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易經六十四卦如何記憶: 請問如何能更快更好地記住易經六十四卦呢
你按照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每宮八卦,依次記憶。比較容易記。
❷ 怎樣快速記住六爻卦名
六爻卦名不過六十四個而已。方法是:很笨的頭腦,很強的耐力,多次的重復,再次的重復!就記到了,事後忘了不要緊,重復一次就好了,如果還沒記到,再重復一次,忘了哪裡補哪裡。不用太多次,決對是長久記憶!(無需羨慕張松的過目不忘,達到目的就好)
同時,要知道,六十四卦是八個經卦重復而成,八個經卦又有順序:乾(天)一、兌(澤)二、離(火)三、震(雷)四、巽(風)五、坎(水)六、艮(山)七、坤(地)八。可以以經卦為首,先記上卦為乾的八個卦象及卦名:則分別是:天天乾、天澤履、天火同人、天雷無妄、天風姤、天水訟、天山遁、天地否。
然後再記上卦為兌的卦:澤天夬、澤澤兌、澤火革、澤雷隨……,然後再記離、震、巽…為上卦的卦象,以此類推!
另外,在此同時,可以上下兩卦換位關聯記憶,比如:雷澤歸妹、澤雷隨;風地觀,地風升;水火既濟、火水未濟…(這樣,沒想起一卦,自然記起另一卦了)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重復重復再重復,直至成為長久記憶,成為本能意識!
❸ 巧妙記憶六十四卦的絕招
巧妙記憶六十四卦可以採用「理解記憶法」,64卦是由最基礎的八卦組成的,八卦兩兩排列組合就得到了64卦。
陰爻為6陽爻為9,一個爻的排序從下到上排,第一爻叫初爻,第二爻就叫二爻,依次類推,到第六爻結束。一個卦又分為外卦和內卦。上面三爻就叫外卦,下面三爻就叫內卦。
❹ 六十四卦記憶背誦訣竅
熟悉之後,編成歌訣來記。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們的思維方式也越來越活躍,從而對中國的某些古典書籍產生了很大的質疑。
用科學的角度去解讀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會發現很多矛盾。
比如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智慧書籍易經,就讓很多科學愛好者一頭霧水。
事實上,易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總根源,從古到今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多少年來無數的先賢皓首窮經,專研易經里的智慧,寫下了無數的曠世奇書。
❺ 如何簡單快速記住八宮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八宮七律詩 乾:姤遁否觀剝晉有坎:節屯既革豐夷師艮:賁大損睽履孚漸震:豫解恆升井過隨 巽:小家益無噬頣蠱離:旅鼎未蒙喚訟人坤:復臨泰壯夨需比兌:困萃咸蹇謙小妹 用這樣一首七言八句七律詩來記憶周易八宮六十四卦是不是很輕松很方便呢?答案應是肯定的,不僅方便記憶,在用周易六十四卦進行預測時也很方便納甲與安世應的使用,並且不容易出錯。 一、周易八宮六十四卦七律詩編寫原理與方法。 大家知道,六十四卦是從八卦的八個單卦組合而來,也可以說是從八個八純復卦演變來。伏羲八卦方點陣圖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點陣圖又名「後天八卦」。八宮六十四卦排列是用文王後天八卦從乾到兌按順時針方向排列出來的。 八個單卦可用「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形象口角記憶。後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源自洛書,學《易經》學到需要在某一方面應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別研究後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於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個大現象,「後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法則。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到,後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離卦在南方,震卦在東方,震卦對面的西方是兌卦,東南是巽卦,東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象諸葛亮等古人能掐會算是把這個後天八卦及天乾地支,放到左手的手指上,八卦排的位置是這樣的: 無名指的根節上放乾卦,中指的根節上放坎卦,食指的根節放艮卦,食指的中節放震卦,食指的尖節放巽卦,中指的尖節放離卦,無名指的尖節放坤卦,無名指的中節放兌卦。 記住了這個手指上的後天八卦,要注意同時記住幾個數字,記憶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詞,背誦下來,更容易記住: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由這首歌謠,可見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復雜難記憶的事,寫成韻文以後,可以唱出來,不但容易學,容易熟記,尤其容易運用了。 從圖上看數字,好像很亂,其實仔細研究一下,一點也不亂,試把這個八卦圓圈,加幾條線,改成方圖: 從這個圖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對的兩個卦加起來,都得十的和數,如果連中心的五亦計進去,則無論任何一行,橫的、直的、斜的三格總和都是十五,而兩卦相加,都合而為十。所以中國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禮都是兩掌合起,就是合十。 數是科學的東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輕視它。我們即使不管八卦,以這個數字排列的現象,以這個法則來領導人事、管理人事、處理家務、駕車,乃至西洋拳都有用處,這是運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六十四卦的來源 《易》的象、數,該如何開始學起?大家要先把八卦、六十四卦默誦熟了,不過這很困難,但是每天如果能夠抽出十分鍾到十五分鍾,坐在公共汽車上背誦,三個星期就默誦熟了。一般文章,論也好,述也好,句句有道理,還容易默誦;八卦的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個卦,是韻文,也還易默誦。至於八八六十四卦,就難了。從中國學術史上看,唐宋以前,還沒有分宮卦象次序,學《易經》,默誦《易經》,還沒有這個分宮卦象次序可資遵循,就更不容易記憶。還是到宋朝以後,才把這個次序列出來。這個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變出了八個卦,八個卦變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變: 乾為天,乾是卦名,接下來天風姤,為什麼接下來就是天風姤?是什麼道理?其中的是有規律與秘訣的,掌握這個規律與秘訣就易於理解背記與應用了,這就是要先明理,理懂了,就容易背誦。 像這個三乾卦,從下數到上,有三爻,名三爻卦,這是先天卦的畫法,是伏羲畫的卦,亦是中國有文字的開始。這八個圖案,是中國文字的始源,亦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來源。後來人類社會越發展,人事越復雜,三爻卦已經不夠用,就變成了六爻卦,如乾為天,便是六爻卦。現在的卜卦者所卜的卦,就是六爻卦。後天卦統統是六爻的圖案,這六爻卦是很精細的,亦是很科學的。 為什麼要用六爻?因為一直到現代的科學時代為止,宇宙間的事情、物理,沒有超過六個階段的。一切的變,只能變到第六個階段,第七個變是另外一個局面開始。以現代科學證明,物理上、化學上、電子、原子的變,都是六個階段,只有化學的變有七個階段,可是化學的第七個階段是死的,沒有用的。我們的老祖宗的頭腦真厲害,當時並沒有儀器,不知是如何發現了宇宙間一切事物,變的階段不會超過六個的大原則。到今天為止,把全世界的文化集中起來,亦沒有超過這個范圍,所以後天只用六爻變,這是我們現代的解釋。 古代的解釋,孔子在《系傳》中說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什麼是「三極」?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是人就有男有女,亦即有陽有陰,三才有陰陽相對,三二就得六,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報告,幾千年來,沒有脫離他的范圍。 這些是我當年吃過苦頭得來的,現在不再帶大家去繞那些迂迴的路。從我的經驗中,找一條捷徑,使初步學《易》的人可走,使大家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懂得,至少可以把門打開了。 要注意的,畫八卦是從下面畫起,不像寫字是從上面寫起,如是既濟卦,第一爻是陽爻,第二爻是陰爻,第三爻是陽爻,第四爻是陰爻,第五爻是陽爻,第六爻是陰爻,這樣一路往上畫的。學《易經》是學哲學,亦是學科學。哲學家、科學家對每一件事都問:「為什麼?」那《易經》的卦為什麼要這樣畫?第一個道理,天下的事情發生變動,都是從下面開始變,換言之是從基層變起;第二個道理,《易經》的卦,原來只是三爻,後來變成六爻,名稱上就有了分別:下面三爻的卦為內卦,上面三爻的卦為外卦,內外兩卦連起來的。自下面開始畫卦,亦說明了宇宙事物的變,是內在開始變,如人的變,是內在的思想先變,一個公司機構出問題,必然是內部先出了問題,亦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物必自腐,然後蟲生。」一切東西都是從內變開始,所以畫卦是由下往上,由內而外。 這些道理都知道了,再告訴大家默誦這些卦的方法,這里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來了,在默誦時,一方面想到這個道理,一方面默誦,就容易了。崔老師就是按這個原理把每個八宮卦的七個變卦濃縮成一句七律詩,八宮六十四卦濃縮為七言八句七律詩。 現在請看下邊這個分宮卦象圖。 分宮卦象次序: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 我們先看分宮卦象次序的頭八個卦: 乾為天,天風姤(gou4),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先看乾卦。我們說過,《易經》是講天地間的變道。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隨地,在時、空以內沒有不變的。現在,這個乾卦,第一爻開始變了,陽極陰生,一件事物到了極點,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國的人生哲學,任何事物都留一點餘地,一到了極點就完了。就像袁世凱當年想做皇帝,他的第二個兒子袁克文寫一首詩勸他老子不要這樣做,袁世凱看到幾乎氣死了。詩中兩句說:「遽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到最高層是不可以的,像爬坡一樣爬到了頂頭,一定下來。這個乾卦是陽極了,第一爻變了,陽極就變陰,是由內開始變,於是外卦還是乾三,內卦第一爻變作陰,就成為 巽卦,巽為風,所以成為: 天風(姤)。接著第二爻變了,外卦還是三乾,內卦第二爻變為 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為: 天山遁。 繼續變下去,外卦還是不動,內卦第三爻變為三坤卦,坤代表地,於是成為:天地否。 這樣一看便次序井然,懂了這個道理,就易默誦了。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變,外卦還是乾代表天,內卦完全變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楣了。我們祖先的哲學可真妙啊!天地開辟了多好,西方的宗教認為上帝開辟天地,創造了萬物,又照他的樣子創造了人,這該多好!可是《易經》說,這要倒據了,並不美麗,天地否,如果沒有宇宙,亦沒有人生,大家免得煩惱,都空空洞洞的,滿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媚了。猶如一個窮小子,身上只有一個明天吃的饅頭,晚上睡覺一定安逸,假使袋裡忽然有了一百萬,夜裡反而失眠。 內在開始變,變到第三爻,等於我們內在思想中動一個念頭,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發展到外面去了,內卦影響到外卦,從內變影響到外變,外面環境亦受到影響了,於是外卦的第一爻亦開始變了,就變成為:風地觀,再第五爻變了,成為:山地剝,現在外卦只剩下了一點陽,所謂「碩果僅存」,陽能被一點一滴剝削完了,只剩最後一點唯一的生機,所以是剝。試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最大,陸地最少,高山又佔了很多面積,剝削了可供人類生存的大地。從乾卦的本卦開始,到剝卦已經出現了六個卦了,再變下去,則產生第七個卦了,那麼這一次變,我們祖先的法則,不能再往上變了,如果再往上變,則很簡單,變成坤卦,陽極就是陰。如以《易經》這個道理看,人生沒有什麼道理,只不過生出來又死掉,兩個階段而已,睡覺、醒來,亦只是兩個階段而已,所以不能再變了。 那麼這第七變,是另一個變法,變出的第七個卦,名為遊魂卦。老一輩年紀大的人,以文字對人家說自己活不長久了,往往用「魂游虛墓之間」來表示,意思是說,人是活著而靈魂已經進入墳墓中了,遊魂就是這個境界。現在說乾卦的變,由一、乾為天,二、天風姤,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風地觀,六、山地剝,到了第七變不能再往上變了,於是改為外卦的初爻再變,即第七卦: 山地剝的外卦即 艮卦的初爻,亦即是剝卦的第四爻變,又是陰極陽生,成為:火地晉,晉就是進步的進。這第七個卦名為遊魂之卦,這是表示由內在的思想,變成行動,由行動影響到外在的環境,現在又是外在的環境,又壓迫自己內在的思想發生了變,遊魂就是這樣回來的。到了第八 變,名歸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內卦變成原位,於是成為:火天大有。 乾宮的八個卦就這樣變的,簡單地說,分宮卦象次序的變是這樣的:一、本體卦,二、初爻變,三、第二爻變,四、第三爻變,五、第四爻變,六、第五爻變,七、第四爻變回原爻,八、內卦變回本體卦,知道了這個道理,發現原來有如此好的組織,就容易默誦了。 再舉 坎卦: 坎為水,第一爻開始變,內卦成為三,兌卦為澤。 水澤節,第二爻再變,陽爻變為陰爻,內卦變成 震卦,震為雷,於是成為: 水雷屯。照同樣法則依次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只要知道了這個法則,以下艮、震、巽、離、坤、兌等六個卦都是一樣,不必我一一詳說,大家都會變,都會默誦了。現在將第宮八個卦的卦名進一步簡化,並將兩個字的復卦省略成一個字並將七個變卦名連成一句七律,八宮六十四卦就變為本文開頭的七律八句詩一首了。 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簡稱乾:姤遁否觀剝晉(大)有)把大有卦的「大」省去。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簡稱:節屯既(濟)革豐(明)夷師]省去既「濟卦」的「濟」與明夷卦的「明」;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簡稱:賁大損睽履(中)孚漸]省去「中孚」卦的「中」字;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簡稱:豫解恆升井(大)過隨]省去大過卦的「大」;巽為風、風天小蓄、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頣、山風蠱[簡稱巽:小家益無噬(嗑)頣蠱]省去噬嗑的「嗑」;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簡稱離:旅鼎未(濟)蒙喚訟(同)人] 省去末濟的「濟」與同人的「同」; 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夨 水天需、水地比;[簡稱坤:復臨泰(大)壯夨需比]省去雷天大壯的「壯」。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簡稱兌:困萃咸蹇謙小(過)妹]省去小過的「過」。這樣開頭的七律詩便成形了。 如果記不清八宮卦的次序就按文王八卦的圖形從乾至兌按順時針排列得到七律的豎排列即八純卦的排列順序: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安這種方式記憶六十四卦具有超強糾錯功能,變卦記不清會推,卦名記不住用七律詩去套。 二、周易八宮六十四卦七律詩在預測學上的應用技巧 周易在預測學上應用最廣,周易預測學對六十卦的判斷與應用又難在納甲與易數及安世應的應用。如果熟記了六十四卦這首七律詩,這個問題就應刃而解了。 八卦與五行相配分屬金木水火土,具體而言:乾兌屬金、巽震屬木、坎屬水、離屬火、坤艮屬土。六十四卦的其它變卦屬於八純卦哪一宮其五行就跟隨哪個五行,即乾兌兩宮的十四變卦也屬金,巽震兩宮的十四個變卦也屬木,坎宮七個變卦均屬水,離宮變卦均屬火,坤艮兩宮的變卦均屬土。因此當我們揺出一個六爻八卦時,知道哪一宮就知其五行屬性了。 更重要的是知道其在八宮卦的位置即變到第幾爻就知道了這個卦的世爻,隔兩爻就是本卦的應爻。一個六爻八卦中有世爻與應爻,世爻八純卦的世爻均在第六爻,八純後而的變卦排一位世爻在第一爻,排第二位世爻在第二爻,依次排到第五位世爻在五爻,排在第六位即遊魂卦世爻退第四爻,排在第七位的歸魂卦世爻退回第三爻。前而八宮卦的變化過程就可清楚這點,因此只要背記這首七律八句六十四卦詩詞不會錯,五行歸屬與安世應也不會錯。 然後再納地支及六親。納甲從下往上:乾卦內卦配子寅辰、外卦配戊申戌,坎卦寅辰戊、申戌子,艮卦辰戊申、戌子寅;震同乾卦子寅辰、戊申戌納甲,巽卦按:丑亥酉、末巳卯,離卦按卯丑亥、酉末巳,兌卦按巳卯丑,亥酉未。坤卦按末巳卯、丑亥酉納甲。這看起很亂實有規律可遁。陽卦納地支的陽錯一位按順時針順排,陰卦納地支之陰接力逆時針逆排。當它的單卦為內卦時用前三個從下往上排,外卦用後三個從下往上排同裝卦順序即可。 還有就是用地支所屬五行與八宮卦斷出的本卦五行生剋關系可判斷變化出六親的位置,即納六親。關系是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克為者為官鬼,我克者為妻才,比和者為兄弟。納完六親還要納六神,也叫納六獸,甲乙日起卦時初爻起青龍,丙丁日起卦時初爻起朱雀,戊日起卦時初爻起勾陳,己日起卦時初爻起騰蛇,庚辛日起卦時初爻起白虎,壬癸日起卦時初爻起玄武。然後從初爻到六爻按青龍、朱雀、勾陳、騰蛇、白虎、玄武順時針循環上排納六神。根據揺卦時的月令日辰空亡月破。動爻變化情況就可斷出事物所處狀態與變化走趨勢,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❻ 方便記憶的易經六十四卦歌訣
《易經六十四卦歌》歌詞
天地宇宙間,萬物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四象分八宮,八宮六十四卦,牢記在心上,牢記在心上。
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天地宇宙間,萬物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四象分八宮,八宮六十四卦,牢記在心上,牢記在心上。
一、八卦取向歌: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盌、砍中滿、離中虛、兌上缺、巽下斷、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艮為山、坎為水、離為火、兌為澤、巽為風。
二、分工卦象次序歌:
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
三、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八卦取象歌: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卦名次序歌:
1、乾坤屯蒙需訟師;2、比小畜兮覆泰否;3、同人大有謙豫隨;4、蠱臨觀兮噬磕賁;5、剝復無妄大畜頤;6、大過坎離三十備;
1、咸恆遁兮及大壯;2、晉與明夷家人睽;3、蹇解損益夬姤萃;4、升困井革鼎震繼;5、艮漸歸妹豐旅巽;6、兌渙節兮中孚至;7、小過即濟兼未濟;8、是為下經三十四;
分工卦象次序歌:
乾為天;天風垢;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風;地火明夷;地水師。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浮;風山漸。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雷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既;山水蒙;風水渙;天水頌;天火同人。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決;水天需;水地比。兌為澤;澤水困;澤地翠;澤山咸;水山蹇;地三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
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宮;
乾兌為金;離為火;震巽為木;坎為水;坤艮為土。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❼ 巧妙記憶六十四卦的口訣是什麼
記憶六十四卦口訣: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訟自遁變泰歸妹,否從漸來隨三位。
首困噬嗑未濟兼,蠱三變賁井既濟。
噬嗑六五本益生,賁原於損既濟會。
無妄訟來大畜需,咸旅恆豐皆疑似。
晉從觀更睽有三,離與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過來,解升二卦相為贅。
鼎由巽變漸渙旅,渙自漸來終於是。
六十四卦,其實就是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圖像上是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參見:周易上經三十卦一覽及周易下經三十四卦一覽。《易》中的八經卦,兩兩重復排列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咸﹑恆﹑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❽ 八卦六十四卦速記口訣,如何快速的記牢六十四卦的卦名及卦意
提起八卦六十四卦速記口訣,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六十四卦一共有多少種排法,也就是卦序,另外,還有人想問64卦 有沒有什麼好的記憶口訣,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朱熹《六十四卦卦序歌》帶拼音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快速的記牢六十四卦的卦名及卦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要特意的去記,要先把握其每卦主要大意,並盡量用卦中的思想來解釋日常周圍的事物,只要解釋的不順便,就看書去思考,這樣,當你對其熟練運用之時就是你對其真正熟記之際.(手的字,很簡略,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十四卦五行及卦運快速記憶方法
六十四卦卦序歌的序號一分鍾巧記六十四卦卦序。
六十四卦卦序歌的介紹
對於周易八經卦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周易六十四別卦則少有人能准確記憶和,六十四卦卦序歌就是為了方便學習記憶。
如何巧記六十四卦巧妙記憶六十四卦的口訣。
其實就是兩種排法,第一種就是周易的排法了,按宇宙萬物生態發展的規律排了,比如,乾是第一卦坤是第二卦,就是先有天再有地,其他的類推了,在周易里都有解釋的,第二種就是漢朝的京房的,把64卦分成八個宮,按五行來排的。不同的動變爻組合,好像有一千多種卦象。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六十四卦圖的卦序是怎麼來的?64卦口訣。
先天伏羲氏創的,後天不是八卦是六十四卦師文王演繹出來的,卦序沒什麼先後順序,不過《周易》說掛上面有說,現在經研究掛名沒什麼太大的含義
六十四卦速記法、六十四卦卦序歌
內容來自用戶:VSoftVSoft六十四卦詳解斷卦口訣。
態就會出現。13.天火同人「天」「火」如太陽,永遠對萬物一視「同人﹙同仁﹚」。14.火天大有:太陽的「火」從「天」照耀大地,促進植物的成長,使農人「大有」收獲。15.地山謙:大「地」有「山」一般高,但是很「謙」虛的貴人,往往是個偉人。16.雷地豫:春天的「雷」打到「地」上,農人就「豫」﹙預﹚期有好秋收。17.澤雷隨:水草豐盛的湖「澤」突然有巨「雷」摧擊,魚族的美景「隨」被了
六十四卦卦序歌中下經的第一句是六十四卦手掌速記方法。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
六十四卦圖和卦序不一樣,為什麼?
六十四卦圖是八宮卦(納甲中是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為八宮,又以這八卦為每宮首卦。)相乘而為六十四成卦。
卦序是天地,天地,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混屯初開。故而,卦序是,乾坤屯蒙需訟師。。。。
卦序不一樣的現象,很正常。因為古代的書籍,寫書的時候都是用竹簡或木牘一支一支地來寫,然後一個一個地再穿連起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大部分儒家經典都被燒了。惟被保留下來。簡冊輾轉流傳,便有散斷的現象發生,於是後來編書的人再把它編在一起。再編的時候,原初的卦序就被打亂了,《》當然有最初的卦序。但因年代久遠加上散斷現象的發生,卦序只有一個大概的情景。到漢代《易》在數術方面有較大的發揚,很多易學家(主要是象數方面),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編排卦序,比如京房、東方朔等人都有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版本,不光是與「六十四卦圖」的卦序不一樣,就是《》各種版本之間的卦序,也不完全相同。——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六十四卦速記口訣上卦下卦。
就是到今天,專家們也不知道《》64卦的最初的卦序究竟怎樣,而只知道八卦的卦序的大致情景。究竟是乾卦在前,還是坤卦在前,也是有爭論的。好在:《》是一卦一象,沒有必然的嚴格的邏輯關聯。序不序的不是特別當緊。速記六十四卦順口溜卦名。
以上就是與如何快速的記牢六十四卦的卦名及卦意相關內容,是關於六十四卦一共有多少種排法,也就是卦序的分享。看完八卦六十四卦速記口訣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