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始人(或土著人)是如何製作武器的
最初是石器時代是這樣的,還沒金屬,就最原始的方法,拿石頭慢慢磨成工具,不過沒有你說的弄尖而且鋒利,是不可能的。就是拿石頭砸碎後直接煮熟,用手一撕肉就開了。
矛都是木頭桿把頭磨尖。
石器時代沒有弓箭,只有甩錘,就是石頭綁上繩子往外拋。
石器時代不能縫衣服,都是現成的動物皮,有多大就多大,直接包在身上,其實那個時代不用穿衣服,就擋住某一部分就夠了。呵呵
㈡ 古代是用什麼材料把鋼鐵熔成液態來鍛造兵器的
遠古時期的武器的設計和製造尚處於初始階段,《淮南子·汜論》所述:「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侑戟無刺。」 為利於在山地叢林中奔躍和近戰,那時人們普遍習慣使用短兵器。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輕便易使,直刺旁擊都能運用自如,抵禦匪寇與野獸都是必不可少。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構造簡單容易製造的劍已成為主要短兵器,成為社會各階層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至東周時期,西方大陸此時仍處在蠻荒時期,但是中土的冶銅工業已經非常發達。工匠大多以銅鑄劍,造就出一大批劍質頗佳的精品,制劍技術亦逐漸進步。 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主要由劍身與劍莖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稱。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外的刃稱「鍔」,合脊與兩從為「臘」。劍把稱「莖」。莖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的「格」,又稱為「衛」。莖的末端常有圓形的「首」或「鐔」。莖上有的有圓形的「箍」。莖上常以繩纏繞,繩稱為「緱」,劍柄尾端旋環稱做鐸。劍鞘也謂之「室」。短劍也稱「匕」。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則稱為「玉具劍」。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
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他這樣說到: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選擇不同的劍,不是為了美觀,而是要使之各適其用而已。因此分為為三等劍制,以適合三等帶劍之士,什麼人用什麼劍則自取其便。劍柄長五寸,劍身若是劍柄的五倍,那麼就該有三尺,重九鏘,也就是三斤十二兩,長之極,重之至,故謂上制。只有高大有力的劍士可以佩帶,所以稱為上士之制。劍身是劍柄的四倍,那麼劍之長則有二尺五寸,重七鏘,也就是二斤十四兩,長短輕重取其中,謂之中制。適合普通身材和力量大小的人使用,故稱為中士之制。若劍身只有三倍劍柄長短,則只有二尺,重量只有五鏘,則只重二斤一兩三分,輕而且短,稱為下制,矮小羸弱者適用。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有頻繁變更,自秦至宋,其中的變化最多。鄭鍔雲:「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
劍之用途,不只是專供殺戮之用,也用做文士飾品,不過終究是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過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以及遠,過短的劍輕而沒有打擊力度,長劍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不適合實用。另外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由此可見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應當有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1994年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提取十分不易,但是此時的鑄劍工藝水平成為一個謎。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春秋晚期至戰國可說是銅劍最發達的時期,除個別地區的劍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風格外,形制上一般都開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銅劍,絕大部分都有劍首,並普遍出現了劍格,但具劍箍的還較少。長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等等,都是這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寶劍製作精美,表現了卓越的製作工藝。東周青銅劍,以吳國、越國的最為上乘,《周禮·考工記》載:「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通長55.7厘米,身滿飾菱形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花紋。
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干將等人,鏈就一批千古名劍:干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摺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一層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銹,陝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
直到9世紀末,義大利青銅劍工藝仍然在這個水平上
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沖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數百年的交替期間,同時也是青銅兵器的發展巔峰,無論長度、硬度、韌度,在歷史舞台上展現其最後的燦爛風華。
騎兵成為軍隊的功擊主力後,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沖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沖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這個時期的長劍常以玉石為裝具,千年之後,長劍已朽,玉劍飾卻已其精美的質地與紋飾為人珍愛,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我們可以說:劍雖然在戰場上沒落了,但在民間它始終保有王者的地位。
中國刀劍工藝最高水準,在史料上有詳細記錄的,應該是東漢時代出現的「百煉鋼」。百煉,則是反覆加熱、折疊鍛打一百次,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可惜這樣的技術太費工,動輒耗費數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亂」,社會大亂,十室九空,百煉鋼的技術就逐漸失傳了。到了北宋,當時的大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說到他造訪磁州鍛坊,觀看煉鐵,才認識所謂「真鋼」。他還記述了當時的一把寶劍:有人將十支大釘釘入柱中,揮此寶劍一削,釘子全部截斷,劍鋒卻纖毫無損;用力彎曲,劍身如勾,放開來鏗然有聲,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況。戚繼光在《練兵實紀·雜集》中指出,當時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結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視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愛刀劍,從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製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劍。由於「今上」的重視,當時冶煉刀劍的技術又大幅提升。有花紋鋼就是百煉鋼?根據中國自唐朝後就少有刀劍著作、墓葬出土來推測:百煉鋼的技術,唐以後可能就失傳了。清朝扣鳴刀上花紋鋼的技術,很可能是從日本、東南亞、中東、印度學習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紋鋼不在中國,我們古代刀劍的鑄造技術,沒有流傳下來。
㈢ 矛有什麼樣的特點
長槍類冷兵器有槍、戟、矛、鉤等多種,是古代軍隊的主要兵器,適用於步戰和馬戰。
矛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工具。最初用尖形的石塊或骨角綁在竹木長桿上,就成了原始的矛。商、周時代有了銅牙,分酋矛和夷矛兩種。戰國時又出現了鐵矛。到漢代,矛非常盛行,並出現了用清一色的長矛武裝的軍隊。
㈣ 古代打造兵器的過程
中國古代兵器製造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manufacture of weaponry in ancient China/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中國古代兵器萌芽於原始社會晚期,當時只是以石塊、竹木、骨角為原料,經砍削、打磨、烘烤,製成弓、箭、刀、矛、棍等。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為了適應對外進行戰爭和對內維護統治的需要,兵器製造一直是統治階級高度重視的官營手工業部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戰爭的發展,兵器製造技術不斷提高,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管理體制逐步完備。它大體經歷了青銅兵器、鋼鐵兵器和火器3個發展階段。
青銅時代的兵器製造,中國的青銅兵器大約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在甘肅省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青銅小刀,是冶煉工藝尚處於將銅、錫、鉛礦石混合煉鑄青銅的初級階段的製品。這種工藝不易掌握青銅的成分配比。從商到西周,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鼎盛時期,現已發現的青銅冶鑄作坊遺址有河南省的鄭州、安陽、洛陽,湖北省的盤龍城,江西省的清江、吳城等處,分布地域較廣。歷年出土的商朝青銅兵器數以萬計,主要有斧、鉞、戈、矛、刀、鏃、胄等。如在河南省安陽市侯家莊的1004號商代墓中,出土銅戈72件,銅矛731件,銅胄141件。這時的冶煉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它是先將礦石分別煉出銅、錫、鉛或鉛錫合金後,再按一定比例混合熔煉,易於掌握青銅的成分配比,鑄造出的兵器形制復雜,紋飾精美,質地優良。湖北省江陵縣出土的越王勾踐青銅劍(見彩圖[春秋時期越王勾踐青銅劍(湖北江陵望山出土)])和山西省原平縣出土的吳王光青銅劍,都進行過表面處理,雖在地下埋藏了近2500年,至今依然花紋清晰,光潔如新。湖南省長沙市、廣西省恭城縣等地出土的春秋青銅劍,還採用了高錫青銅與低錫青銅的復合材料,刃部含錫量高,堅硬;脊部含錫量低,柔韌,使得青銅劍剛柔相濟。到戰國初期,青銅冶鑄的規模和分布地區繼續擴大。湖北省隨縣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群總重量達10噸,其中有三戈戟、戈殳、鏃、矛等多種精美的銅兵器,數量達4500餘件。反映了春秋戰國時青銅鑄造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在銅兵器發展的同時,戰車、戰船、弓箭、皮甲、櫓盾、雲梯等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也都得到了發展。成書於春秋末期的《考工記》,集中反映了當時手工業技術的水平,比較完整地記述了製造兵器的工藝和規范,如對材料選擇、加工工藝、檢驗手段等都有科學的敘述。尤其是書中關於青銅合金成分配比的「六齊」規律,反映了人們已認識到鑄造兵器時,含錫量過低,兵器韌而不堅,殺傷力不大;含錫量過高,兵器硬而發脆,容易折斷。從而可自覺地掌握銅、錫、鉛的配比,製造出優良的兵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合金性能與合金成分配比關系的科學總結。
鐵器時代的兵器製造 中國的人工冶鐵技術至遲在春秋時期就已發明。戰國之後,冶鐵技術不斷進步,促進了鐵兵器的發展。這些新技術集中表現為兩方面:①提高鐵兵器的硬度和韌性。湖南省長沙市出土的一把春秋末期鋼劍,已採用把塊煉鐵長時間滲碳、反復鍛打成塊煉滲碳鋼的技術,比鐵劍銳利而堅韌。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的劍和戟,具有堅硬的高碳鋼刃部和堅韌的劍身,經鑒定是先用低碳鋼鍛打,再經表面滲碳和淬火處理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出土的漢武帝時的鐵甲,甲片是用塊煉鐵經過滲碳、反復鍛打、退火、表面滲碳等工序製成,提高了甲片的硬度。北京市豐台區大葆台西漢燕王墓出土的環首刀,採用了鑄鐵固體脫碳成鋼法,夾雜物質很少。漢朝流行一種「百煉鋼」技術,制出含碳量高、雜質少、組織均勻、耐腐蝕性好的優質鋼。山東省蒼山縣出土的漢朝「卅」鋼環首刀,江蘇省徐州出土的漢朝「五十」鋼劍,日本奈良出土的東漢靈帝「百」鋼刀,都使用了「百煉鋼」技術。三國時期,鋼鐵熱處理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太平御覽·兵部》引《蒲元傳》記載,蜀國蒲元造刀必用爽烈的蜀江之水, 而不能用性軟的漢水, 反映了中國人民很早就掌握了質量不同的水會影響淬火效果的科學道理《北齊書·方伎傳》記載,綦母懷文造宿鐵刀「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使用了多種淬火冷卻介質,所造鋼刀鋒利異常,斬甲過三十札。②提高鐵兵器的生產能力。初期的塊煉鋼費工費時,產量很少,故在秦朝以前,仍然是銅鐵兵器並用。漢朝以後,先後採用了生鐵冶鑄、鑄鐵脫碳鋼、灌鋼、炒鋼等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的先進工藝,使鐵兵器逐步增多。如在河北省滿城縣西漢劉勝墓中出土了用鋼製造的消耗量很大的箭鏃。東漢以後,青銅兵器終由鋼鐵兵器取代。
在鐵兵器發展的同時,其他種類的兵器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出土於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青銅劍和箭鏃,有的表面有鉻鹽氧化層,起了良好的防蝕作用。滿城漢墓出土用灰口鐵鑄成的戰車上的鐵軸瓦,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較小的摩擦阻力,改善了戰車的性能。漢朝造船技術已趨成熟,所造樓船高大雄偉,艙室多達4層,是當時水軍的主要戰艦,櫓、帆等先進船舶技術也出現了。漢朝造弩最盛,弩機望山上標有刻度,用以瞄準。東漢製造彈射力更強的床弩。三國時,諸葛亮改進連弩,「一弩十矢俱發」,提高了發射速度。利用杠桿原理的(即拋石機),從春秋到唐朝始終為攻防戰的遠射利器。官渡之戰時,曹操令造車,號「霹靂車」,提高了的機動性。唐李光弼製成用 200人挽索發射的重型。南北朝時,石油開始用於火攻。
火器出現後的兵器製造 據文獻記載,10世紀時,火葯已用於火攻。宋朝以後,火器迅速發展,先後出現了燃燒、爆炸、射擊火器,表明了火葯製造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早期的火葯成分較雜,硝的比重也不大。成書於宋慶歷四年(1044)的官修《武經總要》記載的 3個火葯配方,成分多達十幾種,硝與硫的比例在3:1到2:1之間,主要起燃燒及發煙、施毒等作用。到了元朝,火葯只保留了3種基本成分,如在陝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元朝銅手銃中殘存的一些黑火葯,經化驗只含有硝石、硫黃和木炭。明初焦玉著《火龍神器陣法》,記載了十幾種3成分火葯的配方,可根據引燃、發射、爆炸、噴火等不同用途配製出各種火葯,其中有的成分很接近於近代黑火葯的標准配比(硝75%、硫10%、炭15%)。明萬曆年間,趙士楨在《神器譜》中,記述了制火葯時,用蘿卜、蛋清提純硝的方法,強調了火葯的顆粒要細而均勻,「上粗大者不用,下細者不用,止取如粟米一般者入銃」,認識到火葯燃燒速度與火葯顆粒大小的密切關系。隨著火葯性能的改進,火器製造水平不斷提高。《神器譜》記載明末制鳥銃,用熟鐵打造法,質韌而堅。制銃管時,採用鑽孔的先進工藝,技術日益精密。明末焦勖在《火攻挈要》中,第一次記述了以口徑為基數確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數據,使火炮製造有了科學依據,直至清朝仍是製造火炮的主要依據。
宋和明是火器生產的兩個高潮時期。北宋時,組織了火葯兵器的成批生產,京師開封(今河南開封)設有廣備攻城作,擁有工匠5000人,由10作組成,火葯作為首。南宋時,在一些軍事重鎮都設有火器製造工場,生產能力很高。如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在兩年三個月內「創造、添修火攻器具共六萬三千七百五十四件」(參閱《景定建康志》)。到南宋晚期,火器在兵器中的比重增大,抗擊金軍、元軍已離不開火器。元末明初時,火銃有很大的發展,從銅鑄到鐵鑄,從小型到大型,從零星生產到大批生產。明初40年內,僅生產「天字」、「勝字」、「功字」、「英字」火銃即達13萬多件。明嘉靖以後,火器品種猛增,茅元儀輯《武備志》(1621年初刊)就收錄有15大類、近200種火器。
在近代槍炮出現之前,火器的戰術性能還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始終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宋朝以後,冷兵器仍在不斷改進和發展。宋初,設有弓弩院,兵匠達1042人,「歲造弓弩、箭鏃等凡千六百五十餘萬」(《玉海》卷一五一)。後又設南北造箭庫、弓弩造箭院等,工匠達1071人,「戎具精勁,近古未有」。宋初使用的「三弓八牛床子弩」,以70人張發,一次射箭數十支,遠達300步(約合465米)。宋神宗時,李宏進獻的「神臂弓」,1人發射,遠及240步(約合372米),「施於軍事,實有奇功」。後韓世忠又加以改進,製成「克敵弓」,「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約合558米)」,可以貫穿重甲。宋朝的冶金技術又有發展,經反復鍛打而成的「蟠鋼劍」,雜質極少,組織緻密,因而剛柔相濟,不僅削鐵如泥,且可屈之如鉤,縱之復直,有良好的彈性。邊疆少數民族用冷鍛法製成的「瘊子甲」,甲片表面光滑如鏡,硬度很高,「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宋沈括撰《夢溪筆談》)。宋朝使用很廣泛,開禧三年(1207),金軍攻擊襄陽(今屬湖北省),曾使用千餘座拋射火器。元至元十年(1273),元軍攻襄陽,用回族人亦思馬因制,稱「回回」,利用重力下墜拋擲石彈,重達150斤。宋元時,造船技術發展迅速。宋朝每年造船3000多艘,元朝每年造戰船5000多艘。明初,鄭和下西洋,最大的船長達137米,舵桿長11.07米,張12帆,可運載上千人,是世界公認的當時優良的海船。在火器發展過程中,具有機動力、打擊力和防護力的戰車也隨之發展,這種戰車四周圍有屏障,車中放置輕重火器,用畜力或人力挽曳,在明代的野戰中顯示了很大的優越性。
中國古代兵器製造業的管理體制 早在春秋時期,國君已開始設官統一管理兵器製造部門。《考工記》記載,周王設「司空」,「掌營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廟,造宮室車服器械,監百工」。戰國時期,兵器主要由各國府庫附屬的作坊製造,設造者、主造者、監造者三級管理,兵器上常要題銘,以考核兵器的質量。秦由管理宮廷事務的少府掌管兵器製作。漢少府中有職官「考工令」,主作兵器。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實行鹽鐵官營,在全國設鐵官49處,冶鑄兵器及農具。為了加強兵器的管理,漢制諸侯王不得私作兵器,民間若私鑄鐵器,要處「左趾」(用鐵鉗束住左趾)的刑罰。北周建德四年(575)置軍器監,首創在中央一級設置獨立的兵器製造業的管理機構。隋仍置少府監,領尚方,掌兵器製造,下轄甲鎧署、弓弩署。唐卻承繼了北周的建制,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設軍器監,領甲坊署、弩坊署。據唐官修的《唐六典》記載,國家有製造兵器的統一標准。北宋初,只由三司使中的鹽鐵使典領胄案,主兵器製造。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王安石變法,仿唐制設軍器監,總內外軍器之政,兵器製造大為改觀。南宋以後,開始由工部參與製造兵器。元朝注重造兵,中央依次由軍器局、軍器監、武備監、武備寺、武備院等主管造兵,機構品級越提越高。各路設軍器人匠提舉司、軍器局,轄各州縣的甲局、弓局、箭局、弦局、雜造局等,造兵機構遍於全國。軍隊並帶有工匠,隨軍製造各種應急兵器。明朝的兵器製造分由工部和內府監局主管,下轄軍器局、兵仗局、火葯局等,其中的盔甲廠、王恭廠有工匠9200餘名。清朝仍由工部和內務府分管造兵,設有武備院、八旗炮廠、八旗火葯廠等。嘉慶以後,火器製造處於停滯狀態。/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中國古代的兵器製造曾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象銅鐵冶煉的一些工藝技術要早於其他國家幾百年,火葯、火器的發明和西傳更是中華民族對於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這些傑出的成就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但是到了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中國古代兵器製造業也發展遲緩,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已大大落後於西方。
中國古代兵器萌芽於原始社會晚期,當時只是以石塊、竹木、骨角為原料,經砍削、打磨、烘烤,製成弓、箭、刀、矛、棍等。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為了適應對外進行戰爭和對內維護統治的需要,兵器製造一直是統治階級高度重視的官營手工業部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戰爭的發展,兵器製造技術不斷提高,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管理體制逐步完備。它大體經歷了青銅兵器、鋼鐵兵器和火器3個發展階段。 青銅時代的兵器製造 中國的青銅兵器大約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在甘肅省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青銅小刀,是冶煉工藝尚處於將銅、錫、鉛礦石混合煉鑄青銅的初級階段的製品。這種工藝不易掌握青銅的成分配比。從商到西周,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鼎盛時期,現已發現的青銅冶鑄作坊遺址有河南省的鄭州、安陽、洛陽,湖北省的盤龍城,江西省的清江、吳城等處,分布地域較廣。歷年出土的商朝青銅兵器數以萬計,主要有斧、鉞、戈、矛、刀、鏃、胄等。如在河南省安陽市侯家莊的1004號商代墓中,出土銅戈72件,銅矛731件,銅胄141件。這時的冶煉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它是先將礦石分別煉出銅、錫、鉛或鉛錫合金後,再按一定比例混合熔煉,易於掌握青銅的成分配比,鑄造出的兵器形制復雜,紋飾精美,質地優良。湖北省江陵縣出土的越王勾踐青銅劍(見彩圖[春秋時期越王勾踐青銅劍(湖北江陵望山出土)])和山西省原平縣出土的吳王光青銅劍,都進行過表面處理,雖在地下埋藏了近2500年,至今依然花紋清晰,光潔如新。湖南省長沙市、廣西省恭城縣等地出土的春秋青銅劍,還採用了高錫青銅與低錫青銅的復合材料,刃部含錫量高,堅硬;脊部含錫量低,柔韌,使得青銅劍剛柔相濟。到戰國初期,青銅冶鑄的規模和分布地區繼續擴大。湖北省隨縣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群總重量達10噸,其中有三戈戟、戈殳、鏃、矛等多種精美的銅兵器,數量達4500餘件。反映了春秋戰國時青銅鑄造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在銅兵器發展的同時,戰車、戰船、弓箭、皮甲、櫓盾、雲梯等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也都得到了發展。成書於春秋末期的《考工記》,集中反映了當時手工業技術的水平,比較完整地記述了製造兵器的工藝和規范,如對材料選擇、加工工藝、檢驗手段等都有科學的敘述。尤其是書中關於青銅合金成分配比的「六齊」規律,反映了人們已認識到鑄造兵器時,含錫量過低,兵器韌而不堅,殺傷力不大;含錫量過高,兵器硬而發脆,容易折斷。從而可自覺地掌握銅、錫、鉛的配比,製造出優良的兵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合金性能與合金成分配比關系的科學總結。 鐵器時代的兵器製造 中國的人工冶鐵技術至遲在春秋時期就已發明。戰國之後,冶鐵技術不斷進步,促進了鐵兵器的發展。這些新技術集中表現為兩方面:①提高鐵兵器的硬度和韌性。湖南省長沙市出土的一把春秋末期鋼劍,已採用把塊煉鐵長時間滲碳、反復鍛打成塊煉滲碳鋼的技術,比鐵劍銳利而堅韌。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的劍和戟,具有堅硬的高碳鋼刃部和堅韌的劍身,經鑒定是先用低碳鋼鍛打,再經表面滲碳和淬火處理而成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出土的漢武帝時的鐵甲,甲片是用塊煉鐵經過滲碳、反復鍛打、退火、表面滲碳等工序製成,提高了甲片的硬度。北京市豐台區大葆台西漢燕王墓出土的環首刀,採用了鑄鐵固體脫碳成鋼法,夾雜物質很少。漢朝流行一種「百煉鋼」技術,制出含碳量高、雜質少、組織均勻、耐腐蝕性好的優質鋼。山東省蒼山縣出土的漢朝「卅」鋼環首刀,江蘇省徐州出土的漢朝「五十」鋼劍,日本奈良出土的東漢靈帝「百」鋼刀,都使用了「百煉鋼」技術。三國時期,鋼鐵熱處理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太平御覽·兵部》引《蒲元傳》記載,蜀國蒲元造刀必用爽烈的蜀江之水, 而不能用性軟的漢水, 反映了中國人民很早就掌握了質量不同的水會影響淬火效果的科學道理《北齊書·方伎傳》記載,綦母懷文造宿鐵刀「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使用了多種淬火冷卻介質,所造鋼刀鋒利異常,斬甲過三十札。②提高鐵兵器的生產能力。初期的塊煉鋼費工費時,產量很少,故在秦朝以前,仍然是銅鐵兵器並用。漢朝以後,先後採用了生鐵冶鑄、鑄鐵脫碳鋼、灌鋼、炒鋼等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的先進工藝,使鐵兵器逐步增多。如在河北省滿城縣西漢劉勝墓中出土了用鋼製造的消耗量很大的箭鏃。東漢以後,青銅兵器終由鋼鐵兵器取代。 在鐵兵器發展的同時,其他種類的兵器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出土於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青銅劍和箭鏃,有的表面有鉻鹽氧化層,起了良好的防蝕作用。滿城漢墓出土用灰口鐵鑄成的戰車上的鐵軸瓦,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較小的摩擦阻力,改善了戰車的性能。漢朝造船技術已趨成熟,所造樓船高大雄偉,艙室多達4層,是當時水軍的主要戰艦,櫓、帆等先進船舶技術也出現了。漢朝造弩最盛,弩機望山上標有刻度,用以瞄準。東漢製造彈射力更強的床弩。三國時,諸葛亮改進連弩,「一弩十矢俱發」,提高了發射速度。利用杠桿原理的(即拋石機),從春秋到唐朝始終為攻防戰的遠射利器。官渡之戰時,曹操令造車,號「霹靂車」,提高了的機動性。唐李光弼製成用 200人挽索發射的重型。南北朝時,石油開始用於火攻。 火器出現後的兵器製造 據文獻記載,10世紀時,火葯已用於火攻。宋朝以後,火器迅速發展,先後出現了燃燒、爆炸、射擊火器,表明了火葯製造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早期的火葯成分較雜,硝的比重也不大。成書於宋慶歷四年(1044)的官修《武經總要》記載的 3個火葯配方,成分多達十幾種,硝與硫的比例在3:1到2:1之間,主要起燃燒及發煙、施毒等作用。到了元朝,火葯只保留了3種基本成分,如在陝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元朝銅手銃中殘存的一些黑火葯,經化驗只含有硝石、硫黃和木炭。明初焦玉著《火龍神器陣法》,記載了十幾種3成分火葯的配方,可根據引燃、發射、爆炸、噴火等不同用途配製出各種火葯,其中有的成分很接近於近代黑火葯的標准配比(硝75%、硫10%、炭15%)。明萬曆年間,趙士楨在《神器譜》中,記述了制火葯時,用蘿卜、蛋清提純硝的方法,強調了火葯的顆粒要細而均勻,「上粗大者不用,下細者不用,止取如粟米一般者入銃」,認識到火葯燃燒速度與火葯顆粒大小的密切關系。隨著火葯性能的改進,火器製造水平不斷提高。《神器譜》記載明末制鳥銃,用熟鐵打造法,質韌而堅。制銃管時,採用鑽孔的先進工藝,技術日益精密。明末焦勖在《火攻挈要》中,第一次記述了以口徑為基數確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數據,使火炮製造有了科學依據,直至清朝仍是製造火炮的主要依據。 宋和明是火器生產的兩個高潮時期。北宋時,組織了火葯兵器的成批生產,京師開封(今河南開封)設有廣備攻城作,擁有工匠5000人,由10作組成,火葯作為首。南宋時,在一些軍事重鎮都設有火器製造工場,生產能力很高。如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在兩年三個月內「創造、添修火攻器具共六萬三千七百五十四件」(參閱《景定建康志》)。到南宋晚期,火器在兵器中的比重增大,抗擊金軍、元軍已離不開火器。元末明初時,火銃有很大的發展,從銅鑄到鐵鑄,從小型到大型,從零星生產到大批生產。明初40年內,僅生產「天字」、「勝字」、「功字」、「英字」火銃即達13萬多件。明嘉靖以後,火器品種猛增,茅元儀輯《武備志》(1621年初刊)就收錄有15大類、近200種火器。 在近代槍炮出現之前,火器的戰術性能還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始終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宋朝以後,冷兵器仍在不斷改進和發展。宋初,設有弓弩院,兵匠達1042人,「歲造弓弩、箭鏃等凡千六百五十餘萬」(《玉海》卷一五一)。後又設南北造箭庫、弓弩造箭院等,工匠達1071人,「戎具精勁,近古未有」。宋初使用的「三弓八牛床子弩」,以70人張發,一次射箭數十支,遠達300步(約合465米)。宋神宗時,李宏進獻的「神臂弓」,1人發射,遠及240步(約合372米),「施於軍事,實有奇功」。後韓世忠又加以改進,製成「克敵弓」,「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約合558米)」,可以貫穿重甲。宋朝的冶金技術又有發展,經反復鍛打而成的「蟠鋼劍」,雜質極少,組織緻密,因而剛柔相濟,不僅削鐵如泥,且可屈之如鉤,縱之復直,有良好的彈性。邊疆少數民族用冷鍛法製成的「瘊子甲」,甲片表面光滑如鏡,硬度很高,「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宋沈括撰《夢溪筆談》)。宋朝使用很廣泛,開禧三年(1207),金軍攻擊襄陽(今屬湖北省),曾使用千餘座拋射火器。元至元十年(1273),元軍攻襄陽,用回族人亦思馬因制,稱「回回」,利用重力下墜拋擲石彈,重達150斤。宋元時,造船技術發展迅速。宋朝每年造船3000多艘,元朝每年造戰船5000多艘。明初,鄭和下西洋,最大的船長達137米,舵桿長11.07米,張12帆,可運載上千人,是世界公認的當時優良的海船。在火器發展過程中,具有機動力、打擊力和防護力的戰車也隨之發展,這種戰車四周圍有屏障,車中放置輕重火器,用畜力或人力挽曳,在明代的野戰中顯示了很大的優越性。 中國古代兵器製造業的管理體制 早在春秋時期,國君已開始設官統一管理兵器製造部門。《考工記》記載,周王設「司空」,「掌營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廟,造宮室車服器械,監百工」。戰國時期,兵器主要由各國府庫附屬的作坊製造,設造者、主造者、監造者三級管理,兵器上常要題銘,以考核兵器的質量。秦由管理宮廷事務的少府掌管兵器製作。漢少府中有職官「考工令」,主作兵器。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實行鹽鐵官營,在全國設鐵官49處,冶鑄兵器及農具。為了加強兵器的管理,漢制諸侯王不得私作兵器,民間若私鑄鐵器,要處「左趾」(用鐵鉗束住左趾)的刑罰。北周建德四年(575)置軍器監,首創在中央一級設置獨立的兵器製造業的管理機構。隋仍置少府監,領尚方,掌兵器製造,下轄甲鎧署、弓弩署。唐卻承繼了北周的建制,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設軍器監,領甲坊署、弩坊署。據唐官修的《唐六典》記載,國家有製造兵器的統一標准。北宋初,只由三司使中的鹽鐵使典領胄案,主兵器製造。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王安石變法,仿唐制設軍器監,總內外軍器之政,兵器製造大為改觀。南宋以後,開始由工部參與製造兵器。元朝注重造兵,中央依次由軍器局、軍器監、武備監、武備寺、武備院等主管造兵,機構品級越提越高。各路設軍器人匠提舉司、軍器局,轄各州縣的甲局、弓局、箭局、弦局、雜造局等,造兵機構遍於全國。軍隊並帶有工匠,隨軍製造各種應急兵器。明朝的兵器製造分由工部和內府監局主管,下轄軍器局、兵仗局、火葯局等,其中的盔甲廠、王恭廠有工匠9200餘名。清朝仍由工部和內務府分管造兵,設有武備院、八旗炮廠、八旗火葯廠等。嘉慶以後,火器製造處於停滯狀態。 中國古代的兵器製造曾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象銅鐵冶煉的一些工藝技術要早於其他國家幾百年,火葯、火器的發明和西傳更是中華民族對於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這些傑出的成就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但是到了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中國古代兵器製造業也發展遲緩,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已大大落後於西方。
㈤ 原始的矛是什麼樣的
在原始格鬥兵器中,矛槍類是最重要的格鬥兵器之一。將長木棒頭部削尖用以扎刺,就是最原始的矛。以後逐漸用石、骨製成尖頭,綁縛於木棒前端,矛就正式誕生了。
㈥ 請問原始人製作石矛時用什麼東西來把石頭刀片和木桿粘在一起
原始人沒那麼高級,一般是把木棍的頂部劈開口子,然後把石頭刀片粗的部分卡進去,尖的部分對外,於是就做成了長柄武器。
㈦ 古代矛桿到底是用什麼材質打造的什麼人才能用的起
說“矛”之前,我們得先提一下“槍”。
原來一根看起來很簡單的矛桿,竟然有如此多工藝和講究在裡面,真是佩服古代工匠們的手藝和心思,造出巧奪天工的兵器。
㈧ 古代的時候矛和盾分別是用什麼做的
這要看在哪些地區,哪個階層使用的。在古代,士兵所使用的矛基本都是木桿,矛頭也要看在那個社會階段,如果是原始部落時代,基本矛頭是木頭削尖,到青銅時代,基本都換成銅,到鐵器時代就換成鐵,軍官以上長矛少量是使用金屬桿的。而盾牌也是多種多樣,最普遍都是木盾,還有鐵盾和銅盾,還有藤盾。
武器使用啥材料,並不是越先進越好,必須考慮是否易得,製造加工成本,使用是否方便。因為在古代,木頭相對金屬,比較容易獲得,製造加工比較簡單,成本低廉,樹木又是可再生資源,過十幾年或二十年又全長回來,上好的硬木韌性也是很好的,比金屬盾牌輕便很多,防腐處理好,也是想當年耐用的,自然成為首選。還有在些少數民族地區,藤盾採用韌性極好的樹藤,經過特殊加工,不但輕便,防禦也是非常驚人,還足以抵擋刀劍箭矢和鐵珠,而且相當耐用。金屬盾牌,考慮到獲取比較麻煩,製造加工成本比較高,雖然防禦很強,而且最大問題是太重,一個金屬盾牌太小沒用,要足夠大,又會太重,非大力士不可使用,長時間作戰就會把體力消耗光了,所以金屬盾很少有。古羅馬盾牌也大多是木製,外蒙金屬皮而已。
盾牌又分小盾和大盾,小盾一般是進攻使用,大盾多是防禦使用。
㈨ 綠色地獄鐵矛好還是黑曜石矛
綠色地獄鐵矛好殺傷力大些。
綠色地獄長矛製作方法:
1.打開游戲,首先使用【石斧】砍伐一顆樹木獲得長木棍。
2.隨後點擊【滑鼠右鍵】展開長木棍互動菜單。
3.然後點擊進入【製作界面】。
4.最後在製作界面選擇【長矛】並點擊完成【製作】即可。
㈩ 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主要冷兵器有哪些
常見的冷兵器
[戈]
中國古代擊刺勾啄長兵器。其特點一般為在端首帶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安有長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敵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鐮等原始工具發展為石戈、青銅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樣,據《考工記》記載,戈的規格是:戈廣
2寸,內長七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矛]
一種帶有尖銳刃器的長直形刺殺兵器。世界上多數民族過去在野獵和戰爭中曾使用的刺殺武器或投擲武器。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後來的矛是在矛桿上裝上矛頭。全長1_5一5米。在石器時代使用石矛頭和骨矛頭,從青銅時代開始使用金屬矛頭。矛使用最廣泛的時間是在鐵器時代。羅馬步兵裝備矛頭重而長的投擲矛和長矛。中世紀時,騎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羅馬,矛是徒步軍人和乘騎軍人的一種通用武器,軍人通常將投擲矛放在鑄制的矛簡肉攜帶。15一16世紀,俄國的矛主要使用鐵或上等鑄劍銅製作的帶棱矛頭。矛頭的頭部稱為矛尖,套在矛桿上的矛頭的管部,稱作矛盔。矛桿末端有金撬套箍。矛頭和矛盔相連的粳大部分製成球形。一種長桿輕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槍刺的出現,而在騎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矛又名銷、鍍,後進化為槍。矛由矛劈、骸、柄、韋尊四部分組成。矛劈,就是矛頭帶刃的部分,中線起脊,有的兩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圓錐形。用來安插矛柄。柄為竹製或木製,長為2丈或2丈4尺。為了防止矛頭脫落,兩旁常有兩個環紐或留出兩個小孔,以便用繩索將矛頭綁牢在矛柄上,或用釘子釘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來插地。最初用尖形約石塊或骨角做矛頭,綁在竹木桿上,商周時期,矛頭改用青銅製造,分酋矛和夷矛兩種。戰國以後,改為鐵制。由於槍的出現和興起,矛的作用減弱,晉以後矛逐漸演變為槍。
[槍]
古代一種刺擊長兵器。根據李簽《太白陰經》記載:兩軍對陣時,持槍刺敵;宿營結寨時,樹槍為營;涉渡河川時,縛槍為筏。槍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將竹竿、木削制尖頭,後又加銅或鐵判槍頭。晉代,槍頭改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後各時期,槍都成為軍隊的主要武器。唐代槍分漆槍、木槍、自桿槍、棒撲槍四種,漆槍短,是騎兵用的;木槍長,是步兵用的,其餘兩種為皇朝禁衛軍所用。宋朝的槍種類繁多,《武經總要》申記有搗馬突槍。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鍵槍、梭槍、褪槍、太寧筆槍、短刃槍、抓槍(兩種),藻黎槍、拐槍、拐突槍、拐刃槍等。明朝軍隊申,槍仍屜"自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槍、箭形槍、龍刀槍等,還有手頭標槍。清代的長槍有嫉形槍、筆形槍、鉤形槍、矛形槍等。到清末,經戰爭的淘汰,種類繁多的長槍趨向於單一化,槍頭一般為扁形,圓底,筒外加數個銅箍,其外形接近矛頭。這種槍一直沿用到中國工農民主大革命時期。北方革命根據地叫做紅纓槍,南方革命人民則叫做梭鏢。
[戟]
古代一種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長柄兵器。中國戳又稱饅。棘等,是戈與矛的合一體,這種形制是世界獨有的。中國柄前安置直刃,一側枝生橫刃,具有鉤、啄、刺、割四種功能,殺傷力強於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聯裝在木柄上。據《考工記》記載,西周時期的規格是:戳廣寸半,內長4寸半。胡長6寸,援長7寸半,刺長6寸,重1斤4兩,柄長1丈6寸。中國目前已發現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遺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體銅戳。普遍使用於商、周以至漢、晉各代。南北朝後逐漸被槍代替,變為儀仗兵器,唐代以後被淘汰。
投射兵器
[投矛器]
提高矛的投擲距離、打擊力量和准確性的拋射裝置。投矛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或木頭製成的小板(長30一150厘米),板上裝有矛桿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投矛器出現在太古時期,在考古發掘時曾在上舊石器時代地層發現了投矛器(公元前1一1_2萬年)。澳洲土著民族下巴西的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使用過投矛器。
[彈弓]
發射彈丸的弓。彈弓早於射箭的弓弩出現,原為打獵工具,後也用於作戰格鬥。明清兩代軍中,也有身懷彈弓做為暗器的。彈弓彈力較小,弓脂多用竹製,外裹牛筋,內襯牛角,強弓內襯鋼片,以增加彈力。弓弦絲制,也有用牛筋劈絲,混合人發、雜絲編成。強弓需四個力才能晚開。普通弓為兩個半力。強弓射出彈丸,著人即斃命。弓長約十八拳,如拳寬2寸,則弓長3.6尺。一般彈丸用粘土和膠團製成,曬至極干,即可使用,也有鋼鐵彈丸。
[飛去來器]
投擲兵器。它原是原始人的行獵工具。古代埃及人和其它一些國家中也把它作為兵器。它是有一定長度、角度和形狀(十字形,折角形等)的薄片或曲棒,拋出後飛速旋轉,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呈曲線擊向敵人,如擊不中目標可藉助自身的迴旋力飛回來。
[弓]
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綳緊即成,以後在製作技術上不斷發展,選材、配料、製作程序和規格逐步充實,精良。但弓的基本動力原理和形制沒有改變,即由弓背,弓弦兩部分組成,射箭時拉引弓弦使弓背弩曲度加大,利用弓背曲伸的彈力將箭彈射出去。使用方法有雙臂拉引,也有腳手並用拉引的(如古代印度弓)。弓是古人戰爭中遠距離打擊約有利武器,自人類出現戰爭到近代槍炮大量使用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無法替代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49197.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