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土地流轉技巧和方法

土地流轉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31 03:27:01

1. 如何開展土地流轉

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是指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民群眾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聯合經營並共享收益的農業合作形式。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明確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的同時,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實踐中,四川、重慶、浙江、江蘇等地已經積極開展試點工作,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發展。

以江蘇省為例,目前已經發展起來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主具有以下特徵:

入股方式有兩種:①僅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由合作社統一對外出租,取得的收益按股分配。由於只有土地股,土地承包經營權不需要折價。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後與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共同參股。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的原則一般是按近三年的平均畝凈收益與剩餘承包期的乘積。

土地入股范圍有兩類:①以行政村為范圍,以村或組為單位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以村為單位組建的有的還在各組設立分社。②跨行政村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即打破村、組界限組建合作社,吸收鄰近村農民土地入股。

經營方式有三類:①合作社只發揮流轉中介的作用,不直接從事土地經營活動。合作社將土地全部委託給第三方經營,不從事具體的經營活動。②合作社自主經營部分土地。除了向外出租土地外,合作社自主經營或由成員承包經營部分土地。③土地股份合作社與合作社相結合。即參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部分成員又組建專業合作社,承包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開展農業生產。

分紅方式有三類:①保底分紅。有的採取固定貨幣分紅,有的則以大米等實物計價分紅。②保底分紅與浮動分紅相結合。合作社設定每年每股保底分紅,在此基礎上,每年根據經營狀況每股再增加分紅若干。③保底分紅與二次盈餘分配相結合。合作社在確定保底分紅的基礎上,根據合作社盈餘情況再確定二次分配方案。

在指導合作社開展土地股份合作時,輔導員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確保運行規范。要注意引導農民參與到土地的流轉、經營和管理中來,避免由村組幹部、理事長等一股獨大、一人主導的現象發生。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應該是全體成員的共同決定,是否成立、如何經營、如何管理等重大事務,應當由全體成員共同表決。要注意只與合作社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委託協議並不代表就已經加入了合作社,必須在工商部門登記後才是合作社成員。合作社章程中應當載明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程序、利益分配方案、成員權益和風險等,全體成員均應知曉自己的權利義務。合作社與成員之間、與其他經營主體之間發生土地流轉事項時,均應當簽訂規范的合同。

二是入股土地轉包後的風險控制。農業規模經營的收益高,風險也高。合作社與承租者簽訂出租協議時,應當明確租金支付周期和方式,以避免承租者出現虧損無法支付租金為成員帶來的收益風險。合作社可以向承租者收取一定數額的保證金,為保護耕地質量不因承租者經營行為受到影響,還應當商定收取耕地質量保護費或者復耕費。

三是成員退社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處置。作為互助性經濟組織,成員的自由退出權是確保合作社運行效率的必要前提。出現成員退社時,是退還原承包地塊,還是面積相等的任何一塊土地,這些可能在現實中引起爭議的問題應當提前在章程中做出明確規定。

四是合作社破產清算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處理。現階段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仍然具有生活保障功能。對於入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破產清算時不能與其他股份一樣用於承擔清償責任,否則可能會造成農民失地。對於破產清算時入股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處置辦法,應當充分尊重成員意見,在章程中作出明確規定。處置辦法應當以不破壞成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原則。

五是二輪承包到期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存留。事實上,所有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都存在二輪承包到期後的存留問題。屆時,已經存在的農業設施如何處理等問題需要合作社提前考慮並作制度安排。

六是入股土地被徵用時的補償分配。從法律層面講,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後,農民因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應當全部轉讓給土地股份合作社。實踐中,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存續期間,如果某塊土地被徵用,獲得的土地補償費等是由合作社統籌分配還是由原來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統籌分配,不同的合作社有不同的做法。建議合作社提前在有關方面做出約定,避免造成糾紛。

2. 土地流轉原則及方式有哪些

土地流轉的原則:一、堅持確保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的原則;二、維護農民的權益,堅持「自願、有償、依法」的原則;三、堅持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產要素優化組合的原則;四、堅持保護耕地重點保護基本農田的原則。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承包方依法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有關法律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方式流轉。

3. 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有哪些

一、土地流轉的常見方式 1、土地轉包,即承包方將自己承包期內承包的部分或全部 土地承包經營權 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 集體經濟組織 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2、土地轉讓,即承包方將其擁有的未到期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的方式和條件轉移給他人。 3、土地出租,即承包方作為出租方,將自己承包期內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並收取租金。 4、土地互換,即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自己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換給他人行使,自己行使從他人處換來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5、土地入股,即在承包期內,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份,以股份入股形式與他人共同生產,按股分紅。 6、反租倒包,即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面把農戶的承包地反租過來,集中連成一片,給予農戶適當的經濟補償,再把土地承包進行轉租或發包給農戶、個人或企業單位。 7、土地託管,即承包方承包地委託農業服務組織或農戶代為經營管理,託管雙方簽訂協議,委託方向受託方支付一定的費用。二、土地流轉應注意的問題 1、農民利益問題。一是不能違背農民的意願強迫流轉,流轉的條件、方式、價格等應由農戶自主決定;二是土地流轉後農戶的既得利益要不低於或高於土地流轉前,否則流轉將很難實行。 2、流轉主體問題。一是採取轉包及互換方式的,不得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進行流轉;二是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可以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單位和個人流轉,但由於這種流轉方式使得流轉方在承包期內失去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堅持「穩妥、慎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優先」的原則。 3、流轉年限問題。除「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外,農民的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合同簽訂的時間不宜過長,到期後,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續簽。 4、流轉土地的用途問題。必須嚴格遵守《 農村土地承包 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不得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等理由擅自改變原有耕地的農業用途。 5、流轉合同簽訂問題。流轉合同必須使用政府統一制訂的合同文本。簽定合同時應當由承包方或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簽定;流轉合同中要註明流轉土地的邊界、座落、面積、質量等級和流轉土地的用途等內容。 6、流轉土地的界限問題。鄉(鎮)農經部門要在流轉土地丈量劃分上嚴格把關,明確土地界址,確保流轉土地面積與流轉合同面積相符,不留隱患。

閱讀全文

與土地流轉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