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墨蘭爛根怎麼辦
爛根的主要原因是澆水過多,蘭株沒有及時吸收水分,盆土長時間潮濕甚至積水。土壤長期不透氣,根部得不到足夠的養分而發生腐爛。
土壤的通透性差土壤的通透性差與澆水時鏈接在一起的,若土壤中的粘性較重,土壤容易板結,水分長時間停留在土壤表面 ,根部很難吸收到水分。
噴灑葯劑
植株爛根一定存在某種病菌,所以葯品及時噴灑殺菌葯劑,選用多菌靈灌根,2~3次。
控制水肥在之後的養護中,要控制好水肥。澆水見干見濕,盆底有水流出就停止,盆面變干甚至發白及時澆水。重新上盆的蘭株,在=恢復生長之前不要施肥。
Ⅱ 墨蘭爛根怎麼辦
爛根的主要原因是澆水過多,蘭株沒有及時吸收水分,盆土長時間潮濕甚至積水。土壤長期不透氣,根部得不到足夠的養分而發生腐爛。
土壤的通透性差土壤的通透性差與澆水時鏈接在一起的,若土壤中的粘性較重,土壤容易板結,水分長時間停留在土壤表面 ,根部很難吸收到水分。
噴灑葯劑
植株爛根一定存在某種病菌,所以葯品及時噴灑殺菌葯劑,選用多菌靈灌根,2~3次。
控制水肥在之後的養護中,要控制好水肥。澆水見干見濕,盆底有水流出就停止,盆面變干甚至發白及時澆水。重新上盆的蘭株,在=恢復生長之前不要施肥。
Ⅲ 墨蘭爛根的救治方法
1、發現墨蘭爛根,要及時從花盆中挖出,將根部四周清理干凈,然後把腐爛的根系都剪掉,發黃有斑點的病葉也一同剪掉,只要它的鱗莖沒有爛掉就行。
2、處理好的植株要進行消毒,然後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晾乾,並且准備好適合的盆土,土壤最好用疏鬆、排水性好的,若是還用舊花盆就要進行消毒,以免再次被感染,重新栽種之後要加強養護。
Ⅳ 墨蘭蘭花爛根怎麼補救
一、墨蘭爛根後怎麼處理
1、墨蘭爛根一般是由真菌、線蟲、細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爛根是土傳病害,主要通過土壤內水分、地下昆蟲和線蟲傳播。
2、墨蘭爛根一般是沒事的,爛的修掉,有葯就消消菌,晾乾在種,沒葯也晾下在種,放涼爽通風處,過幾天種就好了。墨蘭爛根多發生在冬季,大多是因為土壤透水性不好,澆水過多導致爛根。
3、蘭花類爛根的主要原因是你水澆的太多了,沒有及時的吸收,蘭花類都很好養植,如果已經爛根了,就需要換一部分土,將爛根部分的土換出去,清洗一下爛根,過一會在放入土裡,澆一點點水,見點濕就就可以了,先不要曬太陽,一個星期就會緩過來了。
二、墨蘭爛根怎麼辦
1、去腐:當發現墨蘭爛根後,將墨蘭從盆中倒出,可以看到植株根系的腐爛部位和程度,要及時剪去霉爛、發黑及中空的根系,保留尚未腐爛的部分,同時疏去一些帶病斑的葉片。只要荸養狀的假鱗莖尚未爛掉,植株一般均可救治復活。
2、換土:用老紅磚敲成山核桃那麼大,配樹皮,比例為1:1.若只用土的話,也加碎紅磚吧,大碎粒放下面,小的和土放上面。不過為使植株不再被傳染病菌,重栽時要換一個干凈的素瓦盆,也可選用無污染的素沙栽種。
3、葯劑消毒:苗床預防使用可濕性粉劑按每平米2-4克進行灌根,也可於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使用1500-3000倍灌根,每株200毫升葯液。發病嚴重時要清除病株,同時使用固根進行灌根。葯劑選擇以多寧500倍或科博600倍為主,每株灌半斤葯液,連灌2~3次。可使用甲霜惡霉靈、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且可兼治猝倒病、立枯病。消毒後用沃葉根樂夫生根劑蘸根,快速補充營養,恢復根系長勢。
4、控制澆水:蘭科植物,一定要見干見濕,就是說盤土幹了後才能澆水,澆水則澆透,要花盤下面透出水才行。澆水要剋制,用泥盆20-30度的樣子3-5天澆,陶盆的5-7天澆。如果想盡快阻止爛根,最好是整顆植株都拔出來,在避光處晾幾天,剪除爛根後再種植。
5、少施肥:在墨蘭根系的恢復再生過程中,一般不施肥,且必須防止暴雨淋澆;待到葉色轉綠、葉片挺直、重現光澤時,方可恢復正常的水肥管理,此一過程約需3—4個月的時間。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墨蘭爛根怎麼辦,導致墨蘭爛根的原因也比較多,主要是在養殖過程當中方法不當後造成的,它是一種喜陰,而忌強光,喜溫暖,而忌嚴寒,喜濕,而忌燥的植物,我們要注意養殖的方法。
Ⅳ 墨蘭爛根的救治方法
1、發現墨蘭爛根,要及時從花盆中挖出,將根部四周清理干凈,然後把腐爛的根系都剪掉,發黃有斑點的病葉也一同剪掉,只要它的鱗莖沒有爛掉就行。
2、處理好的植株要進行消毒,然後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晾乾,並且准備好適合的盆土,土壤最好用疏鬆、排水性好的,若是還用舊花盆就要進行消毒,以免再次被感染,重新栽種之後要加強養護。
Ⅵ 墨蘭爛根的救治方法
當墨蘭爛根後要進行換土處理,將根系取出來後消毒一次,剪掉上面的爛根和枯根後重新土入栽培,如果是澆水過多造成則及時停止澆水, 進行適當的排水處理,注意通風,之後每次澆水要澆透,施肥過多則將根系消毒,重新入土後施肥要以薄肥為主。
墨蘭喜歡在空氣干凈的環境下生長,如果生長環境的空氣受到嚴重污染時,時間長了容易導致根系出現腐爛的情況,此時應將植株移到清潔的室內養護,澆入少量水分後進行鬆土處理,高溫季節的時候要加強空氣流通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