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暑急救和預防方法
隨著夏季的臨近,應提早學習和掌握一些預防中暑和應對中暑的舉措,避免夏季出現中暑不會束手無策。那麼發生中暑如何急救?怎樣預防中暑的發生?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暑方面的急救和預防 方法 ,供大家參考。
一般中暑的處理方法
給患者降溫,應盡快將患者移至清涼的地方,用涼的濕毛巾敷前額和軀干,或用濕的大毛巾床單等將患者包起來,用電風扇或您手扇使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其身體,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
處理嚴重中暑的急救 措施
先將患者移至清涼處,讓患者躺下或坐下,並抬高下肢。用涼的濕毛巾敷前額和軀干,或用大的濕毛巾,濕的床單等把患者包起來。用電風扇,有涼風的電吹風或手扇動以促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體。讓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涼的飲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無困難,可以讓他喝鹽水(每100毫升加鹽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如果患者病情無好轉,應送醫院急救。
中暑的臨床表現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中一段時間後,出現輕微的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全身無力及行走不穩。這種中暑短時間休息即可恢復。
2、輕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狀外,還發生體溫升高,面色潮紅,胸悶、皮膚乾熱,或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汗、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症狀。
3、重症中暑: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後抽搐、煩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甚至意識喪失等症狀。
中暑的預防方法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並達到防暑目的。
2、科學合理的飲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切忌節食。
3、做好防曬措施: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衣著寬松。
4、合理飲水:每日飲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鈉0。3%-0。5%為宜。飯前飯後以及大運動量前後避免大量飲水。
中暑的相關資料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准》(GB11508-89),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者口渴、食慾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是突然發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腸肌和跟腱),也可以發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熱衰竭是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常發生在炎熱環境中工作或者運動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的人中,也發生於不適應高溫潮濕環境的人中,其徵象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惡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征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熱射病。四
㈡ 預防高溫中暑的措施有哪些
預防
編輯播報
保持涼爽
選擇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室內保持涼爽,盡可能呆在有空調的地方。如果家裡沒有空調,可以去商場或公共圖書館乘涼。仔細安排戶外活動
天氣炎熱時,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較為涼爽。或者在活動一段時間後,注意在陰涼的地方進行休息。調整戶外運動的強度
在熱天建議減少鍛煉。
如果鍛煉過程中,出現心跳加速、喘不過氣、頭暈、心慌等情況,需要停止運動,尋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及時休息。塗防曬霜
曬傷會影響身體的降溫能力,引起脫水。如果必須到戶外去,需戴一頂寬邊帽,戴一副太陽鏡,在外出前30分鍾塗上防曬系數為15或更高的防曬霜,以保護自己免受陽光的傷害。仔細監護嬰幼兒
與兒童一起旅行時,切勿將嬰兒、兒童或寵物留在停放的汽車內。離車時檢查,確保所有人都下車,不要忽視任何在車里睡著的孩子。
合理飲食,保持身體的水分
多喝水:及時喝水,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遠離含糖或含酒精的飲料:這些飲料不但不解渴,反而會使身體丟失更多液體;喝冷飲還會引起胃痙攣。
補充鹽和礦物質: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糖尿患者或者高血壓患者需要限制鹽分控制,遵醫囑飲用運動飲料。
高溫天氣,飲食要清淡,不適合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可以准備一些防暑降溫的食物,比如綠豆湯等。
隨時關注天氣、易感人群情況
查看最新天氣消息:查看當地新聞,了解極端高溫警報和安全提示。
了解症狀:學習中暑相關疾病的症狀和體征,以及如何治療。
關注同伴: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時,互相監控同伴的狀況,一旦出現先兆中暑的症狀,及時處理。
監測高危人群:嬰幼兒、65歲或以上的人、超重的人、在工作或運動中過度運動的人、身體患有疾病的人群(特別是患有心臟病或高血壓者)或服用某些葯物的人(如抑鬱症、失眠或血液循環不良患者),對於這些人群,在高溫天氣中,應給予更多關注,避免發生中暑。
熱習服訓練
寒區、溫區部隊進駐熱區之前,或熱區部隊每年夏初進行高強度訓練之前,為了避免戰士中暑,應組織部隊進行熱習服訓練,提高對熱的耐受能力。
在生理耐受范圍之內,從低溫到高溫環境,可採用行軍、負重行軍、球類或其他能提高心血管系統耐力的訓練逐步進行,每次訓練1~2次,訓練周期1~2周
㈢ 如何預防中暑
預防中暑方法如下:
1、處在高溫環境中時,要多飲水,也可飲用含一些鹽的飲料如鹽汽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飲水。
2、加強個人防護,戴遮陽帽,穿棉、麻、絲類的織物,這樣有利於身體透氣散熱。
3、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果不適合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最好就不要冒風險。
4、保證充足的休息,確保體力充沛。
中暑後出現的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在室內竟然也會中暑?不慎中暑你應該這樣做
㈣ 預防中暑的方法
1、預防中暑要出行帶好防曬工具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做好防曬措施。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衣著寬松。
2、預防中暑要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3、其他預防中暑的方法
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並達到防暑目的。科學合理的飲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切忌節食。
4、出現中暑症狀的處理方法
在高溫和高溫度天氣運動比較容易發生中暑。其主要症狀為無力、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嚴重者渾身出汗,體溫較高,甚至昏倒。
救治措施是:揉捏人中穴,進行降溫,補充水分和鹽分,可使其恢復神志。如施行以上措施不見效,屬重度中暑,應馬上送醫院診治。
有些人對高溫天氣極不適應,容易產生敏感並產生有關症狀,這些人切忌在高溫環境中參加戶外運動。這些人包括肥胖者、年老體弱者、體能狀態不佳者。
正午及以後的兩個小時是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運動應避開這一時段。
注意補充水分,同時補充淡鹽水。
身體不適最好馬上停止運動。
忌大量飲水。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解暑不當反倒中暑,中醫會把中暑問題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問題,通常是見於長時間在太陽暴曬下出現的中暑現象,而陰暑問題,則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是指暑熱在內、寒濕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錯誤的方式解暑引起。
㈤ 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的急救措施
1、飲食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2、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等。關於冷飲,其實吃的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短期降低會讓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消化系統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3、在外出時,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透氣性好的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陽帽。進行長時間戶外運動時,要准備好防暑葯品,如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時陽光最強時,盡量不要呆在戶外,有條件的可適當進行午休。空調溫度不要開得過低,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
4、中暑的急救措施:搬移 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乾爽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5、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6、補水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症狀。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7、轉送 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㈥ 中暑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前預防中暑
每當到了夏季,由於人們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又不做絲毫防曬措施於是乎很多人長時間的站在大太陽底下,很多身體比較弱的人就更容易中暑了,尤其是在空調房上時間帶著的人更是中暑的頻發人群,那麼究竟中暑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中暑那些我來和大家說一說。
迅速將中暑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扣,松開脫去衣服。
2、降溫中暑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中暑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飲料,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症狀。
4、促醒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可同時對其進行刮痧急救。
5、轉送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在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1、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夏天人的代謝更旺盛,更容易引起疲勞,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既可以防範中暑,也可以讓我們能更好的投入工作
2、一定要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天氣炎熱,出汗也多,人更容易缺水,最好喝些綠茶或是金銀花,菊花茶,不只可以補充人失去的水分,還可以降火,補充一些微量元素
3、飲食方面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進食水果和蔬菜,補充營養的同時,補充大量的水分,盡量少吃油膩的食品,燒烤,油炸食品盡量不吃,多喝綠豆湯等防暑的食品
路酷暑來臨,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發生,首先要搬離高溫環境。用40%濃度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並在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淺表處放置冰袋。若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㈦ 怎樣預防中暑 中暑後怎樣急救
預防中暑需注意以下10點:
1.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4.穿著質地輕薄、寬松和淺色的衣物;
5.盡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家中未安裝空調,則可以藉助商場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使用電扇雖能暫時緩解熱感,然而一旦氣溫升高到32.2攝氏度(90華氏度)以上,電扇則無助於減少中暑等高溫相關疾病的發生。洗冷水澡或者打開空調對人體降溫更加有效;
6.外出時,應塗擦防曬值SPF 15及以上的UVA/UVB防曬劑,戴上寬檐帽和墨鏡,或使用遮陽傘;
7.出行應盡量避開正午前後時段,戶外活動應盡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8.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每小時飲用2-4杯非酒精性冷飲料。運動型飲料可以幫助補充因汗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
9.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10.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
在遭遇中暑情況時請記住以下急救方法(中暑急救5要訣)
1、搬移
迅速將中暑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扣,松開脫去衣服。
2、降溫
中暑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
中暑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飲料,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症狀。
4、促醒
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可同時對其進行刮痧急救。
5、轉送
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在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㈧ 中暑怎麼辦,怎麼預防
先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平卧(頭部不要墊高),解開衣領,同時用浸濕的冷毛巾敷在頭部,並快速扇風。輕者一般經過上述處理會逐漸好轉,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溫方法外,還可用冰塊或冰棒敷其頭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溝處,同時用井水或涼水反復擦身、扇風進行降溫。
嚴重者應即送醫院救治。
㈨ 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的後果是很嚴重的。近幾年,中暑的案例是非常的多的,有的地方還因為中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來。您知道如何有效的預防中暑嗎?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今天一起跟隨著專家來了解一下中暑的預防措施吧!
中暑的預防措施:
為了避免中暑,在高溫天氣,應做到:對年老體弱等重點人群應重點保護,營造一個舒適的小環境,室內要通風,盡可能把室溫降至26~28℃,室內外溫差在8℃以內。要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膳食的調配,飲食宜清淡,多飲水。
高溫天需隨時補充水分可喝食醋防中暑
高溫天氣,不能等渴了再喝水,要隨時補充水分。最好喝溫熱茶水或鹽開水,能使汗腺舒張排汗,散發體內熱量,有助消暑。早餐要吃熱食,水果在上午9點—10點吃最好。
冷飲吃得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低溫,消化系統會受到影響。預防中暑,可以喝點食醋,幫助消食,生津消暑。胃口不好,不愛吃東西,很容易中暑,可以喝上一杯豆漿,既補充了養分,又不會引發上火。
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綠豆,都是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羊肉、狗肉、草魚、鰱魚、帶魚、黃鱔,以及核桃仁、杏、櫻桃、龍眼、楊梅、椰子等,都是溫性、熱性食物,體質偏熱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少吃。提高對先兆中暑的認識,一旦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狀,應立即脫離中暑環境,及時採取納涼措施。
特殊人群中暑急救:
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發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乾燥。
孕婦:應衣著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㈩ 如何防止中暑 預防中暑五妙招分享
1、改善居住和勞作環境:夏季保持室內通風、陰涼,必要時打開空調,保證良好睡眠;
2、避免高溫、高濕環境下長時間重體力勞作,尤其是心臟病、中樞系統疾病、嚴重肝腎疾病、內分泌疾病的患者。應該間斷休息,注意通風;
3、多飲水,適當補充鹽分攝入(可以給予口服淡鹽水),避免油膩食物攝入過多,給予防暑降溫措施使用(比如遮陽帽);
4、一旦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等不適感,應該考慮先兆中暑的可能,及時進行降溫處置,補液治療等。
5、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注意自我防護,多飲水或清涼飲料,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