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
1.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簡單句式入手
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後,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後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志(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的地方斷句。
更多文言文復習方法:http://www.gaosan.com/wenyanwen/
3.抓住「曰、雲、言」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雲」「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如廣東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虛詞是標志
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我們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於斷句:
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嘆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
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
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其它的如: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前面要斷開)。
5.特殊句式與固定結構
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說乎?)
『貳』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有什麼
方法一: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後考慮:什麼人,辦什麼事情,採用什麼方式,取得什麼結果等。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藉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後結構關系,確定主幹,從而斷開句子。
方法二:虛詞斷句法。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於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於是、雖然、至於、是故、向使、縱使等等。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方法三: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
方法四:修辭方法斷句法。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方法五:總分關系斷句法。依據總分關系可以比較方便地進行斷句。
『叄』 文言文怎麼斷句技巧
文言斷句的基本技巧:
1.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系。
2.要先易後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
3.要重視內容,斷完後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
4.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於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於是、雖然、至於、是故、向使、縱使等等。
一、明詞性
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後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謚號等,找出其中的代詞,如人稱(自、吾、爾、汝、余、我、予、彼),謙稱(寡人、臣、妾、朕、孤),敬稱(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再考慮:什麼人?辦什麼事?採用什麼方式?取得什麼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時往往用全稱,以後再出現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二、找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
「為......所......」「受......於......」「見......於......」等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
三、看對話
文言文中,對話最易被發現,因為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對話的標志性字詞,如「曰、雲、言」。但在這里需注意兩點:一是對話中又有對話的情況,二是文中省略說話人和「曰」字的。
四、據修辭
文言文中往往會用到排比、對偶、反復、頂真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對我們斷句很有幫助。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於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是用了頂真手法,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
五、依總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據此也可以進行斷句。
『肆』 高中文言文如何斷句讀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
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斷句的基礎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
因此斷句前先要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在斷句時,還應注意文章的體裁、語言風格、句意的完整與否。
標點的使用要合乎規范,和現代漢語標點的用法相同。加強誦讀,增強語感,對斷句標點有很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斷句大致還可以遵循如下幾條規律:(1)、找名詞(代詞),定句讀。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
(2)、看虛詞,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
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標志。尤其是語氣詞和一些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如:夫、蓋、凡、竊、清、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歟、焉、哉等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以、干、為、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根據這一特點,找出虛詞就有助於句讀。
(3)、找頂真,定句讀。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
句子前後相承,前一句做賓語的詞,在後一句又作了主語。例如:「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王充《訂鬼》)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也可以確定句讀。(4)、據排偶,定句讀。
一排比、對偶、對稱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語言上的一大特點。
這一特點,又為斷句提供了方便。(5)、依總分,定句讀。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據此也可以進行斷句。(6)、對話、引文定句讀。
文言文中對話、引用常用「曰」、「雲」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7)、察反復,定句讀。反復,特別是間隔反復,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復,這也為斷句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第一步: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第一步: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漸進,先易後難。
第二步: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將能 斷開的先斷開, 斷開的先斷開, 逐步縮小 范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 范圍, 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
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 第三步:藉助「特徵」 巧妙斷句。
第三步:藉助「特徵」 巧妙斷句。 ,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規律三: 對話、規律三: 對話、引文定句讀文言文中對話 、引文 常常用「曰」 「雲」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 人名,以後就只用「曰」 ,而把主語省略。 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 於君 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 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翻譯:皇上經常從容地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 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
"皇上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 是越多越好。"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 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
)規律一: 找名詞(或代詞) 定句讀。 ,定句讀 規律一: 找名詞(或代詞) 定句讀。
,和現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 的名詞或代詞,就可以確定停頓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時往往 用全稱,以後再出現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後 可復者也/則事寡敗矣。規律四: 規律四:依修辭, 依修辭,定句斷規律二:找虛詞,定句讀。
規律二:找虛詞,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
⑴句首的語氣詞 :「其、蓋、凡、竊、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 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⑵ 句末語氣詞 : 「也、矣、歟、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 ⑶以、於、為、而、則等連詞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
—— 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文言句讀曾是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點,近幾年再次登陸高考試卷。
文言句讀曾是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點,近幾年再次登陸高考試卷。如今,將考文學院的我要研究這個了,以應對專業考試。
古人著書基本上是不加標點的,古代的文章基本上是沒有標點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有標點的文言文,其中的標點都是今人添加上去的。因此說,我們要閱讀文言文,就要靠自己斷句、加標點。
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技巧藝術。這樣,添加標點、斷句就成了我們閱讀文言文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古人把讀文斷句加標點叫「句讀(dòu)」,句末處用「。」號斷開,叫句;語意未完而需要停頓處用「、」號斷開,叫讀。
古人也是講究斷句的,不能正確地斷句,也是不能讀懂文章的。 句讀雖說是一門「小」學問,但它也包含許多內容知識,也不是可以輕視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斷句難在不理解詞語,沒把握住固定格式和特殊句式,沒有熟悉古代文化常識,缺乏對各種修辭格的掌握。因為文言文斷句是以明曉這些知識為前提基礎的,所以,要下功夫弄清這些知識。
一般說來,斷句、加標點要依照以下三項原則: 一要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二要仔細體會詞語的含義和詞語之間的關系;三要先易後難,逐步縮小范圍,直至斷開全文,加上正確的標點。 就目前人們斷句、加標點的經驗來說,文言文斷句、加標點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詞性詞義、語法語序 文言文中的詞語的詞性和詞語的組合順序,古今基本是一樣的。
這樣,就可根據詞語的詞性和它們的語法關系來斷句、加標點,例如:「右領軍大將軍賀若弼自謂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許」這一句,經查:只有「謂、出、許」三個動詞。「自、每、自」三個副詞,一個助詞「之」,一個介詞「以」,其餘都是名詞。
在這幾類詞語中,三個副詞、一個助詞、一個介詞的前後關系不言自明。主要是三個動詞,而「謂」又是個特殊的動詞,表示「作為」的意思,由此可知,它前面是陳述對象,它後面便是關涉的內容,內容比較復雜,當是一種情況。
而「許」處在句尾,本為自動詞。可見全句詞性清楚,詞語之間的關系明了,其加標點後的句子就是這樣的:「右領軍大將軍賀若弼,自謂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許。」
按句子的構成規律來斷句、加標點是最可靠而又易把握的。 2.根據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慣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方式,例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謂語前置、判斷句式、被動句式等,抓住這些相沿慣用的慣用句式,進行斷句、加標點。
比如「……者,……也」判斷句式,還有表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表被動的,如「為……所……」「見……於……」「受……於……」;還有一些表反問的,如「不亦……乎」「何……為」「孰與…… 乎」等等。 例如「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於姑蘇粟帛莫富於姑蘇甲兵莫利於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這一句。
經查,有三個介詞「於」,且構成三個相同的介詞結構,又都處在句中的形容詞後面,顯然是介詞結構後置。又有一個呼應的「者也」句式,顯然構成了判斷句。
這樣,此句的標點就應該這樣加上去「吾現今天下,形勢莫便於姑蘇,粟帛莫富於姑蘇,甲兵莫利於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抓住這些有特殊形式的句式,斷句、加標點,也就容易得多了。
文言文中善於使用修辭手法,最常用的有互文、排比、對偶等,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使文章句式整齊勻稱,這也為我們准確斷句提供了方便。 3.根據對話用語的詞語標志 文言文中,有些對話帶有對話標志,如「語曰、雲、言、道、白、對、謂」等,抓住這些對話標志語,進行斷句加標點。
例如下邊的這段話「齊威王魏惠王會畋於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抓住文中的「曰」,就可斷為:「齊威王、魏惠王會畋於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
』」掌握這些對話語的標志,對斷句是大有幫助的。 4.根據各種語氣詞以及時間狀語 文言文中,有幾種表示不同語氣的語氣詞。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札札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據事似閑,在用實切。」
可見,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往往是語段中需要斷句的地方。如「夫」「凡」「斯」「故」「蓋」「豈」「請」等語氣詞多用於句首;「也」「矣」「歟」「耶」「哉」「乎」等語氣詞多用於句尾。
當然還有些復音虛詞也是我們斷句時不可忽視的依據,它們大部分都在一句話的開頭,如「且夫」「若夫」「乃夫」「於是」「雖然」「至於」「已而」「向使」「是故」等等。 表示時間的詞在文中多作狀語,如果是用在句首作時間狀語,那麼,一般說來表示時間的詞之前要斷句,通常所見到的在句首作狀語的時間詞有「俄而、未幾、久之、頃之、少頃、須臾、已而」等。
抓住這些語氣詞及時間狀語進行斷句、加標點,則是一條規律,斷句就容易得多。例如「達巷黨。
斷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對話標志斷句。
常以「曰」、「雲」、「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3.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
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
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4.找出動詞 ,明確句意。
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5.藉助名詞(代詞)斷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
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
常見代詞有:吾、余(表示「我」),予、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6.藉助語法結構斷句。
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於……」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7.利用總分關系斷句。
文言文中常用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的寫法,掌握了這個寫法對斷句很有幫助。8.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
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9.利用對稱句式。
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和相同的結構的特點。如「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句式工整,都為四字一句,據此可正確斷句。
斷句是古代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傳統方式。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dòu)。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
斷句的基本方法:
1.弄通文意斷句。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常以「曰」、「雲」、「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3.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
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嘆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
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
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其它的如: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前面要斷開)。
4.找出動詞 ,明確句意。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題① 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動詞有「亡」「入」「吊」,因此可區分出兩個句子。②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句中動詞有「將」「歸」「賀」,可區分出兩個句子。
5.藉助名詞(代詞)斷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吾、余(表示「我」),予、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6.藉助語法結構斷句。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於……」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
7.利用總分關系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的寫法,掌握了這個寫法對斷句很有幫助。如《謀攻》的最後一段:「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顯然是總說分承的寫法了。再如「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這顯然是分說總承的寫法了。
8.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
例: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這一段文字之中,「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是對偶;「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並吞八荒」是排比;「內」「外」是對照。根據這樣的語言特點,斷句也就容易多了。
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後相承,前一句做賓語的詞,在後一句又作了主語。例如:「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覷。」(王充《訂鬼》)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也可以確定句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 無所措手足」。
9.利用對稱句式。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和相同的結構的特點。如「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句式工整,都為四字一句,據此可正確斷句。
可分四步進行:
1、通讀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確判斷所要斷句的文體。如果是有故事情節的傳記文,就必須掌握它的大致情節、中心事件和人物間的關系;如果是議論說理文,就要明確這篇文章的論述中心,再根據中心進一步明確前後的邏輯關系。總之,斷句前,必須把所給文段通讀幾遍,盡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2、循序漸進,先易後難
在熟讀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後斷吃不準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斷開的有 「香爐峰」、「遺愛寺」、「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較難斷開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勝絕」、「若遠行客過故鄉」等。
對於容易斷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線或標點;對於暫時難以確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後推敲斟酌。
3、藉助「特徵」,巧妙斷句
「特徵」即特殊詞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曰」「雲」之類的動詞,一類是虛詞。尤其要注意虛詞,因為虛詞使用頻率高,語法功能強,藉助虛詞,能幫助我們准確斷句。
特殊詞語服務斷句,可概括為如下:「曰」後冒號(:)「哉」後嘆(!),「蓋」、「夫」大多在句首,「於」、「而」、「則」、「以」一般在中間,「耶」、「乎」經常表疑問(?),「矣」、「耳」後邊加圓圈(。),「也」、「者」作用錶停頓,或句(。)或逗(,)酌情看。
4、注意句式,輔助斷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或排比,或對偶,或對稱。這種形式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准確斷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可以根據對稱的句式結構斷成「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
(4)高考文言斷句的方法和技巧ppt擴展閱讀:
文言文的特點:
1、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2、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斷句 (文言文斷句四步法)
斷句是古代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傳統方式。
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dòu)。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 斷句的基本方法: 1.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對話標志斷句。
常以「曰」、「雲」、「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3.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
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
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嘆句尾。
其後面一般要斷開。 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
復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其它的如: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前面要斷開)。
4.找出動詞 ,明確句意。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
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題① 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動詞有「亡」「入」「吊」,因此可區分出兩個句子。
②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句中動詞有「將」「歸」「賀」,可區分出兩個句子。 5.藉助名詞(代詞)斷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
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吾、余(表示「我」),予、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6.藉助語法結構斷句。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於……」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
7.利用總分關系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的寫法,掌握了這個寫法對斷句很有幫助。
如《謀攻》的最後一段:「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顯然是總說分承的寫法了。
再如「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這顯然是分說總承的寫法了。 8.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
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 例: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這一段文字之中,「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是對偶;「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並吞八荒」是排比;「內」「外」是對照。
根據這樣的語言特點,斷句也就容易多了。 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
句子前後相承,前一句做賓語的詞,在後一句又作了主語。例如:「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覷。」
(王充《訂鬼》)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也可以確定句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 無所措手足」。
9.利用對稱句式。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和相同的結構的特點。
如「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句式工整,都為四字一句,據此可正確斷句。
『伍』 文言文斷句技巧
文言文斷句技巧參考如下:
1.抓標志。文言文斷句題中,所要求斷句的句子中具有標志性的作用的因素有兩類:詞語和句式。詞語主要有:名詞、對話性語段中的「曰」,「之」、「而」、「也」「矣」、「遂」等這類虛詞。名詞往往用在句首,做主語;「曰」是對話的標志,「而」「遂」常用在句首,「之」「也」「矣」常常用在句末。
斷句時,考生只要知道這些詞語的作用,自會有助於斷句。句子主要是指一些不同於現代漢語句式的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等等,考生平時學習文言文時,只要對這些句式比較熟悉,則斷起句來就容易得多。
2.明句意。有些句子,句意非常明確,面對這樣的句子,考生在斷句時,自然就可將其斷為一句。
5.調動自己的文言語感。當然,要依靠文言語感來斷句,關鍵的一環應該是考生平時學習中很重視文言文的朗讀,閱讀的古詩文比較多,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對文言文的正確而良好的語感。否則,這一招就用不上。
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方式方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則,不但是事倍功半,而且往往還會是徒勞無功。作答文言文斷句題,同樣是這個道理。
『陸』 高考語文文言文斷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麼斷句
你好
文言文斷句技巧.
六面:
1、根據註解標點弄懂文意握句內部自停頓;
2、掌握文言文詞語特點(例現代漢語些雙音節詞文言文兩單音節詞需要讀)讀單詞;
3、藉助語知識析句結構讀停頓
a、主謂間需稍停頓
b、賓短語賓間應稍停頓
c、介賓置其前應稍停頓
d、賓語前置其於主語間應稍停頓
e、轉折連詞前稍停頓
f、承接指示代詞要停頓
g、根據語氣助詞確定停頓節奏;
4、些表示議論、推斷、反問語氣句前面夫、蓋、其等詞些詞應稍加停頓;
5、偏短語介賓短語般停頓否則影響文章意;
6、特殊說明
a、解古代號、號、官職、名及名免停頓錯誤
b、停頓應體現省略部
c、表示間位詞應該稍作停頓
需要注意:
1、具體劃節奏停頓要太瑣碎;
2、能搬硬套要結合語境反復研讀充確理解句意基礎才能找確停頓位置
『柒』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如下:
1、找名詞,定句讀:名詞、代詞作主語,可在其前面斷開;作賓語,在其後面斷開。
2、找動詞,定句讀: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5、察對話,定句讀:文言文中對話 、引文常常用「曰」「雲」「問」等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捌』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斷句八大方法如下: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為、者、且、則、何、焉、與、所、因)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6.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方法指導:
斷句分為二種:一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停頓,二是句子內部的停頓。
1.結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確,斷句也越准確。
2.翻譯成現代漢語,根據現代漢語的停頓,對應原包標出停頓之處。
3.朗讀停頓與節奏劃分的基本方法:
(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2)句首發語詞後要停頓;
(3)句首關聯詞語後要停頓;
(4)句首狀語後要停頓;
(5)「古二今一」詞語之間要停頓;
(6)表轉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頓;
(8)「也」「乎」等語氣助詞後要停頓;
(9)古人的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的後面要停頓。
『玖』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三、對話標志斷句法。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
四、語序句式斷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五、修辭方法斷句法。
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六、總分關系斷句法。
依據總分關系可以比較方便地進行斷句。
『拾』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斷句的規律和技巧,內容如下:
1、做好知識儲備和知識積累。
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文言文的語法習慣。正常的和現代漢語區別不大。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主語賓語一般有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一般有形容詞或動詞充當。這里要特別注意特殊情況,特別是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對這些知識要特別熟悉,瞭然於胸,並且會分析。如:吾得兄事之的中的「兄」做的是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不能按名詞作主語或賓語來理解。
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閱讀也是閱讀,所以, 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麼?文章寫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如果是議論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觀點是什麼,有哪些論據。
2、劃分層次、結構。
很多同學覺得劃分層次比較麻煩,對於文言文來說恰恰要通過劃分層次來幫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結構,這樣才能提升對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錯率。
3、敢於直譯。
直譯就是直接翻譯,平時學習中, 很多學生讀古文都是「一邊看文章、一邊看譯文」,其實這樣很不利於考試答題,因為,一旦到了考場同學們很容易失去答題信心,總覺得自己答的不對。所以,在平時要多練習直譯,幫助提升文言文閱讀理解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