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練習筆畫的方法

如何練習筆畫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4 23:48:48

A. 練習鋼筆字的方法

一、如何練好鋼筆字凡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讓,中間筆畫要靠緊,兩邊筆畫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寫得小點,右邊要突出,包括左、中、右結構也是如此,如:板、話、江、徐、樹、微等字。初學者盡量對照臨摹練字貼多練,注意上面所說的,寫的時候也要總結。

二、如何練好鋼筆字,上下要對齊:上下結構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對齊,不論上寬下窄,還是上窄下寬,其重心要在一條線上。如:重、寶、南、畫等字重心線在豎畫上;又如窗、家、圖等字的重心在點畫上。不對稱的字的重心在交叉點,如:各、要、含、命等字。


三、注意筆畫避讓:字是練出來的,多練自然會寫得好楷書的點畫要分布有序,錯落有致,不重疊交叉。書寫時注意筆畫避讓,避免出現筆畫重疊和交叉的敗筆,容易出現敗筆的字如:給、米、拾等字。

四、如何練好鋼筆字,均勻來安排」:指一字之中筆畫分布均勻,間隔相近,松緊一致。如「量」字,各橫畫之間間隔要均勻;「州」字豎畫間隔均勻,「杉」字三撇之間要勻稱變化。
\



五、如何練好鋼筆字,相同筆畫不一樣:書法講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與字或筆畫與筆畫之間都存在差異,好象一片森林中找不到兩棵完全相同的樹,一棵樹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如相同的筆畫注意長短、方向的區別。

B. 硬筆書法應該怎樣練習基本筆畫

橫筆左低右高,頓下筆要重有力,不能過於礓硬,向右上橫拉適當長度再頓筆下壓向起筆回收筆,收筆要輕而快。重筆下頓筆直下拉,找准長度慢慢下壓再慢慢起筆離開紙面露出鋒,懸針豎關鍵點是垂直,頭,中,尾大小有比例。

C. 我寫字沒有力道,筆畫很粗,應該怎麼

首先,要知道的是,練字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一朝一夕是不可能練成的。
其次,剛開始練字的時候要注意把基礎的筆順筆畫吃透,再花時間反復地練一個字,但要注意細節。每寫完一個字,對照字帖找出不同的地方,用心記住,再寫一個,這樣才有提高。
最後,要說的事,部分速效練字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小心不要上當受騙。

練字時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D. 硬筆練字方法怎麼練筆畫

我是練字過來人,你還在練筆畫,應該是初練習不久,對於初練習,形成正確的寫字習慣(如握筆、運筆等)和好的字貼是基礎。練好筆畫,我的實踐和體會是:
1、字體是楷體和隸體同時練,先後都可以;
2、字貼是名家對毛筆古碑帖的硬筆臨摹字貼,最好是配套視頻的,因為視頻可以直觀的讓你看到書寫者的運筆過程,加深理解,強化你的記憶,事半功倍。
3、可以先用鉛筆練習,再用鋼筆練習;
4、循序漸進,每天堅持一定量,邊練邊總結,多思考,自然水到渠成

E. 毛筆楷書基本筆畫怎麼練

一、筆畫基礎
楷書由點畫開始,基本點畫包括:橫、豎、撇、捺、鉤、點六種。

1、橫:

運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筆」,筆桿左傾。

(1)露鋒起筆橫:筆鋒順勢向右下入紙輕頓筆,迅速微提筆鋒調順成向右行趨勢的感覺,同時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點,之後,向右中鋒緩行筆,行筆方向向右上微高一點行筆,最後,用筆鋒向右下輕頓筆,然後再用筆鋒向左上回鋒至橫畫中心即可。

(2)藏鋒起筆:欲左先右,筆鋒逆勢向右入紙,隨即向右下以筆鋒輕頓筆,然後微提筆鋒調整成有右行趨勢感覺的筆鋒,再次在原處頓筆,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後向右緩行筆,收筆方法與露鋒起筆橫相同。

2、豎 :

食指、中指,向下勾筆,大拇指同時慢慢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

(1) 垂露豎:筆鋒向右上逆勢著紙,順即向右下輕頓筆,然後提筆回鋒鋒不離紙面,使筆鋒在提筆時自然聚攏,有調順筆鋒之意。

接著第二次頓筆,此次頓筆較之第一次頓筆稍重,然後順勢下行運筆,在下行中慢慢調成中鋒,緩慢沉著行筆,注意力放於筆鋒上,到收筆處時,很快略向右上提筆,然後順即向右下頓筆後回鋒向上自然收筆至豎畫中。

(2) 懸針豎:懸針豎的起筆和行筆與垂露豎筆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筆時保持中鋒行筆、筆鋒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後再慢慢提鋒收筆,收筆時筆鋒不亂,速度不可突然變快,要隨筆鋒自然聚攏,最後出鋒。

要強調一點是:懸針下行筆不是力度越來越小,而是在快收筆時反而加重,然後才自然提筆出鋒,使豎的下三分之一部分有魚腹狀的感覺,這樣的懸針顯得圓渾飽滿有力而不是細瘦尖刻,像牛尾狀。

3、 撇:

用食指、中指向左下方運筆,保持大拇指關節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撇的起筆有兩種,一種是藏鋒起筆,一種是露鋒起筆。其中露鋒起筆一般是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無須藏鋒。

(1) 長鋒起筆撇:筆鋒向右上或上方逆鋒入紙後,瞬即筆鋒向右下輕頓筆,再起鋒折回,鋒不離紙面,然後第二次頓筆,力度比第一次稍重,接著調成中鋒向下及左下方緩行筆,快收筆時按筆力度可稍加重變側鋒順勢出鋒撇出,注意速度不可太快。

(2) 露鋒起筆撇:起筆順勢搭在其它點畫上,調整好筆鋒中鋒行筆,收筆方法和上面藏鋒起筆撇相同,如:「木」字撇。

4、捺:

捺的起筆也有藏、露之分。根據位置不同,還有反捺或點捺。

(1) 藏鋒起筆捺:筆鋒垂直入紙後,微向左上逆向行筆,提鋒,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左下頓筆,順即調整筆鋒向右下中鋒行筆,行至快收筆處,逐漸加力按筆,並調整筆鋒成側鋒行筆,然後再微提筆,逐漸向右出鋒,捺出即可。如:「史」、「更」字捺。

(2) 露鋒起筆捺:露鋒起筆捺往往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不用考慮它的起筆是否藏鋒。起筆時,順勢以筆鋒放在與其粘連的點畫中,然後行筆即可,收筆和藏鋒起筆捺想同。

(3) 反捺:反捺是露鋒起筆,向右下中鋒行筆,逐漸下按筆鋒,到收筆時,稍提筆,鋒不離紙面,以鋒向右下頓筆,然後回鋒收筆即可。如:「欠」、「不」、「吳」字捺。

(4) 點捺:點捺是捺變成了點狀,露鋒起筆後,即向右下頓筆, 再回鋒收筆即可。如:「和」字中的點捺。

5、鉤:

鉤的變化較多,常見的有:左踢鉤、右踢鉤和「戈」字鉤。三種鉤方向不同,運筆方法基本上一致。

(1) 左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右上行筆之意,然後頓筆向左下,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木、句兩字勾。

(2) 右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時,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向上行筆之意,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右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良字勾。

(3) 戈字勾:運筆向右下行至踢勾處時,順勢改變行筆方向右行並同時輕頓筆,然後提筆,調順筆鋒,自然向上出鋒即可。如:成字勾。

6、 點

(1) 側點:

①左側點:即向左傾倒的點。起筆向左上方逆鋒入紙後,輕頓筆,瞬即向下行筆,頓筆,緊接著向右下行筆(轉換筆鋒),然後向上回鋒收筆即可。

②右側點:即向右傾倒的點,此點是與左側點在方向上不同。

起筆時,露鋒順勢入紙向右輕頓筆,隨即向左下行筆、頓筆,然後再向右下輕頓筆,很快向右上回鋒收筆。還有一種左側點是收筆不回鋒,在收筆時自然出鋒收筆即可,如:曾字頭上兩點。

(2) 豎點:豎點可以看作是豎畫的縮短,有時回鋒可以「意收」即可。起筆,向上逆鋒入紙後,向右輕頓筆,再向下行筆,然後提筆很快回鋒收筆即可。

(3) 提點:提點主要是指三點水或二點水最下面的點。露鋒向左下方向起筆後,瞬即向下略左偏一點頓筆,略提筆,再向右下頓筆,同時調好筆鋒,很快向右上出鋒踢出,與右邊的筆畫形成呼應關系。

7、 折

折有右上折和左下折。在折處,根據運筆的不同,也有方折、圓折和斷折多種寫法。

(1) 右上折:中鋒行筆到折處時,向右上提筆,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右下頓筆,接著向左略轉筆,然後下行筆即可。如斷折,則是行筆至折筆處時,另起筆,藏鋒起筆後調整筆鋒下行筆,橫豎兩畫相搭。

圓折在顏體字中出現較多,在筆意上源自篆書的折法,即行筆至折筆處時,提筆,鋒著紙面即可,順勢輕頓筆,勿使鋒露出,然後調整好筆鋒下行即可。

(2) 左下折:左下折一般是另起筆,將橫畫與豎畫相連即可。但也有一筆寫成的。如:匈、陋二字的左下折筆即是。寫法是中鋒下行至折筆處時,略向右上提筆,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調整好筆鋒右行即可。

當然這兩個字用斷筆折寫法也可以,就是下行至折筆處時,另起筆寫橫,寫法和橫畫一樣使豎畫和橫畫相搭即可。

二、運筆基礎

1、起筆與收筆:

「起筆處:順入者無缺峰,逆入者無漲墨。」無缺峰則形狀完美,無漲墨則筆畫潔凈,起筆時順入成方,逆入成圓。收筆時則需頓或折筆鋒而成方,回鋒而成圓。

2、提筆與頓筆:

「頓」是將筆下壓,屈筆鋒而將力道使於紙上。「提」,則是將筆提起或半提起以繼續行筆。頓筆後需提筆才能行筆,而提筆後又需頓筆,使筆畫成形,或接連著下一筆的筆畫。

3、轉筆與折筆:

「轉」是圓潤筆畫的方法,「折」則是畫方的方法。行筆中停筆不動,變換筆鋒之方向略成ㄟ狀轉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筆意。轉法亦稱絞轉,行筆中「動而轉於下」,意近同於上,只是轉鋒時不停,順勢回轉向下,形亦同於ㄟ,但畫外角成圓,轉動幅度較為大。

4、方筆與圓筆:

在書寫時放慢速度,使運筆更穩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轉彎處,筆畫中等,將之突顯曲度,使整體架構看起來圓潤,且蕭散超逸。而方筆則是在上述各要點中,突顯筆畫的骨氣,讓整體架構明瞭,直方而不失輕巧,凝整沈著,蒼勁挺拔。

5、藏鋒與露鋒:

偏鋒、正鋒、搭鋒、折鋒、回鋒等。藏鋒即是將筆鋒藏於筆畫中,不露痕跡;露鋒就是筆鋒自然露外。筆鋒不藏,則缺乏含蓄之深韻,也不可偏重一方。兩者得相配合,藏鋒包其氣概,露鋒縱其精神,使字

(5)如何練習筆畫的方法擴展閱讀:

毛筆楷書書寫姿勢: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一)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松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盡量坐正、坐直。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3寸左右(根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置,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圍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俗稱為二郎腿)。

(二)立書姿勢

立書姿勢是為了懸腕運轉靈活,同時由於居高臨下,視角開闊,便於統觀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書姿勢的具體要求為:兩腳稍微分開,一腳略向前,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離不宜過遠,左手按紙,右手懸腕懸肘書寫。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應太低,以免彎腰過度,容易疲勞。



F. 如何練筆畫

筆畫就是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點和線。寫字的時候,由起筆到收筆,就是一筆或叫一畫。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橫、豎、撇、捺、提、折、鉤。

常用筆畫名稱表

筆畫間的組合關系有三種,即相離、相接和相交。因為組合關系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漢字。比如漢字中的撇筆和捺筆,如果其間的組合是相離就是「八」;如果是相接就是「人」或「入」;如果是相交,那就構成了「ㄨ」(「義」和「刈」的一部分)。

2.筆順

筆順就是漢字筆畫書寫的順序。漢字筆順的一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還有從外到內,先中間後兩邊等。

筆順正確與否,關繫到字形的好壞和書寫的速度。

漢字筆畫規則表

(一)基本規則

1.先橫後豎:





2.先撇後捺:





3.從上到下:





4.從左到右:





5.先外後里:





6.先外後里再封口:





7.先中間後兩邊:





(二)補充規則

1.點在上邊或左邊,先寫:





2.點在右上或字里,後寫:





3.半包圍結構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圍結構,先外後里:





(2)左下包圍結構,先里後外:





(3)上邊未包圍的,先里後外:



(4)下邊未包圍的,先外後里:





(5)右邊未包圍的,先上後里再右下:





你知道下面各字的筆順嗎?

長 撇、橫、豎提、捺

凸 豎、橫、豎、橫折折折、橫

片 撇、豎、橫、橫折

心 點、卧鉤、點、點

必 點 卧鉤、點、撇、點

女 撇點、撇、橫

3.偏旁

偏旁是漢字學中的一個傳統名稱。原指合體字中左右兩方的結構單位,左方叫偏,右方叫旁(如「如」字,「女」為偏,「口」為旁)。後來把「偏」和「旁」合起來,統稱為「偏旁」。現在合體字中的上下、左右、內外任何一個結構單位都統稱為偏旁。

漢字偏旁名稱表

偏旁
名稱
例字


兩點水兒
次、冷、准


禿寶蓋兒
寫、軍、冠


言字旁兒
計、論、識


廠字旁
廳、歷、厚


三匡兒
區、匠、匣


立刀旁兒
列、別、劍


同字匡兒
岡、網、周


單人旁兒
仁、位、你


包字頭兒
勺、勾、旬


私字旁
允、去、矣


建之旁
廷、延、建


單耳刀
衛、印、卻


雙耳旁去兒
防、阻、院
邦、那、郊


三點水
江、汪、活


將字旁
壯、狀、將


豎心旁
懷、快、性


寶蓋兒
宇、定、賓


廣字旁
庄、店、席


走之兒
過、還、送


提土旁兒
地、場、城


草字頭
艾、花、英


弄字底
開、弁、異


尤字旁
尤、龍、尥


提手旁
扛、擔、摘


方框兒
因、國、圖


雙人旁
行、征、徒


三撇兒
形、參、須


折文旁
冬、處、夏


反犬旁
狂、獨、狠


食字旁
飲、飼、飾


子字旁
孔、孫、孩


絞絲旁
紅、約、純


三拐兒
甾、邕、巢


四點底
傑、點、熱


火字旁
燈、燦、燭


示字旁
禮、社、祖


王字旁
玩、珍、班


木字旁
朴、杜、棟


牛字旁
牡、物、牲


反文旁
收、政、教


病字旁
症、疼、痕


衣字旁
初、袖、被


春字頭
奉、奏、秦


四字頭
羅、罷、罪


皿字底
盂、益、盔


金字旁
鋼、欽、鈴


禾木旁
和、秋、種


登字頭
癸、登、凳


米字旁
粉、料、糧


虎字頭
虜、慮、虛


竹字頭
笑、筆、笛


足字旁
躍、距、蹄

註:有的偏旁有幾種不同的名稱,本表只取較為流行的一種。

〔你知道嗎〕

冫——兩點水,是古代的「冰」字。所以,凡兩點水的字都與冷有關。如冷、凍、涼等。

宀——寶蓋兒。「宀」在古代是一個獨體字,讀作mián。因為它的形狀像屋子,所以,帶有寶蓋兒的字大多與房屋、居住有關。

冖——禿寶蓋兒。古代是個獨體字,讀mì,是覆蓋的意思,即以巾蓋物。所以,部首為禿寶蓋兒的字,都與覆蓋的意思有關,如冠、冪等。

廠——廠字旁,古代是一個獨體字,讀ǎn。《說文解字》中解釋是:廠,山石之崖岩,人可居住。所以,部首為廠字旁的字大多與居住有關,如廳、廈、廚等。

4.偏旁部首

合體字的偏旁各有一定的位置。偏旁相同,部位不同,有的可能就是形、音、義各不相同的漢字。

有一個漢字謎語是這樣說的:「一木口中栽,非困又非呆,若是把杏念,趁早別來猜。」答案是「束縛」的「束」字。這個謎語就形象地反映了偏旁位置的改變而導致產生不同漢字的現象。

合體字的偏旁部位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內外結構三種基本形式。(漢字形體結構的具體類型見下表)

漢字形體結構類型表

結構形式
例字

獨體字
人 入

上下結構
忠 想 塵 是 筆 字 思 昌 蟹崗 笑 雷

上中下結構
草 意 竟 暴 薯 慧 舅 賽 器

左右結構
明 從 相 請 珠 知 誠 釣 江好 劉 歌 唱

左中右結構
謝 樹 鋤 倒 搬 掰 辨 嫩 嗽懶 湘

半包圍結構
閃 這 凶 慶 句 醫 風 歷 匹叵 屎

全包圍結構
團 圖 囚 回 困 園

品字形結構
眾 森 品 聶 磊 晶

G. 我想學毛筆字,求練習筆畫的具體方法。

學習書法要持之以恆

開始練字應注意的幾點:(練一段還要學習字的結構等常識)
1 姿勢要正確,兩腳平放地上,兩手據案,肩平、背直、頭正,目注紙上。
2 握筆要指實掌虛,執筆在指,運筆在腕。開始練字枕腕,逐步提腕、懸腕。
3 筆法要分清,一般分方筆和圓筆兩種,還要明確中鋒、側鋒、卧鋒的應用部位。
4 楷書是學習毛筆字的基礎。楷書學完再學行書,最後是草書。您先學魏碑也行。
5 臨帖時不要看一眼寫一筆,先要讀帖,吃透要領,然後把一個字一氣寫成。
6 首先要把各種偏旁部首練好,以後再組成各種字就容易了。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閱讀全文

與如何練習筆畫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