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鑒別瓷器的真假
一、觀察瓷器胎土是否經過人工淘洗
明清瓷器在製作上比較追求工藝和程序,像胎土的處理上,一般會經過人工淘洗,燒制出來的胎質也會顯得尤為干凈。由於時間的沉澱,這些個老瓷器的胎質看上去既有粉狀,又有細顆粒狀。
二、觀察胎的密度有無過大或過於疏鬆現象
古瓷器在製作時都會經過人工調泥,經人工和泥制坯燒出來的胎密度適宜,無密度過大或過於疏鬆現象。反觀現代的仿品瓷器,制胎所用的泥是煉泥機煉制,燒制出來的胎密度過大,拿到手裡有過重的感覺。當然,仿冒品也有用灌漿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過於疏鬆,拿到手裡有過輕的感覺。
三、觀察胎體的厚薄程度
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時期的胎體相對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間的胎體則相對較薄。把握好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
(1)仿製陶瓷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瓷器的保養方法:
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時應注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鑒賞藏品時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盡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一人賞看結束應重置於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2、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乾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應松緊適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3、瓶、罐、 尊等一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確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 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薄胎器皿,胎薄、質輕、嬌氣,移動、安放時更要小心,要雙手捧底,忌用單手。
『貳』 如何甄別新瓷做舊和高仿瓷
新瓷做舊
新瓷做舊一般可分為6種方法,藏友只要掌握這6處的仿製原理和甄別方法就可基本判斷器物是否屬做舊。
磨損:用細砂輪磨平瓷器表面特別是胎底毛糙處,後用硬器輕輕敲打出崩口,還可用玻璃裁刀根據需要在瓶內外劃出雞爪紋混充自然磨損效果。
剝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錦銼刀撬出釉層缺口。
去火光:新瓷因沒經自然氧化火氣太足。造假者需將某種酸液(氫氟酸)兌水後均勻塗刷器物表面,用水沖洗干凈消去新瓷高光。
做色:用一種酸性溶液(高錳酸鉀)摻入少許甜蜜素塗遍器身,後用干布擦拭乾凈。則露胎處、開片處均呈不同程度紫褐色,給人一種瓷器經長時間使用,已有臟質滲進瓷器縫內的感覺。
做土銹:在想做土銹的地方塗少量膠水,拍上攙雜石灰的黃泥墓土做土銹。也有在器物上放置鐵釘、撒鹽長時間(1周)露天堆放,瓷面上會生成刀刮不去,鹽酸難洗的鐵銹。
陳舊感:器物的底部扔點甜食碎渣,吸引蟲子,結上蜘蛛網,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塵。
知道上面的6種做舊方法再來識別就要容易多了。用過某種酸性溶液的瓷器在水沖洗時,水可能會呈紫色;砂輪打磨過的,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探視瓷器表面釉層,可見交錯劃痕,且痕跡粗細深淺不一,線條、方向和力度一致;新瓷剝釉為硬物敲打,胎釉結合處質地緊密,而自然剝釉周圍還可以再剝;去火光使用的某種酸液會使瓷器腐蝕出小孔;做出的土銹短時間內生成,顏色很艷、不自然。
和新瓷做舊相比,高仿瓷的鑒別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騙性更強,鑒別難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繪、老釉新胎,或者舊件新器、復火,浙江大學文物保護鑒定研究中心周少華說,部分瓷器藝人在仿製古瓷上可謂費盡心思。
老胎新繪:比較常見的是利用清代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面繪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價值增倍。鑒別時不能單純依據胎質狀況,而是要參考顏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溫潤。
老釉新胎:近幾年景德鎮也陸陸續續地出土一些過去的釉料,仿製者會利用老的釉水去裝飾新胎。鑒別時應重點觀察釉面與胎面的結合緊密程度。
舊件新器:在業內亦稱為補貨。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遺址搜羅大量垃圾殘片,然後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這種方法製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鑒定專家採用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應仔細對比整器的各個部件包括顏色、線條、高低是否一致。
復火:是指將殘缺的舊器(殘缺部位較小,如器身的沖或器口的磕口)的殘缺部分修補好,再放入窯中復燒,出窯後完整無缺,價格便提升數倍。鑒別時用硬物刮過補口時的聲音會發生變化。
『叄』 古代瓷器有什麼鑒定的竅門,
(一)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
仿製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因為一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准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說陶瓷器在紋飾、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可以在鑒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觀察器形首先要對歷代造型有一個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狀,大體是古時簡朴,隨同時代的演進而漸趨繁復。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大多較為鈍重稚拙,無論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顯得突出。尤其是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常見有相當大的器形。例如傳世的元青花與釉里紅大碗有口徑達42厘米,青花和釉里紅大盤的口徑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於胎體厚重,燒制不易,難免有翹棱、夾扁、凹心、凸底等變形的缺陷,因而過去文獻多有元瓷粗率之論,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元瓷紋飾之豐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盤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為十二瓣花形),足見當時製作認真,雖底足之微也不輕易放過。此種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後便不復見(永、宣只見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無花足盤)。
永樂時一般盤、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內凹,圈足較元代放大,顯得格外平穩。特別是胎土陶煉精細,造型輕重適宜。永樂時期另有一種純白脫胎帶暗花的器皿,胎體非常輕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詩句。這種「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盤、碗之類,後世雖有仿作,但在暗花紋飾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種類更加繁多,無論盤、碗、杯、壺、罐、瓶等製作都非常精緻,而且能獨出心裁,銳意創新,如「無擋尊」可稱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時曾經仿製外,後世很少有此種仿品。目前傳世品中常見的永、宣時期造型有:雞心碗、花澆、僧帽壺、長圓腹執壺(流口為葫蘆形)、天球瓶、扁腹綬帶葫蘆瓶、四季委角獸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時期在瓷質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纖巧,而且也無大器。弘治傳世瓷器雖不多,但以黃釉雙耳罐、碗著稱於世。正德時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筆架、插屏、墩式碗、磨盤式香盒、七孔出戟圓腹高足瓶等。嘉、萬以後造型漸趨復雜,在器形上有很多創新之作,文獻上有所謂「製作益考,無物不有」的記載。只以文具一項來說,就有筆架、筆盒、筆洗、水丞、硯台、顏色碟、顏色倉(俗稱溫盂)、印盒等多種多樣。更有大魚缸、大罐、大瓶、大盤(嘉靖黃地青花大盤口徑有達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勝過元代;其他如鏤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燈台、綉墩等不勝枚舉。可以說在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時期的作品來未免粗製濫造。
清代無論在器形或種類方面均顯著增多,並且製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時期創新之作獨樹一幟。琢器中如琵琶尊、馬蹄尊、象腿尊、鳳尾尊、觀音尊、太白尊、蘋果尊、杏葉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載、柳葉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時期在器形的創作方面也是豐富多彩的,如雙陸尊、三羊尊、虯耳尊、鹿頭尊、絡子尊、牛頭尊、蒜口綬帶如意尊、撇口橄欖瓶、太白壇、菊瓣盤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窯及永、成瓷器不僅胎釉、紋飾維妙維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亂真。
乾隆時期比較突出的造型有轉頸瓶、轉心瓶、轉帶瓶、花籃、扇子及書式印盒、書式金鍾罩等。這一時期無論創新、仿古都達到了高潮,所仿銅、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慶、道光以後,則大多因襲舊制,很少見有創新之作。造型從精美蛻變為粗笨,已逐漸失去前期的優秀傳統。例如玉壺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區別並不顯著,以後漸漸變得笨拙,到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竟變成短頸豐腹的矮粗形式,造型遠不及以前那樣精美秀麗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點之後,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類的器皿乍看外表極為相似,仔細觀察這三個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明代中期瓶、壺、罐一類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顯的接痕,而清代以後製品由於旋削細致,此種接痕多不明顯。如此所謂一線之差,往往在斷代辨偽的工作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盤盤身弧度較小而淺,明代永、宣大盤盤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後者底大。特別是永樂造型,無論大小盤、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內牆向外稍撇,較外牆約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許多民窯盤、碗底常有明顯的輪狀旋削痕(即所謂「跳刀」),而在官窯瓷器中則極為少見。至於康熙大盤有些是雙圈底,民窯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紋」,也是當時造型上比較常見的特徵。文物工作者在鑒別新舊真偽時每以這些作為一部分依據。
有些時代接近或後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於紋飾畫法和胎釉原料前後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區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繪三層紋飾,碗外繪四層紋飾,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細加以對比,便會發現他們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碗腹下部收斂程度有所不同,即永樂碗腹較豐滿,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時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著碗腹微削的缺點。這些細微的差別,是根據實物仿製時,因成型、燒窯等技術條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綻(仿品的器形往往與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區別,因仿製時雖按真品原器製造,在未燒前與真器原形盡同,但經過高溫燒成後,其形與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別。這可能是由於原料的配製和提煉的精粗不一致,而經高溫後縱橫收縮膨脹的結果,為鑒別器形的關鍵)。至於有些僅憑傳聞或只靠臆測而製成的仿品,如後世所仿的各式各樣的所謂「永樂壓手杯」之類,在造型上更是愈變愈奇(自嘉、萬間開始越仿越大,甚至後來的已不成杯而變為大碗),只要見過真的實物,自然就不致妄斷臆測。
(二)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紋飾與色彩
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且由於繪瓷原料與技術的不斷豐富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時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為劃分時代、鑒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
大體說來,瓷器紋飾的發展過程不外是由簡到繁,由劃印貼刻到雕剔描繪,由單純一色到絢麗多彩。例如元瓷上慣用的變形荷花瓣(俗稱「八大碼」)圖案,就是在晉瓷紋飾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紅等釉下彩的出現,開辟了瓷器裝飾的新紀元,打破了過去一色釉的單調局面。明、清以後各種色彩的發明更豐富了瓷器的裝飾,而每一種裝飾方法的出現都有其產生、成長、發展過程,因此也可據以推斷器物年代的遠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紅因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製品中顏色美麗的較少,而且釉里紅中常有色調灰暗或變為絳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點。
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紅紋飾布局都非常美觀,圖案不僅重視主次協調,而且慣用多層連續的花邊紋飾,無論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邊線不填滿色,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至明代中期以後此種畫法漸絕,雖間或採用,但為數不多。此外由於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畫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時代特徵,如元末明初有些使進口青料的瓷器,雖以顏色濃艷渲赫一時,但色調極不穩定,很不適於畫人物,因而在元代紋飾中畫人物的較少,也有所謂「元代人少,永樂無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說法。至於成化鬥彩,雖然色澤鮮明,晶瑩可愛,卻也受原料和技術的限制而有所謂「花無陰面,葉無反側」的缺點,而且畫人物不論男女老少,四季均著一單衣,並無渲染的衣紋與異色的表裡之分。類似這些就表現為紋飾上的時代特徵,往往為後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對於鑒別真偽會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時代上的區別,如根據現在掌握的實物資料看,成化彩繪中沒有黑彩,當時除用釉下鈷畫藍線外,還用紅、赭色描繪輪廓線。假如我們遇到一件釉上黑輪廓的成化彩瓷器,就應該懷疑它是不是真實可靠,因為黑輪廓線的應用最早不超過正德初期。其他如粉彩的出現,現知不會早於康熙晚期,當然也很難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贗品了。
至於乾隆時期由於大量使用洋彩,並且吸取了西方紋飾圖案的裝飾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筆法線條精細與紋飾奇異,從而有部分花樣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風格。這種瓷以乾隆中期以後的製品較多。其他如明代正德時期的官窯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裝飾的。清代外銷瓷器中也有畫著西洋紋飾圖案的,都是比較別致的一種裝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在用文字作為瓷器裝飾的特點上,明、清兩代製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寫梵文、經語、百福、百壽字的,而用大篇詩、詞、歌、賦以及表、頌等作裝飾文字的則是康熙時期的創作。例如「赤壁賦」、「騰王閣敘」、「前後出師表」、「聖主得賢臣頌」等,此種只有文字而無圖畫的器皿歷朝很少仿製。明確這一點,對判斷時代和辨別真偽的具體工作,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根據紋飾的筆法同樣也可看出時代特徵。例如康熙瓷器由於當時對繪瓷方法十分重視,因而官、民窯瓷器在這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可觀,而且瓷器上的圖案紋飾多是模仿名畫家的筆法。只以畫樹方法而論,康熙枝幹喜用披麻皴,顯得老筆粉披、奔放有力,而雍正彩所繪枝幹只是描繪皴點,工力雖細,但筆力纖弱,索然乏味。若能仔細從它的起落轉折等處看清筆法,自然會有助於我們的鑒定工作。至於明、清官窯紋飾多較為工整而板滯無力,民窯紋飾則氣韻生動而粗放不羈,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特點。不過,在官窯中又有所謂「欽限、部限」之分,民窯瓷器中往往也有近似官窯的作品,這種以清代帶私家堂款者居多。
提到官、民窯瓷器,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所謂「官窯龍五爪,民窯龍三爪或四爪」的問題。這種封建社會的典型紋飾,一般說來固然也提供給我們一條判斷真偽和區分窯口的線索,然而並非是絕對的。相反,在民窯瓷器中既有五爪龍的紋飾,而官窯瓷器畫三爪、四爪龍的作品也不是沒有的。例如「宣德官窯青花海水龍紋天球瓶」及大量的「康熙官窯青花魚龍變化折沿洗」等均畫三爪龍,「康熙官窯綠地素三彩雲龍紋文具盒」畫四爪龍。而元代民窯青花紋器皿則三爪、四爪、五爪者均有,並且明、清民窯瓷器中也不乏此種例證。
官窯瓷器上的紋飾往往還與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愛好和意願分不開。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於是多喜用八卦、仙、雲鶴一類的圖案作裝飾。清道光皇帝嗜愛鳥、犬、草蟲,因而這一類的畫面也出現得較多。又如清代有賞賜瓷器之風,舉凡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所賜群臣的瓷器,照例是以白地青花蓮為主要紋飾,並以海水紋飾繪瓶口者為多(此種賞瓶通身共有九層花紋)。使用這種紋飾的含義,據說是表示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為重,蓮是廉(蓮、廉同音)潔,海水是象徵四海昇平之意。其他如一桶(統)萬年(萬年青)、二蟹(甲)傳蘆(臚)、三羊(陽)開泰、四十六子、五倫圖、六國封相、七珍、八寶、九蓮登、百福、百壽、紅蝠(洪福)齊天等,類似這些充滿封建迷信色彩的紋飾,在明、清瓷器上出現的很多,如能進一步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對於我們掌握其發展規律大有裨益。
『肆』 什麼是仿瓷陶瓷怎麼辨別真陶瓷餐具和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又稱京美密胺餐具,是一種以樹脂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外觀類似於瓷的餐具,比瓷堅實,不易碎,而且色澤鮮艷,光潔度強,極受兒童喜愛。
仿瓷餐具的辨別方法:
1、微波爐加熱法
正規的仿瓷餐具擁有很強的耐高溫性能,將買回來的餐具放進微波爐中加熱一段時間,然後取出觀察。如果出現變形的情況,就肯定不是正規產品。
2、冰箱冷凍法
將仿瓷餐具放進冰箱的冷凍室,凍上一段時間後取出,觀察是否出現了裂紋。合格的仿瓷餐具是不會有裂紋的。
3、水煮法
將仿瓷餐具放在鍋里,反復煮幾次,晾乾後看看餐具是否出現發白的情況。如果顏色發白,還帶有一股刺鼻的味道,那麼餐具的原料和工藝絕對不達標。
4、酒精擦拭法
用棉簽沾上酒精,反復擦拭餐具表面帶有花紋的地方。如果棉簽上沾上了顏料,這說明製作工藝不合格,產品品質有問題。
(4)仿製陶瓷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中國對仿瓷餐具的製作工藝有專門的標准要求,規定必須以密胺粉(即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基材、以A纖維素為基料製作。按國家規定工藝標准製作的仿瓷餐具耐高溫高濕、耐溶劑、耐鹼性都比較好,但市場上以脲醛樹脂代替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基材製作的劣質仿瓷餐具較多。
製作仿瓷餐具的原材料必須是A8或A5,A8以天然礦物粉為主料,綠色環保,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A5是100%密胺樹脂,無毒無味,耐溫性好,使用非常安全。
而其他原料製作的仿瓷餐具不僅外形粗糙,耐腐蝕性差,還會釋放有毒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常用的有由30%密胺樹脂和70%的添加劑加澱粉的混合物組成的A1料,還有70%密胺樹脂和30%添加劑和澱粉類的混合物組成的A3料。
『伍』 怎樣鑒定仿造瓷器
古陶瓷鑒定工作者針對仿造者的作舊方式,也總結出一些識破機關的方法來,如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輕擦器表,再用煙灰塗擦,新瓷表面的光澤就會大大減弱,並現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煙黃色痕跡來。鑒定時如對此有懷疑,可用少許肥皂水或汽油輕擦,即可去掉,識破偽裝。
有些新仿古瓷,為了賣個好價,還將其做得像是出土物的樣子,稱為作土銹,在老土中摻蛋白,塗擦於新器之上,時間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銹班痕;
或者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適當摻入一些鉛粉,塗於器表,經700度左右爐中燒烤,即可能出現泥黃色斑點。這兩種方法所做出銹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過這種斑痕太新、太過,形成不自然,仔細觀察比較即可識破。
還有一種做金絲鐵線的,釉的開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燒成時冷卻過程中膨脹系數不同而形成,或無開片器物經久遠年代後釉面發生變化而成。一般仿製者難以掌握燒成開片釉的技術,便用假的開片手段,在仿製瓷器已經燒成,開爐時,趁器物溫度還很高,用含鹽的水往器身澆灑,便可生成開片釉。待器物冷卻後,先用墨染粗片紋,便成鐵線,再用茶水染細片,即成金絲。此種金絲鐵線器,用水沖洗,便現原形。,此種作偽方法名為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偽方法還有:復窯、提彩、脫釉、補釉、補缺、舊胎到填花、新物舊款、舊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補彩、補畫等。作偽雖然巧妙,終有不可掩飾的痕跡,若仔細揣摩,認真觀察,不輕易下結論,終會去偽存真的。
元明清瓷器鑒定
『陸』 做陶瓷的技巧有哪些
陶瓷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工藝品,那麼做陶瓷的技巧有哪些?小編是有自己的技巧的,那麼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嘛。
第一,練泥。這一步在陶瓷製作工藝中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在礦區采一些瓷石,用工具打成塊,再磨成粉。最後用水調節泥塊,把其中的雜質去掉,這個時候要麼用手搓葯,不能用腳踏,一定要把其中的雜質去掉。
第二,彩繪。在瓷器上釉上圖案,這個溫度一定要達到700~800攝氏度。在沒有燒制之前,瓷器的顏色是不鮮艷的,在燒制之後,瓷器便有了奪目的光彩。
以上兩個就是小編製作陶瓷的技巧,希望大家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