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教育孩子學算術
“數理邏輯智能”是歐美學者的觀點。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每個人至少擁有七種獨立的智能,數理邏輯智能就是其中的一種,是與孩子整體智力發展以及學習效率相輔相成的一種能力。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教孩子學算術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我們要找到孩子興趣什麼,或者引導孩子產生興趣。
一般而言,0~6歲的寶寶對鮮艷的色彩,自然鮮活的東西比較興趣,如水果、汽車、玩具、拼圖、動畫人物等,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那麼舉個例子,只要寶寶接受這一類的東西,如水果,那麼我們可以讓寶寶分水果。
如,我們將橘子、蘋果、香蕉等2~3類水果放在一起,先然寶寶分辨水果,然後問寶寶各有幾個水果,一共有幾個?然後鼓勵寶寶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視家庭成員而定),然後再數數。這樣先引導孩子對數字的概念。
二、 陪寶寶看動畫片
寶寶痴迷看動畫片是一個令所有家長頭疼問題,這個問題以後來談。但我們可以利用寶寶看動畫片的過程,陪同寶寶一起看,然後問寶寶,這個動畫片講了什麼,裡面有幾個人(動物),叫什麼名字,誰是好人,誰是壞蛋等,即讓寶寶形成自己的“故事觀”,又讓寶寶不自覺的學習算數。
三、陪寶寶玩數字游戲
在家庭很常見的數字游戲,但通常都是用來“威脅”寶寶的,如我數3下你不過來的話如何如何,寶寶對數字就很敏感。我們不是用來威脅孩子,而是用來換位。如可以說先讓寶寶數多少下,等媽媽藏起來,讓寶寶去找。還有就是和寶寶比賽算術。大家發現每個寶寶都非常的“倔強”。利用寶寶的“強”勁,可以問寶寶,爸爸今天忘記了,3+2=?,寶寶能教爸爸嗎?寶寶能不能給爸爸出算術題呢?裝作思考不出,問寶寶答案,也是培養寶寶算術的良好方法。其實非常喜歡和爸爸媽媽們打鬧,因此利用這一點,經常陪寶寶玩數字游戲,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招式一:寶寶巧分水果(適宜年齡:3歲左右)
家長將買來的蘋果和橘子故意放在一個袋子里,讓寶寶看一看,然後分辨裡面都有什麼,接著,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把蘋果取出來,放在另一個袋子里;再把橘子取出來放在另外一個袋子里。最後,引導寶寶看著一個袋子里的蘋果說出裡面是“蘋果”;再看著另一個袋子里的橘子說出裡面是“橘子”。
招式二:洗碗筷,“重復賽”(適宜年齡:3歲左右)
寶寶對水和洗滌液產生的泡泡感興趣,可以准備一個大面盆,將飯後的碗筷全部放在裡面,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清洗。清洗一遍後,家長把碗摞在一起,讓寶寶把筷子放在一起;然後,換成清水再次清洗,這個過程可多次重復;最後,你把碗摞在一起放在碗櫃里,引導寶寶把筷子放進筷子簍里。
招式三:帶上寶寶“用心”逛商場(適宜年齡:4歲左右)
帶寶寶去商場前,告訴寶寶今天去商場要給他買新衣服,給爸爸買剃須刀。到商場後,和寶寶在第一層走一走,問寶寶這一層是賣什麼東西,賣的東西做什麼用(如:化妝品——媽媽用的),按提示找出兒童服裝在第幾層,告訴寶寶,他的衣服在第幾層出售,和寶寶坐扶梯(或走樓梯)數著層數到相應的樓層;然後再去給爸爸買剃須刀,再讓寶寶看一看、說一說,賣剃須刀的這一層還賣什麼東西。早期教育
招式四:時光匆匆,照片“排排個”(適宜年齡:4歲左右)
取出寶寶的照片和他(她)一起看,讓寶寶說一說,這是他幾歲照的,在什麼地方照的,再選擇幾張照片(能感覺出年齡差異的),讓寶寶按照年齡成長順序(從小到大)將照片依次排序,然後把照片按照這個順序粘貼在一張長紙條上,掛在寶寶的卧室里。
招式五:情景重現,照片“排排序”(適宜年齡:5歲左右)
㈡ 怎麼教寶寶算數
很多家長和一些新上任的老師都會對一些問題感到疑惑,因為這畢竟是家長們第一次做父母和老師們第一次教孩子們,所以就會對很多事情不是那麼的上手。下面看看小孩學算術怎麼教?
小孩學算術怎麼教
把抽象的思維模式轉換為形象的記憶方式,我想孩子會感興趣,且能夠在大腦中儲存數字與實物對比信息。這種方式,可以無時無刻的對孩子實行教育,根本不用一本正經的去做。
1、孩子吃飯前讓孩子幫你拿筷子,而且要數數需要多少根,吃饅頭之前,先要孩子數好幾個人要幾個饅頭或者幾碗米飯才能夠大家用的,為了孩子不能怕麻煩,想要孩子知道什麼數字。你的飯桌就要按照這樣的數字進行一些改變,也讓孩子從中感悟興趣。
2、上樓梯,走路,玩游戲,做什麼活動都離不開數字,你只需要針對孩子的悟性高低適當調整到合適孩子的地步即可。
家長的的不耐煩和過度要求與批評,讓孩子更加感到自卑,更加感到沒有方法去認知,所以,要耐心一些,要懂得鼓勵與表揚的作用。還有,孩子會在某些程度犯些小錯,犯錯誤就要適度懲罰,這種時候,也要讓孩子用數字概括錯誤的嚴重性,小小錯誤做幾個俯卧撐,小錯誤再多幾個,稍微大點的還要多,如果數錯了,就要再多幾個等等,懲罰也要孩子學會用心感受。
怎樣讓孩子快速的學會算數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孩子不容易學會,家長可以用擺玩具來讓孩子體會,熟悉,等以後再次做題的時候,孩子就能清晰的說出了思路,用的就是湊十法。
小孩學算術怎麼教?家長們和一些新上任的老師們,可以採用實物的教育方式,在做事情前,讓孩子提前思考一下,這樣是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思維敏捷度的。很多孩子可能越長大就會越調皮,這個時候就需要到我們的家長和老師細心地去感化他了。
如果有幫助到你,希望能採納!
㈢ 怎麼教小孩子快速算數
怎麼教小孩子快速算數
你知道怎麼教小孩子快速算數嗎?在父母的眼裡孩子的學習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小朋友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算數是最重要的,那你知道我們怎麼教小孩子快速算數嗎?那接下來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1、孩子吃飯前讓孩子幫你拿筷子,而且要數數需要多少根,吃饅頭之前,先要孩子數好幾個人要幾個饅頭或者幾碗米飯才能夠大家用的,為了孩子不能怕麻煩,想要孩子知道什麼數字。你的飯桌就要按照這樣的數字進行一些改變,也讓孩子從中感悟興趣。
2、上樓梯,走路,玩游戲,做什麼活動都離不開數字,你只需要針對孩子的悟性高低適當調整到合適孩子的地步即可。
家長的的不耐煩和過度要求與批評,讓孩子更加感到自卑,更加感到沒有方法去認知,所以,要耐心一些,要懂得鼓勵與表揚的作用。還有,孩子會在某些程度犯些小錯,犯錯誤就要適度懲罰,這種時候,也要讓孩子用數字概括錯誤的嚴重性,小小錯誤做幾個俯卧撐,小錯誤再多幾個,稍微大點的還要多,如果數錯了,就要再多幾個等等,懲罰也要孩子學會用心感受。
怎樣讓孩子快速的學會算數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孩子不容易學會,家長可以用擺玩具來讓孩子體會,熟悉,等以後再次做題的時候,孩子就能清晰的說出了思路,用的就是湊十法。
小孩學算術怎麼教?家長們和一些新上任的老師們,可以採用實物的教育方式,在做事情前,讓孩子提前思考一下,這樣是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思維敏捷度的。很多孩子可能越長大就會越調皮,這個時候就需要到我們的家長和老師細心地去感化他了。
孩子剛開始接觸算術題我們就從十以內的加減算起,比如2+3=?5+4=?這些剛開始都是可以讓孩子扳手指算的,慢慢的後面看到這種簡單的算術題就會一口給出答案.
慢慢的可以延伸到十以上的加減法,這里我就教大家一個方法,結合珠心算的演算法,即使沒有學過珠心算也沒關系,記得這個法則,無論多難的'提都會很快算出來。首先讓孩子背會這組數字,找好朋友,1和9是好朋友,2和8 ,3和7 ,4和6,5和5,這五組是互為好朋友。一定要先記住這些
下面我們就來做十以上的加減,例如8+9=?,都是一位數字,需要進位的算術題,首先想到滿十需要進一位,就給十位數先進一,個位數字怎麼算呢,先讓小朋友找出9的好朋友,答案是1,十位數進了一,那麼個位數就減,8減去9的好朋友1等於多少,小朋友立馬就會算出8-1=7,答案就出來了是17。在算一個24+8=?個位上滿十進一,4減去8的好朋友2即4-2=2,十位上2加上進的一就是3,所以答案就是32.是不是很簡單。
上面我們說的是需要進位的加法,接著我們講需要退位的減法,例如20-7=?,首先看從個位開始減,0-7不夠減,需要從十位上借一,那麼個位數字就需要把7的好朋友3還給0,0+3=?小朋友會立馬回答是3,個位就是3,十位上2借走了一個就是1,答案就是13.在算一個難一點的56-27=?個位上6減7不夠減,向十位上5借一,把7的好朋友3還給6即3+6=9,十位上5借了一就是4,4減去2等於2,答案就是29,是不是很簡單
針對不需要進位退位的加減就更簡單了,只需要做到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即可,一定要從個位算起
孩子的觀察力沒有大人那麼好,不是一下就能很直觀的的出答案,為了便於觀察,更加明了算出題目,可以讓孩子學會列縱向算式,如圖88-49=?,可以列出如圖縱向算式,十位對十位,個位對個位,一目瞭然,按照之前教的方法很快就能算出答案
㈣ 怎麼教孩子算數
怎麼教孩子算數
你知道怎麼教孩子算數嗎?數學是一門非常考驗邏輯能力的學科,所以很多小孩子都很難學得懂算數。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教孩子算數,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家長在家該怎麼教孩子算數,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1.用聊天啟發孩子的計算意識
平時你和孩子的對話,就可以通過提問和回答,激發孩子去思考,讓「數的計算」走進孩子的世界。
比如:
「寶貝,給你3瓣橘子,還要嗎?」
「你已經吃了2塊糖了,再給你1塊兒,不能再要啦!」
剛開始啟發孩子計算意識的時候,你並不需要很嚴格地用標准詞彙,只要能表達出增加和減少的意義來,怎麼方便讓孩子理解,就怎麼交流。
2.用手指操學習10以內加法
在孩子知道了左手5根手指,右手5根手指以後,就可以教5以內的加法運算了。
讓孩子左手握成拳頭,伸展大拇指,然後再伸出食指,這就是「1+1」, 這時要讓孩子大聲數一數伸展的手指個數,是「2」, 孩子就知道了「1+1 =2」!
如果在只伸展大拇指的情況下,再同時伸出其他兩根手指,就可以認識「1+2」了.....
像這樣,利用一隻手不僅可以學到「1+4」,其他5以內的加法計算都可以搞定。
同理,如果左手、右手聯合起來,用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學到10以內的加法計算了。
如果雙手舉起對稱著玩兒,就衍生出相同數相加的游戲了,它們就是2,4,6,8,10。
3.用手指操學習10以內減法
用手指教孩子減法,就是上面加法的逆過程。
比如十個手指都伸展,讓孩子說出伸展的手指數,然後你說:「彎曲左手大拇指,再數數看」
如果孩子說是「9」,還可以進一步問「10比9多多少?」 這就教孩子認識了「10-9」的減法計算。
用雙手學加減的好處在於,孩子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增加、減少的過程,干擾因素極少,孩子的學習效果就會很棒,也減少了你尋找其他工具的麻煩。
另外,用小手指學計算,還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強化腦區各個部分的感覺統合。
4.畫一畫,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喜歡塗一塗、寫一寫、畫一畫,這個方法也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推崇的數學教育法。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圓圈,你可以給孩子示範畫1個圓圈、2個圓圈,多至10個圓圈,還可以按指定數目畫圓圈;通過圓圈的數量變化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如果指定好格式:2個一組,3個一組地畫圓圈,孩子還會慢慢發現「2個2是4,2個3是6」的規律,甚至更復雜的規律他們也能看出來。
你也可以在圓圈旁邊寫上阿拉伯數字,讓他們越來越熟悉數字這種抽象的符號和個數的這種對應關系。
當然,圓圈也可以用豎線、小星星等代替,來增加趣味性。
1、由簡單到困難
學習加減法應該從簡單到困難一步一步來,比如11就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12就是由1個十和一個2組成……20是由2個十組成。
這樣的算式寫的多了,孩子直接印在腦子里,張口就會說出來了。
2、用畫畫的方法學習
可以將加減法轉變成為畫畫的方法,如果寶寶對畫畫感興趣,可以讓孩子通過畫畫,來學習加減法,這樣直觀的看出加減法到底應該如何計算。比如:畫兩只小鴨子,然後畫十個鴨蛋,如果鴨蛋被大灰狼偷走了4個,還有幾個呢?
當然,也可以參照上圖,用游戲的方式帶娃學習數學,其實,學數學主要是鍛煉數學思維,學會算數是其次的。
3、大數記心裡,小數來加減
加法:讓寶寶記住一句話那就是: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加。所比如說10加2等於多少?首先就應該把10記在心裏面,然後再往上數兩個數十一十二,得出的結果就是12。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比如8-3等於多少,讓寶寶把3記在心裏面,然後再往下數三個數,7、6、5,然後得出來的結果就是5。
除了這些練習方法之外,家長還一定要每天讓寶寶練習幾道加減法的算數題,注意不能夠讓小孩子老是用手指,要讓寶寶養成心算和口算的習慣。
4、趁熱打鐵,別吝嗇誇獎
當寶寶開始學會了加減法的一些竅門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不管了,一定要趁熱打鐵,經常提問。只要有空閑時間就要向孩子提問,並且提問的加減法由簡到難,語速也要給孩子一點緊迫感,這樣不但鍛煉孩子的加減法,還可以鍛煉他的思維效率。
㈤ 小孩學算數怎麼教
小孩學算數怎麼教
你知道小孩學算數怎麼教嗎?小孩剛來到人間什麼都不懂,當你想要教小孩子算數應該怎麼教呢,用什麼方法教最有效果呢?那麼對於小孩學算數怎麼教,下面我來告訴大家怎麼教小孩學算數最快最有效果。
小孩學算術怎麼教
把抽象的思維模式轉換為形象的記憶方式,我想孩子會感興趣,且能夠在大腦中儲存數字與實物對比信息。這種方式,可以無時無刻的對孩子實行教育,根本不用一本正經的去做。
1、孩子吃飯前讓孩子幫你拿筷子,而且要數數需要多少根,吃饅頭之前,先要孩子數好幾個人要幾個饅頭或者幾碗米飯才能夠大家用的,為了孩子不能怕麻煩,想要孩子知道什麼數字。你的飯桌就要按照這樣的數字進行一些改變,也讓孩子從中感悟興趣。
2、上樓梯,走路,玩游戲,做什麼活動都離不開數字,你只需要針對孩子的悟性高低適當調整到合適孩子的地步即可。
家長的的不耐煩和過度要求與批評,讓孩子更加感到自卑,更加感到沒有方法去認知,所以,要耐心一些,要懂得鼓勵與表揚的作用。還有,孩子會在某些程度犯些小錯,犯錯誤就要適度懲罰,這種時候,也要讓孩子用數字概括錯誤的嚴重性,小小錯誤做幾個俯卧撐,小錯誤再多幾個,稍微大點的.還要多,如果數錯了,就要再多幾個等等,懲罰也要孩子學會用心感受。
怎樣讓孩子快速的學會算數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孩子不容易學會,家長可以用擺玩具來讓孩子體會,熟悉,等以後再次做題的時候,孩子就能清晰的說出了思路,用的就是湊十法。
小孩學算術怎麼教?家長們和一些新上任的老師們,可以採用實物的教育方式,在做事情前,讓孩子提前思考一下,這樣是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思維敏捷度的。很多孩子可能越長大就會越調皮,這個時候就需要到我們的家長和老師細心地去感化他了。
1、首先要培養寶寶對於數字的興趣,不要急於求成,從十以內的加減法開始,比如5加4,教給孩子就是從五開始往後再數四個數,主要是教給孩子竅門。
2、以實物為基礎鍛煉孩子算術的能力,比如寶寶的積木,幾種相同的積木加在一起是多少,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開發孩子的想像力,達到很好的算術效果。
3、孩子的觀察力沒有大人那麼好,不是一下就能很直觀的的出答案,為了便於觀察,父母可以給孩子准備算術用的小卡片,方便孩子更好的找到答案。
孩子的智力發育與遺傳有很大的關系,剛剛接觸算術一定會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父母的耐心非常的關鍵,尤其是不能說寶寶笨,要多鼓勵,一點小成績也要鼓勵寶寶,更不能打罵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的逆反心理,造成對算術存在偏見,影響到日後的學習生活。
㈥ 如何教孩子算數
一、數數與讀數
教孩子計算以前,先讓孩子學會數數與讀數,這是孩子學習計算不可或缺的條件,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學會數數,並認識數字。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數數和讀數並不難,家長可以找一些數字卡片,讓孩子學習。
二、理解每個數所含的量
很多孩子會數數,卻不知道數字的含義,也不能把數與量對應起來,因此第二步需要家長教孩子認識數與量,比如准備一些圍棋棋子,讓孩子找五個棋子、10個棋子等。或者可以用積木、水果等一切孩子熟悉的事物。
三、用實物玩湊十游戲
家長可以准備圍棋或其它的孩子喜歡的實物,和孩子一起玩湊十游戲。比如給出孩子幾個棋子,讓孩子在自己拿出一些,湊成10,如果孩子程度弱,不要緊,可以先玩湊3、湊5,直至熟悉,一直到10。
四、口頭玩湊十
當孩子熟練了用具象的實物玩湊十游戲後,家長可以口頭和孩子玩湊十游戲,將具象思維轉換成抽象思維。比如三頭豬再加幾頭是10頭?當然,如果孩子開始還是不理解,可以先用簡單的入手,比如湊3、湊5,一直到10。
㈦ 學前班怎麼教孩子算數
1、用往前數或往後數的方法,記大數數小數。
幼兒園孩子老師都教的有數數,先是從1數到20,慢慢數到50,最後數到100,數數實際上就為加減法打下了基礎。
數的大小,孩子一般能分清楚,但是說到某個數前面的數或後面的數時,有的孩子就不知道了。
所以需要教孩子分清每個數前面的數和後面的數,比如5前面是4後面是6,這樣孩子就知道「往後數」和「往前數」怎樣數了。
比如8+7=?記住8,往後數7個數,9、10、11、12、13、15,就知道得數是15了。
8-3=?記住8,往前數3個數,7、6、5,就知道得數是5了。
2、熟練背誦10以內數的分成和組合,巧妙運用「湊十法」和「破十法」。
利用孩子記憶力好的特點,熟練背誦10以內數的分成和組合,就能夠熟練計算出10以內數的加減。
熟背了10的分成和組合,為「湊十法」和「破十法」打下了基礎。
比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那麼看到3+5就立刻想到了8。
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
「湊十法」(加法)是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破十法」(減法)是把大數分出10和幾,接著用10減去後面的數,最後加上分剩下的數。
比如,9+7=?把7分成1和6,9和1就湊成了10,加上剩下的6就是16。
17-8=?先把17分成7和10,接著用10減8等於2,最後再用2加上7等於9。(如下圖)
總之,學前班孩子先教他們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方法學加減,是為一年級打基礎的,如果太復雜就打消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建議用上面兩種方法即可,第一種方法相對簡單,第二種方法孩子只要背熟了10的分成和組合,學起來也不難。
㈧ 怎樣教小孩數數的方法
導語:數數(shǔshù),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裡默念,為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為。要數的事物可以無限地數下去。因此在數數過程中所產生出來的自然數也有無限多個。這些自然數也稱自然數集,也稱為數數公理或者稱計數公理。以下是我介紹給大家的關於怎樣教小孩數數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在孩子吃餅干時,拿出幾塊餅干擺成一行,讓孩子手口一致地點數,最後讓他(她)說出總數“一共有幾塊餅干”;還可以讓他(她)拿出“2塊”或“3塊”餅干,使他(她)明白“按數取物”。
2、吃飯時,讓幼兒幫助分餐具,每一個碗、一雙筷子,可以使幼兒了解“一對一”的對應關系。
3、去公園散步時,讓幼兒數數有幾棵楊樹,幾棵柳樹,河裡有幾條小船等,讓孩子有分類的感性認識。
4、 把許多長短不同的同一類物體按長短順序排列起來,也是孩子學習記數的前提。如准備一些長短不同的鉛筆,讓幼兒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排列起來,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5、 准備一些實物,讓幼兒動手擺,教師在一旁指導,並且讓孩子說出擺的過程和結果,如說“這是一個蘋果,這是一個蘋果,一個蘋果加上一個蘋果是兩個蘋果。”只有讓孩子把動手和口說、眼看、耳聽等各種器官活動結合起來,才能使他們既動手,又動腦,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6、 對於5到6歲的孩子,可以給他(她)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讓他們開動腦筋解答,如,小明有了3支鉛筆,媽媽又給他買了2支,小明一共有幾支鉛筆。這些游戲和問題應根據幼兒的能力,盡量多選擇幾種,讓他們反復練習。
7、 當幼兒對數的意義有了初步認識後,可以讓他們接觸一些計算卡片,如“l~10’個數的圓點卡片,或蘋果圖案卡片,或“1到10”的阿拉伯數字卡片,通過實物和卡片相結合的反復練習,讓孩子把實物、圓點卡片和數目字三者結合起來交叉使用,使孩子懂得不同事物都有相同的抽象的數的概念,這樣,孩子就可以熟練地辨認數字,逐漸脫離實物的支持。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
1.不要刻意教孩子數數
媽媽可以把數數當成一個“兒歌”、一段“樂曲”,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念念、唱唱,次數多了,寶寶也就記住了。
比如,有位媽媽在寶寶還不會走路時,就經常在寶寶面前數數。每當她抱著寶寶上下樓的時候,會一邊走一邊數數;和寶寶一起從玩具箱里取玩具的時候,會一邊取一邊數;腌咸雞蛋的'時候,她一邊數一邊往缸里放……她並沒有刻意讓寶寶數,時間長了,寶寶就有了數字概念。有一次,她數數的時候,寶寶居然跟著一塊數,她停下來,寶寶還能接著數。
讓寶寶在生活與游戲中學習知識,更能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這比強迫他去數數效果要好很多,媽媽不妨學學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2.在故事中數數
媽媽一數數,寶寶就膩煩,扭頭不願聽。這種情況下,媽媽就要另想辦法了!寶寶喜歡聽故事,媽媽可以把數數這件事放到故事中,讓數字潛移默化地進入寶寶的大腦里。
為0一3歲寶寶講故事,情節要簡單點。比如,小熊貓過生日,白面猴去送禮。送什麼好呢?白面猴從自家的桃樹上摘了一大籃桃子,1、2、3……一共9個,蹦蹦跳跳地就送去了。小熊貓見到這么鮮美的桃子,連聲說:“謝謝啊!謝謝好朋友!”
情節簡單、有趣的故事,寶寶喜歡聽,不知不覺間就讓數字進入了大腦,次數多了,就記住了。
媽媽給寶寶講帶有數字的故事的時候,每個故事裡的數字不要太多,出現的次數不要太頻繁,最好每個故事重復講多次,這樣,寶寶在記住了故事的同時,也就記住了數字。
3.讓數數在塗剪中進行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超級喜歡塗鴉,每天都要畫很多圖畫。當寶寶畫圖的時候,媽媽不妨關心一下寶寶:“寶寶,畫了幾朵花了?”“畫了幾只小白兔呢?”“再畫一幅,夠10幅了嗎?”寶寶有了數字概念,感知到了多少,當畫得多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對畫畫也有促進作用。
1 要寓教於樂,把數數變為小游戲 父母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場景來教孩子,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遍擺碗筷遍數數;帶孩子上下樓梯的時候數一下台階;玩完玩具收納的時候數一數有多少,吃水果的時候,帶著孩子給家人分水果,這樣教數數可以變得生動有趣。
2 唱歌謠來數數 一起去唱有數字的歌謠、念有數字的兒歌都是很好的選擇,如: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一隻貓咪,喵喵喵;兩只老鼠吱吱叫;三隻青蛙呱呱叫……”的數字歌,學起來比較輕松活潑。
3 用手指數數 父母和孩子一起用手指數數,比如讓寶寶把小手張開,父母可以握住寶寶手指來教,比如握住1根手指,說“1”;握住兩根手指說“2”以此類推,反復多次之後自然也會數數了。
4 父母教寶寶數數需要很好的耐心 因為寶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不要太過煩躁去勉強孩子學習數數,只要父母有耐心去指導寶寶,過些時間就會看到效果了。
㈨ 怎麼教孩子算數
第一步:就是讓他們有記憶和印象。這個方法就是不停的念給他們聽,聽得多了自然就會了。循序漸進的學習,還有每天的堅持,這些都很重要。
第二步:讓孩子認數。這個過程不容易,怎麼樣讓虛幻的數字和實際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孩子的大腦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不妨這樣,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影響,比如說給孩子吃餅干要告訴他這是幾個,喝水喝了幾口,桌子上有幾個茶杯,這些生活中的滲透是很重要的。
第三步:記憶算術。這一步可以和上面一步同時進行,就是不停的念那些加法表,從1+1=2開始,一直念到9+9=18。
第四步:運用算術。這一步就需要孩子會真的把數字和實物對上了,這樣比較容易理解算術的概念。從簡單的1+1=2開始教他,比如拿出兩個蘋果,分別問他這是幾個,然後說放在一起是幾個?當然這個結果是要孩子親自數出來的。
做到以上幾步,然後再持之以恆,就可以提高孩子的算術水平,並讓孩子領先於起跑線。
㈩ 幼兒園孩子學算術最好的方法
幼兒園孩子學算術最好的方法如下:
1、可以准備一盒數字餅干。和自己的孩子一邊玩耍一邊教他數字怎麼讀,若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增加難度,用餅干拼出簡單的數學題,讓他計算,若是回答正確可以獎勵餅干吃。這個方法寓樂寓教,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2、准備好畫本。市場上有類似的產品種類豐富,選擇圖畫豐富的,數字清晰的,也可以選擇塗色版本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一起邊玩耍邊學習,也可以增進孩子的學習興趣。
5、認識圖形。可以藉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事物,例如書本是長方形,茶杯口是圓形等等。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