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分辨是謠言與不是謠言
如何辨別謠言
謠言誠可畏,在生活中謠言時常會困擾著我們。尤其是現如今互聯網普及,更為謠言的散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你是否曾被謠言所欺騙,你是否也曾經在不經意間傳過謠言?那麼如何分辨謠言呢?
一、常見的謠言
1/3
觀察評論法 。
評論可以快速為我們提供思路,很多朋友會提出不同的觀點,來自謠言中事發地的朋友也能提供很多真實線索。
5/5
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傳播了謠言,說輕點會成為朋友的笑柄,說重了不僅助長了造謠者的氣焰,還使得一些本應該被傳播出來的信息被謠言所遮蓋。轉發只需一點,卻讓多少人受騙。因此在這里呼籲大家,請珍惜自己的轉發權。
發表該經驗的原作者:a263879867
2. 怎樣識別虛假信息
識別虛假信息的方法如下:
1、通過網路搜索不明信息中電話號碼、信息內容等關鍵字,確認是否已有官方辟謠或通報。
2、可將不明信息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發送給信息相關單位進行核實。
3、通過官方網站或114等可靠途徑,查詢並聯系不明信息中自稱的單位部門,確認不明信息真偽,切不可通過不明信息中提供的聯系方式進行「核實」。
評價
很多網路負面信息的真實與否,對大多數網民來說難以核實。謠言只是建立在毫無事實根據上的虛假信息傳播,並且帶有目的性,其社會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網路傳播的匿名即時,很多網民也在無意之中成為了謠言的傳播者。
他們不會在乎信息的真假,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往往是接受而沒有足夠的經歷和時間來懷疑,從心理學角度講,傳播信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其自身的成名心理需求。
3. 如何辨別網上的謠言
第一、謠言多為聳人聽聞,一看讓人情緒激動。一旦你看到這樣的信息,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就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這是真的嗎?」
第二、謠言多會引起大眾的鼓噪和情緒失控。當很多人義憤填膺、抨擊、鞭撻、謾罵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想方設法搞清真相,看是不是背後有人在陰謀搗亂。
第三、謠言多喜歡用數字「一」、「三」以及很大的整數,比如動車事故中,秦火火就用了賠償「3000萬歐元」給兩位義大利人。當看到這些數字時,就要警覺,這很可能是謠言。
第四、謠言常使用一些不確定的詞語,諸如「據說」、「根據可靠的來源」、「可能」、「也許」,對自己消息的來源含糊其辭,不能提供第一手的證據。
第五、謠言往往有「獨家發布」的特點,就是只有一個來源。所以確認謠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看看各個大的傳媒是否有獨立的報道,如果不見其他媒體報道,就很可能是謠言。
第六、謠言往往有自身的矛盾,一旦發言內容不合情理,前後相互矛盾,就很可能是假信息。
第七、造謠者往往首先把自己撇清,把信息來源指向不確定的第三方,常用些「信不信由你」的詞語,就是說「你相信了,後果自負」。
第八、造謠者的身份與內容不符。比如,秦火火就是社會上的普通人員,他怎麼會首先獲得國家賠償外籍遇難者的數額的消息?
第九、造謠往往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如果聳人聽聞的消息總是來自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是有意造假者。比如以前網路上經常有明星的性丑聞,但都是來自北京的一位網民,他就是靠這種新聞出名的。
4. 上海30個造謠傳謠群組被封停,普通民眾如何辨別啥是謠言啥是事實
疫情形勢的復雜也會衍生出很多謠言,作為普通民眾在網路上看新聞時要如何分辨謠言和事實,可以有以下幾個依據:
查看信息的來源,看到一個新聞事件時,不要過於的下結論或進行轉發點贊,一定要看清楚發信息的主體是誰,如果主體是個人賬號則不要輕信,很有可能是謠言,即使是事實也要從權威的媒體那邊去了解。如果發信息的主體是相關政府部門或者國內較為權威的媒體,基本上就是事實了。
總體來說謠言是互聯網下的一個產物,普通民眾要增強自己的網路素養,科學的評判事實與謠言的區別是什麼。最主要是關心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拒絕任何個人信息來源的新聞事件,在網路中不信謠不傳謠,這是作為一個普通民眾最基本的道德准則。
5. 現在網上謠言很多,該怎麼去辨別消息是不是謠言呢
篩選專業的信息源
信源也叫信息來源,它一般包括兩個概念,一個是信息的原始來源,一個是信息的最初發布渠道。以「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為例,信息的原始來源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所、武漢病毒所,信息的發布渠道是人民日報、新華社。
一個權威信源,並不是單指權威媒體平台,有時候需要更進一步,找到信息原始來源,把兩者結合起來分析。
收到一則新消息,以你的知識儲備難以判斷,那麼先問兩個問題:
1、這是誰說的?
2、他說的內容,跟他的專業領域一致嗎?
一位藝術史學者,對於雷東的鑒賞是權威的,但在病毒領域不算權威,很簡單的道理。尤其是在專業性很強的領域,醫療、衛生、法律等,選擇有專業知識和信任背書的媒體、自媒體及專家等權威信源,可以有效減少上當幾率。
如果一則信息已經被上百家媒體報道,無法直接確認信源,可以在搜索引擎裡面輸入標題或關鍵詞,按照時間排序,最早發布的應該就是第一信源。通常經過這樣的溯源後,來源最多不超過5個(這是Google的數據,國內應該更少),這5個信源裡面,沒有一個專業信源,基本可信度就很低了。
6. 如何正確的判斷事件是否是謠言
首先看到一個匪夷所思的消息的時候,一定要先判斷其可信度,然後從側面分析它的真實度,最後判斷它是不是謠言。
這么一推敲下來,謠言自然就暴露了它的本來面目。凡事多動動腦子,不要在謠言來的時候盲目跟從轉發,幫助別有用心的人散播擾亂社會安定的信息,這樣做只會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
7. 網路謠言的三個特徵都是什麼要如何辨別這些謠言
要知道無論是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期間,還是在一些大事發生的過程當中,總是會伴隨著一些謠言。要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是能夠去接受真相的,但是卻不能夠接受,來自於謠言的擺布。而且這些謠言當中,大多數都是帶有一些惡意中傷的。但有的時候正是因為這些謠言的散播速度比較快,所以很難很快的去控制,並且抓到這些謠言散播的源頭。
其實網路謠言的存在,無論是對於官方來說,還是對於個體來說傷害都是非常大的,而這些謠言的散播者也並非一定能夠從中獲利,而是單純擾亂了整個社會的秩序,造成了一些民眾的恐慌。
8. 網路謠言常以假亂真,個人識別網路謠言究竟有哪些好方法
我們就介紹一些預防謠言的小技巧,比如說這些謠言通常都會有特殊的“謠言體”,他們喜歡用“中央已經發話了!”,“央視都播了”“國家最高機密”之類的標題,把事情說得特別特別的嚴重,如果你看到了這樣的標題,那麼你就去政府的媒體號去查看,如果沒有這類的消息,那麼就是謠言。
謠言通常都是為了獲取關注度,有一些造謠者他們在製造謠言的時候,通常都會在結尾加上“必須轉!""不轉不是中國人""太神奇了吧”“這必須得讓大家都可以看到”之類的話,這樣子的大多數都是謠言。
以上都是一些非常流行在朋友圈或者是一些社交媒體上面的謠言,請大家記住造謠是犯法的,如果遇到一些非常緊急重要的新聞,一定要到官方媒體去求證,不要急於散播,謠言止於智者,求證了以後再轉也不遲。
9. 如何有效辨別網路謠言
10. 網路謠言與虛假信息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辨別網路謠言
題目或引言喜歡聳人聽聞。謠言通常把題目寫的這么聳人聽聞,就是希望用戶關注,乃至都不需要看文章主題,僅憑一個題目就可以裂變傳播出去。所以,應對該類題目千萬不可以頭昏腦漲。題目或內容有極強的感染力。閱讀者剛看到的時候,會有些吃驚。這種內容,主觀性很強,且定棺蓋論,具有感染力。
所以當我們收到一些消息時,一定要認真閱讀具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