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判斷鹽攝入量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判斷鹽攝入量

發布時間:2022-10-23 07:24:36

『壹』 怎樣計算每天食鹽的攝入量呢

你買500克食鹽後,1己下購買食鹽的日期,當這500克食鹽吃完後,再記下日期,那麼你就知道這500克食鹽吃了多少天,用所吃鹽量除以吃鹽的天數,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數,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鹽攝入量。另外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醬油也是我們膳食中的另一主要來源。所以在計算食鹽量時,也應加上通過醬油所攝入的食鹽量,計算方法同上。但要說明一點,醬油中食鹽含量為18%左右,你只要將醬油用量乘以18%,即得出人均通過食用醬油攝人的食鹽量。將此量加上食鹽量,便是你家中每人日均的食鹽量。

『貳』 少吃鹽的標準是什麼

如何判斷吃鹽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號召人們每天攝入的鹽不要超過6克,否則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一天中吃進了多少鹽呢?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日常飲食中,人們對鹽的攝入主要來自飯菜和其他食品中。飯菜中鹽的含量沒辦法做到精確的判斷,尤其是在餐館里吃飯時,只能根據食物的咸、淡來猜測。但是,從超市裡買回來的帶包裝的食品上,大部分都標明了鹽或鈉的含量。鹽由鈉和氯化物組成,只要把包裝上鈉的含量乘以2.5,就是鹽的含量。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通過食品包裝上的標識,判斷一種食物中是否含鹽過多,以及自己每天吃的鹽是否超標。英國食品標准局給出的標準是:對於一個成人來說,如果食品包裝上註明每100克含1.25克以上的鹽或0.5克以上的鈉,即表示含鹽量超標了;如果註明每100克含0.25—1.25克的鹽或0.1—0.5克的鈉,說明含鹽量是適度的。對於兒童來說,不同的年齡段對鹽的攝入標准也不相同:0—6個月的嬰兒,每天應不超過1克;7—12個月的嬰兒為每天1克;1—3歲的兒童為每天2克;4—6歲為每天3克;7—10歲為每天5克;11—14歲以上為每天6克。

此外,減鹽運動還提醒大家,平時要少吃腌制食品、少喝湯、少吃方便麵,因為湯料中平均含有60%的鹽,喝越多的湯就是吃進越多的鹽。

『叄』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一天吃了多少鹽哪些人應該特別注意

鹽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調味品。烹飪時,你不能放醬油、醋,但你不能放鹽。但現在我們的飲食吃更多的鹽,吃更多鹽的危害現在公眾逐漸知道了。特別是對於高血壓患者,他們非常注意每天的鹽攝入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天吃6克鹽。家裡有廚房秤的朋友可以用廚房秤稱這6克鹽,對於沒有廚房秤的人來說,他們也可以這樣做。

啤酒瓶蓋其實也是非常好的稱量工具之一,一個帶著墊圈的啤酒瓶蓋可以裝下4克鹽。拿掉啤酒瓶蓋中的墊圈,這個啤酒瓶蓋就可以裝下6克鹽。這種稱量方法對於做飯的朋友來說也非常直觀,每天炒菜的時候提前把食鹽稱量出來就可以。

過量的鹽攝入可能對健康造成明顯的危害。大多數飲食指南推薦的鈉攝入量不超過每天2300毫克,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鈉攝入量不超過1500毫克。根據中國居民每日營養學會的負面影響,每天1800毫克。在醫院,鈉含量可以通過血液測試或尿檢來監測,但一般只針對特異性醫學症狀後的檢測項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高鈉飲食引起的生理反應來判斷是否吃了過量的鈉。

『肆』 炒菜的時候如何判斷放多少鹽

炒菜時判斷放鹽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結合菜質的含水量和分量,一次少放一些,攪拌均勻後,再通過品嘗二次放多少。

『伍』 如何分辨吃鹽過多,巧用這4個方法,讓你有效控鹽

跡象1:嘴干口渴
在食用了含有大量鈉鹽的食物之後,身體里的鹽分和水分比例失衡。為了恢復兩者的平衡,大腦就會發出口渴的信號,促使人使勁喝水。
薯條、香腸、鹹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鈉,吃太多會擾亂體液平衡,讓人感覺更加口渴。如果吃了太鹹的食物,建議多喝水,以恢復細胞中的體液平衡。更重要的是,應該馬上著手調整飲食,控制食鹽量。
跡象2:反應變慢
鹽吃得太多,補充水分又沒能及時跟上時,會導致身體不同程度的脫水,而一旦脫水的話,人就不能清晰地思考問題。研究發現,與體內有充足水分時相比,輕度脫水會造成女性在注意力、記憶力、推理能力和反應時間等認知功能方面表現變差。加拿大對1200名成年人的長期跟蹤研究發現,與低鹽飲食參試者相比,吃鹽過多的人大腦衰退速度更快。
跡象3:手指變粗
對一個人來說,如果突然發現在體重沒有任何增長的情況下,手指卻戴不進去原本尺寸適合自己的戒指了,那麼這很有可能是水腫造成的。
美國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身體局部水腫可能是心臟病、腎病等潛在疾病的徵兆,也可能是吃鹽太多,導致身體組織中液體過剩所致。
跡象4:頭痛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與每天攝入1500毫克鈉的人相比,每天食用3500毫克鈉的成年人頭痛的可能性高出了近1/3。
跡象5:總想排尿
喝了太多的水並不是讓你尿意頻繁的唯一原因。令人驚訝的是,吃了太多的鹽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當人體攝入了過多鹽的時候,人體的腎臟器官就會加班加點地工作,這樣才能把體內多餘的鹽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小便量增多的問題。
跡象6:胃潰瘍
美國《感染與免疫》雜志刊登的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食鹽攝入過量與胃潰瘍和胃癌存在重要關聯,該研究也給人類敲響警鍾,出現胃部不適時,可先考慮日常飲食是否過咸。
小建議:用醋等調料代替鹽
烹調中盡量用醋、薺末,胡椒等香辣調料來代替鹽分,減少食鹽的數量;少食用零食,特別是深度加工後「味重」的零食,用水果、酸奶等健康食物代替零食;不吃泡菜、火腿、罐頭等加工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鹽不能多吃,但也不能吃得太少。研究發現,吃鹽過少會使體內的含鈉量過低,出現食慾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疲勞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等症狀。

『陸』 如何客觀評估居民的食鹽攝入量

一般採用兩種方法調查。一種是問卷調查。選擇某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群,發放問卷調查。設計的問題可以是你家幾口人?每月消耗食鹽多少?等等。另一種是針對上述人群,做每日尿液含鈉量測定。測定尿量、含鈉量,從而計算出每日食鹽攝入量。
前一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是可靠性比較差。後一種可靠性明顯提高,但是工作量很大。就看你為什麼要調查,以及可以採取的人力、物力了。最好是兩種都用。如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就是用這兩種方法調查做「北京市居民食鹽攝入水平現況調查 」的。
簡介如下: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食鹽攝入水平.方法 採用分階段抽樣法抽取城區、近郊區和遠郊區各1個,進行6歲以上人群抽樣調查.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並測定24小時尿鈉含量.結果 調查對象24小時尿鈉含量的中位數為194.58mmol,相當於11.37克食鹽.其中,城區165.79 mmol(9.69克),近郊區200.43 mmol(11.71克),遠郊區226.80 mmol(13.25克),遠郊區人群最高(P<0.01);男性214.20mmol(12.52克),女性180.06mmol(10.52克),男性人群高於女性(P<0.01);6~18歲組130.34mmol(7.62克),19~59歲組214.20mmol(12.52克),60歲以上組187.45mmol(10.95克),19~59歲勞動力人群最高(P<0.01).結論 北京市居民食鹽攝入量仍很高,急需加大幹預力度,減少高鹽飲食對健康的危害.
見《中國健康教育》 2008年5期

『柒』 炒菜的時候如何判斷放多少鹽

其實炒菜放鹽沒有必要按重量計算,菜譜才會說放幾克鹽,實際炒菜時是不會計較克數的。建議你用固定的小勺子放鹽,這個勺子可以是吃冰激凌或酸奶用過的,小勺子放在鹽罐里,每次用勺子量鹽,慢慢你就知道什麼時候放1/3勺,什麼時候放1/2勺,什麼時候放1勺了。開始建議先少放,如果不咸可以再加鹽,如果一次放多了就沒辦法了。

『捌』 鹽攝入量如何計算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控制在大約25克(6茶匙)以下,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除了三餐中注意控制外,還要當心零食裡面的隱形糖和鹽,喝一罐600毫升的可樂,就已經攝入糖約63.6克,超出建議量的2倍多。常見的一瓶500毫升冰紅茶,攝入糖也有46克。如果你吃了一罐豆豉鯪魚,那麼攝入鹽已達8.2克。一碗方便麵,攝入鹽也達6.7克。

人的身體需要鹽原因

生命是從海洋演化而來,人類同樣如此,這體現為人的汗水、淚水和海水中的鹽和其他成分比較相似,因此維持生命必須要有鹽。

通過鹽中的鈉離子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從而調節人體對水的需求。如果細胞外液中的鹽過多,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會增高,把細胞內的水吸出去,然後刺激神經,讓人感到口渴並喝水補充水分;反之,則需要通過出汗、排尿等途徑排出多餘的水,以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平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6克、人民網-鹽的攝入量多少為宜還有爭議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判斷鹽攝入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