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特點:在自然情況下,只是豬和野豬感染發病,任何年齡、品種、性別的豬都可以發病;本病在任何季節都可以發生。不按期進行預防注射的地區,一旦發病,在短期內,可造成廣泛的流行。發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發地區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區,可呈零星散發。病豬是主要的傳染來源。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過呼吸道、眼結膜及皮膚傷口感染。豬只的買賣、運輸、屍體處理不當、內品衛生檢驗不嚴,獸醫衛生措施執行不力,人、動物和昆蟲等都可成為間接的傳染媒介,促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通過胎盤傳染使仔豬患病,成為防制中十分棘手的問題。臨診症狀:豬瘟與發生敗血症的豬丹毒、豬肺疫和仔豬副傷寒在症狀方面很相似,較准分開,應注意區別診斷。豬瘟的臨診特點是:體溫升高到40.5~42C稽留熱;有膿性結膜炎;病初便秘,後腹瀉;在病豬耳後、腹部、四肢內側等毛稀皮薄等處,出現大小不等的紅點或紅斑,指壓不褪色;公豬有包皮發炎,用手擠壓時,有惡臭混濁液體射出,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小豬有神經症狀;慢性豬病,體溫時高時低,食慾時好時壞,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病豬明顯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穩。一般病程可達20天或以上,死亡居多。 病理剖檢變化:急性豬瘟主要呈現敗血症變化,有診斷價值的變化是:皮膚或皮下有出血點;顎凹、頸部、鼠蹊、內臟淋巴結腫大,呈暗紅色,切面周邊出血;腎臟色淡,不腫大,有數量不等的小點出血;脾臟邊緣梗死;喉頭粘膜、會厭軟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腸漿膜,粘膜有出血。慢性病豬特徵的變化是有盲腸、結腸及回盲口處粘膜上形成扣狀潰瘍。
2. 非洲豬瘟最簡單的辨認方法
非洲豬瘟最簡單的辨認方法:非洲豬瘟發病根據周期程度可分為1-5個階段,每個階段非洲豬瘟症狀重要表現也不同,其最突出和容易辨識的:非洲豬瘟感染的病豬持續高熱,體溫達到40℃-43℃,皮膚發紅,有出血點。有的也會出現無症狀突然死亡,這種只能通過剖析辨識。
具體可參考下圖:
非洲豬瘟最變淡的辨認方法
在多次於非洲豬瘟抗擊中,鐵蘭32非洲豬瘟防控小組發現:隨著非洲豬瘟毒株的變異,其症狀體征也不同。特別是區別於傳統豬瘟。可以網路搜一下鐵蘭32非瘟防控小組對非洲豬瘟進行的一些研究可跟蹤分析資料。
3. 豬瘟如何確診
典型豬瘟依據流行病學、臨床特徵和病理變化即可確診,但應注意與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鏈球菌病、弓形體病、黃麴黴素中毒相區別。但在流行初期或發生溫和型豬瘟時,上述3項診斷就難以確診,必須採取各實質臟器,如脾臟、淋巴結和腎臟,送獸醫檢驗部門進行豬瘟熒光抗體或免疫確保檢驗,以求最後確診。
4. 如何防治豬瘟
防治豬瘟應採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性防疫措施:
(1)平時的預防措施
①首先要堅持定期進行豬瘟疫苗的預防注射,這是預防豬瘟發生的重要環節,育肥豬在50~60日齡進行預防注射;種用仔豬在20日齡和60日齡進行兩次免疫,以後每年免疫一次。
常發病地區,可行超前免疫,還可加大免疫劑量以提高免疫水平。疫區和受威脅區可用弱毒疫苗緊急免疫,也可加大免疫劑量。
②認真貫徹「自繁自養」原則,盡可能不由外地引進豬只,以杜絕帶入傳染源。由外地引進豬只時,應從無病地區購入,並做好檢疫及預防接種,到場後,按規定隔離檢疫,確認無病時,才能合群飼養。
③加強飼養管理,做到養豬有圈,搞好豬圈衛生環境,保持圈內乾燥,定期用2%燒鹼溶液消毒。
(2)豬瘟流行時的防制措施
①迅速確診,隔離病豬,對場地、圈舍等用3%燒鹼溶液徹底消毒。
②流行地區嚴禁向疫區外運出活豬、畜產品和飼料,病豬糞便、尿及污染的墊草運送到200米以外無住宅、無河流及水井的地方堆積發酵1個月方可利用。
③認真處理豬屍體。病死豬不能任意拋棄,應在距離居民區、大路及水源較遠的指定地點深埋2米以下。
④病重的一般治療無效,以早日屠宰為宜,以免長期保存傳染源。
⑤疫區周圍地區的豬只立即進行豬瘟疫苗注射,以防擴大疫區。
(3)中葯治療
①治療溫和型豬瘟:生石膏50克,芒硝30克,大青葉40克,板藍根40克,黃連15克,黃芩15克,大黃20克,生地25克,玄參25克,連翹2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去渣後趁熱加入生石膏末和芒硝,候溫灌服。50千克以上豬按上方劑量,20~50千克用1/3量。出現食慾或食慾增加後,葯量減到2/3~1/3,大便正常後葯方中去大黃、芒硝。
②貫眾90克,水煮沸,去渣取汁,加朴硝90克,候溫1次灌服(50千克以上豬用量)。
5. 豬病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有哪些
抗原和相應的抗體在動物體內或體外都能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這種反應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習慣上把體內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免疫反應,體外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血清學反應,因為抗體主要存在於血清中。
血清學反應可以用已知的抗體檢查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測定未知的抗體。人們根據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並出現可見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原理,設計了許多血清學診斷方法,不僅可以檢測動物體內乃至體外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成分,而且還可以測定動物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或對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反應。在抗原—抗體復合物成不可見狀態時,可以通過瓊脂擴散、凝集實驗以及酶標記等指示系統,使其變為可見或可測狀態。
目前已知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很多,現僅介紹幾種在目前條件下規模化豬場通過學習都能做到的診斷方法:
(1)凝集試驗豬病診斷過程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全血平板凝集試驗實踐中主要用於細菌性疾病的抗體檢測和抗原(經分離培養後)的鑒定。現舉例用已知豬丹毒抗原(丹毒桿菌的純培養液)測定被檢豬血清中的抗體。其操作步驟如下:
a.材料豬丹毒凝集抗原,玻片,9號針頭,酒精棉球,酒精燈,鉑耳(取血環)等。b.操作用鉑耳取已知抗原1滴,置於玻片上。用酒精棉球擦拭針頭,鉑耳在酒精燈上灼燒消毒。用針頭刺破被檢豬的耳靜脈,以鉑耳取血與玻片上的抗原等量混合,在2~3分鍾內觀察結果。c.結果判定出現顆粒狀的凝集,為陽性反應。否則為陰性。
②試管凝集試驗是一種定量法,用於測定被檢血清或其他體液中有否某種抗體及其效價,可做臨床的輔助診斷,或用於流行病學監測。在豬場中,本法常用於豬布氏桿菌病的診斷。
A.材料布氏桿菌病試管凝集抗原(1∶20倍稀釋),布氏桿菌病陽性血清、陰性血清(1∶25倍稀釋),稀釋液(0.5 %石炭酸生理鹽水),滅菌小試管,1毫升吸管,試管架,待檢血清等。B.操作取試管7支置於試管架上,設陽性和陰性血清及抗原對照各1支,測定管4支,以後每增加1個樣品,只需增加4支測定管。
按表10示意稀釋血清,加抗原,完成後每支試管內應含1毫升液體。
6. 非洲豬瘟最簡單的辨認方法,是如何傳播的
1、病豬的體溫上升到40-42℃,皮膚發紅,結膜潮紅充血,體表出血,精神萎靡,尤其是下腹、四肢等部位的症狀較嚴重。2、病豬開始喘氣咳嗽,呼吸困難,淋巴結、胃腸粘膜出血,同時伴有嘔吐、食慾下降甚至廢絕的現象,排出的糞便較干硬。3、母豬染病後會出現不孕、流產、死胎等情況,剖檢死亡的病豬時可發現肺臟、肝臟、脾臟等臟器和淋巴結嚴重腫大。
一、非洲豬瘟最簡單的辨認方法
1、病豬開始發熱,體溫達到40-42℃,皮膚發紅,結膜潮紅、充血,體表出血、瘀血,精神萎靡。病豬的下腹、四肢、臀部等部位的症狀尤其嚴重。
2、病豬開始喘氣、咳嗽、呼吸困難,淋巴結、胃腸粘膜、腎出血。病豬出現嘔吐情況,食慾下降甚至廢絕,糞便干硬,或出現便秘、排膿性血糞便的情況。病豬的眼睛、鼻子會有漿液性、粘液性物質流出。
3、母豬染病時,會出現不孕、流產甚至死胎等情況。病豬死亡後,剖檢時可發現肺臟、肝臟、脾臟等臟器和淋巴結嚴重腫大,且一般有出血、瘀血等情況。
4、急性發病時,此疾病的死亡率比較高,尤其是母豬、大豬會快速死亡。
二、非洲豬瘟是如何傳播的
1、傳播方法
(1)體液傳播
非洲豬瘟病毒可通過豬肉製品、豬的血液與精液進行傳播,而且可以在這些物質中長時間保持活性。
(2)蟲媒傳播
非洲豬瘟病毒可以通過螯蠅、蜱蟲、蚊子、牤等昆蟲進行傳播,並長時間保持活性。
(3)其他方式
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飼料、水源以及器具後,可通過這些媒介進行傳播,污染農場附近的空氣、豬場的工作人員及其服裝也是潛在的傳染源。
2、防控方法
(1)消滅養殖場裡面的昆蟲,防止傳播病毒。
(2)投喂健康、安全的飼料,不可飼喂泔水。
(3)按時給豬群打疫苗,如果豬場內有部分豬只因不明原因而死亡,需報告有關部門。
(4)避免讓外來人員、車輛進入養殖場,養殖場裡面的飼料及用具需及時消毒。一旦爆發病情,應及時封閉養殖場。
7. 豬瘟是什麼
豬瘟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特徵是高溫、微血管變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壞死、梗塞,瘟疫細菌傳染。豬瘟對豬危害極為嚴重,會造成養豬業重大損失。
診斷方法
豬瘟的臨床表現多以亞急性、慢性或非典型出現,偶有急性出現,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春、秋、冬季多發,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可能發生,只有掌握臨床診斷和科學的檢測方法才能正確診斷和有效遏制豬瘟病的流行。
1、臨床診斷在規模化豬場,如豬群中先後或同時有幾個或更多的病豬出現高熱不退,精神高度沉鬱,食慾減退,全身衰弱,後軀無力,糞便乾燥,後期拉稀,呈黃色、綠色不等,有時帶血,皮膚的薄皮有出血點,耳朵發紫,死亡率較高,可初步判斷為疑似豬瘟。
2、屍體剖檢典型豬瘟病理解剖學變化,在現場即可做出正確判斷,如見全身淋巴結呈現出血性淋巴結炎,切面呈大理石樣外觀,皮膚有出血斑點,腎貧血有點狀出血,脾不腫大,有出血梗死,膀胱、喉頭粘膜及心外膜和胃腸漿膜有出血點。慢性型豬瘟大腸有扣狀腫,然後結合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進行分析,通常可做出診斷。
3、動物接種試驗易感豬接種是檢測豬瘟病毒的最敏感方法。採取發病豬的血液或病死豬的淋巴結、脾臟、扁桃體等組織製成乳劑,無菌處理後接種易感豬(10-20Kg),觀察發病情況,然後再分離病毒。通常採用兔體交叉免疫試驗。
4、檢測血清抗體檢測血清抗體可為豬瘟免疫提供依據,特別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檢測非典型豬瘟和溫和性豬瘟有重要作用。
5、檢測豬瘟病毒直接免疫熒光抗體技術是檢測豬瘟病毒的一種快速診斷方法,該方法是採取豬的扁桃體或者豬腎、脾等組織做冰凍切片或觸片,經丙酮固定,熒光抗體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如果這些組織細胞內發現有亮綠色熒光,說明細胞內存在豬瘟病毒,即可診為豬瘟。
防治措施
疫苗和疫苗接種是控制豬瘟的重要手段,包括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英國凱諾的(北極神針)。各國都在努力研究安全有效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