針刺百會、中極使太子蘇醒。甄權治魯州刺史庫狄嵌臂痛,刺肩井和曲池穴後立即能援弓射箭。華佗刺懸鍾和環跳穴使下肢癱瘓、跛足之人立時能行走。南宋的徐秋夫,夜聞鬼求治腰痛,便扎單人針腰俞穴,治好了痼疾。宋王纂針刺治一女被狐所惑的精神病,下針妖精即逃,其女病癒。還有針刺肝俞和睛明穴,使盲者復明,刺少陽經聽會陽池穴,使聾人復聰的各種記載。
啊!距古時針灸醫聖已經很久遠了,針灸學逐漸走下坡路,有的人學習針灸未能得其精髓因而學術低下;有的人(華佗)持其高超的技術傲物性惡而犯禁被殺。愚笨的人平庸,智慧的人又偏於淺薄,難於理解和運用針灸玄妙的理論啊!針灸學理論極為深奧,真正得其真傳的能有幾個人?我上面的這些話對於初學針灸的人有些啟蒙的作用吧,還請賢明高人指正。
㈨ 常用的毫針種類、進針方法、取穴原則及方法
毫針療法,用毫針(包括芒針)刺入體表的經絡腧穴或病變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種針刺療法。一般以針體長度在4寸以下(含4寸)者稱為毫針。針體長度在5 寸以上(含5寸)者,稱為芒針(又稱長針)。實際上,芒針只是在長度上比毫針延長,其操作方法與毫針相類。毫針刺入體表相應部位,可促進和調整經絡氣血運行,協調和恢復機體陰陽平衡狀態,達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治療手法 臨床上具體應用的技術方法有進針、行針、留針、出針等。
進針 將毫針刺入皮膚的方法。進針時,一般用左右雙手配合。右手持針、靠拇、食、中指夾持針柄,掌握進針時的力量和針刺角度、深度,稱為刺手;左手按壓針刺部位或扶定針體,以固定腧穴皮膚,防止針體彎曲,並可避免疼痛,促使針刺感應的獲得,稱為押手。①進針的具體方法:包括指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舒張進針法、提捏進針法等。指切法適於短針 ,夾持法適於長針 ,舒張法適於皮膚鬆弛處(如腹部),提捏法適於皮膚淺薄處(如頭面部)。②進針角度:指針體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臨床上,針體與腧穴皮膚呈直角(90°),垂直進針,稱為直刺,適於肌肉豐厚處,如四肢、腹、腰部。針體與腧穴皮膚呈45°角左右,傾斜進針,稱為斜刺,適於肌肉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及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針體與腧穴皮膚呈15°~25°角,沿皮刺入,適於肌肉淺薄處(如頭面部),一針透二穴也可用此,稱為橫刺或沿皮刺、平刺。③針刺深度:針體進入皮下的深度。一般以取得針感而又不損傷重要臟器為准。除根據腧穴部位特點來決定之外,臨床上還需靈活掌握。如形體瘦弱者宜淺刺,形體肥胖者宜深刺;年老、體弱、小兒宜淺刺,青壯年、體強壯者宜深刺;陽證、表證、初病宜淺刺,陰證、里證、久病宜深刺;頭面、胸背及肌肉薄處宜淺刺,四肢、臀、腹及肌肉豐厚處宜深刺;手足指趾、掌跖部宜淺刺,肘臂、腿膝處宜深刺等。針刺的角度和深度有關,一般來說,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和橫刺。對項後正中、大動脈附近、眼區、胸背部的腧穴,尤其要掌握斜刺深度、方向和角度,以免損傷。
行針 又稱針刺手法。毫針刺入後,為了獲得、維持和加強針刺感應(又稱得氣)所施行的操作方法。
留針 行針得氣後,將針體留置於腧穴內一段時間的方法。在行針後仍不得氣時,可通過留針靜候氣至,出現針感,稱為候氣。在行針已得氣後,留針可保持針感,並增強針刺治療作用。在留針過程中,還可再次行針,以加強針感,並使針感沿經脈循行方向傳導。留針時間的長短依具體情況而定。如陰證、寒證、里證,病程長而邪氣深入,身體強壯者,宜久留針;陽證、熱證、表證,病程短而邪氣淺在,身體虛弱者或小兒,宜少留針,甚至不留針。頑固性、疼痛性、痙攣性病症,和昏迷、休克等宜久留針。一般情況,留針時間為15~30分鍾。
出針 在行針或留針後,針刺達到一定治療要求時,將針體退出體外的方法。出針時,先以左手拇、食兩指用消毒干棉球按於針孔周圍,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並慢慢提針至皮下,最後將針完全退出體外。在出針後,應迅速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針孔,以防出血,又稱為捫法。出針後亦可不按揉針孔,使邪氣外逸,這是針刺補瀉的一種,屬於開闔補瀉的瀉法。出針後要核對針數,以免脫漏。並囑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局部清潔。
適應症及注意事項 一切針灸療法所能治療的病症,均可用毫針療法治療。注意事項主要包括:①針刺時醫生必須專心致志,審慎從事,隨時觀察患者表情,詢問患者感覺和觀察患者反應,體會針刺後的情況,盡量做到能控制刺激量。②患者在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對身體瘦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進行針刺時手法不宜過重,並應盡量選用卧位。③對於孕婦針刺不可過猛,針感不宜過強。腰骶部、下腹部的穴位,以及勞宮、湧泉、行間、太沖、十宣等穴,不宜針刺。④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頂部的腧穴不宜針刺。⑤對出血性疾病、慢性病末期、診斷不明的危篤病人慎用針刺。⑥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患者更應注意。眼區和頂部的風府、啞門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也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留針,以免損傷重要組織器官,產生嚴重不良後果。⑦對於尿瀦留等患者在針刺小腹部腧穴時,也應掌握適當的針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誤傷膀胱等器官出現意外事故。
芒針療法 一般採用26號、28號,5寸、7寸、1尺長的長針,以夾持進針法進針,兩手配合,將針緩緩刺入。頭面、胸背部用橫刺,腰臀、肘膝部用斜刺,腹部用直刺。針刺方向和深度,常以取得針感為度,不可盲目過深,應根據腧穴部位特點和病人胖瘦情況而定。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患者反應,消除恐懼心理,求得相互配合。尤其要注意防止針刺意外,老人、小兒、體弱、孕婦忌用。本法有取穴少、針刺深、刺激量大等特點,臨床可用於中風偏癱、癲狂、痹證等。
毫針療法,又稱「體針療法」,是以毫針為針刺工具,通過在人體十四經絡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的一種方法。毫針療法,是我國傳統針刺醫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種療法,是刺療法的主體。
針灸是我國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其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針刺的前身是「砭術」,砭術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於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針具已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發展成為金屬針。金屬針具發展到現在,經歷了銅、鐵、銀、合金及不銹鋼針具等階段。針具的改革,擴大了針刺治療范圍,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針灸術的發展。
隨著醫療經驗的不斷積累,逐漸發現很多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為腧」逐漸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效應和古代的解剖學知識,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和認識到人體有一個經氣運行的完整結構——經絡系統。通過不斷總結、實踐,將腧穴、經絡從理論上系統化,形成了經絡學說。經絡學說及其他中醫理論的形成使針灸成為中醫一門獨立的學科。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診法病機、法療原則、刺灸方法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等。其中又以《靈樞》所論述的針灸內容尤為詳盡,故有《針經》之稱。《黃帝內經》為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難經》在經絡、腧穴及針灸等方面對《內經》作了補充。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成功地把針灸和針葯結合治療外感病納入了他所創立的辨病辨證論治體系,使針灸臨床治療得以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也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發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據《唐書·百官志》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國家醫療和教學機構「太醫署」中設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職,專門從事針灸教學和醫療工作。宋代王惟一編選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成針灸銅人模型兩個,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針灸模型,開創經穴模型直觀教學之先河。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時期,針灸著作較多,而《針灸大成》是這些著作中的一顆明珠,它是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匯集經典著作、歷代醫家精華及本人經驗而寫成的。該書是繼《針灸甲乙經》之後又一次總結性的針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針灸臨床參考書之一。鴉片戰爭以後到民國的100多年間,由於反動統治者和侵華帝國主義者的歧視和扼殺,針灸日趨衰落,只在民間流傳使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促進了針灸醫學的復興和繁榮。針灸教育事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為了便於開展學術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在臨床方面,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100多種病證有較好和很好的療效,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58年針刺麻醉開始用於臨床,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推動了針灸醫學的深入研究。由是,針灸學的研究工作也從對臨床的治療經驗的總結發展到開展實驗研究,從觀察針灸對各器官功能的影響而深入至針麻、針刺鎮痛機理的研究,並在經絡現象、經絡實質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近年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針灸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東傳朝鮮、日本等國,13世紀以前,通過「絲綢之路」逐漸西行,對阿拉伯醫學等曾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針灸熱」。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中島宏宣布:「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的醫學學科。」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國際針灸培訓中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於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國舉行了成立大會。傳統的針灸療法已經走向世界,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㈩ 在治療中風偏癱中針灸應該選擇什麼位置
醫學專家稱,針灸能治中風偏癱的選穴。中風偏癱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肢體不靈活,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採用中醫針灸治療肢體康復過程中,可達到縮短病程、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優點。下面,我們且看看專家們是如何對此做解釋的吧。
中風多由肝腎不足,肝陽上亢,火動生風,氣血上沖於腦而致。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還應分清閉脫二症:若牙關緊閉,兩手握固為閉症,治當開竅、瀉熱;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則為脫症,治當回陽固脫。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關、合谷、環跳、委中、足三里、陽陵泉、太沖。
配穴:手三里、大柱、風市、承山、解溪等。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還應根據患者病情、時機,在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施針,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壓丸預防中風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組(1)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腎、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神門、心、皮質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腸、額、緣中、枕。
一般僅用常用穴,如預防過程中出現某些症狀時,再據症酌配輔助穴。一般於考前1個月施術,用黃荊籽貼敷(如無,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壓,每日3~5次,每次按壓10~20min,另於睡前20min常規按壓一次。以局部發紅、發熱為佳。5日更換1次。
以上,是專家們征對針灸治中風偏癱的選穴的解析,怎麼樣,你現在知道了吧。這種針刺療法與上述所說國外流行的階段性攝食配合康復功能訓練相比,不但療效更優,而且操作簡便,起效快,費用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