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定的數值

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定的數值

發布時間:2022-12-06 18:21:15

1. 現有電流表,電壓表和滑線變阻器各一個,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量某電感線圈的等效參數r和L

可以如下的做法:
用正弦交流做信號源U1,加在滑變電阻和電感串聯的電路上,測量滑變電阻R上的電壓Ur,電感上的電壓UL,及電流i,
設信號源電壓有效值為U1,頻率為f,W=2*3.14*f,電感為L,X=WL,電感內阻為r,則:
測量得到的各電壓與電流,可算出:
總主抗Z=U1 /i
滑變電阻值 R=Ur/ i
由於線圈主抗 X^2 +r^2=(UL/ i)^2
再由方程組可求出電抗X和r
X^2 +r^2=(UL/ i)^2
Z^2=X^2 +(R+r)^2
再求出電感 L=X/W

2. 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量光耦的耐壓值

在它兩端加一極小電流(不足燒壞這光耦)的高電壓,再用萬用表測看這時它的端電壓是多少,這就是它的耐壓了。

3. 實驗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看看其中數據情況,怎麼處理的

實驗數據處理的幾種方法
物理實驗中測量得到的許多數據需要處理後才能表示測量的最終結果。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整理、計算、分析、擬合等,從中獲得實驗結果和尋找物理量變化規律或經驗公式的過程就是數據處理。它是實驗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驗課的基本訓練內容。本章主要介紹列表法、作圖法、圖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將一組實驗數據和計算的中間數據依據一定的形式和順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簡單明確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系,便於分析和發現資料的規律性,也有助於檢查和發現實驗中的問題,這就是列表法的優點。設計記錄表格時要做到:
(1)表格設計要合理,以利於記錄、檢查、運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號、單位及量值的數量級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單位寫在數字後。
(3)表中數據要正確反映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和不確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數據外,計算過程中的一些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說明。實驗室所給的數據或查得的單項數據應列在表格的上部,說明寫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圖法
作圖法是在坐標紙上用圖線表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揭示物理量之間的聯系。作圖法既有簡明、形象、直觀、便於比較研究實驗結果等優點,它是一種最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
作圖法的基本規則是:
(1)根據函數關系選擇適當的坐標紙(如直角坐標紙,單對數坐標紙,雙對數坐標紙,極坐標紙等)和比例,畫出坐標軸,標明物理量符號、單位和刻度值,並寫明測試條件。
(2)坐標的原點不一定是變數的零點,可根據測試范圍加以選擇。,坐標分格最好使最低數字的一個單位可靠數與坐標最小分度相當。縱橫坐標比例要恰當,以使圖線居中。
(3)描點和連線。根據測量數據,用直尺和筆尖使其函數對應的實驗點准確地落在相應的位置。一張圖紙上畫上幾條實驗曲線時,每條圖線應用不同的標記如「+」、「×」、「·」、「Δ」等符號標出,以免混淆。連線時,要顧及到數據點,使曲線呈光滑曲線(含直線),並使數據點均勻分布在曲線(直線)的兩側,且盡量貼近曲線。個別偏離過大的點要重新審核,屬過失誤差的應剔去。

4. 如何用實驗驗證阿伏伽德羅常數

人們為了紀念阿伏伽德羅,把1摩爾任何物質中含有的微粒數N0=6.02×10^23mol-1,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阿伏伽德羅常數指摩爾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所含的微粒的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一般取值為6.023×10^23/mol。
12.000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數目,因義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而得名,具體數值是6.0221367×10^23.包含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的物質的量是1mol.例如1mol鐵原子,質量為55.847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鐵原子;1mol水分子的質量為18.010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水分子;1mol鈉離子含6.0221367×1023個鈉離子;
1mol電子含6.0221367×1023個電子.
這個常數可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測定,例如電化當量法,布朗運動法,油滴法,X射線衍射法,黑體輻射法,光散射法等.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據各不相同,但結果卻幾乎一樣,差異都在實驗方法誤差范圍之內.這說明阿伏加德羅數是客觀存在的重要數據.現在公認的數值就是取多種方法測定的平均值.由於實驗值的不斷更新,這個數值歷年略有變化,在20世紀50年代公認的數值是6.023×10^23,1986年修訂為6.0221367×10^23.
由於現在已經知道m=n·M/NA,因此只要有物質的式量和質量,NA的測量就並非難事。但由於NA在化學中極為重要,所以必須要測量它的精確值。現在一般精確的測量方法是通過測量晶體(如晶體硅)的晶胞參數求得。
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
已知NaCl晶體中靠的最近的Na+與Cl-的距離為d
其密度為P
摩爾質量為M
計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公式
1mol
NaCl
的體積為
V=M/P
而NaCl是立方晶體,四個NaCl分子所佔的體積是(2d)^3
1mol
NaCl
的個數為
V/[(2d)^3/4]=V/2d^3
所以阿伏加德羅常數=M/2Pd^3
如果P是原子密度,則八個原子所佔的體積是(2d)^3
阿伏加德羅常數=M/Pd^3

5. 中的k值和α值在什麼條件下是常數如何用實驗方法測得

K值為水準尺的基輔差(黑面和紅面的讀數差),通常有兩種水準尺規格,5號尺相差4787mm,5號尺相差4687mm.

雙面水準尺的紅面分劃與黑面分劃的零點差(常數K為4.687m或4.787m)。對於三等水準測量,黑面尺底端起始數為0,而紅面尺起始數為4687或4787.
尺常數誤差不得超過2mm;
對於四等水準測量,不得超過3mm。

6. 怎麼用萬用表測電阻值測量電阻步驟介紹

電阻看不到,但是它存在於各個電器裡面,有時候出了故障或是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大家對電阻值進行測量。在上初中的時候,就有物理實驗教大家測量電阻值,當然,測量電阻值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現在最常見到和用到的,恐怕就是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值,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是個很有趣的實驗,現在就讓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用萬用表測電阻。

用萬用表測電阻值步驟

一、認識萬用表

作為這個實驗的重要原件,理應先認識一下萬用表。萬用表分為兩種,常見的一種是比較傳統的,利用人工來進行讀數,還有一種是相對智能的,已經做到了數字化。

1、萬用表的讀數

首先萬用表有不同的檔位,這樣讀出來的數字也會不一樣的,測量電阻當然是要使用歐姆的檔位,因此,要先把萬用表下側的按鈕指針指向歐姆檔位。歐姆檔位有5個檔位,分別代表不同的單位大小,這個檔位的選擇要根據電阻的大小進行。

萬用表還有不同的刻數,測量電阻前,注意指針要指向最右邊的0刻度線,因為電壓和電流都是從左往右進行讀數的,而電阻值恰恰相反。

2、萬用表的使用

使用萬用表,第一步就是進行歐姆調0,先把萬用表的兩個筆頭進行相互接觸,然後調整萬用表中間的歐姆旋鈕,使萬用表進行歸零,如果操作無誤,但是萬用表並沒有歸零,那麼就是萬用表沒電了。

二、測量電阻步驟

1、首先要有輔助電阻,這樣才能開始測量,有時也能依靠小燈泡進行代替,但是LED的不能使用,把輔助的電阻記為R1。

2、連好預先設計好的電路,先用萬用表測量裝置電源的電壓,然後記錄下來,記為V1,然後改變電路,再測量電阻的電壓,記為V2。

3、利用公式和測量的數值,以及輔助電阻的阻值,就能算出電源的電阻值。電源的電阻值只需要用R1乘上V2,再除以V1,這樣就得到了阻值數。

萬用表測電阻的原理

萬用表測電阻原理其實就是根據歐姆定律而來的。萬用表中,它的電壓就是電池的電壓;它的阻值有幾個,包括我們要測試的電阻,它的可調電阻(萬用表不同檔位,它的內阻是不同的),還有它的定電阻。而電流是在我們的測試電阻等於零時算出來的。這樣我們就得出一個公式:I=U/(Rg+R定+R調+R測)U是它內部電池的電壓,Rg是表頭的電阻,R定,與表頭串聯的一個定值電阻,R調,調零的可變電阻,R測,要測量的電阻。由於要測量的電阻大小范圍不同,使用的定值電阻也不同,這使得用萬用表分為幾檔。

用萬用表上測量時,電阻讀數實際是電流讀數,只是將R測=0時的電流:I=U/(Rg+R定+R調)標成R=0,沒有電流時,電阻標在無阻大,I與是一個函數關系,它們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選用不同的電阻檔,R定不同,R=0時,I是不同的,所以每次測量之前都要調零。

萬用表測電阻的測量步驟

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步驟如下:

1.我們所使用的萬用表,不管是在測電壓還是電流,電阻,都是公用的一個表頭。在需要測量電阻時,我們首先要調到歐姆檔。

2.測量之前若是表的指針或是數字萬用表二表臂短路時讀數不為零,就必須先把它調到零位。

3.選擇倍率,利用萬用表測電阻,為了便於准確地讀數,要盡可能使表針指在表盤中間部位,所以需要恰當地選擇倍率擋。

4.讀出萬用表上顯示的數字,再乘以倍率就是本電阻的阻值。

7. 如何對兩種不同實驗方法測定同一指標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首先要判斷兩組數據是否是正態分布資料,兩組是否方差齊,
然後可以計算兩組的均數進行t檢驗
如果不滿足正態分數,需要進行數據變換
實在不行的話,最後用秩和檢驗

8. 1 怎樣用實驗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數值呢(具體的方法)

2.重力加速度是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所具有的加速度 ma=f 又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f=G=mg 所以 ma=mg 所以a=g
1. 利用自由落體運動知識,測出下落高度h和下落時間t,根據公式h= gt*t/2
比如說你可以登上四層高的教學大樓,用捲尺測出樓高(下落高度)然後再測下落時間 帶入公式就可以求出了

9. 用什麼辦法可以測出凸透鏡焦距的粗略數值

採用平行光聚焦法,可以測定焦距.
附方法如下:
實驗器材:凸透鏡、白紙、刻度尺
實驗方法:取出要測定焦距的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觀察光斑(亮點)的變化.調整凸透鏡的位置,讓光斑變得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記錄下來.再重復以上實驗2次,求3次測得距離的平均值,即為此凸透鏡的焦距.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定的數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橘子的使用方法 瀏覽:977
四年級檢測電路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瀏覽:935
安阻法的測量方法 瀏覽:142
兒童低燒怎麼辦簡單的退燒方法 瀏覽:396
淘寶上的存錢方法怎麼存 瀏覽:107
貓術後化膿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12
夾核桃的工具安裝方法 瀏覽:17
二年級畫小汽車簡便方法 瀏覽:39
螺旋式led燈泡安裝方法 瀏覽: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瀏覽:139
神經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視頻 瀏覽:700
山東省教學方法 瀏覽:825
支付密碼一般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4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4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6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6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43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