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行政立案技巧和方法

行政立案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09 21:56:09

1. 打行政訴訟官司技巧

行政訴訟官司技巧是指規避各種訴訟風險技能的總和。法律關系的確定,訴訟證據的取捨,管轄法院選擇,訴訟保全及先予執行的運用,律師訴訟形象的定位等諸多因素。其中法律關系的確定決定訴訟案件選擇適用的法律,訴訟證據的取捨決定自己所希望判決結果,這兩方面的內容是訴訟中最重要和最難掌握的,隨著法律法規的增加,選擇法律關系的空間也在增大,訴訟的技巧也會越來越得到充分的體現,同一事實因選擇法律關系不同而訴訟成功的案例或者敗筆在律師的手中也會增多。起訴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受理條件。否則要承擔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風險。原告起訴、增加訴訟請求,被告反訴,申請保全及上訴,除法律明確規定可以減、免、緩交訴訟費的特殊情況外,必須按規定交納訴訟費用、保全費用。否則要承擔請求不予受理的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行政訴訟程序是什麼
行政訴訟程序是:1、行政訴訟管轄權分為三級管轄權、屬地管轄權和裁判管轄權。如果想提起行政訴訟,需要首先找到一個合格的法院;2、撰寫行政起訴書,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請求權的事由、證據的事實等;3、審判在法庭會議前三天召集當事人,通知訴訟代理人,證人,評估人,翻譯人員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及訴訟參與人,並告知案件審理的時間,地點,事人和理由等。在訴訟程序中還應通知其組成成員。行政訴訟律師的工作主要是受理行政處罰、行政措施、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訴訟中不履行職權的委託案件。政治立場堅定,心理素質強,辦事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溝通能力強。

2. 行政案件立案程序

法律分析:行政案件立案登記流程參照民事案件立案登記流程進行審核和處理,並在審核中重點把握下列問題:

(一)審核行政起訴狀

行政訴訟以行政機關為被告,行政起訴狀應當記明行政機關的名稱、住所等信息;訴狀應當記明請求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的內容和范圍;訴訟請求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應當寫明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方式、經過和後果,訴訟請求與事實理由之間具有關聯性。

(二)審核起訴證據

除審核原、被告的基本身份材料和與起訴事實相關的證據材料外,還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章和第三章關於受案范圍和管轄的規定對是否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法院管轄進行審核,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四十六條和四十七條的規定對起訴期限進行審核。

(三)審核受理

1、經審核,起訴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當場登記立案;

2、經審核,當場難以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訴狀,予以登記,出具收到訴狀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3、7日內無法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先行立案並將案件移交行政審判庭審理;

4、經審核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並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第四十五條 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3. 行政訴訟應訴技巧是什麼

1、理解、吃透起訴狀的內容。按照規定,法院會將原告的起訴狀轉交被告。作為被告,必須吃透起訴狀的內容,明白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礎上,才可能制定訴訟方案,「是戰是和」,是否同意調解,己方調解的底線是什麼。總而言之,要對應訴的可能後果做出充分考慮。
2、閱讀應訴通知書,了解舉證期限。法院在送達起訴狀時,會一並送達應訴通知書。在應訴通知書中,往往會確定原、被告的舉證期限,一般為一個月左右。通過閱讀應訴通知書,還可以了解案件受理法院、主辦法官、聯系方式等信息。
3、與主辦法官聯系,查閱對方提交的證據。原告的起訴一定有證據支持,因此必須了解原告起訴的證據。如果法院沒有將證據復印件一並交給被告,被告應當主動聯系法官復印或閱讀,做到知彼知己。
4、准備答辯狀、整理反駁的證據。在了解基本情況後,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答辯意見,以便及時提交法院。答辯應當具有針對性,做到有理有據,逐一反駁原告的觀點、要求與理由。同時,應當重視證據的收集,最好是製作證據清單。
5、管轄異議。如果認為,原告立案起訴的法院沒有管轄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出異議。當然,應訴是一項具有技巧性的工作,必須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制定行之有效的應訴策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 行政訴訟如何立案

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立案的條件為:原告是符合《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有明確的被告;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 行政訴訟立案如何走程序

在此跟大家分享 行政訴訟立案 的具體流程: 一、起訴人提交立案材料立案材料包括: 行政起訴狀 ,起訴人身份證復印件,行政行為存在的證據,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證據,代理手續。 二、立案庭審查立案庭對起訴人提交的立案材料,依據《 行政訴訟法 》第49條規定審查原告是否有利害關系,是否有明確的被告,是否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否屬於行政案件和受訴法院管轄。 三、能夠當場決定立案的,由立案庭出具案件受理通知和材料收取清單;起訴材料有欠缺或需要完善的,出具一次性告知補正通知書,要求補正。 四、不能夠當場決定是否立案的,由立案庭出具材料收取清單,七日內出具立案或不立案通知。 五、通過立案審查的,法院開具訴訟費繳納通知。 六、起訴人繳費。

閱讀全文

與行政立案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0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