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控制固體垃圾的解決方法

如何控制固體垃圾的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7 21:46:40

Ⅰ 固體廢棄物的最常見處理方式是什麼

固體廢物處理指的是將固體廢物轉化成適於運輸、充分利用、存儲或最後處置的形態的過程。固體廢物處理的目的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有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熱處理、固化處理。

固體廢物處理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利用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變成方便運輸、存儲、充分利用或處置的形態。物理處理方法包含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物理處理也常常是回收固體廢物中有價值物質的重要手段。

固體廢物處理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取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進而到達無害化,或將其轉變變成適於更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因為化學反應條件繁雜、影響因素較多,故化學處理方法一般 只有在所含成分單一或所含幾種化學成分特性類似的廢物處理方面。對混合廢棄物化學處理也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化學處理方法包含氧化、還原、中和、化學沉澱和化學溶出等。有一些有害固體廢物通過化學處理,還也許產生富含毒性成分的殘渣,還須對殘渣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安全處置。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進而到達無害化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通過生物處理,在容積,形態、組成等方面均發生重大變化!

方便運輸、存儲、充分利用和處置。生物處理方法包含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象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較,生物處理在經濟上般相對比較便宜,應用也十分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較長,處理效率有時不太穩定。

(4)熱處理熱處理是利用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的組成和結構,同時到達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熱處理方法包含焚燒、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焚燒法是充分利用燃燒反應使固體廢物中的可燃性物質發生氧化反應,進而到達減容並充分利用其熱能的目的。利用焚燒法能夠 消滅細菌和病毒,佔地面積小,還可充分利用其熱能發電等。現階段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城市生活垃圾多採取焚燒法來處理。熱解處理指的是將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在高溫下裂解,可獲取輕質燃料,如廢塑料、廢橡膠的熱解等。

(5)固化處理固化處理是採取一種惰性的固化基材將皮物固定或包裹起來以減低其對環境的危害,進而能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的種處理過程。固化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有害廢棄物和放射性廢棄物。因為處理過程需添加較多的固化基材,因而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棄物的容積大。

Ⅱ 固體廢物處理方法有哪些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2、陸地處置

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於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危害

固體廢物是環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還經常以水、大氣和土壤為媒介污染環境。

固體廢物不像廢氣、廢水那樣到處遷移和擴散,必須佔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體廢物侵佔土地的現象日趨嚴重,我國堆積的工業固體廢物有60億噸,生活垃圾有5億噸,預計每年有1000萬噸固體廢物無法處理而堆積在城郊或公路兩旁,幾萬公頃的土地被它們侵吞。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使用帶有碎磚瓦礫的「垃圾肥」,土壤就嚴重「渣化」;未經處理的有害廢物在土壤中風化、淋溶後,就滲入土壤,殺死土壤微生物,破壞土壤的腐蝕分解能力。

如何有效進行固體廢物管理

如果合理有效的處理固體垃圾?

1、固體廢物的預處理:在對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和最終處理之前,往往需要實行預處理,以便於進行下一步處理。預處理主要包括固體廢物的破碎、篩分、粉磨、壓縮等工序。


2、物理法處理固體廢物:利用固體廢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從中分選或分離有用或有害物質。根據固體廢物的特性可分別採用重力分選、磁力分選、電力分選、光電分選、彈道分選、摩擦分選和浮選等分選方法。


3、化學法處理固體廢物:通過固體廢物發生化學轉換回收有用物質和能源。煅燒、焙燒、燒結、溶劑浸出、熱分解、焚燒、電力輻射都屬於化學處理方法。


4、生物法處理固體廢物: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處理固體廢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將復雜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物質,將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沼氣發酵和堆肥即屬於生物處理法。


5、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理: 沒有利用價值的有害固體廢物需進行最終處理。最終處理的方法有焚化法、填埋法、海洋投棄法等。固體廢物在填埋和投棄海洋之前尚需進行無害化處理。

Ⅳ 怎樣處理固體廢物

固體廢棄物處理通常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一般都是由專業的固體廢物處置單位收集處置,可以上危匯網看看的,有很多固廢處置的公司信息,幫你對比價格進行挑選性價比高的處置單位。目前,採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
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採用的固體廢棄物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採用壓實處理。適於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還有垃圾、鬆散廢物、紙帶、紙箱及某些纖維製品等。對於那些可能使壓實設備損壞的廢棄物不宜採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
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寸減小,預先必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於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使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更容易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沖擊破碎、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濕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
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質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選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以設計製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技術
固化技術是通過向廢棄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廢棄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理解的固化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良好的機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濕、抗凍—融特性。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也可用做建築的基礎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
焚燒法是固體廢物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於固體廢棄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漸增加,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以此法處理固體廢棄物,佔地少,處理量大,在保護環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歐洲國家較早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焚燒廠多設在1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並設有能量回收系統。日本由於土地緊張,採用焚燒法逐漸增多。焚燒過程獲得的熱能可以用於發電。利用焚燒爐發生的熱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於維持溫室室溫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過65%的都市廢料進行焚燒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燒法也有缺點,例如,投資較大,焚燒過程排煙造成二次污染,設備銹蝕現象嚴重等。
熱解是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500-1000C)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於焚燒法相比,熱解法則是更有前途的處理方法。它的顯著優點是基建投資少。
6、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用使其無害化。種種技術可以使有機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
對於因技術原因或其他原因還無法利用或處理的固態廢棄物,是終態固體廢棄物。終態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是控制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棄物的歸宿問題。處置的目的和技術要求是,使固體廢棄物在環境中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避免或減少其中的污染組成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
終態固體廢棄物可分為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為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海洋傾倒是將固體廢棄物直接投入海洋的一種處置方法。它的根據是海洋是一個龐大的廢棄物接受體,對污染物質能有極大地稀釋能力。
進行海洋傾倒時,首先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選擇處置場地,然後再根據處置區的海洋學特性、海洋保護水質標准、處置廢棄物的種類及傾倒方式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和經濟分析,最後按照設計的傾倒方案進行投棄。遠洋焚燒,是利用焚燒船將固體廢棄物進行船上焚燒的處置方法。廢物焚燒後產生的廢氣通過凈化裝置與冷凝器,冷凝液排入海中,氣體排入大氣,殘渣傾入海洋。這種技術適於處置易燃性廢物,如含氯的有機廢棄物。
2、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的方法有多種,包括土地填埋、土地耕作、深井灌注等。土地填埋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地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處置技術,它是目前處置固體廢棄物的主要方法。
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衛生土地填埋是處置一般固體廢棄物使之不會對公眾健康及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種處置方法,主要用來處置城市垃圾。通常把運到土地填埋場的廢棄物在限定的區域內鋪撒成一定厚度的薄層,然後壓實以減少廢棄物的體積,每層操作之後用土壤覆蓋,並壓實。壓實的廢棄物和土壤覆蓋層共同構成一個單元。具有同樣高度的一系列相互銜接的單元構成一個升層。完整的衛生土地填埋場是由一個或多個升層組成的。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該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安全土地填埋法是衛生土地填埋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對場地的建造技術要求更為嚴格。對土地填埋場必須設置人造成或天然襯里;最下層的土地填埋物要位於地下水位之上;要採取適當的措施控制和引出地表水;要配備浸出液收集、處理及監測系統,採用覆蓋材料或襯里控制可能產生的氣體,以防止氣體釋出;要記錄所處置的廢棄物的來源、性質和數量,把不相容的廢棄物分開處置。

Ⅳ 為降低污染常採用的固體廢物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礦業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處置是指最終處置或安全處置,是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物的歸宿問題。一些固體廢物經過處理和利用,總還會有部分殘渣存在,而且很難再加以利用,這些殘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還有些固體廢物,目前尚無法利用,它們都將長期地保留在環境中,是一種潛在的污染源。為了控制其對環境的污染,必須進行最終處置,使之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
以往,「處置」是指無控地「將固體廢物排放、堆積、注入、傾倒、泄入任意的土地上或水體中,使這些廢物進入環境」,很少考慮其長期的不利影響。隨著環境法規的完善,向水體傾倒和露天堆棄等無控處置被嚴格禁止,故今天所說的「處置」是指「安全處置」。
固體廢物處置方法包括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農用: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於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於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於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於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2)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
土地填埋處置
成本較低、適於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目前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採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徵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給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給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於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採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①場地選擇:一般要考慮容量、地形、土壤、水文、氣候、交通、距離與風向、土地徵用和廢物開發利用等諸多問題。
一般來講,填埋場容量應滿足5-20年的試用期。填埋地形要便於施工,避開窪地,地面泄水能力要強,要容易取得覆蓋土壤,土壤要易壓實,防滲能力強;地下水位應盡量低,距最下層填埋物至少1.5m;避開高寒區,蒸發大於降水區最好;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在各種氣候下運輸的全天候公路,運輸距離要適宜,運輸及操作設備噪音要不至影響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填埋場地應位於城市下風向,避免氣味、灰塵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最好選在荒蕪的廉價地區。
②填埋方法的選擇:常用的填埋方法有溝槽法、地面法、斜坡法、谷地法等。
土地填埋法的操作靈活性較大,具體採用何種方法,可根據垃圾數量以及場地的自然條件確定。
③填埋場氣體的控制:當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後,由於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會產生好氧與厭氧分解。填埋初期,由於廢物中空氣較多,垃圾中有機物開始進行好氧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氨氣,這一階段可持續數天;但當填埋區氧被耗盡時,垃圾中有機物轉入厭氧分解,產生甲烷、二氧化碳、氨氣、水以及硫化氫等。因此,應對這些廢氣進行控制或收集利用,以避免二次污染。
在填埋氣體控制方面,早期國外一般將填埋氣體作為一種有害氣體進行管理和處置。進入70年代後開始將之作為一種有價值尚待開發的再生資源,並對填埋氣體產生、遷移規律進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目前已開發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的技術設備,部分國家已發展到商業應用階段,成功地將填埋氣體用於工業、民用燃料及發電。我國在這方面發展較緩慢,據悉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即將回收沼氣發電。
④浸出液的控制:填埋場浸出液一般源於降雨、地表徑流、地下水湧出、廢物本身水分、滲出液成分較復雜,其COD高達4~5萬mg/L,氨氮達700~800mg/L。
浸出液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以控制必然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常用的措施是設置防滲襯里,即在底部和側面設置滲透系數小的黏土或瀝青、橡膠、塑料隔層,並設置收集系統,把浸出液收集起來
的。

Ⅵ 固體垃圾是怎樣處理的

有人認為,固體廢物是「三廢」中最難處置的一種,因為它含有的成份相當復雜,其物理性狀(體積、流動性、均勻性、粉碎程度、水份、熱值等等)也千變萬化。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辦法,首先是要控制其產生量。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結構(包括民用與工業用),控制工廠原材的消耗定額,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廢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開展綜合利用,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和能源對待。實在不能利用的則經壓縮和無毒後填地或投海。

目前,國外也廣泛採用焚燒和熱解來處理固體廢物(主要是有機質的固體廢物)。焚燒法的優點是可以處理各種不同性質的廢棄物,焚燒後可減少廢物體積90%(取決於其灰份的不同而不同),便於填土處理。常見的焚燒爐有開敞式和多室式。前者適用於處理高熱量的易,可防止燃燒過程中發生爆炸的危險,如硝酸纖維、聚乙烯等。後者(在高溫和無氧或極少氧氣存在下進行)可較經濟寺利用熱量。焚燒爐多設有回收蒸汽裝置,有的固體廢物每公斤熱值可達1200~1400大卡。對於工業含碳固體廢物的處理,採用熱解法比焚燒法更為有利。因為熱解法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很少產生污染問題,處理能力大,燃料可以由本身解決,還可回收油類等產品,其費用約為焚燒費用的27%。此外,固體廢物還有濕式氧化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等等。濕式氧化法是有機物質在水的存在下在溫度為120~380℃、操作壓力在10~200個大氣壓時快速氧化。在美國等一些國家裡,已用業處理紙漿黑液,因為固體含量3-6%的液體即可用此法處理。市政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工業系列化處理污泥等均可處理。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控制固體垃圾的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7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8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6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5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1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5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3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