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冬天釣魚有哪些技巧
在冬季釣魚,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掌握一定的冬季釣魚技巧。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冬天釣魚有哪些技巧。
冬天釣魚技巧:釣組搭配
冬季水溫低,魚兒活動能力弱,覓食動作小,釣組要選擇細小釣組,可很多年長的釣友在冬釣時喜歡使用傳統墜沉底釣法,釣組都偏大。另外一些精通懸墜釣的釣友,考慮到可能會上大魚,釣組選擇也偏大。
其實考慮到冬季水溫很低,魚兒的力度比其它季節要弱一大半,就算釣大魚也無須根據高溫季節時的線組進行搭配,比如說垂釣8斤左右的大魚時,使用5.4米長的四六調釣竿即可,而釣線和釣鉤方面使用1號的主線和0.6號的子線並使用3號的金袖鉤就能夠輕松應對了。
冬天釣魚技巧:細小的信號要注重
1、冬季魚兒深處寒冷水溫中,身體會比較僵硬力度很弱,吃鉤的信號反應也比較小,在垂釣的時候就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分辨每一個細微的漂相,如果太過大意的話就會錯失很多中魚信號。
2、魚兒對活動的食物很感興趣,所以在鉤餌到位之前都可能會有魚兒咬鉤,浮漂出現輕微變化的時候就要仔細分辨,而對於那些比較模糊似是而非的信號可以憑感覺經驗來判斷是否是有效的中魚信號。
3、對於比較模糊的信號最好不要放過,冬季魚兒昏昏沉沉的吃鉤之後有的甚至就地懸浮,所以碰到這種情況可以直接提桿刺魚,往往會有大魚上鉤。
冬天釣魚技巧:釣鉤選擇要慎重
不少釣友在使用釣鉤時喜歡選擇偏大的釣鉤,那些5-6號的伊勢尼釣鉤就算在夏季垂釣都嫌大,而有釣友在冬季卻還使用,要知道冬季魚兒吸食的力度很弱,釣鉤大的話重量會加重,而用大鉤也需要配大餌,更是加重了魚兒覓食的難度,魚口會變得很差,所以要根據魚情選用合適的釣鉤。
冬天釣魚技巧:拋竿要到位
1、不少釣友在拋竿的時候不注重的話,很容易偏離釣點,而冬季魚兒活動范圍比較小,更是加大了垂釣的困難度,還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通常使用細膩的釣線,最好不要使用長子線會增加纏線的幾率,在拋竿的時候還要保證線組垂直,防止魚兒咬鉤動作不能及時反應出來。
2、在拋滿竿之後最好壓一半的風線,其它的風線可以自由下落,因為鉤餌在下落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有魚兒截食,如果此時還在壓線的話會造成提桿不及時,所以壓一半線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冬天釣魚技巧:控桿力度要適中
冬釣的時候不少釣友在控桿的時候保持高溫季節時的力度,所以會造成很多跑魚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冬季魚兒開口的幅度很小,刺魚的時候掛的並不是很牢固,猛力提竿的話很容易把魚嘴拉豁,還有一點就是使用的線組比較細,猛力拉扯的話容易跑魚,所以最好用手腕提桿力度輕柔一些跑魚的情況就會少很多。
冬天釣魚技巧:穿鉤要到位
冬季垂釣通常用葷腥的蟲餌做釣餌,在穿鉤的'時候不少釣友喜歡在鉤尖的位置留1-2厘米長的蚯蚓頭,雖然這樣做能夠讓蚯蚓的蠕動性增加,但是冬季魚兒力度很弱,在開口吸食的時候會受到影響,過長的蚯蚓頭被觸動容易被觸動而並沒有吞鉤,漂相有動作此時刺魚的話卻不會中魚,這就是經常有一頓的吃鉤信號而不中魚的原因。
冬天釣魚技巧:用餌要精細
1、冬季垂釣基本都是採用搓餌,尤其是在野釣的時候如果搓餌魚口不好的話,很可能就是餌團過大,此時改用拉餌的話就會有很好的改善,不過最好不要搓拉兩用。
2、還需要注意的是垂釣的水位比較深,為了保證餌在鉤上的附著性,配置餌料的時候最好增加拉絲粉的量,一般達到總餌料的百分之25左右即可。
冬釣最好使用蟲類葷餌
在淡水中作釣,就必須要了解淡水魚類各季節的食性。這樣才會更有針對性的用餌。淡水魚,一般都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葷」的嗜好。特別是蚯蚓,之所以它比紅蟲、肉蛆、效果更佳,除了因本身含高蛋和有種特殊香味外,更在於整體活用時,通過它在釣上不停地伸卷蠕動,更容易被魚發現而具有相當的誘惑力。
相反,要是用粉質煩麵食性素釣餌,除了沒有蚯蚓這種特殊逗引效果外,還在於倘若過於鬆散,粑軟,沒等到少游、懶動的魚兒進窩咬鉤,恐怕早就脫落霧化。要是硬質一些雖可避免這種情況,魚兒又很不喜歡觸啃如此死麵疙瘩。所以,冬季最佳釣餌首選是蚯蚓,但一定堅持活用,且因冬季鯽魚的「吃口」小 ,選餌裝餌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蚯蚓,不能過大,一般有火柴棍粗細就可以了。
冬季釣魚不宜勤換窩
很多釣友在冬季釣魚時,做窩拋餌不過十分二十分鍾,沒見浮漂信號,便判定此窩無魚,急急收裝備換地方。但是如此幾次反復,人累得不行的同時,魚也沒有釣到。須知,冬季的魚兒懶動,發窩時間比夏秋季節長很多,有的甚至在一小時之後才會有魚入窩,千萬不能將夏秋釣魚做窩發窩時間應用到冬季,這樣不科學也不合理。
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首先,我們選好一釣位之後,在此釣位附近,做上三到五個窩,自己做好記號。等待一段發窩時間之後,便可以根據情況,在幾個窩之間循環做釣。一般等待發窩時間,最好能在30-60分鍾為佳。如果是做三五個窩,循環做釣,還不能上魚的話,那要麼大方向換釣位,要然收搭裝備回家吧。
冬天釣魚技巧:提魚入護需要注意的事項
冬季魚口弱刺魚並不是很牢,最好不要採用高溫季節時的把魚兒拉到岸邊直接提線帶魚入護,很可能會被魚兒掙脫,最好使用抄網或者把魚兒拉到岸邊之後再抓魚入護,不然的話很可能跑魚。
冬天釣魚技巧:釣竿的調性選擇
冬釣不少釣友喜歡使用偏硬的釣竿,但是冬釣搭配的線組都偏細,若是使用硬竿的話如果提桿的力度稍大很可能把子線崩斷,尤其是有大魚上鉤的話會出現的更頻繁,在選用釣竿的時候最好採取宜軟不宜硬的原則挑選。
B. 冬天釣魚技巧口訣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釣魚吧,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冬天釣魚技巧口訣 ,歡迎閱讀。
一守:
聚魚是垂釣的要素之一,做好魚窩後,冬釣者要花數倍於夏秋垂釣的精力,沉著及耐心地守好釣窩。
二觀:
魚窩開始有動靜出現,不能鬆懈觀漂的注意力。冬天的魚訊弱而微,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寶貴的提竿機遇可能喪失。
三操:
垂釣活動有一套操作方法,在冬釣實施中,對於每個操作步驟,都應貫穿耐心及沉著,忌動作慌張、心情急躁。
四精:
這里有二層意思:一種意思是指垂釣動作要精練,第二層意思是在沉著耐心的戰術主宰下,釣者要達到:精神內守、蓄意待發、箭上弦、彈上膛。
五搏:
即在冬釣中,不能認為天冷魚掙扎力量單薄而疏忽大意,掉以輕心。一旦釣得大魚,還需沉著應戰,耐心地遛魚同魚搏鬥。
六獲:
在冬釣中,抄進網的大魚,還要沉著耐心地放進魚護,忌急躁慌張。入護時動作要輕巧,避免發生大的水聲,讓好不容易誘進窩的魚驚散,這樣才能提高魚獲。
七持:
即在每次出去冬釣的過程中,要堅持貫徹「沉著應對、耐心等待」的.戰術。
八耐:
除了在冬釣進行中要實施這一耐心的戰術,在釣外還須不忘這種戰術。比如一次冬釣的成功,並不能代表今年整個的成功,所以,每次成功的冬釣後,耐心的總結經驗以及學習垂釣書刊和討教高手,一定不能少。
C. 冬季釣魚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手竿釣:我們都知道,冬季天氣冷,水溫低,鯽魚的活動范圍不是很強烈,有時在尋找到食物使,在吃食的過程中魚口也是非常輕的,如果我們想要漁獲好,在垂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活餌作餌料垂釣,再結合手竿逗釣的方式來吸引魚的注意力。
手竿逗釣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把死餌轉變為活餌,垂釣者運用手竿逗釣垂釣來吸引魚的注意力,從而能夠快速垂釣上岸,這種方法運用在冬季垂釣是相當不錯的,魚的上鉤率也是很高的。
冬季釣魚注意事項
雖然冬季要釣深,也不是說著越深越好。一般冬季水深3米5的地方,水溫能達到3-5度,是非常適合魚兒棲息藏身的,所以,在冬季垂釣的時候,最深的水位要在3米以上4米以下,千萬不能太深。
一般背風向陽的水域水底特別的溫暖、明亮、富氧,冬季鯽魚非常喜歡在這樣的地方逗留獲取食物。通常冬季垂釣都是要釣陽,這樣會有很好的收獲,不僅僅是魚,就是垂釣者在背風向陽的地方也會感到很溫暖。
D. 冬天釣鯽魚方法
1、水面小
第一個小就是選擇小水面下鉤,很多釣友都知道水溫穩定是冬季釣到魚的基本要求,大水面水溫更穩定,這是因為大水面水溫雖然穩定,但是氣溫過低的冬季鯽魚會藏在深水中,距離岸邊比較遠,就算知道魚在深水中也難以找到魚窩。如果選擇比較窄的小水面,找到魚窩的機會高很多。可以選向陽避風死角,或者有水草的地方下鉤。
2、溫差小
氣溫穩定,水溫才會穩定。只要有4度的水溫鯽魚就是正常進食的,所以冬季釣魚需要注重的溫差小。表現在2個方面,第一是晝夜溫差小,所以白天高溫晚上低溫的晴天魚未必好釣,陰天晝夜溫差小,反而更適合冬季釣魚。
第二是出釣時跟最近幾天的氣溫變化情況,如果氣溫有較大的上升或者下降,水溫都不會穩定,魚也會難釣很多。所以冬季的小春陽,未必釣得到魚,除非這樣的天氣持續多天。
3、釣組小
水溫低魚口輕,釣組非常有講究。主線要小,這樣切水性更好,信號傳遞會更快而且不「打折」。子線也要小,這樣才不檔口。冬季釣鯽魚子線在0.4-0.6就足夠了,甚至有釣友還會使用更細的子線,只要線不斷,越細越好,魚口明顯會好很多。
子線可以稍長一些,這樣信號真實,而且更不容易檔口。魚鉤不但要小,而且要輕。因為此時鯽魚的開口幅度小,所以魚鉤必須小。進食動作輕,所以魚鉤也要輕,最好使用細條魚鉤。
4、浮漂小
浮漂小,信號傳遞才會比較快速,而且不會出現鉛墜過大魚拉不動浮漂的現象。浮漂要選擇細長身的小漂,漂尾也要細,這樣信號會明顯很多。多漂腳沒有多少要求,因為此時對釣組到位的快慢,或者浮漂的翻身速度基本沒要求,釣組緩慢到位反而有一定的誘魚效果。
切記兩點,漂尾看得清楚才行,不能無限細。浮漂的吃鉛要保證能夠拋竿精準,在這個基礎上吃鉛越小越好。釣2米左右深度,1克左右就足夠,3-4米水深應該1.5克才行,否則水線不能被拉緊,會影響到信號傳遞。
5、釣目小
釣目的高低不是只跟靈敏度有關系,跟看漂也有極大的關系,尤其是在魚口輕的季節盡量釣低目。這個例子說過很多次了,鯽魚口輕可能只能讓浮漂有半目的動作,如果釣目過高,漂相很難察覺到,所以要釣低目;
還有個說法叫做目差小,冬季釣鯽魚建議稍鈍,鈍的目的是讓餌料躺底,方便鯽魚進食,但是又不能太鈍,所以使用調低釣高的方法調漂,釣目比調目高一點點就行。
E. 冬天釣魚的小技巧
導語:冬釣,以釣鯽魚為主,在不同的水域和地點,選擇的釣具要得心應手,根據冬季魚吃食的特點,注重釣組的合理搭配。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冬天釣魚的小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1、冬釣靈敏,是提高上魚率的關鍵所在。
因為陰天的光線相對晴天較暗,而且拋竿較遠,故應選用一支3米以上的硬釣手海兩用竿,浮漂用大號配重墜,便於拋竿與觀漂。
2、繞線輪選用小號,配直徑0.25-0.3毫米,不少於50米的'主線,腦線直徑不大於0.18毫米。
3、選用3-5號釣鯽鉤,雙鉤組合,總長度在15-18厘米比較合適。
4、調漂時調至與水面平齊,垂釣時釣2目,魚咬鉤時,浮漂出現輕輕的點動,繼而黑漂或上浮,提竿即可中魚。
5、釣餌多採用蚯蚓和紅蟲,可將紅蟲事先綁好,也可直接將紅蟲從頭部穿進,每隻鉤上穿4-5條。發現紅蟲的顏色變白是要及時更換。
6、採用逗釣的釣法,當魚不咬鉤和頻率較低時,可勤提竿加以引逗,使釣餌經常處於活動狀態,而誘魚咬鉤。
7、在打水面垂釣時,應採用多點選優的方法,從各方位找釣點,當發現某點上魚時,就可在此點多拋竿。因冬天魚相對集中抱團,此點很可能就是魚窩,不上魚時,再另外選擇釣點。如此的循環選擇,是提高上魚的關鍵,也是引逗釣法的精華所在。
F. 冬季釣魚技巧全攻略
冬季天寒在水庫作釣建議選擇的水層稍微深一點,夏天可能是釣到兩米左右,到冬季可能釣到四五米比較合適,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冬季釣魚技巧全攻略 ,歡迎閱讀。
鯽魚、鯉魚、草魚、青魚屬耐寒魚類,在水溫4℃左右的時候還是一樣會進食。此類魚為了生存,為了來年繁殖,只要有食可吃,仍不會錯過一切機會。南方具有相對溫暖的氣候優勢條件,冬季仍不失為垂釣良機。在此季節雖然魚兒的游動、覓食程度已下降到最低,垂釣難度加大,但如果掌握了冬季魚的習性、當地氣候、水域等特點,仍能有較好的漁獲。在北方,冬天也是「冰釣」的好時節。
選好天氣
冬季的南方氣溫雖低,但基本保持在10℃上下,最低氣溫在-3—4℃左右。這個時候,水面雖然會偶有薄冰,但太陽一曬很快就會融化。魚兒對水溫的變化敏感性比較強,雖在0℃低溫時呈休眠狀態,但在陽光的照射下,隨著水溫的上升魚便開始活動,水溫越高則魚的活動性越積極。釣友們冬釣應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選擇在無風或微風的晴天,陽光充足,溫差不大,並且把握在天氣變化之前出釣。如近幾日天晴,溫差在 10℃之間為最佳,天若突然變冷或變暖都不好上魚。因為天氣突然變冷水溫會變涼,魚會一時適應不了,不思覓食。而天氣突然熱一點,氣溫高了,氣壓相對低了,如果沒有風,水體的溶氧量會相應減少,魚會感到不適,也不好釣。
選好釣時
冬天上午10時到下午16時,水溫相對較高,是魚兒活動、覓食的黃金時間,也是魚咬鉤最積極的時間段,便是釣魚的最佳時間。其他時間,由於氣溫、水溫較低,魚兒少吃少動。因些,冬天出釣不要早,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為宜,下午16時前收竿。
選好釣場
冬釣最好選在小水域地點垂釣,因為水面小的水域吸熱快,水溫相比大水域要高許多。水深一些的池塘較為理想:因為魚多,而水溫相對高一些,容易上魚。池塘魚的密度較大,找鯽魚、鯉魚、草魚、青魚多的池塘,別的魚類低溫下一般不攝食,而這些魚仍然攝食。南方冬季要避免釣大水域,尤其是流動性大的水域。
選好釣點
魚對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在同一水域魚兒多棲息、覓食於向陽的一側,故釣點應選擇在朝南的一側。冬釣的釣點,還應在水深適度的地方,雖然深水處水溫高,但魚兒多在此處避寒,水深選在1—2米的.深度為最佳。冬釣深,並不是越深越好,水深超過4米,光照不足,天然餌料缺乏,魚兒是不會在那裡覓食的,很難釣到魚。所以冬釣應選向陽、背風的深水區垂釣。這些地方日照時間長,水溫及光線好,一般冬季魚喜歡在這地方停留、覓食。
選好餌料
冬天釣魚誘餌一定要香,鬼窩、鯉魚顆粒誘、鯽魚顆粒誘都是不錯的選擇。
冬釣打窩要多打,在無人或人少的釣場,甚至打上十幾個,廣種薄收,輪番下鉤。如有幾個窩有魚上鉤,應放棄無魚的窩,集中精力釣重點窩。
選好釣餌
冬季由於水溫低,魚兒食慾小,要讓它開口,魚餌一定要有誘惑力,所以冬釣的釣餌,應以葷餌為主。建議使用腥味較重的配方
鯽魚、鯉魚、草魚、青魚見到如此美餐,必然上鉤。
選好釣具
冬天魚有覓食輕、慢、緩的特點,釣具要用小鉤細線和中漂。因冬季魚類活動能力低,吸食力度也很小,所以用線一定要細,鉤子一定要小。通常主線用0.8到1號線,腦線用0.3至0.4號線即可。
這樣能增加釣具的靈敏度,便於捕捉到魚兒咬鉤的輕微信息。冬季的魚類不僅咬鉤動作輕,而且上鉤後即使是大魚,也無多大沖撞力,因此小鉤細線亦能降服大魚。
此外,漂的選用也是關鍵。寒冷季節垂釣,常在深水釣點進行,不了解冬釣特點的人會像秋釣那樣傾向於使用大漂。其實在魚類越冬期使用大漂是不利的,這一時期魚類咬鉤輕,用大漂會不靈敏,選用中漂最為理想。
選好釣法
冬季水溫低,魚游動、覓食的速度緩慢,下鉤後,應隨時提動釣鉤,挑逗魚兒的食慾,誘魚上鉤。冬釣要改變秋季釣窩的方法,走釣為佳。其原因是冬季魚容易扎堆,很少游動、覓食。走釣就是在一個窩不宜等時間太久,一般一個窩20分鍾左右沒動靜時,就要更換釣位。冬天魚兒不愛動,有時對送到嘴邊的食物,才「勉強」咬一口,這時採用「拖底釣」也是個好辦法,具體是:將鉤拋下後,停一兩分鍾如無動靜,就可「逗魚」—將鉤墜在原地上下移動,連提兩三次,如無魚則將鉤往回拖30公分左右,再次「逗魚」。如此不斷地拖、逗,可以提高上魚率。
適時提竿
冬天魚兒攝食口小,動作輕微,浮漂反應輕,因此釣者要集中精力觀漂,把握提竿時機,星漂上下一粒或立漂上下一目或浮漂抖動都應立即提竿,若要等大動作將一無所獲。
鯽魚吃食一般的水下動作是:低頭覓食,抬頭走之,反應到浮漂上是上送,通常星漂送一粒、立漂上送半目就要提竿。而鯉魚卻是邊走邊吃,星漂下沉一粒或立漂下頓半目,皆應立即起竿,這樣才不會使上鉤的魚兒溜之大吉。
南方水庫冬季釣魚技巧
(1)釣大水域時
大水域一般具有水面大,熱量散發快,水溫低,魚兒密度小,魚難誘聚等特點,因此,在大水域冬釣時如果選擇村前屋後的避風向陽的位置(小池、小坑等處)作為釣點,那情況就大不一樣。因為這樣的釣點水溫相對較高,魚類(主要是鯽魚,鯉魚)還會有一定的攝食慾望,這樣的魚容易被釣獲,在這類釣點上的垂釣效果會比較明顯。
(2)避免重墜大漂
冬季水庫釣魚,一般應使用流線形小墜,小漂。出釣前,用水平調漂法調試好,釣魚時,漂尾露出水面1~2目為宜,這樣,不僅好觀漂,靈敏度高,而且上魚率也高。如果用上重墜大浮漂,冬季釣魚時魚的吃口本來就很弱,會導致有魚吃鉤沒有信號的後果,直接造成丟失很多上魚訊號。
(3)線組過大
冬季水庫釣魚時,如果主攻對象是鯽魚時,使用1.5號左右主線和1號左右腦線即可(根據個人習慣和魚情可稍作改變),不能太粗。不必擔心這樣的線組碰上大魚怎麼辦?事實上,因為冬天魚的掙扎力比較小,即使碰上大魚,只要不強拉硬拽,一樣可以將大魚擒獲。
(4)選擇寒流出釣
冬季釣魚時,在南方地區,寒流會頻繁出現。大、中寒潮到來時,天氣惡劣,氣溫一般會下降6~10℃,水溫也隨之大幅度下降。這時,魚兒難以適應突變的天氣,身體不適,萎靡不振,食慾大減。因此,最好是在寒潮來臨前的二日、當日最晚次日(一般次日的水溫變換沒有氣溫變換快)或寒潮過去數日後再出釣為妙。即使是小寒潮來臨時,也要掌握好出釣的時機。
(5)提竿力度太大
鯽魚是冬季野釣的主要對象魚,其嘴唇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徵,因此,提竿用力過猛,很容易將其嘴唇拉豁,造成脫鉤跑魚。所以冬季釣魚時,輕提慢溜是釣魚的基本要領。
(6)窩子沒做好
現在的釣魚,真的拼的是窩料,一款好的窩料和選個好釣點對魚一天的釣魚來說至關重要,一把小米打天下的方法用於當今的冬季野釣,就很難行得通。在天寒地凍,水域魚兒密度小的條件下,必須要注意誘餌的質量問題,否則,就很難將魚誘進窩中釣之。
(7)長期堅守一個窩子
好多人在冬季釣魚時,長期堅守一個窩子(釣點),殊不知釣點附近的魚早就被釣的差不多了,而遠處的魚由於冬季不活躍的原因,一段時間還不能被誘過來,因此,在冬季水庫釣魚時,選擇好的窩點時,千萬別忘了再打上兩到三個備用的窩點,釣上幾個小時後再無魚上鉤,說明此領域的魚兒基本被釣完,就要立即轉移到預先准備好的窩點上。
(8)沒有耐心
冬季野釣,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要有耐心,這也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當選好釣點,投下適量的誘餌後,一般需要1~2個小時,魚兒才會慢慢開口咬鉤。如果釣者缺乏耐心,每個窩點釣一二十分鍾,見無魚上鉤就走,其結果必然是收獲欠佳。但話又說回來,若在一個窩點已經釣了2個小時左右,仍然無魚兒問津,就要當即立斷,轉移到其他窩點垂釣。
(9)短桿長線壞處多
風線在水面過於鬆弛,直接影響提竿時竿、線、鉤的聯動速度,就難抓住那「一瞬」的時機,這是造成魚兒吐鉤、脫鉤跑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冬釣時宜用長竿(6.3米以上)短線(占竿長50%),風線基本牽直,堅持按正確要領提竿,就會大大減少提空竿和脫鉤跑魚的現象
(10)大鉤大餌
冬季水庫釣魚時,水庫里的魚兒一般食慾不佳,即使咬鉤,也是張嘴小、吸食慢、動作輕。如用大鉤大餌垂釣,就難以奏效。據此,在冬釣中,應盡量使用小鉤小餌垂釣。用面餌作釣餌,每次取綠豆大小一坨,掛在鉤尖上,整形成倒圓錐形(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用蚯蚓做釣餌,每次取火柴捧粗細一條,將整個鉤身穿滿,長出部分從鉤尖外掐斷(也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
G. 冬季釣魚的技巧和方法
方法是一個漢語詞彙,方法的含義較廣泛,一般是指為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冬季釣魚的技巧和方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天氣(冬季釣暖)
冬天因天氣冷,魚兒藏起來,成了釣魚的淡季。所以,冬季釣魚溫度最重要。太陽高照的晴天,氣溫水溫回升,在10-15點這個陽光照射最強烈的時間段,魚兒會相對活躍一些,這時垂釣效果最好,尤其是持續多日的暖晴天。霧天釣魚在春夏秋不理想,只有在冬季,尤其是深冬才能漁獲較多。
因為雖然大霧彌漫,但它像一層防凍膜蓋在水面,溫度沒有降低。下雪天出釣有時也不錯。在沒有大風的下雪天氣,氣溫較穩定,比下雪前後稍高,魚覓食增強。切勿在風雨天、氣溫低的陰天或驟冷的天氣出釣。適合魚類覓食溫度最低限5℃。
二、釣點的選擇技巧
1.選無風或微風
冬風寒氣逼人,吹過水面使水溫愈低,魚更不敢出來。所以要選無風或微風的晴天,在背風向陽水域垂釣,這些水域水溫回升快、溶氧度大、食物多,在深淺水交界處下鉤會有不錯效果。什麼是背風?一座山在迎風坡的另一面就是背風坡,即:風不能直接吹到、避風的地方;向陽,即:面對太陽、太陽能直射到的地方。另外,水面有蒸氣的地方(水下有泉眼)也不錯。
2.選擇小水域
小水域水面窄小,比大水域暖和。魚類容易聚集,受太陽光照射後水溫上升快。例如:小河、小溪或養殖混養的小池塘、小坑等。
3.有雜物的地方
選水中或水底有雜物的地方垂釣。例如:水草區、木樁、枯木、亂石窩、凹坑、橋墩或者水閘旁等。
4.選釣老舊窩
冬季釣魚選老舊窩容易魚獲,比如池塘業主每日投放飼料的地方,時間久了就自然成為魚類的食堂,是個好窩;小溪小河經常有人洗衣物、糧食蔬菜、餐具等,久之魚類就習慣光顧這些食物豐富的場所。
5.釣位宜深
當地面氣溫在8℃左右時,2米左右的深水溫度尚在20℃以上。所以,魚兒和其他生物在寒冬會集體深潛,較少向上層游動。初冬的早晚天氣較涼,可先在較深水域試釣;而初冬中午氣溫較熱,淺水水溫高於深水,到17時才轉涼,所以中下午出釣可選淺水域試釣。寒冬,水深3.5米,水溫能達到3-5℃,冬釣的最深水位一般在3-4米,超出4米情況又會不一樣,不是釣得越深越好。
宜釣暗草。明草生長在岸邊,水位一般不超過兩米,入冬後,不適合魚越冬。暗草,一般在離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長,因為水深,草長不出水面,同時有適當的水溫。如發現有隱隱約約的'一片暗草,可選稀疏處的草隙打窩開釣,需防掛鉤。
三、專釣鯽魚
冬天,因水溫下降使魚進入冬眠,可鯽魚(0-32℃均能生存)。這時即便水溫下降到3℃,也能同樣攝食,盡管食量大幅減小,但只要找到了它們的棲息地,也能漁獲。而淡水中其他魚的覓食水溫要比鯽魚高出2-3℃。因此,冬季出釣,在對象魚、漁具和魚餌的選擇上應專攻鯽魚。
四、釣具要精巧
1.手竿
冬季釣魚一般對象魚種是鯽魚,而且要釣深,有時要釣遠(近處水太淺),適宜用手竿,不宜用拋竿,用4.5米以上的輕便柔軟型手竿,一般三七或四六調為最佳,與冬季細小軟的釣組適配,不易跑魚。
2.線鉤漂墜
冬季魚吃食力度小,線要細軟,鉤要小。主線0.6~0.8號,子線0.3~0.5號,子線長5~6厘米;主線軟利於小漂輕墜抻直線組,增加靈敏度,子線軟不擋魚嘴。鉤可選用4-5號海夕鉤、2號伊豆、3號袖鉤等。
墜子要輕,一般是使用流線型小墜。浮漂要小,比如小圓柱形漂、滴水漂、七星漂、長尾漂(17目)1~3號或是自製的泡沫錐形小浮漂,調靈釣靈。漂與鉤墜餌的浮力要相等,這樣釣組才靈敏。如果水深在3米以上,浮漂和墜可適當加大,以便有效拉直水線,及時傳遞信號。要用短一點的主線或釣近一點,在拋竿時,不要打滿竿,以避免風線過長。
五、釣餌宜精
冬季魚少吃少動,想吸引它們,釣餌須狀態好、顏色鮮麗、口味鮮香和輕小柔軟。狀態上:霧化性、溶散性、持鉤性都要好,粉末細膩、開餌柔軟、餌料適口等,鮮活的蟲餌更佳;顏色上:比如,紅黃白的艷色;口味上:香腥結合;餌團輕小柔軟,魚才容易順利入口。
開餌時可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雪花粉或麩類,減輕餌料的比重。太重了會使餌料一落底就陷入醬層,魚聞到卻吃不到。冬季最好的餌料是紅蟲,引逗效果好。若用蚯蚓,以紅色為佳,可用麝香液或其他香精做成蘸餌更好。如果不習慣蟲餌,可改用面餌。
六、打窩技巧
多打幾個窩點,廣種薄收,窩料要添加含腥味的商品餌或鮮活的昆蟲類餌料,以及葯酒泡製的小米等,但味不要比釣餌的味濃。打窩的窩料一次不要太多,要少打勤補。冬季,魚少吃少動,撒窩後,即便是濃香型誘餌,至少也要兩個小時以上,才有魚近窩。
如果像春夏秋季那樣20-30分鍾就想有魚訊是不科學的,要靜守。打3-5個窩,兩小時後開釣,當甲窩沒有魚訊,可考慮換到乙窩試釣40分鍾左右,如果也沒魚訊,再換到丙窩,挨個試釣。試出某個窩有魚後,即便漁獲少也別換,冬季能釣到就知足了。垂釣過了l小時如不見魚來,可少量補窩,做到有魚咬鉤不續窩,無魚咬鉤勤續窩。
七、冬季釣法
三個字「勤、靈、穩」:在垂釣過程中要勤逗引,拋竿後幾分鍾漂沒動可輕輕地拉動魚竿,讓鉤餌挪動一下,大約1-2分鍾逗引一次;浮漂可以調靈,比如調2釣1或調2釣2,甚至可以調平水釣1目;抓魚訊和起魚要穩。
冬季魚開口小,吞餌輕,浮漂出現信號後魚鉤並沒有完全入口,有時可以不理第一口而抓第二、三口,以提高中魚率。冬季釣魚和其他季節不同,在浮漂出現信號時,要盡量垂直揚竿,才能提高中魚率。另外,起魚要穩,冬季魚吞鉤淺,掙扎力小,釣組細,可輕輕將魚拉出水面再用抄網撈起。
H. 冬天釣魚技巧有哪些正確的方法
冬天野釣鯽魚就是首選,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溫高的地方,釣深水,水深4米以上最好,魚竿5.4米的為好,准備好了,開始垂釣。冬天水冷,魚活力比較小,線組和魚鉤小一點,魚餌選擇腥為主。或者濃香,用搓餌,搓小一點。因為水深,拉餌到底可能不多了,拉餌的餌團大,如果深水小鯽魚多就用腥餌,如果大鯽魚多,還是使用清淡的口味,這個也要看釣友不同的地方,我平常使用香的效果比腥的好。比重要輕點,可以加點葯酒之類的。
打窩我還是選擇酒米,不要太多,鯽魚冬天活動力很差,不會消耗很多體力到處找東西吃的。也不需要打什麼頻率,偶然逗逗就可以了。來魚了我們就要抓緊,一般能夠碰到一群魚,收獲肯定不錯,如果是釣的玩,連信號都不明白的釣友就要多學習一下。
選擇背風,水面比較平靜的地方比較好(有點草更好),冬天釣中午前後即可。注意多穿衣服。直接先保暖,冬天釣魚,很多釣友表示魚不好釣,一是冷,二是魚都沒有,然後直接封竿。雖然冬天釣魚有些難度,出現口輕口少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天冷,氣溫低。
不選擇餌料的釣友,紅蟲蚯蚓就是我們的第一選擇,我們南方商品餌還是可以的,自己調整好即可,但是北方來說,活餌的效果比較好,之前也說過,如果氣溫很低,選擇紅蟲比蚯蚓好很多 。紅蟲氣溫低使用效果好。
如果我們使用蚯蚓,現在我們可以把蚯蚓放在葯酒或者香精裡面泡一下,這樣讓蚯蚓味道更濃,味道也會好很多哦。
I. 冬天怎麼釣魚 冬天的釣魚技巧
1.釣場
最好尋找一年四季未曾乾涸,並能夠魚大河貫通的小河或大型水渠。這些溝渠都緊傍農田,在夏季需要灌溉用水,經常開閘放水,河水會將魚兒、魚苗、魚卵等帶到溝渠中來。對那些雨季曾與河流相同,旱季斷開的溝、渠也不要輕易地放過。夏季被農民攔截養魚、看護,冬季被廢棄的河溝、渠道更是理想的釣場。溝渠的水面不能過大,寬在10-30米為宜,水深在1米以上。這些溝渠在釣場資源豐富的季節很不起眼,不被釣友看好,基本無人試釣。入冬後再到這些曾經被釣友們遺忘的溝渠中一試,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鯽魚繁殖力強,生長迅速,春、夏季節進入溝渠的小鯽魚到冬季已經長到了30-50克,在有的溝渠釣到200克以上的大鯽也是常有的事。
2.釣點
冬季鯽魚活動范圍非常小,而且聚群、扎堆,一段溝、渠中魚兒分布的密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有些釣點垂釣一天都無魚問津,而有的地段會一條接一條地不斷中魚。溝、渠的水底地形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呈邊淺里深的「V」字形,深水區的溫度明顯要高於其他水域,並且沉底的水草、樹枝、樹葉、石塊等一些雜物都會隨著涌流堆積於此,因此中間的深水區自然就成了魚兒越冬的生活區,要以中間最深的水域做釣點。第二種是邊、里水深相差不大的平底行,這種地形要選殘留的水草邊、乾枯的蘆葦旁、蒲草的空隙間做釣點,否則既要盡量釣遠。經常不斷吹起的西北風會使南岸的水溫明顯低於北岸,魚群的分布自然也就北多南少。
二、釣竿釣組要配好
1.釣竿
要使用超輕、超硬8-10米的長釣竿。竿長能夠釣到鉤、渠的中間水域;竿輕可以長時間持竿不疲勞;竿硬垂釣中釣竿彎曲幅度小,能釣的更遠,且在草叢、蘆葦中施釣更利於垂直向上揚竿不易掛草、鉤物。
J. 冬季釣魚的技巧
導語:只有在冬季,水域才特別寧靜,人已完全脫離了塵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著陽光溫暖的撫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真讓為娛而漁的釣魚人心曠神怡,樂而忘返。但冬天釣魚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冬釣一忌:釣大水域
大水域一般具有水面大,熱量散發快,水溫低,魚兒密度小,魚難誘聚等特點,因此,在大水域冬釣,往往是收效甚微。如選擇鄉村村前屋後避風向 陽的小塘、小池、小坑等處作為釣場,那情況就大不一樣。
因為這種釣場水溫相對較高,還經常有人打水、洗滌,農戶飼養的鴨子經常下水遊玩嬉戲和覓食,鬧得魚 兒(主要是鯽魚),難以冬眠,且有一定的食慾,魚容易被釣獲,在一般情況下,垂釣效果比較明顯。此外,選擇堤邊、山腳向陽避風的小塘、小池、小坑冬釣,也 常傳佳音。
冬釣二忌:老窩久釣
在夏季選准一個窩點,持續垂釣數天,仍有魚上鉤,有時還上魚較歡。但是在冬季就不同了,因為在該季節,魚兒一般以小群分散,分別找到適 合和屬於自己的水域(或叫領域)越冬,其活動和覓食極少,即使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也只在其領域附近活動。
因此,在此季節,選擇好的窩點,釣上幾個小時後 再無魚上鉤,說明此領域的`魚兒基本被釣完,就要立即轉移到預先准備好的窩點上垂釣或輪釣。
冬釣三忌:耐心不夠
冬季野釣,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要有耐心,這也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當選好釣點,投下適量的誘餌後,一般需 要1~2個小時,魚兒才會慢慢開口咬鉤。
如果釣者缺乏耐心,每個窩點釣一二十分鍾,見無魚上鉤就走,其結果必然是收獲欠佳。但話又說回來,若在一個窩點已 經釣了2個小時左右,仍然無魚兒問津,就要當即立斷,轉移到其他窩點垂釣。
冬釣四忌:風線鬆弛
風線在水面過於鬆弛,直接影響提竿時竿、線、鉤的聯動速度,就難抓住那「一瞬」的時機,這是造成魚兒吐鉤、脫鉤跑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 此,冬釣時宜用長竿(6.3米以上)短線(占竿長50%),風線基本牽直,堅持按正確要領提竿,就會大大減少提空竿和脫鉤跑魚的現象。
冬釣五忌:大鉤大餌
冬天,魚兒一般食慾不振,即使咬鉤,也是張嘴小、吸食慢、動作輕。如用大鉤大餌垂釣,就難以奏效。據此,在冬釣中,應盡量使用小鉤小餌 垂釣。
例如:鉤可使用丸8號小鉤;用面餌作釣餌,每次取綠豆大小一坨,掛在鉤尖上,整形成倒圓錐形(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用蚯蚓做釣餌,每次取火柴 捧粗細一條,將整個鉤身穿滿,長出部分從鉤尖外掐斷(也不露鉤尖),投入窩點垂釣。用小鉤小餌冬釣,不僅能多釣魚,而且還可以達到大小魚兼收的效果。
冬釣六忌:重墜大漂
冬季野釣,一般應使用流線形小墜,千秋3號小漂(類似即可)。出釣前,用水平調漂法調試好,釣時,漂尾露出水面1~2目為宜,這樣,不僅好觀漂,靈敏度高,而且上魚率也高。
冬釣七忌:釣線過粗
冬季垂釣,使用2.5號主線和1.5號腦線即可,不能太粗。不必擔心這樣的線組碰上大魚怎麼辦,事實上,因為冬天魚的掙扎力比較小,即 使碰上大魚,只要不強拉硬拽,一樣可以將大魚擒獲。如去年初冬的一天中午,筆者用上述同樣的主、腦線釣組,在一廢棄的渾水魚塘里,順利地釣獲了一條 2500餘克的大鯉魚。
冬釣八忌:寒潮出釣
冬季,在我們江漢平原,寒潮會頻繁「光臨」。大、中寒潮到來時,天氣惡劣,氣溫一般會下降6~10℃,水溫也隨之大幅度下降。這時,魚 兒一度難以適應,表現出「身體」不適,萎靡不振,全無食慾。因此,最好是在寒潮來臨前的二日、當日或寒潮過去數日後再出釣為妙。即使是小寒潮來臨時,也要掌握好出釣的時機。
冬釣九忌:提竿過猛
鯽魚是冬季野釣的主要對象魚,其嘴唇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徵,因此,提竿用力過猛,很容易將其嘴唇拉豁,造成脫鉤跑魚。為此,應利用持竿手手腕用適當的「爆發力」向上抖竿,使鉤將魚嘴刺牢,隨即綳緊釣線,有節奏地將魚牽領到岸邊起魚。
冬釣十忌:誘餌質差
過去有一種說法:「不論塘,不論湖,撒把細米就釣魚」。這種情況,在我國五六十年代的確常見。但是,那種方法用於當今的冬季野釣,就很難行得通。在天寒地凍,水域魚兒密度小的條件下,必須要注意誘餌的質量問題,否則,就很難將魚誘進窩中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