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800米跑步技巧
你把800米分成3段路程來跑:300米,200米,200米。
第一階段,300米。這是起跑階段,也是給後面的路程打基礎的階段。你在這一部分能有一個好的發揮,對全程都會有所幫助的。具體要求就是。從發令槍響的那一刻開始你就要以自己的正常的速度開始跑。所謂的正常速度就是指,你在大街上碰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學,你向他(她)跑過去時用的速度。注意,你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放輕松,平常心,不然很容易因為緊張導致全身筋肉不能正常工作,提前疲勞。
進入第二階段後,你的身體已經暖和起來了。這時候就可以比上一次更快的跑了。只需要提高一點速度就好了。千萬不要一時興奮而猛然過度提速。速度每增加一點點。身體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驚人的。你學過物理,知道動能定理吧。功=質量*(速度)平方。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不要給自己的身體增加過多的負荷。這樣你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決勝階段領先。
第三階段,已經快要到終點了。你只要告訴自己:我能行,我還有200米就跑完了。然後提速跑就行了。宗旨是越快越好,但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
你按照這個方法,在課外活動時練上三、四次,掌握自己身體的運動規律,相信一定會有所幫助的。祝你取得好的成績
B. 小學生400米的短跑技巧有哪些
小學生 400米 短跑技巧
1.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
2.呼吸方法:400米跑的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跑到300米左右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3.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4.跑400是一開始用中等速度跑,200米開始加速,離終點100米時沖刺。這樣就很快。
C. 學生跑步不累的小技巧
跑步不累的小秘訣如下:
1.跑步前補水跑步的時候人體加速揮發水分,水分被大量消耗後將引起人體的缺水。這個時候適宜在運動前喝一些葡萄糖或者溫水、淡鹽水,不但可以提前補充水分,還可以讓喉嚨在跑步過程中更加舒服。
2.鼻吸口呼在跑步的過程中,不少人都感到了口乾舌燥,有的還會出現嗓子疼的症狀。除了缺水的原因外還有跑步的時候過猛的呼吸和環境導致的呼吸道疼痛。
3.注意呼吸的節奏,會讓更加容易地跑完全程,更加容易堅持下來。要抓住跑步的節奏,呼吸的規律很重要。還要制定一個計劃支配諫度,要知道500米和1000米需要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需要均勻速度,以免跑不完全程。
4.避免頭部震動在跑步的時候,有的人會頭暈眼花。遇到這種狀況,就要明白是頭部的震動引起頭暈的。在跑步的過程中震動不可避免,可是一定要注意,將頭部盡量保持直線運動,避免震動。上半身挺直、雙腿不要抬太高,會幫助跑步更平穩。
5.跑步的過程中注意節省體力在跑步的時候,要均勻分布體力,不要隨意打破自己的節奏,因為節奏一打亂,再想堅持下去就困難了。所以千萬不要隨意超越別人。正確的做法是用自己的節奏,哪裡要加速、哪裡要勻速。
D. 小學生怎麼練習跑步,讓跑步速度提升
小學生提高跑步速度方法:
1、每周長跑一次
每周跑3-5次步,但其中一次需是長跑,且距離要不斷增長,時間盡量縮短,因為長跑能鍛煉人的有氧能量,讓人心血管系統更有效率,而人的有氧能力增強後,自然跑步速度就會變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跑步過程中容易出現缺氧狀況。
2、練習100米加速跑
訓練時,還要練習加速跑,因為速度的提升離不開加速跑技巧的掌握。通常,在輕松跑後練習4次加速跑,每次加速跑持續20-30秒。
3、練習負減速法
每周1次速度練習雖然是必須的,但練習使用負減法也很重要,因為快速跑後如果不適當在沖刺階段減緩速度,容易出現摔倒等情況。練習時,建議先輕松跑,然後再加速,最後減速。
E. 小學生跑步完後怎樣才能很快恢復體力
有此一問的,一般是這個小學生體質較差,平時沒有煅煉的好習慣。
要提高體質還要注意營養,但都到這個社會了,估計營養過剩的偏多,一般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練習跑步要循序漸進,每天保持一定的張度就好,例如:每天跑多50米或半分鍾。在1公里強度內跑的,天天跑基本上沒什麼問題,成年人在5公里以上的最好一星期至少休息兩天,小孩子酌量吧(感覺象吃葯),如3公里以上。提高體質無捷徑可言,如不按上所述沒其它方法。
注意跑後不能馬上坐下休息,最好改為慢走,因為身體血液流動較快,如讓身體馬上停下來會導致血液迴流,出現腦部供氧不足,如頭暈,惡心,嘔吐等現象,甚至出現更大的傷害。
我長期跑步,即便是15公里跑完,五分鍾後呼吸也必定回復正常。
F. 小學三年級女生跑步注意事項
1. 專業的熱身
熱身是我們跑步時最應該注意的問題,現在有不少朋友根本不知道熱身的重要性,他們為了省時間根本不熱身,或者是隨性的熱身,根本不把熱身當成一回事兒,非常的敷衍!
其實跑步前我們一定要進行專業的熱身,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全部活動來!一套專業的熱身下來,你必須保證關節發熱,靈活,呼吸平穩順暢,肌肉韌帶彈性更佳!
飲食飲水的時間分配
跑步少不了補水和攝食,所以我們飲水,吃飯的時間也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符合科學的運動規律!如果你選擇晚上跑步,吃過晚飯後一小時再去運動,這樣可以防止胃部疾病!
如果你是早上去運動,起床刷牙洗臉後一定要及時的喝兩百毫升水,吃兩個小麵包,然後我們再去跑步,這樣身體就會更好,不容易出現力竭,口渴,脫水的問題!
這一個跑步的注意事項很少有人知道,我們早上跑步時一定要將睡眠和跑步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運動效果,如果你的睡眠不足,跑步就不是健身了,而是傷身!
如果你選擇午後跑步,中午最少要睡40分鍾以上,這樣可以讓精神體力都有一定的恢復!如果你選擇早上去跑步,那你一定要晚上早睡,最好十點半入睡,五點左右起床
G. 小學生400米怎麼跑(技巧)
01
做一些准備活動,熱一熱身,十分重要。
還可以喝一些葡萄糖。
H. 小學50米跑步技巧和動作要領
第一步,50米跑,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孩子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後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就變成了大問題。
技術動作的規范合理主要表現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出節省化和效率化。能夠使孩子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應該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作用於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
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別的。
但實際上很有可能在50米以內的短程節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麼,這個孩子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
如果通過針對性的系統訓練,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夠保持他原有的步頻和速度;那麼他的專項成績和全程的步頻指標也肯定就相應地上去了。
第二步是必須掌握的技術,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起跑階段
採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動作過程主要包括『各就位』,『預備』,『跑』,三個環節。
1. 當聽到『各就位』時,兩腳依次前後踏在起跑器的支撐面上,後膝跪地,兩手撐於起跑線後沿,兩臂伸直,兩手距離與肩同寬,四指並攏與拇指成拱形支撐。
2. 聽到『預備』時,平穩地抬起臀部,臀部抬高於肩,重心前移,此時重心主要落在兩臂和前腿的腳掌上,前後腿應保持一定角度,不能蹬太直,兩腿緊貼起跑器,使整個身體如緊壓的彈簧一樣成穩定狀態。
3. 聽到『跑』後,兩手迅速推離地面,兩臂屈肘做有力地前後擺動,同時兩腿迅速蹬離起跑器。
起跑後的加速階段
上體主動前傾,後蹬積極有力,蹬地腿蹬離地面後,起跑後2--3步兩腿沿著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著地,隨著跑速的加快,兩腿著地點逐漸合攏到一條直線兩側。
起跑後就轉上加速跑,前幾步要小步,保持身體向前傾斜,讓身體重心慢慢地升高,千萬不要一下子抬起身體重心。
在加速跑中要注意:
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點。
②掌握好步幅,逐漸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體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長與步頻,隨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後蹬角度和前擺高度。後蹬角度小,蹬地動作幅度大,則加速快。前擺稍低,加快動作周期的速度。
途中跑階段
跑是支撐與騰空快速交替的周期性動作,動作結構分為後蹬與前擺、騰空、著地後緩沖三個緊密聯系的動作階段。
1. 當身體重心迅速移過支點的垂直面,支撐腿緩沖達到一定限度時,開始後蹬,此時擺動腿擺過支撐腿並迅速帶動同側髖關節向上擺動,支撐腿在擺動腿的配合下,積極蹬地,繼續伸展髖關節和快速有力地伸展膝、踝關節。
2. 著地緩沖,當身體重心移過支點後,膝踝關節應繼續彎曲緩沖,當緩沖到一定限度時,擺動腿略超過支撐腿,大小腿折疊角度最小,在最大緩沖時,膝、踝關節彎曲如被壓緊的彈簧狀態,不但減小了著地時的阻力,也為快速有力的後蹬創造了良好條件。
要注意:眼看前方,不要昂頭或低頭。昂頭,看不見前方路易出現搶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危險;低頭,沒有方向感。無論昂頭和低頭都不利維持身體平衡,易產生分力阻礙向前運動。要看準目標,保持鬥志,一鼓作氣,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或減速跑,特別最後10米左右,最易減速。
終點跑階段
終點跑與途中跑技術相同,應保持自然放鬆的跑法,在進入終點時,上體前傾快速擺臂,在距終點線前一步時,上體極速前傾,以胸,肩部撞壓終點線。
終點沖刺跑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採用沖刺技術,在接近終點線的幾步,身體逐漸前傾,最後一步加大前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終點線做沖刺動作;太遠或太近沖刺都不好。恰到好處時會有意外收獲,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緊張而按表動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績。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跑過去。把終點定遠5-7米,保持高 速跑過終點,避免減速沖刺。
第三步就是相應訓練方法
高抬腿跑
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盡量快速。兩臂前後擺,上身挺直,目視正前方,前腳掌著地,兩腳先後抬起與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勢兩腳交替向前勻速前進。在高抬腿跑的過程中,上身應始終保持挺直,逐漸加快抬腿頻率。高抬腿跑能促進50米途中跑的步幅。
小步跑
也是經典訓練動作之一,練的是一種感覺,腳蹬地的感覺。身體重心微微向前,兩眼平視前方,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腿自然伸開用前腳掌著地。支撐腿三關節充分伸展,骨盆前送,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步跑主要增加踝關節的支撐力量,提高跑的頻率,而且能提高人體的協調能力,改善身體各關節特別是踝、膝、髖關節的靈活性。
單腳跳
身體保持直立,兩臂自然擺臂,單腳起跳,前腳掌著地,著地後緩沖連續跳起。行進間單腳跳連續主要促進前腳掌力及踝關節力量,有助於50米加速。
跑樓梯
前腳掌著地,以高頻率來向上攀爬樓梯,距離不要太長,力求短期加速。
擺臂練習
眼睛直視前方,肩部盡量不晃動,手臂大約成90度角,放鬆自然擺動,可以體會不同擺動速度。
起跑訓練
作為一個短距離項目,起跑十分關鍵,可以讓同學幫忙發令,找到一個感覺,提升反應速度。主要訓練反應和精神集中。
韌帶訓練
其實韌帶也是跑步的一個核心,壓好韌帶,成績又會有新的突破。
深蹲
練習腿部肌肉爆發力,還是很有效果的。
I. 小學運動會500米長跑有什麼技巧
1、注意跑的節奏與呼吸配合。
2、加強腿、臂的力量,強調用前腳掌內側著地。
3、多做柔韌練習,增強弱肌肉群的力量,使各部分肌肉力量發展平衡。
4、多練習上體保持正直的慢跑、中速跑、變速跑和跑的專門性練習。
5、訓練時不宜過量喝水。訓練後適當補充一些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