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新聞如何運用比較方法研究

新聞如何運用比較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3-01-10 21:29:56

① 傳播學的研究方法哪些

目前傳播學比較公認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調查研究法、內容分析法、控制實驗法、個案研究四個維度。
調查研究法是應用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在確定的范圍內進行實地考察,並收集大量資料以統計分析,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是文獻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
控制實驗法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人為地設計一個特定的、非自然狀態的環境,在研究者控制下進行測驗的方法。
個案研究的價值在於深入全面地佔有研究對象的資料,可以提供許多材料與見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礎使用,由後續研究得出一般結論。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c6c59f0100zwyl.html

② 新聞傳播學——廣告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每天學一點新聞傳播學。

廣告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性質:廣告學是在許多的邊緣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的獨立的社會學科廣告的本質不是經濟性的而是一種廣泛的信息傳達。廣告實際上在做三件事:傳播一種信息、提供一種服務、倡導一種理念。

2、研究對象:廣告活動和廣告事業的產生和發展規律可分為:理論廣告學、歷史廣告學、應用廣告學。

3、研究方法:(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採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3)運用比較法

廣告環境

1、廣告環境的概念:廣告環境一般是由兩個層次構成——廣告傳播環境和一般社會環境。(1)廣告傳播環境:由傳播體制、傳播媒介、廣告產業、廣告主、競爭對象以及競爭品牌等因素構成。(2)一般社會環境:由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法律等因素構成。一般社會環境發生著更大的作用,它不僅從根    本上決定廣告的傳播環境,也直接影響到廣告的生存和發展。

2、中國的廣告環境:中國廣告市場的發展明顯受制於宏觀經濟環境。其中對廣告市場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國家發展環境、國際政治環境、國家經濟環境、國家政策環境等。

每天學一點新聞傳播學。

點關注,不迷路。

我是哞哞,一個新聞傳播學學習者。

③ 精確新聞學的方法

運用定量研究方法來採集數據,這是精確新聞學與傳統新聞學的最大區別。按照定量研究的實施機構來劃分,數據主要來自於兩條途徑:一種是新聞媒體或記者自己運用定量研究方法,獨立完成數據搜集,這樣寫成的精確新聞稱之為「主動性精確新聞報道」;另一種途徑是直接採用其他社會組織或機構的研究結果,這樣寫出來的新聞報道就是「反應性精確新聞報道」。
主動性精確新聞一般按照以下程序展開:首先,確定報道題材和研究問題,制定比較完善的操作計劃,計劃包括研究方法、分析單位、研究指標、抽樣方案、問卷設計、訪問方法(或類目建構、實驗程序)等,並分配足夠的人力和物力保證實施;然後,按照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方式來抽取樣本,實施資料搜集;最後,進行資料分析,總結研究成果。研究過程中,記者應當遵循如下原則:第一,要盡量做到價值中立,這是保證研究的科學性的前提。第二,記者應以定量研究專業知識為基礎,嚴格遵循定量研究的操作規范,最大程度地減小誤差。所以,采寫精確新聞的記者,需要記者當務之急是通過對定量研究的系統學習,掌握定量研究的專業知識,並在實踐中小心謹慎,從而保證新聞數據的客觀精確。 應用數據的過程也就是寫作新聞的過程。
1、告訴讀者數據是怎麼來的。記者不僅要展現數據結果,而且要提供有關研究方法和過程的必要信息,告訴讀者數據是怎麼來的,這是精確新聞寫作的特殊規范。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和實驗法。對於調查法來說,按美國民意調查研究協會的建議,應對樣本數、負責機構、抽樣誤差、抽樣總體、訪問方法、訪問時間、問卷問題、是否依據全部樣本等八方面情況作報道。受眾只有清楚地知道新聞中的數據是如何得出的,才能對媒體形成有效監督,辨別出新聞當中的「假」數據,也才能充分相信數據的精確性與代表性,這本身也是受眾知情權的應有之義。
2、選取具有新聞價值的數據。報道並不是研究報告,它講究的是新聞價值。記者應當以受眾的需求為中心,選取他們感興趣的數據信息,而不應當簡單復制研究報告中的所有數據。
3、在形式上「包裝」數據。約翰遜總統的前助手、《真正多數》的作者伍頓博格說道:「當把統計表放進文章中的時候,人們就要打哈欠。」將枯燥的數據變得生動起來,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數據的呈現方式。首先,盡量使用整數,不是整數的也常要四捨五入,化作整數,從而便於受眾接受。再者,運用類比、比喻、引用俗語等方式來使數字和人們日常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另外,可以運用圖片、表格等手段使數據形象化。 盡管精確新聞是以數據信息作為自己的內容基礎,但是,數據往往停留在對社會宏觀概況的描述,無法深入到社會的深處和細處,顯得表面化。這就要求記者除了采寫數據,還應當以數據為起點和線索,拓展報道的廣度和深度。
1、挖掘數據中隱含的深意。為了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深度需求,有必要以數據信息為出發點,再深入采訪下去,探索隱藏在表象之後的深層含義。記者應圍繞數據多問幾個「Why」和「How」,通過深入挖掘背景事件,采訪具有典型性的相關人物,在社會的多元關系中來探求數據背後的深層本質。
2、表現數據後面的人性人情。在精確新聞中要避免的是,社會生活中一個個具體的「人」淹沒在了各種各樣的數據之中,生動的社會生活變成了文章中的一個個簡單變數。這也就要求新聞工作者不能僅用數據說話,而應當始終以受眾的需求為中心,生動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數據後面的人性人情。具體操作上,可以多一些對具有感性張力的個別人物和事件的捕捉,多一些對具有感染力的細節和情節的描寫,多一些對個性化語言和動作的呈現,從而使宏觀廣度和微觀深度相得益彰,使傳統新聞寫作和精確新聞寫作方式相互結合。

④ 外國新聞作品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研究外國新聞作品,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在多個層次上展開,或對某一類新聞作品進行分析研究,或對某一個國家一個時期的新聞作品進行綜合研究,或對某一個外國記者新聞作品進行研究。而具體分析、研究單篇作品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研究均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

2、外國新聞作品常見的報道形式:消息(電訊)、特稿、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
(1)消息:是以簡潔的文字,簡明扼要的方式及時報道新聞事實的一種新聞文體,是最大量、最經常運用的一種報道形式。消息常被稱為「報紙的主體」。
西方新聞界一般將消息分為:硬新聞和軟新聞。硬新聞指時效性強、比較重要的事情報道。軟新聞指時效性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濃厚的報道。
(2)特稿:是西方新聞寫作中的一種特殊文體。它是以形象生動的手法,將新聞事件、人物、場景、氣氛等具體、生動地再現出來的報道形式。特稿常用「設懸念」的手法來開篇。
(3)解釋性報道:是西方傳統的客觀報道發展到20世紀初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報道形式。它是在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基礎上,重點回答新聞事實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將來如何發展的一種報道形式。解釋性報道是一種背景性新聞。
(4)調查性報道:又稱揭露性報道,是一種在積累了充分事實的基礎上,以系統、深入地揭露問題為主旨的報道形式。調查性報道分為單項揭醜式(針對某人某事)和綜合分析式報道(針對某一方面存在的問題)兩種。

⑤ 新聞心理學的新聞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新聞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方法論又分為一般方法論和專門方法論。 (1)客觀性原則。堅持客觀性原則是指在新聞心理學的研究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2)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准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是指把新聞活動的傳、受雙方的各種心理活動視為一個整體結構進行研究,揭示新聞心理學發展的總體規律。
(3)發展性原則。人的心理活動不是靜態的,而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即使是比較穩的個性心理特徵,在長時間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也會或多或少地有所改變
(4)揚棄的原則。在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

⑥ 比較法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宏觀比較與微觀比較

法國比較法學家勒內·達維結合幾乎涉及世界絕大多數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論述了宏觀比較與微觀比較的方法。他認為,宏觀比較是對屬於不同法系國家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主要是指對大陸法系、英美法系與社會主義法系的比較。對於宏觀比較的運用,主要是法哲學家和政治學家注重,運用於比較憲法和政治學方面的研究。達維認為,微觀比較是指對屬於同一法系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德國比較法學家萊因斯坦認為,宏觀比較是關於整個法律制度的比較,微觀比較是具體法律規則和制度的比較。當然,二者是相互交錯的。瑞典比較法學米凱爾·博丹認為,比較可以是雙邊的(即兩個法律制度之間)或者是多邊的(即三個以上法律制度之間)。宏觀比較是在法律制度整體之間或不同法系之間;微觀比較是將具體法律制度、法規放在其法律的和"非法律的背景和環境中進行考察"。匈牙利比較法學家伊·薩博從劃分法律的層次的角度,認為宏觀比較是把法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即為與法律理論相聯系的一般的法律比較;微觀比較是法律部門一級的比較和法律制度一級的比較。這種比較既可獲得理論性的結論,又可體現直接的社會功能。
我國一些比較法學家認為,宏觀比較是指不同法系或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法律、法律制度的比較。在此,至少有三種情況:第一,相同社會制度國家但屬於不同法系或法律傳統的法律之間的比較,最普遍的就是屬於普通法法系國家(英、美等國)的法律與屬於大陸法系國家(法、德、意等國)的法律之間的比較。第二,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法律、法律制度之間的比較。第三,在同一個國家內,由於存在著不同社會制度或者是在同一個國家內存在著不同的法系或不同的法律傳統,因此同一國家內的屬於不同社會制度或不同法系的法律和法律制度之間的比較,同樣是宏觀比較。
微觀比較是指對不同法律概念、規則、制度、部門法等方面的細節比較。例如,比較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中的合同,或者比較同屬於大陸法系的法國與德國法中的"佔有",或者比較英美法系的對價學說與大陸法系的"約因"概念等,均屬於微觀比較。
二、規范比較與功能比較

這主要指對不同國家的法律規范體系的比較或具體法律規范的比較。規范比較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不同的國傢具有相同的法律結構,即被比較的國家法律部門的劃分及其法律概念、規則等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使它們之間具有可比性。二是被比較的法律制度、規則在不同的國家中具有相同的社會功能。如果被比國家的法律的社會功能相同而法律結構不同,或是法律結構相同而社會功能不同,則不具有可比性,也就不能進行規范比較。規范比較僅注重文本上的法律而忽視法律產生的社會條件及其在社會中的實際功能,往往僅從本國的法律概念、法律結構、法律制度和法律方式出發,與其他國家的法律及其制度相比較,則會產生狹隘的民族中心主義。
功能比較則突破了規范比較的局限性。功能比較解決的是社會問題,被比較的國家有相同的或相似的社會問題或需要,可以對其運用的不同的解決方式進行比較。功能比較沖破了規范比較受本國法律概念、法律結構等方面的限制,擺脫了規范比較只從本國的法律概念、法律結構和法律思維方式出發與其他國家的法律進行比較而產生的民族偏見。對於不同的法律規范但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時,可對相應部分進行功能比較。
當代德國比較法學家茨威格特和克茨深刻地指出,全部比較法的方法論的原則是功能性原則,由此產生諸如對被比較法律的選擇、探討范圍、比較法律體系的構成等方法論的規則。他們認為,任何在比較法研究中作為起點的問題都必須從純粹功能角度出發。荷蘭比較法學家科基尼·亞特里道否定了純粹功能主義觀點。他引證了法國法學家羅茲馬林提出的應當把規范比較與功能比較相結合的觀點,認為純粹的結構(即規范)主義會導致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純粹的功能主義忘記了法律制度涉及調整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克服各自的局限性。
規范比較與功能比較之間是相互協調和相互補充的關系,不可偏重於哪一方面。不同國家的法律及其法律制度之間的比較,可以依據法律概念、法律結構等方面的不同,或者依據所要由法律解決的社會問題和社會需要的不同,分別運用以法律規范為中心的規范比較或者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的功能比較進行研究。
三、文化比較

我國一些比較法學家認為,文化比較方法是指在對法律的理解上,把法律視為一種文化現象。從文化的角度理解,法律不僅是一種解決社會問題或滿足社會需要的工具,也是表達或傳遞意義---人們對世界、社會、秩序、正義等問題的看法、態度、情感、信仰、理想---的符號。一些外國的文化比較方法論者認為,比較法就是法律文化的比較。德國比較法學家伯·格羅斯菲爾德認為,法律即文化或文化即法律。他把比較法看作是各種法律文化的對比。比利時法學家霍克和沃林頓等人提出,以"作為文化的法"的比較法新範式,取代傳統的"作為規則的法"的比較法範式。美國比較法學家庫里蘭認為,要對某一法律體系進行有效考察,必須置身於塑造這種法律體系的歷史――文化背景中,理解並說明該法律體系的文化精神。她提出了"文化介入"方法認識和理解法律文化。弗里德曼認為,法律文化自身被理解為法律發展中的一個原因性因素,文化決定了法律和法律思維的發展文化。
文化是研究法律和比較法研究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對於不同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的產生和變化具有一定影響。但是,在法律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文化並不是惟一的終極的決定的影響因素。因此,我們進行比較法的研究,在運用文化比較方法時,一方面,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正確認識法律、文化等上層建築組成部分之間,以及它們與社會經濟基礎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要重視西方學者關於法律文化方面的論述,引進和借鑒各種比較研究的方法論。
四、靜態比較與動態比較

綜合一些中外比較法學家的觀點認為,從概念上理解靜態比較研究是指對法律條文的研究,靜態地觀察法律制度,即在橫斷面上、在特定時間點上研究它們。動態比較研究是指,除研究法律條文外,還包括對法律的產生、本質、發展、功能、形式,以至法律的制定和實行等問題的研究。當然,有的西方法學家對上述概念也有不同理解。
義大利比較法學家薩科在20世紀末提出了"法律共振峰"理論,並聲稱是對比較法的動態研究。他認為,動態研究是基於對特定法律制度運行中的各種成分的實際觀察,而靜態研究則是基於分析推理的教條主義方法,它僅提供抽象定義。按照薩科的理論,在同一個法律問題上不是只有一個規則,而是包括憲法規則、立法機關的規則、法官的規則和闡釋法理的法學家的規則。他把包含著不同法律規則的制定法規則、判例法、法學家的學理解釋等法律表現形式,以及立法者、法學家、法官為了對規則進行抽象地闡釋和論證而提出的非行為規則的各種成分等,均包括在"法律共振峰"的范圍。他認為,這種動態研究分析影響法律的各種成分的變化,與靜態比較研究相對立。
薩科的"法律共振峰"學說有其局限性。例如,它強調法官判決即判例法和法學家的闡釋作用,將其作為法的淵源,而中國不實行判例法制度;它強調法官個人在創制和發展法律方面的作用,強調法官的司法獨立性,而中國是由憲法和相應的法律規定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在本質上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因此,薩科的"法律共振峰"理論不適宜中國比較法學家運用而進行動態比較研究。我們應當把靜態比較和動態比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相互配合而不是對立,進行比較法研究。

⑦ 從選材方法,報道角度,文字寫作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電視新聞稿和報刊新聞稿在寫作上哪些異同點

物我交融 情趣盎然――轉換聯想法寫作能力訓練
一.轉換聯想法主要特點與寫作要求
1.轉換聯想法的主要特點
這種聯想法,在文章中經常以比擬的形式出現.我們寫作的時候,對某種事物有著強烈的感情,就會覺得它們也彷彿有人一樣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樣的語言動作.要把這種感覺生動地表達出來,使讀的人獲得真切的感受,作者從這種事物聯想到某種人,並將這種事物當 人來寫.反之,也可以用描述人的詞語來描述事物.這是因為人的某些特徵給作者以深刻的印象,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感情,由此聯想到與之類似某種物,將人的感情,動作當作物來寫.在作者的聯想中,由物想到人,由人想到物,這種聯想的形式叫做轉換聯想法. 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恰當地運用了轉換聯想法:看到松樹"在半空展開枝葉",生機勃勃,就聯想到高山上空的物象,於是馳騁想像寫泰山松"像是和狂風烏雲爭奪天日"," 和清風白雲游戲",用轉換聯想法賦予它人的感情,給予它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樹望穿秋水"," 斜著身子張望";"有的松樹"支開"墨綠大傘","等你";"有的松樹自得其樂",一副瀟灑模樣,真是形神兼備,惟妙惟肖,作者把我們帶到一個美的境界.這種藝術效果的取得,來自於轉換聯想的恰當運用.運用轉換聯想法還務必有強烈的感情.有了這種激情,才有那李賀的"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詩句.將自己的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戀的凝重之情傾注在金銅仙人初離漢宮時的凄婉情態上.有了這種激情,才有那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其中竇娥臨上法場的控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第三折《滾綉球》)這正是表現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的極端憤懣之情.
2.轉換聯想法的寫作要求
轉換聯想法常以比擬的形式出現 ,而比擬這種形式往往用在作者情感飽滿,以至於到了物我兩忘,物我交融之時才採用.此時,有一種"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感覺.(王國維《人間詞話》)歐陽修的《蝶戀花》一詞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見一斑.
在作文中,比擬,可以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十分具體生動,達到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田曉菲表現的"夜來了"就是這樣的:"拎著好夢來了,背著睡眼來了","把小星星撒滿人間,螢火蟲提著燈籠."這是將抽象的"夜來了",比擬成人,想像他能夠"拎著"能夠"背著",形象可掬,詩味雋永.她的《快樂的白楊》, 則運用轉換聯想法把白楊比擬成"一群活潑而快樂的姑娘, 夏天的風里它快樂地笑, 送來一片綠色的陰涼", 詩意盎然, 生動感人.尹世霖的哲理詩――《冬》是那麼情理盎然:"請聽,/種子和泥土的談話:/多虧厚 厚 的雪被,凍死了害蟲,細菌,/溫暖著種子娃娃."詩人巧用轉換聯想法,將冬天寫得朝氣勃勃,昂揚向上.哲夫筆下的山更富有情趣:"突兀地來了一座山,鬱郁的,似乎一個不很快活地村姑,沒頭沒腦地在等什麼人.接著,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絡繹迎接上來,且相互之間絕不關聯絕非約好了來的;來的很是突兀,似乎不是遠遠迎上來,而是兀地從地下拱上來;迎風一晃便化作一個個風姿綽約,飄飄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發型,穿了時髦的長裙;滿面春風挽了裝滿土特產的籃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 走來爭相招徠買主, 推銷貨色, 使人生出興奮,想去親近一番.(1988年12月29日《中國青年報》)在作者筆下山變成了村姑,一座座山,迎風一晃化作一個個貌美的姑娘,手挽土特產的籃子,帶著盈盈的笑,好像要推銷自己的貨物.以轉換聯想的方法,將山想像成美麗的姑娘表達了對南方山脈的喜愛.這一段以作者的立足點----列車為依據,巧妙地寫出了列車行進中所見的山的風姿.
二.人與物之間的轉換聯想法的形式及作用
1.轉換聯想法的形式
這種聯想法就是把物想像成人,把人想像成物或把此物想像成彼物的聯想方法.共有兩種形式:
(1)人格化.指把物想像成人,並當作人來描寫,又叫擬人法.主要有這樣幾種方法:
①給物配上人的動作.如:"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有時趁著月色還採花釀蜜."(楊朔《荔枝蜜》)
在第一句里作者把油蛉和蟋蟀的叫聲想像成人的動作並當作人來寫.既表現了油蛉和蟋蟀鳴聲悅耳的特點,又寫出了兒童對油蛉和蟋蟀的喜愛,表達了兒童的天真快樂.而第二句則是作者把蜜蜂采蜜想像為人的勞動,將蜜蜂和人渾然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蜜蜂的辛勤勞作的敬佩之情.
②賦予物以人的感情,讓事物用人的語言說話.如:金魚回答道:"用不著悲傷,去吧,上帝保佑你,就這樣,你們准會有座木房子.(普希金《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這段童話,將物(金魚)與人的感情聯系起來,在這些"物"的身上溶注了作者賦予的感情,使它們"活"了起來,像人一樣有思想有情感.
(2)擬物.指把人想像成物或把此物想像成彼物.這是將人的某些特徵溶注於物的結果.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作者用"飛"這一'物"的動作來描寫宏兒的跑的速度之快,表現了宏兒的喜悅之情.
又如:"不知國民黨是啥樣的狼心狗肺".(楊沫《青春之歌》)這里以"狼心狗肺"描寫國民黨反動派的兇狠殘暴,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之情.
作者的情緒狀態是這種聯想的關鍵.對於同一客觀事物,處於不同的情緒狀態,對它的知覺會完全不同.比如說"山",在一般人眼裡,最多隻是看出了它的高,大,險.而在李白的眼裡看出了它的不屈不折的氣概.他自己也好像靠在山上,也有這種傲骨,他的《獨坐敬亭山》一詩(原詩見本章[能力訓練])就是這種情感的寫照.
春天的花草蟲鳥,常給人一種喜悅的感覺,春的到來從它們身上可以體現出來,給人一種勃勃生機,給人一種希望.而杜甫卻是"花濺淚" ,"鳥驚心"(《春望》)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這種情感正是春天所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即國都淪陷,城池殘破,亂草遍地,滿目凄涼景色而致.這里的"花濺淚"和"烏驚心"正是將自己的情感傾注於物上的結果.
不同的情感產生的聯想是不同的.漫漫長夜,對一個充滿憂傷的人來說,則是恐怖的孤獨的夜,而對於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來說卻是"素樸的黑夜婦人",是"溫文的"柔和的"可愛的".這是由於她此時充滿著幸福的情感.這正如"在牆上塗上一灘不成形的墨跡,一個飢餓的人會把它看成是一堆食物,而一個山水畫家會把它看成是一塊怪狀的山石"一樣,(膝守堯《審美心理描述》)主要在於人的主觀感覺的不同. 因此,這種由物到人的互相轉換的聯想法,並非機械地互換,它是作者激情的歸宿,是作者喜怒哀樂的情感宣洩的必然結果.
有了這種激情,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激情轉換到他物上呢 首先,要克服思維上的習慣定勢.隨著同學們年齡的增加,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越來越豐富,知識的增多往往會把覆蓋在事物表面的神秘的面紗揭去.而神秘性一旦消失,在我們面前出現的都是符合各種自然或社會科學的一些事物,而且我們也會失去對它們的注意力.注意力消失了,再加上我們總用清晰的科學標准代替情感的總體把握,總以規規矩矩的方圓去代替活生生的想像,在你面前出現的山,永遠是一座山;人,永遠是這樣的自然狀態的人;彩虹,是陽光和雨霧相互作用的產物;垂柳,是歸屬於植物的某一科,是落葉喬木或灌木.就這樣以科學的分類標准代替審美標准,是不會移情於物的.其次,要善於以己度物,以情度物.在某種情感的支配下,要善於將沒有任何顏色,毫無質感的抽象線條,平滑的曲線,看成富有活力的物體,飛揚的拋物線則更覺動人心魄.我們只要打破習慣的心理定勢,善於以己度物,以情度物,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彷彿也有它自己的感覺,意志,也能像人一樣活蹦亂跳了.
運用轉換聯想法時,美麗的彩虹就不再是雨霧和陽光相互作用的產物了,而是一座通往幸福大門的橋梁了;垂柳就不再是植物中的哪一屬哪一科了,而是小姑娘跳著柔美的舞蹈;一彎新月看上去就會溫情脈脈;一輪圓月看上去就是在點頭微笑,就不再是本身不發光,無生命,總是圍繞地球轉動的月球了.
2.轉換聯想在寫作中的作用
(1)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鮮明的愛憎,喚起人們的聯想和想像,構成新穎的意境.
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轉換到物上,展開豐富的聯想,訴諸筆端,就會在人們面前出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畫面.
讀聞一多的《紅燭》一詩,我們就深深被詩句所打動,詩人就紅燭這一形象表白自己的情懷,全詩將紅燭人格化,以詩人對紅燭心跡的感情交流為線索,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轉換到紅燭上,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忠貞,對人民的熱愛,以及為祖國人民的新生而殞身不恤的崇高精神.
(2)使敘事形象生動,增強感染力.
比如對春天的描寫,如果僅從植物的色彩來寫難免乏味,而朱自清的《春》則將春天人格化,給春天以人的情感,豐富了春天的意境.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寫出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情態.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偷偷的"鑽出來,用的是擬人手法寫出春草勃發,悄然來到的情態.作者寫出了春草的精魂.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則進一步寫出了各種花競相開放的景象.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為人們描繪了春天到來的幾幅圖畫,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春天的圖景立體化.使得春天不僅有景,還有情,引起人們無窮的聯想.
還有的詩人抓住了春天繁花似錦的景象,給予擬人的描寫,也很有情趣:"春天穿戴的花枝招展正在趕路,遇上前來求偶的五月;"結為伉儷後"牽牛花吹吹打打,很熱鬧了幾天,他們夫妻恩愛便有,南風徐徐喁喁低語."作者化靜為動,將春天的美好景色描繪得惟妙惟肖.

三 能力訓練
1. 賞析冰心的散文(片斷), 揣摩轉換聯想法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你看,這位海的女神是"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她在"雲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風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陰沉"
"她住在燈塔的島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島是她的侍從;夜裡她曳著白衣藍裳,頭上插著新月的梳子,胸前掛著明星的瓔珞;翩翩地飛行於海波之上……"
大風的時候,"她駕著風車,狂飆疾轉的在怒濤上驅走;她的長袖拂沒了許多帆舟.下雨的時候,便是她憂愁了,落淚了;大海上的一切都低頭靜默著.黃昏的時候,霞光燦然,便是她回波倩笑,雲風飄揚,豐腴輕柔而瀟灑……"
提示 : 冰心在《往事》中,將大海人格化,賦予它以人的形體,生命,動作,感情,把海這個無生命的"物"變為有生命的人,給人以美的感受.作者將生活中的人的表象綜合在一起,塑造了海的女神的形象.以"艷若桃李","海霞"來寫她的美麗的動人;以"冷若冰霜,,和"風雨的海上"來寫她的"冷峻"不可侵犯.接著又從起風時,下雨時和黃昏時三層來寫海的女神的剛柔相濟的豐富感情.將人的感情,形態賦予大海,表現了作者對大海熾烈的感情.摒棄了以往人們對海的記實的描摹,開拓了寫作的視野,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2. 試析孫犁《荷花澱》中的一段描寫,講講作者是如何運用轉換聯想法的.
"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變成人了!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個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
提示:在上文中,作者是把鑽在水下的游擊隊員當做水生植物來寫的,把植物生長的"長"臨時移用到人身上,但"長在水裡"的水生植物並未出現,是直接把人寫成了物,這是運用轉換聯想的範例.

3.試分析王願堅的普通勞動者中的一段,講講作者怎樣把相似聯想和轉換聯想結合起來,更好地表情達意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勞動場面:一條高大整齊的山嶺把兩個山頭聯在一起,一條條巨蟒似的卷揚機趴在大壩上,砂土,石塊像長了腿,自動地流到壩頂上.壩上壩下到處是人,汽車,推土機在匆忙地奔跑---"
提示:這段措寫,作者把相似聯想和轉換聯想結合起來,很好地表情達意:"山嶺是借喻中的喻體."巨蟒似的卷揚機"是明喻."巨蟒似的卷揚機趴在大壩上"是比喻兼比擬."砂土,石塊像長了腿,自動地流到壩頂上",雖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是把沙土和石塊當做有腿的動物來寫的,是比擬,用的是轉換聯想."汽車,推土機在匆忙地奔跑"是比擬,用的也是轉換聯想.
4. 讀《"集體"詠嘆調》,講講作者是如何運用轉換聯想法行文的.
"集體"詠嘆調
我叫"集體".我的名氣,榮譽感曾令人羨慕.有人喜歡我,曰"熱愛集體";有人贊美我,曰"集體精神";還有人賦予我權力,曰"集體領導",然而,這只是我的表象,細細想來,真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內心深處,我的痛苦.悲哀,一般人難以想像,也難以理解.
長期以來,我的待遇和人們始終不同.如吃,在自家吃,量人為出;在朋友家吃,斯斯文文;在我這里吃,那就是山珍海味,茅台杜康,吃得心安理得.再如生活用品,個人的彩電,冰箱,洗衣機.自行車等等,關懷備至,大多享受獨生子女待遇;若是我的,大多視為破磚爛瓦,隨便放,到處扔,磕磕碰碰,在所不惜.再如當作最時髦,最神通,至高無上的錢,花自己的一般精打細算,買菜時一分兩分也反反復復討價還價;若是花我的,那可大方得要命,有時揮金如上,一出手凡千凡萬是小菜一碟.
這些事說來話長,一言難盡,說也沒用.可近來又有一些新的災難叫我實在難以忍受.有不少人習慣以我的名義搞什麼"集體福利", "集體旅遊",辦起來名正言順,轟轟烈烈,許多人認為我不廉潔,其實我什麼時候享受過這些好事 更叫人費解的是,有人大作我當"領導"的文章,無論大錯小錯,也不管誰的錯,經開會討論研究,決定由我"負責".其實,這些事有的我知道,有的我不知道,即使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也是"丫頭拿鑰匙,當家不作主"的味道.
人們常說"老實人吃虧",看來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現在的錯誤由我負責,恐怕原因就在於我過去太老實,平時當"領導"寬客謙讓,與"個人"無爭,有權也行,無權亦可,時間長了已經不慣,現在叫我"負責"也不好推辭, "
退一步講,也無所謂,"負責"就"負責",積多年之經驗,大不了擔個罵名,咱是無神論者,不怕罵,不怕咒,你"千夫所指",我"橫眉冷對",你罵你的,我負責我的,反正飯碗是鐵的.過去這樣的"責"我也負過,負久了,"虱子多了不咬","負"完之後,我還是我,下次還繼續當"領導",還繼續"負責".
(選自《中國青年報》)
提示:這是一篇批評某些不良現象的時文,但作者採用了轉換聯想法,運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使論述的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章新穎別致,含義雋永,引起讀者濃厚的興趣.
文章先讓"集體"自報家門,訴說自己內心"難以想像"的"痛苦"和"悲哀",緊接著從"吃","用","錢"三方面進行具體描寫,認真對比,把社會上的一些人慷集體之慨.損公肥私的丑態和假公濟私的做法揭露無遺,最後指出造成集體利益受損的原因,有力地批判了集體主義精神盪然無存對社會帶來的危害性,時文話題雖老,讀後卻令人深省.
5.根據下列材料的寓意,運用轉換聯想法,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字數600字左右.
一隻大雁在天上飛,兄弟二人拿起弓箭正要射雁.這時,哥哥說:"射下來烤了吃."
弟弟說:"煮了吃."哥哥還是堅持說:"烤的好,"弟弟也不讓步,說:"不,煮的好."二人爭得不可開交,再看大雁,卻早已飛走了.
提示:材料寓意豐富,它告訴我們:兄弟倆丟了大雁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抓住有利時機.聯系當前改革開放,我們也應注意接受兄弟倆的教訓,停止蝶蝶不休的爭論,趕快行動起來,引弓搭箭去射下跨世紀的"大雁".
6.閱讀下面《傘》這首小詩,領會主旨,運用轉換聯想法,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早上,我問傘:/"你喜歡太陽曬,/還是喜歡雨淋 "/傘笑了,它說:/"我考慮的不是這些."
我追問它,/"你考慮些什麼 "/傘說:/"我想的是――/雨天,不讓大家衣服淋濕,/晴天,我是大家頭上的雲."
提示:寫好本文的關鍵是領會小詩《傘》的主題.要從傘的"考慮的不是"和"想的是"上開掘其深刻的內涵,最好本題是寫人,選擇具有傘那種精神的人為寫作對象,以記敘,描寫為主,適當進行抒情,議論.
7. 讀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一詩, 分析詩人的情感在轉換聯想中的表現和作用.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提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託在山上.在前兩句,以動襯靜,寫出詩人的孤獨寂寞:天上的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遼闊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他對世俗的厭倦,使得他孤傲不群.後兩句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對山的喜愛.他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也似乎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做伴吧 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敬亭山,只有它和自己的情感一致,高高地矗立在那裡,不屈不撓.
8. 讀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中的一段文字,講講曹植在詩中是怎樣運用轉換聯想法的 .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處以極刑).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提示 : 豆本無生命的,曹植在詩中讓其哭泣,訴說自己的悲憤之情,巧妙地諷刺了曹丕不顧骨肉之情而對自己迫害之舉.可見轉換聯想法中人格化的寫法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

9.先讀一讀(法國)於・列那爾的小品文《豬》,體會一下小品文是怎樣運用轉換聯想法行文的.
豬 [法國] 於・列那爾
豬一放到草地,張嘴就吃,醜陋的嘴臉再也不離開地面.
他並不選擇鮮嫩的草.他碰上什麼咬什麼,他盲目地向前伸著那永不疲倦的鼻子,既像是一把犁刀,又像一隻瞎眼鼴鼠.他只關心使那個已經像只腋桶的肚子滾圓.他永遠也不注意天氣. ・
剛才,他的鬃毛差點兒在中午的太陽光下燒起來,但那有什麼關系 而現在,低沉的雲團充滿雹子,正伸展著,向著草地傾瀉,但這又有什麼要緊
不錯,喜鵲在不由自主地展翅逃竄.火雞都藏進籬笆,而幼稚的馬駒子在一棵橡樹下躲避.
但豬還是留在他吃東西的地方.
他一口也不放過.
他的尾巴搖晃著,照樣顯得非常愜意.
他渾身挨著飛雹,但只是偶爾咕嚕一聲:
"老是這些骯臟的珍珠!"
(摘自《外國小品選》湖北出版社 蘇應元譯)
提示:作者運用轉換聯想法借物喻人,飽含作家對自然萬物的敏銳觀察和深刻多角度的理解,閃爍著作者思想和藝術的火花.

⑧ 怎樣才能運用好比較研究法

要掌握和運用好比較研究法,首先須消除主觀主義思想傾向,因為這種思想傾向容易使人自以為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拒絕聽取多種意見,從而失去比較研究所需的條件。其次,要虛心地、一視同仁地把不同的情況、意見、方案都聽取和匯總來,然後進行比較分析,參加比較的方案、意見、情況越多,越有利於作出正確的決定。再次,對匯總來的意見、方案、情況,要作客觀、公正的評價,全面認真地擺出其利弊得失,優劣長短,從而給比較研究創造有利的條件。

⑨ 試對某一相同新聞的不同標題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其特點和優劣

對新聞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具體分析。
①分析新聞作品內容。
②分析新聞作品形式。
⑴對新聞結構的分析;
新聞結構使新聞作品的各個部分成為有機的整體,它是表現新聞內容、體現新聞主題的重要表現手段。分析新聞作品的結構時,要注意其是符合遵循結構安排的原則和要求,根據新聞作品的具體內容,安排一個既能恰當反映新聞事實,又能充分顯示新聞主題,並易於讀者理解的結構形式的。
⑵對新聞表現手法的分析;
新聞作品的內容需要採取一定的表現手法把它反映出來。成功的表現手法有助於准確而生動地表現思想內容,增強新聞作品的說服力、感染力。
⑶對新聞語言的分析。
記者寫新聞報道,離不開語言。語言運用得好或差,對新聞作品的成敗有著密切關系。因而它是分析新聞作品得失的一個重要方面。
③對新聞結構的分析。

對新聞作品綜合性分析的幾種方法:
①分析同一題材同一體裁的不同新聞作品;
②分析同一題材不同體裁的新聞作品;
③分析某一類專業報道的新聞作品;
④分析某一位記者的新聞作品敘述,是新聞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

⑩ 社會調查方法與新聞調查方法的比較(論述題)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一)

一、選擇題(3分×10,共30分)

1、 下列哪些是社會調查使用的方法:( )

A觀察法 B統計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測量法

2、 關於社會調查活動與調查方法,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在古代中國調查活動最早產生於秦代

B科學系統的社會調查方法是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產生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C近代社會調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實證主義為指導的

D社會調查數量方法最為興盛的時期是20世紀前20年

3、下列調查報告有費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

A《江村經濟》 B《花籃瑤社會組織》

C《祿村農田》 D《鄉土中國》

4、普遍調查的特點( ):

A全面性 B准確性 C普遍性 D及時性

5、下列抽樣方法中屬於概率抽樣的是( ):

A隨機抽樣 B偶遇抽樣 C系統抽樣 D整群抽樣

6、統計圖的類型有( ):

A條形圖 B圓形圖 C曲線圖 D象形圖

7、 關於測量的信度和效度間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可信,必無效

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無效

C無效,必不可信

D無效,必可信

E有效,必可信

8、談法在實際應用時按其使用的工具和技術分( ):

A結構式訪談 B半結構式訪談 C無結構式訪談

D個別訪談 E集體訪談

9、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進行調查,則單個的工人是( ):

A總體 B樣本 C抽樣元素

D抽樣單位 E抽樣框

10、下列選項中屬於社會調查分析單位的是( ):

A個人 B群體 C社會組織

D社區 E社會產物

二、填空題(2分×10,共20分)

1、為了解決迫切的社會問題而進行的社會調查研究課題叫做______課題。

2、抽樣的方法有______抽樣和______ 抽樣。

3、 是抽取樣本時所有抽樣單位的名單。

4、問卷中的問題在形式上分為______式和______式。

5、訪談按訪談對象的組成狀況分為______ 和______。

6、資料整理的程序是:審核、編碼、分組、匯總和______。

7、從個別經過分析、比較上升到一般的邏輯思維方法稱為______。

8、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並逐個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稱為______。

9、 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封面信、指導語和問卷的主體部分、______。

10、離散趨勢統計量越大,對應的集中趨勢統計量的代表性就______。

三、計算題(20分)

某班有10名學生,其中6名同學上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與本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情況如下表:

編號
上學期成績
本學期成績

1

2

3

4

5

6
63

65

72

78

85

92
70

72

73

80

88

92

試求:

(1)兩次考試有沒有相關性?相關系數為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學上學期平均成績為80分,請問他本學期平均成績大概為多少?

四、概念辨析題(2分×10,共20分)

1、集中趨勢分析與離散趨勢分析

2、結構式訪談與無結構式訪談

五、簡述題(10分)

簡述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的特點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BCD;2、BC;3、ABCD;4、ABC;5、ACD;6、ABCD 7、ABE 8、AC 9、CD 10、ABCDE

二、填空題

1.應用性;2.概率,非概率3.抽樣框(抽樣范圍)4.封閉式,開放式5.集體訪談,個別訪談6. 製作統計表和統計圖7.歸納8.分析9.問題與答案10.越小

三、計算題

X
Y
XY
X2
Y2

1
63
70
4410
3969
4900

2
65
72
4680
4225
5184

3
72
73
5256
5184
5329

4
78
80
6240
6084
6400

5
85
88
7480
7225
7744

6
92
92
8464
8464
8464

合計
455
475
36530
35151
38021

( 、 、 、 、 都求對5分,每個1分)

(共4分;公式2分,結果1分,答1分)

答:求得的相關系數為0.98,兩次考試成績存在著非常強的正相關關系。

(2)設回歸方程為Y=a+bX(X為上學期成績,b為回歸系數,Y為本學期成績)(1分)

(b值2分;公式1分,結果1分)

a=y-bx=79.2-0.79*75.8=19.3(1分)

所以回歸方程為:Y=0.79X+19.3(1分)

已知:上次成績為80,則本次期末成績大概為:

Y=19.3+0.79×80=82.5(1分)

答:這名同學上學期平均成績為80,本次期末平均成績大概為82.5。

四、概念辨析題

1. 集中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典型值或代表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或向這個典型值集中的情況;與集中趨勢分析相反,離散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特定的數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相互之間的離散程度。

2. 結構式訪談又稱標准化訪談,訪談時,訪談者必須依據事先設計好的標准化問卷或訪談調查表進行訪談,盡量避免個人的自由發揮,在訪談方式、訪談內容和記錄方式上都按統一規定辦;無結構化訪談就是非標准化的訪談,即不嚴格要求問題統一、提問方式統一和答案記錄統一的訪談方法,按自由度的不同,可分為半結構式和完全無結構式兩種。

五、簡述題

1.問卷法則是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征詢意見的資料收集方法。

優點 問卷法省時、省錢、省力;所得到的資料便於定量處理和分析;問卷法可以避免主觀偏見,減少誤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缺點 問卷法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回收率往往難以保證;資料的質量難以保證。

2.訪談法是運用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的口頭交談方式向被調查者了解社會事實的方法。

優點 對象的回答率大大高於問卷法;適應性強;調查內容有很大的機動性,可隨時擴展和深入;能對搜集資料的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缺點 調查成本更大;匿名性差;對訪談員的依賴,訪談法的結果與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訪談員的素質、能力和現場表現訪談過程通常過於急迫並易受當時環境的煩擾;標准化程度較低;資料記錄難度大。

3.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帶有明確目的,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及其輔助工具直接地、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的調查研究方法。

優點 通過觀察可以直接獲取資料;能直接觀察自然狀態下的比較可靠的社會現象;獲取的資料及時生動。

缺 點 受觀察者自身的限制;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受觀察對象的限制。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二)

一、不定項選擇題(2分×10,共20分)

1.我國於2000年進行的全國人口調查屬於( )。
A.普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個案調查

2. 統計分析方法的內容可以根據變數的多少劃分為( )。
A. 單變數分析 B.雙變數分析

C. 三變數分析 D.多變數分析
3. 「將被調查者工資單上的應發金額數加上每月獎金發放統計表上他所得的獎金數額就是他的收入狀況」是( )。

A. 測量客體 B. 測量內容

C. 測量法則 D.數字和符號
4. 從12.8萬名大學生中抽取1000名大學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個班級,而以這40個班級中的全部學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為調查對象,則班級就是( )。
A.抽樣框 B.抽樣單位 C. 元素 D.樣本
5. 最常見的集中量數有( )。

A.平均數 B.眾數 C.中位數 D.標准差
6. 社會調查中所研究的對象稱之為( )。

A.調查對象 B.研究內容

C.分析單位 D.研究主題

7. 現代社會調查主要採用( )兩種方法收集資料。
A. 自填式問卷 B. 結構式訪問
C. 個別發送法 D. 電話訪問法
8. 屬於定類測量層次。

A.性別 B.年齡 C.收入 D.職業聲望

9.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即(1)確定研究課題(2)整理與分析資料(3)搜集資料(4)撰寫調查研究報告(5)設計調查研究方案。合適的程序應為( )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10. 下列抽樣方法中屬於概率抽樣的是:( )

A. 隨機抽樣 B. 偶遇抽樣 C. 系統抽樣 D. 整群抽樣

二、名詞解釋(4分×5,共20分)

1. 應用性課題

2. 離散趨勢分析

3. 統計值

4. 操作化

5. 交互分類

三、計算題(15分)

調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師的收入,得到下列資料。問工人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與教師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哪個更大?

收入
工人數
教師數

300
30
20

400
20
30

500
30
40

600
20
10

四、綜合題(15分)
某校有4000畢業生,共80個班級。現要從中抽取2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全校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請你用機械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等方法分別抽取樣本。

五、撰寫調查報告

請按照你實際開展的調查活動與分析結果完成一份調查報告,要求結構完整,題目自擬。

(字數不少於1000字)(30分)

《社會調查方法》試題(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A 2. A.B.D 3. C 4. A 5. A.B.C 6.C 7.A.B 8.A 9. B 10.A.C.D

二、名詞解釋

1.所謂應用性課題,是指那些側重於了解、描述和探討某種社會現實問題或者針對某類具體社會現象的課題。這類課題的關注點通常比較集中地體現在迅速了解現實狀況,分析現象或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力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建議,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幫助制定社會政策,以及幫助評估社會後果等。概括地說,這類課題側重於通過調查來解決實際問題。

2.離散趨勢分析指的是用一個特別的數值來反映一組數據相互之間的離散程度。它與集中趨勢分析一起,分別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和揭示一組數據的分布情況,共同反映出資料分布的全面特徵。同時,它還對相應的集中量數(如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的代表性作出補充說明。

3. 統計值:也稱為樣本值,它是關於樣本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樣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

4. 操作化:所謂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或者說,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時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

5.交互分類:就是將調查所得的一組數據按照兩個不同的變數進行綜合的分類。

三、計算題

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數:(2分)

②工人收入的標准差:(3分,公式、代入數據、結果各1分)

③工人收入的離散系數:(2分)

④教師收入的平均數:(2分)

⑤教師收入的標准差:(3分,公式、代入數據、結果各1分)

⑥教師收入的離散系數:(2分)

⑦比較工人收入與教師收入的離散系數:(1分)

因為25.31%>20.83%,所以工人相互之間收入的差別比教師間收入差別大。

四、綜合題

1. 機械抽樣:(5分)

a、 將4000名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如學號)排列起來;

b、 計算抽樣距離,K=N/n=4000/200=20;

c、 在頭K個個體中,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一個個體,設其所在位置的序號為R;

d、 自R開始,每隔K個個體抽取有個個體,即陸續抽取的個體所在位置序號分別為R,R+K,R+2K,……,K+(n-1)K。直到抽夠200名為止。

2. 分層抽樣:(5分)

就是先將總體依照某一種或幾種特性分為幾個子總體,每個子總體稱為一層,然後從每一層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將這些子樣本合在一起即為總體的樣本。

具體抽樣方案從略。

3. 整群抽樣:(5分)

就是將總體按照某種標准劃分為一些子群體,每個子群體作為一個抽樣單位,用隨機的辦法從中抽取若乾子群,將抽出的子群體中所有個體合在一起作為總體的樣本。

具體抽樣方案從略。

五、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從略。

閱讀全文

與新聞如何運用比較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監控電源如何安裝方法 瀏覽:588
拉珠百葉窗簾免打孔安裝方法 瀏覽:32
怎麼正確的敷面膜方法 瀏覽:876
眼底積水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84
掰手腕鍛煉的方法 瀏覽:159
現在有快速便宜檢測血糖的方法嗎 瀏覽:248
解決喝水不用嘴的方法 瀏覽:485
五年級數學盈虧的解決方法 瀏覽:375
梅樹苗的種植方法 瀏覽:992
如何調漂最快的方法視頻 瀏覽:542
用什麼方法可以看到指紋 瀏覽:163
oppo鎖定豎屏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如何減掉大肚腩的土方法 瀏覽:211
鑒定有哪些方法 瀏覽:436
吃過期拉肚子怎麼治療最快方法 瀏覽:273
手部創傷出血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瀏覽:473
白菜食用方法 瀏覽:44
金邊吊蘭爛心的治療方法 瀏覽:558
調洪演算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618
桔子種子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