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爸爸怎麼教育孩子
作為爸爸怎麼教育孩子?世上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親。有些父親為了教子成材,不惜血本送孩子上貴族學校,甚至犧牲了所有的節假日陪讀陪練,其間少不了強制教育,棍棒拳腳也難免,但結果往往不盡人意,有許多孩子因此而產生了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使家長們十分苦惱。 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作為爸爸怎麼教育孩子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一、尊重孩子的意願與選擇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法國免疫學家讓·多塞的父親是一個優秀醫生,他希望兒子長大後能繼承自己的事業,為了讓兒子喜愛醫學,他帶著兒子跟著醫學院的學生們觀摩手術,但當讓·多塞看到血淋淋的手術場面竟然暈倒了。父親十分生氣,打了兒子幾個耳光,這反而使讓·多塞的抵觸情緒更強烈了。後來,父親讓自己的助手帶著讓·多塞到盧瓦爾河漂流,並利用這個機會,向讓·多塞介紹了很多有趣的醫學知識,還講了許多當醫生的為病人解除痛苦時所體驗到的成就感與快樂,這使讓·多塞逐漸對醫學產生了興趣,並最終做出了學醫的選擇。其實,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愛把自己的意願和選擇強加於子女,這種做法往往給孩子造成了傷害。
興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師,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內在興趣。但是我們今天家庭的教育體制、學校的教育體制,正是扼殺了孩子內心普遍存在的興趣和動機——強迫孩子做什麼,而不管孩子內心的想法,不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而是去設計藍圖,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
讓·多塞的故事告訴所有的父親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即使想為孩子選擇前途也必須先從培養他的興趣入手。
二、成為孩子的好夥伴
「爸爸牽著女兒的手,折下一根柳枝,輕輕剝掉皮,做成一支小小的柳笛,然後吹一曲悠揚的兒歌……」這是我們在春天經常可以看到的一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父親不再是嚴厲的家長,而變成女兒快樂的玩伴。其實,要想成為孩子的玩伴並不難,只需擠出少許時間,放下家長的架子,積極參加孩子的活動:捉迷藏、跳繩、踢毽子、下五子棋……父親經常參加孩子們的活動,聆聽孩子的心聲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父親必須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發展條件,除了給孩子買一些適合孩子心理發展的圖書讀物,讓孩子在一個豐富舒適的環境里成長,最主要的是父親要以極大的愛心去關注孩子,多花時間和心思與孩子一起玩,滿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慾方面的.願望。因為從2歲開始,孩子就需要同齡玩伴,通過與自己年齡相仿或略大的孩子以及大人玩耍,孩子從中可以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還會發展出一些新的技巧、興趣、責任心。
三、贊美是良好的潤滑劑
「寶貝,你真棒!」「兒子,你真行!」……適時恰當的誇獎會使孩子受到鼓舞,提高自信心,有利於意志的鍛煉,使孩子健康成長。菲菲喜歡畫畫,對於他在畫畫中表現出的點滴進步,爸爸總能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菲菲的爸爸是個聰明的家長,他在贊揚的過程中,沒有說兒子「畫得真好,長大肯定能當畫家」之類的話,而是通過溫存的微笑、親切的撫摸、友好的合作,使孩子得到鼓舞,畫技漸漸得到長進。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自己「因為人家一句適當贊美的話而會開心兩個月」。他這句話道出了人類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贊美和鼓勵,這是一束照耀人們心靈的溫煦的春光,成年人如此,孩子更需要鼓勵,准確的、適時的、恰當的誇贊將使孩子受到鼓舞,激發孩子自尊、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奮發努力的上進心,也可以使孩子明確前進的方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傑絲·雷爾指出:「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
然而,不要以為一味的贊美就沒有問題,而要視情形對孩子贊美才對。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畫了一幅畫,就說「哇,你畫得真好,如果拿去比賽,一定會得冠軍呢!」其實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畫的是什麼。而且當贊揚成為一種習慣後,對於孩子而言,這些贊揚或是已成了一種冷漠的評價,使孩子不屑一顧,失去了它的真正效果,或是令孩子沾沾自喜,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水平,阻礙學習的進步。所以,家長在誇贊孩子時,應謹慎、適時、適度,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善於與孩子溝通
做父親的要了解孩子,這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近孩子,即與孩子多溝通,與孩子經常聊天。
父親與孩子親近的方法有許多:
A、與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使孩子在大自然中領悟一些道理,增長一些知識。
B、與孩子一起做游戲,通過游戲而心意互通,擁有共享快樂的經驗,才能夠建立父子之間的心靈紐帶。
C、做孩子的好朋友,學著蹲下來用平等的姿態,與孩子對話,這樣會使父親得到孩子的友誼。
D、偶爾帶給孩子一些禮物,給孩子一點兒驚喜。
E、經常開家庭座談會,不僅能營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而且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件的討論中來,這對孩子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及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五、為孩子找一個好對手
「寶貝,你和川川比一比,看誰跑得快。」同事郭同經常鼓勵兒子與鄰居家的孩子競賽,或學習,或運動,在一次次的競賽中,漸漸培養了川川好勝上進的品質。上學後,他更不甘居人後,門門功課優異,
為自己的孩子找一個競爭對手,比如同桌、鄰居家的小孩或成績排在孩子前面的同學,可以鼓勵孩子超過他們;鼓勵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以開發他們的智力,發揮他們的潛能,作為父親可以給孩子一些信念讓他們做一些新的嘗試,讓他們意識到做什麼事情最好。
六、用故事引導孩子
為人父親者,平時多給孩子灌輸一些大道理,這是不可缺少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父親們應該放棄一些不太重要的應酬,多陪陪孩子,在陪孩子玩耍、哄孩子睡覺或帶孩子旅遊時,總之,利用一切空閑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讓他們從故事中汲取營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A、用人類的楷模教育孩子:父親要給孩子講古往今來的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對真理的追求,對事業的獻身,這些人物和故事可以陶冶孩子的人格,使他們從小胸懷大志,從小決心做一番事業。
B、用科學故事誘發孩子的好奇心:阿基米德、牛頓、瓦特、居里夫人、華羅庚等人的科學傳奇故事可誘發兒童對神奇的科學世界的嚮往。
C、通過故事給問題一個答案:鼓勵孩子提問題,而且要鼓勵他們針對自己提的問題講故事,通過故事給問題一個解答。
七、養成動手的好習慣
有專家統計,愛勞動與不愛勞動的人,犯罪率為1:10,失業率1:15,所以愛勞動、愛幹事對孩子是一生有用的,現在科學界和教育界有一個共識:「只聽見易忘掉,見到的能記住,親手做的才能理解。」所以動手是最重要的。
2. 爸爸應該如何教育兒子
1、爸爸應該讓孩子學會自立: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
2、爸爸應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如果家長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一問三不知、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和不孝敬老人等。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3. 父親如何教育孩子
父親如何教育孩子
父親如何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而父親和母親的教育往往是不同的。父親大多是嚴厲的,母親則是苦口婆心。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父親如何教育孩子。
在電影里,我們常常能見到這樣的父子:明明深愛著對方卻不懂得如何表達,甚至產生誤會,彼此卻都因為面子而不願意打破沉默。在生活中也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媽媽和孩子的感情親密無間,而父子之間的關系卻顯得生疏,這通常是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引起的:父親在外面沖鋒陷陣,而把兒子完全的交給母親去帶。這令很多父親感到頗為無奈,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拉近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與兒子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系。
其實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教育不單單是母親的事情,尤其是在有男孩的家庭里,父親更應該占據主導地位。不管親子關系如何,父親對男孩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不論是脾氣秉性、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還是為人處世、心理狀態等,在兒子身上總會找到父親的影子。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缺少父愛的男孩,在青春期容易產生情緒不穩定,自卑心理嚴重,意志薄弱等心理障礙。而做為一個優秀父親,身上具備的優良素質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作為一個父親,究竟該如何教育好男孩呢?
在社會中,男性固定地扮演著某些角色,所以在對男孩的培養中,父親一定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重視與他的溝通和交流,做好孩子的榜樣,注重培養男孩的陽剛之氣。也要使孩子在與人接觸時能夠同理他人、欣賞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能直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並且有勇氣面對失敗。還應該學會自製、有責任感,能擔當起生活的重任。
與此同時,男孩天生好動又充滿好奇心,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尤其重要。中國的傳統教育容易抹殺孩子的好奇心,父親應該與孩子的`互動中著重培養他的自主學習精神。北京愛迪樂學習中心的自主學習教育專家任珺主任認為,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如果得不到正常引導和鼓勵,這種天生的求知慾就會得到遏制,孩子也就難以具備自主學習和鑽研的精神,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1、讓孩子學會獨立堅強,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
爸爸帶孩子時往往更大膽、更能讓孩子釋放天性,而且也能讓孩子脫離媽媽的過度保護而變得堅強、勇敢,承受挫折能力也更強,所以爸爸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更獨立、堅強、勇敢。
2、讓孩子學會探索,有助於孩子智力的提高
有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在童年時能得到爸爸更多的陪伴,那將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育,對其學業、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都有幫助。在帶娃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爸爸帶孩子時與媽媽帶孩子時做游戲的種類、方式有很大不同,爸爸的想法更大膽、更注重孩子自主意識的開發。
很多時候,孩子在爸爸的帶領下玩游戲的種類更多、活動范圍更廣、對各種新鮮事物的探索欲更強,而這也有助於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提升,從而促使其智力提高。
3、讓孩子學會樂觀,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
其實相比媽媽而言,爸爸更容易成為孩子的朋友,因為爸爸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束縛更少,而且爸爸面對新奇事物時往往會更具勇氣和探索能力,而孩子模仿能力強,他們會模仿爸爸的很多行為。
大多數父親在為人處世時表現地更大方、樂觀,不太斤斤計較,容易滿足,他們會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中,爸爸的這種豁達、樂觀、專注度高的做事態度會影響到孩子,也會促使孩子心理發展更為健康。
4、尊重孩子,以平等姿態對待孩子
生活中有些父親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認為自己需要具備一定的威嚴,其實這與尊重孩子是並不沖突的。父親要想教育孩子孩子,就要和孩子以朋友相處,學會尊重他、理解他,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5、多陪伴孩子,學會了解及鼓勵孩子
雖然大多數父親都很辛苦,需要掙錢養家,但孩子仍然需要父親的陪伴,尤其是渴望得到父親的肯定,那孩子一定會更有自信。建議父親多抽出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學會適當地稱贊孩子,這樣可帶給孩子努力奮斗的勇氣,讓孩子更有能力迎接未來的挑戰。
4. 父親應該怎樣教育兒子
制定明確規則。
1、父親教育孩子不要制定模糊的規則,要及時的給孩子指出錯誤、提供方法才有效。
2、定規則的時候要明確,可運用簡短的指令加上手勢輔助。
3、告訴孩子玩的邊界是什麼,巧妙的引導比強制的約束更管用。
5.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成年的孩子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成年的孩子
你知道父母應該怎樣教育成年的孩子嗎?每個父母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有些父母疼愛過度,讓自己的孩子過度依賴自己,那你想不想知道父母應該怎樣教育成年的孩子呢,接下來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1、讓孩子有個好身體。讓孩子身心健康,是我們最起碼,最基本的願望,這也是我們做任何事的基本保障。所以,從吃穿住用行上,給我們的孩子提供較好的保障,加強營養,堅持科學合理鍛煉,培養健全的人格,讓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2、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作為一個優秀的人要有好的道德品質。誠實、守信、正直、善良等等優良的品質,做父母的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積極引導教育他們,耳濡目染,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
3、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從小就要加強良好習慣的養成。從坐立、走路、吃、穿等點滴的生活習慣、從寫字、看書等簡單的學習習慣等等入手,教給孩子如何去做,對做的不好的及時糾正,教育,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自立、自強、受益終生。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不要多,做父母的要有關注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天賦,做的好,就積極表揚、引導,重點發展一兩個興趣愛好。孩子有天賦,就能做好,如付出努力,就做的更好,就能出眾,進而成才。
5、讓孩子學會交際。作為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不是孤立的個體,都要與身邊,周圍的人打交道。父母要教育孩子,善於與別人交流,會交朋友,和其他人友好相處,合作共贏。做成大事的,都是有優秀的團隊在一起努力。
6、讓孩子多讀書,善學習。孩子從小,我們就應該引導他們多讀書,培養他們愛讀書的好習慣,讀經典名著,讓孩子從書中汲取營養。這個社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要不斷加強學習,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愛學習,特別是自學的能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強了,肯定會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7、讓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人有了理想信念,才能充滿動力,才能積極向前,為了理想會不斷努力,積極進取,最終取得大的成功。所以,讓孩子們從小就有理想,今後才能不斷堅持為之努力奮斗,才能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父母過度干涉子女,導致孩子和深愛的人要割捨掉這個感情,造成孩子人生很大的痛苦。過頭的愛是兩種傷害:一個是父母傷害子女,一個是子女傷害父母。引起這兩種傷害的關鍵人物還是父母親。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有過頭的愛或溺愛的時候,使孩子從小很多生活習慣、好的價值觀、擇偶的看法就會和家長不一樣。生活作息不正常、睡覺和吃飯不規律、不負責、惹事、不禮貌、不敬等這些都是孩子小時候父母過頭的愛所造成子女成年之後會傷害父母的原因。常常因為孩子們的表現不佳父母們就想來干涉、整頓一下。
父母為何不願意對已經成年的子女放手呢?是什麼原因使得父母不放手讓孩子自己管自己的事情呢?在我們中國的家庭裡面有三個原因:一,我們中國父母親沒有轉換角色,沒有轉換教養方式的概念,是不知道,而不是因為他們心裏面有一種需求很難割捨掉;二,即使告訴大家要轉換角色和教養,目前我們還是缺乏這種親子教育的課程,能使父母知道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應該受用何種教養方式,這種咨訊和教導還不夠;第三,中國人本來就不太懂如何和成年人相處。比如:夫妻之間常吵架,婆媳問題,並不是只有家長不知道怎樣和子女互動,就是夫妻之間也不懂得什麼是正確的、健康的互動方式。
我們中國父母親沒有轉換角色,轉換教養方式的概念。大部分家長可以提供孩子生理上和智力上的需求,這些都是很基本簡單的轉換教養方式。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提供給他這個年齡需求上有效的幫助他更加成長、成熟的養育和教育的方式。父母只知道孩子在身體以及學習上的需求要轉換,通常並不明白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心理需求也不同。孩子心理年齡已經不同了,他不喜歡父母把他當做幼稚不成熟的,不喜歡父母當眾稱呼他「寶貝」,孩子長大了你還這樣稱呼他,他心裡是非常不舒服的。此外,對於有成年感的青少年,他希望父母把他當做成熟、有能力的人。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隨著孩子不同的階段提供他不同的需要外,他的心理需求也是需要父母用不同的角色、態度和方法去對待和養育他。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6. 兒子長大成人後父親如何教育
兒子長大成人後,父親不用再過多的教育和干涉他的自由了,畢竟孩子已經成年,作為父親把孩子當成朋友,相處就好,不要太過於嚴厲,否則會引起兒子的反感。
7. 父親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導語:《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父親的言傳身教往往比母親更有力,父親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准則。德國哲學家弗羅姆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有思想有目的性的去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的人格更完善。
1、做個善於包容的父親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父親總是那樣的威嚴,但在母親為教育主流的大環境下,這份嚴厲漸漸被母親所取代。作為父親,不僅要疼愛孩子,更要體諒妻子,在深責自己不作為的同時,更要積極的跟孩子溝通,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
當孩子向父親告狀說媽媽打他時,父親最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去勸導孩子,問清媽媽打他的理由,從媽媽的角度告訴孩字媽媽打他時的心情及想法,進而讓孩子能體會媽媽的愛子心切。媽媽的沖動可能是因為心情不佳,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麻煩,或是孩子不聽話,或者是家務比較重,身體不舒服,等等,那麼作為孩子更要學會去體諒媽媽,為媽媽分擔痛苦和憂愁,聽媽媽的話,做個懂事的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譴責媽媽,責怪她的不是,或責怪孩子不聽話,用不經思索的行為去處理問題只能造成相互的傷害。家庭成員間的磨擦無法避免,當發生不快時,作為長輩,我們應該做的是既維護自身的威信,又不能傷害孩子,用委婉的話語去化解矛盾。
孩子在漸漸長大,叛逆總是無可避免的來臨,此時的他們會不自覺地與大人唱反調,不服管教,因而總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沖突發生,大人焦慮,孩子煩躁。此時,父親更需要有耐心從中周旋、解釋,告知彼此應該怎麼做。既要母親明白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又要孩子懂得長輩的愛。
2、做個會玩的父親
父親是孩子的良師益友,“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玩耍中獲得成功和滿足,獲得經驗和情感,當父親和孩子一起玩時,能迅速的跟孩子建立親密和諧的家庭關系,更利於發揮孩子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陪孩子玩沙子、下棋、拼裝各類機器……在這些活動中,作為父親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自己的興趣,一起玩不是牽就,而是享受跟孩子一起度過的時間,游戲能讓孩子在實踐中培養思維、語言、操作、交往等能力。
3、做個學習型的父親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學習的好壞似乎是孩子的事,家長總是起到了一個鬧鍾的功能,定時提醒一下:你要好好學習!上學前告訴他們要認真聽課,放學後說一句認真作業。好像這就是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全部責任。父母們自己已經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只知一味地要求孩子熱愛學習;自己從來不捧起書本,卻要求孩子一天到晚看書。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他們的頭腦里充滿了好奇和疑問,只是對於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能回答,甚至一無所知,或者在學習上不能幫助他們,不能為他們提供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知識探索的指引,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做個學習型父親,不僅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關注生活、關注時事、讀書看報、進修學習,更要關注孩子的學業,看一看他每天的作業,提出一些建議,或表揚他的進步,都會是對孩子學習的莫大幫助。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像,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1、要認清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父親作用的重要性,在女兒和女子的各個成長階段,從小開始起到中樞及積極的作用。
2、接受父親的引導,使男孩們從母親懷抱中自然成為獨立者,協助女孩們使她們確立對男人的正確的立場。
3、孩子們由於朝夕跟母親相處,容易受母親熏陶。通過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尤其是通過運動或餘暇活動),克服被母親熏陶時間長了所產生的那種挫折感和缺陷,使父親的長處得到建設性地補充和擴散。
4、幫助子女們性別觀念的自我認同,尤其使他們懂得男子應如何尊重女性,女子對男性應持何種態度。
5、要認清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的道理,從小開始打下持續維持相互關系的基礎。
6、要認清子女教育不能以啰嗦和訓斥來取代的道理,多採用以父母的以身作則來教育子女的模式。尤其是要多關注子女的感情變化,避免將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或嘲諷,克服對子女的過分的期待等,使孩子們懂得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無條件的。
7、通過激勵和贊揚,促使男孩子們樹立對學業或工作的自信,培育女孩子們作為女性的自豪感。尤其是要理解積極的強化效果,教育子女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少做批評和處罰。
8、留給子女們的最重要的遺產,就是作為父親應認清成為好父親的重要性,維持好的婚姻關系,父親尤其要在對母親態度方面起表率作用。還要使大家明白父親是如何成功地解決中年危機等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
9、使孩子們處處感覺到平時父親與母親對待孩子們的一致團結的意志,防止孩子們利用父母的意見分歧鑽空子。
10、要縮小女兒對男子及社會的不信任感。尤其是要協助女兒未來選擇健康的男朋友,並使她克服包括性關系以及與親近男朋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恐懼感。
11、通過父親強有力的支持,協助子女不屈服於朋友們的壓力,促使其永不改變追求健全生活態度的堅強意志。
12、通過與女兒們的現實接觸,防止女兒們由於對父親想得非常美好或理想化,而對其他男性感到失望。
13、告訴女兒們不要從其他男人身上由於無條件地尋找父親似的愛而徘徊,受到傷害。
14、預防女兒們由於對父親情誼的渴求,容易得強迫體重調節症、暴食症或肥胖症。
15、通過誠實的感情表現,告訴孩子們父親也是特別地注重情誼,改變父親從來不善表露情感的形象,使孩子們明白父親對不同感情或意見分歧,常通過有說服力的對話建設性地解決的姿態。
16、對子女進行正確的性知識和倫理方面的教育,防止子女們具有歪曲的性知識和錯誤的性道德。
17、父親要理解對子女的多種教育方法及其效果,不要採用過分的、強迫的、虛榮的方法,通過對話的、恰當的和斷然的教育方式,明確子女行動的界限,給子女們提供心理的穩定感。
18、對於子女們經歷的身體的變化或成長的進步,及時轉達作為父親的祝福。
19、為了不使男孩子們由於他們與父親關系的不和諧,直接試驗自己男子漢氣質的危險的企圖,父親應在與孩子們的共同生活中,使他們明白行為的伸縮性和平衡性。
20、通過傳下來的幾代人的好的子女教育的傳統,父親應讓孩子們明白並傳承,不好的傳承應杜絕並制止傳承。尤其是在新的環境中,孩子們吸收新的知識雖然經受一定的痛苦,但應鼓足他們吸收新知識的勇氣,並引導他們,不對自己的下一代堅持狹隘的偏見。對子女教育方面,應以經常學習和不斷求新的姿態,教育子女對他們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也要採取同樣的辦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