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醫講的虛火與實火到底該如何區分不是所有的火都需要清
上火應該是不管什麼體質,什麼年齡都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想想:口腔潰瘍,臉上長痘,便秘,喉嚨痛……這些情況,你是不是都經歷過?
不過,雖然都是上火,但我們中醫對此看法不一樣的。
最常見的是一上火,就喝點菊花茶清清熱;
還有一種比較多的情況是,習慣性的口腔潰瘍或者長痘,吃了清熱的食物卻沒什麼用,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不同的情況和糾結,都說明一個問題:「上火」 的那個火,其實不止一種,而是有很多種,要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和解決~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遇見上火,首先要分辨一下,是實火還是虛火。
實火可以適當用一些清熱的食材,如果是虛火,很多時候我們反而要用一些溫熱的食材。
這就要從上火的原因開始和大家聊聊了
在我們中醫看來,身體的最佳狀態是「陰陽平衡」。如果陰和陽的平衡關系,被打破了,身體就會感覺到不舒服。
上火的火,很多朋友會聯想到熱,再結合到一系列的身體表現,往往會覺得是因為體內的「陽」更多一些,但這只是上火的其中一個原因。
我們可以把身體想像成是一口裝滿了水的鍋。當下面的柴火越來越旺,鍋會變得越來越燙,這個相當於就是「陽」偏多一些,也就是實火。
如果柴火本身不變,還是那麼大,但是鍋里的水少了,鍋也會越來越燙。這個相當於就是「陰」偏少一些,也就是虛火。
實火的人:上火的部位會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的反應,症狀一般來得比較急,在上火期間容易口乾,想要喝冷飲,或者喜歡涼的東西,舌苔偏紅或者偏黃
虛火的人:上火的部位雖然也會有腫、痛的感覺,但是並不會發紅發熱,舌苔偏白雖然在上火,但還是喜歡吃熱熱的食物,比較怕冷,另外虛火的人,還有一個典型的情況是上熱下寒,上半身有火氣,下半身卻還是寒的。
最近和我聊天的一位粉絲以前經常有這種情況:
經常性的會長口腔潰瘍,但是熱痛感並不強。伸出來看看舌苔,是偏白的,看起來並不像上火,反而體內有寒。
之前問了我之後,才知道這就是虛火,因為長時間勞累後,消耗了身體太多陰血,所出現的口腔潰瘍。
實火可以直接用一些清熱瀉火的食材,比如金銀花、菊花、桑葉、麥冬等等。
而虛火就要復雜一些了,虛火主要是補虛,不太需要幫助自己清火。但具體怎麼來補虛,還是要根據你的身體來判斷。
虛火的虛字,正好點出了一個時間尺度,它是在一個長期自我消耗下出現的情況。
所以虛火一般除了有上火的反應之外,身體還會有一些長期性的症狀表現。可以認真回想一下自己的身體情況,找到原因。
下面和大家分享幾個清虛火的思路~
對於體寒陽虛的人來說:補陽就是清熱
我們身體的最佳狀態是,陰陽平衡。當陽氣不足,沒有辦法和陰氣相交融,就會像雲一樣輕飄飄地往上漂浮,在我們上半身出現發熱的情況。
這時候,首先要把上浮的陽氣往下牽引到下半身來,也就是和陰相交融,再來幫助自己把陽氣補足了。
常用的引火下行的食物有肉桂、烏梅、桂圓,也可以通過艾泡腳的方式。
對於濕氣重的人來說:祛濕就是清熱
中醫說,濕性黏滯。不僅是指化解它的時間長,同時也講出了濕氣的特性:它很粘稠,會把身體的動能包裹住,臟腑在運行時,就會形成阻力。
就和開車一樣,阻力上來了,發動機在轉動,但是車不能往前走,於是你就更用力地踩油門。這個在原地的熱能,就聚積在一起,越聚積越熱,所以濕氣久了,就會產熱。
臉上長痘,冒油,口臭……稍微再吃一點熱性的食物,上火的情況就來了,這時候重在幫自己清理濕氣。
常用的祛濕食材有:茯苓、白術、薏米、玉米須等等。
對於肝氣郁結的人來說:疏肝就是清熱
肝調控著我們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肝氣就會郁結。氣血進而開始淤堵,無法繼續流動。
堵的時間越來越久,就會開始化火,一直燃燒,形成肝火。
無緣無故地發火,老感覺嘴巴發苦,頭痛、頭暈,眉頭微微發脹,甚至吃東西也開始不消化……都是肝火的反應。
這時候,一方面要幫自己清肝火,一方面也要梳理肝氣。
疏肝的食物有玫瑰花、桂花、佛手、陳皮、薄荷等等。
對於陰虛火旺的人來說:滋陰就是清熱
用上面的例子來說,陰虛就是鍋里的水太少了,把身體里的津液都給烤幹了,人自然就會出現渾身燥熱的反應:手心腳心發燙,口乾舌燥,舌苔發紅並且乾燥,內心覺得特別煩躁……
這個時候,身體需要的是津液的滋潤,而不是一味地清火。
滋陰的食物有雪梨,馬蹄,銀耳,玉竹,甘蔗,百合等等。
上火是身體發給你的小信號,關鍵是要讀懂它,看了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身上的很多不舒服,都是身體發給我們的小信號:在提醒我們,現在的狀態不太對,需要停下來重新調整一下了。
好多朋友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想趕緊找一個方子吃一吃,其實是把這個小信號給暫時屏蔽了,沒有真正把背後產生問題的原因給找出來。時間長了,反而堆積成了更大的不舒服。
下次遇到上火的時候,不妨先按照上面給的思路,想一想身體最近的狀態,再來幫助自己調理到一個更好的狀態。
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其實虛火的情況是更常見的。虛本身,就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所以在調理時間上相較而言也會更長一些。大家在過程中也不要著急,要給身體更多的耐心。
⑵ 如何辨別虛火和實火
虛火表現的症狀 經常口腔潰瘍,口乾口渴,喝多少水都覺得渴;五心煩熱(雙手心,雙腳心,心口,合稱五心),睡覺踢被子,手和腳總是不自覺的伸到被子外面;或失眠煩躁,難以入睡;臉上長痘痘,長是那種擠不出米的痘痘;嘴唇乾燥甚至起皮;脖子動一動就嘎嘎響,膝關節也經常嘎嘎響;眼睛干澀,或看東西模糊;牙痛、咽痛、口乾唇燥、午後顴部發紅、口燥咽干、眩暈、耳鳴。 實火表現的症狀 口乾口渴,喝水多,喜喝冷水,飯量也大;便秘,口臭,臉上長痘痘,長的是能擠出白米或黃米的痘痘;有的人還伴有腳臭;容易出汗,脾氣大,愛發火;眼睛紅腫,牙齦腫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 首先了解一下陰陽。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無形的、興奮的,都屬於陽。凡是相對靜止的、內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屬於陰。當身體的陰陽平衡,人就不會生病,更不會上火。 虛火在中醫里稱為陰虛火旺,所謂陰虛火旺,並不是指真的上火了,而是陰被消耗得太多,或營養跟不上,導致陰急劇下降,陽相對比較多。造成陰虛火旺,致使身體出現反復口腔潰瘍等一系列虛火的不適症狀。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去葯店買下火葯吃。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此時,應該補陰(中醫稱為滋陰)。是應該補,而不是瀉(下火是瀉)。補陰的食物有:梨、荸薺、甘蔗、琵琶、銀耳、百合、百合花、玉竹、麥冬、天冬。陰補上來,陰陽平衡,上火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百合湯實火在中醫里稱為陽亢,也就是陽太亢盛了。若身體的陰維持在正常值不變,而陽上升了,則會出現牙齦腫痛等一系列實火的症狀。這時候,可以吃去火葯。更要多吃去火的食物,如:苦瓜、絲瓜、黃瓜、螃蟹等。 一定要先分清是虛火還是實火,對症下葯,對症給出治療方案,治療才能見效,而且能除掉病根。
⑶ 中醫怎麼區分虛火和實火
中醫視「火」有虛實之分。實火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治療是用補法。怎麼區分虛火和實火:
1,看小便:小顏色黃、氣味重,同時舌質紅,是實火;小便顏色淡、清,說明體內有寒,是虛火。
2,看大便:大便干結、舌質紅的為實火;大便干結、舌質淡、舌苔白的為虛火;大便稀軟或腹瀉說明體內有寒,是虛火。
3,看寒熱:如果身體出現發熱的症狀,體溫超過37.5℃時,全身燥熱、口渴,這是內熱大,是實火;發熱時手腳冰冷、身體忽冷忽熱,不想喝水,是體內有寒,為虛火。
⑷ 身體上火後,該如何判斷到底是實火還是虛火
「生氣」是一個或多或少發生在忙碌的現代人身上的問題——痤瘡、口腔潰瘍、流鼻血等等。上火在中醫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種,根據不同的情況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什麼是真火,什麼是虛火?
與虛火相比,實火受到外界的侵襲,導致內部平衡失調,出現各種「上火」的症狀。即因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邪火旺。真火的情況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比如這期間吃太多油膩辛辣的食物,抽煙喝酒太多,或者感冒,中暑等。,導致睡眠不足,五臟運轉不平衡,甚至出現上火的症狀。
一般來說,前者症狀較重,後者症狀較輕。由於虛實之火與人體關系密切,有時表現形式也不單一,可能很難真正根據一些知識找出什麼樣的上火。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去看看醫生,聽聽他們怎麼說。
⑸ 虛火上浮,如何辨別實火還是虛火
在我們中醫的說法當中,有上火這么一說,那麼上火就分實火和虛火的區別,虛火一般被人們稱作上火,它是指人體陰虛而導致火升的病理現象。而實火則是指中醫當中所提到的外來實邪所導致,一般比如說飲食以及補品過度,一般而言,調理實火是用清熱降火的方法,虛火則是用補進的方法。
反之,如果潰瘍面的顏色比較淡,是淺紅色以及白色的周圍的紅腫也不明顯,病程比較長還反復發作,這就是虛火型的表現。
區分實火和虛火對於上火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無法區分的話,用葯就無法很精準,一旦用錯葯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一定要記得自己准確的判斷是虛火還是實火。
⑹ 實火與虛火怎分別
實火和虛火,首先在本質上面就有區別,一個是屬於實證,一個屬於虛證。實證是指人體感受外邪或者是體內病理產物蓄積而產生的各種臨床表現,實火表現為實熱症,是指陽熱之邪侵襲人體,由表入里表現出的實熱證,可以表現為高熱喜冷,口渴喜歡喝冷水,面紅目赤,煩躁或者說胡話,腹脹滿腹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等。
而虛證指的是人體正氣虛弱的臨床表現。虛熱症表現的是人體陰液虧虛而導致的癥候,可以出現雙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干,舌紅少苔這樣的臨床表現。
⑺ 如何區分實火與虛火
辨別虛實論治
(1)實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
證候: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干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則: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常用中成葯有三黃片、黃連上清丸、牛黃清胃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等。
(2)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種證型。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
常用中成葯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氣虛火旺者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建議就醫後使用湯葯調理,常用中成葯主要是補中益氣丸等。
按臟腑類型的辨證論治
(1)心火虛火證候: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治則:滋陰清熱;實火證候: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治則:清心瀉火。
(2)肺火證候: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治則:滋陰清肺。
(3)胃火虛火證候: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治則:養陰清熱;實火證候: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等,治則:清胃瀉火。
(4)肝火證候: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治則:清肝瀉火。
(5)腎火證候:主要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治則:滋陰清熱。
(7)如何區分實火與虛火的方法擴展閱讀:
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最好的滅火劑。
可嘗試去火的食品,但也需對症。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吃水果也要注意,有的水果性屬熱性,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芒果等;食品中的蔥、姜、蒜、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如身體不適再過食性熱食物易致上火。
注意事項:中醫講求辨證施治、對症下葯,身體出現症狀應該到正規醫院請醫生辨證論治,不要自己亂吃葯,葯不對症對身體有傷害。
⑻ 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和虛火的區別是什麼
引言:在中醫方面把人們上火的情況分為兩種,一個是實火,一個是虛火實火指的是人體中有一種濕熱的情況,所以這個我們稱為實火。當人體為虛火的時候,就是陰虛比較火旺,而且有自己的症狀會咳嗽,不喜歡吃東西,有腹脹感。接下來跟個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平時當上火的時候,也可以分為虛火,虛火是因為人的身體非常虛弱,所以身體裡面的濕熱達不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就會讓我們感覺到一些不舒服。這時候就是一種陰虛的狀態,濕氣不足,所以是熱氣太多導致自己身體火旺,從而是一種身體裡面發出的熱叫做內熱。屬火的表現並不是很明顯,所以有一些吃不下飯的感覺,在生活上也會出現便秘的情況,所以這個時候就是虛火,我們可以喝一些花茶,達到一個清熱解毒的效果。所以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是很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可能兩種並存,這個時候患者出現的症狀都會有,這個時候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所以當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情況。
⑼ 秋天容易上火,分為虛火和實火,哪幾招能辨清
秋天也容易上火,辨清虛火和實火,需要學會以下3招:
1、看小便。
虛火:尿色淡,說明體內有寒。
實火:尿是黃色的,聞起來很重。
真正有火的人往往喜歡吃瓜果,尤其是冰鎮瓜果,感覺非常舒服。不要一次吃太多的冷水果。這種感冒不僅指溫度,還指性味。西瓜是較冷的水果。吃得太多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2、虛火。
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喝涼茶。有時喝了以後,症狀會暫時好轉,但經常喝涼茶可能是「陰虛」到「陽虛」,這是不值得的損失。
要注意不要吃或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油炸食品,櫻桃、荔枝等溫帶水果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