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級孩子語言表達差怎麼辦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培養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許多家長在生活中,已經開始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例如:給孩子講故事、聽故事碟片。但這些僅僅是初步的培養,因為孩子從喜歡聽到自主地學需要一個過渡。這個過渡,就像孩子蹣跚學步時邁出的第一步,看似順理成章,而又何其艱難,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孩子入校新奇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表達慾望。 剛入校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我上學了》這一課,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發現說出來,課堂的交流應是開放的,讓孩子們充分地說,教師要做好引導,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地說。從學校的布局到各樓層的教學分布,從教室的布置到室內物品的擺放,從本班的同學老師到外班的同學老師等等,只要孩子感興趣且能熟悉新環境的話題就不要放過。當然,我們的教學也不能拘泥於一兩節課,可以利用課間和自習時間,還要鼓勵孩子把學校的發現講給爸爸媽媽聽,可以是動畫片中的角色對話,也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游戲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我們培養孩子的教具。 二、 相信並鼓勵孩子 孩子不願意或不善於口頭表達,絕大部分原因是不夠自信。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長與老師共同給予的,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孩子雖小卻具有巨大的學習與發展的潛力,作為老師要做到相信孩子。「你可以。」「你行。」「只要你用心做,這件事對你而言是很簡單的。這樣的話語,會使孩子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教師要利用好教學資源,使其表達的慾望得以保持。孩子從一入校就嘗到了表達的甜頭,那接下來的課堂就更要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利用好每一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如《鋤禾》這一課,為了更好地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和詩的意思,我在引入時就設計了這樣一個話題:孩子們,我們是農民的兒女,最熟悉父母的工作了,那誰能說說爸爸媽媽在田裡幹活的情景?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描述的情景遠比一張幻燈片要生動得多。在學完後兩行詩句後,我又設計了另一個話題: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浪費糧食的現象,能把你見過的這類現象說一說嗎?孩子們七嘴八舌,有的甚至說到了自己浪費的事兒,說自己做的不對。學完這一課,為了使這首詩紮根於孩子心中,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話題:孩子們,雖然現在已是冬天,但我們熟悉農作物在成長過程中,農民付出的辛勞,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並說一說好嗎? 三、 制定短期內階梯式目標 這一點是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成功與否的關鍵。我教的孩子地處城郊,他們生活范圍很廣,既熟悉農村的一切,又接受了許多城市的新鮮事物。學習《植物》這一單元時,我給孩子們布置了觀察自己周圍的一棵大樹,並記下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這個預習作業,學完《老樹》這一課,孩子們向老樹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老樹你為那麼多的鳥兒提供了舒適的家,那您的孩子呢?有的問:老樹雷雨到來的時候你不害怕嗎?那次刮大風,折斷了你多少枝條?你不疼嗎?問的問題遠遠超出了課文中所涉及的,這都得益於他們的農村生活。學習《元宵》一單元,當交流到元宵節的習俗時,孩子們說到逛廟會,逛花燈、吃湯圓、放煙花、看社火等等,話多的說不完。我們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與能力,去制定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台階式目標。如要求過高,孩子達不到,屢遭失敗,易產生「我不行」的消極情緒。那麼,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自信,也會無影無蹤。例如:初學語言的孩子學習故事時,所有的孩子都能把角色的對話、表情、動作,演繹的淋漓盡致,而故事中敘述的部分卻表現過於平淡。雖然這是一個極平凡、極普通的例子,但是它卻真實地體現出低年級孩子的敏感點,也就是興趣所在。 四、 重視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拓展其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從目前狀況看來,老師過於重視內容與技巧的傳授。我們應將課內訓練延伸到課外,培養孩子表達的習慣。北師大版的教材很重視單元主題的訓練,這為我們的口語訓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個單元是《春天》,在我國北方,春天來得遲,春天的變化也是緩慢的,所以我抓住這個特點激發孩子們說的慾望,培養學生表達的習慣。第一節課我這樣導入:孩子們,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睜開你明亮的眼睛瞧一瞧,豎起你聰慧的耳朵聽一聽,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孩子們爭先恐後,個個躍躍欲試,有的說天氣暖和了,我們脫掉了棉衣;有的說河裡的冰融化了;還有的說地化了,農民准備播種了„„上完《春天的手》一課,我激發孩子們:你們的小眼睛觀察得還不夠仔細,相信你們都是有心的孩子,會有更多的發現。《插秧》一課,我引導孩子:孩子們咱們北方的春天來得遲,那南方的春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通過《插秧》一課來了解一下。課上我展示了江南水鄉插秧的課件,配上了舒緩的江南小調,學完這一課,孩子們興奮極了,許多孩子說江南的春天太美了,我真想去看看。我趁機引導孩子:其實我們北方的春天也很美,只是你還沒有發現,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發現的春天最美。課後,孩子們天天都有新發現,春天這一話題一直延續到了四月中旬,每個孩子的興趣都被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連平時最不愛說的孩子都能積極主動的匯報自己的發現。 我在教孩子運用專業技巧的同時,還滲透一些簡單的分析方法 ,也就是為什麼要這樣運用專業技巧。我引導孩子針對學習內容,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相似的情節與現象,自己從生活中尋找答案。有時,根據學習內容講一些相關的典故或故事,這也是拓展思維不錯的方法。當然適時總結,增強孩子表達的條理性也很重要。口語表達訓練的最終目地是使孩子能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和適當的表達方式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要達到這一目標,光讓孩子自由說是不行的,必須引導孩子總結,在總結中習得一些表達的技巧。春天這一主題我用了一節課引導孩子總結,課前我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孩子們春天已經結束了,這段時間你們一定發現了最美的春天,當然時間不同你的發現也不同,你能用「剛開始„„後來„„再後來„„最後„„」這樣的句式把你發現的春天告訴我們嗎?課上交流時大多孩子的表達條理性強了。 口語表達訓練為孩子解決哪些重要問題?有的孩子膽小內向,不善於口頭表達自己的思想;有的孩子語言邏輯不當;有的孩子詞彙單 一、缺少規范;有的孩子語言發音錯誤、講話毛病百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發展的眼光培養孩子。放慢腳步等待孩子的成長,相信他們一定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卷。在孩子的成長中,當眾發言是機遇,更是挑戰。每逢這時,許多孩子心跳、臉紅、不知說什麼 或者怎麼說。口才生澀造成表達欠缺不完整,溝通和交往陷入尷尬境地,導致個人魅力受損,機會也就一閃而逝。低年級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將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其目的是讓孩子從不敢說到敢說,再到會說和巧說,以至說寫結合,達到提升孩子有效說話和寫作的雙重能力。從小訓練孩子的口才及心理素質,增強「自信力」「堅持力」,對孩子的前途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它涉及知識、思維、性格等多方面,是智慧的反應。總之,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低年級教師傾注大量的心血,在鼓勵引導中耐心澆灌,這樣我們才能看到綻放的花朵。 認真回答,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