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葡萄酒的製作方法
葡萄酒釀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從選擇葡萄的最初步驟到裝瓶葡萄酒的最後步驟。以下是我整理的葡萄酒的製作方法,歡迎閱讀!
一、工具:
1、主發酵器皿:建議採用玻璃罐、玻璃壇、玻璃瓶、陶瓷壇、不銹鋼瓶或耐受酒精又對人無害的塑料瓶、塑料罐等,大小不拘。
2、二次發酵容器及裝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飲料瓶和礦泉水瓶等。
3、一根細塑料管:用來在發酵完成後利用虹吸法將葡萄酒從發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用來在發酵過程中攪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絲襪或細紗布:用來過濾葡萄酒汁。
二、原料:
主料是成熟、顏色深的葡萄;輔料是冰糖或白糖,用於提高酒精度,用於發酵的葡萄和糖的重量比為10:1或6:1。
三、製作過程:
1、將主發酵器皿洗干凈並控干。
2、將葡萄摘除壞珠、癟珠,浸泡,然後沖洗干凈並晾乾至表面沒有水珠。
洗時不要用手搓,因為發酵時要利用葡萄皮上的白霜(含大量野生酵母)進行發酵。
3、把手洗干凈,將葡萄捏破,葡萄肉擠到主發酵器皿中,然後將葡萄皮也放進發酵器皿中。
千萬別將葡萄皮扔掉,一是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可以啟動自然發酵;二是葡萄酒需要葡萄皮的顏色。
4、當把葡萄裝到發酵器皿容量的70%左右時,停止裝葡萄,蓋上蓋子,但不要完全擰緊。
發酵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果裝的過滿,會把寶貴的葡萄酒汁溢出;蓋子擰的過緊,可能會產生瓶子爆炸;另外葡萄發酵也需要微量氧氣。
5、將裝好葡萄的發酵器皿放在陰涼通風處。
葡萄裝入發酵器皿後,大約會在12小時以內啟動發酵,表現為葡萄汁中有較多氣泡產生。
6、在發酵啟動後,每天兩次用木棒或筷子將葡萄皮壓入酒液中,然後蓋上蓋子。
7、發酵啟動後一到兩天內,放入相當與發酵葡萄重量的1/20的冰糖或白糖,如10斤葡萄放半斤糖,將糖浸入葡萄汁中攪拌均勻。放糖的作用是提高酒精度,一般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一度。
1、選冰糖。
冰糖要選好,要選這種比較黃的,比較純,要敲碎一點,方便後面放進去。
2、洗葡萄。
葡萄洗干凈。
葡萄要選那種顏色比較黑的,更甜。
注意:用手扯葡萄,容易被表皮的上殘留農葯污染,破皮的地方沾了生水,做出來的葡萄酒口感不好,容易壞。
正確做法:拿剪刀把葡萄一顆一顆剪下來的,清洗干凈陰干水氣再做酒。
3、葡萄晾乾。
把水晾乾很關鍵!倘若不是在炎熱的天氣下,還要時不時地挪動蓋子。
4、捏葡萄。
晾乾後把葡萄捏爛。
做這步不要著急,不然捏得不夠爛,葡萄香味出不來不說,自己也會很累。
5、裝壇制酒。
裝壇時一層葡萄一層冰糖,最重要的是葡萄和冰糖的比例:按照1:3的比例來放——就是3斤葡萄1斤冰糖,甜味足夠。
6、封口保存。
一定要把釀酒的壇子口封嚴實!千萬不要讓空氣滲透進去,成敗在此一舉!
一個月後,葡萄酒就釀好了。
倒出來,把裡面的渣滓過濾掉,獲得完美的成品!
最後,回答幾個大家感興趣的問題,答案也許對你釀酒有幫助
Q:是否需要加入酒麴,或者白酒?
A:不需要。
Q:冰糖和葡萄的比例怎樣最好?
A:方子中是推薦比例,按各人的口味,可以適當調節。
Q:一個後把葡萄渣撈出即可嗎?
A:撈是撈不幹凈的,是過濾哈,最好過濾兩次以上。
一,什麼葡萄可以釀酒呢?
答,任何葡萄都可以釀酒,颶風,玫瑰香,白馬奶,山葡萄,赤霞珠,美樂,品麗珠。
加糖的數量一般不要超過百分之十。
要好葡萄才能出好酒,八分葡萄二分釀制就是這個道理
二,葡萄需要洗嗎?
可以簡單的洗一下,但是不要洗的太干凈,以免把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洗沒有了,否則就不能發酵了。
葡萄酒廠是不洗葡萄的,
三,如何處理葡萄?
要快速 快速 快速的把葡萄粒摘下來擠破皮裝進容器里,如果速度太慢接觸空氣太多葡萄容易氧化,影響葡萄酒的質量,葡萄籽不要弄碎。
四,釀酒容器是什麼樣的?
除了銅的容器,鐵的容器不能使用以外,其他的玻璃瓶,不銹鋼桶,陶瓷罐子,泡菜壇子,好塑料桶都可以用來發酵或者存酒,容器洗干凈就行了,一般不用消毒。
千萬不要急著買橡木桶。
五,發酵溫度重要嗎?
發酵溫度的高低是 最 最 最重要的因素,發酵啟動的溫度在20-30度是最好的,超過30度酒的質量不好。
低了不容易啟動發酵,
六,如何判斷發酵啟動?
發酵的過程就是酵母菌把糖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過程,二氧化碳和葡萄皮混合在一起漂浮在上面就是已經啟動發酵了,這時候就要保證溫度不要超過30度
七,什麼時候發酵結束?
葡萄皮沒有漂浮在上面的時候,也不怎麼冒泡了,發酵就基本結束了,把葡萄醪連皮帶籽一起倒入布袋子里把酒擠出來裝入容器里。
八,葡萄酒是渾的怎麼辦?
一個雞蛋清加一克鹽攪勻殺菌後再倒入100斤葡萄酒攪勻,什麼也不加存放半年也可以變成清亮的葡萄酒。
酒廠一般是加入膨潤土澄清
九,如何保證葡萄酒不壞?
葡萄酒一定 一定 一定 一定要滿瓶,滿桶,滿缸密封存放。
酒的上部接觸的空氣是越少 越少 越少越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酒都是因為接觸空氣太多而變壞的,這個問題是做葡萄酒成敗的第一關鍵因素。
室溫存酒沒有問題。
十,葡萄酒什麼時候可以喝?
什麼時候都可以喝,但是最好存放幾個月等酒清亮了再喝,這時候酒也好看透亮,自釀酒一般一年之內就喝完了。
自釀葡萄酒正在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的生活中流行開來,我們不僅可以從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知識,在潛意識中也增加了大家對葡萄酒知識的IQ,總之在自己家中自釀葡萄酒是一件既神奇又有趣的事情。
食材:葡萄、大口容器瓶、紗布
步驟/方法:
1買葡萄。
越成熟越好,但不要有爛的。
生葡萄多了味道不好,酸、澀,還有比較濃的酒糟味。
2洗凈。
不要用任何的去污劑,也不要抹擦,用清水反復沖洗,去掉浮土、雜草即可。
3晾乾。
在通風陰涼處晾乾,避免在太陽底下暴曬。
4摘葡萄粒。
將葡萄粒摘下,爛的剔除。
5加糖。
白糖就行,一般加10-30%,我加的是15%。
6粉碎。
將葡萄粒捏碎,把汁盡量擠出來,並和白糖拌勻。
7發酵。
注意裝容器的時候不要太滿,最好不要超過容器的70%。
蓋好,注意不要讓臟東西或飛蟲進入以免污染。
不要密封太嚴,因為發酵的時候會產生氣體,密封太嚴可能引起爆炸。
像我是選擇拿盆子倒扣在瓶口。
8觀察。
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
9 過濾。
觀察到葡萄皮成了白色後,就可以用兩層紗布將葡萄皮、葡萄籽及其他雜質濾除。
一般隨環境的變化,這段時間在7-15天不等。
10 二次發酵。
過濾後的葡萄汁裝入容器內二次發酵。
這段時間也是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需要15-30天。
也要注意容器不能密封,以免爆炸發生。
11灌裝。
二次發酵完畢後,可裝入小瓶密封保存。
注意不能灌裝過早,發酵不完全就灌裝密封的話,同樣有爆炸的可能。
12儲存。
灌裝好後,放入低溫避光處保存。
13飲用。
二次發酵後,就可以飲用了。
微澀、稍有酒糟味、酸甜適口的葡萄酒就誕生了。
② 釀出高品質的白酒的方法
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白酒到底是怎麼釀制的,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釀出高品質的白酒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1.首先是原料的選擇
原料包括糧食、水、酒麴。糧食要求無霉變,無受潮,新糧食,最好不用陳糧食,一定要清理干凈糧食中的雜質。水質最好是純凈水,只有純凈水才能排除水細菌影響酒質的可能。酒麴的選擇比較難,最好考自己培育酒麴,酒麴的選擇只有通過我們多次釀酒,最終選著一個自認為比較好的酒麴。(酒麴的好壞只有在良好嚴格的發酵環境情況下才能區別出來)做熟料時不要採用生熟兩用的酒麴,採用熟料酒麴。
2.發酵器具的干凈衛生,
這一點比較嚴格。關於干凈衛生看一下這篇文章《釀酒中容易忽略掉的干凈衛生問題》
3.發酵是不需要氧氣的,
過多的接觸空氣細菌多,氧化物多,導致雜醇較多。 所以發酵整個過程採用半密封發酵,液態發酵採用不開蓋搖晃攪拌。從發酵到蒸餾的時候整個過程不要開蓋。
4.蒸餾注意事項蒸餾時如果是直熱式的加熱設備,盡量選擇厚底的設備,受熱均勻,火力要求受熱面積大火不要太硬。如果採用鍋爐式的採用蒸汽隔水加熱是最好的了。關於冷卻器,盡量選擇冷卻塔相對高一點的,塔高的設備高沸點物質會迴流到鍋內,這樣的設備在相同溫度下和火力下,出來的酒塔高的要比低的好。如果能有排出裝置更好,迴流的高沸點物質可以直接排出。最重要的一點要控制好溫度,我們為了提升效率和質量,前期蒸酒控制溫度到93度左右度這樣出酒來的快同時酒質量也可以,當出酒低於50-40的時候必須降底溫度,控制在90度左右。出酒溫度不能太底,太低的出酒溫度會留住高揮發性物質,也酒是頭級雜質(頭酒)按傳統說法出酒溫度30-35度宜可。除非在蒸汽未經冷卻前將蒸汽進行分離,把高揮發性物質收集並排出後,不讓他們經過冷卻室,剩下的酒蒸汽可以進行冰水冷卻,這樣出來的酒產量高同時酒質更好。
5.存放和勾兌,
蒸出來的新酒如果通過一段時間存放,才是好酒,存放必須50度以上的酒,喜歡喝低度的酒的朋友,喝的時候再勾兌降度,再降度的時候用 山泉水更好,如果沒有用純凈水;不要採用尾酒水和蒸餾水,這兩種味道不好。
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麴、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麴、糖化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上面的說道的這些方法大家都學會了么,白酒除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做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如果大家真的有興趣想去學習的話,不妨自己在查找一下相關資料,自己在家釀制的白酒,不到便宜還不用擔心質量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1、補充營養
許多酒飲品中都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既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熱量,又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在各種酒飲品基本都已包含其中了。另外,酒所產生的熱量也是飲酒對人體健康的益處之一,通過飲酒,人體能夠獲得大量的熱量,不僅能夠保證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更能起到驅寒等作用。
白酒在烹飪上的作用也很獨特。在烹飪魚蝦雞肉類時,常用白酒或黃酒做調味品,可以使菜餚香氣濃郁,可減少魚肉內三甲基胺,能去掉魚蝦的腥臭味,使魚蝦肉禽的口味更鮮美。
2、促進消化
釀造酒的原料多以糧食或水果為主,因而酒又具備了糧食和水果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氨基酸、糖類、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等。這些營養成分都能對胃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促進胃液的分泌,並起到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的作用。因此,在進餐的同時,少量飲用一些度數較低的酒,不僅能夠增進食慾,而且能夠幫助食物的消化,從而也可起到一定的促進營養吸收的作用。
3、保護心血管
適量飲酒還能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從而可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
4、活血 健腦
科學飲用白酒,有益身體健康。由於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飲用後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環,使人精神振奮。
5、睡眠
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緩的促進血液循環,起到催眠作用。
③ 自己家如何釀造白酒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 20 孔篩者占 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
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 14~16%、酸度 0.6~0.8、潤料水分 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 20~30 分鍾。
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 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 5~10℃時,品溫應降至 30~32℃,若氣溫在 10~15℃時,品溫應降至 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 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 4~6%(即取 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
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 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 18~20℃(夏季不超過 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 630~640 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 3 天、4~5 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 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3)如何制酒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
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學名叫乙醇。乙醇進入人體,能產生多方面的破壞作用。
1、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製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
2、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3、過度飲酒傷身,但是最傷身的是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空腹飲酒還會引發低血糖,會導致我們體內葡萄糖供應不足,會出現心悸、頭暈等現象。
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對身體還有多方面的損害。如可導致多發性神經炎、心肌病變、腦病變、造血功能障礙、胰腺炎、胃炎和潰瘍病等,還可使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升高。長期大量飲酒,能危害生殖細胞,導致後代的智力低下。常飲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發病率明顯增加。
④ 傳統製作白酒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里,食品安全很是令人擔憂,就像為了降低制酒的成本,一些黑心的商販就用甲醇來替代乙醇來製作白酒,讓很多愛喝酒的人士不敢喝商店裡買的酒了,因此有很多人都想自己動手釀白酒,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自己釀白酒的原料配方和製作過程吧。
一、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
1.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
2.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
3.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二、原理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麴、酒母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小曲和麩曲。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
三、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
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
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
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⑤ 自釀白酒方法
高粱酒的釀造方法,以二十斤高粱為例。
主料:高粱二十斤, 酒麴適量。
1、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期間每隔六七個小時換水一次,這個在酒廠里是不會換水的,咱自己在家做酒就是為了健康安全,我之所以換幾次水,是因為更徹底的去掉糧食中的單寧和果膠。
提醒大家,在外邊買散白酒,千萬不要買五十度以下的酒。
⑥ 家庭如何釀酒
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麴、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麴、糖化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麴、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⑦ 怎樣簡單制酒
你好,簡單的就是糯米蒸熟後,用冷水冷下,溫度是手感覺不太燙即可,不要太低了,低了發酵不好。溫度可以後,按撒曲比例拌勻(甜酒麴),裝入壇內。封口。(不用封太嚴實)嚴了反而不好。但也不要太松。最後放到一個溫度較適中的地方發酵,目的是保持一定的溫度。3、4天後即可。過了酒味濃了,早了不甜。
⑧ 酒怎麼做出來的
准備材料:糯米:500克、酒麴:2克、涼開水:200ml。
1、將糯米用冷水沖洗二至三遍,然後放在冷水裡浸泡約24小時,浸泡過程中需要約8小時換一次水。
⑨ 怎樣釀葡萄酒
釀葡萄酒的步驟如下:
1、採摘葡萄後,葡萄被壓碎以釋放汁液中的糖分。當酵母與葡萄汁中的糖接觸時,葡萄汁自然發酵,葡萄汁中的糖分就會轉化成酒精。
2、紅葡萄酒是用深色紅葡萄製成的,和葡萄皮一起發酵。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製成的,或者用一些紅葡萄製成,但在發酵前需要將葡萄皮去掉。桃紅葡萄酒是用紅葡萄釀制,與紅葡萄皮接觸一段時間後,也要過濾掉葡萄皮,然後就可以呈現粉紅色。
3、然後將發酵的葡萄酒從葡萄固體中分離出來,並轉移到桶中,在那裡它被澄清、穩定,並可以通過任何的方法來提取。最後,酒被裝瓶。
⑩ 制酒的過程是什麼
家庭制啤酒
原料配方:大麥芽500克,水2.5公斤,雞蛋清1~2個,酒花35~40克,白糖50克,酵母泥若干
製作方法:
1.麥芽汁的製取。將500克大麥芽粉碎,加2.5公斤水攪拌均勻,放在水浴鍋中(即用熱水進行加熱),徐徐加溫至55~65℃,保持3小時左右。中間每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溫度不可忽高忽低。經3小時後,每隔10分鍾取出一點麥芽汁用碘酒一滴進行檢查,若無藍色出現,說明澱粉已轉化成麥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紗布過濾除去殘渣,殘渣可加入少量熱水浸泡、沖洗,再過濾後扔掉。將兩次過濾所得濾液混合在一起(約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補充)。為了有利於麥汁的澄清,將蛋清先用筷子攪起大量泡沫後加入麥汁中,另加酒花35到40克,白糖50克,如無酒花,可用25克柚子皮或桂皮代替。麥汁加熱煮沸30分鍾,然後經沉澱、過濾製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卻至10~12℃備用。
2.前發酵。前發酵分為兩步進行:(1)酵母的添加與繁殖。家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簡單的辦法是取含有酵母菌的桶裝生(鮮)啤酒作菌種,其用量為麥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廠的副產品—酵母泥,用量為麥汁計量的0.5%左右。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內,先將麥汁250毫升和生啤酒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12.5)混合均勻,用已殺過菌的棒子攪拌均勻,在20~25℃的溫度下培養12~24小時(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發時間越短),經常攪拌,等發酵旺盛後,再倒入較大的溶器中,加入所有的麥汁進行發酵。(2)主發酵。在麥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時後,液面開始有白色的泡沫升起,稱為起泡,經過2到3天後,泡沫越來越多,稱為高泡期,可延續2到3天,以後泡沫逐漸下降,稱為落泡。
主發酵的品溫應控制在8到12℃為宜,發酵時間約經過5~7天左右。落泡之後,口嘗發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其有麥芽的香味,飲後殺口,不應有酸味或其它怪味,這就是嫩啤酒了。此時已有60~70%的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後發酵。主發酵是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的,二氧化碳不易保持。為了完成殘糖的最後發酵,促進酒的成熟和酒液澄清並增加啤酒的穩定性和二氧化碳含量,需將嫩酒密封貯藏,又稱為後發酵。方法是將前發酵的嫩啤酒沉澱之後,用棉細布過濾,裝入啤酒瓶(一般瓶子經不起啤酒的壓力,故不能用)。在低溫下(0~10℃)再經過10~15天密封發酵,打開瓶蓋,倒入杯中有泡沫升起,這就是清香爽口和酒味柔和的啤酒了。
注意事項:在制啤酒過程中,所用工具和容器,都要經過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後使用。
玉米胚芽油餅制酒
用玉米胚芽油餅平均每100公斤可釀制21公斤白酒,出酒率達21%。經測定其度數可達60度。
原料配方:玉米胚芽油餅750公斤,快曲70公斤,酵母140公斤,稻殼125公斤
主要設備:發酵池、蒸酒鍋、冷凝器。
製作方法:將玉米胚芽油餅和稻殼摻拌均勻後,裝入蒸鍋,加熱蒸30分鍾左右出鍋,放在料台上翻晾,待料溫降至20℃,將酵母摻入拌勻,隨之裝入發酵池內,經過6天左右的發酵,再將原料出池裝入蒸酒鍋,用蒸汽升溫,蒸發出的汽,通過冷凝器,變為液體流出,即成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