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確定起跑線公式
確定起跑線要確定第一跑道是最裡面的跑道,再根據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求起跑線,即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1、跑道周長(第1分道周長)的計算
(1)彎道長度的計算:半圓式田徑場的兩個彎道長度之和,正好等於一個圓的圓周。根據圓周公式C=2πr,則第一分道兩個彎道的長(計算線長)為:
2×3.1416×(36+0.30)m=228.08m一個彎道長為228.08÷2=114.04m
(2)直段長的計算
兩個直段長=跑道全長-兩個彎道長
=400m – 228.08m=171.92m
一個直段長為171.92m÷2=85.96m
(3)跑道全長計算:跑道全長=兩個彎道+兩個直段長
=228.08m+171.92m
=400m
2、各分道彎道長度的計算(以分道寬1.22米為例)
根據圓周公式C=2πr
Cn=2π[r+(n-1)d+0.20] (C代表彎道周長,n代表道次,r代表場地半徑,d代表分道寬)
3、起跑線前伸前的計算
如果兩個分道上的運動員都按自己的分道跑1周,則第2分道的運動員要比第1分道的運動員多跑7.04m。為了使第2分道與跑第1分道運動員所跑的距離相等,起點必須向前伸出一段距離。所應向前伸出的距離,叫作起跑線前伸數。
計算起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⑵ 找起點線的問題公式。
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如下: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田徑運動場是一類開展體育運動場地。田徑場有標準的和就地設計(非標准)的兩類。不管哪種田徑場,其周圍都要有若干條跑道,中央應有可供設計球類運動場地,兩側和兩端應有可供修建沙坑和一些投擲區的空底。
場地結構
田徑場地跑道表層的結構,從土層發展到煤渣、石灰、粘土混合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現了塑膠跑道,八十年代田徑跑道彎道的半徑從36米到37.898米,又發展到36.50米。
經驗表明,大多數400米半圓式跑道被建成彎道半徑為35米到38米之間是適宜的,國際田聯提議盡可能修建半徑為36.50米的跑道。上述三種不同半徑的跑道均被稱為「400米標准半圓式田徑場」。在國際、國內舉行的各類田徑比賽所使用的場地,多為上述半徑的跑道。
⑶ 200米跑道起跑線的計算方法
您好,只需要知道跑道的周長,然後用最外圈的長度減去最內圈的長度就可以計算了。
具體跑道的數據如下所示:200米1-8道的前伸數分別為0.00米/3.52米/7.35米/11.18米/15.01米/18.85米/22.68米/26.52米。
400米1-8道的前伸數分別為0.00米/7.04米/14.70米/22.37米/30.03米/37.70米/45.37米/53.03米。在田徑比賽中,為使運動員跑的距離相同,外道的起點應向前移動。
在計算和測量時,在起點向前移動的距離稱為向前延伸。
計算公式為:起點前伸=外曲線長度-第一曲線長度。標准跑道全長400m,指的是跑道最內圈的長度,已知最內圈的半徑是36m,所以我們只需要找到最內圈的兩個半圓。准半圓形田徑場第一車道周長為400m,其半徑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如36m、36.5m、37.898m等。
拓展資料:
1、跑道周長的計算(第一分道周長):曲線長度的計算半圓形田徑場的兩條曲線長度之和正好等於一個圓的周長。根據周長公式C = 2 π R,第一分支的兩個彎頭的長度(計算線長)為:二*三點一四一六 *(36 + 0.30) m = 228.08m。曲線的長度為 228.08 ÷ 2 = 114.04m。直線段長度的計算:兩條直線段的長度=跑道總長度-兩條曲線的長度:=400m _ 228.08m=171.92m。直段長度為171.92m÷2=85.96m。跑道長度計算跑道長度=兩條曲線+兩條直線=228.08m+171.92m=400m。
2、計算各車道彎道長度(以分道寬度1.22m為例)根據周長公式 C = 2 π R。Cn=2π[r+(n-1)d+0.20](C代表彎道周長,n代表道次,R代表場地半徑,D代表分道寬度)。
起跑線前伸計算如果兩個分道的運動員都按照自己的分道跑一周,那麼2分道的運動員會比1分道的運動員多跑7.04M。為了使2分道和1分道之間的距離相等,起點必須向前延伸一段距離。應向前延伸的距離稱為起跑線的向前延伸。計算起跑線前伸的方法是用某一分道的彎道長度減去第一分道的彎道長度,即該分道起跑線的前伸。公式如下:Wn=2π[r+(n-1)+0.20]-2π(r+0.30)。常規跑道每條跑道長度分別為: 400、407.04 、414.70、422.34、430.03、437.70、445.36、453.03。
3、為公平起見,起步時減去了偏離跑道運動員的額外距離,因此運動員的起始位置不同。他們越接近偏離軌道,他們就越向前。
起點突出 = 外曲線的長度 - 第一條曲線的長度 = 2 π [R + (n-1) d + 0.2] - 2 π (R + 0.3) = 2 π [(n-1) d-0.1 ]即:ln(200m)起點延伸=π[(n-1)(d-0.1)
Ln表示從N個車道起點開始的段數,M表示彎道數(曲段數),n表示分道數,D表示分道寬度。
⑷ 確定起跑線的公式有哪些
1、舊知巨石始擊浪
師:我們前面簡單研究了一些組合圖形,大家還記得練習十六的第6題的周長是息樣求嗎?(學生打開課本71頁第6題,課件演示轉化過程)
回顧結論:跑道的周長=兩個直道的長度+圓的周長(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題的形式引入單一跑道,一方面巧妙讓學生回顧了跑道周長求法,另一方面為引入標准400米跑道的作好鋪墊。
2、跑道沖浪:認識標准400米跑道構造
師:上面這個僅是普通的跑道圖,你見過400米的標准田徑跑道嗎?
學生發表自已的見聞
(課件出示:以上面的跑道為內圈基準跑道,在外圍逐加,過渡形成400米標准
跑道,並給出跑道的相應數據,見下圖。)
師:你從圖中了解到400米標准跑道的哪些知識?或你對這個400米跑道存在什麼疑問?
預設1:我發現標准跑道有8條跑道。不論哪一條跑道,其直跑道的長度都是85.96米,最內跑道的彎道直徑為72.6米,其餘越外圈的彎道直徑越來越大。
預設2:從圖可以看到,相鄰跑道的寬度是1.25米。這樣知道內圈跑道的直徑就依次可以算出其它彎道的直徑。(選取其中幾條跑道,提問學生其直徑,確保學生了解跑道結構)
預設3:這樣的跑道為什麼叫400米標准跑道?8條長度的跑道周長肯定不一樣,那,哪一條跑道才是400米跑道?其餘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預設4:我看到直道(85.96m)和道寬(1.25m)都是精確到兩位小數,那如果我們要計算跑道的周長時,圓周率還是取3.14作為近似值嗎?(真愛動腦筋!π≈3.14159)
預設5:如果是用1,2,3,……,8來標各跑道,一般是按從內到外,還是從外到內的順序來標呢?
師:那我們不妨來填一填這個表,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的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跑 道 1 2 3 4 5 6 7 8
直 道(m) 85.96
彎
道 直徑
(m) 72.6
周長(m) 228.08
跑道全長(m) 400
相鄰跑道全長相差(m)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手段,從單一跑道漸入到標准跑道,學生不覺陌生,反而更有興趣和慾望認識標准跑道的結構,再藉助計算跑道周長方法的遷移,輕易算出各跑道的周長,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初步認識跑道長度是由彎道引起變化。
3、跑道逐浪: 400米跑確定起跑線
師:我們認識了400米標准跑道,說到跑道,我們自然會想到什麼?(跑步)
(1)情境掀風作「浪」
師: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賽場,而且是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奧運會男子400米決賽
現場。(播放課件)
(2)小組迎風逐「浪」
師: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1:運動員起跑點不同,終點相同。(師:你知道為什麼嗎起點會不一樣嗎?)
預設2:每個運動員起點不同,他們跑的都是400米嗎?
預設3:我們怎樣確定不同跑道運動員起跑線才會保證他們都是公平跑400米?
(同位交流預設3,學生回答原因)
師:從剛才大家在表中通過計算出各跑道的長度,我們知道,如果跑400米的話,對於跑道1恰好是1圈,外圈跑道都比相鄰內跑道多7.85米,所以跑400米時必須把跑道2比跑道1向前移7.85米,跑道3比跑道2向前移7.85米……
(課件:依次演示每條跑道比內跑道前移7.85米後的起跑線,然後描出每條跑道到終點的線,八條這樣的線放在一起拉直,從而這樣確定400米起跑線的公平)
設計意圖:以情境為問題導向,以小組為單位,以觀察為手段,以多媒體為深化,用常規的方法排解了400米確定起跑線的問題。為下面研究影響跑道長度差異的關鍵因素作好了「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鋪墊。
二、長風破浪:確定道寬決定跑道長度的差異
師:我們在剛才計算各跑道周長的時侯,我們把各個計算彎道相鄰周長的算式進行相減對比一下,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
內1內2跑道差: 3.14159×[(72.6+1.25×2)-72.6]
=3.14159×1.25×2
內2內3跑道差: 3.14159×[(72.6+1.25×2+1.25×2)- (72.6+1.25×2)]
=3.14159×1.25×2
其它相鄰跑道差: … (也有相同的現象:=3.14159×1.25×2)
師:我們發現?(生答)
結論:相鄰跑道長度相距好像都是由兩條跑道相距的寬1.25米引起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除了把各跑道的周長計算出來再確定跑道前移多少米這種方法以外,我們能不能找到別的辦法來確定跑道起跑線前移多少?
預設:學生交流,匯報。
師:我們已經知道,引起跑道長度的差異在於彎道,而兩個彎道合起來是一個圓,八個彎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同心圓。
師:大家看一看這兩個圓的周長相差多少?
預設:學生匯報。
推導兩圓環內外圓周長差的公式
C差=2πR-2πr
=2π(R-r) (R-r,恰好就是我們跑道的道寬)
=2π×道寬
設計意圖:前面一節學生用常規的辦法算出各道周長,確定各道起跑線的位置,本來這節課已達到目的。但此時,藉助學生常規解決了問題後的成就感和積積性,引導學生邁向更深入的研究。在引導學生探索8個彎道合成同心圓後,轉化為研究熟知的圓環問題,使問題研究變得倍感親切,找到了影響跑道差異的道寬,突破難點,理解了問題的關鍵。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麼關系最為密切?
(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400米跑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利用這條公式,馬上驗證一下道寬為1.25米的跑道相鄰是否相差7.85米?
1.25×2×3.14159≈7.85米
師:所以,我們在跑400米時,相鄰跑道的外道要比內道向前移7.85米。
師:我們發現跑道寬度決定了相鄰跑道的差,也就是只要知道跑道寬度,我們就可以解決起跑線的問題了,是不是?(是)那麼我們來挑戰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對計算彎道周長算式的比對和轉化到環形周長變化的探究,讓學生深入認識到道寬是影響跑道長度差異的關鍵。學生的深化認識為下面解決不同道寬,不同跑程等問題提供了簡易可行的方法。
三、風吹浪打:三「浪」拷問學生思維
1、興風作浪:改變跑道寬度引起的起跑線確定問題
師:在某一次比賽時裁判調整了跑道的寬度,你能幫裁判再計算一下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
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如果跑道寬是1.1米呢? (根據「2π×道寬」來計算確定)
2、推濤作浪:不同跑程起跑線確定問題
師:對我們小學生來說, 400米測試是超負荷了,所以體育老師要測試大家200米賽跑情況,我們又怎樣確定起跑線?
400米時是差兩個彎道的長度,當跑200米時,只差一個彎道的長度,所以200米前移是400米時的一半,即:
2π×道寬÷2=π×道寬。所以相鄰跑道前移3.925米
3、驚濤駭浪:非標准跑道衍生的問題
(1)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 )里。
跑完一圈最外側跑道比最內側跑道長( )米
如果只跑半圈最外側跑道比最內側跑道長( )米
A、1.5π B、3π C、6π D、9π
(2)一輛賽車的左右輪相距10厘米,在賽車道 跑一圈,里邊的車輪比外邊的車輪多跑了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圍繞」道寬」影響跑道長度差異這一關鍵點的變化,設計不同情形的練習,讓學生在在思維的碰撞中鞏固和理解。
四、大浪淘金:確定起跑線系統梳理
師:我們在確定起跑線中,主要觀察跑道的特點,是由兩直道和一個圓的周長合成跑道的長度。很明顯,不同跑道的全長不同的地方主要相差在彎道上,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確定跑道的長度差,從而確定起跑線的。
整 理 單
你們用什麼方法求出兩跑道之間相差多少米? 觀察兩跑道相差的距離,你們有什麼發現? 你們怎樣確定起跑線的?
列式: 發現: 方法:
說一說,通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設計意圖:以整理單的形式,突出探究過程,方法的演化梳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總結和提升。
【板書設計】
確定起跑線
每一條跑道的長度 C差=2πR-2πr
=兩個直道的長度+圓的周長 =2π(R-r)
=2π×道寬
400米跑相鄰跑道相差:跑道寬×2×π
⑸ 請為孩子找准起跑線的位置,該怎麼做
「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目前非常流行。有的說,人生是一次馬拉松輸在起跑線上也沒有什麼,只有不輸在終點線上,就是人生的最大勝利!有的說,起跑線順利,必然可以促使自己更快的奔跑。究竟那種說法對呢?我感覺,不論誰的說法都有道理,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問題。但是我們都沒有從整體上思考人生。究竟孩子的起跑線是什麼?因而我認為弄清楚起跑線後在討論起跑線問題也許更有利於人生的發展。
第五,起跑線不是失去具有童趣的童年時光。
有人認為孩子吧一切時間用於學習,對孩子最有幫助。其實,那是對孩子天性的抹殺。起跑線就是包涵了孩子童真,孩子樂趣,擠壓童趣的做法,抑制了孩子創新思維和藝術發揮,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豐富多彩!
⑹ 確定起跑線的公式
標准半圓式田徑場第1分道周長400m,它的半徑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常用的36m、36.5m、37.898m等。
(一)跑道周長(第1分道周長)的計算
1、彎道長度的計算 半圓式田徑場的兩個彎道長度之和,正好等於一個圓的圓周。根據圓周公式C=2πr,則第一分道兩個彎道的長(計算線長)為:
2×3.1416×(36+0.30)m=228.08m一個彎道長為228.08÷2=114.04m
2、直段長的計算
兩個直段長=跑道全長-兩個彎道長
=400m – 228.08m=171.92m
一個直段長為171.92m÷2=85.96m
3、跑道全長計算 跑道全長=兩個彎道+兩個直段長
=228.08m+171.92m
=400m
(三) 各分道彎道長度的計算(以分道寬1.22米為例)
根據圓周公式C=2πr
Cn=2π[r+(n-1)d+0.20]
(C代表彎道周長,n代表道次,r代表場地半徑,d代表分道寬)
(三)起跑線前伸前的計算
如果兩個分道上的運動員都按自己的分道跑1周,則第2分道的運動員要比第1分道的運動員多跑7.04m。為了使第2分道與跑第1分道運動員所跑的距離相等,起點必須向前伸出一段距離。所應向前伸出的距離,叫作起跑線前伸數。計算起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常規跑道每道長度:
跑道 長度(米)
1 400
2 407.04
3 414.70
4 422.34
5 430.03
6 437.70
7 445.36
8 453.03
為了公平將外道運動員多跑的距離在起跑時就減去,所以運動員們的起跑位置不同,越靠近外道起跑越靠前.
⑺ 800米確定起跑線的計算公式
Wn=2π[r+(n-1)+0.20]-2π(r+0.30)
確定起跑線要確定第一跑道是最裡面的跑道,再根據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求起跑線,即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
800米是集結者耐力和速度,是一項綜合比賽項目。我國800米的最高標準是國際運動健將水平,800米需要跑道1分46秒30以內。其次是運動健將水平。需要跑到1分51秒以內。再者是國家一級運動員水準,要跑到1分54秒50以內。隨後的則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標准需要跑到2分03秒以內。最差的一點則是國家三級運動員標准需要跑到2分16秒以內。
⑻ 確定起跑線的公式有:
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如下:
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標准半圓式田徑場第1分道周長400m,它的半徑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常用的36m、36.5m、37.898m等。
1、跑道周長(第1分道周長)的計算
(1)彎道長度的計算 半圓式田徑場的兩個彎道長度之和,正好等於一個圓的圓周。根據圓周公式C=2πr,則第一分道兩個彎道的長(計算線長)為:
2×3.1416×(36+0.30)m=228.08m一個彎道長為228.08÷2=114.04m
(2)直段長的計算
兩個直段長=跑道全長-兩個彎道長
=400m – 228.08m=171.92m
一個直段長為171.92m÷2=85.96m
(3)跑道全長計算 跑道全長=兩個彎道+兩個直段長
=228.08m+171.92m
=400m
2、 各分道彎道長度的計算(以分道寬1.22米為例)
根據圓周公式C=2πr
Cn=2π[r+(n-1)d+0.20] (C代表彎道周長,n代表道次,r代表場地半徑,d代表分道寬)
3、起跑線前伸前的計算
如果兩個分道上的運動員都按自己的分道跑1周,則第2分道的運動員要比第1分道的運動員多跑7.04m。為了使第2分道與跑第1分道運動員所跑的距離相等,起點必須向前伸出一段距離。所應向前伸出的距離,叫作起跑線前伸數。
計算起跑線前伸前的方法是以某分道的彎道長減去第1分道的彎道長,即為該為道的起跑線前伸數。公式如下: Wn=2π[r+(n-1)+0.20]-2π(r+0.30)
常規跑道每道長度:
跑道 長度(米)
1道 400
2道 407.04
3道 414.70
4道 422.34
5道 430.03
6道 437.70
7道 445.36
8道 453.03
一般的,為了公平將外道運動員多跑的距離在起跑時就減去,所以運動員們的起跑位置不同,越靠近外道起跑越靠前。
(8)如何找起跑線的方法擴展閱讀:
1、建造標准
(1)標准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製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註:《國際田聯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佔有一條分道,分道寬最小為1.22米,最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第一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註: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
2、對基礎的質量要求如下:
(1)坡度:橫向<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1‰,跳高區<0.4%,表面應平坦光滑、排水暢通。
(2)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
(3)定位: 為准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切線點和兩個圓心。
(4)排水:排水系統在大雨後二小時必需排出積水。在冰凍地區,瀝青層與碎石層之間最好加一層土工布緩沖層。沿排水溝槽的基礎應做特殊防水處理。
(5)強度和穩定性: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接縫平直光滑。墊層壓實,密實度大於95%,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後,無顯著輪跡、浮土鬆散、波浪等現象。
3、國家相關標准
強制性國家標准《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由教育部牽頭組織,數十家科研院所和檢測機構參與起草,歷經兩年多的修訂,於201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新國標借鑒國內外相關標准,針對性地解決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建設中存在的安全、環保、運動防護等突出問題,並綜合考量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全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的主要風險點,提出了符合綠色發展、技術進步、行業規范以及學生健康防護要求的各項技術指標。
與相關舊國標相比,新國標不僅從「國家推薦標准」 變為 「國家強制標准」,還增加了諸多內容,包括厚度要求、物理性能、無機填料含量要求、防滑膠粒高聚物含量要求、面層成品有害物質限量、非固體和固體原料有害物質限量等。
新國標對校園塑膠跑道建設中可能產生的18種有害物質的限定做出了規定,並按照家裝標准對建成後的跑道揮發性有機物限量做出了限定。
如「現澆型和預制型面層成品中有害物質限量及氣味要求」有害物質的釋放量,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得高於5毫克/立方米,甲醛不得高於0.4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於7毫克/立方米,苯不得高於0.1毫克/立方米,氣味等級不得高於3。
新國標還對中小學校園塑膠跑道的取樣要求、檢驗規則、判定規則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制訂。此外,校園人工草坪也首次納入國標強制檢測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