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唱美聲的技巧
1、有意識地運用氣息發聲,逐步做到橫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確的喉頭位置,解放喉頭,穩定喉部器官,使聲帶運動與呼吸密切配合,調整適度,在唱高、中、低、強弱不同的音符時,都有較為理想的聲音效果。
3、訓練調節共鳴腔體的方法,適當擴張可調節形狀的共鳴器官--咽腔、口腔、喉腔。運用不能調整形狀的共鳴器官--頭腔和胸腔,通過共鳴腔體的調節與運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4、呼吸、喉頭(聲帶)、共鳴器官密切配合,協調運動地發聲,做到聲區統一,富於力度和音色變化。
(1)美聲男高音技巧和發聲方法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3世紀前的歐洲音樂均為單聲部音樂,其中,古希臘的聲樂也以單聲部為主,並受到嚴格的詩歌韻律的支配,主要以獨唱、齊唱、領唱、說唱和吟唱為歌唱形式。
13世紀中期的歐洲音樂逐步突破單聲部,開始進入復調音樂時期,聲樂演唱也為多聲部合唱形式,分別由女高音(soprano)和女低音(Alto)擔任,聖詠旋律則由男高音(Tenor)擔任,後來又加入了男低音聲部(Bass)。
18世紀後期,大歌劇主題大都離不開對個性解放的要求和對愛情主題的敘述,並提倡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因此歌劇舞台上逐步改變了由閹人歌唱家擔任女角的演唱方式,奠定了男唱男角,女唱女角的新演唱形式,這是歐洲歌劇的—個重大轉折。
19世紀初,歐洲的文學藝術出現了一種新的潮流或新的風格,這就是所謂的「浪漫主義」或「浪漫主義文藝思潮」。浪漫主義形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後以及拿破崙專政時期。
『貳』 美聲發聲方法有哪些
美聲唱法的歌曲多數為外國歌曲,民族唱法的歌曲大多以中國的歌曲為主。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美聲發聲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一、氣息
1、歌唱發聲的氣息支持
在我國戲曲使用的大都是丹田氣(肚臍往下橫三指),也可以說這個部位為氣息支點。這種發聲用氣有它的優點,氣息支點明確,支持發聲力強,小腹緊張易於其它部位放鬆,但也有它的不足處,缺乏氣息的柔軟性和彈性。義大利美聲派的發聲氣息是運用胸腹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法氣息量大,有氣息的柔軟性和彈性,支點性強。1.在吸氣時,口鼻同時吸氣胸腔肺部充分張開橫隔膜下降,有足夠的氣息供給發聲。2.在呼氣時,氣息支點集中在橫隔膜可以用一種快吸慢吐的方法,做無聲練習。練習方法如下:
好象看到一朵非常美麗鮮花,十分驚訝的快速吸氣,然後保持此狀態,用吹灰的方法慢慢吐氣,吐完氣後放鬆,重新開始,每天堅持練習10次,有一定的功效。切記需要將氣集中在胸腔、喉咽腔、口咽腔的共鳴管子里吸吐對共鳴管子的肌肉訓練也同時有好處。
2、激起
這是美聲學派非常重要的技巧,激起分兩種。一種是硬激起,一種是軟激起,兩種激起都是小腹收縮橫膈膜向外彈,形或對抗的壓力。激起最好和聲帶配合練習 ,可以用數1、2、3.........練習,每天堅持練習數100次有明顯功效,清晨軍隊晨練的喊號聲是一種最好的激起,也可用內里咳嗽的方法體會一下激起的奧秘,或內里喊出短促的"嘿"的聲音可由低向高喊出;這條練習也要集中在共鳴管子里練習。
3、快吸快吐,橫膈膜肌肉群練習
一個美好聲音的保持,需要強有力的橫膈膜肌肉群的控制。所以,需要不斷的練習橫膈膜肌肉群的伸縮和彈跳能力及強有力的控制聲音強弱、高低的氣息。比較好的方法:由慢至快、由弱至強的`快吸快吐,練習時口鼻同時吸吐,夏天時,可以觀察狗喘氣開啟悟性;這種方法要堅持不斷的練習才會有很大的果效。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就使用此方法練習橫膈膜肌肉群。切記此方法一定要放鬆,不可僵硬才有果效,並在共鳴管子里練習為最佳。
4、打哈欠和嘆氣配合練習
打哈欠喉節下降,橫膈膜下降,保持原狀;然後,從胸腔底部胸窩處開始嘆氣,通過共鳴管子從口嘆出。每天可練習30次。切記這條練習一直保持在笑的狀態下完成為最佳。
練習曲:1 7 6 5 | 5 - - - | 4 3 2 1 | 1 - - - ||
a a
e e
i i
o o
u u
二、 聲 帶
人的聲帶確實很奇妙,這是造物主上帝的傑作,和其他鳥類動物一樣,聲帶不僅是說話時運用,更重要是歌唱贊美上帝。每個人出生後都會自如運用穿透力很強的聲帶,那就是嬰兒啼哭聲,有的嬰孩在正常的啼哭時甚至可以哭一整天嗓子也不啞,並且穿透力還很強,這時聲帶和橫膈膜配合運用是最正確的,因為這是上帝賞賜給人的恩賜,所以有些教師包括帕瓦羅蒂教學,叫學生練習嬰孩的啼哭聲恢復原來嬰孩時的聲帶震動頻率和正常的橫膈膜、聲帶的配合。許多人在唱高音都懼怕高音,如果堅持每天嬰孩啼哭之練習,有1——3個月時間即可解決高音的問題,這就是聲帶上的奧秘聲帶是長在氣管上面兩片,吸氣時聲帶自然打開,吐氣時如果不發聲聲帶也是開的,發聲時不管是說話還是歌唱聲帶閉合震動,聲音越低震動頻率就越慢震動頻率越快聲音也就越高,位置也就越高了。有些教師和學生都進入誤區,認為高位置要在眉心或前額後腦找到,其實位置的高低是在聲帶的震動頻率上的變化。一般中低聲區聲帶頻率震動在500——1500次左右、中高聲區1500——2500次左右最高聲區可以達到2800次左右,,這些頻率的控制快慢全在歌唱者意識控制和真聲咽音假聲技巧運用。有些教師提倡用咽音發生法訓練學生,或用嬰孩啼哭訓練都是為了達到聲帶恢復正常的高中低的震動頻率。
覆蓋在聲帶上面的是假聲帶,假聲帶也是兩片比較好的歌唱家,真聲也能唱,假聲也能唱,真假聲運用自如,也可運用咽音唱法,弱音唱法也就是義大利美聲唱法該稱為半聲唱法。男聲一般都不可用假聲歌唱,唱高音最多隻能用真聲的咽音,唱的越高,聲音含咽音的成分越多,除非特殊情況可模仿女聲用假聲歌唱。女聲多用真假結合的方法。
假聲 咽音 真聲
每個人的聲帶長、短、厚、薄、寬、窄都不一樣,但聲帶閉合後,聲帶的邊緣震動為主是比較科學的,音色優美,金屬顆粒性較強也宜於保護聲帶,就如存在銀行里的錢只用利息一樣,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嬰孩的啼哭聲和多用閉口母音多練習如:I、 li 、lei 等音。聲音越高,聲帶震動頻率越高聲帶閉合就越緊,不但如此聲帶還要拉緊變小變薄,聲音越低聲帶閉合不變只是逐漸恢復原狀聲帶,震動頻率也逐漸減慢。這是聲帶在整個歌唱中規律,這都需要在意識的控制中。
聲帶閉合練習練習可用:a e i o u 五個母音。發出短促的音最好和激起配合之練習,可由低向高的練習意識控制聲帶的頻率變化。
美聲學派的發聲方法源於義大利,有其許多優點和科學性;但普及到世界各國聲樂界,就加上了許多人的自我認識、自我理解的理論。因此,就出現一個老師一種方法的說法;甚至,許多聲樂專家所總結的理論,有許多地方都是互相矛盾的;雖有其共同點,但實在是差別很大,分門別類各有千秋。中國人有句古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只要用心,加上勤奮和老師的指點,我們就會很快掌握美聲的發聲方法。義大利美聲學派的發聲藝術特點:
一、音域寬廣
美聲唱法的一般歌手都能唱到兩個八度,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和一些歌唱家都能唱到兩個半八度,甚至能達到三個八度。在這寬廣的音域里歌唱家及歌手可以自由運用發揮技巧和抒發情感。
二、音色優美 音質統一
美聲學派的音色優美,音質統一的奧秘是科學的運用聲帶的振動頻率。用意識和母音變化及咽部管狀的調節,有利的控制聲帶頻率的振動機能,並充分發揮聲帶優美的音色及音質上下統一。尤其是在合唱中的優美音色、純凈的音質和諧和的和聲;再加上女高音、男高音、高泛音的音色,使人沉醉。
三、氣息通暢 聲音連貫
美聲學派的歌唱氣息是採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目前世界上無論是唱歌還是唱戲運用氣息中一種最科學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有彈性能控制,伸縮性強,氣息儲存量大;如果和聲帶配合的巧妙不但音量可大可小,可高可低;並有很好的聲音連貫性和彈跳性。只有這種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才能使聲音連貫、氣息通暢、活潑跳躍,是歌唱最佳的呼吸法。
四、充分運用人體的共鳴腔體
美聲學派科學的運用人體的共鳴腔體,充分的使用人體的胸腔共鳴、喉咽腔共鳴、口咽腔共鳴、鼻咽腔共鳴、口腔共鳴、鼻腔共鳴和頭腔共鳴。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個聲部的運用中各有偏重,好的歌唱家可在發聲中自由的調節和運用各個共鳴區,並用最小的基音和氣息獲得較大的共鳴效果;所以,美聲學派的歌唱家都不用擴音器,並且音量大穿透力強。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魯索曾在十萬人廣場歌唱不用麥克風而每個人都能聽到,而且,聲音純真情感真實。在中世紀以前教堂里有許多合唱曲是無伴奏.無擴音器的合唱。
五、獨特的咬字
美聲學派的咬字是在牙關和嘴角上,不是在嘴皮上;而母音的變化是在聲帶上,形成在咽腔里。這是一個獨特的咬字法,與我國的戲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咬字法比較圓潤,有利於幫助氣息聲帶的配合,聲音穿透力強,口型自如美觀。就是唱一些比較快的比較有力的歌曲也是圓潤的;並具有較強的聲音穿透力和自然美觀的口型。字正腔圓,每個字清晰而溫柔是打動人心的一種最好的咬字方法。
六、聲音有韌性、有伸縮性
美聲唱法由於要求在歌唱時,無論強弱音都要唱在氣息的流動上和聲帶上;所以,音量轉弱時不是空虛無力,氣流保持集中,橫隔膜肌肉群強有力的控制,聲帶變薄變小,而更明顯聽到一個具有很強穿透力聲音的心。然而,音量加大橫膈膜相對的放鬆一點,充分運用共鳴腔體但這個心沒有改變。不管是聲帶的韌性還是橫膈膜肌肉群的有效控制,都促使聲音能強能弱,能高能低具有良好的韌性和伸縮性。
七、橫試、豎試唱法自如運用
美聲唱法最早都是運用豎試唱法,口型是橢圓形的,是為了充分運用咽腔基音發音管,使聲音有一些掩蓋,尤其是男高音到#F2有一個關閉是為了更好的唱好高音。在中世紀著名男高音卡魯索開始運用橫試唱法並豎試橫試結合使用,比較成功。當今,最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繼承並發展了豎試橫試唱法;他不但能巧妙的運用橫試唱法使聲音明亮,也能自如的運用豎試唱法使聲音圓潤。更為突出的他能豎試橫試唱法根據歌曲的需要自由的運用。
八、哭腔的奧秘
美聲唱法運用在歌劇中尤其是詠嘆調,大都使用哭腔技巧。這種技巧的是:1.排除聲音的緊張和生硬,2.會厭豎立喉結下降有利於管子的形成,3.氣息和聲帶配合自如,4.每個聲音都經過情感的潤色,5.與激起技巧巧妙的配合。
『叄』 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三大訓練技巧
男高音唱好高聲部的三大訓練技巧
導讀:想成為一名男高音,那麼你就得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技巧以及練習,下面跟著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一、歌唱中的正確的呼吸訓練
首先在訓練中,要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橫膈膜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的要求是極其自然的,是模仿平躺睡覺時呼吸狀態。具體訓練方法如下:在吸氣的時候要使腹部形成一個放鬆狀態,將橫膈膜放下,胸廓挺拔,把腰和肋骨向周圍擴張。
在呼吸歌唱時,把小腹微微收起,使氣息在橫膈膜作用下向上行。在歌唱時應該把呼吸作為歌唱中的主導動力,使吸入的氣息與呼出去的氣息這兩股氣流通過橫膈膜的作用進行對抗,並且最終平衡,因此,支持歌唱的是橫膈膜與氣息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力。美聲唱法中的吸氣狀態與日常生活中的吸氣狀態不同,而男中音這個特殊聲部呼吸狀態在氣息的量和氣息壓力等方面需要有與其它聲部不同的要求。
在演唱高聲區時(主要是指高潮部分),男中音聲部為了正確合理地運用氣息,要用一種向上吸氣的感覺去演唱,用氣把聲音向上推,聲音和氣息要結合在一起,這樣在唱高音時才有飽滿的氣息正確、合理的支持,從而控制氣息使其具有流動性去演唱高聲區。所以,在練習或者演唱過程中有的導師會要求學生緊緊地把腰帶系在橫膈膜位置以幫助歌唱者運用氣息。其次,要盡量把氣吸得深,但是不能吸得太滿。目前,在西洋美聲唱法中對呼吸的運用有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方法,主張唱歌時腰腹部肌肉是向周圍擴張的;另一種方法,主張在歌唱時腰腹部肌肉是向中間收縮的。
通過實踐證明,第一種方法更適合於歌唱,這種腰腹部肌肉向周圍擴張的運動使得腹部肌肉緊張,有一種膨脹感覺,同時能使小腹底部肌肉收緊。通過橫膈膜肌肉的運動與歌唱時的氣息相互作用產生相互對抗或者相互壓迫的力量,使氣息更方便支持演唱者能輕松地演唱較長的樂句,並且對高音的演唱形成強有力支持。要想在演唱高音時把聲音唱得高亢漂亮、揮灑自如,永遠也離不開氣息對歌唱的支持。
在運用腰腹部肌肉擴張的演唱狀態時我們應注意:1.肌肉要略微緊張,要注重肌肉是否有彈性。在運用腰腹部肌肉時,肌肉的彈性主要是靠腰和背部肌肉不斷地收縮運動來對歌唱者的氣息進行支持。通過這些客觀因素的支持,喉嚨部分的肌肉壓力得到了轉移,緩解了緊張狀態。2.得到良好的共鳴,需要有良好的喉頭位置,良好的喉頭位置需要有良好的氣息支持。因此,在西洋美聲演唱中橫膈膜是向下沉的感覺、向周圍擴展的狀態,同時下顎鬆掉,喉嚨應該感覺是打開的、空的狀態,而且是非常鬆弛的狀態,同時保持喉頭穩定,這樣氣息就開始對聲音形成了支持,聲音才開始向前真正地出來。但是,在支持的過程中要對氣息進行控制,要控制氣息均勻的流動,防止氣息跑得太快。
二、演唱時要正確的打開喉嚨
男中音在高聲區的演唱時,喉頭的擺放位置和如何打開喉嚨尤為重要,是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男中音聲部在演唱前應該尋找一種深呼吸的'狀態,在演唱時喉頭位置調整到深呼吸狀態往下一點點的位置。藝術醫學大師馮葆富曾用x射線測得男中音聲部在歌唱時的喉頭位置在第五至第六頸椎水平之間。其理論數據,可以借鑒到實際演唱中去。
歌唱時喉嚨打開狀態接近於倒吸一口涼氣的狀態,要把口腔打開,上齶向上拱起,小舌上抬形成一個空曠的腔體,這個腔體和氣管連接又形成一個通暢的管道使氣息暢通運行。男中音聲部在演唱高聲區時,要保持這種打開狀態,口咽腔裡面應該是一種向外有彈性的擴張的感覺。聲樂演唱需要各個器官是相互協調統一的,互相之間需要一個整體的配合過程,要掌握打開喉嚨把喉位放低的歌唱狀態,正確運用橫膈膜使其具有足夠的彈性幫助歌唱形成正確的呼吸方法,同時,這也有益於把喉嚨打開放低。
三、聲音要有共鳴
打開喉嚨,能夠正確運用呼吸後,下一步需要建立一個正確的共鳴位置來支持演唱。聲音的共鳴位置會隨著演唱的音區不斷發生變化,音區劃分的主要手段是通過尋找換聲點來進行劃分,當我們以自然嗓音歌唱時,在演唱到一定高度時聲音會出現斷裂點,這個斷裂點就是需要換聲的點。換聲點上面的音被劃為偏高音區,換聲點下面附近的幾個半音常被劃分為過渡音區,過渡音區以下的音被劃分為自然音區和偏低音區。
高音區訓練時音色和自然音域基本相同,都是飽滿、明亮、渾厚的狀態。隨後,進入換聲點時將聲音上下拉開,最後靠前進入面罩,感覺是一種折射的路線,即把聲音反作用力通過向後的力量折射到額頭上。在小舌(軟齶)和後咽壁中間形成折射點,有一種輕的反彈的感覺。把聲音射向頭上方的腔體裡面,到一種抽象的更高、更向上的位置,將上齶位置的震動的感覺向後移到小舌和後咽壁中間的空間。演唱時主觀上要有種聲音好像被吸進頭腔的感覺,形成一種以退為進的反作用力,是能夠避免在演唱高音時出現「破」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使得高聲區與中音區狀態一致,使高音更容易獲得。從自然音域進入到高音區的這個過程,是肌肉機能轉換的過程。在演唱自然音域時聲帶運用的是肌肉重機能,而演唱高音區時聲帶運用的是肌肉輕機能,通過轉換使音域變得更加寬廣。
演唱高音時,隨著音高的上升假聲成分也在逐漸增加,形成的結果就是:聲帶機能在不斷地轉換。演唱自然音區時聲帶是重機能是整體的、大部分進行振動;在演唱高音區時隨著音高上升聲帶是輕機能逐漸轉變為局部的、小部分的振動。音高上升振動頻率也在變快,聲帶肌肉也在不斷增強,肌肉在變長變薄。這時,聲音的感覺發生了變化,在腔體方面從胸腔震動逐漸轉變為頭腔的震動,進入頭腔的聲音的位置變得更高。同時隨著頭腔共鳴比例不斷增加並且逐漸代替胸腔共鳴,高音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效果也會變得更好。
當男中音聲部能夠熟練演唱高音後,就會抹去高音的神秘感,對高音的恐懼感也會消除,使歌唱更有信心。男中音聲部只有經過上述的訓練方法才能把中聲區、過渡聲區以及高聲區更好地結合起來,解決高音難的問題,從而拓寬了自身的音域。但是,所有的結果最終都要為了表現音樂、表達作曲家的思想、感染觀眾。演唱者應該用心去演唱,注重作品的情感表現、藝術渲染力,合理地把技巧應用到演唱的作品中,以至於更好地進行二度創作。
;『肆』 男生唱歌怎樣才能唱高音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六、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試問唱高音怎麼可以把音管拉得那麼長呢?
我們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怎麼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動呢?
七、用工具來測驗
用一塊木板,長度比我們的肩寬一些,寬度比我們的鞋子長度稍寬四角打一個洞,用兩根繩子穿過洞,繩子的長度與我們垂下的手指處相齊(參閱圖八)。我們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氣,然後將氣閉住,張大口用力拉繩子,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叫對抗了。這時,我們的腳增加了與地面的對抗,同時也了體內的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這樣高音更容易出來。我們還可用可口可樂的空鋁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郵票大小的鋁片,將兩片鋁片合起來(用手將鋁片弄得稍彎曲一些),於是合起來的鋁片當中就有一個縫。再在鋁片的一頭夾上一片舊綢布(可疊成三根火柴那樣寬),然後用鐵絲將鋁片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哨子。你試吹一個低音,再吹一個高音,從這一比較中就可以感覺到唱高音的氣息和姿勢了
怎樣唱歌
一、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我在唱歌之前,練美聲兩年,給我的感悟很深,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一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沒有色彩、沒有過濾。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請找一找這樣的感覺:你大口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才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逐步升高,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再從高往低練習,這樣反復,總有一天你會找到感覺的。美聲講究「通透」,經常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還講究的是「共鳴」,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鳴後,會很圓潤、飽滿。要體會共鳴,你可以這樣做: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稍帶點深情的感覺,「嗯」的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如果氣息好,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仔細聽聽一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長、不換氣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只喘粗氣。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還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彌補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首先就要練氣息,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這一句時,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一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一盞蠟燭,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不要緊張,一緊張,心臟跳動加快,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里我只能講這么多,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那樣就過於做作,就會像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一樣,你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裡誰的氣息很通透,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女歌手你們就多聽一下「張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滿文軍」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另外,張學友的氣息很好,但對於教學,滿文軍更適合
二、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你會怎樣?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你平靜之後,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綳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沖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一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里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一小,壓力增大,水就沖得更遠。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像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你一彎腰,嘴裡數數:「一、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說了,感覺一下吧,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像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
三、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 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 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 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 2、共鳴與聲區
依據音的高低變化和共鳴部位的不同運用,形成了三個聲區: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
。
高聲區<頭聲區>
發聲偏重於頭腔共鳴,有利於發揮高聲區的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感到前額和臉兩顴部分
有振動的感覺。發出的聲音有假聲的特色。同時要注意在高聲區演唱時,鼻咽腔和軟齶
等處和肌肉的運動不可收縮過分,使音波沒有流動的餘地,影響了泛音音響效果。
中聲區<混聲區>
發聲偏重於均勻的諧和共鳴,有利於發揮中聲區技巧和特色。中聲區是低聲區和高聲區
銜接的地方,既要把高聲區音量同低聲區音量調節控制均勻,又要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統
一。這個聲區在聲樂訓練中佔主要地位。中聲區音樂柔和、鬆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時,如果收縮過分,也會產生聲流堵塞,這時既隔開頭腔共
鳴,又失去了胸腔共鳴的支持,就會出現錯誤的聲音。
1低聲區<胸聲區>
發聲偏重於胸腔共鳴,有利於發揮低音 區的歌唱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明顯感到胸腔有振
動感,聲音自如,深厚並有深沉的感覺。必須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時,頸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縮過分,就會失去中聲和高聲區的共鳴,出現沉悶和暗啞之聲,對演唱效果影
響較大。
3、 換聲區和解決換聲的方法
我認為換聲區每個人都存在。有人說,只要把聲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換聲就不存在了,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不足的。要承認換聲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從心理上對換聲的現象不要
產生懼怕感,要想各種方法去解決它,並要創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麼是換聲區?在歌唱發聲時,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從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現
一種控制不住的「破裂卡殼」的聲音,頓時感覺上下聲音不統一,這種不愉快的聲音便
是「換聲」。
產生「換聲」的原因是多種睥,其中主要原因應從生理方面來分析。由於兩片聲帶在發
聲運用時不均衡,其中一片聲帶不綳緊,杓狀軟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產生了破音。
或者,發「真聲」時聲帶靠攏,由於喉肌用力聲帶「拉緊」。發「假聲」時聲帶不靠攏
,喉肌不太用力,聲帶較為放鬆。在發聲歌唱時這兩種聲音力量需要銜接得很好,才能
使聲音統一起來。如果銜接不好,一剎間沒有及時的把「共鳴量」調節好,立即就會出
現一種虛弱撕裂或是中斷的聲音。破音一般容易產生在高音極限音符上和臨近音色變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產生在E2、F2、#F2。而「換聲區」一般是包括三個半音的音程,
其中變化最大的音稱為「換聲點」。
因為每人嗓音的生理條件不一樣,所以換聲點的位置有所移動。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換聲不明確,但戲劇女高音換聲困難。換聲在#F上下;
女中音:這聲部較復雜,音域廣,音色變化大。一般有兩個換聲區。一個在F2上下。第
二從#C直到F2的范圍之內。戲劇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數的換聲區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換聲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換聲在D2、#C2。
<二> 解決換聲的方法
<1> 採用「關閉唱法」解決換聲
義大利「美聲唱法」對解決換聲的生理現象,是採用了母音變異的手法<即關閉唱法>
。在變異處加「o」、「OU」。例如:「媽」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聲區唱a音,在
換聲區加O音變<mao>,過了換聲區再加<ou>音,就變成<mou>的母音。經過這樣的
變化後,由換聲所帶來的虛音,逐漸出現了明亮的聲音。在解決換聲時,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換聲的准備工作。當從一個聲區馬上要轉換到下一個聲區時,立即需要利用共鳴在
不同聲區變化的混合共鳴的方法,避免出現聲區不統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現象。
例如:女高音從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一般情況下換聲點在F2音高上。這時要向前一
個二度降E2音上<其它類推>移動,在降E音上穩定喉頭,調正聲帶的變化。並利用母音
變異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頭腔共鳴為主來調節去歌唱,唱到F2時聲音自然會突破
換聲點,逐漸出現明亮的聲音進入高聲區,促使整個聲區統一了<其它聲部類推>。
關閉唱法是中聲區用較亮的a,再進一步帶入o使聲音圓潤,到換聲區開始用y。男高音中
的聲區a要多用,可以使聲音明亮、圓潤。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聲音渾厚,低沉。用a,
o,I母音訓練,是統一聲區的主要辦法。
<2> 用「中東轍」字音解決換聲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採用「中東轍」的字韻來做歌唱發聲練習,是解決換聲和擴大音域, 見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聲樂教學的水準,一方面要求教學質量好,同時又要求學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聲樂教學中是存在許多矛盾的,我認為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擴大音域,達到聲區統
一。這其中存在一個障礙,即如何解決人的「換聲」阻力。「換聲」是人的生理變化極
其復雜的表現,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喉頭內部肌肉活動失調的現象。多年來,「美聲唱
法」對「換聲」的生理現象一直採用母音變異的手法來解決。通過這種變化,雖然在一
些聲樂學生嗓音換聲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解決得不徹底,音域擴展的慢。
我贊成咬字換聲。我們漢字非常多,要從字的發音含義、性質去分析選用。那麼,選用
什麼樣的字來解決換聲最合適呢?採用鼻音類的字來解決「換聲」,對擴大音域最有益
處。鼻音類包括四道轍<人辰轍、言前轍、江陽轍和中東轍>。這四道轍包括的字相當
多,集中採用「中東轍」的字來做練習,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東轍」的字中,又是
重點選用「空、通、松、濃」四個字為主要訓練用。這幾個字屬於鼻音類,此類字本身
就帶有自然的鼻腔共鳴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當唱「通
」字時,一開始由咬「t」很快進入「ong」音並有延長得到頭空的感覺,聲音自然進入
頭腔共鳴中去。因為「ong」音本身帶有頭腔的自然共鳴因素,這樣,在頭腔里,ong產
生眲共鳴振響,給人以寬的感覺<指在音色上>。
「中東轍」的字,從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間
增大,聲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礙,換聲自然也容易解決。因而,「中東轍」的特點
是:中東舌居中,喉嚨感覺松,出字半閉口,收字鼻出聲。
除了利用「中東轍」的自然優越條件外,還要同人體肌肉的拉動訓練相配合。方法是:
<a> 設固定的起音A點<位置在臍下二指處>。以A為固定起音點拉動肌肉,越高的音
,肌肉越向後向下拉動,倒出咽管空間。
註:A為起音點。1在A點上起音,開始向後腰進行肌肉拉動,橫膈膜向兩側彈性運動。5
在1的基礎上再向後向下拉動背部肌肉,心理感是拉肌肉倒出空間。1仍保持在5的位置上
。高音1比中音5拉肌肉力度還要強一些。
<b> 以A為固定點,注意上行向下唱,下行氣穩住。
註:1、3、5、i/是上行音階,要把1安放在固定起音點上,3、5、i/是上行,一個音比
一個音向下向後用力,即向下向後輕微拉動肌肉。目的是打開咽腔,喉頭下移。
<c> 在發聲練習時整個後背、.後腰和後頭部的肌肉感覺是向後向下拉動,同時根據音
高進行,這三個部位需要適當的調整。例如:C大調5~7以拉後腰部即橫膈膜一帶肌肉為
主。7~3需要把後背,尤其後咽壁肌肉向後向下拉動。3~1需要加強頸部肌肉的拉動。
因此,利用"中東轍"的字韻特點來練聲,它既有頭空、喉松的效果,又有胸通的聲響。
只要去發揮它的特長,再按著三點要求去配合練習,就會突破換聲區的障礙,使音域擴
大,聲區統一。"換聲點"的解決目的是為了擴大音域,統一聲區。歌唱發聲的訓練是為
了取得三個聲區的統一。在歌唱中使歌聲通暢柔美而自如,不流露出任何換聲的痕跡,
整個歌曲演唱表達完整。三個聲區的統一,還要注意重視中聲區的訓練,從中聲區的訓
練中得到美好的混合聲音,再向高聲區和低聲區逐步發展。如此這樣,依照三個聲區運
用共鳴的主次比例,進行側重練習去調節共鳴。那種富於音樂表現,美好並含有立體感
『伍』 美聲唱法的發聲方法
關於美聲唱法的發聲方法如下:
美聲唱法聲音具有金屬質感和色彩,男聲一般講究渾厚飽滿通透,女生一般講究明亮圓潤靈活。下面來介紹下基礎演唱技巧。
一、呼吸
美聲唱法演唱需要非常強大的呼吸支持,所以對於呼吸方法和技巧的要求,要高於民族和通俗唱法。呼吸方法同樣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通過鼻道吸入氣體後,進入到肺部和腹部,胸腔和小腹擴張,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
這種方法有一個形象的例子就是,把鼻子靠近鮮花,去聞吸花香。掌握了這種呼吸方法,歌唱時保持住這種狀態,歌唱中下胸部和腹部也保持擴張,把氣息支點放在橫隔膜上保持住,均勻緩慢的呼氣。
無論吸氣和呼氣,胸腔和腹部都保持住擴張狀態,呼氣發聲時,給小腹點向內壓縮的感覺和力量,發動氣體由下向上,沖擊摩擦聲帶發聲。越是高音時,腹部和後腰越是用力,有時後背和頭部都要用力,嗓子不用力。
五、聲樂知識
美聲唱法,除了發聲方法和技巧外,同樣掌握一定的聲樂知,像音調、節拍、配樂編曲知識等等。
六、咬字
美聲唱法對咬字有很高的要求,咬字要清楚,位置要靠前。通俗唱法可以講究個性,咬字要求不高。民族唱法有的歌曲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和地域色彩,對於普通話要求要看情況和作品。
六、感情投入
唱歌感情投入是非常關鍵的,要根據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藝術要求,投入不同的感情。沒有相應的感情投入,再好的發聲方法和發生條件唱出來的歌曲,都會索然無味!
七、情緒的把控和發聲狀態調整
唱歌是一門現場藝術和學問。歌唱前,要通過開嗓,把各個腔體活動打開,調整好各部位狀態。歌唱時,不能精神過於緊張,要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情和鬆弛的身體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結合各個發聲部位,發出最好的聲音。
美聲唱法按聲部可劃分為高音聲部、中音聲部和低音聲部。按演唱風格又分抒情、戲劇和花腔等
美聲唱法的代表性人物是著名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即義大利的帕瓦羅蒂加上西班牙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宗師級的大師,義大利的卡魯索,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歌唱節目錄製成唱片的歌唱家。
中國也有三大男高音,即戴玉強、莫華倫和魏松。著名的男高音還有施鴻鄂和范競馬,著名的男中音有楊洪基、廖昌永和霍勇,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目前還在培養中。著名的教育家有沈湘和周小燕教授。
『陸』 男生如何唱高音
男生如何唱高音
對於一個初學聲樂的男高音來說,要如何解決高音的問題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男生唱高音的技巧和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一、在中低聲區「放下喉打開咽」是唱好高音的基礎
男高音初學者應首先在這種狀態下在中低聲區,這一段音域去體會打開咽喉的感覺。這種打開咽喉的感覺,正如聲樂教師們譬喻為之的「半打哈欠」的狀態。重要的是要體會這種「半打哈欠」狀態喉是自然放下的,後咽部在這種狀態下是上下打開的,下巴這時也是放鬆收回的,而這幾點又恰恰與歌唱時的共鳴狀態相吻合。男高音初學階段,最好帶著這種狀態,用下行音階唱u或mao音進行練習更有利於喉的放下和咽部的打開。
在這一學習階段,練唱的歌曲不要急於唱音域較寬的作品,甚至可以只摘選優秀歌曲當中某一句易於上口,開口音較多的樂句作為練慣用,如黃自《花非花》的前一句(低音從中央C練起)
義大利歌曲《我的太陽》(蒂·卡普阿曲)選擇歌曲的第一句(低音從中央C開始練起)
把這些樂句移調練唱,最低音從C』開始.待最高音唱至「e2時再往下降。這樣反復練習,一邊體會喉咽打開的狀態,一邊帶著感情色彩把樂句唱得優美動聽,待喉的穩定、咽部的打開在中低聲區已成為一種歌唱習慣後.再考慮拓展音域逐步半音半音地向高音區的「換聲點」過渡。
二、用「反向著力聯想」解決換聲點的過渡
男高音演唱的一大難點在中低聲區向高音的轉換過渡,也可稱為「胸腔」、「喉咽腔」共鳴向「頭腔」共鳴的過渡,這個換聲點一般在」f藝音左右。「換聲點」對一些男高音解決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中低聲區較寬闊的男高音向高音區過渡會更感覺困難些。要想把「換聲點」唱好,首先應在第一階段「半打哈欠」放下喉打開咽的基礎上採用「反向著力聯想」來解決「七」「下」共鳴過渡這對矛盾。男高音在唱C`一e2這段音域時,雖然採用以「胸腔」「喉咽腔」為主的共鳴狀態,但萬萬不可只想喉咽部而忽略了「鼻咽腔」的存在,一定要注意在喉穩定、咽部打開的基礎上把聲音的位置多往上想一想,要帶著「鼻咽腔」共鳴去練唱,要感覺到鼻樑眉心處「高泛音」共鳴的存在。這種唱「低」想「高」「反向聯想」的效果會使中低聲區更具有明亮「色彩」,更有「穿透力」和「金屬音色」,同時也為「換聲點」後的以「頭腔」「鼻咽腔」為主的共鳴狀態做好鋪墊,使中聲區和高聲區音色銜接自如。如演唱義大利歌曲《重歸蘇蓮托》開始的前半句。
打開喉用高泛音共鳴把這前半句唱好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繫到後半句」音色的統一和銜接。
如果前半句從e,一e2唱得較沉悶,後半句的到來會使人感到很突然,從音色上容易形成上下兩截不統一的感覺。但從一開始便把共鳴著力點往上想一想,帶著頭腔、鼻咽腔存在的觀念去演唱情況則不同,使聲音一進入歌曲便很迷人,讓人感覺高音的到來舒適和自然。另外.唱中低聲區時,這種向`』上」的「反向著力聯想」為抒情歌曲的演唱更增加迷人的魅力,使聲音輕柔舒展動人,更能抒發出詞曲作者的創作意圖。如《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前一句。如果帶用鼻咽腔共鳴去演唱,抒情之意。又如黎英海改編的塔塔爾民歌《在銀色的月光下》,則更具思念。
這首歌在演唱時,要帶有輕柔明亮的高泛音共鳴意念,把聲音的著力點往鼻咽腔想一想,這就會使歌曲不僅更具有抒情特色,而且為下一句的到來做好音色銜接准備。
以上舉例是唱「低」想「高」的反向著力聯想。那麼,在唱「f2換聲點左右這幾個音時,恰恰要在帶有喉咽打開高泛音共鳴的基礎上,把聲音的著力點往下往後想一想,這是因為在「換聲點」時,共鳴腔的運用將發生狀態的變化,共鳴將由以中低聲區「胸腔」「喉咽腔」為主的共鳴狀態轉換為「鼻咽腔」「頭腔」為主的共鳴狀態。這種轉換是以聲帶更加拉緊、咽喉更站定為基礎的。在這個轉換點上,用力稍不平衡就會產生「破裂音」或導致音色不統一。我們應在唱「換聲點」時加強喉咽部和聲帶的拉力,這時的感覺要在保持住「高泛音」共鳴的同時把著力點往「下」往「後」想。這里所說的「下」和「後」,主要是指喉的更加穩定和後咽壁的.更加站定。這種「聯想」也恰恰起到在唱高音時又不完全丟掉「喉咽腔」共鳴的混聲效果,使音色從低到高的過渡不留痕跡。如第二、三句從中低聲區向高音轉換的相繼出現,聲帶和喉咽如不能很有效地站定,這兩個音就很難唱好。這種站定,歌唱時要在前一句中低聲區的基礎上把聲音的著力點往下往後想一想,這樣就會使這兩個音不至於振動不平衡而使音色與前一句中低聲區銜接不起來。
歌唱當中的這種唱「高」想「低」以及唱「低」想「高」的「反向著力聯想」將為「換聲點」問題的解決鋪平上下統一的道路。
三、關於聲音的「靠前」與「靠後」
在男高音的教學與歌唱中,有人主張聲音「靠前」,有人主張聲音「靠後」,並常為此爭論不休。這個問題,除存在人們對聲音的審美差別外,還有一個在共鳴運用中對方法和效果的認識問題。一個出色的男高音演唱時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聲音通暢,穿透力強,明亮靠前,這一點恐怕是多數人的共識。而問題恰恰出在尋找這種「美」的「靠前」聲音效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認識誤差。有些初學者,在聽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後,便認為漂亮的男高音音色非「靠前」去尋找而無出路。於是在練唱中,一味追求「靠前」,久而久之,大師們漂亮的高音不但沒能找到,反而把自己的嗓音弄得又擠又卡,甚至把聲帶唱壞。而另一種情況是,當聽到聲音寬厚的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時,又盲目地模仿,把聲音盡力往下壓,這樣當然也唱不出漂亮的男高音音色。
以上兩種傾向,都走了極端,甚至可以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必然會產生「靠前」「靠後」之爭,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男高音具有穿透力的明亮音質的得來,是以打開咽喉、聲音暢通為基礎的。「靠前」「靠後」只是共鳴需要和生理動作的一種感覺,應把二者看為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不能只盯著一點而不顧其它。在感覺上,打開咽腔,應該說是靠後的動作,但如果不顧聲音共鳴的整體走向,把聲音僅停留在喉咽部,那將產生沉悶的感覺,明亮的男高音音色便無從談起。為此,正確地認識聲音的走向,在男高音歌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聲音自聲帶發出經打開喉咽腔,應繼續向上流動,這時,整個後咽部起橋梁和潤色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把喉咽腔和鼻腔連接起來。所以男高音後咽部必須站定,把來自喉咽腔的聲音向鼻咽腔傳導反射,以引起頭腔鼻咽腔共鳴。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上下貫通、穿透力強、色彩明亮、靠前的男高音音色。而這種音色的獲得,是離不開喉咽腔的打開,離不開後咽部的站定,離不開鼻咽腔的高位釋放的(指高泛音共鳴)。從運用共鳴的感覺上來說,這一系列的聲音走向,是沿下沿後拋向前方的。可以說聲音的共鳴,沒有「後」就沒有「前」,沒有「下」就沒有「上」。練唱時,既要想到「後」,還要想到「前」,既要想到「下」還要想到「上」。「靠後」可以說是某一階段的具體過程,「靠前」是綜合的目標和效果。這種「前」「後」的辯證統一關系在歌唱中,特別是在「美聲唱法」中是不容割裂開來的。
;『柒』 男高音練聲法
進行有效的練聲,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下面我整理了男高音練聲法,供你閱讀參考。
男高音練聲法篇1
(1)氣泡音:閉口和張口共30秒。
(2)輕度哼鳴:20秒。
(3)膈肌訓練(狗喘氣):閉口1分鍾,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鍾。
(7)“絲”——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鍾。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鍾。
(9)搓臉:10秒。
(10)轉頸: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顴肌:10次,10秒,手輔和自行交替進行。
(13)咀嚼:閉|、張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為一次),30秒。
(17)轉唇:8*8拍,30秒。
(18)雙唇打響:30次,30秒。
(19)彈唇:1分鍾。
(20)b本音:60次,1分鍾。
(21)ba本音:60次,1分鍾。
(22)ba-----ba-----ba------ba------,1分鍾。
(23)頂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捲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轉舌:8*8拍,1分鍾。
(28)彈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鍾。
(30)da音:60次,1分鍾。
(31)da-----da-----da-----da------;60次,1分鍾。
(32)g本音:60次,1分鍾。
(33)ga本音:60次,1分鍾。
(34)ga-----ga-----ga-----ga-----:60次,1分鍾。
(35)ge音:60次,1分鍾。
(36)ge-----ge-----ge------ge-----:60次,1分鍾。
(37)數“數兒”:一口氣由1數到30,3次,3分鍾。
(38)數“數兒”:一口氣數10個八拍,3 次,3分鍾。
(39)數“數兒”:“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氣數3到4個回合。2次,2分鍾。
(40)數“數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氣數下來,2次,2分鍾。
(41)數“棗兒”:要求盡可能一口氣數20個以上“棗兒”,2次,2分鍾。
(42)數“葫蘆”:要求一口氣數20個以上“葫蘆”,2次,2分鍾。
(43)喊操:變換節奏進行,2分鍾。
(44) 繞口令 :任選10段,10分鍾。
(45)有針對性的語段或詩詞片段練習:10分鍾。
男高音練聲法篇2
第一,可以在高音的時候把脖子偏向一邊。很多歌手都會這么做,原理就是讓聲帶別一下,有一個類似關閉的壓縮效果,就容易上高音。
第二,就是高音上不去的時候的 方法 就是下蹲,或者彎腰,或者往後仰,但是脖子不能往後。
我覺得這個的原理就是突然增加氣壓,以便讓聲帶閉合增加變好,也更容易瞬間打通高位置,用這個的歌手好像太多了,除了非常有板有眼的像費玉清那種類似民聲的沒有,好像很多流行歌手都這么用。
第三,就是脖子外圍肌肉向外擴張,而聲帶向里收縮,換句話說就是往脖子鼓氣讓外圍外擴的同時,聲帶要收縮。據說這樣做的原理就是脖子往外擴會增加聲帶閉合,同時聲帶再注意收縮,就會增加關閉,也就是同時滿足閉合和關閉。自己試了一下,有一定的效果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男高音練聲法篇3
先要開嗓,方法: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練氣也不能純粹追求氣流的大小長短,而是要結合“聲”來完成。可以經過一些物理的方法來幫助達到一定的目的,但最終目的是找到一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用這種感覺來歌唱最舒服、動聽。正因為是一種“感覺”所以有的人找了許久也未能撐握,而有的人一個小時已能抓住。有的老師、講授也知道如何運用自如,但其也不一定知道要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正確的歌唱“感覺”,因沒有人提出這個理論。但我們只要看的相關書刊或聽相關的講師講多了就知道,對練氣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門,有各種各樣的練習方法,其目的都一樣,都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只是時間慢了點,而我們帶著要 意識去找那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當然就快多了,因為我們不是為練氣而練氣,而是為了尋找歌唱感覺而練氣。
第一步,尋找“有氣”的感覺。
1、 行樓梯法。你家是否住三樓以上,是,好辦,你平時可以邊 唱歌 邊上樓,回到家裡時候你會感到很累,很“自然地”深吸了一口氣,抓住這種“感覺”,下次深吸一口氣後,發一個盡可以長的“啊…”音,尋找用氣發聲的“感覺”,再下次,自然吸氣後唱一句自己最喜愛的樂句,尋找用氣唱歌的“感覺”。
2、 長音法。吸一口氣,自然地發一個“啊…”,盡可能地延長(可以在不同音調上),你忍無可忍了,你就會停下來,接著你就會口鼻一起吸一口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
3、 躺床法。躺在床上,雙腿自然放直,雙手張開放在腹上,吸一口氣,發一長音,忍無可忍時你會停下來並自然鼻口一起深吸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這時放在腹上的雙手也助於你感覺到吸氣入腹,然後結合發聲練習;這一方法很好,特別是要學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者,用這一方法更好,要堅持一段時間,直到牢固。
4、 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其他一些 練聲方法 中當然也不乏有很多優秀的方法,但假如單純地把練聲從聲氣結合中分開來練,就不在我的理論之中,不接納,也不借鑒,如狗喘氣法等。
看到這里,請先別往下看,可以選擇看一下電影或聽聽歌,放鬆一下,要按以上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學習第二步。
第二步,尋找“夠氣”的感覺。
經過第一步的學習後,有的性急的朋友就後問,怎麼搞的,我不覺得唱歌有怎麼不同呀,還沒唱兩句我就沒氣了,高音時更沒有氣,只是吸氣多了點。請先別急,等學完本課後你就有一大長進了。
目的“感覺”:盡可能讓最少的氣(氣流)唱出最長最動聽的樂句。
1、 拉橡皮條法。找一條50厘米的橡皮條,盡量要有好的彈性。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拉住橡皮條兩端在面前慢慢拉開,至橡皮條將拉盡時放,再重復慢慢拉開。好了,現在來做發聲練習。吸一口氣,在慢慢拉開橡皮的同時,輕輕發出一個“U”(嗚)音,在橡皮將要拉盡時要有氣有聲保持,在放回橡皮時同時吸氣,重復以上練習。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反復練習到有“感覺”時,抓住這種感覺來進行唱歌練習。
2、 雙手插腰法。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輕插腰,張口用口鼻一起吸氣,然後有控制地把氣向前呼出。吸氣時感覺到腹部向兩邊脹起,呼氣時盡量還是保持腹部向兩邊膨脹的“感覺”(只是一種控制的想像),重復練習。現在用“U”(嗚)代替呼氣。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
好了,以上方法看起來簡單,但要真的撐握卻不容易,要堅持練習,找到正確“感覺”還要鞏固,嫻熟運用。
注意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要用真聲,聲音無論大小不能“虛”,在高音區可以,真假聲結合,但始終要飽滿,有力,有根(氣)。先氣後聲,聲收而氣猶存,第一個音都要有氣包裹著送出來。
『捌』 美聲唱法男高音歌唱訓練技巧
美聲唱法男高音歌唱訓練技巧
男高音是很難訓練的聲部,因而有「難高音」之說.對於每個男高音訓練者來說,在音域上都想達到高音c(也就是人們常說的high c),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訓練者都能如願。下面我給大家介紹美聲唱法男高音歌唱訓練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一、自然聲區的訓練
男高音的自然聲區也就是中低聲區,是接近說話能夠自然不費力就唱出來的聲區。教師應該用較長的時間訓練學生的這個聲區,運用國際美聲界採用的正確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低喉位發聲習慣,即保持在深吸氣位置上相對穩定的自然低喉頭位置,無論是唱漸強、強音還是上行琶音音階都應該如此。加強聲帶肌肉訓練時的負擔能力(聲帶運用的程度上要最舒服、最省力、最柔和,同時把聲帶訓練到能輕松附載有強弱變化的流動氣息和混合整體最充分、最豐富、最大的共鳴共振而發聲歌唱);整合身體各發聲器官、肌肉群等,可調節或不可調節的骨骼空隙腔體做到該用的充分用上,不該用的`完全甩掉,鍛煉在歌唱中的身體充分協調運動的能力;建立歌唱通道的概念(歌唱時氣息的通道、共鳴的管道、聲音的過道都是身體內部的有關歌唱的通道);堅守「高位置」歌唱(從自然聲區做起,再低的音也要有高位置即「頭腔共鳴焦點」,再高的音也要有胸腔低支點,正確地訓練整體歌唱發聲進而達到聲區統一)。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正確發出基音的情況下做到聲音自然、音量宏大。
二、換聲區的訓練
男聲由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需要一種轉換技巧—— 「關閉唱法」(Closed Tones)。在換聲區運用關閉唱法要更加積極充分地打開喉咽腔、口鼻咽腔、頭腔,而在硬齶外部上嘴唇以上做上面部表情肌抬起微笑收縮,使母音呈金字塔般頂尖逐漸集中靠攏,待母音穿過頭腔共鳴這個「針眼」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任意「引線」,腔體打開,穩定氣息流動,放聲歌唱,由於音位高,吐字便仍然清晰。需很細微地使氣息上升至上齶與頭腔共鳴區,運用腹肌向里收縮,橫膈膜向上與胸肌配合來保持氣壓,軟齶及小舌均向上提,然後以極緩的速度將氣流運至頭頂區,將音色變暗轉向頭的中區與後部,再向前送出,發出金屬般的有力動人的頭腔共鳴音,同時保持住胸腔聲音共鳴的支點。男高音在換聲區前四個半音就要做好准備,在每個半音上都要吸著點,讓每個半音都貼著咽壁唱,稍帶一點「o」的音色,在換聲點上所有母音都帶一點「u」的音色,並且有呼吸支持,進入頭腔,就完成了換聲。經過這一程序所發出的聲音,比自然聲區的聲音更厚、音量更大。也可以用其他母音進入頭腔高聲區比如「e」。男聲換聲區的關閉唱法有一個「混合母音」的規律,可以概括為「a—o—u—o—a」的公式。男聲軍事論文發表的混合聲區(中聲區)中,開頭的自然聲區一個八度要唱純「a」 母音,到了過渡音區就要摻「o」 的音色,到了換聲區則摻上了「u」 的音色,再往上唱就要把「關閉」的高音「開放」,向「o」和「a」母音的音色上靠近。補充說明, 「關閉唱法」是聲樂演唱、從事聲樂教學職業者在藝術生涯中保護嗓音最理想的「自衛手段」,能有效地延長聲帶的藝術壽命。
三、引導「關閉」的十字要領
「掛」「攏」「抬」,抬起軟口蓋小舌頭;「哼」「翻」,心理上產生翻著唱高音的意念和感覺,想好之後用「氣行於背」的感覺從後背向腦後一翻、一扣;「貼」,貼著咽壁吸著唱;「開」,胸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的整體感覺是向外松開著唱;「嘆」,胸口向下垂直嘆氣;「吸」;「混」,高音關閉要牢記兩個混合:純母音與變母音的混合,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混合。同時練習關閉高音時要心裡想著往後邊唱,同時混著氣息的共鳴聲音再向前、向遠發出,往通里唱、松里唱、柔里唱、小里唱。待練習一段時間後,輕柔聲可逐漸變得洪亮致遠。
『玖』 男高音真假聲結合的練習(美聲)
17、8世紀由於義大利羅馬教廷重視歌唱,眾多男童受到非人的閹割術卻成為優秀的歌手,其歌聲婉轉動聽,盛及一時,被稱為閹童歌星(Castrati)。美聲學派早期的理論與實踐就是以閹人歌手的唱法為依據的。那時一般只分兩個聲區,假聲(Falsetto)和全聲(Voce di Piena)。到了加西亞時代,注意到聲音的位置和氣息的支持(Support),這在以前都不曾提及。加西亞在晚年將聲區分為三個:胸聲區、中聲區和頭聲區。頭聲的訓練最難,又是每個唱高音的歌者所期盼能夠得到的。大家共同的意見是,發音要向前向上。
由於閹人的聲音過多地使用假聲,隨著歌劇等其他藝術歌曲內容上的需要,這種聲音已經不能適應人們的欣賞口味,在技術上也需有所突破。閹人歌手的時代結束後,如何解決男性歌手發正常聲解決高音問題成為研究的課題。1836年法國人都裴雷(Duprez)在義大利首先學會了這種方法,後來一些醫生和研究者將其逐漸形成理論並加以推廣運用。這就是「關閉」唱法,法國人管它叫Voix Fermee或Voix Couverte, 英文叫Covered Tones或Closed Tones, 都有隱藏和遮蓋之意。
關閉聲的特點是氣息上升至上齶與頭腔共鳴區時,運用腹肌向里收縮,橫膈膜向上與胸肌配合來維持強大的氣壓,軟齶及小舌均上提,將氣運到頭腔區,將音色變暗,轉向頭的中區與後部,再轉向前送出,憑借強力氣壓的支持而發出的發出一種金屬質地般的響聲,鏗鏘有如洪鍾,動人心魄。關閉時喉頭是向下的,氣息由口部向後向上直入頭蓋,喉頭要盡量保持不動。關閉唱法是男高音解決高音的關鍵,也是男高音發聲技術中解決高音時最巧妙而又最難掌握的技巧,近代以來的歌唱家無不對此萬分重視,世界上很多優秀的男高音把此技術當作解決高音問題的必然保障以及將歌聲的高音處理得具有藝術性的唯一方法。俄國著名聲樂家Shushlin教授(曾在上海國立音專任教,也是沈湘的老師)說:「如果不懂得在高音上運用關閉唱法,無異於拿刀子來割自己的喉嚨」。關閉聲的練法極難掌握,必須在良師的引導下進行。即便如此,很多人也永遠領會不到這種唱法的高妙之處。關閉的練習方法無論從文字的解說上和現場示範上都苦澀、難懂、抽象,因此從略。
身為義大利人的卡魯索早期不免受到閹人歌手的影響,曾經練過假聲和咽音來解決高音,後自認為「投錯了師」,以後從別處學會了關閉唱法,成為掌握和運用這一高難技術的佼佼者。一次當與他同樣名聲顯赫的奧地利女高音Elizabeth Schumann問他發高音C時這個音在哪裡,卡魯索回答說:「在我背後的地板上。」這個回答令我們聽到時不免要愣神,還要細心揣摩,因為我們實在對它過於陌生。這恰恰說明高質量的關閉聲所用的共鳴區是在腦部後面的深處,一般的歌者和借用假聲練習的歌者是根本體驗不到的。一個訓練有素的男高音,遇到沒有高音的歌曲,必會感到失望,頗覺英雄無用武之地;反之,如把握不住關閉唱法,將永遠對高音望而生畏。如今的美聲歌壇又有幾個男高音能不望而生畏呢?
在聲樂上男女的生理結構不同,發聲的感覺更不相同,因此在處理發聲的問題上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衡量。就關閉唱法而言,女教師很難給男學生做出示範,因為很多女高音根本不運用此方法,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因為憑借她們特有的嗓音條件和其他方法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高音。但不是說所有女性都不懂得此法,世界上有幾名一流的女高音對它也能運用自如。
在前文和其他幾位朋友的帖子里對真假聲的特點特性及如何分辨已經做了很明確細致的探討,此篇將不再重復。我認為將關閉聲看作加入了假聲從而變成了真假混合聲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大都熟讀鄒本初的那本沈湘教學體系的大眾普及課本。在此書中,鄒老先生借用很多沈湘教授的話來表達其聲樂理念,尤其是對真假聲和其混合聲的論點做了若干詳細的解釋,並附有具體練習,以說明它的科學性和唯一性,使人認為這是中國學者對美聲唱法研究的一種突破性貢獻。而矛盾之處是鄒老也承認唱假聲嗓子用不上勁,音量小、發聲時漏氣和「沒有假聲就沒有混聲」的邏輯,但卡魯索恰恰拋棄了假聲,帕瓦羅蒂根本不用假聲,因此在關閉唱法上就不可能用到有攙雜假聲的東西。假聲的特點既然是嗓子用不上勁,音量小,還漏氣,當它和真聲混合時這些缺陷就沒有了嗎?關閉卻沒有這些現象,它有強烈的爆發力,所以絕不能<BR>漏氣。
2006-11-29 21:50 回復 西部男狼 0位粉絲 2樓
與關閉聲相對應的叫開朗聲(Open Voice),它音量較大,但由於是直接沖出,未能充分利用共鳴,而不象關閉聲那樣多集中於共鳴室,因而缺乏金屬質地和溫柔動人的特性。但它是真聲,也是經過一定訓練的聲音,不會關閉的歌者唱高音時只好這樣用。鄒老管真聲叫「大本嗓兒」,這種說法就有待商榷。假如說把<BR>沒有經過訓練的聲音叫做真嗓,難道人們經過其他的方法訓練之後,聲音質量得到了改善就該叫真假混合嗓了嗎?這種邏輯明顯是站不住腳的。不搞清楚這個概念,很多深入的問題就弄得似是而非。開朗聲就不是「大本嗓兒」,只不過是因沒有掌握關閉的技巧而已。
歐洲學者在聲區轉換時也講混聲(Mixed Voice),但他們不是講真假聲的混合,而是講共鳴腔的聲音混合。鄒老講在中聲區真假聲就開始混,然後向頭聲區過度,其方法無非是依靠調節真聲帶和假聲帶的技術;歐洲講調節氣息使聲音在各聲區融合一體,換聲時採用的方法是Messa di Voce,意思是靠氣息將聲音由極弱<BR>轉到極強,再由極強轉到極弱。這是義大利美聲唱法在練習聲區轉換時最長久不衰的方法,對彌合兩聲區的間隙極有幫助。由於這種氣息是靠橫膈膜來供氣推動,因此可隨意變換強弱,這是假聲所做不到的。假聲的氣息量很小,不靠橫膈膜,基本是靠喉部吸來的一點氣息控制,故絕不能發出宏大的聲音。鄒老書中列出了一些樂句,例如在一個單音上的真假聲交替,練習時是一個真聲一個假聲,這不難做到,只需來回調換真假聲帶的位置即可完成(麻煩不麻煩,科學不科學且不做評論),但對如何就混到一起了、兩種聲帶機能怎樣達到合二而一、真假聲的接合點在哪裡並無准確的、令人信服的解釋。鄒老稱當把真假混合聲掌握好了,歌唱者會心悅誠服地說「啊,太妙了!感情唱高音就用一點勁兒。」中國在現實中支持和掌握了這種方法的人不少,但每每看到他們站在舞台上還是用那麼大的勁,即使是沈湘的弟子們真正敢唱高音的也幾乎沒有,女聲比男聲的情況要好一些
篇幅已經過長,恐怕已招人厭煩,與他人交流的情況從略。最後總結一下收尾。1、 義大利人厭倦了男人用假聲唱歌,找到了解決唱高音的關閉方法。此方法靠運用橫膈膜對氣息的強大支撐力使聲音直達頭蓋和後腦形成多處的頭腔共鳴,它絕非靠用無氣息所支撐的假聲和所謂的真假混合聲所能解決。2、真聲的概念不是「大本嗓兒」,即使不用真假聲混合的練習也可造就訓練有素的真聲。3、義大利美聲唱法聲區的轉換靠對氣息強弱的控制調整,而非靠真假聲帶的變換來完成。
最後要說的是:聲樂的練習方法有多種多樣,對各種聲音的現象都可以研究探討,所謂科學的方法也是相對而言的。對人們正在普遍運用的聲樂方法這個現實必須要正視,但處於弱勢地位的相反意見也應得到注意,這樣在學術研究上才能蔽一家之言。
以上內容引用了一些歐洲及國內聲樂教育家的論著。對此文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拾』 美聲高音怎麼唱上去.氣息還要穩住
1、輕松用丹田。輕松運用丹田及身上的音腔(胸腔,鼻腔,喉腔及頭腔)。太緊綳會造成唱不到高音,因為你已鎖緊喉嚨。用丹田唱歌還可以把一些唱不上去的高音飆上去,並且唱歌嗓子不會痛。
2、合適的呼吸和姿勢。保持喊叫的姿勢唱高音,先用手插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自然地會起作用),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 然後把氣閉起來(張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才能唱上去。
(10)美聲男高音技巧和發聲方法擴展閱讀
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是用於訓練聲樂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簡單的練習。實際上是把構成歌曲旋律最基本最簡單的動機或樂句提練出來配以單純的母音或音節,在適當的音域內作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動反復練唱。
1、有意識地運用氣息發聲,逐步做到橫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確的喉頭位置,解放喉頭,穩定喉部器官,使聲帶運動與呼吸密切配合,調整適度,在唱高、中、低、強弱不同的音符時,都有較為理想的聲音效果。
3、訓練調節共鳴腔體的方法,適當擴張可調節形狀的共鳴器官--咽腔、口腔、喉腔。運用不能調整形狀的共鳴器官--頭腔和胸腔,通過共鳴腔體的調節與運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