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氣功怎樣防治心律失常
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適當鍛煉對心律失常的防治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氣功的「調心」「調息」鍛煉,經科學實驗與臨床觀察證明,可以使血液循環有如下變化。
(1)練功入靜後,可以使心率減慢,甚至可以人為地控制心率, 使其增快或減慢。
(2)練功可以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心搏出量,隨著呼吸運動吸氣大於呼氣時,心搏出量增加,呼氣大於吸氣時,則心搏出量減少。同時可以使增大的心臟有不同程度的回縮。「入靜」後,心搏出量減少, 說明機體需血量和需氧量都減低。
(3)練功有素者,可以控制血壓升降,低血壓者可以使血壓上升, 高血壓者可使血壓下降。
(4)練功者可以使血液重新分配,意守的部位血液流量增加, 意念可以調動自身血流量的再分配。
(5)練功可以增加毛細血管袢數量,改善血流及供血。
(6)練功可以加強毛細血管通透性。
(7)改善心肺循環血量,降低肺動脈壓。
可以看出,氣功對心血管系統有許多有益的作用。氣功鍛煉能增強人體調整控制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狀態,是防治心律失常的有效輔助措施。
② 養生氣功的鍛煉方法
養生氣功的鍛煉方法
養生氣功是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選擇健身的一種方式,練氣功是獨特的一種自我鍛煉療法。它可以讓人體的意念、內臟組織系統的運動及肢體運動互相配合訓練。那麼氣功鍛煉的基本操作是怎樣的呢?今天就教大家一些練氣功的方法。
氣功鍛煉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一個過程,練氣功的好處在於修身養性,從而達到健康養生的作用。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如何鍛煉吧。
調身是調控身體靜止或運動狀態的操作活動,也稱煉形。調身的意義在於身體狀態與練功所要求的境界相應。例如練靜功時身體須保持某一固定的姿勢,這與進入靜定的氣功境界相應;而練動功則多與疏通經絡、調動內氣運行的氣功境界相應。
另外,一些特定的姿勢、動作本身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健及治療作用。例如站樁可改善高血壓、神經衰弱患者的某些症狀;而八段錦中的八節動功在治療保健功效上均有各自的針對性。
調身其內容包括了外在的操作和內在的操作兩部分。外在的操是指肢體外在間架、位置上的一些操作;而後者主要是肢體內在一些感覺和關系的操作。
外在操作包括姿勢和動作的操作。
(一)姿勢操作
練功常用的姿勢大致可分為站式、坐式、卧式三類。姿勢操作主要用於靜功。
1.站式
站式是站樁功的基本姿勢,由於站立時肢體安放變化的不同,又有多種形式。
①三圓式
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微扣,呈內八字形,並且兩足的五趾要輕輕抓地。然後雙膝微屈,膝蓋不得超出自己的足尖。腰部要進行一定的伸展,臀部保持像坐高凳的狀態。
上身正直,含胸拔背,兩臂環抱呈半圓形,如抱一圓氣球,松肩、墜肘、虛腋。兩手與身體的距離不超過一尺,兩手指相對,相距約八、九寸,五指分開,微曲,相鄰手指間約一扁指距離。
頭部正直,雙目輕合。舌不必頂上額,自然安放。下頜微收。姿勢擺好後要求全身放鬆。所謂三圓式,即指足圓、臂圓、手圓。
②托球式、扶按式和提抱式
這三個姿勢均從三圓式轉化而來,練功的時候也可以互相替換,但不要替換過勤,以免影響練功境界。
托球式的'其它要求與三圓式基本相同,只是站好後兩臂要輕輕抬起,微向前伸,手與身體距離一尺多,兩手心朝上,五指分開,不要用力,好象托著個氣球。初練三圓式時如果兩臂勞累,便可把雙手輕輕朝上翻轉,兩臂微向前探,改成此式以緩解疲勞。
扶按式的其它要求亦同三圓式,只是兩臂抬起前伸後,兩手心朝下,五指分開,雙手如扶在桌上或椅背上,或如扶按在水面上。初練抱球式兩臂勞累後,亦可轉換成此式以歇息。
提抱式又叫浮托式,初練抱球式時,如肩臂感到疲.勞,可以把雙手往下移至肚臍下邊,手心朝上,兩手手指相對,距離約八、九寸,手與身的距離約五、六寸,猶如提抱著一個氣球。練此式時要注意虛腋,即兩臂不可挾靠身體,腋下要空虛。
③休息式
此式的其它要求同三圓式,唯兩臂下垂,曲肘伸向背後,兩手背輕輕放在腰下髖骨上。這個姿勢的運動量小,可以解除初練其它姿勢時雙臂的疲勞。故稱為休息式。
此式另一種變化是將雙手插在上衣下面的口袋裡,大拇指露在外面,其它仍同三圓式。
2.坐式
坐式是練靜功最常用的姿勢,變化也很多,大體可分為平坐、盤坐、靠坐三種形式。
①平坐
這是初練坐式時最常選用的姿勢。要求坐在方凳或硬椅上,但不要坐滿,只坐凳或椅的前三分之一。凳或椅的高度座與小腿長度相等,坐下後大腿平直,兩膝彎曲成90度。
雙腳分開同肩寬,平放於地。上身及腰部的安放同站式,臀部可略向後挺出。頭部要求亦同站式。雙臂可取抱球式或托球式。另外,也可以將兩肘外撐,兩手心朝下放在大腿根部。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自然安放在大腿上亦可。
②盤坐
盤坐是練靜功最適宜的姿勢。盤坐可分為自然盤、單盤和雙盤三種。
盤坐在佛家氣功中稱為跏趺坐。跏同加,乃疊加之意;趺同跗,即足背。所以跏趺坐就是雙足 交疊而坐。跏趺坐又分為全跏趺與半跏趺,全跏趺即雙盤,半跏趺即單盤。
在全跏趺坐中,又有降魔坐與吉祥坐之分。降魔坐是先以右足壓左股(大腿),再以左足壓右股,手也是左在上,右在下,即足和手均為左壓右,禪宗多傳此坐。吉祥坐與此相反,足和手均為右壓左,密宗又稱此為蓮花坐。
盤坐的坐具可以是普通的床、炕,或者用專為打坐特製的矮方凳。這種凳的凳面為方形,比一般坐凳大些。坐具上均應鋪坐墊。盤坐於地時,坐墊更應厚些。
A:自然盤
頭部正直,口眼輕閉,松肩墜肘,含胸拔背,腰部自然伸直。兩腿交叉盤起,左壓右或右壓左均可。兩足均安放於坐具上,可以分別壓在對側膝下。
雙臂自然下垂。雙手可以分別放在大腿上;也可以互相輕握,置放於丹田處。根據各人的情況,自然盤時可將臂部稍微墊高一些,大約一、二寸即可。
B:單盤
頭部、上半身以及手臂的安放均同自然盤,只是在盤坐時將一條腿盤在另一條腿上,左壓右或右壓左可根據各人的習慣。這種坐法只有一足與坐具相接觸。
C:雙盤
頭、身、手臂姿勢均同自然盤,雙腿的盤法是先將左足或右足放在對側大腿上,然後又將對側的足搬上來,放在左側或右側大腿上,兩足心均應朝天。如此,雙盤坐兩足均不接觸坐具。出家人打坐,一般均取雙盤。
③靠坐
除背部可以輕靠在椅背或沙發上之外,其餘的姿勢均同平坐相仿。然而由於背向後靠了,兩足可以略向前伸一些。採用此姿勢應注意,雖然是靠在椅背上,腰部也應努力伸直,最好是背靠腰不靠。
3.卧式
卧式有仰卧、側卧、半卧。練功取卧式時,應注意枕頭的高低要適度,而且床也不宜太軟,木版床為宜。
①仰卧
這是卧式中最基本的姿勢。仰卧時平躺在床上,臉朝天,頭正直,口眼輕閉。四肢自然伸展。兩腿可依據個人習慣稍稍分開或並攏。
雙腳自然斜向兩側,或足尖伸直向前探。雙臂自然分放在身體兩側,雙手掌心向內,輕貼在大腿外側;或雙臂曲肘向內,兩手疊放於下丹田位置。
②側卧
其基本姿勢是側卧於床,左側卧右側卧均可,一般以右側卧為多。頭部略向胸部收,雙目輕合。
兩腿疊置,膝部均自然彎曲,上面的腿彎曲程度大些,使兩足均安放在床上。上方的手臂自然伸展,手掌向下放在髖部;下方的手臂曲肘向頭部,手掌向上,五指輕輕並攏,放在耳邊。
另外,側卧式也可以將下面的腿自然伸直,上面的腿曲膝上提,將膝部彎曲成90度後放在床上。
兩腿呈一前一後,不再疊放,並將上側腿的足心頂在下側腿的膝部,手臂的安放是將上側手臂略向前伸,掌心按在上側膝部。下側手臂彎曲向上,掌心按在上側肘部。這個姿勢也叫三接式。
③半卧
這是在側卧的基礎上,將上半身及頭部墊高,斜靠在床上,呈半坐半卧的一種練功姿勢。兩腿可自然伸直,也可在膝下墊物,使小腿高抬起來。
(二)動作操作
動作操作包括套路或自發動作的操作。前者是一系列連續的設定動作,後者是練功中自然出現的隨意性動作。
1.套路動作的操作
大多數動功都有設計好的固定套路,練功時動作須按功法的套路順序進行。由於套路動功的動作各不相同,例如鶴翔樁有十二節,大雁功有前、後各六十四式,五行掌有五節,學習套路動功就需要按功法分別進行,難以一概而論。
但不同氣功功法的動作仍有一些共性,可以分為不同的動作類型,常見的氣功動作類型大體有如下幾種
①柔韌型
動作多柔和、緩慢、連貫,例如養氣功、八段錦。
②剛硬型
動作多剛健、強硬、有力,常應用靜力性收縮(等長收縮)的方法增強練功中「得氣」的效應,例如易筋經、五行掌。
③ 最好的健身氣功有哪些
最好的健身氣功有哪些
最好的健身氣功有哪些,運動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運動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適量的運動有益健康,如果想要鍛煉自己就可以考慮這項運動,和我一起看看最好的健身氣功有哪些,知識。
1、最好的健身氣功有哪些
健身氣功是以健身為目的,以較為和緩的形體活動為基礎,身心狀態趨向於調身、調息、調心合一的體育運動項目。習練健身氣功對於增強人的心理素質,改善人的生理功能,提高人的生存質量,提高道德修養等,具有獨特的作用。
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和八段錦這四種健身氣功比較好的,得到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老百姓大力推廣,這四種健身氣功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堅持鍛煉有益於身心健康。易筋經促進活動部位關節、韌帶、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五禽戲簡單易學,對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進行有效的鍛煉。
2、健身氣功的要領
和一般的體育運動有所不同,健身氣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調身、調息、調心。如能做到「三調合一」,即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密切結合的氣功狀態,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調身又稱煉形,是指自覺地調整身體的姿勢和動作,調身是練功的基礎。調息又稱煉氣,是指自覺地調整呼吸的節律、頻率和深度。調心又稱煉意,是指自覺地調整心理狀態。
3、健身氣功的禁忌
練氣功不可對各種功法都感興趣,會互相干擾,一事無成。禁忌隨心所欲綜合各種功法。多人練氣功時,不認真研究功法中的.行功原則,只希望迅速見到效果,最後前功盡棄。要講究時辰,夜12個時辰中有些並不適宜練功,應予避忌。忌蹲坐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肌體疲勞。每次運動結束後應調整呼吸節奏,步行甩臂,並做一些放鬆、調整活動,促使四肢血液迴流入心臟,以利還清「氧債」,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忌貪吃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腸胃道疾病。
健身氣功有哪些好處
1、練功可使神經功能得到修復和調整。練功時的腦電圖呈α波振幅增大,而且集中於額部,並使左右腦趨於同步,表明腦功能有序化增強。同時,還可使植物神經得到調整;使感覺功能、運動功能、思維功能強化。
2、練功可使心臟、大循環以及微循環得到改善,還可使血漿雌二醇下降,提示有作用。
3、練功時耗氧量與CO2排出量都降低,可減少呼吸次數,顯著增強肺功能。
4、練功可使唾液分泌增多,腸胃消化液增多,使腸蠕動增強,加強消化功能。
5、練功可使腦垂體及全身內分泌組織器官得到合理調節。如使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代謝水平下降,生長素減少,血中膽固醇濃度下降等。臨床上通過練氣功已治癒了不少、甲狀腺機能亢進,閉經等與內分泌有關的病人。
健身氣功的步驟
1、准備運動,空掌拍打全身,控制好力道,不要過重。凡是拍到身體上的痛點以及有病部位,可以多拍打一段時間;也可以做廣播體操或者全身按摩,只要達到疏通經絡、活血行氣的效果即可。
2、功法姿勢,站姿、坐姿和卧姿任選其一,覺得自然舒適就好。站式,就紮好馬步,雙腳寬於兩肩,雙腿輕微彎屈,雙手疊放於下丹田處,掌心輕貼腹部,男士左手在里,女士右手在里。坐式,就使用寬凳子或椅子,雙腳踏地,含胸拔背,注意後背直而不僵,雙手輕放於大腿膝部,下頜微微回收。卧式,就平躺下來,頭部或者上身略高,雙手疊放於下丹田處。
3、調整呼吸是內養功的主要功法,特點是練腹式呼吸。
4、意守丹田,想像以臍下1.5寸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集中思想,排除雜念。意守應自然,不可無意去守,亦不可強守,應該是似守非守。
5、功成收束,練完健身氣功之後,不要急於進行其它活動,而是要以肚臍為中心,兩手相疊以肚臍為中心揉腹:先由小到大順時針緩緩劃圈30下;稍作停頓後,再由大到小逆時針劃圈30下,到肚臍處停止,即可收功。
練氣功是一種獨特的自我鍛煉方法。它使人的意念活動、機體內臟組織運動及肢體運動互相配合,調動體內「真氣」運行,並通過主動性自我調節,慢慢地、循序漸進地調整和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人體絕大部分疾病都由於高級神經中樞活動障礙引起。而練氣功可直接調整保健。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精神緊張、壓力大的應激狀態,會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導致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神經衰弱等疾病。練氣功能消除大腦緊張及應激狀態,使大腦皮層的興奮灶進入抑制狀態,從而消除疾病產生的病理、生理基礎,保持身體健康。
練氣功時由於心率減慢及周圍血管舒張,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反應,減輕心臟負擔,同時改善冠狀循環和心肌代謝,起到調節脂肪代謝,提高抗凝能力的作用,從而改進心血管機能。有高血壓病的人,在開始練功5分鍾後,血壓即開始下降,30分鍾後可達到葯物性睡眠時的降壓水平,長期堅持練功有助血壓下降。
④ 氣功心法口訣
太極氣功心法:調息、調身、調心。通過調息方法即可打通小周天。
練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調息、調身、調心上下功夫。所謂調心,就是自覺控制意識活動,所謂氣功鍛煉的中心環節。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慾」、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狀難以入靜是初練氣功的一大障礙,由於入靜與效果有關。
所以往往求靜心切,反生急躁,越練越煩,更難入靜。所謂「入靜」,就是通過「意守」,改「胡思亂想」為「靜思專想」,進而做到「無思無想」,恬靜愉快,悠然自得。
所謂「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於體內某- 定部位或某種活動,或意想某種對身體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結合意守「丹田」。丹田,指臍下一寸半的"氣海穴」。意守呼吸與意守丹田結合,就叫做「氣貫丹田」。
氣貫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氣時膈肌下降、腹壓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氣經肺 吸入丹田;呼氣時小腹回縮,好像氣從小腹經肺而出。這種氣貫丹田法是氣功產生良好效果的 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腎。
所謂調息就是自覺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細、靜、勻、長」,逐步達到無聲無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練時其自然可勉強,慢慢做到從有聲到無聲,由短促到深長。最好是練「氣貫丹田」法,於「大周天」、「小周天」 等運氣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後再去學習。
「閉氣」、「引氣」、 「行氣」、 「運氣" 等。若運氣攻患處,給自己治病稱」行氣」;若運氣外出,發氣給他人治病,則稱「布氣」。
調息的意義首先在於提高了呼吸效率,雖然每分鍾通氣量下降,但潮謾上升,肺活量增加、呼出氣與肺泡氣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氣減少,說明消耗最少的能量,獲得最多的氧氣。更由於緩慢的呼吸運動,有節奏地改變著胸腹腔的壓力,對內臟起了柔和地按摩作用,從而改善了內臟的血液循環。
氣功
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身,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主要以極限腹式呼吸為基礎的五臟六腑鍛煉法,能顯著增強心肺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並且使人平心靜氣。極限腹式呼吸方法如下:微張嘴巴向外均勻緩慢地吐氣。
同時讓肚皮向背後收到極限,最後提肛保持至少3秒,閉上嘴巴放鬆自然吸氣,讓肚子脹出到極限,保持至少3秒,再次張嘴吐氣循環往復,每次100次,同時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肚皮的吸與鼓的感受上。長期堅持受益無窮。氣者,呼吸也,功者,從工,從力,費時費力的方法也。
我國古代氣功文獻資料浩如煙海,在儒醫、醫家書記中有大量氣功文獻記載。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項既重要又艱巨的任務,它不僅要求研究者有較高的醫學、氣功學及古漢語、現代漢語等方面的知識,還須自身有較高的氣功功底。
應當指出:三調是否合一是氣功修煉與一般體育運動的主要區別,一般體育運動的操作內容也由三調構成,但三者各自獨立,不要求合成一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氣功
⑤ 怎樣用呼吸調節心率
一個人如果每分鍾心跳次數少於60次,就是「心跳過慢」,也叫「心動過緩」。正常人或者運動員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每搏動一次所輸出的血量增加,足夠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鍾50-60次就夠了。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鍾只有30—40次,則可能屬於不正常,就要查一下原因。 引起心跳過慢的常見原因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使心跳減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鍾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第二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竇」患者心跳很慢,有時每分鍾只有30-40次。 第三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被阻斷了,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十分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⑥ 練氣功的最簡單的方法
玄意決!方法如下:
1.口呼氣,然後鼻吸氣。如此十八次。
要點:每次口呼盡,到感覺肺部已空,然後自動吸氣,肺如皮囊自動補充。吸氣能沒有聲音,綿長最好。
2.口吸氣,然後鼻呼氣。如此十八次。
要點:用口不是吞氣,而是喝氣,好像喝水,到不能吸了最後才閉住喉頭。然後緩緩用鼻呼氣,盡量綿長。
3.鼻呼鼻吸。如此四十九次。
要點:這個才是最關鍵的,用呼吸來引動體內真息。不要想也不要管,直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也可以放在鼻尖上)。一出一入,直接在那裡數著。
熟練後,可以由目前的18、18、49,逐漸增加到36、36、120,甚至108、108、360。
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足,可以作成12、12、120,然後增加到24、24、240,直到36、36、360。
並非氣功,無需考慮意念!
建議採用坐式和站式練習!不要躺著進行。
腿腳姿勢可以自行調整,關鍵脊椎要正直,開眼閉眼無所謂。
每日可作一到三次,推薦醒來或者睡前進行,那時效果最好。
(初期因神氣調節,有可能導致犯困或失眠,過渡後即正常。)
注意:口呼應該是輕輕呼盡,切不可用力吐氣,否則會瀉走自身精氣。
效果簡單描述如下:
這是無極宗太和系的必修課程。
吐故納新,去除後天濁氣,調勻五臟精氣,補養後天之氣,達到積精累氣的效果。
遠比所謂采氣對身體的益處來的真實、直接。只是感覺上初期可能沒有普通氣功來得強。
但三十到六十天之後,效果就變得明顯了。個別做得好的,可能會覺得身體變成皮囊,精氣充盈周身的強烈感覺。
⑦ 最簡單而且有效的練氣功的方法是什麼
站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首先深吸氣頭緩緩前低,通過鼻子慢慢呼氣。氣呼完時,頭也低到最大限度。然後頭緩緩上仰,鼻子也慢慢地吸氣,待頭回到中立位時,氣正吸足。如此,反復數次;
姿勢同上。頭向後仰,鼻子隨之吸氣,當頭仰到最大限度時,氣已吸足。然後頭再回到中立位,同時鼻子呼氣。如此反復數次。但速度要慢;
姿勢同上。頭向右側屈,鼻子吸氣到最大限度時,頭回到中立位,鼻子隨之呼氣。然後頭向右側屈,方法仿右側屈;
姿勢同上。頭向右前方下低,同時鼻子吸氣,到最大限度時,頭再回到中立位,與此同時鼻子呼氣。仿此法作頭向左前方下低動作;
姿勢同上。頭先後仰,再向右、向前、向左轉動數圈。然後再後仰,向左、向前、向右轉動數圈;
姿勢同上。頭向前上方伸,同時兩上肢向後,手像鷹爪,手腕向上勾,腰不能前傾。如此反復數次。
⑧ 氣功如何強身健體
氣功如何強身健體
氣功如何強身健體,練好氣功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可以提高精神境界。那氣功是如何能夠使我們強身健體的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關於氣功如何強身健體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立養氣
靜立以收心定意為主,要求做到形體端正,意靜體松,心平氣和,面帶微笑、心情愉悅、雙眼微閉,以培養元氣。姿勢的要求是,兩腳與肩同寬,兩腳尖分開,膝蓋放鬆,身體重量放在腳心,臀部收斂,脊椎要正直,腰部放鬆,胸脯舒展開,小腹放鬆,保持身體正直。頭正頸直,眼簾放鬆,雙眼微閉,嘴巴輕閉,兩肩放鬆,兩手臂自然下垂,手心空,五指舒,保持兩手臂舒展圓滿之感。
開合運氣
左腳左移與肩同寬,兩腳外側成平行線,兩手徐徐向前平舉至胸前,心平氣和,面帶微笑、心情愉悅、雙眼微閉,著意於兩掌心,想像兩手抱一小球,兩掌輕柔緩慢地合攏,慢慢地兩手相距兩三寸時停止,兩手不要接觸,然後再分離拉開,此時感覺是有吸力相連,有拉不開的感覺,兩手開合的動作越慢效果越好。全身放鬆,呼吸要自然。雙手之間的距離靈活掌握。兩手十指微屈,放鬆。也可採用坐式。這樣反復練習10~30分鍾,就會感到兩手心發麻、發脹、發熱。有的人會感到兩手真像抱著一個球似的,兩手不容易合攏,也不容易分開,像有某種磁力。這就是氣感,這是「得氣」的好現象。可能有的人,一開始練,沒有這種感覺,也有的人練幾天也沒有。說明這些人「得氣」慢一些,不要著急,練功時,不要去想,要順應自然,繼續認真練習,這種感覺就會出現,就會「得氣」。重復多次,一段時間之後,兩手之間的氣感就會逐漸增強。
運氣治眼
心平氣和,面帶微笑、心情愉悅、雙眼微閉,當運氣到兩手之間的氣感很濃時,將兩手慢慢翻轉,使兩手勞宮穴對准雙眼,此時,眼睛放鬆,輕閉雙眼。好像將兩手心的氣捧到眼睛前慢慢向雙眼靠攏,當兩手心慢慢移至距離眼睛很近時,兩眼會有氣壓或者熱感,此時停住,停半分鍾左右,使眼睛裡的氣個手心的氣相合。然後再外拉,此時雙眼會有一種向外拉的吸引力,如此重復6-10次。也可以次數更多一些。
在維持手和眼之間有氣相連的感覺下,兩手慢慢轉圈,先向左,後向右,6到9次,此時,眼球會有被手中之氣帶動旋轉的感覺。旋轉之後,眼睛對著勞宮穴不變,此時全身放鬆,意識集中在手和雙眼中間的氣感,這時氣進入眼中通達氣血,眼中可能會產生熱脹或者微動的感覺。這時氣在眼中運行,調節眼組織功能,這個步驟要5--10分鍾。最後,搓搓眼睛、臉、胸和腹部。
氣功的生理作用
氣功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生理作用最為顯著。同時,氣功對於人體的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1)呼吸系統
氣功的調身、調息、調心三調中,調息就是指呼吸的調控。因而,鍛煉氣功對人體呼吸系統的作用最為顯著。幾年前曾對312名氣功鍛煉者進行了測試,通過6個月前後的2次測試結果顯示,6個月之後,幾乎所有氣功鍛煉者的.機體肺容量和呼吸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高,且能夠改善老年人易發生的病理性呼吸堵塞。
(2)心血管系統
實驗表明,堅持鍛煉氣功能夠有效起到減慢心率、調節心律紊亂、改善心肌缺氧、調節心輸出量、改善供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血管彈性和腦搏動性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治缺血性中風和冠心病等作用。不僅如此,氣功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作用也是非常顯著。早在1959年,上海高血壓研究所對32例服葯無效的多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測試,經6個月的氣功鍛煉後,大部分患者的症狀都得到了減輕。而氣功對於血壓的影響,不僅對高血壓治療有積極的意義,且更說明了氣功對於養生、健身方面的意義。
(3)神經系統
調心是氣功三調中最重要的一個操作內容,因而氣功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在氣功的現代科學研究中亦佔有重要位置。氣功對於人體髙級神經功能具有修復和調整的作用;同時,氣功有利於智能的開發、感知能力的提髙、植物神經功能的調整和神經介質代謝水平的改善。
氣功的心理作用
在氣功鍛煉過程中,無論是調心,還是外氣治療,都與現代心理治療有著密切的聯系。修練氣功所追求的虛無境界,有助於人們淡泊、寧靜之心的保持。鍛煉氣功時平和、安詳的心理狀態,對於人體的身心健康亦有著良好的調節作用。經過對氣功鍛煉者和未練習氣功者,運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査表、艾森克人格問卷、心理衛生自評量表、抑鬱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等多種量表所進行的對照心理測試結果表明,氣功鍛煉者在人際關系、抑鬱、焦慮、疑病、癔病、病態人格、神經衰弱等多項指標方面,都較未練習氣功的對照組人群有明顯差異。
因此,氣功鍛煉不僅能對人的生理健康起到顯著的保健作用,有助於鍛煉者良好人格的形成。修習氣功所追求的虛無境界,對於現代追求物質、名利的人們來說,亦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提示。只有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放棄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才是養生的正道。
⑨ 健身氣功《六字訣》練功要領
健身氣功六字訣精華,在於它的形、聲、氣、神、韻。
健身氣功六字訣,是一套簡單易學、功效顯著、風格獨特、極具氣功特色的健身氣功功法。它是以呼吸吐納為主,同時配合噓(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 uī)、嘻(xī)六種獨特的吐音方法,並輔助以相應的肢體動作和意念,來調整肝、心、脾、肺、腎人體五大系統以及三焦乃至全身的氣脈運行,進而達到柔筋健骨、強壯臟腑、調節心理等強身健體、養生康復的目的。
隨著健身氣功的逐漸普及,健身氣功六字訣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是,由於六字訣功法動作簡單,而且每個動作還要重復3-6次,初學者和不熟悉此功法的人難免會覺得有點枯燥乏味。其實習練者只要能夠從形、聲、氣、神、韻五個方面來逐步提高,慢慢就能體會到六字訣豐富的內涵和恬靜韻味,功法演練起來就會顯得形、氣、神、韻兼備而獨具氣功特色。
一、形——姿勢動作
1、動作要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圓轉如意,好似行雲流水、婉轉連綿,有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體現氣功獨特的寧靜與柔和之美。
2、功法要求所有動作特別是肘關節和膝關節要盡量放鬆,尤其不能影響呼吸吐納和吐氣發聲勻、細、柔、長的基本要求。
3、功法動作的起、承、轉、合,呼吸氣機的升、降、開、合,甚至意念的守、養、觀、照都是以肚臍為中心,這一點從外形的動作來看尤為突出,很多動作都要求兩手與肚臍相平,特別是兩手掌心的「勞宮穴」要與肚臍相平。
二、聲——讀音、口型、氣息、發聲
1、讀音:口型與氣息是健身氣功六字訣,獨特的練功方法;同時也是健身氣功六字訣,功法的核心、難點和重點。
根據氣功、中醫、音韻學等相關文獻和專家的考證和研究,證明噓、呵、呼、呬、吹、嘻這六個字都是「口」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是人的六種特定狀態。
以「噓字訣」為例:我們在剛剛結束一個非常有壓力的工作之後,會本能地長「噓——」一口氣,這樣可以疏解胸中的郁悶,讓人感到輕松和愉快。而這時如果只是用普通話或者漢語拼音的方式讀一個「噓」字,就很難達到健身養生的效果,因為只有在特定的狀態下,特定的讀音、口型和氣息,才能起到特定作用,六字訣也同此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六字訣的吐音僅僅靠普通話和漢語拼音來進行發音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找到特定狀態下的特定口型和氣息,才能更好地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
2、讀音:口型與氣息的學習步驟是:先用校正讀音的方法來達到初步規范口型的目的,然後用規范的口型來控制體內氣息的出入。氣息出入粗細、大小、部位的不同,則相應調節臟腑部位的氣機也就不同了。
3、關於發聲大小的問題。初學者宜出聲練習,且先大聲,後小聲;練習熟練後則可以逐漸轉為輕聲練習。練習日久,功法純熟之後,可以轉為吐氣不發聲的「無聲」練習方法,逐漸達到古人所謂「不念而念」「念而無念」的境界。在發聲階段,發聲的要點是低沉的、振動的、富有穿透力的……有點像寺院里的鍾聲、鼓聲那樣!
三、氣——呼吸吐納
1、呼吸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勻、(均勻)、細(細密)、柔(柔和)、長(深長)。同時,還要遵循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刻意追求、生搬硬套。
2、自然呼吸:功法除了吐氣發音之外,全部採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也就是說,整套功法在絕大部分時間採用的都是自然呼吸的方法,否則反而容易因為緊張造成呼吸的急促,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3、逆腹式呼吸:就是在吸氣時小腹隨之微微內收,呼氣時則小腹放鬆,自然鼓起。健身氣功六字訣在每次吐氣發音時,均採用鼻吸口呼的逆腹式呼吸法。
採用這種特殊的呼吸方法是因為吸氣時,體內的「先天真氣」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後天清氣」也同時由鼻孔吸到胸中,這樣先、後二天之氣在胸中交匯融合;呼氣時,交匯之後產生的濁氣由口中呼出體外,得到營養之後的「真氣」則下降收回到丹田。
這樣不僅可以起到煉氣養氣、健身養生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吐音發聲不正確而出現的口乾舌燥、頭暈腦漲甚至疲勞等現象。這也是傳統理論中關於坎離相交、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的一種練習方法。
四、神——精神意念
1、精神內守、思想集中,既不能昏沉瞌睡,也不能胡思亂想。
2、注意力集中在與動作、呼吸、吐音的配合上。
3、不可過分強調意念的活動,應該保持協調自然。若意念過重,反而達不到松靜自然的要求。
4、形體要放鬆自然,在動作基本規范之後,就不要再過多地注意肢體的運動了,因為如果對肢體過分注意,反而可能導致動作僵硬,呼吸急促不勻等等。
五、韻——氣功韻味
1、練習時應在形、聲、氣、神、韻等各方面進行高度融合,最好能配合上相應的音樂,並藉此加強情感的融入。
2、健身氣功是一種安詳自在的健身方式,習練時應盡力去體會其中恬靜、喜悅、溫暖的意味。
3、健身氣功是一種動靜兼容的運動方式,雖動卻有恬靜陰柔之美,所以我們要在動作中體會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特點。
4、練習時若能達到形、聲、氣、神、韻皆備的高度融合狀態,會表現出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獨特韻味,練習者自身也能感覺到由內導外的效果。
健身氣功六字訣問答
1、健身氣功六字訣來源何處?
答:六字訣,又稱六字氣訣,是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要手段的傳統健身方法。六字訣歷史久遠,流傳廣泛,早在中國南北朝(公元402-581年)時期就有記載。在六字訣流傳過程中,各代醫家或養生家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六字訣進行了補充與完善。
健身氣功六字訣,是在對傳統六字訣進行挖掘整理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編創而成的。為使功法更為科學合理,編創時對「噓、呵、呼、呬、吹、嘻」六字的順序、發音和口形進行了調整和規范。
2、健身氣功六字訣的功法特點有哪些?
答:健身氣功六字訣,各字訣之間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又各具獨立性,在吐氣發聲時,輔以簡單的導引動作,具有讀音口型、系統規范,吐納導引、內外兼修,舒緩圓活、動靜結合,簡單易學、安全有效的特點。
3、健身氣功六字訣有哪些健身作用?
答:科研測試表明,練功後受試人群的總體生存質量有明顯提高,生理和心理狀態有改善趨勢,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日益和諧。另外,對練功人群中疾病康復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健身氣功六字訣對緩解中老年人某些慢性病有一定效果。
4、為什麼說健身氣功六字訣,在四種健身氣功中比較獨特?
答:與其他三種導引類功法比,健身氣功六字訣,是以呼吸吐納為主,同時配合噓、呵、呼、呬、吹、嘻六種獨特的吐音方法,並輔以簡捷的肢體動作和意念,來調整肝、心、脾、胃、腎、三焦等臟腑及全身的氣機,起到內調臟腑、外壯筋骨、強身健體、養生康復的作用。健身氣功六字訣的導引動作要做得松、柔、舒、緩,不能因動作導引影響呼吸吐納和吐音發聲,這是健身氣功六字訣,有別於其它功法的獨特之處。
5、為什麼健身氣功六字訣,呼氣吐音時要採用逆腹式呼吸方法?
答:常見的呼吸鍛煉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肋間肌運動為主的呼吸,稱胸式呼吸;一種是以膈肌運動為主的呼吸稱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又分為逆腹式呼吸和順腹式呼吸。健身氣功六字訣,在整套功法中基本採用自然呼吸的方法,但是在每次呼氣吐音的時候,用的是逆腹式呼吸方法,即在吸氣時小腹微微內收,呼氣時小腹放鬆,自然鼓起。
傳統氣功理論認為,採用逆腹式呼吸方法吸氣時,體內的「先天真氣」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後天清氣」也同時由鼻孔吸到胸中,這樣先、後二天之氣在胸中交匯融合。呼氣時,交匯產生的濁氣由口中呼出體外,充實之後的真氣則仍下降收回到小腹。這樣不僅可以起到練氣、養氣、健身、養生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吐音發聲不正確而出現口乾舌燥、頭暈腦脹甚至疲勞現象。這也是傳統氣功理論中關於坎離相交、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的一種練習方法,有明顯的健身效果,所以健身氣功六字訣在呼氣吐音時要採用逆腹式呼吸。
6、如何在健身氣功六字訣,練習中將吐氣發聲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
答:把吐氣發聲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是練好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一個關鍵,否則不但會影響練功的效果,有時還會出現口乾、疲勞等現象。要使兩者之間配合好,關鍵是在發音吐氣時,人的注意力不是跟著呼氣走,而是要體會從自己的口部、喉部、胸部、直到腹部逐步放鬆和充實的感覺,這種練習方法就是所謂的「神與氣合」「意隨氣行」和「氣沉丹田」的練習方法。
7、為什麼健身氣功六字訣,要求意與息合、意與形合?
答:因為健身氣功六字訣,是以吐納為主,動作導引為輔的功法,練功中如果意識過強或意念過重,很容易導致動作僵硬,而動作緊張又容易導致呼吸急促,進而影響整個練功過程中的「三調」質量,使練習者達不到松靜自然的要求,破壞機體的內部平衡,導致氣機失調。所以在功法習練中,練習者的意念活動要與呼吸及導引相互配合,注意輕松、協調、自然,勿忘勿助,適度。既不能有意延長綿緩的吐氣發聲和輕柔的動作導引,也不能讓思想分散,使意識與練功中的呼吸和導引動作相脫離。
8、健身氣功六字訣,呼吸的方法及要領是什麼?
答:健身氣功六字訣中的呼吸方法主要是逆腹式呼吸。當鼻腔吸氣時,胸腔慢慢擴張,腹部隨之微微內收;口腔呼氣時則與此相反,胸廓放鬆、緩慢縮小,腹部隨之自然外凸。這種呼吸方法能使橫膈膜的升降幅度增大,對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產生類似按摩的作用,有利於促進全身氣血運行,對臟腑有著較好的保健作用。
六字訣呼吸時要注意微微用意,意識不能過強,做到有意無意,綿綿若存。發聲吐氣時,氣息要細而綿長;鼻吸納氣時,要綿柔自然,不能用力,更不可故意使腹部鼓脹或收縮。
9、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中醫學健身原理是什麼?
答:傳統中醫學認為,人是天體宇宙中的分子,人與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生理活動和健康都會受到自然的影響。因此人體的臟腑,如肝、心、脾、肺、腎,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克制化是相聯系的,與六種口型的發音噓、呵、呼、呬、吹、嘻也相對應。
因此,健身氣功六字訣,主要是根據五臟與五音相互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六字呼氣時的發音來相應調節人體六臟。即噓調肝、呵調心、呼調脾、呬調肺、吹調腎、嘻調三焦,在吐音呼氣中排出臟腑的濁氣,又在相應的動作導引和自然吸氣時,採納天地間的清氣,吐故納新,調和人體內外氣血運行,使五臟六腑得以陰陽平衡,從而起到健身強體,祛病延年的作用。
10、練習健身氣功六字訣,對改善中老年人的體脂有什麼作用?
答:體脂率是反映人體成分的指標,成年女性的體脂率一般為20-30%,超過30%為肥胖。研究提示,中老年人經過半年的健身氣功六字訣練習後,練習者體脂率和體脂重量下降明顯。說明健身氣功六字訣,鍛煉可以預防肥胖,對中老年練習者的身體形態具有良好的影響。
11、練習健身氣功六字訣,對中老年人的生理機能有什麼影響?
答:研究提示,經過半年的健身氣功六字訣練習後,練習人群心血管功能指標中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簡易心功能、布蘭奇心功指數均有明顯的改善,簡易呼吸功能和平衡功能有明顯的改善。
六字訣對提高練習人群循環、呼吸、平衡功能方面的生理機能具有積極作用。
12、長期練習健身氣功六字訣,對改善中老年人運動能力指標有哪些作用?
答:研究提示,經過半年的健身氣功六字訣練習後,練習人群運動能力指標中快走、握力和側跳有明顯的改善,垂直跳、柔軟性有改善趨勢,並且女性在快走、握力和側跳等方面的改善明顯優於男性,說明健身氣功六字訣,對練習人群某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方面的指標具有積極的改善作用。
13、長期習練健身氣功六字訣,對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有什麼影響?
答:長期習練健身氣功六字訣,對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有四方面作用。
一是有助於改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和反應能力;
二是能使中老年人情緒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改善老年人一般感知障礙,對中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是具有調節代謝功能和抗衰老的作用,能使絕經女性機體的各種機能更益於協調,延緩中老年絕經期女性身體機能衰老;
四是能夠改善大腦功能狀況,具有健腦作用。並且六字訣調節右側大腦的功能比左側大腦明顯,中老年人長期練習健身氣功六字訣,出現大腦年輕化趨勢。
⑩ 如何提高心率
提高心率的方法:
1、喝酒;
2、飢餓,不吃或少吃飯,尤其是糖類,低血糖時心率加快;
3、使用葯物,如阿托品,腎上腺素等。
注意:竇性心動過緩,與經常運動有關,平時沒有不適感覺,而運動時的心率又快於常人,是心臟功能好的表現(心臟儲備功能優良),典型的運動型心臟,屬正常現象,也就是說體質好於常人,此類人士不需要採取措施來增加心率,臨床監測屬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