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讀懂《論語》
第一章《論語》解讀
第一節 孔子
孔子是《論語》的主要作者,解讀《論語》,必須首先了解孔子。
《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於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為委吏,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適周,問禮於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於是適齊,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公欲封以尼溪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孔子遂行,反乎魯。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十年辛丑,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齊人歸魯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為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行。適衛,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適陳,過匡,匡人以為陽虎而拘之。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於衛,靈公不能用。晉趙氏家臣佛肸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孔子如蔡及葉。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為政。而冉求為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刪詩正樂,序易彖、系、象、說卦、文言。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孔子作春秋。明年辛酉,子路死於衛。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急,字子思,作中庸。」
從《論語》里看,孔子是個「四影人」:首先,作為普通人和教師的孔子,是個有人情味的有同情心的有人性的善良人,是個能夠不論貧富貴賤而平等對待學生以及因材施教、為人師表的好老師;但是,又是個憤世嫉俗的情緒化的語文教師,不是個思維慎密的數學教師;其次,作為聖人的孔子,是個思想混亂、觀點自相矛盾,而又裝腔作勢、說大話、空話、假話和故弄玄虛的神秘兮兮的偽君子,是個心胸狹隘、固執己見、排斥其他學派的頑固守舊的老朽;不是個懂得邏輯推理的理性思維的哲學家;再次,作為求生存的孔子,是個為了功名利祿而四處奔波、到處碰壁的又可憐又可嫌的喪家之犬;不是個耐得住寂寞的守得住節操的文人;最後,作為一旦得勢的官僚政治家的孔子,是個阿諛逢迎君王的奴才,是個對小人、庶民和異議人士,兇相畢露、心狠手辣的惡官酷吏,譬如殺少正卯和辱罵、毒打原壤。孔子的好品質是作為個體存在的,對後來知識分子有好的影響,特別是對教育有正面作用。孔子的惡劣品質是作為集體存在的,對後來的儒生立志和做官有極其惡劣的影響,特別對既得利益集團影響極壞。
第二節 《論語》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語錄體文本。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學者須將《論語》中諸弟子問處便作自己問,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雖孔孟復生,不過以此教人。若能於語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語句句是事實。」「學者先讀《論語》《孟子》,如尺度權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可見,《論語》是儒家的第一經典,是《六經》中其他經典理論的理論大前提,所有儒家思想理論只不過是對《論語》基本原理的發揮和實用,弄清了《論語》的基本原理也就弄清了儒家基本思想觀點。漢儒、宋儒都是在闡釋、捍衛和發展《論語》原理的學派。
第三節 評述《論語》
《論語》是語錄體,語錄體本來就缺失論證,又加上作者思想混亂,就顯得思想內容更加雜亂、重復和前後不能一貫而難以自圓其說。「看來中國人缺乏心智的偉大之光,對證明的藝術一無所知,……」《論語》被萊布尼茨言中了。就認識論而言,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是一些情緒化的人,只憑著情緒發泄去就事論事,並無理性思維,更不知道邏輯推理。就思想體系而言,孔子迴避形而上學問題,把倫理學與政治學混為一談,劃分不清,定義不明,「不如古羅馬西塞羅的道德教條說得有條理」(黑格爾語)。
所以,這里對《論語》逐句逐段地評述,以便把握《論語》的基本原理,揭示《論語》作者的智慧只停留在倫理學層面上,並未上升到形而上學層面;思維是線段形的中庸思維方式,缺失邏輯推理的理性思維;倫理學的人性論只停留在「仁義禮智信」的人的習性(社會性)層面上,宣揚「天才」論和親疏尊卑的等級論,沒有上升到人的天性層面上;政治學基本原理是維護君王專制,宣揚「天命」論和禮制論;君子的人生觀是追求入仕做官,在忠君中獲取功名利祿,極其鄙視做農做工行商的所謂「小人」、「庶民」和做家務事、防線織布的女人;在教育學方面有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等等。
在春秋時期,孔子在諸侯王眼裡是不受歡迎的人,在知識界里是被人瞧不起的文人;孔子思想是不被諸侯王所接受的,是遭到諸子百家中多數的「子」和「家」批判或者不屑一顧的。譬如,老子在孔子求教時就直截了當地教訓孔子不懂「道」而自以為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晏嬰、接輿、長沮、桀溺、田野丈夫都認為孔子淺薄而懶得見面,孔子之後的楊子、墨子都猛烈批判孔子思想。賜封孔子為聖人的是宋徽宗,實現儒教治國的是朱洪武,「獨尊儒術」是朱洪武以後六百餘年的事情。所以儒生們應該大力歌頌宋徽宗和朱洪武,而不要偽造歷史,橫拉亂扯出兩千餘年的「獨尊儒術」的事情來。
黑格爾說:「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性——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敬。」「孔子,《論語》這篇著作,通篇不過是一些沒有證明的雜亂的道德教條,這些教條,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這些教條,不如古羅馬西塞羅的道德教條說得有條理。」
我讀《論語》並沒有程頤那種「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的感受,倒有黑格爾和萊布尼茨的感受。
第四節《論語》解讀
本書所取《論語》版本是:民國時沈知方主稿 蔣伯潛注釋的《四書讀本》,現在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里對《論語》逐條註疏和解說,力排漢儒、宋儒的曲解,力爭恢復孔子等人的原義。凡是重復的內容,作出說明,不重復評述,共有五處;凡是把前後內容斷開的某條語錄,放到連貫內容的後面,共有四處。
卷一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1)學,《說文》:「學,覺悟也。」朱熹《集注》:「學之為言效也。……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現代漢語詞典》:「學,2.模仿。」《論語》里的「學」,都是理解、效法古聖賢的禮樂言行的意思,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古聖賢的禮樂言行又是記錄在書本里的,所以「學」又有讀書的內容。(2)習,《說文》:「習,數飛也。」《現代漢語詞典》:「練習,熟悉,習慣。」這里的「習」是熟悉到運用自如境界。
譯文:教師,首先理解和效法古聖賢的禮樂言行而又能夠時時在自己實踐中運用自如,不是情理舒暢了嗎?然後就會有弟子從遠方來求學,不是心情快樂了嗎?最後做到弟子不理解自己時而教師並無怨恨的情緒,不就是君子嗎?
評述:論教師。文中省略了主語「教師」。可見孔子十分重視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於教師,所以《論語》開篇論述教師。這里對教師的學識、心態和情緒提出了三個要求,對後世教育的具有良好影響。這三個要求所強調的都是書本知識,即後文所強調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和「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就是不允許教師和學生批判古聖賢言行,也就是不允許有獨立思考,那麼教師勢必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是讀死書、死讀書,對後世教育具有不良影響。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評述:論「孝悌」是孔子教育的首要思想內容。弟,同「悌」。這里提出了幾個基本概念:孝悌,仁,道,本,但是沒有作出定義。在這些概念中,孝悌是母概念,是本體;仁是子概念,是末用;道是說辭。孝悌的目的或者說社會效果是安守本分、不犯上作亂。君子務本就是務不能犯上作亂的「忠孝」事業。孔子的親疏尊卑等級以及仁義、禮樂、禮制等等思想觀點都源於孝悌。很顯然,孔子的「孝悌」,就是農耕社會的血統論,是家長專制思想,是儒家的思想根本,是帝王「家天下」和統治教育權利的思想理論依據,是儒生們一生為了追求光宗耀祖而入仕做官和進行窩里斗的思想理論依據,是中國普通人的中華民族劣根性——奴性的源泉,是道家、法家和佛家思想理論的死對頭,是一切形式的民主法治思想理論的死對頭,是天下人共識的死對頭,是福利社會的死對頭。可見,孔子教育內容是十分狹隘的農耕君王專制「家天下」的專制政治學,教育方針是:「『家天下』專制政治是統帥。」
本來,孝悌,是一種父母兒女和兄弟姐妹的自然血緣情感,孝,是兒女對父母養育後而產生的恭敬和熱愛之情;悌,是弟妹對兄姐愛護而產生尊敬和喜愛之情。父母養育兒女和兄姐愛護弟妹是動物世界的一種自然情感和義務,兒女對父母和弟妹對兄姐只有情感而無義務,這是自然法則。這種自然法則運用到人類社會來,就是人間法規,贍養老人是社會公共福利的事情。孔子卻把一種自然血緣情感上升為社會法理,並且片面強調「孝悌」,而忽視父母對兒女和兄姐對弟妹的自然義務,由此還產生出所謂的「報父母恩」等等喪失自然情感的理論。這就違背了兩條基本原理:其一,把情感與法理和義務混為一談,並且本末倒置;其二,人間法脫離了自然法,法理違反人性。這種「孝悌」法理,必然是強權政治法理,是為惡強人欺壓善弱人服務的。關於「三年守孝」見下文「卷九陽貨第十七」356條評述。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註:鮮,少。
評述:從一個人的言辭和神色上來評判思想觀點:阿諛奉迎,很少有仁的思想。孔子就以這一句去定罪少正卯,殺了少正卯。在儒家看來這是大罪。如果這樣,孔子也該殺,在齊國晏嬰眼裡,孔子也是個「巧言令色」之徒,「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史記》)」。儒生們都該殺,因為他們個個都「務不能犯上作亂的忠孝事業」而去「入仕做官」,不可能不「巧言令色」。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傳,鄭玄註:「魯讀『傳』為『專』,今從古。」朱熹註:「盡己之謂忠;以實之為信;傳,謂受之於師;習謂熟之於己。……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評述:曾子在現身說法,說修身的三大內容。這一條語錄,是自古至今的儒生們耳熟能詳的、脫口而出的教條,被吹噓為修身的三件大事和做人的三大原則。「傳不習乎?」,意思是:只專於知識而不會運用嗎?不管是朱熹注還是鄭玄注,意思都是做人要「忠」、「信」、「習」。 「忠」什麼?「為人謀」。「信」什麼?「與朋友交」。「習」什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樣理解,仍然使人無法做到。「忠」是為忠於君主、君子、親人、善人「謀」呢?還是為忠於庶民、小人、外人、惡人「謀」呢?按照學習來的古人行為去「習」,是「習」善行還是「習」惡行呢?「傳」是傳善理知識而「傳」、「習」還是惡理知識而「習」呢?誰也無法把握分寸。曾子說話如此遮遮掩掩、模模糊糊,是曾子心地陰暗還是連話也說不清楚呢?所以,這條語錄是萬萬相信不得的,是誰也做不到的。所以黑格爾說:「《論語》里的教條不如西塞羅的教條明確。」今人不要再被這條語錄愚弄或忽悠了。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評述:君王治理大國的三件大事:謹慎政務要講信用,節用財力要愛護國人,役使民工要不誤農時。這三件大事說的都是君王行使國家權力的事情,國民沒有權力而只能被治理,主權在王而不在民。不管說得多麼漂亮,在國民不能成為國家主權體的社會里,誰也無法保證君王會按照孔子說的去辦。所以,這三件是維護君王專制的「家天下」的,是實現民主法治的阻力。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評述:這條語錄說了兩個層次的內容:行,文。「行」的內容是孝悌和泛愛眾,「文」的內容是「詩書六藝」。「行」在前,是主,是「親」,是先天的;「文」在後,是次,是疏,是後天的。這樣界定「行」、「文」及其關系,是認識模糊而思想混亂。在「行」里,行孝悌就會有親疏之別,能夠「親仁」,而不可能「謹而信」,更不可能「泛愛眾」。所以,這是一條定義不明、劃分不清、混淆是非、沒有邏輯、認知低能、不能自圓其說的教條。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評述:對「賢賢易色」句,鴻儒們的解釋眾說紛紜,歧義眾多。朱熹說:「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意思是:賢人就賢在清除了人的好色之心。宋翔晟的《朴學斎札記》的解說最有條理:「『賢賢易色』,明夫婦之倫;『事父母能竭其力』,明父子之倫;『事君能致其身』,明君臣之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名朋友之倫。孟子謂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故末句雲:『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中庸》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故『賢賢易色』列於首句。」
朱熹的解說與程頤的「存天理,去人慾」相一致。可見,宋儒的道學家、理學家是極端迂腐狹隘的一夥,連夫婦之倫也不懂,極其仇視婦女,不承認自己是女人生的,不承認自己也是從他們所說的淫亂而不潔的陰道里出來的,他們不是人生的。他們把妻妾當著衣物,隨時去舊換新;他們把女人看著洩慾和生殖工具,娶妻納妾是為了滿足男人的性慾和盡孝的需求。
宋翔晟的解說與《孟子》和《中庸》的觀點相一致,也與孔子的觀點相一致。孔子承認夫婦之倫,在刪詩時,把「關關之鳩」放在《詩經》的第一篇。孔子鄙視女人「難養」,但是不仇視女人,承認自己是從女人的陰道里生出來的。
子夏這條語錄說了三個倫理:夫婦之倫,是孝,是夫權,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君臣之倫,是忠,是君權,所謂「取忠臣於孝門之子」;朋友之倫,是悌,是仁義,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就是君王專制的「家天下」的倫理秩序。這種倫理秩序當然與民主法治的福利社會是水火不容的。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評述:對這條語錄,鴻儒們的解釋莫衷一是,胡亂猜測,這是鴻儒們心地陰暗的表現,也與孔子語焉不詳有關系。這句話的主語是「君子」,後面是各自獨立的五個單句,說的是君子的五個品質。「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是否定句式,「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是肯定句式。簡言之:持重威儀,效法禮樂不動搖,堅持忠信品質,沒有比自己低微的朋友,有錯誤不畏懼改正。這五個品質,只有「過則勿憚改」是美德,其餘四個都是惡德。「不重則不威」,是裝腔作勢,做偽君子;「學則不固」,是被惡習所牢籠而頑固不化;「主忠信」,是忠君和信任狐朋狗黨;「無友不如己者」,是攀附權貴,阿諛奉迎。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評述:慎重地祭祀死去的祖人要追及久遠的祖先,這種盡孝習俗就會感化庶民的道德回歸到深厚處。這是一種直言推理式,盡孝是民德深厚的原因或前提條件。很顯然,盡孝這個條件不充分,原因不充足,不能推理出民德深厚的結論。其一,孝是許多自然情感中的一種,道德是各種自然情感的升華。其二,「慎終追遠」是一種人為的行孝的表現形式,是對死者寄託哀思,孝更多的表現是對活著的老人的尊敬,如此片面的對死者表現孝的一種形式,怎麼能推理出道德深厚呢?更何況祭祀最容易流於形式,過度了,反而在傷風敗俗。其三,歷史是的皇帝都宣稱自己是「以孝治國」,不但祭祀祖先,還祭祀天地,「民德歸厚」了嗎?歷史上的達官貴人都宣稱自己是孝子賢孫,他們實際上做到了嗎?。這條語錄不是真理,而是謬論。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評述:這段話是子貢為孔子的「求之」作辯護。子貢的辯護是:把「求之」偷換成「得之」,「得之」的理由是「夫子溫、良、恭、儉、讓」。這種辯護當然是荒謬的,哪有具有「溫、良、恭、儉、讓」品質的人就一定知道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的?於是,子貢就狡辯:「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即使孔子是求來的,我想也是不同於別人的求吧。)可見,儒生們都是門戶之見的巧言令色之徒。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註:觀,表現。
譯文:父親活著,兒子沒有權力只能表現他順不順從父親的志向;父親死了,兒子有自主權力就要表現他按不按照父親的遺志去作為的行為;在守孝三年裡,兒子的行為表現沒有違背父親的待人處事的規矩,那才可以叫做孝。
評述:這條語錄省略了主語「兒子」。這里所說的「孝」是十分荒謬的。
孝,本來是一種天倫之情,兒女對父母尊敬,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血緣感情;在非福利社會里,盡心盡力地贍養父母是一種義務。這種血緣感情,可以根據各人的情況不同而有厚薄之別,不是平等的,同時隨著父母的死亡也會慢慢淡化,不應該給後人帶來精神負擔。這種義務,也根據情況不同有輕重之別,不是平等的,同時隨著父母的死亡也就消失了,不應該給後人造成物質負擔。而在福利社會就沒有兒子贍養父母的義務,而是社會上所有青年人通過納稅的形式去贍養所有老人的義務。
孔子卻要求:父母親活著時候,兒子不僅具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更重要的是按照父親制定的規則去待人處事,順從父親的思想,養成父親的習性。父親死了,兒子當家作主了,三年不能改變父親的規矩,要繼承父親的遺志。孔子把「孝」這種血緣感情說成是「孝道」和義務,是一種法理了。這就混淆了感情與法理兩個不同的范疇或概念,情與理混為一談,就弄出荒謬的「孝道」來。「孝道」是孔孟之道的最大、最基本的原理,是感情高於法理,要求和贊揚「徇私枉法」,父親搞邪門歪道,兒子也要順著。所以,「孝道」是青年人的思想牢籠,是窒息自然智慧和創造力的污泥濁水,是建立民主法治的福利社會的思想障礙,是各種邪門歪道的根源,是謬論。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禮的運用方式,以和讓最為高級。在先王所制定的道德中禮是最高美德,事無大小、人無大小都由禮來決定。如果不能按禮去行動,只知道一味地去和讓,不用禮去節制和讓,那種和讓是不可以去執行的。
評述:這條語錄論述「禮」與「和」的關系。「禮」是「和」的本體,「和」是「禮」的末用;「禮」節制「和」,「和」由「禮」而發出。事無大小、人無大小,都要遵循禮去和讓,不然的話就「和而不流」(《中庸》)。「禮」是先王制定的道德中最高的美德,所以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里使用「禮」的頻率高,但是沒有定義「禮」。依據《論語》所說的「禮」的意思是:禮儀和禮制。禮儀是對事無大小、人無大小的日常生活行為的貴賤等級的嚴格要求和限制,禮制是維護禮儀的制度,越禮就會受到制度的懲罰;禮儀是復雜的,禮制是嚴酷的。禮儀和禮制都是大人、男人、上智治理小人、女人、下愚的禮法,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由此而來。所謂「先王」是指制禮樂的周公,孔子說:「吾從周」。所以「禮」就是「周禮」。「和」是周禮的運用,是君子之間的禮讓,與小人沒有關系,小人只能服從、順從,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於是,在「「禮之用,和為貴」之下,周王朝就穩定而和諧了,即所謂的「和諧社會」。這種「禮之用,和為貴」是維護特權階層的既得集團利益的,是壓迫和剝削庶民的工具,是與民主法治水火不容的。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註:(1)復,重復,反復。(2)因,《毛傳》雲:「因,親也。」
譯文:信與義的意思相近,可以相互重合解釋;恭與禮的意思相近,鞠躬有禮就會遠離恥辱;親其所親,也可以得到人們的尊敬。
評述:這條語錄羅列了信與義、恭與禮、因與親等三組概念,每組作了比較。但是,界定不明,語焉不詳,意思模糊,引起多種多樣的解說。宋儒的解說紛亂,隨心所欲地添加了許多溢美之詞,這里不引用了。這條語錄是對君子的要求,君子是做不到的,小人更無需去做到。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評述:這條語錄對君子提出四個要求,與小人無關。「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是做不到的,不奢侈就是庶民的萬幸了,孔子本人就「肉不厭精」、「危邦不入」。小人當然是追求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滿足,沒有奢侈的權利。「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是語焉不詳的大話、空話、假話。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評述:在小人看來:「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比「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品質好一些。「貧而樂」,是君子做不到的;「富而好禮」,就是以「禮」來壓迫和剝削小人,是為富不仁。孔子的觀點時時處處與小人相反,總是要欺負和奴役小人。
16.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評述:贊揚子貢懂得《詩》。
1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要擔憂別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要擔憂自己不了解別人。
評述:這是告訴君子一條做人原則:要善於隱瞞自己,了解對方,以便以陰謀取勝。一個善良人,是光明磊落的,應該擔憂別人不了解自己,為了別人了解自己,就要去演說,公開自己的主張,公開自己的財產;同時,也要擔憂自己不了解別人,致使誤解別人和給別人造成危害。
⑵ 怎樣能夠讀懂《論語》《孟子》
讀《論語》《孟子》法 讀《論語》《孟子》一類書,當分兩種目的:其一為修養受用,其一為學術的研究。為修養受用起見,《論語》如飯,最宜滋養;《孟子》如葯,最宜祓除及興奮。讀《孟子》,第一、宜觀其砥礪廉隅,崇尚名節,進退辭受取與之間竣立防閑,如此然後可以自守而不至墮落。第二,宜觀其氣象博大,獨往獨來,光明俊偉,絕無藏閃。能常常誦習體會,人格自然擴大。第三,宜觀其意志堅強,百折不回。服膺書中語,對於環境之壓迫,可以增加抵抗力。第四,宜觀其修養下手工夫簡易直捷,無後儒所言支離、玄渺之二病。要之孟子為修養最適當之書,於今日青年尤為相宜。學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語熟誦,或抄出常常閱覽,使其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識」中,則一生做人基礎可以穩固,而且日日向上,至老不衰矣。 _術的研究,方面極多,宜各隨興味所注,分項精求。惟每研究一項,必須對於本書所言徹頭徹尾理會一番,且須對於他書有關系的資料博為搜采參核。試舉數例。 一、如欲研究孟子哲學,必須先將書中所謂性、所謂心、所謂情、所謂才、所謂義、所謂理種種名詞,仔細推敲。求得其正確之意義。復又須貫通全書,求得某幾點為其宗旨之主腦,然後推尋其條理所由衍出。又須將別派學說與之對照研究,如《荀子》《春秋繁露》等書,觀其所自立說,從批駁《孟子》者何如。 二、欲研究孟子之政治論,宜先提挈出幾個大綱領——例如民本主義、統一主義、非功利主義等等,觀其主張之一貫。又須熟察時代背景,遍觀反對派學說,再下公正的批評。 三、孟子辟異端。我輩不必隨聲附和。然可從書中發見許多「異端」的學說,例如楊朱、許行、宋_、陳仲子、子莫、白圭、告子、淳於髡等,其書皆不傳,且有並姓名亦不見於他書者。從《孟子》書中將其學說摭拾研究,便是古代學術史絕好資料。 四、將本書所載孟子所見之人所歷之地及其行事言論鉤稽排比,可以作一篇極翔實的孟子小傳。 以上不過略舉數例,學者如有研究興味,則方面尚多,在各人自擇而已。 《孟子》的注釋書及相關書籍: 《孟子》之注釋書及關系書最古之《孟子》注釋書為東漢趙岐之《孟子章句》,且每章綴以章指,其書現存。全文見焦循《孟子正義》中,今不另舉。 一、宋朱熹《孟子集注》 性質及價值皆同《論語集注》。 二、清焦循《孟子正義》 考證最精審,且能發明大義。現行各註疏未有其比。 三、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此書乃戴氏發表自己哲學意見之作,並非專為解釋《孟子》。但研究孟子哲學,自應以此為極要之參考品。 四、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內《孟子》之卷 此卷將《孟子》全書拆散而比觀之,所發明不少。其治學方法最可學。 五、清崔述《孟子事實錄》 此書為極謹嚴孟子小傳。 以上說《孟子》競。 附論:《大學》《中庸》 《大學》《中庸》本《小戴札記》中之兩篇。《禮記》為七十子後學者所記,其著作年代,或在戰國末或在西漢不等,其價值本遠在《論》、《孟》下。自宋程正叔抽出此二篇特別提倡,朱晦庵乃創為四子書之名。其次序:一、《大學》,二、《論語》,三、《孟子》,四、《中庸》。於是近七八百年來,此二篇之地位驟高,幾駕群經而上之。斯大奇矣! 區區《大學》一篇,本不知誰氏作,而朱晦庵以意分為經、傳兩項。其言_:「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然而皆屬意度,羌無實證。晦庵又因其書有與自己理想不盡合者,乃指為有錯簡,以意顛倒其次序。又指為有脫漏,而自作《補格致傳》一章。此甚非學者態度所宜出也。而明清兩朝,非惟以《大學》儕諸經:且幾將朱氏《補傳》與孔子之言同視矣。中間王陽明主張「大學古本」,對於朱氏所改所補而倡異議,然重視《大學》之觀念,迄未稍變。惟清初有陳乾初(確)者,著《大學辨》一篇,力言此書非孔子、曾子作,且謂其「專言知不言行,與孔門教法相戾」。此論甫出,攻擊蜂起,共指為非聖無法,後亦無人過問。自此書列於《四書》之首,其篇中「致知格物」四字,惹起無數異說,辨難之作,可汗十牛。然以此為孔子教人人德之門,非求得其說不可。由吾儕觀之,此篇不過秦、漢問一儒生之言,原不值如此之尊重而固守也。 《中庸》篇,朱晦庵謂「子思作之以授孟子」。其言亦無據。篇中有一章襲孟子語而略有改竄。據崔東壁所考證,則其書決出孟子後也。此篇論心論性,精語頗多,在哲學史上極有價值。 要而論之,《大學》《中庸》不失為儒門兩篇名著,讀之甚有益於修養。且既已人人誦習垂千年,形成國民常識之一部分,故今之學書者,亦不可以不一讀。但不必尊仰太過,反失其相當之位置耳。 來源:醒獅國學
⑶ 讀《論語》要怎樣去理解
《論語》有一條主線是國家。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應當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這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種符合仁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認為如果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向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的圍繞在帝王的身邊,老百姓不只是很聽話還很有禮貌;而下等治理國家的方法則是用法令用刑罰讓百姓因為害怕而聽命,因此百姓是沒有廉恥之心的。 基於德政的治國方針,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禮制來進行管理。所謂「禮治」,就是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貴和賤、尊和卑都有嚴格的區別。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認同並遵守周禮的,在《論語》里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並遵從周禮的論述。 在行為舉止上,孔子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他都一絲不苟,准確而妥貼;在教兒子說話時孔子會要求按周禮說雅言,在看到諸侯有越禮的行為孔子會忍不住嘮叨幾句,而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下葬,顏回的父親請求孔子賣車給顏回厚葬,孔子也因為要遵守周禮而拒絕了。
《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系,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論語》雖然看著復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⑷ 如何讀懂《論語》
一部哲學書,讀懂不容易,而且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對某些觀念更加了解、認同,甚至會發生相反的認識。
比如:論語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前教科書都是持批判態度的,認為是藐視人民群眾。但是隨著閱歷的增加,也許你會漸漸認同。好比,《孫子兵法》:士兵安裝將軍的指揮就行了,而不需要讓士兵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執行有 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一部好書要抱著一生去讀的態度閱讀。而不要拘泥於翻譯和人雲亦雲。
⑸ 怎樣才能讀懂《論語》
只能讀懂一部分兩千多年語言特性相對沒啥變化的內容,另一部分由於語言本身的變化後人已經不能讀懂了,比如學而時習之的習就有多種解釋,多種就代表含糊不清,練習還是溫習,為何不是學而時溫之呢?還有刑不上大夫,按照現代人的直接解釋就是不上邢,那時候卻是不以大夫為上,這還是古代上和現代上意思沒太大差別的情況,都可表示地位高的意思,但也有跟現在字形相同,意思完全不一樣的情況,辜鴻銘講論語這本書有很多地方都不能依文解字去翻譯,而是用了他自己的通俗說法,以他的國學功底尚且如此,何況後人,年代太久遠了,孔子不可能活個兩千多年給你講論語。春秋戰國思想活躍,到漢朝以後就死水一潭,從論語意思的不可知可以看出,作為對後人和自身的責任,漢儒應該對孔子當年的論語按照漢朝的當時的語言風格重新編寫,兩晉南北朝時期應該把漢朝的論語再如上所述進行重新編寫,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樣雖然文字不盡相同,至少意思不會變,哪會像現在這樣不可知,也不會有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割裂了。孔子說要做聖之時者,可他後面的人卻是泥古不化,本著對原著的尊重,原封不動,只有一種版本,而信息隨著時間其准確度是下降的,後人只能把自己生活時期的語言特性強加到死論語上,遇到無法理解的情況是正常的。讀不懂的就不要讀了,你永遠也不知道,與其糾結,不如扔掉,做聖之時者,書寫你自己的天道吧。
⑹ 如何讀懂《論語》一例
如何讀懂《論語》一例
丁啟陣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正確理解這一章的內容,關鍵在三個字:適、莫、比。問題是,對這三個字的理解,歷來有分歧:
適,有敵(匹敵,仇敵)、厚(親厚)、可、專主等說法;
莫,有慕(敬慕,貪慕)、薄(漠然)、不可、不肯、定等說法
比,有密、親、從等說法。
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怎麼辦?
楊伯峻先生採取的是迴避策略,迴避具體矛盾,翻譯成:「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規定要怎樣干,也沒規定不要怎樣干,只要怎樣干合理恰當,便怎樣干。」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繞口令似的句子,一些讀者可能會被繞暈了。另外,來來回回都是一個「干」,也不夠文雅。總之,楊老先生的辦法不可取。
我這里提供一種解讀《論語》的辦法:先抓重點內容,再確定關鍵詞詞義,然後找句法對應詞,以反義或同義關系進行逆推。
本章的重點內容,當然是「義之與比」。湊巧的是,「比」的理解分歧較小,密、親、從,差別不大。因此,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只跟道義親近,或只服從於道義。
接著,使用反義逆推法(為什麼是反義逆推法,而不是同義逆推法,根據的是,重點內容所在分句跟其他分句之間語義有否定、肯定之別,即「無……,無……,……也」,前後是對立關系),解讀「適」和「慕」。當重點是「只跟道義親近」時,關鍵詞「比」的反義是疏遠、漠然;當重點是「只服從於道義」時,關鍵詞「比」的反義是敵對、不可。因此,這一章可以有如下兩種解讀:
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的態度,不疏遠,不漠視,只跟道義親近。
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的態度,不敵對,不否定,只服從於道義。
至於這兩種解讀,哪一種更合理,更恰當呢?憑我個人語感,偏向於前者。後者語氣似乎有些偏激,不如前者平和;前者更符合中庸之道。不知為什麼,我忽然聯想起薛寶釵那把金鎖上的四個字:不即不離。
⑺ 如何讀懂《論語》
《論語》的核心就是闡述君子和小人問題,所以我們開篇先得將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弄清楚。《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們現在經常簡單認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壞人。《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首先是指出身上的區別,出身大宗的人,也就是天子、國君、家君的嫡出直系子女,他們都屬於君子。而庶出的、旁支的就屬於小宗之人,簡稱小人。從出身方面來看,只有貴族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平民百姓和奴隸們是沒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論語》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們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隸,如果他們通過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會,成為社會管理者,他們也就躋身君子之列了。從出身和身份上劃分,君子和小人是不關乎道德問題的。但作為社會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讓人品有缺陷的人來管理社會,社會是要出問題的。所以《論語》中不斷強調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而對於小人,他們更多地是充當執行者而不是決策和管理者,不能夠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樣要求他們。
因此,弄清楚《論語》中君子與小人的概念,是讀懂《論語》的關鍵。
⑻ 學習《論語》的究竟有多重要呢怎樣才能讓孩子輕松讀懂《論語》
學習《論語》有多重要呢?《論語》的重要性需要先從《論語》的創作背景說起,《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語錄體經典。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兩千多年的封建朝廷一直都收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那麼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要了解儒家文化,要了解儒家文化就必須要閱讀《論語》。只有閱讀了《論語》,我們才算得上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