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易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1)能連接呼吸器各部件;
(2)注意並能保證呼吸道通暢操作正確;
(3)如已氣管插管,接上呼吸器操作正確;
(4)擠壓氣囊(氣球)頻率、力度正確。
搶救者站於病人頭頂處,病人頭後仰,托起病人下頜,將簡易呼吸器連接氧氣,氧流量8——10L/min,扣緊面罩;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規律地擠壓呼吸囊,使氣體通過吸氣活瓣進入病人肺部,放鬆時,肺部氣體隨呼氣活瓣排出;每次送氣400——600ml,擠壓頻率為每分鍾成人12——20次,小兒酌情增加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注意事項
1.面罩要緊扣鼻部,否則易發生漏氣。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應與之同步,即病人吸氣初順勢擠壓呼吸囊,達到一定潮氣量便完全松開氣囊,讓病人自行完成呼氣動作。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簡易呼吸器的使用-臨床實踐技能考點2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醫師報考信息、學習建議請關注百通世紀哦!
② 家用呼吸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家用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其實非常的簡單,一般來說只要接上濕化器、連接管路和面罩、然後佩戴好面罩按個開關就可以了。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家用呼吸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呼吸機使用第一步:連接電源設備
呼吸機使用第一步首先是連接電源設備,呼吸機電源設備連接很簡單,基本上和連接手機充電線是一樣的,一頭連接插座,一頭連接機器就可以了。
呼吸機使用第二步:主機和濕化器連接
家用呼吸機一般呼吸機的主機和濕化器是分開放置的,使用呼吸機之前首先要把呼吸機的主機和濕化器接在一起。不同的呼吸機有不同的連接方式,有些是水平放好兩邊一推就可以了,有些是主機出風口和濕化器進氣口接在一起就可以了。總之呼吸機主機和濕化器連接方法大同小異,一般沒有任何難度。
呼吸機使用第三步:濕化器加水
呼吸機濕化器連接好主機之後就需要加水使用,如果不加水那麼濕化器就是個擺設,且有些呼吸機濕化器不能幹燒,必須要加水,所以為了發揮濕化器的作用,所以下一步就是在濕化器裡面加水。呼吸機濕化器最好添加純凈水,水一般加到不超過濕化器的最大水位線。這邊需要注意一下,一般呼吸機濕化器都有最大刻度線和最小刻度線,我的建議是不建議把水加的過多一般加到中間為止就可以了。
呼吸機使用第四步:連接管路和面罩
呼吸機出來的氣體需要管路把氣體輸送到面罩端,通過面罩把壓縮的空氣送入鼻腔及呼吸道,所以第三步我們就需要通過管路和面罩連接在一起,普通呼吸機管路兩頭是通用的,隨便哪一頭接在呼吸機出風口處,另外的一頭接在面罩上就可以了。如果是加溫管路記得把帶有通電街頭的那一端接在機器上,不能弄反了。
呼吸機使用第五步:佩戴面罩
所有設施連接好了之後就需要佩戴面罩了,面罩佩戴對於初次使用呼吸機的人來說都不太方便,因為自己看不到面罩,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才能把面罩戴好,當然後期隨著佩戴的熟練之後,閉著眼睛都能把面罩戴好。
呼吸機使用第六步:開啟機器
③ 呼吸機管路連接示意圖
你看一下濕化罐上的,有箭頭顯示,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邊上的口是入口,和呼吸機相連,也就是用短管連接的二個部分。中間的是出口,通向病人端。
④ 呼吸機和制氧機怎麼連接
制氧機上的鼻氧管剪開,第一種接到面罩端上,面罩端一般有兩個堵頭,拔掉一個接上。第二種看看有沒有塑料氧三通,如果有,把氧三通先接到呼吸機出風口,然後一端接管路,細的介面接氧氣即可,這樣混氧更均勻,詳細可咨詢4008801620
⑤ 氧氣瓶如何連接呼吸機
您好,需要用一根鼻氧管從氧氣瓶的出風口和呼吸機的三通或面罩連接。把下圖圈出來的接頭處剪掉再連接。
⑥ 呼吸機和制氧機怎麼連接
第一種:呼吸機管路自帶氧氣介面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有些呼吸機管路是自帶有氧氣介面的,比如說一些加溫管路就有這樣的設計。如果管路有這樣的介面,只需要用一根氧氣管連接這個介面上就可以了,就像圖中那樣,一頭管路上,一頭接氧氣瓶或者是制氧機上。
第二種:氧三通連接氧氣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有一種裝置叫做氧氣三通,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小塑料接頭,這個街頭粗的那頭接在呼吸機出氣口上,管路接在稍微細的那一頭,氧氣管接在最細的那個頭上。這樣連接氧氣就會跟著呼吸機空氣輸送到面罩端。其實這個方法與第一種差不多。
第三種:面罩蓋在吸氧管上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可以採用正常吸氧的方式連接氧氣管,把氧氣管放在鼻孔里,然後再把面罩蓋在臉上,也就是氧氣管從面罩下面穿過去。這種方式連接氧氣好處是氧濃度比較高,壞處是面罩壓在氧氣管上的位置容易有間隙導致漏氣。
第四種:氧氣接在面罩上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一般的口鼻面罩都自帶氧氣介面,可以用一根氧氣管接在面罩的氧氣介面上,有些面罩的氧氣介面在面罩的下端,有些在正面,自己根據自己的面罩來連接。注意的一點就是有些面罩的排氣孔也是一個小孔,切記不能把氧氣管連在排氣孔上。
氧氣管需求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像第一種連接呼吸機的氧氣管需要的是比較粗的那種,這種粗的氧氣管可以在網上買到,一般這種粗的氧氣管。圖一中的氧氣管兩頭的直徑都是6mm的。
手把手教你呼吸機與制氧機如何連接
如果是採用第二種或者是第四種接法,那麼只需要找普通的吸氧管,把放在鼻孔的那一截剪掉,用後面的插進氧三通或者是面罩介面上就可以了。
⑦ 家用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人類與動物每天都要進行無數次呼吸,而呼吸也正是維持人體的主要元素,人們也已經喜歡了呼吸,但是當一些患者病危時,它們不能夠自助呼吸,這時醫護人員會為他們插上呼吸機,朋友們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嗎?大家又是如何調節呢?請隨我一起來認識下面家用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呼吸機的使用技巧
一、 禁忌症:
沒有絕對禁忌症。肺大泡、氣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應用時應減少通氣壓力而增加頻率。
二、 呼吸機的基本類型及性能:
1、定容型呼吸機:吸氣轉換成呼氣是根據預調的潮氣量而切換。
2、定壓型呼吸機:吸氣轉換成呼氣是根據預調的壓力峰值而切換。(與限壓不同,限壓是氣道壓力達到一定值後繼續送氣並不切換)
3、定時型呼吸機:吸氣轉換為呼氣是通過時間參數(吸氣時間)來確定。八十年代以來,出現了定時、限壓、恆流式呼吸機。這種呼吸機保留了定時型及定容型能在氣道阻力增加和肺順應性下降時仍能保證通氣量的特點,又具有由於壓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氣壓傷的優點,吸氣時間、呼氣時間、吸呼比、吸氣平台的大小、氧濃度大小均可調節,同時還可提供IMV(間歇指令通氣)、CPAP(氣道持續正壓通氣)等通氣方式,是目前最適合嬰兒、新生兒、早產兒的呼吸機。
三、 呼吸機工作參數的調節:
四大參數:潮氣量、壓力、流量、時間(含呼吸頻率、吸呼比)。
1、潮氣量:潮氣輸出量一定要大於人的生理潮氣量,生理潮氣量為6至10毫升/公斤,而呼吸機的潮氣輸出量可達10至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氣量的1至2倍。還要根據胸部起伏、聽診兩肺進氣情況、參考壓力二表、血氣分析進一步調節。
2、吸呼頻率:接近生理呼吸頻率。新生兒40至50次/分,嬰兒30至40次/分,年長兒20至30次/分,成人16至20次/分。潮氣量*呼吸頻率=每分通氣量
3、吸呼比:一般1:1.5至2,阻塞性通氣障礙可調至1:3或更長的呼氣時間,限制性通氣障礙可調至1:1。
4、壓力:一般指氣道峰壓(PIP),當肺部順應性正常時,吸氣壓力峰值一般為10至20厘米水柱,肺部病變輕度:20至25厘米水柱;中度:25至30毫米水柱;重度:30厘米水柱以上,RDS、肺出血時可達60厘米水柱以上。但一般在30以下,新生兒較上述壓力低5厘米水柱。
5、PEEP使用IPPV的患兒一般給PEEP2至3厘米水柱是符合生理狀況的,當嚴重換氣障礙時(RDS、肺水腫、肺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至10厘米水柱,病情嚴重者可達15甚至20厘米水柱以上。當吸氧濃度超過60%(FiO2大於0.6)時,如動脈血氧分壓仍低於80毫米汞柱,應以增加PEEP為主,直到動脈血氧分壓超過80毫米汞柱。PEEP每增加或減少1至2毫米水柱,都會對血氧產生很大影響,這種影響數分鍾內即可出現,減少PEEP應逐漸進行,並注意監測血氧變化。PEEP數值可從壓力二表指針呼氣末的位置讀出。(有專門顯示的更好)
6、流速:至少需每分種通氣量的兩倍,一般4至10升/分鍾。
四、 根據血氣分析進一步調節:
首先要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氣管導管的.位置、兩肺進氣是否良好、呼吸機是否正常送氣、有無漏氣。
調節方法:
1、PaO2過低時:(1)提高吸氧濃度(2)增加PEEP值(3)如通氣不足可增加每分鍾通氣量、延長吸氣時間、吸氣末停留等。
2、PaO2過高時:(1)降低吸氧濃度(2)逐漸降低PEEP值。
3、PaCO2過高時:(1)增加呼吸頻率(2)增加潮氣量:定容型可直接調節,定壓型加大預調壓力,定時型增加流量及提高壓力限制。
4、PaCO2過低時:(1)減慢呼吸頻率。可同時延長呼氣和吸氣時間,但應以延長呼氣時間為主,否則將其相反作用。必要時可改成IMV方式。(2)減小潮氣量:定容型可直接調節,定壓型可降低預調壓力,定時型可減少流量、降低壓力限制。
五、 濕化問題:
加溫濕化:效果最好。
家用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1、首次使用
第一次使用呼吸機時可能會感覺不適,不過這屬正常現象。可以做幾次深呼吸,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患者會逐漸適應這種新的感覺。
2、起床
如果夜間需要起床,請取下面罩並關掉呼吸機。繼續睡眠時,請重新戴好面罩並打開呼吸機。
3、口部漏氣
如果使用鼻面罩,治療期間盡量保持嘴部閉合。口部漏氣會導致療效降低。如果口部漏氣問題不能解決,則可以使用口鼻面罩或使用下顎帶。
4、面罩佩戴
面罩佩戴良好且舒適時,呼吸機的療效最好。漏氣會影響療效,因此消除漏氣非常重要。戴上面罩之前,請清洗面部,除去面部過多的油脂,這有助於更好地佩戴面罩且能延長面罩墊的壽命。
5、乾燥問題
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鼻部、口部和咽部乾燥現象,這一點在冬季更為明顯。通常,加上一個濕化器即可消除以上不適。
6、鼻部刺激
在治療的前幾周,可能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現象。通常,加上一個濕化器即可解決以上問題。
7、國際旅行
大部分的呼吸機都有一個內置電源轉換器,適用電壓為100—240V,50—60Hz,使呼吸機能在全球通用。國際旅行時,無需特殊調節,但可能會需要一個電源插頭轉換器。
呼吸機使用注意事項
1、首次使用呼吸機時首先要先開、關機一次,確定能否正確掌握開關機,同時檢查機器能否正常工作。如有問題及時和銷售商或廠家聯系。
2、使用前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按照說明書內的使用圖示連接好呼吸機、加濕器、鼻罩或口鼻罩。
3、將鼻罩或口鼻罩戴好,調整好頭帶松緊。頭帶的松緊一般以面罩對患者相應部位沒有壓迫感為宜,但也不能過松以免產生漏氣。
4、確定加濕器內已經加有純凈水或蒸餾水,且不能超過規定位置。
5、啟動呼吸機,感覺一下呼吸機工作是否存在異常,如無異常便可放心使用。
6、在使用過程中患者如要暫時脫離機器,最好先關掉機器、摘掉鼻罩或口鼻罩後再離開,回來後先戴好鼻罩或口鼻罩再重新開機使用。
7、每天使用完,一定要關掉機器後再切斷電源 。
8、每天最好清洗一次面罩,每三天清洗一次管道。清洗方法可參照呼吸機附件消毒方法。
9、每天更換加濕器內的水,以不超過水位線為宜。
⑧ 家庭呼吸機怎麼使用
現在家用呼吸機在市面上很普及,但是使用卻是比較復雜的,那麼? 現在呼吸機主要是分成醫用和家用兩種。醫用呼吸機主要用於醫院,功能復雜,能適合各種病情使用。家用呼吸機有兩種:一種就是將簡化版的醫用呼吸機在家庭這種場合使用,一種就是無創呼吸機。兩種呼吸機的選擇要根據病情來。無創呼吸機本來的用途是用於治療睡眠呼吸暫停這種疾病(即打鼾嚴重的患者)。用途比較專業。醫用呼吸機適用各種病情。 家用呼吸機有很多的類型,如有創呼吸機和無創呼吸機。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下面就以無創呼吸機為例介紹一下吧。 1、首次使用:第一次使用呼吸機時,可能會感覺不適。這屬正常現象。做幾次深呼吸,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患者會逐漸適應這種新的感覺。 2、口部漏氣:如果使用鼻面罩,治療期間盡量保持嘴部閉合。口部漏氣會導致療效降低。如果口部漏氣問題不能解決,則可以使用口鼻面罩或使用下顎帶。 3、面罩佩戴:面罩佩戴良好且舒適時,呼吸機的療效最好。漏氣會影響療效,因此消除漏氣非常重要。戴上面罩之前,請清洗面部,除去面部過多的油脂,這有助於更好地佩戴面罩且能延長面罩墊的壽命. 4、起床:如果夜間需要起床,請取下面罩並關掉呼吸機。繼續睡眠時,請重新戴好面罩並打開呼吸機。如需購買,建議您到康愛多連鎖葯店進行購買,價格優惠,方便快捷,是您獲得葯品的理想途徑!
⑨ 用圖畫出有創呼吸機的連接
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變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減輕 呼吸功消耗,節約心臟儲備能力的裝置。
呼吸機」——此名詞是「沙利文」所創造!——全球首台睡眠呼吸機的發明者沙利文教授 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變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功消耗,節約心臟儲備能力的裝置。 當嬰幼兒並發急性呼吸衰竭時,經過積極的保守治療無效,呼吸減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難,阻塞氣道或發生肺不張,應考慮氣管插管及呼吸機。 呼吸機必須具備四個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氣、吸氣向呼氣轉換,排出肺泡氣以及呼氣向吸氣轉換,依次循環往復。因此必須有:⑴能提供輸送氣體的動力,代替人體呼吸肌的工作;⑵能產生一定 的呼吸節律,包括呼吸頻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體呼吸中樞神經支配呼吸節律的功能;⑶能提供合適的潮氣量 (VT)或分鍾通氣量(MV),以滿足呼吸代謝的需要;⑷供給的氣體最好經過加溫和濕化,代替人體鼻腔功能 ,並能供給高於大氣中所含的O2量,以提高吸入O2濃度,改善氧合。動力源:可用壓縮氣體作動力(氣動)或電機作為動力(電動)呼吸頻率及吸呼比亦 可利用氣動氣控、電動電控、氣動電控等類型,呼與吸氣時相的切換,常於吸氣時於呼吸環路內達到預定壓力 後切換為呼氣(定壓型)或吸氣時達到預定容量後切換為呼氣(定容型),不過現代呼吸機都兼有以上兩種形 式。 治療用的呼吸機,常用於病情較復雜較重的病人,要求功能較齊全,可進行各種呼吸模式,以適應病情變 化的需要。而麻醉呼吸機主要用於麻醉手術中的病人,病人大多無重大心肺異常,要求的呼吸機,只要可變通氣量、 呼吸頻率及吸呼比者,能行IPPV,基本上就可使用。
編輯本段工作過程
呼吸機
注入病人氣體的壓力,由機內渦輪泵產生\r。工程過程:大氣通過過濾器進入安需閥,安需閥開啟的大小 和泵的轉速由CPU控制,通氣的壓力和容量大小由醫生根據SARS病人的需要設定,調節適量的氣體通過單向閥 進入人體面罩,並進人人體,即吸人正壓;單向閥關小,吸人壓力降低,病人肺部的吸人正壓自動流出,即通 過面罩呼出。 注入病人氣體的壓力,氧氣瓶的氧氣壓力和正壓空氣產生\r。 工作過程:醫用氧氣通過減壓閥與經過過濾器的空氣混合進入儲氣罐,流量調節器由CPU控制,通氣的壓力 和容量由醫生根據SARS病人的需要設定,調節適量的氣體通過單向閥進人人體面罩,並進人人體,即吸人正壓 ,病人呼氣時,單向閥關小,吸人壓降低,病人肺部吸人正壓自動流出,即通過面罩呼出
編輯本段呼吸機分類
1、按照與患者的連接方式分為: 無創呼吸機:呼吸機通過面罩與患者連接 有創呼吸機:呼吸機通過氣管插管連接到患者 2、按用途分類(六類): 呼吸機
急救呼吸機:專用於現場急救。n 呼吸治療通氣機:對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進行長時間通氣支持和呼吸治療。n 麻醉呼吸機:專用於麻醉呼吸管理。n 小兒呼吸機:專用於小兒和新生兒通氣支持和呼吸治療。n 高頻呼吸機:具備通氣頻率>60次/min功能。n 無創呼吸機:經面罩或鼻罩完成通氣支持。n 3、按驅動方式分類(三類): 氣動氣控呼吸機:通氣源和控制系統均只以氧氣為動力來源。多為攜帶型急救呼吸機。 電動電控呼吸機:通氣源和控制系統均以電源為動力,內部有汽缸、活塞泵等,功能較簡單的呼吸機。 氣動電控呼吸機:通氣源以氧氣為動力,控制系統以電源為動力。多功能呼吸機的主流設計。 4、按通氣模式分類(四類): 定時通氣機(時間切換):按預設時間完成呼氣與吸氣轉換。n 定容通氣機(容量切換):按預設輸出氣量完成呼氣與吸氣轉換。n 定壓通氣機(壓力切換):按預設氣道壓力值完成呼氣與吸氣轉換。n 定流通氣機(流速切換):按預設氣體流速值完成呼氣與吸氣轉換。n 5、按壓力和流量發生器分類(四類):Mapleson(1959) 恆壓發生器:通氣源驅動壓低,吸氣期恆壓,吸氣流隨肺內壓而變化。n 非恆壓發生器:通氣源驅動壓低,在吸氣期發生規律變化,吸氣流受驅動壓和肺內壓雙重影響。n 恆流發生器:通氣源驅動壓高,氣流在吸氣期不變。n 非恆流發生器:通氣源驅動壓高,氣流在吸氣期發生規律性變化。n 壓力發生器適用於肺功能正常患者,流量發生器適用於肺順應性較差的患者。n
編輯本段通氣方式
呼吸機
1. 間歇正壓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氣方式。吸氣時 產生正壓,將氣體壓入肺內,身體自身壓力呼出氣體。 2. 呼氣平台(plateau):也叫吸氣末正壓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 吸氣末,呼氣前,呼氣閥繼續關閉一段時間,再開放呼氣,這段時間一般不超過呼吸周期的5%,能減少VD/VT (死腔量/潮氣量) 3. 呼氣末正壓通氣(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間歇正壓通氣的前提下,使呼氣末 氣道內保持一定壓力,在治療呼吸窘迫綜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腫、肺出血時起重要作用。 4. 間歇指令通氣(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屬於輔助通氣方式,呼吸機管道中有持續氣流,(可自主呼 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後給一次正壓通氣,保證每分鍾通氣量,IMV的呼吸頻率成人一般小於 10次/分,兒童為正常頻率的1/2~1/10 5. 呼氣延遲,也叫滯後呼氣(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於氣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 等,應用時間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嘆息(sigh) 7. 壓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礎上,提供一定壓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時壓力均能達到預定 峰壓值。 8. 氣道持續正壓通氣(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調節CPAP旋鈕外,一 定要保證足夠的流量,應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況下可達15厘米水柱。 (呼氣壓4厘米水柱)。 9.分鍾指令性通氣(MMV):保證病人活的設置的目標分鍾通氣量。 10.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LEVEL):即在給定的時間內設置2個不同的壓力水平值,病人在2個不同的壓力水平上自主呼吸。 11.輔助控制通氣模式(Assist/Controlled):屬於純指令性通氣,其中包括:壓力控制,壓力限制和容量控制。
⑩ 呼吸機與病人有哪些連接方式
1.專用的面罩:要求大小適當,與面部接觸嚴密不漏氣。
2.奇觀插管或重建人工氣道(經鼻或口腔):氣管插管要求大小與病人氣管匹配,由無毒無刺激材料製造,彈性好,帶有氣囊保證嚴密不漏氣。
3.氣管切開:置氣管內套管與呼吸機連接。可保證較長時間的應用,但病人意識恢復後難以忍受,護理要求較高,易帶來氣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