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實施德育方法中的理想激勵法

如何實施德育方法中的理想激勵法

發布時間:2023-01-15 01:40:00

㈠ 理想激勵要注意什麼

在倡導人本管理的現代管理理論界,人成為管理學家和管理者們越來越重視的要素,如何激勵人,激發組織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如何最大程度的挖掘人的潛力,成為人們競相關注和希望解決的問題。出現了一大批側重點不同但都與人員激勵有關的理論,統稱為激勵理論,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弗羅姆的期望理論及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等。這些激勵理論涉及到了與激勵相關的各個方面——為何要激勵、激勵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進行激勵,激勵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等等,卻缺乏對激勵的最終目標是否達到、激勵效果如何這一問題的探討。

㈡ 如何更好地實施德育教育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必要性
1、培養學生勤勞儉朴的良好習慣
目前,很多初中生在勤勞簡朴方面做的還不是很好,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可以結合有關課文,聯系學生實際,對平時學生的種種浪費現象進行批評教育,要向學生灌輸節儉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事,而且還涉及到思想品質的道理,讓學生對節儉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學習楊朔的《荔枝蜜》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奉獻精神和勤勞的品質,啟迪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心得體會。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美德
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著名的散文,教育了幾代人,它充滿了親子之情。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引導他們愛自己身邊的人、愛自己的父母。學過這篇課文後,教師可以留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一個學生不愛自己的父母,他會愛別人的父母嗎?引導學生愛自己的父母,愛他身邊的人,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道德規范
講文明懂禮貌是初中生應具有的道德規范,但是有些初中生在這方面做的還非常不令人滿意。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教育?在平時交往中如何做到語言得體?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創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運用「謙詞」和「敬辭」。對學生語言得體的要求就是要求學生要注意對象、場合,另外還要注意禮貌。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方法
1、通過情感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深層情感,實施德育教育
在教育教學中,動之以情是持之以恆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真摯情感,決定著教育成功與否。通過情感式教學,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文章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培養了學生愛生活、愛自然、愛祖國的真摯情感,使學生不但學到了語文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激發了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在充滿父子親情的文章里,使學生體會到了人間真情。學習《春》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認識了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走進大自然。學習《最後一次演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熱愛祖國的情感,激起學生報效祖國,積極向上的情思。
2、利用語文教材,向學生進行滲透道德教育
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教材,針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其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是非觀進行教育,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為祖國建設奮斗終身的理想,激發學生愛國情感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
3、通過作文,了解學生思想動態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作文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訓練時,可以選取一些與德育有關的內容進行訓練,使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德育也受到熏陶。
4、初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開辟心理溝通渠道
開辟心理溝通的渠道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有些學生由於不願向老師或不敢向老師講真話、講實話。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開辟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師生之間可以平等地進行溝通,及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所想,從而掌握出現不良心理因素原由。另外,教師還可以採取與學生單獨談話方式,與學生培養感情,交流思想,引導和教育學生。
5、加強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實現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
語文知識的傳授過程也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過程,教師的教學風格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氣氛。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教學能夠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啟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從而實現實施德育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少批評學生,即使批評也要把話說的婉轉些,不要傷害學生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慢慢地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初中生模仿能力較強,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加強為人師表的道德風范。在工作態度、生活習慣、政治思想、品行操守、儀表服飾等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教師要以自己美好的行為准則和思想品德影響學生,要求學生不要有不良行為,自己也一定不要有,如不賭博、不抽煙、不喝酒。教師還要與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注意情感交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優勢,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實施德育,切實把德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的領域,需要積極利用和探索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道德教育內化,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㈢ 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又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與識別能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所以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需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積極向上。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③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發展。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

(5)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發展。我國的孔子提出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並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說服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運用說服法要注意:①明確目的性。②富有知識性、趣味性。③注意時機。④以誠待人。

(2)榜樣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運用榜樣法要注意: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鍛煉法:是指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

運用鍛煉法要注意:①堅持嚴格要求。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③注意檢查和堅持。

(4)陶冶法:是指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㈣ 請結合實際,談談在德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獎勵時有哪些基本要求

學校德育獎勵上多是精神上鼓勵,如小紅花、星、笑臉之類,或做典型經驗介紹等。

㈤ 如何在大學生中實施激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有了飛速的發展,中國的在校 大學生數量也逐年上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走出 校園,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創新,以及文化思想 的傳揚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了重要的力 量與充滿活力的血液。 然而隨著各大高校的發展與擴招, 中國現行教育制度的一些弊端 逐漸暴露, 使得中國的高等教育在大學生數量劇增的情況下並無法保 證畢業大學生的質量。在當下,大學生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 一、 奮斗目標不夠明確,因而缺乏足夠動力進一步提升自己; 二、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一些沒有合理利用計算機的同學沉迷 於網路以及游戲等; 三、 抗壓能力較差,難以接受挫折,無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壓 力,甚至有輕生的念頭與行動; 四、 行為比較孤僻,較少參與集體活動,屢次逃課等等。 如果這些行為我們大眾已經習以為常了, 那麼我們中國的繁榮真 的無望了。大學並不是享受的天堂,而是抉擇人生的煉獄。因而,對 大學生進行激勵管理,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那到底何為激勵呢?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和斯坦尼爾作 出了這樣的定義: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願望、動力等都構 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
那我們應該如何對大學生進行激勵呢? 人生活於特點的環境之中,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客觀的,環境對 人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激勵大學生,改善外部環境是必要 的。 改善校園環境,可以從加強學風建設,促進高校之間學術交流, 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開展活躍的文體活動等等方面著手,努力為學 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但是, 一些高校存在壓制學生的思想的舉措, 認為這樣可以避免時代潮流的思想影響校園氛圍, 這種做法是值得商 榷的。我們都知道每間高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校園文化,校風學風,以 及自己的管理制度。但是如何激勵大學生去思考如何對待生活、學習 以及未來,是所有高校都應該考慮的問題。一昧地迎合傳統,只會使 得高校的沒落。 外部的改善, 離不開內部的調節。 內部, 我們需要的是各種激勵。 而不是通過籠統的獎學金來「收買人心」 ,可以嘗試一下以下方法: (1)文化激勵。文化激勵是指高校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校園文化的激 勵功能,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發揮良好的校園文化的激勵作用 ,調 節和激勵師生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使校園人的精神得到振奮和升華。 (2)理想激勵。理想激勵是人們對奮斗目標或所希望的未來前景的一 種合理的想像與追求。它一旦變成執著的信仰或信念,就會產生出一 種精神推動力量。 (3)目標激勵。目標激勵是指能夠激發人們行為、預期要求達到的目 的或標准。目標激勵具有有形性和可計量性等特點,有著更普遍的激 勵作用。 4)成功激勵。讓學生體驗到經過自身努力獲取的成功,是推動學生不 斷進取的關鍵因素心理學證明,成功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情緒體驗,進 一步激發更高尚的動機。 (5)表彰激勵。表彰激勵可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在激勵過程中要 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從而達到潛移默化人們的思想,影響人 們的行為的作用。 (6)榜樣激勵。榜樣激勵是生動具體的行為模式。樹為榜樣的,是應當 受到表彰嘉獎的先進個體或群體。 榜樣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僅具體解決 了干什麼的問題,而且解決了怎樣乾的問題。 (7)人格激勵。人格激勵就是要求 教育 者加強自身修養,鑄造高尚的 人格,發揮人格力量和人格形象的作用 ,影響和教育大學生,帶領他們 自覺實踐真善美。 (8)關懷激勵。關懷激勵是指思想工作和管理者應該真誠地愛護自己 的施教對象,關心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他們增進對黨、對社會主 義的熱愛,並由此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激勵,需要我們的真心付出,而不是那虛假的「錢」規則。因此我 們應該有一些原則: (1)滿足和引導需要原則。激發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動機的基本動 力在於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個性傾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積極 性的源泉。大學生的激勵教育就是要正視大學生的正當需要 ,為他們 學習、生活、工作和 發展 創造良好的環境。
(2)適時適度原則。超前的激勵可能會使人感到無足輕重;遲來的 可能會使學生覺得多此一舉。因此,要抓住記憶猶新的最佳時刻,使激 勵效果達到事半功倍。同樣,激勵要掌握適當的度。過度的激勵或達 不到一定的度的激勵,都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應。 (3) 「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是樹立和落實 科學 發展觀的 客觀要求,教育工作的「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本」 ,就是在工作 中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切實保障學生的正當權益。 (4)公平公正原則。 心 理學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有一種保持平等、 公正的需要。不公平會造成人們緊張和不安情緒,以至影響人們的行 為動機,甚至促使人的積極性下降。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應具備 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激勵真正收到實效。 (5)精神與物質激勵相結合原則。美國行為科學家馬斯洛認為:人 是有需求的,需求是分層次的。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決定的,而動機又是 由需求引起的。對學生的激勵不僅要滿足學生物質上的需求 ,更主要 的是要滿足學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只有擁有一套完善的激勵機制,才有可能實現大學生的」質變「, 如果還繼續停留在這樣的高校的制度下,東方龍終究會消失,而不是 蘇醒。 大學生將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要力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合格 的,對國家有用的大學生,是所有高校的歷史責任。衷心希望我們國 家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助我們國家早日實現民 族偉大復興。

㈥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一、榜樣激勵法

通過優秀人物、模範人物的優秀品質、模範事跡來影響學生。例如向學生講述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因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都崇拜英雄、善於模仿,用真實的實例來教育學生更能感染激勵學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誠說教法

意思品德教育課為主陣地,通過課堂講授,對學生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確善惡是非標准,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

三、實踐鍛煉法

讓學生參與學校、社會實踐,例如組織學生到社區、到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和鍛煉,從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幫助他人、奉獻愛心等良好品格。

四、思維訓練法

以道德知識的學習和道德思維能力的提高為主要目標的德育方法。

五、情感陶冶法

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方法。

六、理想激勵法

以適當方式促進學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從而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七、行為訓練法

通過道德實踐和獎勵、懲罰等方式進行道德教育,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八、修養指導法

教師指導學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從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㈦ 德育九個原則六個方法

德育九個原則六個方法如下:

一、導向性原則。德育要理想性,方向性。

基本要求:

1.德育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標要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德育要實現理想性和現實性統一。

二、疏導性原則。循循善誘,以理服人。

基本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嚴格要求和標准。

基本要求:

1.尊重,保護和信賴學生。

2.教育者對學生的要求要正確合理,明確清晰,寬嚴相適。

3.教育者對學生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持不懈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四、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指學校,家庭和學校德育要相互協調。

基本要求:

1.學校教育內部各要素要相互協調。

2.協調學校,家庭和學校德育的影響 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

3.注重教育的銜接性,注重德育工作的經常性,制度化,連續性和系統性。

五、知行統一。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理論+實踐。

基本要求:

1.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認識。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要求和評價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六、因材施教原則。尊重個別差異進行個別教育。

基本要求:

1.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

2.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3.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徵進行教育。

七、正面教育和紀律要求原則。

1.堅持正面教育。

2.用紀律要個要求與約束學生思想與行為。

3.建立健全學校班級規章制度和紀律要求,嚴格要求學生。

八、長善救失原則。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1.教師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客觀全面評價學生,發現學生的優缺點。

2.自覺創造機會,將學生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覺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九、個別教育和集體教育相結合原則。

教師想要影響個別學生,首先要影響這個學生所在的集體,通過集體和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這樣的教育是積極有效的。

㈧ 德育的途徑與方法

一、德育的途徑的含義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時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渠道,又稱德育組織形式。

二、德育的主要途徑

德育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①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②社會實踐活動。

③課外、校外活動。

④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⑤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的學習。

⑥班主任工作。

三、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法又稱說理教育法,是通過語言說理傳道,使學生明理曉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認識的方法。

2、榜樣示範法

榜樣示範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實際鍛煉法

實際鍛煉法是讓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幹,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的方法。鍛煉的方式主要是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文體、科技活動。

5、品德修養指導法(自我修養法、指導自我教育法)

品德修養指導法是學生在教育者的幫助下,主動地進行自覺學習、自我反思、自我鍛煉、自我監控等來提升自我修養的德育方法。品德修養的具體方法有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評價等。

6、品德評價法

品德評價法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

7、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讓兒童扮演處境特別的求助者或其他有異於自己的社會角色,使扮演者暫時置身於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處境或角色來行事、處世,以求在體驗別人的態度方式中,增進扮演者對他人及其社會角色的理解和認同。

8、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提高自己的品德。

㈨ 如何有效實施激勵教育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方法與途徑
1.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德育激勵策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德育教學是實施激勵策略的基礎環節,對學生具體行為的引導鼓勵能夠形成理想的德育效果。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例如:針對德育教育中的環境保護意識的養成,班主任可以教導學生不亂丟垃圾,當學生主動將垃圾放入垃圾桶或拾起地上散落的垃圾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記錄並進行加分;針對德育教育中的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觀念的培養,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布置幫助家長完成家務勞動的任務,對學生家務勞動中的反饋進行記錄評價並給予表揚。這樣的激勵方式能夠將學生具體的德育表現與獲得認可的感受緊密結合,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2.與學生心靈相共通的德育激勵策略。激勵策略的實施其本質在於通過認可與鼓勵使學生從德育積極行為中獲得滿足感,進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在激勵作用下不斷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修養。因此,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應當立足於學生心靈的共通與觸動,通過濃厚的德育氛圍與深入交流溝通實現德育工作的有效進行。小學階段的學生行為受榮譽感的影響較為明顯,教師應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規律與內心訴求,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的心靈緊密地聯系起來。
3.與自律能力相契合的德育激勵策略。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理想的道德情操水平,能夠在社會上成為一個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個體,同時保證個體思想與行為表現在多種環境下的一致性。自律能力的培養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保證學生思想品德水平持續提升,不會因外界影響而降低的關鍵。對於與自律能力相契合的德育激勵策略,班主任可在班級內實施小班主任活動,將部分德育工作分配給學生來做,一方面學生通過實踐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德育工作的內涵,另一方面在責任心的驅使下,學生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自律能力將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自律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布置部分周期性的思想匯報、學習總結、日記等內容,幫助學生養成堅持與自我反思的意識,通過上述行為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
二、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施激勵策略的注意事項
1.激勵策略應具有差異性。小學階段學生正處於心理與行為特徵成形的初始時期,學生的天性使得個體的興趣愛好與關注點不盡相同,同時也呈現出了思想品德素質方面的差異。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採取差異化的激勵策略,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激勵方法。例如,對於那些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班級內的組織管理活動,對這些學生的班級貢獻進行表揚;而對於一些相對散漫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制定一些易於實現的目標,例如在課堂上欲發言時要先舉手,幫助教師准備教具等,在學生完成這部分安排後,對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讓散漫的學生明白一些小小的善舉同樣是有價值的。這種差異性激勵策略,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德育教育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2.激勵策略應具有適度性。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賞罰是並生的,在實施激勵策略時有效地使用獎勵與懲罰手段才能真正保證德育工作的嚴肅性和高效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師應把握好賞罰尺度,不能懲罰過重使學生產生消極心態,也不能懲罰過輕而使學生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視作兒戲;不能獎勵過多而使學生產生自滿情緒,也不能獎勵過少而不能使學生獲得滿足感。
3.激勵策略應具有公平性。公平是我們開展激勵策略的前提對學生的獎勵和懲罰要做到公平合理,學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並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學生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同理犯同等錯誤的學生也應受到同等層次的處罰,犯同樣錯誤的學生應該同等處理,不要因為是好生就可以優待或者特殊,等等。同時,激勵要及時地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如果激勵策略不能及時實施,學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體驗,導致學生對激勵策略的重視程度下降,不利於今後德育策略的實施。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任務,對於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對小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多種激勵方法,將德育工作與日常授課和日常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㈩ 簡述德育實施的基本方法

1、榜樣示範法

一般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以下幾種:
(1)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是學生最敬仰、熱愛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2)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對學生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優秀典型,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
(4)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文藝典型形象。

2、品德評價法

這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給予的激勵或抑制,從而控制其品德發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的方法。品德評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1)表揚與獎勵(2)批評與懲罰(3)評比(4)操作評定。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1)要使學生不僅成為評價的對象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2)品德評價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3)要貫徹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熏陶三種方式。

4.實踐鍛煉法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具主動性。
——來自#三師#教育直播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實施德育方法中的理想激勵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波紋管介面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615
菌種的正確接種方法和步驟 瀏覽:864
土方法如何驅蟲 瀏覽:721
修理換手機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778
如何教小孩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瀏覽:841
春季跑步減肥的正確方法 瀏覽:58
環境監測依據及分析方法 瀏覽:458
短期減肥最快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6
無線網卡怎麼安裝設置方法 瀏覽:42
最簡單的省油方法 瀏覽:60
老年房顫的治療方法 瀏覽:871
java類的構造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628
提高手機照片質量的方法 瀏覽:781
核心投資方法和技巧 瀏覽:840
孔隙水壓力計算方法 瀏覽:725
棋盤法可以用什麼方法代替 瀏覽:952
精油護發使用方法 瀏覽:332
干瘡的最土治療方法 瀏覽:221
高粱標准水分檢測方法 瀏覽:653
卡紙製作房子簡單方法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