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簡單方法教小孩單位換算

如何用簡單方法教小孩單位換算

發布時間:2022-10-29 00:54:10

『壹』 如何讓孩子正確、有效的學習好單位換算問題

要讓孩子學好單位換算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讓孩子熟練掌握單位間的進率,讓孩子能夠對這些進率脫口而出。有些需要死記硬背,如長度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原始概念的進率,而對於一些如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等一些二級單位間的進率,就可以讓學生掌握推算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幫助孩子梳理方法,理解並掌握單位換算的方法,然後進行適當的鞏固練習,使孩子熟練掌握方法。平盟張老師強調在做題鞏固的時候,要先看清楚題目,是要把高級單位換成低級單位,還是相反,然後才動筆進行換算。
三是教會孩子如何進行檢查,自己發現錯誤,幫助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因為孩子有時候會犯粗心的問題,明明自己會,卻還是做錯。

『貳』 巧妙教孩子人民幣換算口訣

百分等一元,長大要賺錢。元角分是三哥們,元大哥角二弟再加一個三小弟名叫分;三者之間來換算,加0減0要細看,大變小加個0小變大減個0,以上就是一年級教孩子的元角分的順口溜。

首先在一年級學認識元角分的時候最關鍵的點就是三者之間的換算單位,也就是在順口溜裡面的前半部分,其中的換算規律是1元=10角=10分,1角=10分,1元=100分,這種演算法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

『叄』 怎麼教孩子學習單位換算

孩子的錯誤有這樣幾種情形:第一,單位間的進率錯誤,導致孩子換算出錯;第二,不知道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導致方法錯誤;第三,進率知道,方法也知道,但計算時出現錯誤。為什麼會這樣錯呢?孩子之所以產生第一種錯誤,可能是孩子單位間的進率記憶不牢固,或是單位間的進率弄混了。我在課堂上也發現,有的孩子不能背誦單位間的進率,還有的孩子是進率弄混了,如把長度單位的進率搞成了面積單位的進率。孩子這所以產生第二種錯誤,可能是孩子沒有理解換算方法,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乘法,什麼時候該用除法。孩子這所以產生第三種錯誤,可能是計算時沒有細心,或是計算方法不熟練。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准確進行單位換算呢?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採用下面三種策略: 第一:孩子如果是因為進率不熟練而出錯,那麼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熟練掌握單位間的進率。所謂熟練,就是要做到脫口而出。有些進率只能死記,但有些進率死記效果反而不好,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如長度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原始概念的進率就只能死記;而對於一些如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等一些二級單位間的進率,就可以讓學生掌握推算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是因為把單位間的進率弄混了,我們就要先幫助孩子進行區別。如果孩子是把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弄混,或是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弄混,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單位的表現形式上進行區別,面積單位一般是有平方的,是二個相同長度單位相乘的結果;體積單位則是三個相同的長度單位相乘的結果。運用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區別這些單位,還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這些單位進率的推導方法,知道這些單位進率的來歷。 第二:孩子如果是因為方法不熟練而出錯,那麼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梳理方法,理解並掌握單位換算的方法,然後進行適當的鞏固練習,使孩子熟練掌握方法。我在課堂上跟孩子一起總結得出了「一看二想三換算的三步換演算法」,通過應用,效果還不錯。一看:就是看清題目,是要把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還是把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二想:就是一要想進率是多少,二要想是乘還是除,從高級到低級單位是乘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從低級到高級是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左移),注意是已知數除以進率,千萬別弄反了;完成一二步後,才動筆進行換算。 第三:孩子如果是計算不細心,那我們就教會孩子如何進行檢查,自己發現錯誤,幫助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孩子如果是計算方法不對,那麼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進行計算。 總之,我們在幫助孩子進行學習時,發現孩子出錯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要著急,不要因為孩子出錯而生氣,更不能因此而訓斥孩子。我們要冷靜下來,跟孩子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讓孩子認識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錯,如何改錯,怎麼避免以後不再出錯。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學得越來越好!

『肆』 如何教孩子米數之間的換算

米數的常用單位:mm、cm、dm、m、km,中文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單位之間的進率:毫米到厘米——10、毫米到分米——100、毫米到米——1000、毫米到千米——1000000。 厘米到分米——10、厘米到米——100、厘米到千米——100000。 分米到米——10、分米到千米——10000。 米到千米——1000
如何教孩子米數之間的換算?
你可以考考孩子長度單位的進率、換算。如:
3km=( )m、5m=( )mm······

『伍』 怎麼教孩子學認人民幣換算呢 巧妙教孩子人民幣換算

1、先讓孩子認識錢。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從小接觸錢比較多,可能對元角分有一些概念。有的孩子沒怎麼接觸過錢,對錢的認識還停留在書本上。所以要讓孩子先認識錢,就需要把真正的錢拿出來給孩子看,角分現在市面上很少見到了,可以上文具店買到供孩子學習的模型錢,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最直觀的印象——元角分是什麼樣子的。

2、教孩子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錢的單位從大到小排列的順序是怎麼樣的。然後可以把錢拿出來,擺成1元=10角,1角=10分。讓孩子先理清元角分之間的關系。誰大誰小。

3、帶孩子上超市或菜市場體驗買東西付錢的過程。買東西最好挑選帶幾元幾角的,先讓孩子自己算算該付多少錢,該找多少錢。讓孩子真實的感受一下是怎麼算賬付錢的。

4、做一些簡單的元角分換算的練習,讓孩子加深一下印象。先從最基礎的元角分換算開始練習,讓孩子先熟練掌握最基本的換算方法。

5、孩子熟練掌握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後,可以再做一些拓展型的題目。比如付款時需付一元八角,有幾種付款的組合方法?一元+五角+三張一角 或者兩張五角+四張二角除了這兩種方法還有哪些組合?讓孩子開動腦筋想一想。

『陸』 怎樣讓三年級初學單位的孩子弄清楚單位換算

是孩子沒有這方面的概念,沒有感性認識。
可以從錢幣開始,1張100元的,等於2張50元的,等於10張10元的,等於100張1元的,200張5角的,1000張1角的。
讓孩子明白,這些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就等於是數學單位。
換算的話,就是大換小,小換大。
等孩子弄清楚之後,再教孩子其他的單位:
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質量單位——噸,千克(公斤),克,毫克。
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厘米。
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巧用家裡的日常用品,讓孩子有感性認識,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
比如,一次性杯子,多是170ml。玻璃杯,多是250ml。食用油,有5升的,4升的,1.8升的,900毫升的。讓孩子對這些體積溶積有直觀的認識。
比如家裡的瓷磚,是80x80,還是40x40?家裡的桌子,高度是0.9米?沙發的長度是1.5米?可以帶孩子實測一下,做做單位換算的小游戲。

『柒』 關於小學元角分的換算和加減,怎麼給孩子講,他才能輕松學會呢

關於小學元角分的換算和加減,我是通過做實驗和生活實際操作教會孩子的,大約用了一兩天的時間他就會了。

三、給孩子創造用錢的機會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元角分的換算時,覺著頭都大了,覺著這么簡單的問題孩子怎麼就是不理解呢?為此對孩子發脾氣。

其實想想時完全沒有必要的,現在的孩子對錢沒有概念,遇到想要的東西問父母要就好了,他們不擔心有沒有錢,只擔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不給買,不買我就要,一直要到給買為止。

為了更好教育,我還專門給孩子買了一個記賬本,前面是記賬功能,後面是存錢功能。我每個禮拜會給他7元零花錢,家裡賣了廢品的錢也會給他,他想買玩具就需要從自己的賬戶上拿錢。每次他都記得特別清楚,收入和支出一目瞭然。

錢雖然不多,但是孩子學到了很多。作為家長應該要創造機會,給予孩子學習實踐的機會。其實不止是元角分的換算的問題,學習上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從生活中得到實踐,比如時間的認識,時間的換算、米厘米毫米的換算等等。

『捌』 如何教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數學的單位換算

應該先講明白單位之間的關系,如1m=100cm,即m=100cm這個問題,並擴展到其他單位方面,這樣遇到單位換算的題目直接轉換成了乘除法的題目,應該比較簡單了。
另外說明的是你上面的提問中1.2m=1200cm是錯誤的,呵呵。

『玖』 孩子在上三年級,不會做數學里的單位換算,有好的方法教他嗎

龐東小學三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此次三年級數學期中考試題就總體而言,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試卷難易適中,覆蓋上冊數學前5個單元的內容,知識面廣,科學性與代表性強,強調了數學的適用性與生活化,重視知識理解與過程的考查,試題的呈現形式多樣化,講求方法的滲透與能力的培養。本次考試,我班應考17人,實考17人。平均分分;85分以上有5人,優秀率18%;60分以上有20人,及格率71.4%;40分以下有3人,低分率10%。從考試結果來看,我班雖然大部分學生適應能力較強,解題,分析思路清晰,能聯系實際進行答卷,部分學生思維活躍,思路清晰,能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計算準確率較高。但也有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容樂觀,他們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且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欠缺。看到成績不夠理想的同時,我們更要把目光關注到試卷反應的各種問題上來,發現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分析和反思。一、試卷題型和得分情況分析:第一大題:我會填(20分)平均得分15.5分,錯的最多的是第1小題和第4和6小題,分別有17人填錯。從整體上講,大部分學生對於前面學過的知識的基礎部分掌握還是較好的。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學得糊里糊塗的。比如第一小題有10人出錯,「有一種。按理說,這個題,學生只要用圖上距離:實際距離計算就能得到結論。但就是因為考試前一天,我在給學生復習時,講到了一題「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克,合【】千克,學的知識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4小題,好多學生錯誤,這一題是對比例基本性質的考查,應用比例基本性質來解決,是相當容易理解的,但題目換了一種呈現方式,學生就無法做對了。。其他各題都有不同程度的錯誤,但比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夠。但大多數還是小范圍的。第二題是判斷題,第三題是選擇題,都有失分現象第四大題:我會算(28分)平均得分21.5分,其中1,計算題(18分),平均得分14.4分,錯的最多的是第3小題,有11人出錯,其次是第1,2題都有8人出錯。2,求各式中x的值題(9分)平均得分7.7分,錯的最多的也是第3小題,有12人出錯。3,求體積填空題(12分)平均得分9.4分,錯的最多的第1,2小題,分別有22,19人填錯。計算題的考試成績比較理想。這是由於我平時教學中把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以口算為基礎(課前練習口算),培養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以筆算為重點,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從考卷看出,大多數學生不但掌握了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而且計算合理、靈活、簡便。這充分說明:加強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教學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經。但是學困生一旦碰到靈活性的題目,就束手無策.例如:,不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和驗算。第五大題:我會畫(6分)主要檢測學生對確定位置及圖形的放大縮小掌握情況.平均得分5分,有11人做錯。正確率為90%關鍵錯在角度畫的不準,長度確定不好,還有個別學生將放大畫成了縮小第六大題:解決問題(25分)平均得分18分.正確率是63%,錯的最多的是第3,4,小題,分別有20做錯。這是整個卷面體現老師教學失敗的最明顯的地方.人做錯.主要原因是計算圓錐的體積時沒有乘1/3.第4小題是一道等積變形題,用方程解很容易解決的一道題,有22人做錯,主要原因已知條件,第三是不會求近似值.這個大題的每個小題正確都達不到100%,或多或少有錯,有極個別學生本大題只得了3—6分,真的可以認為是全錯。二、我班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1.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好,如:學生不能認真審題,認真答題。體現在列式計算後不寫單位名稱。還有的在解應用題後不寫答案等;2.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還不夠扎實,解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3.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尤其是學困生的正確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靈活的運用簡便方法。部分學生能列出應用題的相應的算式,但最後算錯了,比如說應用題的第7題。4.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或訓練的不扎實。5.學生對題型不夠熟悉,在答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自信心不夠。6.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還沒有到位,課堂教學缺乏知識拓展一類問題的思維訓練。體現我會畫和解決問題的第4,6,7題的方法上。7、兩極分化嚴重。學生間的兩極分化嚴重,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優差懸殊,學困生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給教學和輔導帶來諸多不利。三、今後改進措施1.加強概念教學,特別是概念的推導過程、歸納過程,要讓學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這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重要前提。2.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例如口算、速算、計算中的巧算,常用數值的強記等。另外就是要經常性的的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科學編制一些簡易又能強化學習結果的材料,給學生解題設置一些障礙,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解答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3.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日常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細心審題、認真做題和進行檢驗的良好習慣。4.注重拓展提高,強化思維訓練,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做到「一題多變」,平時多收集資料,特別是要多整理易錯題、靈活題、實踐題,在講解時要講清講透,努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遷移類推、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5.培優補差,讓所有學生都有發展。針對部分學困生,要經常和他們的個別交流,平時要多給他們開小灶,查漏補缺,及時進行輔導,經常進行家訪,不斷與學困生的家長進行電話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齊抓共管,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的成績得到提高。同時也要讓那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盡快脫穎而出,使全班的教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6、同校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強化研討,不單打獨斗。龐東小學三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此次三年級數學期中考試題就總體而言,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試卷難易適中,覆蓋上冊數學前5個單元的內容,知識面廣,科學性與代表性強,強調了數學的適用性與生活化,重視知識理解與過程的考查,試題的呈現形式多樣化,講求方法的滲透與能力的培養。本次考試,我班應考17人,實考17人。平均分分;85分以上有5人,優秀率18%;60分以上有20人,及格率71.4%;40分以下有3人,低分率10%。從考試結果來看,我班雖然大部分學生適應能力較強,解題,分析思路清晰,能聯系實際進行答卷,部分學生思維活躍,思路清晰,能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計算準確率較高。但也有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容樂觀,他們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且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欠缺。看到成績不夠理想的同時,我們更要把目光關注到試卷反應的各種問題上來,發現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分析和反思。一、試卷題型和得分情況分析:第一大題:我會填(20分)平均得分15.5分,錯的最多的是第1小題和第4和6小題,分別有17人填錯。從整體上講,大部分學生對於前面學過的知識的基礎部分掌握還是較好的。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學得糊里糊塗的。比如第一小題有10人出錯,「有一種。按理說,這個題,學生只要用圖上距離:實際距離計算就能得到結論。但就是因為考試前一天,我在給學生復習時,講到了一題「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克,合【】千克,學的知識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4小題,好多學生錯誤,這一題是對比例基本性質的考查,應用比例基本性質來解決,是相當容易理解的,但題目換了一種呈現方式,學生就無法做對了。。其他各題都有不同程度的錯誤,但比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夠。但大多數還是小范圍的。第二題是判斷題,第三題是選擇題,都有失分現象第四大題:我會算(28分)平均得分21.5分,其中1,計算題(18分),平均得分14.4分,錯的最多的是第3小題,有11人出錯,其次是第1,2題都有8人出錯。2,求各式中x的值題(9分)平均得分7.7分,錯的最多的也是第3小題,有12人出錯。3,求體積填空題(12分)平均得分9.4分,錯的最多的第1,2小題,分別有22,19人填錯。計算題的考試成績比較理想。這是由於我平時教學中把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以口算為基礎(課前練習口算),培養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以筆算為重點,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從考卷看出,大多數學生不但掌握了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而且計算合理、靈活、簡便。這充分說明:加強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教學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經。但是學困生一旦碰到靈活性的題目,就束手無策.例如:,不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和驗算。第五大題:我會畫(6分)主要檢測學生對確定位置及圖形的放大縮小掌握情況.平均得分5分,有11人做錯。正確率為90%關鍵錯在角度畫的不準,長度確定不好,還有個別學生將放大畫成了縮小第六大題:解決問題(25分)平均得分18分.正確率是63%,錯的最多的是第3,4,小題,分別有20做錯。這是整個卷面體現老師教學失敗的最明顯的地方.人做錯.主要原因是計算圓錐的體積時沒有乘1/3.第4小題是一道等積變形題,用方程解很容易解決的一道題,有22人做錯,主要原因已知條件,第三是不會求近似值.這個大題的每個小題正確都達不到100%,或多或少有錯,有極個別學生本大題只得了3—6分,真的可以認為是全錯。二、我班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1.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好,如:學生不能認真審題,認真答題。體現在列式計算後不寫單位名稱。還有的在解應用題後不寫答案等;2.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還不夠扎實,解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3.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尤其是學困生的正確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靈活的運用簡便方法。部分學生能列出應用題的相應的算式,但最後算錯了,比如說應用題的第7題。4.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或訓練的不扎實。5.學生對題型不夠熟悉,在答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自信心不夠。6.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還沒有到位,課堂教學缺乏知識拓展一類問題的思維訓練。體現我會畫和解決問題的第4,6,7題的方法上。7、兩極分化嚴重。學生間的兩極分化嚴重,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優差懸殊,學困生很難跟上學習的步伐,給教學和輔導帶來諸多不利。三、今後改進措施1.加強概念教學,特別是概念的推導過程、歸納過程,要讓學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這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重要前提。2.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例如口算、速算、計算中的巧算,常用數值的強記等。另外就是要經常性的的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科學編制一些簡易又能強化學習結果的材料,給學生解題設置一些障礙,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解答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3.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日常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細心審題、認真做題和進行檢驗的良好習慣。4.注重拓展提高,強化思維訓練,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做到「一題多變」,平時多收集資料,特別是要多整理易錯題、靈活題、實踐題,在講解時要講清講透,努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遷移類推、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5.培優補差,讓所有學生都有發展。針對部分學困生,要經常和他們的個別交流,平時要多給他們開小灶,查漏補缺,及時進行輔導,經常進行家訪,不斷與學困生的家長進行電話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齊抓共管,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的成績得到提高。同時也要讓那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盡快脫穎而出,使全班的教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6、同校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強化研討,不單打獨斗。

『拾』 怎麼教孩子學認人民幣換算呢

人民幣計算不熟悉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對不同紙幣面額的關系認識不清楚。面額一共有5角、1元、5元、10元、100元,拿出這些錢來讓他做數學題——上小學的孩子應該會加減法了——等他弄明白了面額之間的關系後,給他錢去實踐——自己去買點小東西,回來後總結一下。很快就明白了。也很快就找到花錢的快樂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簡單方法教小孩單位換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