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聲訓練方法 氣息 語言
發聲訓練方法如下:
第一步,練習發「氣泡音」。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這就是「氣泡音」。「氣泡音」是一種很好的開嗓方式。
第二步,練習「饒舌」。閉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齒前,順時針轉5周,然後在逆時針轉5周。通過練習,可以增強舌頭的力量。
② 發聲訓練方法有哪些
一、正確發聲的基本姿勢身體直立,兩肩下垂,兩眼平視,面部放鬆(特別指面部及口唇要放鬆)。兩腳前後分開半步。這種站法是為形成兩個重心交替使用,以便於氣息靈活地走動。
二、吸氣同時完成的一系列動作上齶提起,下巴放鬆,喉頭站穩,胸腹式混合呼吸,三分保持。不要吸得過滿而使呼吸肌肉群失去靈活而使聲音僵硬,沒有彈性。
三、呼氣與開始發音呼氣是實現正確發聲觀念的具體體現。也就是真正實現哪裡使勁和往哪裡使勁的問題。用意念指揮發聲生理肌能的調整與配合。呼氣時,腹肌用力。
胸腔保持站定,聲帶拉合(保持良好的閉合),提起軟齶,聲帶在意念的反指使下穩定均勻有控制地吹向聲門,意想聲音集中從某一高點唱出。
發音的目的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
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③ 如何練習普通話發音
要說好普通話,首先你要明白,有一種發聲方式叫做「科學的發聲」(經過了數代發聲學學者的實踐得出的一些經驗性的東西 ),換而言之,播音學上,簡單的叫它——————用氣發聲。
在此之前,我講一個呼吸方式,叫做胸腹聯合式呼吸。
呼吸方式有三種,大多數平常人都採用胸式呼吸——————不懂沒關系,樓下跑幾圈,氣喘吁吁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是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吸氣量大但吸得很淺,肩膀會不停地聳,胸腔的起伏也會非常的明顯。
第二是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日常情況下我們常見於男性,父輩那麼一撥人,大夏天的光著膀子躺床上睡覺,你看他們的肚子,一起一伏,多麼富有節奏和韻律。。而這種呼吸方式,吸氣深,但量少。
而第三種,叫做胸腹聯合式呼吸。這是前輩們用數年的實踐和理論猜想再付諸於實踐最終得出的精華性的東西。
在這里我無法用我貧瘠的語言去細節化的描述用氣發聲,而且....說起來好多的樣子,會好累...
幾個字概括,「兩肋開,橫隔降,小腹微收」,氣息控制住之後小腹與外界會形成一種對抗感,緊接著就是逐步的訓練,讓你的身體習慣在這種狀態下發聲,控制什麼的自如之後, 你會發現,原來你的聲線,可以這么亮!可以這么清澈!或者這么特么的有力度!
④ 普通話發音不標准怎麼練
普通話發音不標准怎麼練
普通話發音不標准怎麼練,各種方言和普通話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上,說好普通話應以字音準確為前提,多聽是初學者要注重的一個方面,以下是我整理的普通話發音不標准怎麼練,僅供參考。
一、找出普通話和自己方言中的對應規律,加強規律、加強記憶。 各種方言和普通話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上,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差異較小。語音的差異主要表現有:多數地區平翹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韻母,沒有輕聲以及兒化音亂用,還有多數人的韻母圓唇度不夠等,綜合這些特點,考生可以自己或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話的對應規律,對難點多加練習和記憶,效果會倍增!
二、 常聽多練,反復練習。 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聽力」或「練耳力」,良好的聽力是學好普通話的基礎,所以多聽是初學者要注重的一個方面。聽的素材可以選擇中國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看電視時應注意播音員的口形,可以邊聽邊模仿。也可把普通話標准者的錄音和自己的錄音的比較,找出差異。加以改進!
三、說:聽力好了,就要多動口 聽力是個前提,說是重點。 說好普通話應以字音準確為前提,所以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習的步驟,否則本末倒置多費氣力而仍改不掉語音的錯誤。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打好基礎,打好了基礎字音比較標准了,可以試著練習有針對性的繞口令,以便提高發音器官的協調的發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確了,再演繹作品,多加練習,培養良好的語感。
四、要注意在「說」的過程存在的問題
1、吐字歸音: 吐字歸音的要求是:字頭彈出、部位準確、氣息飽滿、結實有力;字腹拉開立起、氣息均勻;字尾完整自如、歸音到位、干凈利索、趨向干凈。其實一個漢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兼顧聲韻調和吐字歸音,所以必須從日常訓練開始嚴格要求:(1)出字要求聲音的發音部位準確、彈發有力。(2)立字要求韻腹拉開立起,做到「開口稍閉,閉音稍開」。(3)歸音收音時要干凈利索不可拖泥帶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韻母時,要注意口型的變化。 注意克服韻尾不到位、歸音不到位以及調值不準確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輕音、兒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調的發音特點。
2、繞口令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繞口令的作用是促使頭腦反應靈活、用氣自如、口齒伶俐、吐字清晰。針對繞口令,考生在繞口令練習中不要過急過快,先要按照普通話正確的發音方法發音,練習應做到速度有慢到快。聲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難。否則不科學的訓練導致發音不準、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錯誤發音重復的次數越多,離正確的發音標准越遠!
3、在讀作品時,要注意停連、重音、語氣、節奏。 也就是一句話里,哪裡該停,停多久;哪裡是重音,哪裡該輕讀;一段話中,哪幾句該連,那幾句不連,哪幾句是重點;整個句子的聲音形式是升還是降,是強還是弱,是急是緩這些都要細細品味,多多練習;告訴你一個朗讀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穩出口、少停多連。把握好氣息的調整和文章的整體性。
怎麼練習標準的普通話
了解自己的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針對性的學習
要想快速的練好普通話必須知道自己的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漢語的詞彙量是很大,要是想重新學習無異是天方夜譚,而其中很多詞彙都是已經掌握的。有針對性是快速學習的最有效方法。要想了解自己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就要找好參照物,最好是要經常聽收音機、錄音帶,看電視,聽語音純正的人說話。發現問題後要針對性的練習,尤其在日常說話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區分。通過聽新聞聯播以及日常交流中,我發現我的問題主要出在平翹舌以及前後鼻音上,發現之後在日常交流過程中,說到這些詞的時候就會留心一下,慢慢的也就會糾正過來了!
勤動口
光發現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讓問題得以解決。每天晚上睡覺前讀一些演講稿或者是一些讀物,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但是要力求每個字都能正確發音。尤其是在平時學習、工作、生活堅持使用普通話交流,尤其是遇到自己的發音問題的時候,要多留心,慢慢的改正,有時寧可讓自己的語速慢下來,也不要錯誤的發音,久而久之,也就能糾正了!
利用好工具
1、詞典。 遇到有發音不準的時候一定要准確掌握,不能一跳而過,多查字典,會加深影響。
2、錄音器材。 尤其自己說話也不知到底說的如何,可以用錄音筆把聲音錄下來,反復地聽聽,出現錯誤的地方,多加註意,努力改正。
注意事項
要有自信,不怕在別人面前出錯誤,尤其在剛剛使用普通話交流時,會很別扭,要有信心。語言類的學習關鍵得持之以恆,不能懈怠,加油!
怎麼糾正自己的發音
增強口腔吐字,咬字器官唇、齒、舌、齶、頰的力度和控制口腔運動操。
面部按摩: 即用雙手順序延眼睛四周,額頭,兩鬢,雙耳,口腔四周進行按摩→面部生熱精神放鬆,鼻腔通道通暢,口腔肌肉鬆弛自如的目的。
開口練習: 身體端坐,兩目平視,用右手輕抵下頜,做開口練習,做時感覺像打哈欠一樣,切忌用力往下開口,要感覺頸部的後拽力量,目的發好a,o單韻母。
撮口練習: 做單韻母i,u,ǖ的連續發音動作但不出聲,注意力量主要用在ǖ上,作此訓練可增強口腔的力度和控制使用。
舌頭練習: 即通過舌頭往外伸,向里卷,左頂,右頂及沿門齒外周的轉動訓練吐字器官舌頭的頂,卷,彈,吐的力量及靈活性。
一、普通話語音、聲調、氣息、發聲訓練
傳授聲調、聲韻母等語音基礎知識,專門針對常見語音問題訓練拼讀方法,提升發音準確度;語流音變問題;掌握5大共鳴腔;情聲氣的結合等;
二、普通話字詞及吐字歸音正音訓練
知道發生器官;掌握漢語語音結構;發生器官的相互配合要點;訓練口部操的基本要領;
三、繞口令訓練
分別訓練平舌音、翹舌音、舌尖音、捲舌音等不一樣口腔位置的繞口令;
四、文學稿件朗誦(詩歌、新聞、散文等)
學習培訓朗誦技巧(情景再現、對象感、內在語、停連重音、節奏、語氣、情感等);即興口語表達的准備和方法;
五、演講與職場口才訓練
演講學概說;匯總分析名人名家演講特徵;與領導溝通交流的情況;與朋友交往的情況;與屬下溝通交流的情況;與家人相處的情況;拒絕別人的情況;贊美別人的情況;指責他人的情況;勸服他人的情況;應對尷尬的情況;與人辯論的情況。
⑤ 正確發聲訓練方法
說話這一行為是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說話是信手拈來的,但是正確的發聲方式則不然。就給大家介紹正確發聲的訓練方式:
⑥ 正確發聲方法的訓練步驟是什麼
第一階段
在中音訓練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發聲方法,調節和鍛煉肌肉,以滿足唱歌技巧的需求。無論哪一部分,都應該從中檔開始訓練。在逐漸擴大范圍之前,中音區的聲音會相對鞏固。有必要知道,聲樂學習應該從基礎開始。中音區是演唱聲音發展的基礎。
第二階段
在中音的基礎上,適當擴大音域,加強呼吸和共鳴的訓練,並練習過渡語音區(即變聲區的訓練),為中音打下良好基礎。范圍。輸入頭部語音區域的訓練。練習的第二階段是關鍵部分。這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但是您必須有耐心和信心。在進入高音之前,不要急於唱高音,保持鎮靜,並等待音域鞏固您的聲樂練習。
第三階段
換句話說,在高音領域的練習可以基於前兩個階段的比較和鞏固,加強音量和音調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並進行更復雜的發聲練習,從而使每種聲音類型可以達到理想的音調范圍。這種實踐水平應特別注意高,中和低聲音區域的統一。
聲音的過渡不應引起裂紋和結塊。重點是加強對頭部聲音區域的訓練,以獲得較高的頭腔共鳴,從而實現統一的聲音。區的目標。這樣,我們的唱歌和人聲樂器基本上就已經製作完成了,我們可以唱歌通常很困難的歌曲。
1、哼唱」的基本做法
通常,在開始練習聲音時先練習「M」是有益的,因為聲音很容易達到較高的位置,並具有向前,明亮和集中的效果。練習嗡嗡聲時,首先自然地合上上下嘴唇,然後張開嘴巴的內部,就好像合上嘴巴並打哈欠一樣,並感覺聲音擴展到較高的位置,額竇和竇道,但不要阻塞在鼻腔中發出聲音,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練習
除了哼唱練習外,更多的母音練習,例如a,i,o,u,e和其他單個母音練習,也可以用於混合母音練習,例如ma,me,mi,mo,mu等。。
3、小號練習
人們經常說:「如果沒有連貫性,就不會唱歌。」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在於聲音的連貫性和美感。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為了使聲音更加一致,可以相對擴大練習范圍,並且可以增加練習難度。
4、暫停練習
暫停唱歌也稱為斷奏唱歌。歌聲要求清晰,簡短,靈活,靈活且有強烈的專注力。練習時,請注意每個字元的靈活性和每個字元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象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在「哼鳴」練習中我們已經講了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准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結合字聲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像,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注意保護聲音,練習唱歌,開始時每20分鍾進行一次發聲練習,並逐漸增加到半小時或一個小時後。 最重要的是每天練習,絕對避免使用全部音量。 來練習。 大聲唱歌很容易損壞唱歌器官。
2)唱高音之前,請勿練習高音。 總是唱一組您最滿意的聲音。 請更仔細地選擇歌曲,並且不要演唱不適合您的歌曲。
3)每次練習都應具有新鮮感,重點和感興趣的練習。
4)使用慢速和簡短的短語作為初始練習。 聲樂訓練尤其需要時間,沒有奇跡。 「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⑦ 發聲訓練方法
發聲訓練方法如下:
第一步,練習發「氣泡音」。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這就是「氣泡音」。「氣泡音」是一種很好的開嗓方式。
第二步,練習「饒舌」。閉上嘴唇,把舌尖伸到齒前,順時針轉5周,然後在逆時針轉5周。通過練習,可以增強舌頭的力量。
第三步,概括為「提、打、挺、松」。「提」就是提笑肌,「打」是指打牙關,「挺」是指挺軟齶,「松」是指松下巴。提笑肌,剛開始的時候練習微笑,以後會形成習慣;打牙關,張開嘴讓牙關完全打開,堅持一會,會感覺到酸疼。
然後保持說話的時候後齒不閉合;挺軟齶,感覺就像打哈欠一樣,軟齶完全被撐起來,並且要一直保持這個狀態;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鬆,可以左右搖動下巴來幫助放鬆。通過練習,可以幫助你打開口腔,練習口腔共鳴。
第四步,練習「胸腹式聯合呼吸法」,雙腿叉開,與肩平行,兩手掐腰,吸氣呼氣,感受到腰部的變化,快吸慢呼,慢吸快呼,反復練習。這樣可以練習你的氣息。
第五步,接下來是發聲,先發簡答的「啊」,短音的「啊」和長音的「啊」,進行5-6次,以進行開嗓練習,然後練詞語,比如「山河美麗」、「祖國偉大」來練習調值。
第六步,練習繞口令,特別要強調的是,在練習繞口令的過程中,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個音發飽滿。練習繞口令可以採用逐字、逐詞、逐句漸進練習。
練習技巧
一、每個字,每個母音始終要保持高位置,共鳴焦點始終集中。這樣觀眾才會感到你唱得不費力。關鍵在於喉頭穩定不動,而不是張大嘴去轉換不同的母音。喉頭位置不變,可以隨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聲音,聲音的共鳴點總是集中在一點上。
二、舌頭別凸起,舌頭動,聲音也會變。舌放平使嘴裡的空間更大。
三、聲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鳴,不要憋在喉嚨里,要放出來。有兩點要始終做到:第一,喉結放下;第二,橫膈膜肌肉有力,支持住聲音的穩定。
四、無論上行還是下行唱,聲音的位置不能變,一定要用連音唱,直到最後的音。橫膈膜始終有力的支持著,特別要注意與喉嚨都不許動。
五、唱歌時胸部始終是擴胸的,嘴要像說話時一樣自然。唱弱音、唱強音位置一致,飽滿、明亮。當面帶微笑唱時,聲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鳴腔。聲音要寬、要圓、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來的,而是裡面打開了喉嚨。
六、牙關處要打開,聲音才能深,就在大牙處嚼著每一個字,這樣可以不張大嘴,用裡面打開了咬字,聲音圓潤,各個母音的位置也容易統一。
七、你要記住做兩件事:打開喉嚨、保持聲音位置。在低聲區,別使勁,象說話一樣。 唱高音時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張大就沒有了位置。
八、嘴不要上下打開太多,別太過分,不要上下的O(豎橢圓嘴形很容易捏緊喉嚨!)。主要是裡面打開,裡面咬字位置高。
九、美聲學派要求聲音唱得非常連貫,每個母音都要在一條線上,線條很純,呼吸位置也一致。
十、打開喉嚨,聲音進入面罩共鳴處,橫膈膜有力量,控制住氣息的供應。這三者必須聯系起來,共同配合好。唱高音時,一方面聲音位置往上,達到面罩共鳴焦點,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體往下坐的感覺,感覺到一種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橫膈膜處。
十一、練習氣息的連貫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萬般無奈不換氣;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1這條練習,既能聯系高低音的聲音統一,又能練氣。注意唱時喉嚨別緊,到高音處別伸頭頸。
十二、歌唱必須有橫膈膜在控制呼吸。無論是任何聲部,喉結一定要往下拉。喉結如能往下拉,聲音越能往上唱,共鳴焦點越集中。記住,千萬別扯著嗓子唱高音。
十三、如果一個人唱歌時,聲音位置放得對,氣息控制正確,對著蠟燭唱,它不會滅。如果滅了,就說明漏氣了。聲音不能從嘴裡出來,不要太敞。
⑧ 發聲訓練的方法
你知道在唱歌的時候發聲練習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如下是精心為你挑選的發聲訓練的方法,歡迎大家踴躍閱讀!
1:重視呼吸方式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氣不過滿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縮,加大腹壓,腹壓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壓力,從而使肺臟中空氣呼出有力。
訓練吸氣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氣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氣憋住,不要呼出,憋氣的時間越長越好。慢慢地可以鍛煉出長時間憋氣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數數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胸廓固定;然後用很輕很細的、僅僅自己能聽到的聲音數數1、2、3、4、5、6、7、8、9、10……一直數到不能再數為止;然後,吸一口氣再來,如此反復訓練。這樣數的數字會越來越多,時間會越來越長。最好能一口氣數到50以上。
有聲的呼氣訓練:
1.「彈唇」練習: 雙唇閉合,即用氣息沖擊嘴唇, 使它發出「嘟嘟」的聲音, 一定要使雙唇顫動, 更要使唇聲響亮。
「彈唇」練習應體會的內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縮的感覺壓迫氣息沖擊雙唇;
2) 使氣息自始至終均勻流動, 不能一會兒氣多, 一會兒氣少, 均勻是最關鍵的;
3) 體會你的「彈唇」練習, 一口氣能彈多長時間, 這也是控制氣息的關鍵練習。另外,「彈唇練習」也可以作為一個聲帶按摩練習, 幫助已疲勞的嗓音盡快恢復健康。
2.「哼鳴」練習: 是指用鼻腔共鳴, 是為了將來發出較高聲音做准備, 為高低音的上下連結做搭橋工作的。有了「哼鳴」我們的聲音才有光彩。
「哼鳴」練習是閉口哼唱, 閉口時要感覺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豎起, 然後深吸氣、哼唱。同樣要求氣息均勻有動感。鼻腔共鳴, 不是鼻音共鳴, 它是指通過鼻竇、鼻腔、齶竇產生共鳴, 而鼻音則是把聲音直接送到鼻子里。
切記「哼鳴」時, 聲音是在鼻腔後上方, 眉心處發出, 每天可用一個單音延長練習, 直到眉心產生振動。當我們做好這些練習, 就可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
2:緊記發聲技巧
發聲技巧:利用共鳴,使喉頭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鳴腔調整為一頭粗一頭細,這種共鳴位置,對聲音有擴大作用。因此,發聲前要把口張大,使後頸部豎起來,使會厭軟骨站起來,舌體向下挺起來,使軟齶和懸雍垂放下來。形成一根直的管子。聲音從聲帶發出後,向上直接沖到鼻咽頂部,在頭頂迴旋。這種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渾厚,有金屬音質。這就是「頭聲區的發聲方法」。
檢驗這個方法是否運用正確,只要在說時摸一摸後腦部和頭頂部有無振動感覺就可知道。
u的共鳴練習
U(烏)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頭,給聲音上下通暢奠定了基礎, 再就是u 母音比較圓, 易集中, 是別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模範音, 其他母音要盡量在u 母音的感覺上發出, 那麼您的聲音就會統一而又圓潤。
我們平時練習u 音時, 要特別注意:
(1)不壓喉頭, 使喉頭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氣來體會喉頭放下;
(2)下巴、舌根都要放鬆,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發音時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貫通的, 像一根通暢的管道。正確的u 母音能感到頭腔和胸腔都有共鳴的振動。
我們平時用一個單音, 找我上面所說的感覺。
有了u 母音的發音基礎, 我們才能體會到歌唱的氣息, 體會到發聲不單靠喉嚨(一般人認為的) , 它是由頭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個部位有機結合, 發出的通暢、圓潤、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聲音。
說話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氣,再平穩地運用氣息慢慢講。有意識地頭向前低,下頜內收,使頸部肌肉放鬆,後頸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鳴腔成一條直線。
「炮」的共鳴練習
練習「炮」前, 我們要做一點准備, 那就是氣息要深、口腔要空, 好像含了一個圓球, 鼻腔要張開, 胸腔和頭腔要感覺上下連起。當這些已准備好, 我們就可發聲, 發聲的力量必須是在小腹的反彈力量作用下, 使口腔的共鳴得到爆發。可用手按住小腹, 感到聲音的起點就在小腹, 當小腹發力時, 聲音從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彈出。
「米」m i 音的練習
「米」音本身是扁的, 是上下牙關合起來後才發出的聲音。為了使它有一定的共鳴空間, 我們在練習時可用「m i (米) + (吁) 」, 後面的「吁」音使口腔變圓了,聲音也集中。在發「m i (米) + (吁) 」這個音時, 剛開始練習, 必須在1 秒鍾內發出, 要求同上面一樣, 有氣息、有共鳴。當熟練掌握後, 可把每個音拉長練習, 因為「米」音用鼻腔共鳴較多,所以鼻腔要豎起來, 積極張開, 使它在鼻腔產生共鳴。當這個單音發正確後, 可加一個「m ao (帽) 」字, 用「(m i+ 吁) + 帽」交替連讀。「帽」本身是和「炮」的發音一樣, 這樣開口, 撮口音的連續訓練, 為今後更多字音的變化打下了基礎。也就是說, 不管是什麼音, 我們發音的氣息基礎不能改變, 有了這個基礎, 我們的聲音才會有持久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單雙音練習, 發聲的氣息有了進一步提高, 我們就可以做一些較復雜的字音訓練。
正確練聲的方法
第一步,練氣。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著直接的關系。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我們知道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准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准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麵皮。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第二,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āgā」聲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只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有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慣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說話時,如果只用鼻腔共鳴,那麼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結果。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第三,練習吐字。吐字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圓」。
我們在小學時,都學習過拼音,都知道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這三部分從語音結構來分,大體上可以說是,字頭就是我們說的聲母,字腹就是我們說的韻母,字尾就是韻尾。
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這時嘴唇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著的;而不是橫著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好,就容易使發出的聲音扁、塌、不圓潤。
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麼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悅耳動聽了。
這里應多做一些這樣的練習:
①深吸一口氣。數數,看能數多少。
②跑20米左右,然後朗讀一段課文,盡量避免喘氣聲。
③按字正腔圓的要求讀下列成語:
英雄好漢 兵強馬壯 爭先恐後 光明磊落 深謀遠慮
果實累累 五彩繽紛 心明眼亮 海市蜃樓 優柔寡斷
源遠流長 山清水秀
④讀練口令
A.八面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坡炮;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B.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怪看狗。
C.洪小波和白小果,
拿著籮筐收蘿卜。
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蘿卜,
白小果收了一筐紅蘿卜。
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蘿卜多,
還是白小果收的紅蘿卜多。
⑨ 怎麼能把 普通話的發音練的更標准
1.了解自己的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針對性的學習。要想快速的練好普通話必須知道自己的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漢語的詞彙量是很大,要是想重新學習無異是天方夜譚,而其中很多詞彙都是已經掌握的。有針對性是快速學習的最有效方法。要想了解自己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就要找好參照物,最好是要經常聽收音機、錄音帶,看電視,聽語音純正的人說話。發現問題後要針對性的練習,尤其在日常說話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區分。通過聽新聞聯播以及日常交流中,我發現我的問題主要出在平翹舌以及前後鼻音上,發現之後在日常交流過程中,說到這些詞的時候就會留心一下,慢慢的也就會糾正過來。
2.勤動口。光發現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讓問題得以解決。每天晚上睡覺前讀一些演講稿或者是一些讀物,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但是要力求每個字都能正確發音。尤其是在平時學習、工作、生活堅持使用普通話交流,尤其是遇到自己的發音問題的時候,要多留心,慢慢的改正,有時寧可讓自己的語速慢下來,也不要錯誤的發音,久而久之,也就能糾正了。
3.利用好工具。
1)、詞典。遇到有發音不準的時候一定要准確掌握,不能一跳而過,多查字典,會加深影響。
2)、錄音器材。尤其自己說話也不知到底說的如何,可以用錄音筆把聲音錄下來,反復地聽聽,出現錯誤的地方,多加註意,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