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度訪談怎麼做
如何做好深度人物訪談
人物專訪是就某個人物或某個問題進行的專門的訪問,具有三個「特」:特定的問題,特定的對象,常常還包括特定的場合。下面我想結合這已學的專業知識和以往的采訪實踐來談談如何進行一次較有深度的人物訪談。
要采訪就得有采訪對象,所以我認為首先就是要選准采訪對象。專訪對象的選擇,對采訪成敗有決定性的意義。人物專訪的對象,通常是與某一新聞有關的新聞人物,有的側重與人物本身事跡,有的側重於某個問題或者某一新聞事件。人物專訪的新聞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必須要選擇有新聞價值的人物,這樣采訪才有典型性,代表性,才能有深度。
選擇好了采訪對象,接下來就是要做好采訪前的准備工作。充分的事先准備對任何成功的采訪都是最基本的元素。每一位記者都有年個個秒毫在采訪前盡力去了解被訪問對象的有關材料。以專門采訪世界上大人物而著稱的義大利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說: 「我不把自己當作毫無感情的錄音機。」她每次采訪之前,總是要閱讀大量被訪問者的書籍和材料,作出筆記和研究心得。准備工作的范圍應廣,細,深,要熟悉采訪對象的簡歷,了解訪問對象的專長,主要事跡及成就。准備越充分,采訪就越主動。當然,這些准備只是匆忙的,膚淺的,真正的采訪前的准備工作,是記者日積月累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
一切准備就緒.,確定好采訪的時間和地點以後,就進入正式的采訪環節了。很多記者都喜歡以一小段簡要的閑聊作為采訪的開場白,以便與采訪對象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這點是人物專訪最關鍵之處,它給被采訪者一個估量記者的機會,給采訪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開場白過後,優秀的記者會很快過度到為這次采訪准備好的問題上來,提問的方式和內容有很多,選擇適當的問話內容,講究提問藝術就成了采訪成功的核心,提問的方式一般來說有三種類型:一是漫談式的,氣氛鬆弛,范圍不限,請對方談點觀點感受或想法,這種問題容易談起來,但如果回答得太籠統往往使被采訪者答非所問。第二種是直指式的,目標明確,問題具體尖銳,不容迴避搪塞,易於突破,但問話語氣或方式不當也容易使對方「悶掉」,出現冷場和僵局。第三種是商量式的,問題很具體明確,問要害之處,但口氣比較緩和,有點請教或者懇求的口氣,不逼人太甚。這三種方式應該以直指式為主,其他結合使用,這樣才能提高訪問的效率和質量,不至於不得要領,開「無軌電車」。
提出的問題從內容上講應該觸及被采訪人物的工作,生活和個人興趣,並且要針對被采訪者的職業或者背景專門設計。例如采訪一位電影明星,他並不是作為政治活動家為人所知道\的,就不要話大量的時間問他政治方面的問題。采訪的問題應該按照其重要性大小來順序排列。一般問題放在前邊,難對付的,強硬的,進攻性的問題放在後面.隨著采訪的逐步深入再慢慢提出,這樣一步一步,才能讓對方易於接受,不覺得唐突。著名記者斯諾就說過: 「如果提一些措手不及的問題,使對方不好回答,那是很愚蠢的。」
但是,在采訪過程中,有些觸及本質的問題雖然很敏感,提出來會感覺尖銳,但還是應該在恰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問出來。對問題要鑽研得透,不能淺嘗輒止,似懂非懂,一知半解,這樣采訪才能做得深入,才能了解到最內核的東西。在采訪中一旦抓准問題,就要深入開掘,抓住要害, 「掘地三尺」,記者要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探索者的位置上,就一個問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同被采訪者共同探索,知道把問題的本質抓到手為止。人物訪問的能手義大利女記者琳埃娜.法拉奇,以敢於和善於提出尖銳問題著稱。她的采訪是十分緊張的,而不是鬆鬆垮垮的。她采訪鄧小平,第一個問題就出語不凡: 「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第二個問題又進一步說: 「對西方人來說,我們有很多問題不理解,只能各國人民在講起四人幫時,把很多錯誤都歸咎於四人幫,說的是四人幫,但他們伸出的卻是五個手指。」可以說法拉奇這些問題都是十分尖銳和重要的,而且為世界所關注。她發問前經過了精心的研究,問得很有質量。當然,鄧小平的回答更是精闢而巧妙。
同時,在問的時候,記者應該時刻記住一個問題要能夠導出下一個問題,要逐步深入,使整個采訪自然而有次序,問題與問題要銜接得當。不能想到哪問到哪,一點邏輯聯系都沒有.,這樣也容易讓對方覺得你准備不夠,產生厭煩情緒。
記者在聽的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從對方的表情,動作中揣摩他的心理,這有利於問話的繼續。在人物專訪中,記者是活躍的一方,可以以各種方式使訪問更活潑,更有內容。專訪要訪,要有記者形象。有訪有問,有動態感,有生活氣息,有感情交流,讓被采訪者與記者產生心靈的交感,用心,用感情來回答記者的提問,而不是機械被動地回答。這樣的人物專訪才是成功的采訪。
㈡ 如何使用焦點小組訪談,深度訪談或映射法
深度訪談是一個主持人根據某一產品深入的訪問一個人,焦點小組是一個主持人組織8-12個人就某一產品展開討論,並維持討論不跑題.
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是一種無結構的、直接的、一對一的訪問形式.訪問過程中,由掌握高級訪談技巧的調查員對調查對象進行深入的訪問,用以揭示對某一問題的潛在動機、態度和情感,最常應用於探測性調查.應用范圍包括:詳細了解復雜行為、敏感話題或對企業高層、專家、政府官員進行訪問.
小組(焦點)座談(Focus Group)是由一個經過訓練的主持人以一種無結構的自然的形式與一個小組的被調查者交談.主持人負責組織討論.小組座談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傾聽一組從調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標市場中選擇來的被調查者,從而獲取對一些有關問題的深入了解.這種方法的價值在於常常可以從自由進行的小組討論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