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管瘤怎麼治
(血管瘤是指發生於血管組織的一種腫瘤,是由於血管組織的錯構、畸形、瘤樣增生而形成。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極少數中如:血管內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細胞瘤等為惡性腫瘤,約佔5%左右。血管瘤還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血管瘤是一類由新生血管所組成的良性腫瘤,多見於嬰兒或兒童,其中以枕部的鮮紅斑痣最為常見。先天性血管瘤在臨床上被分為四型。
(1)鮮紅斑痣皮損為形態不一,大小不等的紫紅色斑,邊緣不整,不高出皮膚,壓之退色,單發或者多發,頭頂部多見,發生於枕、額或鼻樑部者往往可以自行消退。
(2)毛細血管瘤(草莓狀血管瘤)為扁平隆起的半球狀腫瘤,色鮮紅或稍暗紅,柔軟而呈分葉狀,壓之不退色,好發於頭頸部,一歲以內生長迅速,以後生長較緩慢,或處於停止狀。但以後可自行退化,數年內可以完全或不完全性消退。
(3)海綿狀血管瘤為大而不規則,柔軟似海綿的皮下腫塊,可發展成巨大型,壓迫有關組織,瘤體表麵皮膚可也呈鮮紅狀,暗紅或青紅色,5%瘤體在5歲左右可自行消退,不留疤。如發生破潰則留疤,此血管瘤如伴有血小板減少和紫癜,則稱為Kasbaeh-Merritt綜合征,是一種嚴重類型,多見於嬰兒,還有齒齦出血,鼻衄和皮膚青斑。
(4)混合型血管瘤常由兩種類型的血管瘤混在一起。
血管瘤的治療要根據其型別、部位具體情況而定,可採用液氮冷凍、激光、淺層X線照射,同位素32磷、90鍶敷貼放療。
中醫治療血管瘤分內外兩種。內治宜採用涼血清熱,和營祛淤之法,方用芩連二母丸,每次4.5克,每日2次。用落得打15克,石見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煎湯送服。外治壓迫法,長期用棉花墊或橡膠海綿直接放在患處的外面。注射法,以消痔靈注射液與1%普魯卡因1∶1注射於瘤體內,劑量視瘤體的大小而定,一般是在3cm的范圍內注射4—5ml。
Ⅱ 血管瘤怎麼治療
血管瘤是很好治癒的一種良性腫瘤,一般可以用激光,手術,和葯物治療,如果瘤體比較小,而且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還可以讓它自行消退。目前以手術切除的治療方法應用的最多,見效快且不易復發。要根據病情和血管瘤的位置選擇治療方式。
Ⅲ 血管瘤怎麼治療最好
血管瘤怎麼治療?要先從血管瘤的本質說起,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或者說是血管畸形,它是由於血管增生引起的,常見長於皮膚、血管和內臟等軟組織,病因也是多樣的,血管瘤的類型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血管瘤是不危險的,因為最大的可能性是血管的破裂導致出血。如果是毛細血管瘤或者並不是非常嚴重的病,沒有在重要臟器的血管瘤出現破裂而出血,對人體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積極的治療能夠控制出血。如果是腹主動脈的血管瘤或者主動脈夾層血管瘤,一旦破裂而出血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失血性休克,能夠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發生在腦部的血管瘤,破裂而出血會使腦出血,影響病人的肢體的活動甚至留下後遺症,有的病人發生在生命中樞,也會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治療上如果發現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需要進行積極的治,包括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主要分為開刀手術還有介入手術,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決定何種治療方法。
Ⅳ 日常生活里,血管瘤該怎麼有效治療呢
引言:血管瘤是在胚胎期間由於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者血管畸形,多發生在嬰兒出生時或者出生後不久。血管瘤可以發生在嬰兒全身各處,可以發生在面部,也可以發生在身體的軀乾和四肢上面。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的良性的腫瘤,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對嬰兒造成危險的,它是可以自己自動消失的。
結言:還可以進行手術來切除血管瘤,但是因為血管瘤病變周圍的血管豐富,手術中出血量會很大,所以手術的難度會比較高,風險也會比較大。這幾種治療血管瘤的方法都可以來治癒血管瘤,如果患有血管瘤的話不必要太驚慌,我們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的話血管瘤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Ⅳ 血管瘤怎麼治療
治療原則: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硬化劑注射等.
治療方針:
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有許多,應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普萘洛爾、局部注射治療、局部冷凍、激光治療和手術切除.
手術治療:
外科治療血管瘤:主要是手術切除,一方面在切除病變後需要植皮,通常選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效果較好;另一方面是病變較大,手術切除鮮紅斑痣後不能直接拉攏縫合,需用鄰近皮瓣轉移修復,或用組織擴張器療法,即在病變周圍埋植組織擴張器,2~3個月後取出,局部皮膚擴張已准備充分,再進行修復.收起
其他治療:
激光治療:利用Q開關脈沖染料激光器,通過採用585nm的波長、理想的脈寬及多種光斑,特別適合治療多種皮膚疾病.但容易留下瘢痕.
預後情況:
一旦確診血管瘤,及時進行專業治療,一般預後較好.
Ⅵ 如何治療血管瘤
血管瘤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的類型及病情來決定,治療的方式有葯物治療、手術切除、激光治療、局部注射治療等。部分血管瘤沒有生長在重要的解剖結構旁,且血管瘤的范圍很小,也可以暫時觀察。
一、一般治療
1、血管瘤患者如果出現血小板、血紅蛋白下降,需控制感染,避免發生Kasabach-Merritt現象。
2、手術前或有急性出血時,可考慮輸入血小板及其他血製品,一般不作為常規治療。
二、葯物治療
1、局部外用葯物:
(1)β受體阻滯劑類,如普萘洛爾軟膏、噻嗎洛爾乳膏、噻嗎洛爾滴眼液、卡替洛爾滴眼液等,適用於淺表型嬰幼兒血管瘤,不良反應除了有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外,還可能有發紅、脫屑等局部不良反應,有支氣管哮喘、重度或者急性心衰、竇性心動過緩、低血壓、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等患者禁用該葯物。
(2)5%咪喹莫特,常見皮膚反應有紅斑、糜爛、潰瘍、結痂等,發生不良反應時需及時停葯,等待皮膚恢復後方可繼續用葯。由於該葯物易引起皮膚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後期皮膚質地改變甚至瘢痕形成,故建議慎用,包括有外用β受體阻滯劑禁忌證的患兒。
2、局部注射治療:
(1)糖皮質激素注射:主要適用於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顯增厚凸起的血管瘤。禁用於注射部位皮膚或血管瘤有感染或者全身感染的患者。
(2)博來黴素、平陽黴素及其他抗腫瘤葯物注射:用於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效果不佳時,為防止偶發的過敏,建議在注射過程中保持靜脈補液通暢。博來黴素禁用於對本葯過敏,或伴有水痘,或白細胞計數低於2.5*10^9/L者。平陽黴素禁用於對博來黴素類抗生素過敏的患者,肝、腎、肺功能障礙的患者慎用。
3、口服葯物治療:
(1)普萘洛爾:使用本葯物治療時要注意適應證,用葯前應對患兒進行全面體檢,包括心肌酶、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心臟彩超、甲狀腺功能等。服葯期間定期復診,每次復診應復查生化、心電圖、心臟彩超及局部B超,以評估不良反應及療效。若出現心肌損害、心功能受損、喘息、低血糖等情況,應對症治療或由相應科室會診,在此期間,普萘洛爾劑量應減量,不良反應嚴重時需停用。
(2)糖皮質激素:該治療現可用於具有全身用葯適應證而不適合於普萘洛爾治療的病例。用葯期間可能有身高、體重和血壓等的暫時性影響,應密切監測,服葯期間應停止疫苗接種。
(3)雷帕黴素:雷帕黴素抑制mTOR信號通路,該通路在細胞增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小樣本研究發現,口服雷帕黴素可改善復雜的血管畸形,包括卡波西型血管內皮瘤。體外研究發現,使用雷帕黴素可導致血管瘤內皮細胞增殖降低。雷帕黴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黏膜炎症、高脂血症、頭痛、肝細胞毒性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等。由於雷帕黴素臨床用葯經驗較少且存在潛在毒性,故推薦用於其他治療無效且影響生命或功能的血管瘤患兒。用葯過程中務必嚴格控制血葯濃度,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嚴重凶險性感染。
三、手術治療
原則為不主張過度手術治療,但在非手術治療無法達到有效控制病情的情況下,不排除選擇手術治療,比如影響視力發育、呼吸道阻塞、外觀畸形、出血、對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潰瘍。消退期或部分消退期血管瘤可行,切除增生的纖維脂肪和多餘的皮膚組織,達到恢復解剖狀態的目的。對於局限病灶,在不明顯影響外觀的情況下,早期進行手術完整切除,可達到早期治療目的,以利於患兒身心發育和疾病轉歸,最佳手術時間的確定取決於病灶位置和病灶大小、形態(帶蒂或不帶蒂)等多個因素。
四、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可用於治療良性或交界性血管瘤,可使血管生成停止、毛細血管閉塞,能使血管瘤消退。同時,放射治療也可以減少惡性血管瘤術後復發的概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五、化學葯物治療
1、化學葯物治療適用於惡性血管瘤患者,常用的化療葯物有吉西他濱、多柔比星、達卡巴嗪等。
2、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必要時可結合化療,常用葯物有吉西他濱、環磷醯胺、索拉菲尼等。
六、物理治療
局部脈沖染料激光:通常為585nm或595nm脈沖染料激光,常用於淺表型嬰兒血管瘤增殖期抑制瘤體增殖,血管瘤潰瘍、消退期後減輕血管瘤的顏色或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該治療方案無病灶選擇性,對深部病灶無法抑制其生長,以不形成新的皮膚損傷為前提。
Ⅶ 血管瘤怎麼治
建議越早治療越好因為毛細血管瘤的話在成年以後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擴張,造成患處部位的顏色加深,不僅治療難度會增大,治癒後恢復的也會比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