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快速記錄生活的方法

快速記錄生活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1 00:12:58

如何用Flomo高效記錄與整理

下面將從flomo的特點,為什麼選擇flomo以及怎麼用flomo來整理筆記三方面來展開。

flomo,一款輕量級的筆記軟體。它主要有以下特點:

1、交互簡單

直接點擊輸入框就可以記錄,不需要先建立一頁記錄,就像發微博一樣,適用於碎片化記錄場景,一有靈感就可以隨手記下來。

另外,還可以通過微信直接發送,也可以通過安裝flomo plus插件一鍵導入讀書筆記、一鍵保存網頁。

2、方便回憶

它有一個日程表,會以顏色塊的形式顯示每一天的筆記記錄情況,點擊顏色塊就會顯示當天的所有筆記。

記錄一時爽,整理火葬場,如果不及時整理,筆記很容易就落了灰,我現在每天會回顧前1、2、7天的筆記,整理內容包括:給為打標簽的筆記打上標簽、把主題相似的筆記歸類。

這么多筆記軟體,我為什麼對flomo情有獨鍾呢?因為它輕便靈活的記錄方式,降低了記錄的壓力。

在過去的記錄經歷里,我往往會拘泥於形式和模板。

在記筆記之前,會想很久怎麼搭建整個筆記的框架,比如具體應該怎麼分類,記筆記的流程應該是怎樣的,在什麼時間記什麼類型的筆記......耗費大量精力。

而flomo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記筆記的習慣。

我可以隨時隨地快速開啟記錄,先零零散散地記下來,再逐步形成自己的記錄流程與框架。

它讓每條記錄內容都能成為一個小小的種子,在記下它的時候,你並不知道它會長成什麼樣子。

記錄這個動作,則是在埋下這個未來會發芽的種子,之後的整理則是在澆灌這個種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涌現出非常多的可能性。

而種下一顆種子,比直接種下一顆大樹,要容易得多,也可行得多。

過去,因為抱著要種下大樹的心態,我常常覺得沒什麼好記的。

現在,我以發展性的眼光看待我的每一條記錄,畢竟記下來就有思考和改變的可能,逐漸地就養成了隨時隨地做記錄的習慣。

上面提到,在使用flomo後,我發現自己更願意做筆記了。

除了它輕便的交互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以標簽體系為核心的。

分類,是前置的歸類,限制性很強,比如把一條筆記放在了商業類別下,就不能放在經濟學類別下了。

這會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哦,我得提前搭建好一套筆記框架,不如後續調整分類會非常麻煩。

這樣一來,會讓我們局限在分類與整理本身,而忘記了這么做的目的,是方便我們後續思考與運用。

標簽,則更多是對筆記進行描述與補充,一條筆記可以同時屬於多個標簽。

它是筆記的一個屬性,而筆記本身才是核心。

這就很靈活,做記錄時會少很多糾結。

記錄著記錄著,筆記自身會生長出一種結構。

但這也有它的問題,容易過於發散。

這就要求,定期去對筆記進行整理,把相似主題的筆記合並,清理早已落灰的碎片信息。

那下面就來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整理筆記的~

結合我這段時間的記錄習慣,我發現很喜歡給記錄打上記錄場景的標簽:

比如,在閱讀文章時獲得的,就打上學習/文章;在我情緒不好的時候做的一條情緒記錄,就打上生活/情緒;每天生活的簡單記錄,或一些有感而發,就打上生活/日記。

這樣可以把筆記歸到某個熟悉的場景,就算之後來不及不整理,也可以被盡快翻出來。

等過段時間再整理時,再打上其他標簽。

比如,與個人成長有關的,就打上知識/成長;和公司業務有關的,就打上知識/業務;也可以同時屬於多個領域,就打上多維度標簽。

這也是在做一道篩選,能夠把有更價值的內容留存下來。

記錄就進入知識體系的搭建環節,這些筆記我統一成為inbox。

再做補充和歸並,就成一條note,或者寫作選題,比如按5w2h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展開,這篇文章就是對【flomo是什麼】,【為什麼選擇flomo】,【怎麼用flomo記筆記】的整合。

而一個領域的知識結構我則會放在knowledge里。

另外,還可以考慮輸出場景。

比如,我在生活/日記中看到一條內容,想要分享出去,那就會打上分享的標簽,提醒自己需要補充完善下表述,這樣才好發布出去。

比如,我從好幾條筆記中挖掘出了選題,會把這幾條筆記歸在一起,列成大綱,並打上輸出/文章的標簽,方便找到正在進行的文章。

一條筆記可以同時擁有以上多個類別中的標簽,從輸入,到知識體系,或者到輸出。

這樣就實現筆記的流動,對於這條筆記也會有多維度的印象,更容易把筆記真正化為己用。

同時,由於正在踐行以寫作為主線的生活方式,我把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歸到了輸入部分,作為一級標簽。

在這個一級標簽下,慢慢去拓展二級標簽。

除了讀過的書,見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體驗過的產品、思考過的問題也可以是輸入。

甚至,還可以筆記里建立書單,之後如果想看某個領域的書,也方便查找。

以上就是使用flomo記錄的一些方法和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⑵ 怎樣才能迅速提高記憶力 快速記憶力方法

教你快速提高記憶力的簡單小方法
1、補充營養。補充營養並不意味著盲目進補,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健腦,改善記憶力的食物,如菠蘿、橘子、雞蛋、魚類等。另外每天要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這樣可以保持大腦活力。
2、經常聊天。據研究表明,堅持每天與他人聊天10分鍾以上,能起到鍛煉大腦的功效,對提高人的智商,增強記憶力非常有利。經常聊天還可以鍛煉我們的口才,讓心情變得開朗愉悅,何樂而不為?
3、理解記憶。如果說你想要快速去記住一些東西,在你理解的情況下你會更容易記得住,記得久。所以在記憶的時候,我們先將所需要記的東西進行轉換再接收,可以在腦海中想像成一個畫面。
4、重復記憶。 很多成功人士說過,重復是記憶之母。重復次數與記憶長久是成正比的... 重復的次數越多,記憶的時間越長。當大腦記憶時長超過生命值,即實現終生不忘的效果了。
5、興趣記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當中,我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會掌握的快記憶的牢。顯而易見,大腦在記憶時偏愛感興趣的東西。在每天的空閑時間,我們可以閉上眼睛仔細思考我們到底喜歡什麼東西,並將答案寫在紙上,盡可能的多,這樣可以會引導大腦思考,挖掘信息,對我們提升記憶有幫助。
6、記錄回想。 如果說你的記憶力不太好,你可以動手做一個表格,將一天的時間劃分成小段。比如一天12個小時,將其分為12段。每個段一小時,然後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做了什麼事都可以記錄下來,然後再回想一下我們一天是怎麼過的。這不僅可以讓我們鍛煉大腦記憶,更能幫助我們合理分配時間,記錄生活。
7、充足睡眠。只有睡的好,人才會有精神,在大腦工作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我們的記憶力才會更好。然而長期睡眠不好的人,會造成記憶力衰退。因而保證質量,充足的睡眠是對於我們增強記憶很重要。

⑶ 一個人如何用手機記錄記錄生活

在如今,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使我們漸漸習慣用手機中的相機功能來記錄生活,或喜或悲,我們都想去用一張照片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分享著自己的點滴瞬間。那麼,就產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用手機記錄的生活,並不能使我們十分滿意,那麼,就讓我們每天來學習一點小技巧,拍出完美的瞬間吧。
今天,我們講的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元素—光。想看個日出,結果發現拍出來的照片被那陽光糊了一臉,想漫步在都市的霓虹燈下,結果很遺憾的只能看出個大概,完全找不出主角在那個角落,滿臉的惆悵·。那麼,我們該如何去選擇最佳的角度,去拍出我見猶憐的感覺呢?這需要我們去了解,還有不斷的嘗試。
攝影中,光元素被分為了順光、側光、頂光、逆光、還有黃金時段的說法,具體來說,既是點明了光線的角度,又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場景,選擇更好的方法來表現出場景。我們常說,光是攝影的生命。有了光,萬物才有了鮮活的生命力,才可以被感知形態和氣息。
所以我們在拍攝前,一定要謹記光的概念,注意要拍攝的主體、拍攝位置、角度和光之間的關系。嘗試一下不同的角度,來減少陽光的刺眼,或者增加應該有的光線感,讓光成為一種調和劑,來平衡場景的變化。當然了,對於攝影來說,正午是最糟糕的時間,這時候的光線,總是帶著強烈的灼熱感,最刺眼,容易產生明暗的強烈對比,很難以掌握,尤其是拍攝人物上,產生所謂的「陰陽臉」。
那麼,什麼時間最為合適呢?那當然是清晨和傍晚,即「黃金時段」,這時候的光線,十分的柔和,色調偏暖,為拍攝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再加上一點遠景的存在,立即就會帶來一種夢幻的色彩。
當然了,對於不同的光線,我們都可以拍出比較不錯的照片,但最為關鍵的,便是什麼樣的光線,適合什麼樣的場景,這一點,我為大家整理了幾點常識。
順光,指的是光線的照射方向與拍攝方向一致,陰影被遮擋在人物後面,畫面構成上沒有明顯明暗關系。順光讓被攝物體亮度均勻柔和,也更容易遮擋皮膚的瑕疵。優點是畫面更清新,但缺少縱深感。

逆光呢,逆光又叫輪廓光,光線的照射方向與拍攝方向相反。主體人物的邊緣有明顯光線輪廓,畫面明暗反差大。逆光有很強的塑型感,但很容易把照片拍的一片漆黑。

側光,光線的照射方向與拍攝方向成90°的夾角關系,主體人物有明顯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光線方向和明暗關系十分明確,擁有強烈的明暗對比,能突出形態與線條,但側光在拍攝人像時,容易暴露皮膚瑕疵。

頂光,頂光就是從頭頂照射下來的光線,這種光線使凸出來的部分更明亮、凹進去的部分更陰暗,不適合用來拍攝人像照片。

盡量選擇順光或者側光進行拍攝,特殊題材可使用逆光和頂光。 逆光要避免畫面直接出現太陽,可以嘗試用樹葉或者其他透光的物件來作為前景拍攝。 光線充足時,要盡量發揮它明亮的特點,讓照片有層次充滿活力。當然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可以利用環境光、人造光源對拍攝物體進行補光,保證主體的亮度,即使周圍環境偏暗也沒關系,這樣的照片氛圍感會更好。

說了這么多,你是否也想一試身手呢?那就拿起手機,拍拍看。

⑷ 如何自己記錄一天的生活

可以視頻相冊,或者是時間手賬吧,時間手賬記錄每一天,再把一年的放入到時間膠囊進行封存,這樣以後打開的時候就會收獲一份自己給自己特殊的禮物

⑸ 你有哪些記錄時光的方式

相比於過去的相機記錄,如今我可以選擇更多的方式,比如短視頻、朋友圈、寫作等等。對於漫長時光,很多人怕老了忘記很多很重要的事情,於是選擇用相片,用視頻來記錄曾經的時刻。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但也許很多事情你你都未曾知道有多重要,卻等到最後才恍然發現沒去記的反而重要。

對的,除了刷屏欣賞他人,我自己的一天也很豐滿。沒有照片、沒有視頻,可惜嗎?是有一點,但是開心的是我用寫作記錄下來了。放下手機,打開電腦,打開文檔,寫!就這樣簡單的一天被記錄下來了。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實的,都是可以被記錄下來的。記錄快樂的、悲傷的、無所事事的,讓生活與記憶實體化。

⑹ 生活中的記錄方式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4

⑺ 你是用什麼方式記錄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日歷本貌似現在已經淪為了一個很雞肋的東西,不過我用它來記錄生活,日歷本每天一個小格子基本只能寫一句話,正好在睡前回憶一下,用來記一天里印象最深的感受或事情。我每天挑一個顏色的筆,分別代表著不同心情。日歷本特別適合我這種,無法堅持寫手帳的人,一天一句無負擔,好堅持。

⑻ 來說一說你會用什麼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吧

拍視頻,然後發到網路上,和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分享他的人生中燦爛的一刻。再有甚者,他們直播自己的生活,所有的生活狀態順著網線去到了千家萬戶。

⑼ 你是怎樣記錄生活的

我是寫日記啊,日歷本貌似現在已經淪為了一個很雞肋的東西,不過我用它來記錄生活,日歷本每天一個小格子基本只能寫一句話,正好在睡前回憶一下,用來記一天里印象最深的感受或事情。我每天挑一個顏色的筆,分別代表著不同心情。日歷本特別適合我這種,無法堅持寫手帳的人,一天一句無負擔,好堅持。當然,最開始寫日記還是因為老師的作業,哈哈。但是現在是真的喜歡了,然後徹底的愛上了。

⑽ 用什麼記錄自己的生活比較好

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因為寫日記的時候不單單可以記錄自己一天都幹了些什麼事情,還可以將自己的心情完美的記錄下來。將自己對於今天的感受用文字寫在紙張上,以後翻來看看的時候,心裡也會產生非常多的感觸。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手賬,這個方式不但可以很好的將自己每天的生活完整的記錄下來,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文筆。

閱讀全文

與快速記錄生活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2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7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5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6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6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4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3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7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1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2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4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1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9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4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2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3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1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2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