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攝影首先是一門光的藝術,通過相機物理和化學反應將這門藝術固化成像,所以才能被人感知。其中有兩個參數跟物理有關,就是快門和光圈,另外一個參數ISO實際應該跟化學有關(這個得追回膠片時代)。如何把人像與風光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了解相機的三種參數
1.快門(Shutter):快門的速度單位是秒,正常顯示的數值為多少分之一秒。分母越大,快門則越快,反之亦然。
快門控制的是光線進入感光元件的時間,簡單理解就是它速度越快,感光元件反應越快,定格的瞬間也就越精準。慢速快門可以用於拍攝星軌、車水馬龍、絲絹般水流等,正常快門一般用於光線充足的時候拍攝沒特定藝術要求的照片,快速快門一般用於拍攝運動的場景。
慢速快門
正常快門
快速快門
2.光圈(Aperture):數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數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光圈控制的是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數量,一般用F數值表示,數值越小,則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反之亦然,它能夠影響照片的景深。景深的通俗說法就是虛化程度,打個比方,一個近視的人,睜大眼睛可以看清楚近的東西(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想看清楚遠的東西試試眯一下眼效果也不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這里的光圈大小就等同於人眼的閉合程度。光圈大適合拍前後虛化主體突出的照片,光圈小適合拍前後細節均保留清晰的照片。
大光圈,景深淺,虛化效果好
小光圈,景深深,前後景色清晰
超小光圈,景深極深,可以拍出星芒效果
3.ISO:這個簡單,只要記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畫質細膩噪點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畫質非常差,噪點很多。
正常光線下建議入門機的ISO盡量設置在800及以下;光線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線實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東西,那也沒辦法ISO必須開的很高。
4、三者之間一般使用參數值
(1)正常光線下,白天戶外:一般ISO設置在100~400區間;快門一般都可以上到1/500秒,光線足夠可以大膽上到1/1000秒,如需拍絲綢般的感覺,建議增加濾鏡;光圈根據自己需要的虛化程度進行設置,正常拍攝人像設置在F5.6以內,如需拍攝景色,可設置在F6.7。
(2)陰天或者室內,光線不夠且沒閃光燈的情況下:一般ISO設置在400~800區間;快門在1/125秒~1/350秒區間;光圈盡量以大光圈為主,可設置在F5.6以內。
(3)室內,光線極度不充足,且不能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一般拉高ISO,半畫幅相機可設置在1600~3200區間,全畫幅相機3200~6400區間;快門設置在1/60秒~1/125秒區間;如需看清前後景物,光圈設置在F5.6,如不需要,則可以設置在F5.6以內。
三者的.關系就是,光線充足,優先考慮ISO,ISO值越低相片質感更好;光線不充足,則適當拉高ISO,確保快門無需太慢(用腳架除外),照片能夠清晰拍到主體;光圈則看自己所需要的精神而定。
人物風景攝影技巧
使畫面更有指向性
有的時候,我們拍攝的風光照主體並不是只包含一個「元素」,它是由幾個或者多個「元素」組成的。而餘下的這些元素,就是為「主體」來服務的。
注意:
人物必須有規律性,比如同樣的顏色、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方向等等,作為一個整體來輔助構圖,引導視線,切忌過散過亂。
更有故事性
與有人的畫面比起來,有的時候干凈的風光照反而顯得空洞。在風光照片上,在讓人欣賞風光美景的同時,也會讓人思考,這個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他是誰?他在干什麼?可以說,人賦予了照片更多故事性,使得照片產生雙重內涵。
注意:
照片中人與景的風格必須統一,以景帶人,互為一體,人物所引發的故事聯想必須與景物有關。比如上圖,如果是一個遊客走過,那麼就會破壞畫面的意境。
豐富畫面元素
有的時候,在眼中看來美麗的風光呈現在照片里卻是單調的,比如我們拍攝大草原,茫茫一片翠綠之下,你是不是特別期盼著能飄來幾朵白雲點綴一下畫面?
注意:
人物是作為點綴加入畫面的,比例不可過大。他們可不具備故事性,但必須要視覺表現力(顏色、光影、動作)。
增加對比
大小是比出來,風光攝影也是如此。簡單的拍攝一副風光作品,畫面前的讀者很難感受到建築有多高,海洋有多遼闊。但是,如果將人作為參照物攝入畫面,對比就即刻顯現出來了。
注意:
要注意人和物的比例,兩者的差距越大,效果越好。
製造效果
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無趣的風光照,會因為人的出現而展現出其不意的效果。
注意:
選擇和環境有關的人物,利用他們身上的元素可以更好的交代背景。
輔助構圖
風光攝影因為場景遼闊很容易失去焦點,所以導致整個畫面空曠但言而無物。如果在畫面中往往就可以改善很多。拍攝風景,尋找到風景中特殊的人,將他一起攝入鏡頭,那麼畫面就會變得有趣起來。在成為焦點後,人物既可以與風景相互補充,同時也可以成為焦點。
注意:
因為人物是作為焦點之一存在,因此在畫面中最好佔一定的比例。通常位置被安排在井字構圖的四個點上。
⑵ 人與景色怎麼拍好看
如果你既想拍人,要想拍景色,那麼你可以嘗試和運用人物曲河景色互動,讓他們產生一定的相呼應的關系,這樣拍照會更好看一點。
⑶ 旅途中,如何拍出「人景合一」的大片
旅途中,有不同的風景。可以是人文氣氛濃郁的村鎮、小城;可以是美麗的自然風景;不同的風景,有不同的拍攝方法。題主所說的「人景合一」的大片,我想更主要的還是去自然風景中拍出來的效果吧。
以我的經驗,人在景中、人景合一是非常好的拍攝方式。很多時候,在發現一處漂亮風景的時候,真的覺得缺少一個人入畫的感覺;人是自然界的精靈,在照片中自然是興趣中心、是靈魂所在。
在旅途中,拍出「人景合一」的所謂大片其實並不難。只需要遇到美景,恰好自己身邊帶上了「佳人」就萬事俱備了。只是在各個元素的呈現上有些講究罷了。
旅途中的人景合一的大片,風景應該是主要的畫面,人物是風景的一部分。也就是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如此,人物不宜過大,服飾、動作與風景相得益彰,不突兀。類似環境人像的感覺。某人在某個美景中做著什麼事,僅此而已。
此時,主體不是人物,而是美景。人物只是一個興趣著眼點。
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似簡單,其實包括的內容比較廣,而且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看這個待這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並討論一個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幅好的攝影藝術作品,是需要表現一個主題的。拍風景,不同景色的美可以作為其主題;拍攝人物,人物的精神氣質及個性特徵作為其主題,主題表現是攝影作品的靈魂。
攝影師在拍攝「人景合一」的這類畫面的時候,在主題的表現上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以人物表現為主題,景作為背景應用在畫面中;另一種則是以景為表現主題,人物在畫面中作為景的點綴,所以從攝影的初級層次理解,這也算是「人景合一」的處理方式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和層面來理解,這兩種處理方式都不符合「人景合一」的最高境界,從我從業多年來的的經驗來看,「人景合一」的最高層次,應該是人、景自然融合為一體而作為共同的主題,這種「人與景的自然融合」,其藝術表現為:「人為景增加人文的靈秀,景為人舒展浪漫氣息」,兩者密不可分,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
舉一個例子:我曾經的的一個畫中國畫的同學,曾將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作為一個繪畫的主題,畫面中,李白李白神態飄逸,站在瀑布面前山崖的一塊巨石上,仰望著眼前的巨大瀑布。我想這樣的畫面足以構成完美的 「人景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個例子雖然是繪畫,相比攝影,繪畫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特點,但它們都算是同類藝術,其藝術表現形式可相互參照(攝影中的專業名詞「構圖」是從繪畫的專業名詞中引入過來的)。
攝影中「拍攝人景合一」這樣的照片時,關鍵是要做到「人與景的自然融合」,這個融合度決定攝影作品的藝術品種的高低。大部分人在初學攝影的時候,通常找一個漂亮的模特,穿上與人與景搭配的衣服,在美景前面擺一個POSE,然後按下快門即可,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是否很符合拍攝「人景合一」的拍攝方式,人美景也美,照片在經過後期處理,其表面效果很博眼球。這種拍攝方式簡單,對攝影師素質要求不高,只需要掌握簡單的快門曝光技巧和構圖取景方法且表面出片效果好,所以得到了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推崇,以至於很多攝影培訓班也常組織這樣的活動來招攬生源。
而專業攝影師,對這樣的拍攝方式不屑一顧,因為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人為造作的低俗的拍攝方式,這樣的照片經不起品味,缺乏藝術感染力,是為了攝影而攝影的偽藝術行為。其實,這些專業攝影師也常帶模特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拍照,只是他們有能力把「人與景的自然融合」度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畫面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足以表達攝影師心中既定的主題,為此,他們還會輔之以人工光源及道具
此外,專業攝影師非常懂得與模特的相處之道,模特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當她(他)看到美景之後也會動情的,那麼攝影師就像一個電影導演,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是會使用各種手段激發演員的無限潛能的,導演(攝影師)怎麼樣調動演員(模特)的真情實感並與環境(景)自然融合互動,是擺在攝影師面前的永遠的課題和難題,也是考驗攝影師藝術功底的標尺,而優秀的攝影師就是在不斷的克服這樣的難題的過程中獲得優秀的攝影作品的(很多攝影師常用這種方法來做拍攝一些商業攝影大片或廣告大片,以前我曾經應邀做過這樣的商業拍攝,是一個非常累人的活)。
以上對「人景合一」的回答,主要是從攝影藝術的層面去思考理解的,因為要提高攝影水平,其本質就是要解決攝影的「藝術問題」。關於攝影的技術怎麼樣去表現不在此討論了,因為網上有大量關於攝影技術的文章。
希望我的回答對提問者有所幫助並能相互交流。
旅途中排出「人景合一」的大片,對旅行業余攝影愛好者來說,其實最難的是對人物的拍攝。攝影者常常挨罵的原因,不是把景色拍美了,而是出在人物安排上。我也是在努力學習、改進。
實際拍攝中,景色宜人,這個基本不用多說,而人不是拍大了就是拍小了,要不就是拍丑了,好風景讓人帶壞了。毛病老犯還屢屢不改。這個其實是業余攝影愛好者的通病,在構圖、光影、布局、色彩等方面的把握機會。
我的經驗是,出門多帶幾套衣服,各種顏色各種風格,能備幾雙不同搭配的鞋子更好,自駕就這一點方便。看到好風景,隨時在車上包裝,首要的是衣帽服飾搭配盡量與景色合拍,這樣不但拍出來好看,更能讓人融入景中。
其次是人物的配合,一定動作不做作,表情自然。別別扭扭的形象很顯然不能如畫的。
第三就是考驗攝影者的功底和審美了。構圖黃金法則、三分法、線條引導等一定要多學習。比如前景中景遠景,「人景合一」的人物,一定不能做前景,這里要突出的是景,不是人物照。共同學習,共勉!
人景合一是我的追求目標,所以這需要不斷的練習。
這是旅行至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在東風韻遇到的風車。如果只是上面的風車,這是一張風車的風景照。
這張愛人與風車的合影,不僅自己以後想起來是美好的回憶,也給看到的人以啟發:我到那裡,這樣的擺拍可以更好?
還是彌勒市,這張是可邑小鎮的牆畫,拍下來只是一種記錄展示。
這張照片我非常喜歡,人與畫結合到一起。上一張誰都可以想到,只是記錄。這一張應該可以
給人以啟發,有這樣的場景我要這樣拍。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市是邊關之城也是山水之城。這是通靈大峽谷里的流水,經過長曝光形成絲滑狀。
融入人物於流水中,於絲滑的流水中,這能看出拍攝的用心:因為長曝光,人像很容易模糊,所以要連續拍幾張供選擇,結果不容易,更容易記住。
北海市潿洲島的五彩灘,不添加文字介紹,我們能看到什麼呢?
人物的融入,畫面有了焦點。
五彩灘的岸邊礁石。
上面的照片,全部是手機拍攝,型號nubiaZ11max。
首先,這種場景不太適合用長焦,視角很重要,這樣場景35、28、24、20焦段比較合適!
人景合一,說明白了,就是人在畫面中的比例,位置,這和旅不 旅遊 沒啥關系,,如果是人文的,就是記錄,也是人景合一,就沒有比例限制
⑷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在景色優美的地方拍攝風光人像照片,是一件很考驗攝影師的工作,無論在主題、取景、構圖、用光等方面都需要有比較綜合的能力。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風光人像拍攝技巧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道路上有幫助。
一般來說,風景區場地大、景物多,幾乎隨處可以入畫,但卻容易讓人產生「花多眼亂」的感覺。攝影師如果不假思索地輕易按下快門,出來的照片往往平淡無奇,效果不佳;或者明明構思的是風光人像,拍出來的卻成了風光照,人物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點綴,這也就背離我們拍攝的目的和初衷了。在此,我根據自己在拍攝中累積的經驗與技巧,向大家提出8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廣角前景:下圖前景中的向日葵除了交代環境,還起到遮擋作用。由於照片以廣角鏡頭低機位拍成,如果沒有這些花朵,人物的下肢會變形嚴重,破壞美感。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讓人物跳躍或舞蹈,離開地面,是突出人物的好方法,因為動感物體最容易抓住讀者的目光。可以將相機放低一些拍攝,不僅可以更多地納入環境中的天空和遠山,還突出了跳躍的高度。
人物青色的裙子及圍巾,在視覺上顯得年輕而活潑,再配合跳躍動作,青春女性充滿生命力的形象脫穎而出。奔跑、跳躍這些動作可以在風光人像拍攝中多加使用,表現人們在大自然中放飛心靈、追求自由的情感。構圖上將太陽傘這個道具置於畫面左下角,與右上角的人物形成呼應,平衡了畫面。建議八、在拍攝人物特寫時要做到人景兼顧。由於不能表現風景全貌,所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物體,以小見大是一個好的方法。
風光人像雖然強調人景交融,但是重點依然在表現人物,拍攝人物特寫也是常用的手法。下面兩幅照片中,片片綠葉,點點飄絮,雖然著墨不多,卻很好地使人物與環境互動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柔美、清新的女性人像特寫,補光時應該用柔和的光,形成淡淡的陰影,否則便失去輕靈、清新的感覺。風景區光線復雜,對臉部的補光很重要,暗淡的臉部,會顯得不夠「干凈」,無論如何說不上美,即使後期人為地提亮,也會因為躁點過多而影響畫面質感。原則上,人物臉部的光量不能低於環境(逆光人像除外)——臉部與環境之間光比達到1:1時,兩者之間可以達成和諧,而光比在2:1時,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暗環境,具體光量可根據實際需要作調整。
照片在後期色調處理上加重了綠色。綠色象徵青春與生命,視覺上又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拍攝時讓人物略微低頭,身軀形成曲線,既避免出現呆板的構圖,又透出一股嬌俏可愛的氣息。
光圈: 2.8 快門: 1/2000 ISO: 100 曝光補償: -1/3
拍攝甜美的風光人像時,要盡量讓人物動起來,照片才會顯得有生氣。拍攝時讓模特揮動手臂,使茅絮紛紛灑落,吸引讀者的目光,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如果模特膚色較白,要適當減少曝光量,否則,皮膚會因為過曝而失去細節。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一、可以讓我們根據該類風光的特點確立拍攝的主題,使人、景更好地相融,營造出唯美的意境;
二、根據不同的風光特點,我們可以採用最合適的表現手法,讓作品變得更「出彩」。
1.山川湖畔:這類場景大氣磅礴,與女性的嬌柔細致形成強烈的反差,拍出來的照片能給人留下唯美、幽深的感覺。
2.草原平川:天蒼蒼,野茫茫,佳人融入其中,天、地、人合一,尤其能表現出風光人像自然、清新的特點。
3.特色景區:大片的花海、茅草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往往帶有較強的季節性,適合拍攝有寓意的主題。
4.森林樹木:靜謐的林間充滿神秘的感覺,讓人遐思。其間光比較大,容易拍出富有趣味的照片。這類景點適合拍攝安靜、感傷的主題,營造綠野仙蹤般飄逸的意境。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在風景區創作,優勢與難度都是顯而易見的。好的一面:空氣品質好,光線通透且方向感強,拍出來的照片清澈明亮。藍天白雲的機會多,不像在城市裡,取景框里幾乎不敢出現天空。但是,凡事有好就有壞——光線強烈,拍攝人物便容易形成明顯的陰影,加上數碼相機動態范圍較小,一不小心就死白一片或死黑一片,失去細節,因此最好選擇在上午或下午稍微晚一點進行拍攝,避免過硬的光線。
在光線處理上,不同角度的光線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順光拍攝:畫面明亮,色彩還原充分,容易拍出柔美的畫面,缺點是人、景的立體感較差。值得注意的是,順光拍攝要避開過強的陽光,否則模特的眼睛會因為強光而無法睜開。側光拍攝: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線條,明暗對比強,能夠展現較為豐富的層次,畫面更具立體感,並有色調的明暗對比,照片變得很通透。補光的原則是既保留明暗對比的同時,又應在一定程度上減淡陰影,畢竟我們拍攝的是柔美的女性人像。逆光也是外拍的常用表現手法,它的優點是可以拍出漂亮的輪廓光與閃亮的發絲。在逆光拍攝時,對臉部的補光應該稍弱於背景光,否則會顯得不自然。
如果有攝影助理或者有朋友在現場,反光板是經濟實惠的補光工具。它攜帶方便,補光方向容易控制,不致於破壞人物周圍的現場光。如果無人協助,輕便的原廠閃光燈是首選,它可以有效地減少光比。要記得帶上一個三角架作為燈架,拍攝時把架子放在人物附近,根據需要作遠近、高低調節。使用無線引發器進行引閃,否則在遠距離拍攝時,由於高速同步導致閃光輸出范圍急劇變小,在相機熱靴上閃光是無法照到模特身上的。離機引閃還可以控制補光的方向,使其更符合創作的需求。
原廠閃光燈及引發器比較配套,可實現高速同步,使鏡頭能夠在大光圈下拍攝。市面上的外拍燈最高同步速度一般局限在1/200秒之內,無法讓攝影師使用大光圈。此外外拍燈通常體積較大,加上蓄電池,在野外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萬一蓄電池耗盡,也無法及時充電,而原廠的攜帶型閃光燈使用5號電池,非常便於攜帶及購買。 建議三、到風景區外拍,攜帶器材應本著便捷、實用的原則。
在風景區拍攝,用得較多的焦段是長焦與廣角兩端——拍攝遠處的高山河流時,長焦可以將它們拉近,而拍攝近處大場景時,廣角鏡頭又能盡量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有趣的是,在都市裡常用的「人像頭」反而少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簡單:它們不長不短,既無法將遠處的物體拉近,也無法將近處的大場景包容。試想,誰會花大力氣跑到美麗的風景區專拍肖像或半身像呢?
在風景區免不了要爬山涉水,因此,使用變焦鏡頭是一個合理化的配置。有些攝影師鍾情於定焦鏡頭帶來的完美成像,但是,在風景區拍照,風通常較大,頻繁更換鏡頭會讓素有「吸塵器」之稱的數碼相機成像元件吸入更多的灰塵,如果遇上雨雪、寒冷天氣,還會讓模特和相機承受更大的壓力。隨著光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的變焦鏡頭越做越好,定、變焦鏡頭之間那點細微的成像差別一般人用肉眼是無法分辨的,更何況在風景區拍攝,很多情況下為了保證景物的清晰與質感,並不會一直使用最大光圈,而變焦鏡頭在收小光圈之後,成像水平又可以「更上一層樓」。
建議使用雙肩攝影包。長時間背單肩包,肩膀容易受傷。在行進過程中,沉重的單肩包難以讓身體獲得平衡,而景區的道路通常是崎嶇的,保持身體的平衡才能保證安全。雙肩包還可以讓人騰出雙手,在上下坡的時候抓住身邊的樹木、纜繩等固定物,或者拄根拐杖。
200mm焦距可以將遠山拉近,其壓縮感使遠處的景物變成一幅天然的背景布。拍攝時是傍晚時分,光線角度較低,形成美麗的輪廓光。由於色溫較低,色調呈現出溫暖討喜的金黃色。
光圈: 6.3 快門: 1/320 ISO: 100 曝光補償: 0
16mm焦距在近距離可以捕捉到大氣的場景,使高原風光得到更多的表現。使用廣角鏡頭,要將人物至於畫面前方,否則人物會變得太小。建議四、拍攝風景人像,特別是需要表現全景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構圖的均衡,利用色彩、線條與人物相協調。
比如以遠山作為背景,就需要適當刻畫出山川的雄偉形態,從而將人物表現與山川美景相融合。一般來說,以遠山為背景常用豎拍的方法表現山峰的高大險峻,加強畫面的縱深感。注意人物的位置及拍攝角度,天空的比例不可過大,否則會削弱山川的氣勢。
拍攝山景經常使用中長焦距鏡頭,因為山脈之間距離較遠,中長焦距鏡頭具有將遠近不同距離物體壓縮成同一平面的視覺效果,使主體不至於鬆散。山巒起伏,蜿蜒的線條引導著讀者的視線,而兩座山脈的交匯點,更是視線的重中之重,將人物置於這樣的位置可使其得到很好的強調。
人物所站的位置恰好位於兩座山的交匯點,利於集中視線。雪山在色彩上形成層次,也使畫面表現更為豐富。拍攝雪景時,明亮反光的雪會「欺騙」相機的測光系統,如果不做正補償,雪會因為曝光不足而發灰。
在水邊拍攝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構圖的元素。波光、湖岸、山坡草地與樹林的分界,這些天然的線條分割出不同的色塊,層層疊疊,大自然的廣闊之感便無限地延伸開去。背景中的線條和色塊延伸了畫面的視覺效果,不需要清晰的質感和層次,觀者的視線很容易集中在人物的表現上。
拍攝這種多層次的場景(前岸、湖泊、後岸、山坡樹林及遠山),長焦鏡頭是不二之選,其壓縮感能使遠處的景物由遠變「近」,由小變「大」,畫面變得更為緊湊。 當整體環境較暗,且不需要保留過多背景細節時,可以柔和補光(使用反光板)後的人物面部作為曝光依據,壓暗背景,形成統一的暗域,突出人物。
將遠景處的氂牛納入畫中,一方面交代了拍攝環境,另一方面給人新奇的感覺,讓畫面變得更富趣味。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如果表現大片的花海,除了高角度的俯拍,選擇帶有傾斜度的山坡也是較好的方法,它可以使畫面充滿花朵,與置於一側的人物形成均衡對稱。這樣的畫面,能夠讓讀者形成花海無限延伸的心理暗示,渲染浪漫美好的氣氛。
光圈: 2.8 快門: 1/200 ISO: 200 曝光補償: +2/3
取景時利用蜿蜒的小徑將讀者視線向畫面縱深處引導,暗示了花海的遼闊。人物造型優雅,因此在姿態方面要力求自然,動作幅度適可而止:完全沒有動作會顯得呆板,動作太多會顯得做作。草原一馬平川,人物容易被「淹沒」其中,變成風光照的點綴。要避免這種情況,應該把人物放在畫面最顯眼的位置。
人物置於畫面正前方,這是讀者視線的第一落點。廣角鏡頭有「近大遠小」的透視特性,將人物置於前方,視覺上人物就變得「大」起來。將人物放在畫面中央,可以避免超廣角鏡頭產生的嚴重透視畸變。
風光人像拍攝技巧 :
1、注意防寒保暖,野外天氣說變就變,最好穿上防風防水的沖鋒衣,它的密封性非常好。
2、要攜帶常用的葯物,如感冒葯、胃葯及創口貼。如果是上高原,容易高山反應者還要准備一些相關葯物。除非是冬天,一定要記得帶上驅蟲水。
3、如果是自駕游,邊遠山區的路是無法保證平坦的,四驅車是強烈的推薦。如果是在冬天外拍,防滑鏈是安全的保障。
4、風景區天氣復雜多變,要保護好相機才不會耽擱正事。相機包需要全天候的,以應付隨時有可能晴轉雨(雪)的天氣;相機保護袋很重要,它可以將相機套在裡面,讓攝影師在輕微的雨雪天氣進行拍攝。
5、攜帶足夠的食物和飲用水非常重要。在風景區拍攝,路上容易發生汽車拋錨、路況阻斷等不可預知情況,正常進餐難以得到保證,干糧和飲用水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6、攝影師受惠於大自然,應該承擔起保護大自然的義務。記得帶走拍攝時留下的垃圾,要知道,那些地方可沒有垃圾清潔員,如果丟下塑料等無法分解的物體,那個地方便會留下一快永遠的「疤痕」。
⑸ 人像外景拍攝7個小技巧
導語:拍攝人像照片,尤其是外景拍攝,不像在室內拍攝,可以控制燈光、背景等,喜歡如何布置,如何拍攝,都任由攝影人布置。對於外景拍攝來說,其中一個最大難題就是天氣,對光線有極大影響,拍出來的氣氛和效果都會和預先想像的不同!下面我們就解構一些外景拍攝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從控光和構圖多方面實行見招拆招!
光篇
面向光源採光
在一些半室內、有蓋或有大片玻璃窗的地方拍攝時,可以指示模特面向光源拍攝,更方便採光拍攝,然後可以在較暗的地方利用反光板替模特補光,讓相片的光暗對比更自然。
除面向光源外,亦可利用反光板替模特補光,讓相片的光暗對比更自然。
樹蔭下拍攝要小心陰影
攝影人亦要留意若站在樹蔭下拍攝,樹葉的影子很容易投射在模特的臉上,形成有如「花面貓」的不理想的效果。
陰影打在面上 - 效果不理想
模特移動後 - 效果理想
利用反光板減低反差
在陽光普照的日子或時段拍攝,例如夏天中午的時分拍攝,光線一般較硬和強烈,很容易會在模特的臉上造成很強的陰影,而且模特很容易因為光線太強而難於張開眼睛,表情會十分奇怪,攝影人不妨到一些有遮擋的.地方拍攝,例如樹蔭下,攝影人更可以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線,甚至用上一些透光的遮光板,把光線擴散開,減低模特兒臉上的陰影,增加拍攝的彈性,不過就須要安排多一個幫手了。
陽光在臉上造成陰影
利用反光板遮光 光圈:f/ 4 快門:1/60秒 感光度:ISO 200
攝影人可以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線,減低模特臉上的陰影。
閃光燈模仿陽光效果
有時,攝影人特地看過天氣預測,打算拍攝陽光普照的效果,但是天氣總是千變萬化,到達拍攝地點的時候,卻已經變成陰天了,光線變得非常擴散柔和,攝影人大可以使用閃光燈,把輸出調校至較高的輸出,模仿陽光的效果。
其實這個方法在很多商業時尚拍攝上都有用到,要留意的是閃光燈須布置在如同自然太陽光一樣較高的地方,並適宜以斜角度向下打,加強模特的輪廓,調校閃光燈的變焦頭,讓陰影更自然,攝影人亦可以配合閃光燈配件,增加光線控制的彈性,例如柔光罩、集光器、閃光燈濾色片等。
利用閃光燈模仿自然太陽光,從高角度利用較高輸出的閃光燈打燈。
發光製造特別效果
很多時,若模特穿著深色的衣服拍攝,很容易與同樣深色的背景分不開,最好當然是換個地方拍攝或者指示模特換成較淺色的衣裝,攝影人亦可以在模特的正背後,以閃光燈面向鏡頭直打,攝影人大可以手動調校閃光燈輸出,打出發光的效果,讓模特與背景分離,突出模特。另外,更可以利用反光板為模特近距離的補光,減低陰影之餘,形成漂亮的眼神光,看起來更有精神。
有反光板
使用反光板補光 - 有漂亮眼神光
使用反光板為模特近距離的補光,減低陰影之餘,形成漂亮的眼神光,看起來更有精神。
壓光解決背光問題
拍攝如沙灘、日出、日落人像等題材時,往往攝影人就要二選一,要放棄背後的天空還是放棄主角呢?若選擇天空,就會讓拍出來的人像有剪影的效果;若選擇人像,就會讓背後的天空或景色過度曝光,失去環境細@和層次感。此時,攝影人就可以利用閃光燈為主角補光,再使用壓光的技巧,即利用閃光燈的閃光和相機設定,壓過背景光,就可以同時拍攝到人像之餘,保留背景的顏色和細致,兩全其美!
壓光一般主流就有兩種方法,分別是直接收縮光圈控制壓光效果或利用高速閃光燈同步。使用直接收縮光圈的方法,應用較簡單容易,亦不須要特別的器材要求;高速閃光燈同步的方法就對器材有更高要求,利用高速快門控制曝光長短,拍攝就可以配合大光圈,拍攝淺景深效果。因此,拍攝須要利用到擁有閃光燈高速同步功能的閃光燈,與此同時,若利用外置閃光燈離機打光時,就需要可以使用TTL的同步器。
沒有使用閃光燈 - 背景過曝
收縮光圈壓光 - 突出天空顏色
高速閃光同步壓光 - 可以大光圈拍攝
構圖篇
構圖避開雜物途人
外景拍攝除了天氣光線較難控制外,另外一個同樣很難控制的地方就是背景!始終拍攝地點多是公眾地方,當然會有途人和不同雜物,例如城市景中最常見的廣告牌、圍欄等,而在郊外地方亦都可能會有垃圾等。很多時,攝影人太過於專注拍攝模特兒的表情動作,就會容易忽略這些雜物閑人,雖然可以在後期製作的時候P掉,但是費神又費時,所以最好就是在拍攝的當初就利用構圖的方法,避開雜物閑人,突出模特之餘,不會破壞相片所要呈現的氣氛。
背景有路人
利用構圖避開
只要簡簡單單把相機位置移動一點點,就可以避開背後較淺色的身和路人,把觀者的目光吸引到模特。
在綠意盎然的背景中,看到有啡色的雜物,有點分散了觀者的注意力,只要同樣利用構圖避開,效果已經不同。
大光圈淺景深不能少
拍攝人像,當然不少了利用大光圈鏡頭,拍攝淺景深的效果,模糊背景,令模特更突出。另外,大光圈拍攝淺景深亦可以用作避開背景離亂無章的問題,不過攝影人也要留意會否使用了太大的光圈拍攝,使得景深太淺,令模特兒可能只有局部部分清楚,就反而會有反效果,所以攝影人拍攝時就要小心選擇適當的光圈拍攝,控制景深。
背景太過離亂無章,可以利用大光圈拍攝, 朦化背景,令模特更突出。
⑹ 戶外人像與風景攝影的基本技巧
導語 :戶外人像與風景攝影有什麼的基本技巧需要我們掌握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關於晴天:
1.1、晴天戶外人像攝影:
陽光明媚的日子是進行戶外攝影的好日子,充足的光線、愉悅的心情都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保證之一。不過,並不是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都可以隨便拍攝出好的人像攝影作品來,其中還有不少需要講究的地方。由於五一假期時值盛夏季節,在晴天的時候陽光直射比較強烈,而在強烈的陽光下面進行人像攝影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時間上一般選擇在晴天的上午9點到11點,或者是晴天的下午3點到5點都不錯,因為這兩段時間太陽位置比較低,光線不是很強烈,太陽在斜射時亮度適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產生難看的陰影。
另外,柔和的陽光下人物的表現也相對好一些,眼睛也不容易受強光影響,拍攝出來的照片顯得更自然。在地點的選擇方面也比較有講究,一般在樹蔭下或者蔭涼的地方比較適合拍攝光線柔和的人像攝影作品,而暴露在陽光下面的時候,光線比較強烈,主光光線比較明顯,容易利用陽光塑造出比較特別的形象。
太過於強烈的陽光容易造成拍攝對象受光過多而過曝,喪失細節和立體感。
在器材方面,由於晴天的光線比較充足,所以對器材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不過在戶外進行人像拍攝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反光板,反光板是比較常用的光線輔助工具,補光、消除陰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幫助,有了它,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在主光線比較明顯的晴天戶外進行人像拍攝時,人物輪廓容易因為強烈的光線而產生陰影,這時就要使用反光板進行反射光線或者吸收光線來消除陰影了。另外有些反光板還兼備柔光板的作用,在當柔光板使用時可以將強烈的光線柔散開來,讓投射到人物的光線更加柔和。
1.2、晴天戶外風景攝影:
晴天應該是最適合進行風景攝影的天氣,因為這個時候光線充足、畫面通透度高,色彩鮮艷,比較容易出好作品。而在晴天的時候由於光線的方向比較明顯,所以在晴天拍攝風景的時候光線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晴天光線一般分為幾種,從照相機後面射向拍攝對象的光叫順光,相反,從拍攝對象的後面射向相機的光線叫逆光。
從相機和拍攝對象的旁邊射過來的光線叫做半逆光或斜光。在逆光或半逆光凡的情況下拍攝時,其光與影的對比會使拍攝對象產生一種立體感。而夕陽西下時的光線剛好是半逆光。在順光時則變成非常平板的風景影像,在逆光或半逆光時畫面便會變得很生動。
二、關於陰天:
2.1、陰天戶外人像攝影:
對於在室外拍攝人像時應該採用哪種類型的光線,很多人往往選擇從身後直接照射過來的明亮陽光,直接照射被攝物的正面光。但很多時候這種直射光線會令被攝對象不得不眯起眼睛。如果太陽所處的位置低,眯眼的臉上的光線是扁平的。如果太陽所處的位置高,那麼眼睛和鼻子下面就會產生黑影。不管哪個角度,都不盡如人意。
這個時候就不要讓被攝對象身處直射的陽光下,也就是應置被攝對象於溫和的漫射光線中。而這一點的煩惱在陰天就比較容易得到解決了,正像人們所知道的那樣,拍攝室外人像,許多行家寧可選擇多雲的陰天,而不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所以說相對於陽光強烈的夏季晴天而言,陰天也許是比較合適拍攝人像的天氣。但是在陰天中拍攝人像,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陰天可以實現比較柔和的光線反射而讓拍攝對象的受光程度更加理想,但是有時候陰天的光線不足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這時候對相機的要求就比較高了。首先你的相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使用到較高的感光度以獲取更穩定的快門速度,但是高感光度又會給畫質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上面尤其嚴重,這時候你就應該使用一台數碼單反相機了,畢竟高感光度在數碼單反相機上面對畫質的影響比消費級數碼相機上面好多了。
另外是鏡頭的配置問題,陰天經常顯得光線不足,而光線不足的時候除了使用高感光度以獲得更穩定的快門速度以外,使用大光圈鏡頭也是一個獲得更快快門速度的方法,不過對於數碼單反來說,大光圈鏡頭一般都是比較昂貴的。在陰天光線不足的時候,三腳架也是較為常用的工具,在光線稍暗,快門較慢的時候,有腳架比沒腳架的拍攝成功率要高得多。
2.2、陰天戶外風景攝影:
陰天的光線顯得比較柔和,沒有晴天那樣強烈的直射光線,所以比較適合表現一些安詳以及寧靜的風景主題。有些表現山村的炊煙和農村田野的景象,實際上是陰天拍攝的,很有氣氛,也很有情調。在陰天拍攝風景的時候也很容易遇到光線不足的情況,而這時三腳架的使用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三、關於雨天:
3.1、戶外雨景的攝影:
雨天我們可以拍什麼呢?浪漫的斜風細雨、街頭濕漉漉的小景、還有那激動人心的閃電。雨天的特點是,水產生反光現象,雨中的景物反光較強,下雨的時候,由於光的漫射,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呈現出與平時不同的色澤。這種光漫射十分神奇地把那些在充足的陽光下常常顯得過於艷麗的顏色加以調和沖淡,尤其是拍攝彩照時,人們手中的雨傘因為顏色各異,常會使雨景生色,若能巧妙利用水中的'倒影,更易增添情趣。
如要拍出落下的雨點情景,必須選擇暗色調的背景,比較適宜選用側逆光或逆光。雨天光線較暗,曝光時間往往要長一些。雨天最有特色的景色應該算是閃電了,閃電這種自然現象十分常見,而且拍攝這種圖象也和拍攝其他的自然景觀一樣並不是太難。如果你曾經學過關於閃電的攝影技巧,或者聽過那些有經驗的攝影師告訴你拍攝閃電的秘訣:“f/8,然後就呆在那等待。”這的確是拍攝閃電的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f/8是沒錯,可是呆在那可不是一個好的建議,小心閃電下一個光顧的就是你哦!所以在拍攝閃電的時候安全問題還是很重要的。
在雨天拍攝閃電的時候最佳的地點就是高層建築的窗口,這樣除了可以獲得不錯的視野之外,還能保護好自己心愛的攝影器材。
拍攝閃電是需要運氣的,也就是要做到一個“等”字,要求拍攝者具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閃電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而且速度非常快。無論你的反應速度有多快,等你看到閃電,按下快門,在光圈打開之前,閃電就已經消失了。 所以一些有經驗的攝影師就使用小光圈以在同等曝光情況下獲得更長的曝光時間,希望在這段曝光時間裡面閃電會光顧你的鏡頭范圍之內。
在拍攝時,將相機架在三腳架上,選擇一個具有大片開闊天空的前景,如果使用ISO100的感光度,將光圈設置在5.6,將曝光速度選擇撥盤撥到“B”或“T”的位置上,釋放快門,如果閃電始終在所取景范圍之外閃光,一般不會產生曝光過度的現象,可以將快門保持在打開的狀態繼續曝光,直到閃電出現在取景框所包括的空間後才關閉快門。
如果感覺閃電閃光的位置不夠理想,同一張底片也可以按照閃電的亮度不同進行2~4次的重復曝光,只要閃電不在畫面中同一區域出現,當然也不會出現曝光過度的困擾了。因此,曝光時間長短的把握,也不是完全取決於光圈的大小,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是否已經拍攝到閃電。
除了拍攝閃電之外,在雨天值得我們拍攝的東西還很多。比如雨中的倒影,所有景物由一份變為兩份,景影相融,如果是晚上,更是燈影迷離,值得一拍;在屋檐下仰望飛濺的雨珠,檐下雨滴,用你的相機來凝固飛濺的水花,或是水滴拍打枝葉的動感,考驗你掌握快門速度的技能,是個不小的挑戰吧;另外在大雨之前的“風雨欲來風滿樓”的那種氣勢磅礴的景色,大雨前濃雲翻滾重壓下的景物讓你體驗厚重的壓抑,風卷飛雲讓你感受時日飛逝,為什麼不拿起相機記錄下來呢?
四、關於夜景:
4.1、夜景人像攝影
夜景人像的拍攝屬於難度比較大的一種,因為需要考慮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慮到如何才能讓前景人物的影響清晰地留影。的確,這是多數遊客在游覽夜景的時候遇到的難題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機的自動檔拍攝的時候,拍攝時打開了閃光燈,使離相機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確的曝光,但是由於相機閃光燈范圍有限加上曝光時間短,使得本來肉眼看來絢麗無比的夜景在相機中顯得黑糊糊的一片。
這是因為遠處的夜景在拍攝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處的人物因為閃光燈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時間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相機的手動檔,將快門調慢,同時強制打開閃光燈拍攝。在閃光燈閃過後建議人物維持原來的姿勢直到曝光結束,這樣就會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過夜景人像拍攝並不是手動相機的專利,有些高級一點的自動傻瓜數碼相機擁有夜景人像這個拍攝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門、強制閃光這個原理來設置的。
在拍攝的時候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因為在對背景進行長時間曝光時需要保持相機的靜止不動,這時三腳架就成為必需品了。
拍攝前,要先向被攝者交待清楚,閃光燈一亮,並不意味著拍攝完畢,必須維持原先的姿勢和位置不動,直到被告知可以改變或離開。閃光燈閃亮對,對簾幕快門而言,是前簾到達片窗一端,接通電源的標志,但後簾此時尚未到達片窗,(用同步快門時間)。
只有待後簾經過片窗到達閉合位置曝光才結束。結鏡中快門來說,快門開足的瞬間閃光燈同時閃亮,但閃光後快門尚未閉合。由於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時間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長,閃光燈閃亮後,尚有較長時間快門仍開著,用以感受夜景光線,倘若被攝對象移動,則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會面對鏡頭,繼續感光,這樣攝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門未關閉前,被攝對象應維持原狀。
4.2、夜間風景攝影
夜間風景攝影也就是夜景拍攝。愈夜愈美麗這句話對於夜晚的城市而言真是恰如其分的,不眠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色彩、鮮艷的燈光,由此夜景的拍攝成了攝影的一個題材。雖然相機拍夜景有困難,但我們可以靠LCD屏及時檢察曝光情況,通過調整色溫獲得更滿意的色彩,這樣就為數碼相機進行夜景拍攝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許多中高檔數碼相機都提供P(自動)、A(光圈優先)、S(快門優先)、M(手動)曝光的拍攝模式,此外大多數的數碼相機都提供了場景拍攝模式,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兩種,還有一些數碼相機提供了更細致豐富的場景模式,甚至可以獲得傍晚、深夜拍攝模式等功能。
通過這類夜景模式一般情況下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於大多數的數碼相機新手來說,採取這個方式進行夜景拍攝是最簡單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拍攝夜晚的景緻,三腳架就不是可有可無的了。當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用較慢的速度可以拍攝出汽車燈劃出的光際或人群流動的景象。
當然,要想達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黃昏後華燈初上時分暮靄余輝能有效地將建築的輪廓分離出來,顯出較好的層次感。追求藝術效果的攝影師會在同一位置採用二次曝光的技法,即黃昏時曝光一次,天黑後各種照明、裝飾燈開啟後再曝光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法在兩次曝光過程中相機不可移動,每次曝光量取應曝光量的一半。
舉例來說,第一次曝光時以某一光圈值測得需要1/60秒,則拍攝時用1/30秒,第二次曝光時測得需要1/4秒,拍攝景物時只用1/8秒。另外白平衡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不同的白平衡,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色調以及所表達的意境。一般來說不要選擇自動白平衡,這樣會影響到燈光固有的顏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溫感覺。如果是拍攝城市夜景的話,一般來說我們都會使用Tungsten(鎢絲燈)白平衡,因為用這種白平衡比較接近燈光的效果。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視乎環境而定。
當然,天有不測風雲。既然想在五一玩攝影玩得開心就要做好應付各種天氣的准備,否則到時各種怪天氣來個突然襲擊,打亂我們的攝影計劃而白白浪費大好假日時光那簡直是太悲哀了。所以在五一之前先准備准備一下,不管什麼樣的天氣,晴空萬里還是狂風暴雨,都不能阻止我們按動快門的食指。
⑺ 人物拍攝技巧分享
大家都喜歡把自己拍的美美的,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人物拍攝技巧,歡迎參考!
1、怎樣給戴著帽子的人拍攝
有些人喜歡戴上一頂帽子拍照,以顯示某種季節或氣氛;有些人則必須戴著帽子拍攝,以表明職業特點。帽子,尤其是有帽沿的帽子,在室外陽光下使人物面部部分受光,部分背光,給攝影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應留意如下幾點:
A.留意麵部光線情況,必要時可作些調整,如把帽沿向上推一推,或是轉動頭部的方向。若仍不能避免部分背光,可用反光板對陰影部分補光。
B.中午頂光拍攝時效果最差,應盡量避免。若此時拍攝,可讓被攝人物位於建築物背陰處或樹蔭下。
2、怎樣給打著陽傘的人拍攝
夏日旅遊,手持陽傘,既實惠又典雅大方。陽傘是攝影的道具之一,為用好這一道具,應留意如下幾點:
A.陽傘要用得恰當,不要不分場合濫用。例如,到樹蔭下,就顯得不適宜;在陽光下,陽傘卻扛在肩上使陽光曬在臉上,也分歧情理。這種不公道地使用道具往往給人以虛假的別扭之感。
B.調整陽傘的位置和角度至關重要。傘稍高些,可使人物面部光線柔和均勻,既無強烈反差,又有一定亮度。若將傘稍側一些,使人物面部大部分在陽傘下面,少部分受陽光直射,形成局部輪廓光線,效果更好。
C.假如陽傘遮住了被攝者臉上的光線,應增加輔助光。倘若面部光線很暗,可使用反光板補光。
D.陽傘的花色應與被攝者服裝協調一致。就布光而言,淺色的陽傘優於深色的陽傘。
E.構圖時,可巧用陽傘遮擋人物背後雜亂的背景。
3、怎樣拍攝浴場泳裝進像
拍攝泳裝照片,其技巧與室外人像攝影相似。不過,泳裝人像攝影主要應表現人體形態的曲線美以及表現人體膚色的質感。比如拍女子的泳裝照片,要對女子的體形多加觀察,充分表現其婀娜多姿的優美的線條。假如是拍男子的泳裝照片,則應著重表現其肌腱發達的體魄,黝紅發亮的膚色,若再配之以堅毅昂奮的姿態,則更能突出男子漢的英姿。
拍泳裝人像以近景半身像或全身像為多,拍遠景者少。不論拍半身或全身像,被攝人的姿勢切忌呆板,同時要留意浴場的環境,若以優美的姿勢配上適宜的背景,拍出的照片才能有好的效果。
泳裝照片的拍攝曝光要特別留意。浴場環境廣闊,水面反光大,曝光量應比一般場面的拍攝減少一級。也就是說,一般室外曝光用光圈F11,速度1/125S 就可以了。否則,水面曝光過度,在照片上將是白茫茫一片,分不凈水面的層次。
浴場泳裝人像用光也要留意,最好不用順光拍攝。夏日陽光強獵冬順光攝影效果平淡,難以表現人像的立體層次感,更無法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和皮膚的質感。最理想的用光方法是側光拍攝,有時也可以採用側逆光或逆光,假如有條件加用輔助光則更為理想。
4、怎樣抓拍運動題材的人物
在運動會上,健身房內,游泳池邊,各類球場之上,可拍攝的運動題材比比皆是。但由於從事這些運動項目的人物均是運動的,因此拍攝有一定難度。
抓拍運動題材人物,要把握好拍攝時機。盡管各種體育運動都有它本身的運動特點,然而就攝影來說,卻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運動的高-潮-點。這個高-潮-點往往是瞬間靜止的,形態也最優美。例如跳高運動員當跨越橫桿時,就是身體由往上運動轉進往著落的轉折點,此刻身體曾一度靜止;武術運動員的亮相動作既優美,又瞬間停止;擊劍運動員凌厲的一擊;藍球運動員在藍下跳起投藍;足球的射門;排球的扣殺;田徑的跑跳、投擲都無不有運動的高-潮-點。
高-潮-點的瞬間靜止,是相對急速運動而言的,這個瞬間停留時間極短,甚至只有零點幾秒的時間。要抓拍好必須反應敏銳、動作果斷,在接近運動高-潮-點以前的瞬間按動快門,即應該有一個提前量。否則就會出現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已錯失良機的情況。
拍攝運動題材的照片,一般以運用側光或逆光為好。這樣的造型光線可使人物層次豐富,立體感得以加強。此外,還應把握動體調焦及如何表現動態,才能拍得較滿足的運動題材照片。
5、怎樣拍攝集體照
在我們日常的攝影活動中,往往會碰到拍攝多人的集體照,尤其是學生的畢業合影,會議代表合影等等。因此,把握集體照的拍攝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有人會覺得集體照與普通人像相比,不需要什麼藝術性和技巧。實在不然,一張出色的集體照通常比普通人像的拍攝要復雜繁瑣得多。
首先是鏡頭的選擇,配備一個28毫米或33毫米的廣角鏡頭是必要的。由於廣角鏡頭的視角大,拍攝者可在有限的空間無須退得太遠就可以把被攝者收進取景器內,這對於受到某種條件限制,不容許後退太遠取景的情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70-135毫米的中等焦距鏡頭也可以使用。假如合影人數未幾,又有條件後退的話,中焦鏡頭的優點就能體現出來,那就是與廣角拍的合影相比,它拍出來的影象沒有變形,還可以突出人物、虛化背景。
實在,最合適拍合影照片的鏡頭是介於廣角鏡頭和中焦鏡頭之間的標准鏡頭,它能應付幾十人的合影,不變形也不用後退太遠,又有令人滿足的景深。當然,品質優秀的變焦鏡頭分析力好,清楚度高,拍攝靈活,自然拍合影沒有題目。假如質量中下的變焦鏡頭,分析力和清楚度拍多人的合影,效果不會太令人滿足。
預備拍合影應首先考慮的是採用什麼樣的曝光組合,以滿足人物清楚的目的。假如是手持相機拍攝,又是標准鏡頭或廣角鏡頭,快門速度是好定的,不要慢於1/60 秒就可以了。假如光線條件不答應,可以放慢速度到1/30 秒,1/15 秒,這樣就不能手持相機拍攝了,必須把相機固定在三角架上拍攝,並不是可以把快門速度任意放慢過1/15 秒,這是由於即使相機不動,但誰也不能保證被照的很多人中沒有人晃動,眨眼的。人像合影假如是在室外,一般情況下是採用順光或45°側光,正側光會在人面部造成投影。
一個幾十人上百人的合影,多是排幾排,在與相機的間隔上拉開了幾米或更遠,合影要求每個參加者都清楚地被照出來,那麼焦點應該調在什麼地方?有人把焦調在中間排,這種方法不太可靠,放小倍率一高,會出現有的排不清楚,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超焦距或區域調焦的辦法,超焦距可以把一定間隔范圍以外,任何不在焦點上的物體拍清楚。方法是利用鏡頭上的景深標尺。把先定的光圈在鏡頭右邊的這個值對准無窮遠符號,而左邊相應的這個光圈值所對的間隔,就是說從這一間隔到無窮遠,都能拍清楚。一般來說,焦點前的一段清楚范圍要比焦點後的.那段清楚范圍短,在拍合影時,可以把焦點調在稍靠前幾排上,也可以保證全部人物都清楚。
在拍攝幾十人或上百人的大型合影時,除了構圖和曝光外,調度也是一個重要的題目。一般把高個的人安排在中間,矮個的人安排在前面,後面的人最好高於前排一個頭部的位置。除此之外,要多拍幾張照片,選擇最好的。
6、怎樣與重要人物合影
與一些重要人物合影,不但可以說明身份,證實你的工作能力,還可以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起一種鼓勵作用。所以當你有機會與一些領導人或專家學者等那些有威看的人在一起時,不要忘了合個影。當你參加有領導人出席的會議時,也會有人安排讓大家與領導合影,有時可能沒有機會或沒有安排,你自己就得想辦法與領導同道一起合影留念。
群體合影時,什麼身份在什麼位置,你身份不高,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盡量站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能站在前排,不站後排,能站里不站外,能站高不站低,不要客客氣氣,廉廉虛虛的,自己使勁地往外站。
在合影時不要過分嚴厲,睜著大眼默不作聲地看著攝影師,要自然一點,不妨與你旁邊的人說點什麼。太原婚紗攝影在說話時,不要把臉轉過往,眼睛要看著照相機。這樣照出來的相自然,而且還有一種氣氛和情緒,可以說明你在這一群人中是很活躍的,似乎還很忙,照相時也在討論題目。假如你沒有表情,沒有朝氣死死地盯著前邊,甚至連笑都不笑,照片出來固然有你這個人,但卻沒有照出你的思想和精神。
你的身份不高當你出席某個會議時沒有人留意你,也沒有人安排你與領導合影,你可以請熟人、朋友幫忙,在你與領導在一起時抓拍一張。
合影是一件嚴厲的事情,需要認真對待,所以在合影時要繫上西裝扣子。假如你不系扣子,開懷而立,照出來的相片就與當時的氣氛不協調,讓人看了感到不舒服。再說不系扣子兩片衣衿開著,也很難擺姿式,兩只手無論放在哪裡就會感到不自然。繫上扣子兩手怎麼放都好看。兩手自然地握在身前,或背在身後,或垂在兩側都會給人一種協調舒服的感覺。
系不系扣子好象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不值得一提。但照相並不是一件小事情,你的照片會保存下來,傳播出往,會有很多人雙手捧著仔細欣賞,會對照片上的你品頭論足。照片如此重要,系扣子也就是一件重要的細節了,它使你顯得莊重穩健,干練瀟灑。合影結束後,你順便把扣子解開。合影時繫上扣子顯得你認真,合完影再系著扣子就顯得有點呆板不自然。
合影時,不要看攝影師照完了,就起身離開。由於你不知道是否還有其它事情,東道主或組織者是否還想講兩句。你一起身,其它人就想走。假如組織者還有事情就顯得不太好。你要看東道主如何行動,他們站起來了,你就可以走了。做為組織者和東道主,在合影結束後,一定要示意大莢冬表示合影結束了,請大家進屋就座。假如你不示意,大家很可能不知所措,只好獃站著,你示意時也用不著大聲喊話,你只向旁邊的人表示一下就可以了。你和旁邊的人起身離開,其它人也就跟隨而至了。這一技巧的關鍵在於:選一個好位置;自然一點;繫上西裝扣子。
7、怎樣拍攝室外紀念照
室外所攝人物照片中,凡是帶有留影性質的,可以統稱為室外紀念照。
拍攝這類照片,要留意以下幾點:
A.神情和姿態
被攝對象要輕松愉快,神情和姿態顯得既自然,又大方,切忌裝模作樣和搖擺不安。要做到這一點,攝影者最好利用拍攝前交談的機會,預先研究構圖,並對好焦點,當被攝人物姿態合適而又流露出最好的情緒時,迅速拍下理想的畫面。
B.人和景
拍攝時,要以人物為主體,適當結合環境,借景襯人。例如,旅遊攬勝,可選擇山、河、建築、古跡等作為背景;有關學校活動,則將校舍、校園、運動場等攝進畫面。
C.遠近清楚度
為了把近處人物和遠方景物都拍清楚,通常可使用小光圈,以擴大景深范圍。例如,夏季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在順光下拍攝,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通常可以是F/16 和1/125秒。此外,根據超焦距原理,把間隔定在5米處,並使用F/16光圈,攝得的人物照片,從2.5米處直至無窮遠都會清楚。假如選用28毫米廣角鏡頭,被攝對象在1米處,對焦 於1.5米左右處,並使用F/16光圈,這時,從80厘米處直至無窮遠,一律清楚;而被攝對象在2米處,對焦於3米處,並使用F/8光圈,也可攝得人和景都很清楚的人物照片。
D.用光
正面光:運用正面光拍攝,固然影像顯得平淡一些,但是整個音調明朗,而且被攝對象的肌膚還可得到柔化,從而減弱臉部皺紋的表現。因此,正面光通常仍被用作室外紀念照的光源。不過,一要留意曝光正確,否則,會使影像更加平淡,嚴重缺乏層次;二要留意選擇背景,使明亮人物配以深暗背景,深暗人物配以明亮背景。拍攝時,如有必要,還要提醒被攝對象不要因陽光直射而閉上眼睛,以免影響表情。
側逆光:這是來自被攝對象左後側或右後側,而與被攝對象、攝影鏡頭構成135 角左右的一種光線,具有空間透視,可勾劃出人物輪廓,並使層次豐富、立體感強,有助於表達人物的特定情緒。但是,曝光較難把握,以致人物臉部往往發黑。一般地說,側逆光拍攝應比正面光拍攝開大一至二檔江圈,或減慢一至二級快門速度。
前側光:這是從被攝對象前方射來,而與被攝地象成45°-70°角時的一種光線,為室外紀念照所常用的光源。可使人和景的大部分受到照射,產生一定的明暗反差,從而豐富層次,並增強立體感,較好地表現人物。假如拍攝彩色片,也能較真實地再現人和景的原來色彩。
⑻ 風光人像怎麼拍6個拍攝技巧帶你拍美照
一、重在拍景:選擇廣角、以人襯景
如果我們想要拍攝的風光人像照片,主要是以景為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拍攝視角較大的廣角端來拍攝照片。
這邊我們需要額外說一下外出遊玩如何挑選鏡頭的問題,外出拍攝重在便攜性,如果不是目的性非常強的拍攝,建議攜帶一支鏡頭即可,這支鏡頭覆蓋廣角到長焦最佳,不需要頻繁更換鏡頭,也能同時滿足廣角和長焦的拍攝需要,比如套機頭的18-135mm、18-200mm、24-105mm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重在拍人:選擇長焦,壓縮空間
如果我們主要是想要拍人,那麼選擇長焦端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使用變焦鏡頭的長焦端拍攝風光人像,一是長焦帶來的淺景深可以讓人像背景被適當虛化;二是長焦端拍攝可以讓人像主體占據更大的畫面比例,有拉近放大的作用;三是長焦端拍攝可以帶來空間壓縮感,讓有限的照片里能夠容納更多的風景作為背景。
三、善於構圖:表現風景、突出人像
拍攝風光類照片,最簡單直接的構圖方式就是三分法構圖,既能拍攝出層次感豐富的照片,又可以簡單直接的安排主體的位置,適合表現風景又要突出人像的風光人像照片。
我們可以將人像安排在三分法構圖輔助線的四個交叉點上,最好將人像在畫面中的佔比降低,這樣就能夠拍攝到更多的風景;如果想要更側重表現人像,可以讓人像安排在兩條豎線的其中之一上,然後視線方向或運動方向就是另外的2/3區域,這個區域安排風景也是很常見的拍攝方式。
四、善用前景:引導視線、增加層次
拍攝風光人像照片,我們大多會選擇焦段偏小的廣角端拍攝,因為拍攝視角較廣。但是,使用偏廣角端拍攝人像會有較為明顯的畸變,特別是上下左右的邊緣位置,所以我們選擇廣角端拍攝風光人像的時候盡量讓人像偏向於畫面的中間區域。而人像腳的位置可以藉助一些花草等物體作為前景進行遮擋,避免讓人很直觀地發現人像的腳出現畸變問題。
五、人動起來:舞動跳躍、活躍氛圍
相對於靜止的風景,人像作為照片中的趣味中心,讓人動起來會讓照片更加生動有趣,比如舞動雙手、跳躍起來擺姿勢等,都可以讓風光人像照片更生動有趣。如果不想動的話,可以考慮拍攝背影,甚至雙手做懷抱風光的姿態等,人像的姿態動作會讓照片更有動感。
六、藉助對比:以小襯大,景的壯闊
最後,就是通過對比的方式來拍攝風光人像,用人的小來襯托風景的大,表現風光的壯闊宏偉。
比如,我們藉助橋面為前景,引導視線到遠處的人上,再與遠處的風景形成大小對比,突出風景的壯闊,這時候的人就是點睛或視線著力點的作用,主要表現的還是風景。
有關風光人像怎麼拍?這6個拍攝技巧帶你拍美照,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風光人像怎麼拍?6個拍攝技巧帶你拍美照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⑼ 人物拍攝技巧
人物攝影要獲得專業效果比你想像中更難,原因很簡單:專業攝影師僱傭令人賞心悅目的模特,而你也知道,模特之所以是模特,原因也只有一個——他們廢寢忘食。當然,我是開玩笑。他們之所以成為模特是因為他們非常上鏡。所以,讓我們的工作更有難度的是:我們不是被迷人的模特環繞著。我們通常是為朋友,或者是為很多長相介於憨豆先生和赫特人賈巴之間的人拍攝。下面是我整理的人物拍攝技巧,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也是作為一名人物攝影師,其工作比經驗豐富的職業攝影師更有挑戰的原因——我要從非模特相的人身上獲得魔術般的效果。這也正是我們常常對我們的人物照片感到失望的原因。本章我們將會看到兩種經過力證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每次都獲得更好、更專業的照片。
(1)如何跟長相更好的人交朋友。
(2)學習控制燈光和控制被攝體的姿勢。關鍵是要使用戲劇化的燈光,我所說的「戲劇化的燈光」其實是指沒有光。這些非模特出身的被攝體被打亮得越少,最終的照片效果越好。實際上,考慮剪影或者長距離夜間拍攝,也就是距離被攝體100~200碼拍攝——在這個距離上任何人都看起來非常不錯。不管如何,本章將告訴大家拍攝人物的方法,並提供一個地點清單,在這些地方經常有穿著比盧森堡的GNP還要貴的牛仔褲而且表情較好的人們遊玩。
有新意的構圖技巧
大多數你看見的照片不是橫拍,就是豎拍,所以拍攝角度應該更有新意,對,新意!現在,對於人物肖像攝影有一個非常流行的方法:轉換相機角度,這個角度會讓被攝體朝向某一角落。這個方法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只要將相機稍稍向右或者向左旋轉,然後拍攝。你可能需要多嘗試幾次,讓被攝體在你所想要的景框位置,但是這種效果將會更受歡迎。
裁剪他們的頭部上方
這是人物肖像攝影中「千萬不要讓被攝體的頭部留下太多空間」的下一步驟。在這種構圖技巧中,你需要修剪掉被攝體的頭部最上方,讀到這里,你們肯定會覺得奇怪。被攝體的頭部填充滿景框是非常流行的專業技巧。
像這樣緊湊的構圖形成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如上圖所示,現在它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會發現這種構圖技巧無處不在,已經成為很多頂級時裝、美容和人物肖像攝影的主流方法。(注意:雖然裁剪被攝體頭部的最上方,或者手臂的邊緣、肩膀、頭發等的做法很好,但是你不應該裁剪下巴。人們實際上習慣看見最上面被修剪,這樣會看起來自然,但看見下巴被裁剪的照片視覺上會很不舒服。)
戶外拍攝集體照更簡單
照亮一張集體照,而且每個人都有等量的光線無疑是種挑戰,這也是拍攝集體時,通常讓被攝體在戶外以獲得更好效果的原因。使用可用戶外燈光照亮整個被攝體會更簡單,特別是被攝體在陰涼處(不是陰涼深處,只是陰涼處的邊緣,但是沒有光斑通過樹枝、窗戶或建築物之間的間隙投射在被攝體身上)。如果你足夠幸運,在多雲天氣拍攝集體照,那麼你的工作非常簡單——只是讓被攝體走出戶外,多雲的天空就會替你料理好光線問題,所以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他們如何擺姿勢上。(順便說一句,要想獲得專業效果的集體照,攝影師絕不會說「現在所有的高個子都站在最後一排。」)
集體照擺姿勢的技巧
下一次拍攝集體照時,千萬不要讓所有人站成一排,試圖讓他們集結在某些景物周圍——某些被攝體自己就會很自然地安排好位置。比如說,試圖讓人在床上或者床周圍,或者椅子、柱子、汽車、桌子或者任何可以把他們集合成一個整體的物體上或者周圍擺姿勢,這樣他們就不會站成一條直線。
生活集體照的技巧
想拍攝更吸引人的生活集體照嗎?那麼讓被攝體呈緊密的金字塔型(三角形),但是我說的緊密是指他們都接觸到——手臂彼此相靠,頭部湊在一起,一個人在景框的最上方,各有一個人在金字塔底部的一側(如上圖所示),其他人都緊密地靠在中間。這樣,你會發現他們的身體並不是呈一條直線——他們的位置是交錯的,但是他們全都斜靠在一起,這樣讓照片看起來更有活力和趣味性。我沒有將這種方法嘗試於人數眾多的集體照,但如果你已經獲得一張趣味橫生的生活集體照,這是對此種方法的最有力說明。
千萬不要均勻照亮整個被攝體
人們看照片時,他們首先是被照片中最明亮的景物吸引,所以你只希望最亮的光投射在你希望的位置,對吧?完全正確!所以,如果拍攝人物肖像,你希望人們關注被攝體的臉部或者疊錯的手臂嗎?當然如此。但是大多數人用相同的光線照亮整個人物,被攝體兩側的手部與其臉部的光線幾乎一樣。如果你想引導賞圖者的目光焦點落在你希望的位置,那麼照亮被攝體,最明亮的光在被攝體臉部,然後逐漸沿著身體向下而變暗。這樣增加趣味、生動性,你會發現視覺焦點通常在人物的高端。順便說一句,這也是羽化光線的另一範例,這樣光線的邊緣就是被攝體的臉部,臉部以外的光線完美迅速地減暗(但是不要讓它變得太暗——它應該仍然很亮,有細節,只是沒有臉部亮)。
(9)如何拍攝人和景的方法擴展閱讀:其他拍攝技巧
人物肖像是攝影師的一大挑戰,優秀的攝影師都是肖像特寫的高手。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拍攝別具一格的人物肖像。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對肖像特寫的欣賞水平也大大增高。對攝影師來說,創造更好的人物拍攝手法就非常重要了,所以需要挖掘自身的潛力發現更多更好的創意靈感。這樣才能把優秀的攝影作品展現的人們的眼前。不過,曾經用的比較多的拍攝手法卻也不是不可用,如果利用的好依然可以拍攝漂亮的人物肖像。下面就講解幾種常用的人物肖像攝影技巧!
步驟/方法
1、逆光拍攝
逆光剪影攝影是常用的一種拍攝手段,如果是拍攝人物頭像並且頭部占整個畫面的比重比較大的話,最好將逆光的光源打在發絲間形成明亮的發光效果。這種逆光肖像作品有很大的創意空間。
2、移動抓拍
動感的畫面總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感受,我
們可以利用物體在移動中形成的一種新主體。這種主體表現出的風格或許會超越原本人物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力,尤其是形成的一種模糊感。
3、拍攝專注
專注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性格,尤其是剛毅十足的男性。微笑的畫面太過普通,但專注的畫面卻給力攝影師一個更好的創意空間,也給了觀眾一種新的感受。
4、抓住姿態
時尚大片的拍攝都是把模特的姿態看的很重,一個超乎想像的姿態會給一個前衛的肖像作品增色不少。在拍攝定位與先鋒肖像或者創意肖像時,設計姿態的構成會對最後的拍攝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5、拍攝反光
反光的物體可以利用很多種構圖方法來表達主體,反射的人物會給觀眾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們可以利用窗戶、鏡子、水面等等外在因素拍攝人物肖像的反光效果。
6、近處拍攝
人物都會有不同的刻畫輪廓,如果靠近拍攝就會拍出人物的半邊臉部,但半邊臉也許就可以滿足攝影師的需求,拍攝半邊臉可以給觀眾更多的遐想,並且更加專注攝影作品的效果。
7、抓住陰影
陰影是影像的重要部分,有陰影更加可以凸顯立體。陰影也可以襯托主體的拍攝並將主題表達的更加完美。多利用陰影拍攝人物肖像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貨。
8、高調低調
增加高光區域製造高調形象能讓肖像呈現一種輕快的感覺。高調的相片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能夠掩蓋小細節的缺陷,使肖像看起來更加光鮮。暗部或低調圖像會自然而然地讓你的眼睛關注較明快的部分。這些低調作品往往還能讓觀者感到厚重與沉穩,深沉的畫面語言甚至不需要你再做任何圖注。
9、後期處理
後期對攝影的作用太大了,經過後期處理的作品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沖擊更加強烈。所以建議攝影師都要學會數碼後期,這樣會對你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也會直接影響到你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攝影作品!
拍攝夜景的技巧
夜景效果一:星芒效果
1、想拍出星芒效果的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尋找適合的拍攝場景,對於城市夜景來說,容易出星芒的就是點光源,比如最常見的路燈,我們可以在夜晚的馬路邊需找合適的場景。
2、使用相機的'A檔,在能保證安全快門的情況下將相機的光圈調節至F8以上,這是出星芒效果的關鍵(小光圈)。如果實在光線不足,只能適當地提高ISO感光度,一般的DX畫幅的數碼單反ISO建議不要超過1000,否則會影像畫面的純凈度。
3、最後就是開始構圖。將畫面中的點光源納進取景器,將相機拿穩定(或者三腳架固定好)之後,按下快門即可得到一幅漂亮的星芒效果照。
夜景效果二:失焦效果
1、失焦效果的第一步驟和拍攝星芒效果的要求一樣,那就是在夜色中需找合適的圓形點光源。稍有不同的就是失焦效果的點光源最好擁有絢麗的顏色,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2、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相機的鏡頭的對焦模式切換到MF或者AF/MF模式,因為失焦就是故意的讓焦點不在主體上而營造出的一種朦朧美效果,如果不手動對焦的話相機自身是不能完成的。
3、把鏡頭調焦環轉至最長焦端,手動調整鏡頭的對焦環,直到自己在取景器里能看到比較喜歡的失焦效果就好。光圈的選擇就比較隨意,一般來說小光圈的話既可以出星芒效果又可以兼有失焦,很是不錯。
夜景效果三:光路效果
1、要拍好光路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相機固定好,手持基本是達不到穩定的要求的。所以需要一副穩定堅固的三腳架(太輕的三腳架甚至一點風都防不了)。選擇的場景最好是能看到車流穿梭的地方,比如人行天橋。
2、既然有了三腳架那關閉相機的防抖是重要的,因為在足夠穩定的情況下開啟防抖反而會影響畫面的穩定,造成模糊。以尼康的鏡頭為例,將VR置於OFF既是關閉防抖。
3、選用相機的M檔,為保證長時間曝光,選用F13甚至以上的小光圈都沒問題,快門模式使用B門或者自拍模式,為的是防止按下快門瞬間的機身震動。然後開始看著取景器構圖,與此同時調整曝光時間至取景器里的曝光條指示正常,最後按下快門,快門未閉合之前不要移動相機。之後,便能得到好看動感的夜景光路圖了。
⑽ 景色人物拍照技巧
1、側光下的祈禱姿勢
拍攝人像時,光線的合理運用可以提升畫面的質感和表現力,在下午4點-5點這個時間段拍攝,模特側面對光,在陽光的照射下來個雙手合十做祈禱的姿勢,人物的面部呈現出明暗對比強烈的效果,很有大片感,但要記得閉眼拍,否則強光會造成面部表情的不自然。
2、手腳錯落有姿勢
拍人物的坐姿近景時,不妨選個人少干凈的地方坐下,雙腿向側前方延伸,雙手搭在腿上,從模特的側前方進行拍攝,這樣雙手和雙腿有錯落感,身體也會有一定的角度,人物更具線條美。
3、行動抓拍
營造自然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避開太刻意的擺拍,尤其是最以大自然為拍照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刻意的擺拍會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
行動起來給攝影師抓拍更適合,比如在樹林拍照時,可以做個撿樹葉的姿勢,讓鏡頭記錄下這一系列的動作,再從中選取一張形體表情都自然的照片即可,很有自然的不經意美。
4、轉頭看鏡頭
都說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的姿勢在任何的場景下都很適用,不論是側身回眸還是背對鏡頭的回眸都可以,但如果模特表現力一般,更推薦側身靜態下的回眸,也就是提起擺好姿勢,讓攝影師多抓拍,人物漂亮又有魅力。
5、45度仰頭
拍攝半身照或面部特寫時,可以藉助仰頭的姿勢來勾勒面部曲線,像下面的女生一般,手拿著道具將其舉高,抬起頭來看道具,簡單易學的姿勢就能突出輪廓和頸部線條,但切記一定要從側面拍,正面會顯臉短並且拍到鼻孔,影響畫面的整體美觀。
6、手要有戲
緩解鏡頭尷尬症的方法除了動態抓拍還能藉助道具分散緊張感,像外出拍照時,你就可以拿起隨身攜帶的相機假裝在拍照,這樣手能有戲從而避免手空的尷尬,也能製造不經意的抓拍感,很是漂亮。
7、多展露側顏
好看的風景一般拍照的人也很多,為了避免背景雜亂,可以多以仰拍或近景拍攝,以此避免不相關元素的亂入,但如果是近景拍特寫,要多從側面拍側顏,因為從正面拍會一旦角度和距離把控不好,會顯臉大,五官也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