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物語言描寫方法
(1)現場法:所謂「現場法」指的是語言描寫要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讀文章有如聽文章。方法是省略引出話語的動詞「說」「問」「道」等等,增加語言的交流速度,從而增加現場感。
例如:他頭也不抬,冷冷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劉大川。」
「年齡?」
「24歲。」
根據口語的特點,在語言描寫中多使用口語詞、不連續詞語、短句、重復詞語,創造出真實的說話環境,從而增加現場感。
(2)語態法:語言描寫不是單純的、機械的表達,寫人物語言時還要寫出人物說話的表情神態。有的學生寫人物的對話,一味地你說、我說、他說,單調、刻板。如果我們寫了對話,還描寫出說話人的神情、語氣等,不僅有助於讀者深刻理解對話的意思,而旦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例如: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選至《孔乙己》
(3)對比法:可以分為橫比和縱比兩種。橫比是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說出不同話語,來展示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縱比是描寫同一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說出不同的語言,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學習寫人物對話,要注意讓人物語言口語化,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選那些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個性化語言,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在描寫對話時,再配合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怡、姿態、語氣等,那麼,語言描寫一定會成功!
Ⅱ 一年級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寫人記敘文的寫作技巧
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密不可分開的。處理「人」和「事」的關鍵是看作文題目如何進行要求——強調「寫事」的題目,文中的「寫人部分」就要為事情的敘述服務;強調「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
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把一件事作為寫人的主要材料,讓讀者從人物所做的事中來認識人物)
1、要根據寫的人的「需要」來寫具體的事件,進而烘託人物性格品質。
2、要選擇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件,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
①從小事著筆。②從事實出發。(開口小,聚神多)
二、通過幾件事的`「組合」來寫人。
1、選擇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要能統一突出人物。
2、在行文結構上,有兩種方法:
a:總分式。 先把任務的性格平直、突出特點總結出來,然後再分別用幾件事來表現、反映,一一「證實」人物特點。
b:分總式。 即先分別記敘幾件事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特點,然後再統一總結。
3、在幾件事例的敘述中,要注意詳略得當。
三、學會刻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1、外貌描寫。
①、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突出外部特徵。
②、要注意整體順序。
③、要注意多用修飾性形容詞來輔助描寫外貌。
2、語言描寫。(對話、獨白)
①、人物語言要有選擇性。(把那些最能表現人物個性和「你最想突出人物某處的」語言選擇出來)
②、對話要符合事件背景、人物性格、身份等。
③、獨白的語言描寫。(我想…… ;直接變成「所寫人物」)
Ⅲ 語言描寫方法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
描寫按描寫的對象分為:
1、 人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肖像描寫指對人物的外在特徵,如容貌、服飾、姿態、氣派的描寫。
行動描寫指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它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 語言描寫指對人物語言的描寫。俗話說,言為心聲,人物語言是其思想的直接體現。
心理描寫指對人物的思想活動的描寫,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2、景物描寫 景物描寫又分自然景物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環境景物描寫主要有烘託人物、渲染氣氛、傳達感情等作用。
3、場面描寫 是對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畫面描寫。 場面描寫與景物描寫不同,它是「動態」的,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能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氣息的場景,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選手們聽到比賽開始了,都充滿力量,准備應戰。第一場是由五(1)班對五(2)班,看來他們兩個班都十分有信心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噢!開始了,只見楊老師說:「各就各位,預備……起。」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瞧,只見他們個個都像紅雞蛋一樣。經過激烈的斗爭,五(2)班贏了。】
4、細節描寫 是對人物的語言、動作、服飾及心理活動等細小環節或細微事件的描寫。
描寫還可以分為: 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
按特徵分類 ●白描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Ⅳ 語言描寫的幾種方式
四種方式。
1、 人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肖像描寫指對人物的外在特徵,如容貌、服飾、姿態、氣派的描寫。
行動描寫指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它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 語言描寫指對人物語言的描寫。俗話說,言為心聲,人物語言是其思想的直接體現。
心理描寫指對人物的思想活動的描寫,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2、景物描寫 景物描寫又分自然景物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環境景物描寫主要有烘託人物、渲染氣氛、傳達感情等作用。
3、場面描寫 是對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畫面描寫。 場面描寫與景物描寫不同,它是「動態」的,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能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氣息的場景,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選手們聽到比賽開始了,都充滿力量,准備應戰。
第一場是由五(1)班對五(2)班,看來他們兩個班都十分有信心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噢!開始了,只見楊老師說:「各就各位,預備……起。」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瞧,只見他們個個都像紅雞蛋一樣。經過激烈的斗爭,五(2)班贏了。
4、細節描寫 是對人物的語言、動作、服飾及心理活動等細小環節或細微事件的描寫。
描寫還可以分為: 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
Ⅳ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分類
●人物描寫
⒈ 概括描寫
⒉ 肖像描寫
⒊ 語言描寫
⒋ 行動描寫
⒌ 心理描寫
⒍ 細節描寫
7.神態描寫
●景物描寫
⒈ 靜態與動態
⒉ 客觀與主觀
⒊ 反襯與對比
按特徵分類
●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葯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這里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
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
從描寫對象上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景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
景物描寫包括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等.
從描寫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飾、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重要方法.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行動描寫是以人物的動作,行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主要作用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劃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景,動態物體和靜態物體的描寫
Ⅵ 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如下: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
提高孩子看圖寫話能力的方法:
第一指導觀察圖畫。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看清其中的人和物,並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根據已有的人和物分析圖意,知道圖上反映了一件什麼事。明白從畫面上體現的思想內涵。
第二練習說話
根據所觀察到的內容說一說,在說的時候讓學生分清主次,抓住重點,並展開合理的想像。使圖畫中的內容由靜止的轉變為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聯系生活實際,表達真情實感。
第三練習寫話
在理解了圖意的基礎上,在學生有了語言表達的慾望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創設故事情節,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合理運用到文章當中,使語言更生動形象,這樣就達到了看,說和寫的有機結合。
Ⅶ 怎樣寫好人物的語言描寫
一、語言描寫
在記敘文寫作中,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是不可缺少的。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不是隨心所欲的,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這就是說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1.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
2.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徵。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3.人物語言要力求簡潔,避免有話必錄和拖泥帶水的現象。
4.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語言描寫,並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同學們為自己筆下的人物設計語言,更應該如此。
二、心理描寫
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深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於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不然,人物的形象無論如何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心理活動的展現和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我們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因為別人心裡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徵,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常常處在不協調的矛盾狀態之中。為了顯示人物性格的差異,寫作文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抖落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三、外貌描寫
描寫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著和表情的描寫,叫做外貌描寫。我們有的同學一寫到以記人為主的作文時,往往是作這樣的描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模樣。其實,世界上的人有千千萬萬,沒有完全相同的外貌。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根據表達的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
Ⅷ 小學語文句子的描寫手法有哪些
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
動作描寫: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是作文中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一種方法。
外貌描寫:即是從人物的體貌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一般包括神態描寫與肖像描寫兩部分。
環境描寫: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從2015年懸疑小說和現實小說都已經加上了細節環境描寫。
Ⅸ 小學語文的描寫方法要點
描寫是作文學習的重中之重,那麼,該如何進行描寫。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小學語文的描寫方法要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語文的描寫方法要點
方法一:點、面描寫法及點面結合描寫法
點面結合法就是針對所要描寫的人物、場面和環境等對象,將最能表現文章主題、刻畫中心人物的關鍵環節作為重要的「點」用精彩的語言將其重點詳細描寫出來。「面」上的描寫就是「統領全局」的概括性描寫,也可以說總括的描寫。
在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時,一定要關注這么幾點:
1、先描寫重要的「點」,然後描寫「面」。
在使用此描寫方法時,要根據描寫對象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圖來選擇恰當的描寫方法。此描寫方法均適用於三大描寫,寫作時,要關注文章中事件的具體需求。
例如,在進行人物描寫時,為了體現人物的嚴肅,可以先從人物的肖像、神態、語言以及動作分點刻畫嚴肅的表態,然後進行概括人物給我們的總體印象。
2、先概括描寫「面」,然後著重描寫「點」。
先進行「面」的勾勒,然後進行「點」的描染,這是人物描寫、場面描寫和環境描寫常用的一種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點」是「面」的解釋、補充、說明和詳細的描述。如:廣場上是一片歡樂的海洋。那麼,具體怎麼歡樂,廣場究竟有什麼或者正在發生著什麼,就需要逐「點」來做映襯。
在平時作文時,寫到「面」,就應該順理成章地想到去「點」。但經過這么多年的作文教學發現,很多同學遇事遇人就習慣性的概括性「描寫」,就是大概寫個面,往往就會忽視進一步寫「點」。
技巧的學習不難,難在是不是寫作時用心!
3、只描寫「點」。
描寫的方法是靈活多變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表達的需要,常常會採用以「點」帶「面」的描寫方法,通過具體的「點」來反映「面」,此時就沒有必要再做「面」上概括。在這類文章中,「點」是必須要寫作的重點,只有寫好寫活「點」,文章才會精彩,主題才會突出。如:在寫某一特殊地點的場面時,往往會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點來具體描寫,從而反映場面的具體氛圍。
4、重點關注「面」。
在一些寫事件或者寫人物的文章中,場面與環境的描寫往往只起到交代背景或者烘托氛圍的作用,就無需對場面和環境進行詳細的描寫,只做「面」上描寫就足夠了。如果濃墨重彩地過多描寫場面和環境,不但起不到應該所起的作用,反而還會喧賓奪主。
要注意:在文章不同位置的場面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方法二:動態描寫、靜態描寫或者動靜結合描寫法
世間萬物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在觀察事物和描寫事物時,就既要注意其動,也要注意其靜,同時還要仔細觀察其變化,詳細的描寫出變化的過程。
要使用此方法寫好人、物、事、景,就必須要學會觀察: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嘴巴長、用手觸摸、用心靈感知。
1、動態描寫
動態描寫是指記敘性文章中對人、事、物、景作運動狀態的描繪,通過這樣的方法讓人、事、物、景等栩栩如生地「活」起來。
動態描寫從寫作的具體辦法來講,有兩種方法:一是對正在運動著的人、景、物的描寫;二是對處於靜止狀態的人、景、物通過比擬、誇張等手法作動態的描寫。動態描寫是記敘性文章中運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賦予客觀事物以運動感、活力感、變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單調性,豐富形象的多樣性,達到更好地表現事物,更強烈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
要注意:在具體教學中,發現很多同學有個慣性,常常把本應該動態的人、事、物、景寫成靜止的了,只是口頭講述一下大概內容。關於口頭講述和描寫的問題,在講文章的進行時態時已經做了講解,這里不在展開來講了。
方法三:直接描寫法、間接描寫法或者直接與間接結合描寫法
在寫作時,針對具體的人、事、物、景進行描寫時,可以只選擇直接描寫法,也可以只選擇間接描寫法,當然也可以兩者結合起來描寫。
1、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通常也被稱為正面描寫,就是開宗明義對人、事、物、景進行「視覺」上的直接描寫和刻畫,不做進一步的渲染和修飾。
針對人物,就可以直接描寫他的神態、語言、動作及心理活動,不做拓展性描寫。如:他心裡十分害怕,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2、間接描寫
間接描寫也叫側面描寫,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點撥:作者以比較引入,然後進行間接描寫的烘托。在寫桂林山水的綺麗風光時,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直接描寫山水,而是採用了比較的表現手法引入,間接展現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在寫灕江之水的靜時,並沒有直接描寫灕江之水究竟如何靜,而是採用間接的方式讓讀者「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在寫灕江之水的清時,同樣採用間接描寫的手法讓讀者一眼就「看見江底的沙石」,其清澈就不言而喻了。使用間接描寫的方法,使得文章更加精彩。
3、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結合法
在人物描寫、場面描寫和環境描寫時,直接和間接結合描寫法是常用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先做直接描寫而後做間接描寫。間接描寫是對直接描寫的進一步補充和說明解釋,使得對描寫的對象勾勒得更加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要掌握好描寫的基本方法,必須結合文章寫作的所有知識點思考。可以說,文章寫作的所有技巧和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寫作時應該結合所有知識點,綜合思考,才能周全。
小學語文人物描寫方法
一、細觀察
要寫好人物外貌,關鍵在於平時仔細觀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職業、年齡、教養、習慣、生活經歷、家庭環境、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不同職業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區別,如舞蹈演員的腿較粗而四肢修長;舉重運動員往往比較壯實;漁民則膚色較黑,腳趾因長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張開。
人的教養不同,也往往能從外貌上看出來,有教養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講話文縐縐的,且條理清楚;沒有教養的人坐著站著東倒西歪,說話粗魯而無條理。
即便是同樣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會有所不同,如嬰兒的手綿軟飽滿,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筆桿子的人中指會磨出繭子,吸煙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發黑,彈琴的人手指修長而靈巧,搬運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種.種,我們要仔細觀察,並用准確的語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確地描寫出來。
二、有順序
如果你想從多方面寫人物的外貌,那就應該排排隊,先寫長相還是先寫身材,先寫表情還是先寫穿著。如果只從一方面來寫,也要按一定順序,比如,寫人物的長相或者穿著,可以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寫,也可以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描寫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給人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感覺。
建議同學們學一點繪畫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總貌,勾勒輪廓,再重點觀察,局部細描。
三、抓特徵
為避免出現「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寫人物時,我們要善於抓住其顯著的外貌特徵,准確描繪,這樣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以下兩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寫的是誰。
1)他,有一張白凈消瘦的面孔、一頭烏黑濃密的短發和一雙翠綠明亮的眼睛,戴著一副用許多透明膠帶粘在一起的圓框眼鏡,他對自己的外表最喜歡的就是額頭上那道閃電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
這兩個小片段描寫的對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哈利·波特和孫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們顯著的外貌特徵,只粗疏幾筆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輪廓。
有時候,我們根據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寫的重頭戲放在人物的某個部位,集中筆墨,精心描繪,這樣往往能寫出新意來。例如:寫好人物的眼睛。
大文豪魯迅就說過:「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外貌,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
四、顯性格
外貌描寫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突顯人物性格,所以,在你習作的小鏡頭里,不僅要拍下靜態的外貌——肖像,更應抓住動態的外貌——神態,因為它們可是人們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喲!
我們在進行外貌描寫時一定要注意與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相結合,通過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徵,探索人物的心靈,從而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寫出鮮活的人物形象來。
總之,外貌描寫不算難,仔細觀察是基礎,抓住特徵是關鍵,理清順序細描繪,突出性格最重要。
Ⅹ 寫作如何描寫人物語言
小說寫作中的人物語言,即是特定人物的特定場景心態意識和應對思緒的語詞流動。作者通過場景設定和情緒思緒的給予,調動社會經驗的儲存積累,加上想像,對其進行藝術表現,以刻畫出符合人物內心和場景情緒的話語,這就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描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