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螺紋連接的防松措施有哪些
螺紋連接的防松措施有很多:
1、在兩個零件之間加一個彈簧墊圈,形成一個軸向的力壓緊螺紋。
2、雙螺母。兩個螺母並擰在一起,有自鎖作用。
3、選用法蘭螺母。
4、在螺紋處塗膠後再擰入。
5、在螺紋側面用錐端緊定螺釘頂緊。
6、用防松鋼絲穿牢螺母。
❷ 螺紋連接主要有哪幾種形式
螺紋連接有四種基本類型,即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螺釘連接和緊定螺釘連接。前兩種需擰緊螺母才能實現連接,後兩種不需要螺母。
螺栓連接:根據螺栓桿與內孔的配合關系,螺栓連接又分為普通螺栓連接和鉸制孔用螺栓連接兩種。雙頭螺柱連接:是指兩端均有螺紋的圓柱形緊固件。被連接件上要切制螺紋,用於被連接件太厚或太軟,不宜開通孔,可以經常拆裝的場合。
螺釘連接:主要用於連接不經常拆卸,並且受力不大的場合。它是一種只需螺釘(有時也可加墊圈)而不用螺母的連接,因而結構最簡單。緊定螺釘連接:用於固定兩零件的相對位置,並可傳遞不大的力和扭矩。緊定螺釘多用於輪轂與軸之間的固定。
(2)保證螺紋可靠連接的方法擴展閱讀
國家標准規定的標准螺紋標注方法中,第一個字母代表螺紋代號,例如:M表示普通螺紋、G表示非螺紋密封的管螺紋、R表示用螺紋密封的管螺紋、Tr表示梯形螺紋等。第二個數字表示螺紋公稱直徑,也就是螺紋的大徑。
它表示的是螺紋的最大直徑,單位為毫米。往後的符號分別是螺距、導程、旋轉、中徑公差代號、頂徑公差代號、旋合長度代號。M6的意思就是公稱直徑為6mm的普通螺紋。
❸ 提高螺紋連接強度的措施有哪些
一、降低影響螺栓疲勞強度的應力幅
受軸向變載荷的緊螺栓連接,在最大應力不變的條件下,應力幅越小,螺栓連接的疲勞強度越高。為此,在保證工作拉力 F 和總拉力 F Q 不變的條件下,可採取適當減小螺栓剛度、增大被連接件剛度及增大預緊力的方法,都能達到減小應力幅(圖 3-29 ),提高螺栓連接疲勞強度的目的。
圖 3 - 29 降低螺栓應力幅的措施
圖3-30 腰狀桿螺栓與空心螺栓圖3-31 彈性元件
減小螺栓剛度的措施有:適當增加螺栓的長度,或採用腰狀桿螺栓或空心螺栓(圖 3-30 )。或在螺母下面安裝上彈性元件(圖 3-31 )。
為了增大被連接件的剛度,可以不用墊片或採用剛度較大的墊片。對於有緊密性要求的連接,從增大被連接件剛度的角度來看,不應採用較軟的氣缸墊片。此時以採用剛度較大的金屬墊片或密封環較好。圖 3-32 是氣缸密封元件的示意圖。
二、改善螺紋牙上載荷分布不均的現象
螺紋連接受載時,螺栓受拉伸,螺母受壓縮,故螺栓的螺距增大,而螺母的螺距減小,如圖 3-33 所示。由圖 3-34 可知,靠近支承面的螺紋受載最大,以後各圈螺紋的載荷依次遞減。因此,採用螺紋牙圈數過多的加厚螺母,並不能提高連接的強度。
( a )軟墊片密封 ( b )密封環
圖 3-32氣缸密封元件
為了改善螺紋牙間載荷不均的情況,可以採用下述方法:
1 懸置螺母(圖 3 — 35 a ),使螺栓和螺母同時受拉,以減小螺距差;
2 環槽螺母(圖 3 — 35b )或內斜螺母(圖 3 — 35c ),使螺紋牙受力位置由上而下逐漸外移,而載荷將向上移,從而使各圈螺紋受載趨於均勻;圖 3 — 35d 所示為同時兼有懸置螺母、環槽螺母和內斜螺母的作用。
3 採用鋼絲螺套亦可起到均載作用,故可顯著提高螺紋連接的疲勞強度(圖3—36)
圖3-33 旋合螺紋的變形示意圖 圖3-34旋合螺紋間的載荷分布
( a )懸置螺母 ( b )環槽螺母 ( c )內斜螺母 ( d )
圖 3 - 35 均載螺母結構
r = 0.2 d
(a)加大圓角 (b)卸載槽
圖 3 - 37 圓角和卸載結構
三、減小應力集中的影響
螺紋的牙根、螺紋的收尾、螺栓頭和螺栓桿的過渡處都要產生應力集中。為了減小應力集中,可以採用較大的圓角和卸載結構(圖 3 — 37 )或將螺紋的收尾改為退刀槽等。但應注意,採用一些特殊結構會使製造成本增高。
四、避免附加彎曲應力
由於製造和裝配誤差或設計不當,易使螺栓產生附加彎曲應力,如圖 3 — 39c 所示的鉤頭螺栓連接,螺栓在偏心載荷作用下將引起附加彎曲應力,若取 e ≈ d 1 時,彎曲應力為拉應力的 8 倍,這將嚴重降低螺栓的強度。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鉤頭螺栓。此外,螺母與螺栓頭部支承面的粗糙不平或偏斜,也會引起附加彎曲應力。為減小附加彎曲應力,應從結構、製造及裝配等方面採取措施。如在鑄、煅件等粗糙表面上安裝螺栓時,應製成球面墊圈(圖 3 — 38 )、凸台或沉頭座(圖 3 - 40 )。當支承面為傾斜表面時,應採用斜面墊圈(圖 3 - 41 )等。
( a ) ( b ) ( c )
圖 3 - 38 球面墊圈 圖 3 - 39 螺栓承受偏心載荷
(a)凸台 (b)沉頭座
圖 3 - 40 凸台與沉頭座 圖 3 - 41 斜面墊圈
五、採用合理的製造工藝方法
螺栓的製造工藝對疲勞強度有重要的影響。例如,採用冷鐓螺栓頭部和輾壓螺紋的工藝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螺栓的疲勞強度。這是因為除可降低應力集中外,冷鐓和輾壓工藝使材料纖維未被切斷,金屬流線走向合理(圖 3 — 42 ),而且有冷作硬化的效果,並使表層留有殘余應力。因而較切削螺紋疲勞強度提高約 30% 。同時,這種無切削工藝本身還可以節省材料和提高生產率等。
此外,在工藝上採用氰化、氮化、噴丸等處理,都可提高螺紋連接件疲勞強度。
圖 3 - 42 冷鐓與滾壓加工
❹ 螺紋聯結防松的實質是什麼
1、摩擦防松
這種方式在螺紋副之間產生一不隨外力變化的正壓力,以產生一可以阻止螺紋副相對轉動的摩擦力。這種防松方式對於螺母的拆卸比較方便,但在沖擊、振動和變載荷的情況,一開始螺栓會因鬆弛導致預緊力下降,隨著振動次數的增加,損失的預緊力緩慢地增多,最終將會導致螺母松脫、螺紋聯接失效。
2、機械防松
用止動件直接限制螺紋副的相對轉動。如採用開口銷、串連鋼絲和止動墊圈等。這種方式造成拆卸不方便。
3、鉚沖防松
在擰緊後採用沖點、焊接、粘接等方法,使螺紋副失去運動副特性而連接成為不可拆連接。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栓桿只能使用一次,且拆卸十分困難,必須破壞螺栓副方可拆卸。
4、結構防松
這種方法是利用螺紋副自身結構,即唐氏螺紋防松方式。
(4)保證螺紋可靠連接的方法擴展閱讀
在接觸式測量中,螺紋量規易磨損,從而影響測量精度,更換量規的成本也高。另外,在有些工作場合人工難以完成檢測工作。為此,需要自動的螺紋檢測設備來解決螺紋檢測的瓶頸問題,以提高緊固件企業的效益。
根據平面圖形的形狀,螺紋可分為三角形、矩形、梯形和鋸齒形螺紋等。根據螺旋線的繞行方向,可分為左旋螺紋和右旋螺紋。機械製造中一般採用右旋螺紋,有特殊要求時,才採用左旋螺紋。根據螺旋線的數目,可分為單線螺紋和等距排列的多線螺紋。為了製造方便,螺紋一般不超過4線 。
❺ 螺紋連接防松的方法書面化點
我從我的《機械設計》書里抄的,應該夠書面化了:
螺紋一般常見的防松方法有:
1、摩擦防松
包括:對頂螺母防松,彈簧墊圈防松,自鎖螺母防松等;
2、機械防松
包括:開口銷與六角開槽螺母防松、止動墊圈防松、串聯鋼絲防松等。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防松方法,如旋合螺紋間塗以液體膠粘劑或螺母末端鑲嵌尼龍環。此外,還有鉚沖法防松,把螺栓末端鉚死或螺栓與螺母旋合縫處打沖。這種方法防松比較可靠,但不易拆卸且拆卸後聯接件不可繼續使用。
相關圖片就不好發了。
❻ 螺紋連接中用什麼進行連接,不要填料就能保證連接的緊密性
如果是低壓,使用錐管螺紋就行,要是高壓,建議使用圓錐面—球頭結構,例如,液壓管接頭、管道連接中的高壓活接,都是這種結構。
❼ 螺紋連接的4種基本方式是什麼高手幫幫忙
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螺釘連接、緊定螺釘連接。
三角形螺紋主要用於聯接,矩形、梯形和鋸齒形螺紋主要用於傳動;按螺旋線方向分為左旋螺紋和右旋螺紋,一般用右旋螺紋;按螺旋線的數量分為單線螺紋、雙線螺紋及多線螺紋。
聯接用的多為單線,傳動用的採用雙線或多線;按牙的大小分為粗牙螺紋和細牙螺紋等,按使用場合和功能不同,可分為緊固螺紋、管螺紋、傳動螺紋、專用螺紋等。
(7)保證螺紋可靠連接的方法擴展閱讀:
連接螺紋分類:
1、管螺紋:
是位於管壁上用於連接的螺紋,有55度非密封管螺紋和55度密封管螺紋。主要用來進行管道的連接,使其內外螺紋的配合緊密,有直管和錐管兩種。
2、三角形螺紋
三角形螺紋自鎖性能好。它分粗牙和細牙兩種﹐一般聯接多用粗牙螺紋。細牙的螺距小,升角小,自鎖性能更好,常用於細小零件薄壁管中,有振動或變載荷的聯接以及微調裝置等。。
3、管螺紋
管螺紋用於管件緊密聯接。矩形螺紋效率高,但因不易磨製,且內外螺紋旋合定心較難,故常為梯形螺紋所代替。鋸齒形螺紋牙的工作邊接近矩形直邊,多用於承受單向軸向力。
❽ 列舉常見的螺栓螺母連接防松方法(至少三種)!
常用的防松方法有三種:摩擦防松、機械防松和永久防松。
機械防松和摩擦防松稱為可拆卸防松,而永久防松稱為不可拆卸防松。
常用的永久防松有:點焊、鉚接、粘合等。這種方法在拆卸時大多要破壞螺紋緊固件,無法重復使用。
常見摩擦防松有:利用墊片、自鎖螺母及雙螺母等。
常見的機械防松方法:利用開口銷、止動墊片及串鋼絲繩等。
機械防松的方法比較可靠,對於重要的聯接要使用機械防松的方法。
下面分述如下。
(1)摩擦防松
①彈簧墊片防松
彈簧墊圈材料為彈簧鋼,裝配後墊圈被壓平,其反彈力能使螺紋間保持壓緊力和摩擦力,從而實現防松
②對頂螺母防松
利用螺母對頂作用使螺栓式中受到附加的拉力和附加的摩擦力。由於多用一個螺母,並且工作不十分可靠,目前已經和少使用了。
③自鎖螺母防松
螺母一端製成非圓形收口或開縫後徑向收口。當螺母擰緊後,收口脹開,利用收口的彈力使旋合螺紋間壓緊。這種防松結構簡單、防松可靠,可多次拆裝而不降低防松性能。
④彈性圈螺母防松
螺紋旋入處嵌入纖維或尼龍來增加摩擦力。該彈性圈還起防止液體泄漏的作用。
2)機械防松
①槽形螺母和開口銷防松
槽形螺母擰緊後,用開口銷穿過螺栓尾部小孔和螺母的槽,也可以用普通螺母擰緊後進行配鑽銷孔。
②圓螺母和止動動墊片
使墊圈內舌嵌入螺栓(軸)的槽內,擰緊螺母後將墊圈外舌之一褶嵌於螺母的一個槽內。
③止動墊片
螺母擰緊後,將單耳或雙耳止動墊圈分別向螺母和被聯接件的側面折彎貼緊,實現防松。如果兩個螺栓需要雙聯鎖緊時,可採用雙聯止動墊片。
④串聯鋼絲防松
用低碳鋼鋼絲穿入各螺釘頭部的孔內,將各螺釘串聯起來,使其相互制動。這種結構需要注意鋼絲穿入的方向,
3)永久防松
①沖邊法防松
螺母擰緊後在螺紋末端沖點破壞螺紋
②粘合防松
通常採用厭氧膠粘結劑塗於螺紋旋合表面,擰緊螺母後粘結劑能夠自行固化,防松效果良好。
❾ 螺紋聯接的防松方法有哪些
1、摩擦防松
顧名思義,是利用螺紋之間摩擦力來進行防松的。在內螺紋和外螺紋之間產生不隨外力變化的正壓力,以產生可以阻止螺紋之間相對轉到的摩擦力。
2、直接鎖住
可以利用止動件來直接限制螺紋直接的相對轉動。
3、破壞螺紋運動副關系
在擰緊之後,可以用充點、焊接、粘結等方法,讓螺紋之間失去運動副特性而連接成為不可拆連接。
4、串聯鋼絲防松
用低碳鋼鋼絲穿入各螺釘頭部的孔內,將各螺釘串聯起來,使其相互制動。這種結構需要注意鋼絲穿入的方向,
5、自鎖螺母防松
螺母一端製成非圓形收口或開縫後徑向收口。當螺母擰緊後,收口脹開,利用收口的彈力使旋合螺紋間壓緊。這種防松結構簡單、防松可靠,可多次拆裝而不降低防松性能。
螺紋聯接的特點:
(1)螺紋擰緊時能產生很大的軸向力;
(2)它能方便地實現自鎖;
(3)外形尺寸小;
(4)製造簡單,能保持較高的精度。
❿ 螺紋鏈接防松方法常用有幾種
一般來說,聯接螺紋具有一定的自鎖性,在靜載荷條件下並不會自動松脫。但是,由於聯接的工作條件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沖擊、振動、變載荷作用。在這些工況條件下,螺紋副之間的摩擦力會出現瞬時消失或減小;同時在高溫或溫度變化比較大的場合,材料會發生蠕變和應力鬆弛,也會使摩擦力減小。在多次作用下,就會造成聯接的逐漸松脫。 防松的本質:就是防止螺紋副的相對轉動,也就是螺栓與螺母間的相對轉動(內螺紋與外螺紋之間)。 常用的防松方法有三種:摩擦防松、機械防松和永久防松。 機械防松和摩擦防松稱為可拆卸防松,而永久防松稱為不可拆卸防松。 常用的永久防松有:點焊、鉚接、粘合等。這種方法在拆卸時大多要破壞螺紋緊固件,無法重復使用。 常見摩擦防松有:利用墊片、自鎖螺母及雙螺母等。 常見的機械防松方法:利用開口銷、止動墊片及串鋼絲繩等。 機械防松的方法比較可靠,對於重要的聯接要使用機械防松的方法。 下面分述如下。 (1)摩擦防松 ①彈簧墊片防松 彈簧墊圈材料為彈簧鋼,裝配後墊圈被壓平,其反彈力能使螺紋間保持壓緊力和摩擦力,從而實現防松 ②對頂螺母防松 利用螺母對頂作用使螺栓式中受到附加的拉力和附加的摩擦力。由於多用一個螺母,並且工作不十分可靠,目前已經和少使用了。 ③自鎖螺母防松 螺母一端製成非圓形收口或開縫後徑向收口。當螺母擰緊後,收口脹開,利用收口的彈力使旋合螺紋間壓緊。這種防松結構簡單、防松可靠,可多次拆裝而不降低防松性能。 ④彈性圈螺母防松 螺紋旋入處嵌入纖維或尼龍來增加摩擦力。該彈性圈還起防止液體泄漏的作用。 2)機械防松 ①槽形螺母和開口銷防松 槽形螺母擰緊後,用開口銷穿過螺栓尾部小孔和螺母的槽,也可以用普通螺母擰緊後進行配鑽銷孔。 ②圓螺母和止動動墊片 使墊圈內舌嵌入螺栓(軸)的槽內,擰緊螺母後將墊圈外舌之一褶嵌於螺母的一個槽內。 ③止動墊片螺母擰緊後,將單耳或雙耳止動墊圈分別向螺母和被聯接件的側面折彎貼緊,實現防松。如果兩個螺栓需要雙聯鎖緊時,可採用雙聯止動墊片。 ④串聯鋼絲防松 用低碳鋼鋼絲穿入各螺釘頭部的孔內,將各螺釘串聯起來,使其相互制動。這種結構需要注意鋼絲穿入的方向, 3)永久防松 ①沖邊法防松 螺母擰緊後在螺紋末端沖點破壞螺紋②粘合防鬆通常採用厭氧膠粘結劑塗於螺紋旋合表面,擰緊螺母後粘結劑能夠自行固化,防松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