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星型拓撲的連接方法

星型拓撲的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3 18:55:39

如何建立星型網路拓撲結構

用一個交換機,根據要求擺放在合適的位置,連接不同的主機,就組成了一個星型拓撲結構

㈡ 星型拓撲的介紹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路中的各節點通過點到點的方式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又稱中央轉接站,一般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由該中央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信息。中央節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節點相當復雜,負擔比各節點重得多。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

㈢ 星形拓撲結構,匯流排形拓撲結構,網形拓撲結構的特點及其適用范圍各是什麼

星型拓撲特點

1、控制簡單。任何一站點只和中央節點相連接,因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簡單,致使訪問協議也十分簡單。易於網路監控和管理。

2、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中央節點對連接線路可以逐一隔離進行故障檢測和定位,單個連接點的故障隻影響一個設備,不會影響全網。

3、方便服務。中央節點可以方便地對各個站點提供服務和網路重新配置。

4、需要耗費大量的電纜,安裝、維護的工作量也驟增。

5、中央節點負擔重,形成「瓶頸」,一旦發生故障,則全網受影響。

6、各站點的分布處理能力較低。

星型拓撲結構相對簡單,便於管理,易於組網,是區域網普遍採用的一種網路拓撲結構,採用星型拓撲結構的區域網,一般採用雙絞線或光纖作為傳輸媒質,符合綜合布線標准,能夠滿足多種寬頻尋求。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1、布線容易、電纜用量小。匯流排型網路中的節點都連接在一個公共的通信介質上,所以需要的電纜長度短,減少了安裝費用,易於布線和維護。

2、可靠性高。匯流排結構簡單,從硬體觀點來看,十分可靠。

3、易於擴充。在匯流排型網路中,如果要增加長度,可通過中繼器加上一個附加段;如果需要增加新節點,只需要在匯流排的任何點將其接入。

4、易於安裝。匯流排型網路的安裝比較簡單,對技術要求不是很高。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在區域網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網狀拓撲

1、網路可靠性高,一般通信子網中任意兩個節點交換機之間,存在著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通信路徑,這樣,當一條路徑發生故障時,還可以通過另一條路徑把信息送至節點交換機。

2、網路可組建成各種形狀,採用多種通信信道,多種傳輸速率。

3、網內節點共享資源容易。

4、可改善線路的信息流量分配。

5、可選擇最佳路徑,傳輸延遲小。

網狀拓撲結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其結構復雜,實現起來費用較高,不易管理和維護,不常用於區域網。



(3)星型拓撲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屬於集中控制型網路,整個網路由中心節點執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節點間的通信都要通過中心節點。每一個要發送數據的節點都將要發送到數據發送中心節點,再由中心節點負責將數據送到目地節點。因此,中心節點相當復雜,而各個節點的通信處理負擔都很小,只需要滿足鏈路的簡單通信要求。

㈣ 星型拓撲網路結構的特點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互聯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將參與LAN工作的各種設備用媒體互聯在一起有多種方法,實際上只有幾種方式能適合LAN的工作。

如果一個網路只連接幾台設備,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它們都直接相連在一起,這種連接稱為點對點連接。用這種方式形成的網路稱為全互聯網路,如下圖所示。

圖中有6個設備,在全互聯情況下,需要15條傳輸線路。如果要連的設備有n個,所需線路將達到n(n-1)/2條!顯而易見,這種方式只有在涉及地理范圍不大,設備數很少的條件下才有使用的可能。即使屬於這種環境,在LAN技術中也不使用。我們所說的拓撲結構,是因為當需要通過互聯設備(如路由器)互聯多個LAN時,將有可能遇到這種廣域網(WAN)的互聯技術。目前大多數網路使用的拓撲結構有3種:

① 星行拓撲結構;
② 環行拓撲結構;
③ 匯流排型拓撲結;

1.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都屬於這種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圖(a)為電話網的星型結構,圖(b)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乙太網(Ethernet)星型結構,處於中心位置的網路設備稱為集線器,英文名為Hub。

(a)電話網的星行結構(b)以Hub為中心的結構

這種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的一種擴充便是星行樹,如下圖所示。每個Hub與端用戶的連接仍為星型,Hub的級連而形成樹。然而,應當指出,Hub級連的個數是有限制的,並隨廠商的不同而有變化。

還應指出,以Hub構成的網路結構,雖然呈星型布局,但它使用的訪問媒體的機制卻仍是共享媒體的匯流排方式。

2.環型網路拓撲結構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端用戶連成環型,如圖5所示。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於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例如圖5中,用戶N是用戶N+1的上游端用戶,N+1是N的下游端用戶。如果N+1端需將數據發送到N端,則幾乎要繞環一周才能到達N端。

環上傳輸的任何報文都必須穿過所有端點,因此,如果環的某一點斷開,環上所有端間的通信便會終止。為克服這種網路拓撲結構的脆弱,每個端點除與一個環相連外,還連接到備用環上,當主環故障時,自動轉到備用環上。

3.匯流排拓撲結構

匯流排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如下圖所示。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於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採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匯流排共享型網路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於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網路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㈤ 星型網路拓撲結構

星型網路拓撲結構是指每一個遠程節點都通過一條單獨的通信線路直接與中心節點聯結。

星型網路拓撲結構是適用於光纖接入網的拓撲結構,由於採用V5.1和V5.2(或VB5)標准介面,因此端局可與用戶通過光網路單元(ONU)直接相連。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屬於集中控制型網路,整個網路由中心節點執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節點間的通信都要通過中心節點。星型網路的拓撲結構又可分為以下兩種:單星型結構和雙星型結構。

㈥ 星型拓撲結構採用什麼訪問控制策略

  1. 什麼是網路中的星型拓撲結構?答:指網路中所有結點都連接在一個中央集線設備上。所有數據的傳送以及信息的交換和管理都通過中央集線設備來實現。

  2. 什麼是訪問控制策略(單指網路結構訪問控制策略)?答:網路拓撲結構對應的訪問控制策略,簡單的理解就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訪問對應的拓撲結構。

  3. 星型拓撲結構採用什麼訪問控制策略?答:形象網路拓撲採用的訪問控制策略是CSMA/CD(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策略。、

  4. CSMA/CD(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策略工作原理:發送數據前 先偵聽信道是否空閑 ,若空閑,則立即發送數據;若信道忙碌,則等待一段時間至信道中的信息傳輸結束後再發送數據;若在上一段信息發送結束後,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都提出發送請求,則判定為沖突。若偵聽到沖突,則立即停止發送數據,等待一段隨機時間,再重新嘗試。

    (審核小編很搞笑,這個不是別人能夠自己發揮出來的,又不是一個作文題目能夠自己發揮,理科技術性的文章有什麼好自己發揮的。搞笑)

㈦ 在計算機網路中把設備連接起來的布局方法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麼方式把網路中的計算機等設備連接起來。常見的網路拓撲圖有8種。
星型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屬於這種結構。目前一般網路環境都被設計成星型拓樸結構。星型網是目前廣泛而又首選使用的網路拓樸設計之一。
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
星型拓撲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路中的各節點通過點到點的方式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又稱中央轉接站,一般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由該中央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信息。中央節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節點相當復雜,負擔比各節點重得多。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
現有的數據處理和聲音通信的信息網大多採用星型網,目前流行的專用小交換機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即電話交換機就是星型網拓撲結構的典型實例。它在一個單位內為綜合語音和數據工作站交換信息提供信道,還可以提供語音信箱和電話會議等業務,是區域網的一個重要分支。
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因此,中央節點的主要功能有三項:當要求通信的站點發出通信請求後,控制器要檢查中央轉接站是否有空閑的通路,被叫設備是否空閑,從而決定是否能建立雙方的物理連接;在兩台設備通信過程中要維持這一通路;當通信完成或者不成功要求拆線時,中央轉接站應能拆除上述通道。
由於中央節點要與多機連接,線路較多,為便於集中連線,目前多採用交換設備(交換機)的硬體作為中央節點。

集中式
這種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它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環型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的端用戶連成環型。數據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在各個節點間傳輸,信息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於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信息流在網中是沿著固定方向流動的,兩個節點僅有一條道路,故簡化了路徑選擇的控制;環路上各節點都是自舉控制,故控制軟體簡單;由於信息源在環路中是串列地穿過各個節點,當環中節點過多時,勢必影響信息傳輸速率,使網路的響應時間延長;環路是封閉的,不便於擴充;可靠性低,一個節點故障,將會造成全網癱瘓;維護難,對分支節點故障定位較難。
匯流排型
匯流排上傳輸信息通常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每個結點上的網路介面板硬體均具有收、發功能,接收器負責接收匯流排上的串列信息並轉換成並行信息送到PC工作站;發送器是將並行信息轉換成串列信息後廣播發送到匯流排上,匯流排上發送信息的目的地址與某結點的介面地址相符合時,該結點的接收器便接收信息。由於各個結點之間通過電纜直接連接,所以匯流排型拓撲結構中所需要的電纜長度是最小的,但匯流排只有一定的負載能力,因此匯流排長度又有一定限制,一條匯流排只能連接一定數量的結點。
因為所有的結點共享一條公用的傳輸鏈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個設備傳輸。需要某種形式的訪問控制策略、來決定下一次哪一個站可以發送.通常採取分布式控制策略。發送時,發送站將報文分成分組.然後一次一個地依次發送這些分組。有時要與其它站來的分組交替地在介質上傳輸。當分組經過各站時,目的站將識別分組的地址。然後拷貝下這些分組的內容。這種拓撲結構減輕了網路通信處理的負擔,它僅僅是一個無源的傳輸介質,而通信處理分布在各站點進行。

在匯流排兩端連接有端結器(或終端匹配器),主要與匯流排進行阻抗匹配,最大限度吸收傳送端部的能量,避免信號反射回匯流排產生不必要的干擾。
匯流排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無中央結點控制,公用匯流排上的信息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其傳遞方向總是從發送信息的結點開始向兩端擴散,如同廣播電台發射的信息一樣,因此又稱廣播式計算機網路。各結點在接受信息時都進行地址檢查,看是否與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則接收網上的信息。
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於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採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匯流排共享型網路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維護難,分支結點故障查找難。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於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LAN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分布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結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樹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網狀
網狀拓撲結構主要指各節點通過傳輸線互聯連接起來,並且每一個節點至少與其他兩個節點相連.網狀拓撲結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其結構復雜,實現起來費用較高,不易管理和維護,不常用於區域網!

將多個子網或多個網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拓撲結構。在一個子網中,集線器、中繼器將多個設備連接起來,而橋接器、路由器及網關則將子網連接起來。根據組網硬體不同,主要有三種網狀拓撲:
網狀網:在一個大的區域內,用無線電通信鏈路連接一個大型網路時,網狀網是最好的拓撲結構。通過路由器與路由器相連,可讓網路選擇一條最快的路徑傳送數據,如圖5-4所示。
主幹網:通過橋接器與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網或LAN連接起來形成單個匯流排或環型拓撲結構,這種網通常採用光纖做主幹線。
星狀相連網:利用一些叫做超級集線器的設備將網路連接起來,由於星型結構的特點,網路中任一處的故障都可容易查找並修復
蜂窩
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混合型
將兩種或幾種網路拓撲結構混合起來構成的一種網路拓撲結構稱為混合型拓撲結構(也有的稱之為雜合型結構)。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是由星型結構和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結合在一起的網路結構,這樣的拓撲結構更能滿足較大網路的拓展,解決星型網路在傳輸距離上的局限,而同時又解決了匯流排型網路在連接用戶數量的限制。這種網路拓撲結構同時兼顧了星型網與匯流排型網路的優點,在缺點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主要用於較大型的區域網中,如果一個單位有幾棟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較遠(當然是同一小區中),如果單純用星型網來組整個公司的區域網,因受到星型網傳輸介質--雙絞線的單段傳輸距離(100m)的限制很難成功;如果單純採用匯流排型結構來布線則很難承受公司的計算機網路規模的需求。結合這兩種拓撲結構,在同一棟樓層我們採用雙絞線的星型結構,而不同樓層我們採用同軸電纜的匯流排型結構,而在樓與樓之間我們也必須採用匯流排型,傳輸介質當然要視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如果距離較近(500m以內)我們可以採用粗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如果在180m之內還可以採用細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但是如果超過500m我們只有採用光纜或者粗纜加中繼器來滿足了。這種布線方式就是我們常見的綜合布線方式。
無線電通信
傳輸線系統除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外,還有一種手段是根本不使用導線,這就是無線電通信,無線電通信利用電磁波或光波來傳輸信息,利用它不用敷設纜線就可以把網路連接起來。無線電通信包括兩個獨特的網路:移動網路和無線LAN網路。利用LAN網,機器可以通過發射機和接收機連接起來;利用移動網,機器可以通過蜂窩式通信系統連接起來,該通信系統由無線電通信部門提供。
網路可採用乙太網的結構,物理上由伺服器,路由器,工作站,操作終端通過集線器形成星型結構共同構成區域網。

㈧ 星型拓撲結構有什麼特點

優點:
(1)控制簡單。任何一站點只和中央節點相連接,因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簡單,致使訪問協議也十分簡單。易於網路監控和管理。
(2)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中央節點對連接線路可以逐一隔離進行故障檢測和定位,單個連接點的故障隻影響一個設備,不會影響全網。
(3)方便服務。中央節點可以方便地對各個站點提供服務和網路重新配置。
缺點:
(1)需要耗費大量的電纜,安裝、維護的工作量也驟增。
(2)中央節點負擔重,形成「瓶頸」,一旦發生故障,則全網受影響。
(3)各站點的分布處理能力較低。
總的來說星型拓撲結構相對簡單,便於管理,建網容易,區域網普遍採用的一種拓撲結構。採用星型拓撲結構的區域網,一般使用雙絞線或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符合綜合布線標准,能夠滿足多種寬頻需求。
標准 10BASE-2 速度為10Mbps(兆比特/秒),使用50歐姆細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的基帶乙太網規范。10BASE-2標准作為IEEE 802.3規范的一部分,規定每個網段的最大長度是606.8英尺(185米) 10BASE-5 速度為10Mbps(兆比特/秒),使用50歐姆基帶粗同軸作為傳輸介質的基帶乙太網規范。10BASE-5作為IEEE 802.3基帶物理層規范的一部分,規定每個網段的最大長度是1640英尺(500米)。 10BASE-T 速度為10Mbps(兆比特/秒),使用兩對雙絞線(3類、4類或5類)做傳輸介質的基帶乙太網規范。一對雙絞線用於傳輸數據;另一對用於接收數據。10BASE-T作為IEEE 802.3規范的一部分,規定每一網段的最大長度達約為328英尺(100米) 100BASE-T 速度為100Mbps(兆比特/秒),使用UTP(非屏蔽雙絞線)做傳輸介質的基帶快速乙太網規范。它的基礎是100BASE-T技術。與其類似,當網段上沒有通信時,100BASE-T要發送連接脈沖。但這些連接脈沖比10BASE-T的連接脈沖包含更多的信息。 100BaseTX 100BaseTX是一種規格,用於描述在5類非屏蔽雙絞線上如何運行100Mbps快速乙太網。5類UTP是當今在區域網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電纜。 100VGAnyLAN 100VGAnyLAN是另一種100Mbps乙太網技術標准。 100VGAnyLAN直接與100Base-T乙太網競爭。IEEE802.12委員會目前正在負責它的規劃。這個標准使用的接入方法與10Mbps乙太網和快速乙太網所使用的(CSMA/CD)不同。MAC幀保持不變。這種新的接入方法叫做「需求優先」。 10Base2 10Base2是使用同軸電纜(RG-58)的10Mbps基帶乙太網的IEEE標准。這種標準的最大距離是185米。10Base2也參照如「THINNET」、「THINLAN」、「CHEAPERNET」等。10Base2或者Thinnet使用基於BNC的絞線的連接頭與設備相連。連接在電纜上的每個設備使用T-連接頭由菊花鏈與下一個設備相連。最後一個T-連接頭必須包括一個終端插頭。在大多數10Base2實現中,網路介面卡含有收發機功能。 10Base5 10Base5是使用同軸電纜的10Mbps基帶乙太網的IEEE標准。這種電纜的最大距離是500米。10Base5也被稱為「Thicknet」和「YellowWire」。這種類型的物理電纜被典型地用作乙太網絡的主幹介質。 10BaseF 10BaseF是使用光纖電纜的星型乙太網的10Mbps乙太網標准。 10BaseT 10BaseT是使用類似於模塊化電話電纜的雙絞線的乙太網介質標准。 10BaseT網路在工作站和集線器之間使用雙絞線。集線器於是與網路的主幹連接起來。這種安排使每個工作站從主幹中獨立出來。從工作站擴展到集線器的段通常稱為「homerun」。 10Broad36 802.3(乙太網)網路的IEEE標准,這種網路使用粗同軸電纜以10Mbps速率進行寬頻傳榆。 2B+D ISDN的主要速率介面。它是一種線路,由23個傳送聲音、數據、視頻的64Kbps信道和傳送信令信息的數據信道組成。2B+D類似於T1信號。 3172 3172是允許區域網通信比如令牌環和乙太網用於IBM主機的網關(協議轉換器)類型。3172也稱為區域網網關。 3174 IBM的群控控制器或通信控制器。這些設備用於在一台IBM主機和一台終端設備間控制通信。這些設備可以是3270s或ASCII終端。 3274是一個被3174代替的舊的類型的群控控制器 3270 用於SNA網路的IBM終端或列印機類型。其他生產商也為他們的終端和列印機提供3270的模擬。 3270 一個3270網關是一台計算機,能夠處理一個終端設備或PC機與一台IBM主機間的通信路徑和轉換。 3745 IBM前端處理器(FEP)模塊序數。更老的版本包括3725和3705。這些設備能將區域網和其他設備比如群控控制器連到IBM主機上。 3274s也可以互連用於交叉域結構中。 802.1 802.1 是區域網和互連網的全部體系結構的IEEE標准。 802.1B 802.1B 是網路管理的IEEE標准 802.1D 區域網之間互連的網橋使用的MAC層標准。 802.1D 標准包含了802.3,802.4和802.5的互連標准。 802.2 802.2 是數據鏈路層的上層子層(也被認為是邏輯鏈路控制層)的標准。802.2與802.3、802.4和802.5標准(數據鏈路下層子層)一起使用。 802.3 CSMA/CD 的標准。乙太網和星型區域網都遵循這種標准。它包合MAC層和物理層的標准。在數據鏈路層,它是三個主要數據鏈路子層之一。物理層的規格依賴於所用的介質類型(10BaseT,10Base5等等)。10Mbps是這種標準的傳輸速率。 802.4 令牌匯流排協議的數據鏈路和物理層的標准。它典型地應用於由通用汽車公司發展的製造自動協議(MAP)。10Mbps是這種標準的典型傳輸速度。 802.5 區域網協議的令牌環存取方法的標准。它包含數據鏈路和物理層標准。傳輸速度包括16Kbps和4Kbps。 802.6 802.6是以分布式隊列雙匯流排(DQDB)著稱的城域網(MAN)的IEEE標准。

㈨ 什麼叫做星型拓撲結構最好有例子,附圖

這種結構是目前在區域網中應用得最為普遍的一種,在企業網路中幾乎都是採用這一方式。星型網路幾乎是Ethernet(乙太網)網路專用,它是因網路中的各工作站節點設備通過一個網路集中設備(如集線器或者交換機)連接在一起,各節點呈星狀分布而得名。這類網路目前用的最多的傳輸介質是雙絞線,如常見的五類線、超五類雙絞線等。它的基本連接圖示如圖所示。

例圖:http://www.idaigou.com/article/images/wl44.jpg

這種拓撲結構網路的基本特點主要有如下幾點:

(1)容易實現:它所採用的傳輸介質一般都是採用通用的雙絞線,這種傳輸介質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類雙絞線每米也僅1.5元左右,而同軸電纜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纜那更不用說了。這種拓撲結構主要應用於IEEE 802.2、IEEE 802.3標準的以太區域網中;

(2)節點擴展、移動方便:節點擴展時只需要從集線器或交換機等集中設備中拉一條線即可,而要移動一個節點只需要把相應節點設備移到新節點即可,而不會像環型網路那樣"牽其一而動全局";

(3)維護容易;一個節點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其它節點的連接,可任意拆走故障節點;

(4)採用廣播信息傳送方式:任何一個節點發送信息在整個網中的節點都可以收到,這在網路方面存在一定的隱患,但這在區域網中使用影響不大;

(5)網路傳輸數據快:這一點可以從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乙太網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㈩ 星型拓撲結構的電腦和信息介面,集線器,交換機之間是怎麼連接的啊

直接貓出來的信息線隨便插到交換機的一個孔里,其他孔插電腦的網線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星型拓撲的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cod檢測方法 瀏覽:295
星辰變的種植方法 瀏覽:602
商品組合需求預測有哪些方法 瀏覽:962
卷發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573
快速識字方法 瀏覽:185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499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59
和田玉白玉項鏈的鑒別方法 瀏覽:679
露娜潔面儀mini2使用方法 瀏覽:916
閹雞快速止血的方法 瀏覽:878
蘋果微信清理緩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8
金鋼窗安裝方法 瀏覽:124
測排卵什麼方法最准確 瀏覽:851
抒情方法有哪些 瀏覽:433
青島梅毒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1000
臉上汗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61
好的教育方法的視頻 瀏覽:60
快速上枕頭荷葉邊方法 瀏覽:738
手機拍照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6
什麼方法治口臭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