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申論如何得高分
申論考察能力分為: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達,為更直觀讓大家理解,可以解讀為:信息輸入、信息加工及信息輸出三類能力。
信息輸入涉及兩方面問題:第一是從何獲取信息,第二是要記憶哪些內容?記憶到什麼程度?
由於《申論》主要測查從事政府公務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最為直接的體現在命題人對申論材料的選擇上,側重於政府社會治
理方面問題或與政府公務員工作實際緊密結合的社會現象與問題,具體情況詳見最新真題。因此,大家在復習備考期間要多關注當下政府工作重點及社會治理新動向。
途徑有:黨媒,官方媒體,常見的有人民日報時評,如果想要更多渠道,學習強國APP及各類新聞資訊站也可以一並關注,建議精力有限的就看人民日報時評。
這些時政要點的積累不能只停留於背誦,而要學會用於答題,記憶+練習結合。
信息加工則對應考綱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准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同時准確把握事實所蘊含的趨勢、矛盾和本質問題。不僅要讀懂材料本身,就是信息輸入,還要結合自身的自身做好信息加工,這就要靠積累與生活經驗讀懂材料表象之下的本質問題與言外之意。閱讀理解能力訓練不僅是概括歸納的基礎,也是讀懂材料作答其他所有申論題目的前提。
信息輸出,即考綱要求的綜合分析和提出與解決問題能力,這兩種能力對大家又提出來進一步的要求,也是申論考察中的重點與難點,分析與綜合是我們認識事物,做出判斷或選擇中常用的邏輯分析路徑。對於申論考察來說,綜合分析是對材料里給定的信息進行全面辯證、有深度地分析,從而揭示問題或現象的實質,提出自己的見解。
提出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建立在考生的知識與生活經驗之上,首先要准確地界定出材料中給出的問題,然後提出針對有效的對策措施,既需要考生對宏觀對策的把握,也需要考生對於微觀舉措的了解,既要做好相關的理論積累,也要積累具體的解決措施。這樣考試時,才能做好要求考生作答的中觀對策措施方案等。
而文字表達能力,簡言之,就是要求考生運用現代漢語,表述觀點進而寫一篇議論性文章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多關注與命題題材相關社會問題,多積累社會實踐中解決有關社會治理問題的方法措施,積累的同時加強真題訓練,這樣才能答好申論。
『貳』 國考申論有哪些技巧
《2017國考必勝課程申論篇》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7nYFbZQD87e8IIRXIheNhg
2017國考必勝課程申論篇|2017中公系統精講班|2017國考導學班|《細說公考》之行測資料分析.avi|《細說公考》之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avi|《細說公考》之行測數量關系認知.avi|《細說公考》之申論綜合分析.avi|《細說公考》之申論初知識.avi|《細說公考》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那些事.avi|講義|2017國考基礎考點班-申論-馬平-10.avi|2017國考基礎考點班-申論-馬平-09.avi|2017國考基礎考點班-申論-馬平-08.avi|2017國考基礎考點班-申論-馬平-07.avi|2017國考基礎考點班-申論-馬平-06.avi
『叄』 申論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申論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是立意要准確。技巧點撥立意是確定文章總分論點的過程,論點是議論文的核心觀點,也是構成議論文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中,論點可分為總分論點,總論點是文章的總觀點,分論點則是對總論點的支撐。
立意最基本的要求為准確,也就是文章觀點要符合命題者的意圖,要不跑題、不偏題,主要方法是題干點睛法,簡而言之,就是需要充分分析題干,從題干中提煉出觀點,具體為提煉關鍵詞、判斷邏輯關系、提煉總論點、提煉分論點。
申論的特點
申論,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中,考生根據指定的材料進行分析,提出見解,並加以論證,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考試。
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
『肆』 申論如何提高的經驗
導語:申論答題模式,永遠是先看題目再看材料。帶著題目去看材料,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有個方法,推薦大家使用,就是對每段材料最好能在後面寫幾個字概括下,然後把材料進行分類。
首先、改變一個誤區。
很多備考者,在拿到真題參考答案或者某些機構推薦的一篇範文後,第一時間就會把那些條條框框背誦下來,認真掌握了這些材料就足夠了,甚至是全部列印復印下來,逐條一遍遍的背誦,只有如此,自己的申論成績才能提高。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我們准備材料,主要是思維與寫作思路、語言的運用,那些大家自認為情有獨鍾的舉措(措施)在考試的時候不一定能夠用得到。同時,關於評論性文章,似乎大家都很喜歡,甚至包括我,對於人民時評等也愛不釋手。不過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類似人民時評的文章並不適合咱們申論最後一題的作答。因為一篇時評的題意范圍過於狹窄。不過,人民時評卻為我們回答前面幾個小題提供思路,也為我們最後一題提供方法與框架。通過對時評的學習,時間久了,不僅掌握了言語表達,也掌握了答題框架與思路,對我們的申論寫作是有很大裨益的。
其次、關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任何一篇文章,開頭部分都很重要,一篇優秀的文章,開頭部分更是重要。倘若開頭不精彩,讀者(評委)也就無心再繼續讀下去了。開頭部分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在我們閱讀相關報刊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學習一下作者是如何進行寫作的,然後再錘煉自己的文字。可以試想一下,若你在寫任何一片文章的時候,開頭部分都引人入勝,那麼你的概括題、分析題、角色題都能取得相映成績,而這剛好決定了你最後一道試題的層級分數。同樣,結尾部分作為畫龍點睛的總結,也是需要我們重點學習的,多讀一讀好的文章的結尾就可以了。
再次,關於文章的具體段落。
前面幾個小題,段落要求不是很嚴格,因為有嚴格的字數限制,而最後一個大題,段落要求就比較嚴格了。雖然現在不提倡「八股文」式寫作,但文章分八段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個就需要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當中,自己概括、總結,嘗試將自己的文章也往八段的方向努力。因文有差異,這里不具體講了。
最後,關於文中的`措施。
關於這一部分,大家可以直接舍棄,簡單了解一下就好。除非文章明確要求讓你寫策略,也要結合材料來寫,否則,即使你遺忘背誦的舉措再華麗、再文采斐然也毫無用處。現在已經不是策論文為主的時期了。答題結合材料就好。
一、備考申論一定要搞清楚申論會考什麼主題
要想搞清申論會考什麼主題,不如先搞清楚申論不會考哪些主題。
1、涉及外交、台海、國防、反恐等相關問題的主題,這類主題敏感性過強,超出了申論的測查目標,也不是考生能夠准確把握的,一般不會考。
2、在實踐工作中並沒有形成較成熟解決方案的社會問題一般不會考。這類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正處在摸索階段,經驗尚不成熟,如果拿來做申論主題,對出題、判卷標准設置都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這樣的問題一般也不可能考。
3、已經考了多次的主題一般也不會再考。教育專家認為,重復度過高的主題不會以相近的角度再次出現。即便有相似的主題,但它們考查的具體切入點也必定是不一樣的,如創新主題,有的角度是科技創新,有的就從創新習慣、創新文化的角度來考。
二、答案源於材料但不限於材料
申論不同於語文閱讀題。從原文摘抄的方法是很難得到高分的。申論作答講究源於材料而高於材料,如果每個考生都在考場上照抄、照搬材料,那麼如此千篇一律的答案會使判卷老師產生審美疲勞,故而你的成績只可能趨於平庸。因此,作答申論題目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
三、挑一本好書,平心靜氣的閱讀
在備考申論時,一本好的申論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切實了解到申論考試的命題思路、閱卷規律,以及學會評判如何作答才能夠獲得高分,如何作答是拘泥於套路的。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問題,才有可能在申論備考中做到針對性,才有可能取得比較理想的分數。
四、申論一定要動筆練習
古語有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申論成績的提高讀書很重要,但又不能僅僅靠「讀」書。只有「讀」、「練」結合才是復習申論的王道。通過閱讀參考書籍,首先明白什麼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後,再練筆才是事半功倍的申論復習方法。否則只讀不練是徒勞無功的假把式,只練不讀是事倍功半的傻把式,必須做到先讀再練,才能攻克申論。
(一) 對於注意事項,相信很多考生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做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到細心,這部分技巧不多,但是要求要注意尋找關鍵信息,合理安排考試時間,不能出現任何危害的行為。想要考試成功,還需要進行對應的習題訓練,藉助題庫進行科目及專項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 給定資料需要進行認真訓練並突破,也是考試的一個重點。很多考生對這部分的考試都感到難度較大,感到非常吃力,原因在於沒有掌握好具體的閱讀技巧,關鍵在於深入了解材料的具體意思,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
1、找出每個段落的關鍵詞。
2、根據每段大意對層次進行具體劃分。
3、 快速回顧給出材料的段落以及具體的意思,然後進行全面理解。
(三)作答要求。對於給定的資料要注意進行深入閱讀,如果不存在作答要求相關指引,不管跑得再快也可能無法到達終點。因此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重點,掌握材料的主題,然後進行推測,這也是復習和考試的重點。
1、申論不懂題乾和意圖,深陷低分魔咒?
很多人在申論學習階段上讀不懂題干,不清楚命題人的想法,所以申論復習時要學會領會領導意圖。領導講話總是留有空間的,題干教會我們的就是通過這句話轉化為線下,需要你把這句話轉變成我們可以到材料中去找可以落地的方式方法等。
2、讀得懂卻找不到、找不全要點?
不管是碎片化的案例,還是對話溝通式的所有的題目,我們都要從題干中明白自己要找什麼,然後在材料中去找到它。從材料中提取要點的過程就是申論的另一個本質,叫做化繁為簡,化繁為簡的本質是用更加精煉、更加關鍵、更加具有總結性的詞彙來進行提煉總結。貴州省考的絕大部分申論都基本上是由問題、成績、做法、效果、意義組成的,所以如果題干讀懂了,找出材料中的問題然後反推對策,羅列出總結性更強的詞句,在限定字數內寫並反推對策即可。
3、不懂時間配置?不知評分標准?
當考生不如當閱卷人,當了閱卷人之後才會知道怎麼寫更容易得分,怎麼寫有可能丟分。只當考生不當閱卷人,就永遠不能感受到評分比想像中簡單的多,也永遠感受不到這樣一個評分基礎之上,應該怎麼應對和答題才能迎合閱卷人。所以應多做試卷,然後是相互閱卷,甚至學會給自己閱卷,去看看自己的分數到底怎麼丟的,下來思考總結,以此提升考生們的閱卷人思維,提高申論分數。
4、似曾相識卻不會?會做又很慢?
訓練命題人思維,一段材料中有什麼要素,基於要素來組裝,比如材料中有問題,可以出一個概括問題的概括題;材料中有做法,可以出一個概括做法的概括題;材料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話,可以基於這句話鏈接到材料的大部分段落等。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幾個材料,比如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然後認真的一段一段讀,去提煉並識別要素,然後組裝題目,把要素提煉出來放進去。
1、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就是讀者運用本身已有知識、經驗和方法順利進行閱讀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記憶能力及其閱讀速度。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讀者需要不斷完成由事實上升到觀點、由具體問題上升到本質屬性,把一堆材料劃分為幾類材料。
把分散的事物綜合為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事物,由給定材料內的事物聯繫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一則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會從中獲得不同的信息。有的應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應考者則看的淺些,這樣就可以充分反映出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
2、提高分析歸納能力
分析歸納就是指對材料的提煉加工,其能力就是從思維的具體到思維的抽象。申論考試給出的材料並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僅僅是半成品,這些材料有些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有些則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有些內容反映了質的東西,而有些內容甚至完全是濫竽充數,增加對應考者的迷惑性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應考者能夠在眾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體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
3、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公務員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進行書面匯報,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主要表現為:規范、用詞准確、簡明扼要、說理透徹。申論的問題雖然非常靈活,但是對申論語言的要求一般沒有很大的變化。其中間接可以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伍』 申論答題技巧有哪些
申論是公務員資格考試的科目,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那麼申論答題技巧有哪些?1.按部就班,順序作答。從題目的分值設置上可以看出,題目一般都是先易後難的,所以最好還是按部就班,按順序作答。2.慧眼識珠,找好要點。找好要點才能使作答全面,條理清晰,才能得到高分數。3.面面俱到,仔細審題。題目可以傳達出重要信息,仔細審題是答題制勝的關鍵 4.清晰整潔,保持卷面。此外,最重要的是在考場上,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焦躁。
【拓展資歷】一、申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國家公務員資格考試的其中一個科目。申論考試需要考生針對一段材料,通常是社會事件、民事糾紛等,進行歸納整理,提煉概括,對材料、事件問題有所說明、申述,在此基礎上發表中肯見解,提出方略進行論證。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申論」一詞,出自孔子所說的「申而論之」。從字面來理解,「申」為引申、申述,「論」為議論、論證,「申論」則指針對特定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展開論述。綜合起來理解,"申而論之"代表一種引申性的論述方式。作為一種應試文體,申論最早出現於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之中。經過幾年的實踐,以及專家學者們的改進與完善,申論現已成為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門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申論是測試考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方法,但與傳統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據給定題目展開論述,側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憑自己的主觀好惡去立論選材,盡情張揚個性地放言宏論,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寫作水平,即「紙上談兵」的能力,而無法全面體現考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申論則不僅限於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進行考察,更側重於考察應試者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現實針對性,能讓考生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能。
三、作為一種專用於選拔錄用國家公務員的應試文體,申論適當地借鑒了中國古代科舉應試中「策論」的一些經驗與做法,但在內容上比「策論」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在形式上比「策論」更加靈活多變。「策論」大多要求應試者就一些重大問題展開論述,即論證某項國家政策或對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側重於考查應試者解決問題的能力。申論則要求應試者從一大堆反映日常問題的現實材料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全面考查應試者搜集和處理各類日常信息的素質與潛能,充分體現了信息時代的特徵,也適應當今國家公務員實際工作的需要。
申論考試摒棄了原來的簡單議論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不單單涉及到議論文一種文體。
因此,概括的說,申論是以閱讀理解給定資料為基礎,對給定資料進行申發論述,主要依託給定資料提供的事實和觀點展開分析和評論的考試形式。
『陸』 申論如何拿高分
申論都是主觀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具體怎麼寫才能拿分,這一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申論的評分規則。
1.申論小題(客觀題)
①按點得分。要點包含關鍵字、詞和句子,要點要全面,句子要通順,價值觀要端正;
②要點來源材料,可以抄短句,但是長句和段不能抄,總的來說還是圍繞關鍵詞展開,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綜合歸納能力;
③三觀端正,有邏輯性。答案直接要有因果、順承、遞進等關系,讓閱卷老師看出你的歸納總結能力。
2.申論大作文(議論文)
①申論,就是」申而論之「,回答要從材料出發,就材料論材料,大作文題材不限,但要有議論部分;
②包含關鍵字、詞和句子,整體的表達要有一個層次,邏輯性高會加分;
③」抄「材料,必須抄材料中和大作文契合性高的總結性文字,不能太多,文章80%以上要是原創;
要直接給出觀點,然後圍繞觀點展開,沒有觀點,文章直接就掉檔了。
④回答要緊扣主題,價值觀端正,段與段之間要有邏輯性。
在知道審題的標准後,那我們也基本知道按照以上標准作答才能拿高分,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該怎麼才能回答到點子上呢?針對這些,先來說下我總結的兩點申論答題小技巧!!
1. 閱讀、分析材料技巧
①第一遍精讀全部材料,分清段落,圈畫關鍵詞句,找出材料關鍵信息點;
②找出關鍵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精準總結;
③針對題型的要求,在關鍵信息的基礎上對材料內容進行系統概括。
2. 大作文寫作套路
①寫問題現狀,引出自己的觀點(問題現狀從材料里總結);
②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提出3-4個左右;
③提出對策,對照原因去寫對策,要承上啟下去表述,對策也要有可操作性;
④結尾升華主題。
『柒』 申論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申論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如下:
1、有一個亮眼的標題,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簡明扼要的標題能迅速引起評卷人員的注意。
2、正文的寫作可以採用常用的三段式寫作方式,即先提出問題,然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要開門見山,簡要地指出問題所在,分析問題要緊密結合材料,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切忌語言啰嗦,同時注意分析問題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來進行。
3、卷面應盡量保持整潔,避免過多的塗抹,會提升老師對於卷子的整體好感。
4、寫作開始之前,考生應該在腦海中有一個大致的寫作輪廓,不要想著寫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申論的內容要求
申論就是寫作,一般會給一大段的材料,這一大段的材料由若干看似凌亂的小材料拼湊而成,需要你自己去閱讀、總結、歸納。閱讀這樣一片材料一般需要25-40分鍾的時間,內容大都和當年的國家大事或關乎民生的大事有關,這需要平時多關注實事,以及每一件實事的解決辦法。
材料後面會出題,一般2-3篇小作文,每道題200-400字以內,最後有一篇大作文,800-1200字以內。從閱讀到完成寫作,一般2-2.5小時。
『捌』 申論的寫作技巧
1.簡明精煉
標題要做到言簡而意賅,用最少的文字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簡潔有力,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用詞精煉,語句簡明,使閱卷者一眼就能看明白,忌繁瑣饒舌。具體到字數,原則上單層標題不應超過一行,復合標題不應超過兩行。
【真題鏈接】
「給定資料7」中講述了農婦劉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間發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請你以這個故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結合「給定資料」,並注意聯系當前社會實際和自身體會;
(2)觀點明確,內容充實,層次清楚,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
【分析】
標題「道德重建,是社會、民族、國家的未來」雖然是一句普通的陳述句,但是簡明精煉,直接道出「道德重建」的重要性,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體現主題
標題的作用還要能夠體現出題干對主題的要求和材料的主旨,尤其對於明確給出文章主題、立意方向的題目,標題可出現題干給定的關鍵詞,以免造成「跑題」。
【真題鏈接】
參考給定材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分析】
題干要求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那麼文章寫作的關鍵詞就是「黃河精神」。通過審題,標題宜開宗明義,直接出現「黃河精神」字樣,另外,還要明確題乾的最終落腳點是弘揚黃河精神,即怎樣去傳承和弘揚黃河精神。如標題可擬為「弘揚黃河精神 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或「弘揚黃河精神 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進步」等。
3.提出總論點
申論文章的標題要概括出文章的總論點,做到「標題即論點」,使閱卷人第一眼看見標題就能推斷出整篇文章的核心觀點。
【示例】
中心論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道德建設。
標題:大力加強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分析】
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論點,首先找到中心論點的關鍵詞「道德」,同時聯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的背景介紹,用凝練的詞語歸納概括,實現「標題即論點」。
4.書寫要規范
文章標題要居中書寫或空四格書寫,副標題則在前面加破折號並在主標題文字下縮進兩格書寫,盡量做到兩邊空格均勻。
破解文章結構
一、標題規范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結構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結構直接關繫到文章的總論點是否突出、說服力。結構完整,詳略得當則思路順暢,層次分明,可以使論證更顯邏輯性;反之,則思路滯澀,層次不清,缺乏說服力。
二、開好頭
申論文章開頭講究「短、快、靚」。短,即是要簡潔,最好以三句左右的篇幅引入話題或寫作對象。短,能夠直接突出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具體要求,所以需盡快點名文章的基本觀點。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考官評分,也有利於展開論述,不至於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文章寫作忌諱。靚,即要精彩。盡量採用名言或者重大會議的決議精神,以吸引閱卷者,留下好印象。
三、中間段寫好首句和末句
申論文章寫作的關鍵就在於論證部分,而論證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中間段落(或稱分論點段落)的論述。中間段常見的論述模式就是:首句提出分論點或者使用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分論點,適當運用恰當的事實、理論依據,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分析說理;段尾最後結合論述內容,寫一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尾句直接勾勒了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
四、結好尾
結尾是全文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寫結尾以保證全文結構的完整。結尾應當響亮有力,催人奮進,令人警醒。申論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更不能畫蛇添足。
打造語言亮點
一、引言――旁徵博引,凸顯底蘊
文章之中出現詩歌、散文、名言警句,並且引用恰當合理,考官在閱卷中讀之一定感覺如沐春風。環球網校專家建議大家積累名言警句時,可按照考試熱點進行分類,每個熱點話題背誦一個或兩個即可,一天背兩個,考試的時候相信你的.儲備一定足以應對這個考試。
二、排比――增強語勢,深化中心
運用排比手法,層層推進,可增強氣勢,氣貫長虹。可在開頭和結尾兩部分以事例或意義進行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似的句子組成。
相較於名言警句的積累,排比句的書寫可謂是一項技術活,需要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多寫多練,掌握了這門技術,在考場上自然而然的運用就可以了。排比中比較普遍且簡單的書寫結構如下:
用法結構
結構一:從A事例到B事例+從C事例到D事例+從E事例到F事例……
【例如】從菊兒胡同的詩意棲居到芙蓉古鎮的楓涇尋畫,從媽祖文化的源遠流長到鶴西缸窯的空谷絕響。
結構二:當問題1發生時……+當問題2發生時……+當問題3發生時……
【例如】當某市政府為了追求人類利益最大化而大肆屠殺狗類時,當M市某機關工作人員為一時痛快而虐貓時,當某企業為了追求巨額利潤而在活熊體內取膽汁之時,我們不得不羞愧的承認當前我國動物福利保護還存在很大缺陷。
結構三:(個人)意義1+(社會)意義2+(國家)意義3……
【例如】誠信是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取信於民的重要基礎,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有效保障。
當然排比句的書寫不止這三種,只要多寫多練,相信很多考生在考場上必然能做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運用排比可以增強整體氣勢,猶如江濤海浪,連綿不絕,同時引人入勝,增加文采。在文章論證部分運用可以增強說服力,尤其以具體事例或感受排比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文章假大空。
三、對比――形象鮮明,感受強烈
對比手法,常用於分論點論證,可以增強說服力,能夠鮮明表達出所要凸顯的觀點。俗語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正與反、優與劣等的對比,可以形成強烈的表達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質,盡得風流。
除了上述常用三種方法外,亮點打造的方法還可以利用比喻法、例證法、原因、影響分析法、轉折遞進法等,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在實際考試中,考生不要局限於一種寫法,將多種方法結合,運用自如,相信最後一定會在文章起伏中實現「山登絕頂我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