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吹嗩吶技巧
學吹嗩吶技巧
學吹嗩吶技巧,嗩吶這件樂器作為我國的風華國樂之一,嗩吶的整體結構給人很簡單的感覺,但是往往在嗩吶指法對旋律的連貫流暢、樂曲情感的表達都有直接的關系。以下分享學吹嗩吶技巧。
(一)持法:
嗩吶的八個音孔都需要用手指按滿,如果音孔不嚴實,吹時容易出噪音或者出音不準。怎樣才能把八個音孔都按嚴實呢?正確的持法是:兩手手指自然伸直按滿八個音孔
上把四指是前三後一(一般用左手),小指不按音孔,即用大拇指按後面一孔(即第七孔),其它三指依次按第八、六、五三個孔;下把四指(一般用右手)拇指不按音孔,其它四指依次將第四、三、二、一音孔按滿。
(二)口形:
吹嗩吶最講究口形,它對音準的控制,音量的變化以及演奏技巧的發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口形不對,不但音色不美還會影響音準。正確的口形應是:在未吹奏時口腔滿實,毫無間隙,唇肌和頰肌處於鬆弛狀態。
吹奏時,唇肌以哨片為中心收縮、靠攏,此時口腔內空呈橢圓形,但嘴不可太往前撅,也就是說上下唇自然、鬆弛、美觀地搭於哨片之上,含哨位置應於雙唇正中,基本不接觸氣盤,唇邊與哨座相齊,兩唇對哨片的控制力度應與吹氣的流量控制配合
並根據音高、音量、音色以及某種技巧的不同要求,決定唇控力度的大小和吹氣流量的多少。在演奏樂曲的過程中,每個音的發音音頭對音質優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呼吸法:
掌握好呼吸是吹管樂的基本功。一般常說:「氣足音滿」,這就是說足夠的氣息是「音滿」的基礎。比較好的呼吸方法是「丹田呼吸法」
即「胸腹式呼吸法」,在吸氣時,小腹向里收縮,胸部和肋骨向外擴張;呼氣時,不是像平時只用肺部的呼氣那樣動作,而基本上是用小腹的動作來控制呼氣的急緩。
練習呼吸要注意三點:
1、呼吸時,全身與呼吸無關的部分都要放鬆,吸氣要多要快;吐氣要少要慢。
2、要保持呼氣與吸氣的連貫性,不要等第一口氣完全呼完後才開始吸第二口氣,而應在第一口氣未完全呼盡之前就開始吸第二口氣,這樣才能連貫不斷地進行下去。
3、一般情況都用鼻子吸氣,只有在搶氣或者用鼻子吸氣還不夠時,才用口、鼻同吸。
(四)口風:
口風就是通過哨口的氣流。嗩吶發音強弱主要通過口風來控制:口風急,出音就強;口風緩,出音就弱。吹奏高低不同的音時,口風也有所不同。吹高音,口風要急些;吹低音,口風要緩些。
口風對音準有很大影響,口風的急緩掌握不好,能使出音偏離正確的音高,如偏高、偏低半音甚至達一個全音。所以口風很重要,它是吹嗩吶的基本功之一。長時期的訓練,方能達到能強能弱,能柔能剛。
(五)換氣法:
換氣法有兩種,即「自然換氣法」和「循環換氣法」(也稱鼓腮換氣法)。自然換氣法這種方法好比說話、唱歌時一句結束或中間停頓需要換口氣時所用的自然的換氣一樣。
不過吹嗩吶用氣要多,因為沒有足夠的氣就吹不出聲音,尤其是吹高音時耗氣更多,所以吸氣要足。根據樂曲的需要有時要在短促的間隙中換氣,這叫做「搶氣」。只有多吹多練,才會熟練地掌握。
(六)全音和半音的吹法:
嗩吶將八孔都按住,吹出來的是筒音,筒音=5,放開第一孔(即最下端的一個孔),吹出的'音比簡音高一個全音6音。再放開第二孔,吹出的音又會升高一個全音7音。如果再將第三孔也放開,所得的音卻只能升高半音l音。
這是因為按照規格製成的嗩吶A個音孔之間的距離不是均等的,第二、第三孔和第六、七孔之間的距離比較小些(相當於半音),按上述順序連續地吹出一系列音時,正符合大音階所需要的音程關系,排列起來就是大音階中的567123456這九個音。除此之外還有氣息控制的方法。
如加力或減力吹都可以使音升高或降低半音。在快速吹甚至根本來不及時,就只能靠氣息控制了。
(七)平吹與超吹:
口風緩些,吹較低的音,這種吹法叫「平吹」;口風急些,吹較高的音,通常最易吹出的是比它高八度的音,這樣吹法叫做「超吹」。如果超吹和平時吹出的音相隔小八度就叫做「借孔吹」,這只是偶爾需要特殊效果時才用的指法,一般不多用。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學習嗩吶手型,右手放在嗩吶下把,左手放在嗩吶上把,雙手自然按住八孔,以不漏氣為原則,手指不能太僵硬;
2、學習口型,將哨片放在雙唇中間,下唇含哨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上唇靠近哨面根部約哨片的四分之一處,學習胸腹式呼吸法;
3、吹嗩吶需要很大肺活量,呼吸很關鍵,平常需要常練習吸氣與吐氣。
吹奏嗩吶技巧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
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如何學習嗩吶
初學者是指沒有接觸過嗩吶的人,但是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比如有人可能以前吹奏過笛子;有人可能彈過電子琴或者別的樂器;這些人本身就懂樂理,學起來也非常快。但是也有的人壓根就沒接觸過任何樂器,甚至啥也不懂,這樣學起來就很吃力了。
這部分人怎麼辦呢?找一首自己熟悉簡單的曲子,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等等,照著譜子唱,把它唱熟,做到心中有譜子,你就可以演奏了。有條件的可以上網搜一下簡譜的樂理知識,每天學一點,日積月累。
嗩吶的指法有幾種,對初學者來說學會兩種就基本可以了。一個是D調指法,筒音當低音5,一個是G調指法,筒音當2
嗩吶的演奏方法
嗩吶是雙簧樂器,有人說嗩吶的靈魂是哨片,但是曉盼老師和趙明老師說氣息才是嗩吶的靈魂。換句話說,學嗩吶就是在練氣息和指法。
演奏嘴形:曉盼老師總結六個字,唇肌收,笑肌咧。通俗說就是嘴唇的肌肉收縮,呈微笑狀。含哨片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視情況而定。
氣息:氣息是嗩吶的靈魂,如何正確運用氣息演奏嗩吶對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常聽老師們講,吹奏嗩吶要運用丹田氣,才不會感覺胸悶、頭暈,嗩吶的聲音才能圓潤、飽滿。
吸氣:啥叫丹田氣?趙明老師講過,所謂丹田氣是民間叫法,是習武之人的一種叫法。其實丹田氣就是胸腹式呼吸法,而且每個人都會。我們在正常睡眠時候的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氣息是下沉的。所以在練習呼吸的時候可以感覺一下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吸氣時要迅速,緩慢呼出。
呼氣:深吸一口氣,將手掌心或者手背放在嘴前方兩三厘米處,來感覺呼出的氣息,感覺出呼出的氣息是熱的,呼氣正確;感覺到呼出的氣息是涼的是錯誤的。
練習:初學者沒有捷徑可走,就是拉長音,每個音能吹多長時間吹多長時間,也可以一開始吹八拍,以後再增加拍數。每天至少半小時,天天堅持。要練到曉盼老師說的,低而不散,高而勿炸。
保養:新嗩吶買回來以後,可以用橄欖油擦拭,以免日後開裂。嗩吶要經常清洗內膛、欽子,以免有臟東西影響嗩吶的音色以及演奏。
高音:高音上不去或者不好上,是初學者常見的問題。在換了好的欽子以後,還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超吹上把音的同時,要用手指帶一下。比如筒音做2,在超吹高音1的時候,左手將上把的三個音孔全部蓋住,超吹時迅速抬起中指,相當於吹中音6在滑到高音1上。
2. 嗩吶的循環換氣應該怎麼練習才是正確的
1、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氣用鼻,呼氣用口。鼻子吸氣時兩肋鼓起,小腹往裡收縮,使氣息向上運行,也就是用小腹的壓力把氣息送到口腔內;然後根據需要量把兩腮里的氣息逐漸往外排出,隨著吐氣,小腹肌肉也逐漸放鬆。
2、呼吸時,全身與呼吸無關的部分都要放鬆。氣息要控制好,根據需要使用氣量,一般說,吸氣要多要快;吐氣要少要慢。
3、要保持呼氣與吸氣的連貫性,不要等第一口氣完全呼完後才開始吸第二口氣,而應該在第一口氣未完全呼盡之前就開始吸第二口氣,這樣才能連貫不斷地進行下去。
(2)嗩吶如何練氣息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
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練習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手指不要動,完全靠小臂的動作去帶動手指。
2、手指不能抬離音孔過高,只要稍稍離開一點即可。
3、手指、手腕、小臂三者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3. 初學嗩吶練習些什麼基本功
一、演奏姿勢
1、動聽的音樂加之優美的演奏姿勢,不僅給觀眾以聽覺的享受也可以給觀眾感官的享受。最主要的是,正確的演奏姿勢有利於技巧的充分發揮。良好的演奏姿勢不但美觀、大方,而且對身體也很有益,演奏者要加以重視。
2、嗩吶的演奏姿勢又坐、站兩種。這兩種姿勢都要求演奏者做到:身體自然放鬆、頭部端正、兩眼平視、頭部自然挺起、面部鬆弛、兩手抬起使樂器與身體成75度角、兩臂自然架起。
3、採用坐式演奏時,兩腿略微分開,兩腳平放地面,腰部挺直。採用站式演奏時,兩腿伸直,兩腳距離25公分左右,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總之無論是坐式還是站式演奏都給人以舒適、優美的感覺。
二、持樂器法
1、手指自然分開,左手在上把、右手在下把,手指按孔依次為:左手食指放在第八孔,大拇指放在第七孔,中指放在第六孔,無名指放在第五孔,小指自然放鬆,分開少許放在無名指旁。
2、右手大拇指放在嗩吶桿下端三孔與四孔之間,食指放在第四孔,中指放在第三孔,無名指放在第二孔,小指放在第一孔。手控制不住樂器,左手小指可以依附於嗩吶桿上,握穩後放回原處,影響正常運指。
3、手指的基本按孔位置是以右手小指第一指肚按孔位置為標准,其它手指自然在樂器上。演奏時,手指不要過於抬高,抬高手指會影響快速樂曲的演奏。不要用力用指尖按孔,會導致按孔不嚴、發音不正確。
4、同時手指按孔時不要伸得過直,過直會運指不靈活,跟不上快速樂曲得速度,正確得運指方法是:手指在按音孔時,少許彎曲、才能運指運用自如。總之,持樂器時兩臂、手指盡量放鬆。
三、口型
1、吹奏嗩吶時的口型是嗩吶演奏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口型就是指在吹奏嗩吶時嘴唇的形狀、含哨的部位,它關繫到在嗩吶演奏中的音準、音色、音質、強弱以及其它各種唇部技巧的發揮。
2、一般吹奏嗩吶的口型是:哨片位於雙唇中間,上唇靠近哨面根部約哨片的四分之一處,下唇含哨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在吹奏過程中,口型的控制力度要隨著吹氣強弱、音量、音色、技巧的變化而變化。
3、在初練時嘴和兩腮會感到酸並且無力,這都是正常的,經過練習後,這些就會消失,嘴上功夫過關的標準是:在吹奏時間長的情況下,控哨自如,嘴唇感到不酸不累,基本功就算過關了。
(3)嗩吶如何練氣息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
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練習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手指不要動,完全靠小臂的動作去帶動手指。
2、手指不能抬離音孔過高,只要稍稍離開一點即可。
3、手指、手腕、小臂三者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4. 學吹嗩吶練氣息的方法_怎樣學吹嗩吶
嗩吶,又名喇叭,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戲曲等的伴奏中應用。至於要如何學會吹嗩吶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紹吹嗩吶練氣息的 方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吹嗩吶練氣息的方法
嗩吶不是個復雜的樂器,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由哨、氣牌、芯子、桿和碗五部分構成。木製圓錐體桿上開的8個音孔,前七後一,錯落的排列著;桿子上裝的銅質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氣牌和蘆葦做的哨;桿下端安著碗。就是這樣朴實,甚至有些簡陋的結構,卻幾乎能演奏所有管樂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鳥的鳴叫等等奇妙的聲音。把嗩吶的幾個部分拆開吹奏,能分別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蒼老低沉,花旦的俏皮靈動,武夫的粗魯莽撞……這樣一個小樂器,竟能獨自演繹出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因此,拿捏嗩吶的吹奏氣息,也成了一門學問。演奏嗩吶往往比較費氣,音越高耗的氣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來,不能無間歇地長時間表演,但經過訓練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間藝人,吹起嗩吶來,互相比著較勁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環換氣法"是最常見的演奏方法,這樣的吹奏能使得氣息總是飽滿不息,可以使樂音不間斷地長時間延續,甚至全曲一氣呵成。
嗩吶定調的豐富,非同一般。多彩的調音,造就了嗩吶的豐富全面。目前的嗩吶多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普遍使用的高音嗩吶,低音區略帶沙沙聲,發音厚實;中音區的音色則是剛健、明朗,最擅長各種技巧的演奏,極富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高音區的發音響亮,暢快淋漓;最高音則尖銳、刺耳,把握不好就會變成難聽的噪音,因此很少使用。當下經過改革的加鍵嗩吶,已成為民族樂隊中一組完善的樂器,表現力更為豐富。
各地的嗩吶都不盡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獷,有柔和,種類甚多,通常以桿的長短不同而分為五種。小嗩吶桿長往往在22~30厘米,音色柔和,最適合用來獨奏或合奏,特別是當它與二胡等弦樂器一起合奏,婉轉起伏,更為動聽。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都可以覓得它的蹤影。
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蘆葦的,有麥桿的,也有用褐紫色膠性蟲殼的(但吹起來非常軟),音響可謂別具一格。中嗩吶桿長32~40厘米,流行於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揚。大嗩吶桿長42~57厘米,聲音低沉宏大,彷彿英雄出世,壯志滿懷,氣宇軒昂。在東北、山海關和冀東一帶北方地區,粗獷的大嗩吶也是吹奏大型樂曲的最好選擇。相比桿長50厘米的"大桿子",柏木桿稍短一點,流行於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清脆明亮的聲音好像能撥開雲層見晴空,令人心神舒爽。用柏木桿吹奏小調以及模仿戲曲中人聲唱腔,顯得格外得心應手。海笛的長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較小,玲瓏小巧,發音卻尖銳響亮,高亢沖霄。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帶器樂合奏是它最好的舞台。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閩西大嗩吶,通常兩支一起合吹列奏,稱為"公吹"和"吹"。兩支嗩吶構造相同,只是在長度和粗細上略有差別,"公"短""長,"公"細""粗,"公吹"的音色甜美,"吹"的發音低而渾厚,配合在一起,天衣無縫。
學吹嗩吶的呼吸控制1、何謂“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指的是通過肋間肌的收縮與放鬆,牽動肋骨、胸骨一起一伏,使胸腔擴大或縮小,使肺部達到呼吸的目的。
2、何謂“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指的是由隔肌收縮使得橫隔膜下降,肺泡向下伸展擠壓腹腔,腹肌放鬆向前下方自然擴張,同時腰肌、肋間肌自然外擴,達到擴大胸腔以進行呼吸的目的。
3、何謂“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主要只借隔肌、腹肌等柔軟的彈性肌肉進行收縮與放鬆的動作,協助肺葉作向下擴張的呼吸動作,並借腹壓的反作用力,達到呼吸的目的。
4、笛子演奏最好選用“腹式呼吸法”而不是“胸式”或“胸腹式”的原因? 其一、胸式呼吸法中起作用的肋骨、胸骨本身沒有彈性,不可能像腹式呼吸法那樣利用橫隔,通過隔肌的收縮自如的彈性,以 腹為支點達到控制氣息的目的。其二、胸式呼吸法把氣吸在肺的上部,易使氣滯於胸口,造成緊張壓迫狀態,把氣憋得難受。使用不當時,更易得內傷。 其三、腹式呼吸法如同中國氣功里所講“上虛下實”一般,演奏時力發自兩腳,就像丹田發力一般,重心在下不會有頭重腳輕之感,利用腹部作為支點,全身力量都有了支撐。其四、腹式呼吸可幫助按摩內臟,達到延年益壽的健康目的。其五、胸式呼吸時肺泡是前後左右擴張,不僅費力且氣息無深度可言,反觀腹式呼吸,它是採用上下擴張,不只運氣自如且較具深度。
5、女性吹奏者真不如男性嗎?事實上從肺活量看,男性正常值為3656.5ml左右,女性正常值為2511.3ml左右,生理上較男性吃虧些。但是只要經過生理輔助、心理輔助、 技術輔助,女性甚至表現得較男性為佳。在生理上可藉助 游泳 、慢跑來提高肺活量;在心理上,對自己要有信心,女性吹奏樂器較有感情, 音色較優美;在技術上,女性的呼吸方法可試採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基本上這是西方公認的較科學的呼吸方法。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功力是日積月累的,只要持之以恆,當能日起有功,樂展風華!
6、何謂“搶氣”? 搶氣一般用於快速樂曲中連續吹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時。搶氣主要是用口吸氣且動作要快。
7、何謂“循環呼吸”? 循環呼吸又稱吞氣,原是嗩吶的吹奏技巧。方法是當一口氣將盡時,迅速把舌頭向後收縮,同時使下顎擴張,把氣存入口腔,然後通過上、下 顎及兩腮肌肉的收縮,將口腔中的氣擠壓出去,同時用鼻吸入新的一口氣,而後巧妙地吹出使笛音綿綿不絕,這便是“循環換氣”。
嗩吶的樂器特色傳統嗩吶的管身一共有八個孔,分別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來按(慣用手不同者可換左右),以控制音高。發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蘆葦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氣使之振動發聲,經過木頭管身以及金屬碗的振動及擴音,成為嗩吶發出來的聲音。
傳統嗩吶按音域及樂器大小可區分為小嗩吶(又稱海笛)、一般高音嗩吶,以及大嗩吶,但其中又可分為各種調性的嗩吶(例如G調小嗩吶、F調小嗩吶、D調高音嗩吶、C調高音嗩吶、G調大嗩吶等等),所謂的調性是指放開最下面三孔時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傳統嗩吶的常用音域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調高音嗩吶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爾使用,但很難吹出) 現代改良的加鍵嗩吶,一般可分為,加鍵高音嗩吶、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其特色為增加了按鍵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穩定音準。因各地區、各製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見的加鍵中音嗩吶而音,常用音域一般為十八度音。
嗩吶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變化,以及各種技巧的運用,這使得一方面嗩吶的音準控制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則使得其音色音量的變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圓滿的滑音,這些都使得嗩吶成為表現力很強的樂器。而哨子的調整工夫,也因此成為嗩吶演奏者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術,除了哨子狀況的好壞會影響省力與否及音準之外,視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細微調整。
看了學吹嗩吶練氣息的方法的人還看:
1. 如何練好口才基本功
2. 吹笛子時如何換氣的方法
3. 怎麼練習吹笛子的氣息
4. 笛子吹氣的技巧練習
5. 學嗩吶怎樣練換氣
嗩吶循環換氣,大家一定會想到嗩吶。當然,這項技巧原本是嗩吶所獨有的,並且也是演奏時的一項風格。但是時至今日,這項技巧已經應用到其他的樂器上面了。除了笛子以外,也已經運用在西洋長笛,甚至於薩克斯風上面了。
循環換氣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預先把氣息儲存在口腔中,然後在吸氣的瞬間,將口腔中的氣息以口舌等將之排出,然後才接續到正常的呼氣排出,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呼吸的周期。嗩吶上面的循環換氣最早出現,因為這個技巧在嗩吶上面比起其他管樂器要來得簡單些。因為嗩吶有氣牌輔助,可以鼓腮存氣吹奏(目前也有不鼓腮以維持形象的),而且哨口的實際出氣量很小。由於上面這幾個原因,所以循環換氣這個技巧,在嗩吶上面已經是運用的極為廣泛了。民間藝人嗩吶的演奏,有許多時候幾乎從頭到尾都沒有間斷,使用循環換氣一氣呵成演奏到底的。以我目前教學的經驗,在我的嗩吶學生之中,國中生資質較好的就可以練起來了
6. 嗩吶怎麼換氣
首先要對常規的呼吸方法熟練掌握,腹式呼吸,腹部有支撐,換氣快速沉穩,喉結下沉,口腔含氣能做到放鬆自然,音色柔美亮麗,運用自然於心,這是前提也是最難掌握的,許多吹了幾年嗩吶的,吹出來的音色都不好聽。
在常規的呼吸方法掌握以後,下一步練慣用腹部支撐不動、不呼氣,單用口腔的負壓吹響嗩吶的各個音階,這步也容易過,第三步是一邊用鼻子吸氣,一邊用口腔負壓吹響嗩吶,這步也容易,第四步就是口腔吹響嗩吶,鼻子也吸到氣了,用吸到的氣使聲音連續,這步較難,開始練的時候雖然能連續的吹,但是聲音總是忽高忽低斷斷續續,沒辦法,就得苦練了,開始練的時候步驟較多忙不過來的時候,腦子里優先要想到的是鼻子吸氣。
參考資料:嗩吶_網路
7. 如何學習嗩吶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學習嗩吶手型,右手放在嗩吶下把,左手放在嗩吶上把,雙手自然按住八孔,以不漏氣為原則,手指不能太僵硬;
2、學習口型,將哨片放在雙唇中間,下唇含哨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上唇靠近哨面根部約哨片的四分之一處,學習胸腹式呼吸法;
3、吹嗩吶需要很大肺活量,呼吸很關鍵,平常需要常練習吸氣與吐氣。
吹奏嗩吶技巧
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
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