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顯微鏡樣品如何制備
投射電子顯微鏡的觀察樣品的主要制備方法有:⑵ 花標本的製作方法
植物標本不能在太陽下曬,這樣容易變色,壓在標本夾內的標本每天要翻倒數次,每次換用乾燥的吸水草紙。製作花標本是解決植物學教具問題的有力手段之一。以下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花標本的製作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在野外採集、製作植物標本,是一件很有意義和樂趣的事。
春天來了,正好趁此機會去郊外走走看看,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樂趣。
要採集製作植物標本,需准備植物標本夾和吸水的草紙,標本夾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用木條做兩片網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綁繩索的頭,兩條木架之間放吸水的草紙,用繩綁好隨身攜帶。
全株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採下後,先將花瓣整理好壓放在草紙上,然後將莖、葉整理好,每片葉要展平。
不能因為葉多把葉子摘掉,一部分葉要反放,這樣壓好的標本葉正反面均有。
如果莖、根太長超過標本夾的長度,可將莖或根折壓在紙上,然後在上面鋪幾層吸水草紙,用木夾壓緊綁好。
植物標本不能在太陽下曬,這樣容易變色,壓在標本夾內的標本每天要翻倒數次,每次換用乾燥的吸水草紙,用過的紙在太陽下曬干以備下次翻倒時使用,標本夾壓標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紙,將植物的水分吸干。
壓好的標本,花、莖、葉的顏色不變。
壓好的植物標本可用來做教學用品和裝飾品,別有情趣。
(一)採集標本的要求
1.標本單株選擇
從同種眾多單株中,應選擇生長正常,無病蟲害,具該種典型特徵的植株作為採集對象。
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種子。
草本植物要挖出根,植株高的可以反復折疊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
一次采不全,應記下目標,以備下次再采。
如果是供教學、科研用的標本就要精細一些了。
即使是同一種植物,也要考慮不同的環境下產生的不同的個體。
比如說同一種植物會有的異性葉(比如構樹就有缺刻狀分裂的和心狀卵形的兩種不同形態的葉片)、雌雄異株等等都要做成不同的標本以便於教學示範。
2.採集步驟
按預定目標,選擇合要求的單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條25~30cm(中部偏上枝條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驟:
(1)初步修整。
如去掉部分枝、葉,留下分枝及葉柄一部分。
(2)掛上標簽,填上編號等(一律用鉛筆。
下同)。
標準的採集簽應包括採集號
採集時間、年 月 日、採集者、採集地點。
(3)填寫野外記錄。
注意與標簽編號一致,標準的野外記錄應包括採集號
採集時間、年 月 日、採集者、採集地點、海拔高度、樹高、胸高直徑、樹皮、樹枝
花標本的`製作方法
葉、花、果、習性、生態環境、用途、俗名、正名、學名、科名、備考。
當然實際操作也未必要填這么多的,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填寫。
(4)暫放塑料採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時,集中壓於標本夾中。
(5)採集中應注意同株至少採兩份,用相同的採集號標記。
如有的植物需要開花結果後再采,應記下所選單株座標方位,留以標記。
同種不同地點的植物應另行編號。
散落物(葉、種子、苞片等)裝另備小紙袋中,並與所屬枝條同號記載,影像記錄與枝條所屬單株同號記載。
有些不便壓在標本夾中的肉質葉、大型果、樹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應掛簽,編號與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過敏種類。
如蠍子草、漆樹等,應慎重。
大戟科、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較有名的毒科。
當然,在野外也不要亂嘗試沒吃過的植物。
(7)注意愛護資源,尤其是稀有種類。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破壞環境和資源可不好。
(二)臘葉標本的壓制與裝幀
壓制是標本在短時間內脫水乾燥,使其形態與顏色得以固定。
標本製作是將壓制好的標本裝訂在台紙上,即為長期保存的臘葉標本。
壓制與製作標本須注意以下各點:
1.順其自然,稍加擺布,使標本各部,尤其是葉的正背面均有展現。
可以再度取捨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徵。
2.葉易脫落的種,先以少量食鹽沸水浸0.5~1分鍾,再以75% 酒精浸泡,待稍風干後再壓。
3.及時更換吸水紙。
採集當天應換干紙2次,以後視情況可以相應減少。
換紙後放置通風、透光、溫暖處。
捆綁標本夾時,松緊要適度,過緊易變黑,過松不易干。
標本間夾紙以平整為准。
如球果、枝刺處可多夾些。
換下的潮濕紙及時晾乾或烘乾,備用。
標本壓制乾燥後即可裝訂,裝訂前應消毒和做最後定形修整,然後縫合在台紙上(30~40cm重磅白版紙)。
將野外記錄貼左上方,定名簽填好貼右下角,此簽不得隨意改動。
對定名簽鑒定的名稱有異議,可另附臨時定名簽。
照片、散落物小袋等貼在另角。
貼時均不要用漿糊,以防霉變。
標本布局應注意勻稱均衡、自然。
裝訂後的標本再經過消毒,夾紙或裝入塑料袋保存於專門的標本櫃中。
縫合的時候一般取一些莖或枝,用線固定在白版紙上,葉子就要粘貼了(我們是用毛筆蘸白膠塗在葉子背面粘貼)。
原則是葉片之間盡量不重合。
談談本人的經驗,粘羽狀復葉的時候建議從上往下粘,因為可以保證葉片不重合,如從下往上很可能貼到中段兩片葉子的角度就近乎0度了,再下去就要重合了。
當然,我們博物組比較講究標本的美觀,所以在裝訂和整形上還是比較注意植株在白版紙上排一個怎樣的形狀比較好看。
標本簡介
標本,是動物、植物、礦物等實物,採取整個個體(甚至多個個體,如細菌、藻類等微生物,或像真菌等個體小且聚生一處者),或是一部份成為樣品,經過各種處理,如物理風干、真空、化學防腐處理等,令之可以長久保存,並盡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為展覽、示範、教育、鑒定、考證及其它各種研究之用。
1.採集自己喜歡的花朵,注意不要採集有毒的花。利用壓制的方法,可以使花朵短期內脫水乾燥,用吸水性比較好的紙包好,上面放幾本書或者一塊磚,記得每天要更換紙,壓制3天就差不多了,也可以直接放在書裡面,等過幾天再翻開,但是這樣書上容易出現壓痕。
2.花朵也可以自然風干,但是時間比較長一點,把採集的花朵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不要曬太陽,放個十天半個月就差不多了,記得每天要去看看花朵的乾燥情況。
3.如果想要更加快速的話,可以把花朵放進微波爐內,乾燥,在幾十秒內,就可以乾燥成功,但是這樣製作出來的標本花朵容易變形,而且也不好把握時間。
一、製作鮮花標本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准備好自己喜歡的鮮花樣品,比如玫瑰花、菊花之類的,還要保證鮮花的完整性。
二、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鮮花烘乾,這時候吹風機就派上用場了,不過最好能使用吹風機的自然風功能將其烘乾。
三、然後我們還要准備好膠水和紙,將烘乾的鮮花背面塗抹上少量的膠水,粘貼到紙張上。
四、等待膠水幹了之後,再把透明的塑料板將鮮花蓋住,再稍微裝飾一下,鮮花標本就製作完成了。
⑶ 生物樣品的採集、制備和化學處理
85.3.1.1 生物樣品的採集
生物的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同一種類的生物,其成分及其含量也會因品種、產地、成熟期、加工或保存條件不同而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同一分析對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較大差異,因此樣品的採集必須從大量的、組成成分不均勻的被檢物質中採集能代表全部被檢物質的樣品。
組成不均勻的固體樣品 (肉、魚、果品、蔬菜、頭發等) ,個體大小、成熟程度、不同部位差異較大,取樣更應注意代表性,可按下述方法采樣。
肉類 根據分析目的和要求不同,有的可從不同部位采樣,混合後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代表該只動物的平均樣品。有的從一隻或很多隻動物的同一部位采樣,混合後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代表該動物某一部位情況的均勻試樣。
魚類可隨機採取多個檢樣,切碎、混勻後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平均樣品。對個體較大的魚,可從若干個體上切割少量可食部分得到檢樣,切碎、混勻後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均勻試樣。
果蔬體積較小的,可隨機採取若干個整體作為檢樣,切碎、混勻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平均樣品。體積較大的(如西瓜、蘋果、蘿卜等),可按成熟度及個體大小的組成比例,選取若干個個體作為檢樣,對每個個體按生長軸縱剖分4份或8份,取對角線2份,切碎、混勻得到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平均樣品。體積蓬鬆的葉菜類(如菠菜、小白菜等),由多個包裝分別抽取一定數量的檢樣,混合後搗碎、混勻形成原始樣品,再分取縮減得到所需數量的均勻試樣。
人發人發樣一般以2~5g為宜,要求取同一部位的頭發,男發以枕部為准,女發原則上選取短發,取得的頭發應洗凈,烘乾保存。
貽貝類用純凈的自來水沖洗泥沙,去外殼,並將貝肉搗碎混勻,分取部分作試樣。
籽粒類要在脫粒後混勻,鋪開後用方格法和四分法縮分,取得所需的試樣。
85.3.1.2 生物樣品的干基制備
各類生物樣品送達實驗室時,應及時制樣。若無法及時制樣,應將樣品保存於冰櫃中,以免腐爛變質。由於生物樣品制樣工作量大,應與送樣方協調好送樣事宜,以便送檢樣能及時處理,送檢樣要做好記錄工作。
由於生物樣品一些元素含量太低,直接用鮮樣進行測試,很多元素的報出率不足,難以達到分析要求;以鮮樣製成干基後,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分析元素的檢出限,另一方面生物樣由於製成干基使樣品更為均勻,干基樣品分析手段更趨多樣合理,同時也便於樣品保存,使外檢成為可能。
生物樣品的種類繁多,所含的水分、脂肪、糖分、蛋白質差異較大,因此不同種類的生物樣品制備方式各異,不同種類的生物樣品的干基制備可採用如下辦法。
蔬菜類樣品先剔除已萎蔫部分後,用自來水洗去帶泥土、灰土或沾有的肥料、農葯等,多次洗滌干凈後,蒸餾水再沖洗干凈、擦乾後立即稱其鮮樣質量,切成細塊狀,用電風扇吹過夜(目的是除去表面水分)後置於60℃烘箱烘至乾燥,稱量,計算干濕比。干樣用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
水果類樣品剝取(或切取)有代表性的足量樣品,稱量後切成小塊,於烘箱60℃烘乾,稱干基質量,計算干濕比。由於有些果實含糖分較高,容易吸潮發黏,故試樣在烘乾後應立即制樣,用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於乾燥器中,及時分析。若已制的樣品放置時間過長而吸潮結塊,需在樣品測試前於烘箱60℃烘乾後重新制樣。
貽貝類樣品先將樣品剔除空殼及石子泥沙等外來物後,表面清洗干凈,將清洗干凈的樣品先冷凍過夜後再取出去殼(目的是貝類產品凍死後易於剝殼),稱量後於60℃烘乾,稱干基質量,計算干濕比。干樣經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
人發樣品發樣先經1%的中性無磷洗潔精浸泡12h,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剪成細段,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最後用去離子水清洗2次,於60℃烘乾備用。
籽粒類樣品由於樣品為固體,水分含量少、硬度較大,可先烘乾後用粉碎機或研缽磨碎並混勻。若為需脫殼的穀物,可用專用設備先脫殼,後去膜,再烘乾後於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試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
魚類樣品用刀切下可食部分,稱量後剁成細塊,置於60℃烘乾,稱量,計算干濕比,於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
葉片類樣品先用水進行漂洗,再用1%的中性無磷洗潔精洗去污物後,用自來水多次洗滌,蒸餾水沖洗干凈,擦乾後稱量,於烘箱60℃烘乾,稱量,計算干濕比,干樣用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
根、莖、枝類樣品用自來水多次沖洗干凈後,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擦乾,稱其鮮樣質量,用鍘刀切成或剪刀剪成細片,置於烘箱60℃烘乾,稱量,計算干濕比,干樣用高速破碎機製成粉樣,用紙袋外套塑料袋封裝保存。
難以採集的生物樣品(如浮游植物)由於採集的樣品量較少,可直接取鮮基於消解灌中,60℃烘至近干,再加酸消解分析。
對於難以製成干基的樣品(如含脂肪較高的樣品)呈直接將檢樣搗成勻漿,取樣後直接分析。
注:干濕比指生物樣品鮮基質量與干基質量的比值,生物試樣檢測結果採用干基結果報出時,同時報出含水率。也可換算為鮮基結果報出:鮮基結果=干基結果×干濕比。
注意事項
由於生物樣品類型各異,因此在實際干基製作中,參照以上干基製作的同時可採取靈活變通的辦法。在樣品加工中要避免所用器具帶來的污染,所用的各種器具和容器應盡量選用惰性材料,如不銹鋼、合金材料、玻璃、陶瓷、高強度塑料等。
85.3.1.3 生物試樣的化學前處理
由於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分析化學領域中,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等離子體質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等在生物試樣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
生物試樣組成復雜,有機質含量高、基體干擾較大,因而生物試樣元素分析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試樣的消解方法。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消解方法主要有高溫爐干法灰化法、敞口濕法消化法、高壓封閉罐消化法和微波消解法。
各種消解方法的原理與特點分述如下。
(1)干法灰化
干法灰化是一種用高溫灼燒的方式破壞試樣中有機物的方法,因而又稱為灼燒法,試樣在灰化爐(一般溫度為550℃)中被充分氧化。除汞等易揮發元素外,大多數金屬元素和部分非金屬元素的測定都可採用這種方法對試樣進行預處理。
原理。一定量的試樣在坩堝中加熱,使其中的有機物脫水、炭化、分解、氧化之後,再置於高溫的灰化爐(一般溫度為500~550℃)中灼燒灰化,使有機成分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氣體而揮發,直至殘渣為白色或淺灰色為止,所得的殘渣即為無機成分,用酸提取的溶液即可供測定。
方法特點。方法的優點:①基本不添加或添加很少量的試劑,故空白值較低。②多數試樣經灼燒後所剩下的灰分體積很小,故可加大稱樣量,改善檢出限,提高檢出率。③有機物分解徹底。④操作簡單,灰化過程中不需要看管,可同時做其他實驗的准備工作。方法的缺點:①處理樣品所需要的時間較長。②由於敞口灰化,溫度高,容易造成某些揮發性元素的損失。③盛裝試樣的坩堝對被測組分有一定的吸留作用。由於高溫灼燒使坩堝材料結構改變成微小孔穴,使某些被測組分吸留於孔穴中很難溶出,致使測定結果和回收率偏低。
(2)常壓濕法消化
常壓濕法消化簡稱消化法,是常用的試樣無機化方法。即向樣品中加入強氧化劑(如濃硫酸、硝酸、高氯酸、高錳酸鉀等)而使其消化,被測物質呈離子狀態保存在溶液中。
原理。通過向試樣中加入氧化性強酸(如濃硝酸、濃硫酸和高氯酸),並結合加熱消煮,有時還要加一些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或催化劑(硫酸銅、硫酸汞、二氧化硒、五氧化二釩等),使試樣中的有機物質被完全分解、氧化,呈氣態逸出,而待測成分則轉化為離子狀態存在於消化液中,供測試用。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採用多種試劑結合使用。
方法特點。方法的優點:①由於使用強氧化劑,有機物分解速度快,消化所需時間短。②由於加熱溫度較干法灰化低,故可減少金屬揮發逸散的損失,同時容器的吸留也少。③被測物質以離子狀態保存在消化液中,便於分別測定其中的各種微量元素。方法的缺點:①在消化過程中,有機物快速氧化常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因此操作需在通風櫥內進行。②消化初期,易產生大量泡沫外溢,故需操作人員時時照管。③消化過程中大量使用氧化劑等,試劑用量較大,空白值偏高。
(3)高壓罐消解法
高壓罐消解法是指試樣於密閉的高壓消解罐中,加入消解劑,在高壓狀態下,達到分解試樣的目的。
原理。試樣在高壓狀態下,進行內部加熱,通過消解劑的氧化作用,試樣的表面層不斷地攪動破裂,不斷產生新鮮表面與之反應,分子間產生高速碰撞和摩擦,促使試樣迅速分解。
方法特點。方法的優點:①試樣消化完全、試劑用量少、空白值低。②特別適合揮發性元素如Hg、Se、As的分解測定。③勞動強度低、操作簡單。目前已在生物、地質、冶金、煤炭、醫葯、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方法的缺點:①試樣處理較其他方法危險。②對消解罐的密封性、耐壓性要求高。③消解罐的投資成本大。
(4)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法是一種嶄新的、高效的樣品消解方法,是將樣品置於密閉消解罐中,採用微波加熱方式,達到樣品消解的目的。
原理。微波是一種頻率范圍為300~3000000GHz的電磁波,具有內加熱及吸收作用等傳統加熱不具備的獨特優點。以這樣的微波場作用於液態性分子,分子即以每秒24.5億次的速度不斷改變正負方向,分子間產生高速碰撞和摩擦,於是產生高熱;對於離解物質,在微波場的作用下,離子定向流動形成離子電流,並在流動中與周圍的分子和離子發生碰撞和摩擦,從而轉化為熱能,促使試樣迅速溶解。
方法特點。方法的優點:①試樣消化完全、節能、省時、污染少。②適合易揮發性元素的分解測定。③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方法的缺點:①試樣處理較其他方法危險。②對消解罐的密封性、耐壓性要求高。③每次處理試樣數量少,對大批量、多重復的實驗比較麻煩。④設備昂貴,分析成本高。
⑷ 如何又快又好的製作薄片樣品
要用離子減薄儀制備硅基底氮化硼鍍層截面的透射電鏡樣品,先要將截面磨薄至50微米以下,並將鍍層界面放置在夾片中心。
硅基底氮化硼鍍層總厚度大概300微米,樣品的制備流程如下:
1、將樣品用刻刀切兩個大小為3mm×3mm左右的小方塊,用棉簽粘酒精清潔鍍層表面。
2、將兩個小方塊的鍍膜面用M-bond 610離子減薄膠對粘,由於樣品厚度較薄,分別再用兩片矽片(厚度550微米左右)分別粘住樣品背面,總厚度值加大後更有利於樣品磨製均勻。
3、用XTEM截面夾具夾緊對粘後的樣品,放置在加熱台上設定溫度70度,烘烤6小時以上。
4、當對粘樣品固化後,用TXP的金剛石鋸片將截面切成厚度400微米的薄片數片,去除最外側的兩片,還可以制備至少三片離子減薄樣品。
⑸ 企業樣本製作方法
1、接單,
2、回訪。
3、索取企業簡介
4.背個傻瓜電腦去拍產品,廠房,照片
5、威逼利誘設計師給你做成電子稿,CDR AI 等都行,記得要轉曲的
6、騙取設計師的最終稿。交付製版廠,出CTP或菲林
7、把PS版送到印刷廠,
8、帶上麵包,跟色,可能要通宵。但不能帶被子,沒地方給你睡
9、進入後道。常見有切刀,壓痕,裝訂。一般這些是老大媽干,記得帶上小恩小惠,大媽得了這些,會賣力的
10.打包裝訂
11 送到廠家,記得,不得款,千萬不能交貨。
⑹ 如何快速製作植物標本
具體製作方法:
(一)工具准備:吸水紙、標本夾、採集袋、記錄本、號牌、台紙(白色、長40厘米、寬27米、卡紙)
(二)標本採集
1、採集標本力求完整。(莖、葉、花、果)
2、採集時記錄要詳細。
3、及時掛上吊牌。
4、標本裝入採集袋。
(三)標本壓制
1、修剪:壞的、臟的葉子;葉子易脫落的植物可放在沸水中浸1分鍾再晾乾。
2、壓制:給標本鋪上幾層吸水紙,用標本夾夾住,通風處晾乾。
3、換紙:每天換紙一次,使標本保色。
(四)標本製作
1、整理標本:將干制的標本整理。
2、上台紙:標本平鋪在台紙上,調整葉子排布均勻,使同一標本同時看到正面與反面葉的形態。
3、固定:用透明膠粘貼標本:透明膠寬度0.6厘米最漂亮。
4、貼標簽:在右下角貼上標簽。內容:標本名稱、採集地點、採集時間。
⑺ XRD實驗樣品如何製作
XRD衍射試樣可以是金屬、非金屬的塊體、片體或者粉末。 對於塊狀、板狀、圓柱狀樣品,必須將其磨成一個平面,面積不能小於10*10mm。如果面積太小可以用幾塊粘貼在一起。 如果是片狀、圓柱狀樣品可能會存在嚴重的擇優取向,衍射強度異常,給定性定量分析帶來麻煩。因此測試時應該合理選擇響應的方向平面。 對於測量金屬樣品的微觀應力(晶格畸變),測量殘余奧氏體,要求樣品不能簡單粗磨,要求制備成金相樣品,並進行普通拋光或電解拋光,消除表面應變層。 對於薄膜樣品,需要特別注意薄膜的厚度。由於XRD分析中X射線的穿透能力較強,所以適合比較厚的薄膜樣品的分析,X射線測量的膜厚度約20個納米。此外,樣品應該有較大的面積,薄膜比較平整,表面粗糙度小。 對於纖維樣品的測試應該提出測試纖維的照射方向,是平行照射還是垂直照射,因為取向不同衍射強度也不相同。 對於焊接材料,如斷口、焊縫表面的衍射分析,要求斷口相對平整,提供斷口所含元素。如果一個斷口照射面積小則可用兩個或三個斷口拼起來。 粉末樣品制備通常分為兩步,首先需把樣品研磨成適合衍射實驗用的粉末,然後,把樣品粉末製成有一個十分平整平面的試片。 粉末樣品要求磨成320目的粒度,大約40微米(如果需要做結構精修,樣品需磨成10微米左右)。如果粒度粗太大衍射強度底,峰形不好,解析度低。如果樣品太細,小於100nm以下,容易造成衍射峰寬化。 要了解樣品的物理化學性質,如是否易燃,易潮解,易腐蝕、有毒、易揮發,以免污染X射線衍射儀樣品台或者帶來其他危害。 粉末試樣用粘接劑調和後填入試樣架凹槽中,使粉末表面刮平與框架平面一致。 粉末樣品要求大約1-2克,如果太少也需5毫克。 對於樣品量比較少的粉體,一般可採用分散在膠帶紙上黏結或者分散在石蠟油中形成石蠟糊。所使用的膠帶注意是本身對X射線不產生衍射。 附:常用篩網目數與粒徑對照表
⑻ 物理模擬實驗樣品制備
根據物理模擬實驗的目的和方案,需要開展四組不同研究目的的物理模擬實驗,分別為不同驅替流速、不同圍壓強度、不同煤岩組分和不同煤體結構對煤粉產出的影響研究。根據實驗目的的不同,其實驗樣品制備方法有所差異,但主要內容均包括煤磚樣、支撐劑充填層及驅替液的制備過程。
(一)煤磚樣的制備
實驗原煤岩樣品采自韓城象山煤礦的3號、5號和11號煤層,包括原生結構煤和構造煤。選擇具有不同煤岩組分、不同煤體結構的原煤岩樣品,經破碎、篩分、壓制等步驟將原煤岩樣品製成實驗所需的煤磚樣(圖5-3)。不同研究目的下的物理模擬實驗所需要的煤磚樣在原煤岩樣品的選用與篩分壓制的方法上有所差異。
1.不同驅替流速和圍壓的物理模擬實驗所需煤磚樣制備
本組實驗選用的原煤岩樣品為韓城礦區象山礦太原組11號煤。制備煤磚樣的過程分為破碎、篩選、稱重、壓制。
第一步:破碎。採用密封式制樣粉碎機將原煤岩樣品進行粉碎,使塊狀煤岩破碎至粉粒狀態。
第二步:篩選。使用100目(100目=150μm)的標准樣品篩將破碎後的粉粒狀煤岩進行篩選。選用粒度小於100目的煤粉顆粒作為制備煤磚樣的原料。
第三步:壓制煤磚樣。使用電子天平將篩選的煤岩顆粒樣品稱重35g,放入燒杯內,加入少量標准鹽水,攪拌均勻,倒入導流室。由升降施壓油缸將導流室置於20MPa的圍壓下壓制20min,製成實驗所需的煤磚樣。煤磚樣的尺寸及形狀以酸蝕裂隙導流儀的導流室規格為准,其底面積為64.5cm2,直線長度為139.7mm,兩端半圓的直徑(寬度)均為38.1mm(圖5-3-6)。
2.不同煤岩組分的物理模擬實驗所需煤磚樣制備
本組實驗選用的煤岩樣品為韓城礦區象山礦山西組3號煤、太原組5號煤和太原組11號煤,三者均為原生結構煤(圖5-4),其顯微組分定量與工業分析結果表明3號、5號、11號煤所含鏡質組含量遞減,而惰質組、黏土礦物遞增(表5-4)。
圖5-3 實驗所需煤磚的制備過程
1—原煤岩樣品;2—粉碎機與樣品篩;3—破碎後的原煤岩樣品;4—待處理的原煤顆粒;5—油缸壓力機;6—煤磚樣
圖5-4 實驗所用原生結構煤樣品
將原煤岩樣品經密封式粉碎機破碎至顆粒狀態,經16目(1000μm)、20目(830μm)、40目(380μm)、80目(180μm)、100目(150μm)、200目(75μm)、400目(38μm)樣品篩進行篩分。
表5-4 原煤岩樣品的顯微組分含量與工業分析單位:%
為了保持原煤岩樣品特徵,根據不同粒度范圍內的煤岩顆粒所佔煤磚樣質量的比例(製作煤磚樣的煤岩顆粒質量為75g)進行稱重後混合(表5-5),最後壓製成實驗所需的煤磚樣。
表5-5 煤磚樣的粒度等級混合比例單位:g
3.不同煤體結構的物理模擬實驗所需煤磚樣制備
本組選用的原煤岩樣品為韓城礦區象山礦山西組3號煤、太原組5號煤、太原組11號煤,煤體結構分別為原生結構煤(圖5-4)與碎粒煤(圖5-5)。
圖5-5 實驗所用碎粒煤樣品
將原煤岩樣品經密封式粉碎機破碎至顆粒狀態;經16目(1000μm)、20目(830μm)、40目(380μm)、80目(180μm)、100目(150μm)、200目(75μm)、400目(38μm)樣品篩進行篩分。
為了保持原煤岩樣品特徵,根據不同粒度范圍內的煤岩顆粒所佔煤磚樣質量的比例(煤岩顆粒質量為75g)進行稱重後混合(表5-6);最後壓製成實驗所需的煤磚樣。
(二)支撐劑充填層的制備
實驗中選用的支撐劑為20~40目(粒度為0.42~0.85mm)的石英砂顆粒。用電子天平稱重石英砂35g,平鋪在兩塊煤磚之間,形成一層支撐劑充填層。在物理模擬實驗過程中,隨著煤磚受到圍壓的擠壓作用,石英砂顆粒將會嵌入煤樣之中,並形成具有一定延展性的裂縫,進而模擬煤層氣開發中煤儲層的壓裂造縫效果。
表5-6 煤磚樣的粒度等級混合比例單位:g
(三)驅替液的制備
實驗中所用的驅替液主要包括平流泵中的去離子水和用於模擬地層水的標准鹽水。平流泵中的去離子水是指除去了呈離子形式雜質後的純水。根據實驗條件通過計算機系統設置驅替流速,然後通過平流泵以一定的流速向活塞容器底部注入液體,使活塞從下而上推動標准鹽水注入導流室,完成驅替實驗。選用的驅替液為礦化度為8%的標准鹽水,其配方標准(質量比)為NaCl∶CaCl2∶MgCl2·6H2O=7∶0.6∶0.4。
⑼ 如何設計/製作一個新產品的樣品
首先是你們想設計製作的產品外觀結構是否能獨立完成?如果可以那可以直接做專業做手板的公司幫您去列印一款樣品模型出來。
如果說你們只有ID,沒辦法做到實際操作的話。那就要找設計公司協助您們去完成產品的設計和製作。
前期預算需要先考慮好,設計公司做產品首先是一個設計費用,然後就是一個製作的費用。跟我們去購買產品是不一樣的,普通的單款的產品大概也要幾萬塊。
如果你們想製作的數量超過幾十件那種,那整個項目下來的費用不會低
⑽ 在紅外光譜測定中固體樣品有哪幾種制樣方法
(1)壓片法
將1~2mg試樣與200mg純KBr研細均勻,置於模具中,用(5~10)x107Pa壓力在油壓機上壓成透明薄片,即可用語測定。試樣和KBr都應經乾燥處理,研磨到粒度小於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響。
(2)石蠟糊法
將乾燥處理後的試樣研細,與液體石蠟或全氟代烴混合,調成糊狀,夾在鹽片中測定。
(3)薄膜法
主要用於高分子化合物的測定。可將它們直接加熱熔融制或壓製成膜。也可將試樣溶解在低沸點的易揮發溶劑中,塗在鹽片上,待溶劑揮發後成膜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