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快速練習乒乓球方法

快速練習乒乓球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4 19:44:22

⑴ 乒乓球訓練技巧

乒乓球訓練技巧

乒乓球暴沖訓練(一)

有三種輔助練習,可以使初學者迅速提高暴沖的速度和力量,使暴沖高手更上一個層次。首先應該在教練的指導下正確掌握暴沖的動作要領,再依次或交替進行下面介紹的三種練習。這些練習,可以每天做,也可以隔天做,或者其它方式,只要經常做就行。每次做的時間,可以幾分鍾,也可以幾十分鍾,也可以幾小時。練習成效的多少,取決於你累積練習時間的多少。當然,中斷練習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不要超過一周。

第一種 蹬拉練習

如果來球是強烈的下旋球,那麼在回球時,在觸球的瞬間,需要一個強大的力量把球往上提拉。這就需要強大的'蹬腿力量、前臂上提力量,以及兩者協調用力。蹬拉練習是提高蹬腿力量、前臂上提力量,以及兩者協調用力的最好方法。

正手蹬拉練習

使用【蹬拉練習器】進行練習。以右手持拍為例,右腳踩住壓桿,右手提拉。注意應模擬暴沖動作,使用爆發力,迅速上提。可每天或者隔天練習,3~5組。每組提拉的次數,10~30次。 2、反手蹬拉練習

以右手持拍為例,左腳踩住壓桿,右手提拉。

第二種 扭拉、拉轉練習

正手暴沖,需要快速、強力的轉腰、收前臂。反手也可以暴沖。通常認為正手比反手強大。在相同的練習條件和練習時間下,這是對的。但是如果採用更好器材和方法進行更多時間的練習,反手暴沖的速度和力量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正手!

使用【拉轉練習器】進行練習。

正手拉轉練習

把拉轉練習器固定在牆壁、柱子等固定物上,持拍手握住拉轉練習器的把手,作正手擊球動作。每組做20—50下,做3組,組間休息2分鍾。注意,在收前臂的同時,要有轉腰的動作!要把轉腰的力量充分發掘出來,才會有真正的正手暴沖!

反手扭拉練習

把拉轉練習器固定在牆壁、柱子等固定物上,持拍手握住拉轉練習器的把手,作反手擊球動作。注意,在甩前臂的同時,要有轉腰的動作!要把轉腰的力量充分發掘出來,才會有真正的反手暴沖!

反手拉彈練習

把拉轉練習器扣在腰間,持拍手握住拉轉練習器的把手,作反手擊球動作。把前臂使勁甩出去!每組做20—50下,做3組,組間休息2分鍾。這個練習主要練反手擊球力量! ;

⑵ 乒乓球訓練方法

少兒乒乓球訓練方法

一、少兒正手拉下旋球訓練要領

由於該年齡段的運動員會逐漸在實戰比賽中接觸下旋球,所以正手拉球也越來越需要穩固的根基。在最初接觸拉下旋球的`時候,要提醒運動員在訓練時重心可以下壓,但手不能沉的過低,要盡量讓他們體會到運用腰腿的力量,利用重心轉換去實現擊球。正常情況下,隊員在進行拉球時,不管是來球彈起的上升期、最高點還是下降期,都可以出手。這基於他們步法調整的前提。

上升期時拉球速度快,威脅大;最高點時拉球相對平穩;下降期時拉球旋轉強,穩定系數更高。通常在步法到位,准備動作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在上升期出手。在平時的練習中,還是應多提醒運動員除了加摩擦還要注重小臂向前送,以提高回球速度。

二、少兒正手搓球訓練要領

搓球是一種接發球的方法,少兒運動員在逐漸接觸下旋球之後,不可避免地要學習此項技術。對於該年齡階段的少兒運動員來說,搓球的初級階段主要是能找准擊球距離。

首先要能根據對方的來球進行步法移動,到達合適的位置後要能保證球拍與球的距離大約在1 5厘米左右,拍形呈“下坡狀”。在搓的過程中,以手腕兒發力為主,小臂往前送,但胳膊不能伸得過直。因為那樣的話會造成還原慢,而且容易使身體變得僵硬。

在搓球動作完成後,也要通過步法進行還原,為下一板銜接做好准備。接發球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於該年齡階段的少兒運動員來說,在能夠達到把球連續搓穩後,就可以逐步過渡到“擺短”與“劈長”技術的學習了。

三、少兒正反手挑打訓練要領

對於該年齡段的少兒運動員來說,已經可以參加一些實戰或比賽。那麼正反手“挑打”也是幫助他們在實戰中培養戰術意識,加強綜合能力的一項技術。在進行挑打時,要提前判斷,然後根據對方來球的旋轉通過步法移動來尋找擊球位置,這個過程十分重要。很多小隊員在挑打時經常步法不到位,用胳膊去“夠”球。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對他們今後的“合位”擊球會造成很大影響。

而且小隊員由於步幅不像成年人那麼大,所以腳下的靈活度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加以強化。在挑打上旋球時,運動員應抓住來球彈起的上升期,手腕兒要相對固定,否則發力過多會容易出現“晃”的現象;在挑打下旋球時,可以讓隊員等到球彈到最高的時候在擊球,手腕兒加一些摩擦,以保證球能過網。

⑶ 乒乓球訓練方法有哪些

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對乒乓球運動同樣適用,沒有基本功作支撐,再強的技術都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為此,在這里為大家總結了乒乓球運動的三大基本功及訓練方法。
眼功
眼功即是通常所說的盯球的功夫,想要向高手進階,首先就要練好盯球。盯球功夫不過關連基本的上拋發球都做不好,更不用說預判來球了。如何練好盯球呢?主要有三個辦法:①動態捕捉。動態捕捉即是觀察運動中的乒乓球,熟悉乒乓球的運動軌跡及速度,以便精準把握球的落點及擊球時機。最簡單的辦法是對牆擊球,觀察反彈球的運動。②觀察旋轉球的反彈。把球桌豎起來,發旋轉球到球桌上,觀察球反彈後的運動情況,熟練以後可以通過球的跳躍來判斷來球的旋轉。③觀察旋轉球的軌跡。發球旋轉球至球桌的另一端,觀察球的速度及軌跡,熟練後可以此來判斷來球的旋轉。
腳功
能准確判斷來球以後接下來就是要移動到擊球點了,不要小看移動的這個過程,只有腳步到位,才有足夠的准備時間,否則擊球質量就無從談起。乒乓球步法有多種,但不外乎三個步驟:啟動、移動及還原,這三步是基礎中的基礎。啟動前眼睛要平視前方,屈膝提踵,重心放在兩腳之間,上半身保持放鬆,這樣可以獲得更快的啟動速度;移動最重要的還是身體的協調性,跳步、跨步、交叉步等步法一定要多練,熟能生巧;還原是持續作戰的關鍵,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練習步法的時候最好有教練在身邊,提醒自己做好還原,形成一種習慣。
手功
把握擊球質量的最為核心環節還是手功,只有手法到位,旋轉、落點、球速才有保障。不單是要精準控制好手指、手腕、手臂的移動,發力大小及力量的感知也同樣重要。想要做好這些可以進行兩方面的練習:①培養球感。想要准確的把握擊球力量、擊球角度與擊球速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牆擊球,擊球的時候要感受力量、角度的變化,以做到精準控制,形成球感。②多技巧擊球練習。找一位陪練在球桌上給自己喂球,接球後嘗試用不同手法、不同技術擊球,注意控制球的落點及弧線,感受擊球時手上的力量,形成肌肉記憶。

⑷ 如何快速的提升乒乓球運動的實力

我認為快熟提升實力的辦法就是不斷訓練,找實力強勁的對手對練。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找個好的教練,教你基本功。找個固定的球友,互練基本功。

第五,不要只限於乒乓技術的訓練,身體的力量,協調性訓練同樣要跟上。比如手指的抓握訓練,用啞鈴訓練手腕力量,深蹲訓練腿部力量等。

怎麼練好乒乓球的基本功

怎麼練習乒乓球?乒乓球是中國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包括進攻、對抗和防守。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的基本功練習方法,歡迎閱讀!

乒乓球基本功怎麼練

一、動作定型很重要,這是發揮穩定的基石

良好的動作定型:

1、有過硬基本功的人當陪練給你喂球,你盡量保證良好動作的定型,不好的動作定型後比較難改,所以在動作定型階段要有高手指點為妙。

2、練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練習的,所以有個捷徑就是發球喂球,有多球練習更好,一個人不斷喂發一樣的球,另一個人不斷地接,過10分鍾半小時再交換練習。

3、想像練球,在找不到練球對象時,可以想像對手存在練球來把動作定型,比如:看著教學視頻,對著鏡子,模仿著揮拍,反復做動作,想像前方球的存在。(本人曾經用棉線穿一個乒乓球,穿球處用縫衣線,掛在寢室,放好位置高度來練習)

許多人具有一定基本功,可以不斷地練習一條線、兩條線,把球練習得賞心悅目,但打實戰不知道從何下手,如不會搓下旋,不會接不轉短球等,往往被一些看似不會基本功的人抓住弱點,一頓狂宰。

動作定型需要全面,最常用的技術:正手攻,反手推,搓下旋等。技術不全會讓對手抓住一頓狂轟。在練習過程中,長時間地練習一種技術是不明智的,比如一個月只練直板橫打,結果一個月球到正手還拚命往正手側用橫打;而短時間內什麼都練也不明智,不利於動作定型,重復才是定型的法寶。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短時間內以一種技術為主,輔助全面地練習已會的各方面技術。最終將各種技術動作定型。

動作定型不能讓打球呆板。高水平選手打球過程中動作不會不變,經常會看到世界級選手弓著腿,扭著腰,擊球手臂都不動等等不標準的動作打球,他們這是為著更好地把球回過去。所以動作定型只是一個基本動作,並不是打球死板。

接下來將怎樣使自己的技術不呆板。

二、結合技術定型的練習

當運動員具有一定基本功時,就不能老練習一條線了,練球的重點放在盡量要實戰相仿。如:左推右攻,推擋側身攻,搓球轉拉等等,還可以練習常用套路,如:發下旋,對方搓過來,拉起來,對方擋,再進攻;發不轉,對方搓或挑過來,再進攻。比如:擅長發短的轉不轉發球,結合奔球偷襲。通過熟練掌握各種套路使自己的球更加豐滿,全面。(切忌不要急於求成,套路由易變難,各項難技術逐漸加進去)

三、風格基本定型時的練習

練球盡量與自己的風格相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打好乒乓球》上那些選手每個人發球接發球特點都不一樣,各自有各自的長處。對於過來的下旋球,有的人擅長拉高吊,有的人擅長發力沖,有的'人突擊,有的挑,有的擺,有的加轉有的撇。

在確定自己打球的風格或者風格發展方向時,應當有計劃地按照風格練球。風格從發球開始,盡量與實戰相仿,讓對手配合你練習。比如:你發側上旋,1,讓對方搓,搓高一點,搓低一點,搓轉一點,或是搓左搓右,然後你來處理進攻或是打相持的路徑。2,讓對方推擋。3讓對方強攻,你防守。你發側下旋,風格定型時,一般很難找到技術全面,願意給你陪練的選手,本人也苦於這種苦惱中,經常被別人拉著當陪練。

所以另一種方法有效的漲球方法就是磨,泡。顧名思義就是不斷地尋找各類高手和自己打比賽,通過比賽進步。別看不起只打比賽出身的選手,有些幾乎不練習基本功,動作不規范,練習幾個就失誤,其實這類選手照樣球技高超,不好對付。

當然風格定型後,動作,結合技術練習也很重要。

乒乓球之日常訓練

一、思想上:

必須做好練3年以上基本功的思想准備,對於業余練球的朋友來說本來練習時間就不能保證,斷斷續續地練習3年看來時間比較長,實際上你練的時間要少得多。這么少的時間你都支付不了,那打好球就難了。

二、物質條件:

1、最關鍵的第一條件:找個志同道合的練習對手。他得和你一樣有強烈的練好球的願望,有耐心喂球,不心浮氣躁,否則沒多久你就沒人同練了;

2、100個練習球:多球訓練呢你有錢可以找教練,自己練的時候有100個球放在盆子里,可以節約揀球時間保證練習的密度、強度。這個方法是很簡單的,但是我敢保證這么練球的人絕對不多。效率就是這么產生出來的。

3、一本最最基本的乒乓球教材:理論是指導實踐的,乒乓球這么細的活你再怎麼天才也不可能超過別人幾十年的總結。論壇上的帖子大多也是個人體會,怎麼也比不上系統、全面的教材。問題是選擇什麼樣的教材最好?建議最最基本的初級讀物,能是面向初級乒乓球教練的最合適。你別以為那些什麼高手絕招之類的書能讓你學到東西。只有最基本的教材,才會給你仔細地講解錯誤動作、技術銜接動作、基本訓練應該掌握的結合技術什麼的。如果你找到了,就恭喜你趕緊買了,放在你的球包里帶著去練球。

4、合適你的底板、套膠:這些問題教材里都有講解,按著講解配好就行了,實在不懂可以找個教練幫忙。唯一的建議是找到合適的就別老換,球是靠技術不是靠器材(錢多發燒除外),保持你使用器材的穩定性對練習有好處,省得老是適應新底板、套膠,浪費時間。

⑹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就是非常好的項目,因為它沒有身體對抗,不容易受傷,那麼,兒童乒乓球的訓練方法是什麼?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

將乒乓球的無數擊球線路歸納、簡化為五條基本球路,然後再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

(一)單線練習法:按規定的單一線路練習,

1、方法

(1)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單一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對攻。

(2)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的削中反攻練習。

2、作用

(1)學習、熟悉某一單個技術或改進某動作的某些缺點:如通過看右方斜線的中台對攻,解決攻球時用腰腿協調發力的問題。

(2)單一線路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戰術練習。如,為加強左半台的進攻能力,可採用左半台對練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圍內,發球、接發球、搓、拉、攻、擋多種技術配合,並帶有一定的戰術意識。

3、注意點

(1)在實際訓練中,所謂的單線練習,常是規定擊球區域的練習。如,兩條斜線經常是以對角半台為界,兩條直線往往是以同邊半台為界。

(2)即使是單一線路的單一技術練習,也不能站死不動地打球,最起碼應有單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換。

(二)復線練習法

1、兩點打一點的練習

(1)方法

①有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如:一左一右.一左兩右等。

②無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

在以上的練習中,兩點打一點者可使用一種技術(如正手2/3台走動攻)或兩種(左推右攻)及兩種以上的技術,一點打兩點者,可使用一種(如反手推擋)或兩種以上的技術(如在擺速練習時,反手推結合反手攻或側身攻)。

(2)作用

①兩點打一點者

a.可提高將幾種技術結合起來的技能,如反手推擋與正手攻球的結合、反手攻球與正手攻球的結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動速度,特別是用一種技術(如正手攻球)在走動中擊球時,對鍛煉步法的意義尤為明顯。

②一點打兩點者,可提高控制與變化落點的能力。

(3)注意點

①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無規律變化的練習難度大,應在有規律變化的練習基礎上進行。

②陪練者(一點打兩點者)擊球的速度和落點、角度的變化應適合對方的水平,最好是經對方努力後即可完成,不經努力就可完成或經過努力也難以完成的練習都是不好的。

③練習目的不同,應有不同要求,如練習反手推擋結合正手攻時,要求用跨步或並步;練習正手2/3台走動攻時,要求用並步或滑跳步。

另外,還應特別注意不能用降低技術質量的方法進行敷衍式的練習。如練習推、側、撲時,不能用勉強的小側身攻。

2、兩點對兩點的練習

(1)方法

①兩斜對兩直:規定一方只能打兩條斜線,另一方只能打兩條直線的練習。

②逢斜變直、逢直變斜:一方可隨意向對方全台擊球;另一方遇斜線未球必須回直線,遇直線未球必須回斜線。

③全台無規律地變化落點的練習。

(2)作用

①走動中將兩種技術結合運用,並有意識地控制擊球落點.

②途斜變直、逢直變斜的難度比兩斜對兩直大,既可提高判斷能力,又可鍛煉步法和有意識地控制落點調動對方的能

③全台練習,往往與戰術相結合。

(3)注意點

從易到難,練習雙方應密切配合。

(三)長短球練習

1、方法:在上面的練習中加進短球的內容,從有規律到無規律。這里的規律有兩個含義:

(1)長短球的落點變化,如,同線長短、異線長短。

(2)長短球變化的間隔時間,如,一長一短、兩長一短或無規律地變化長短落點。

2、作用

(1)提高前後步法及其與左右步法的結合能力。

(2)把打台內、近台及中遠檯球的技術結合起來。

3、要求

(1)手法與步法相結合。

(2)為提高效果,在練習中可結合旋轉變化。

(四)死線活練

1、方法;從右方斜線對打練習始,漸至中路直線對練。又漸至左方斜線對練,再漸至中路對練,漸至右方斜線對練……

2、作用:擊球線路既有規定,又不是一成不變,雙方在走動中練習了所有的線路。

3、注意點:練習雙方密切配合,開始可適當降低速度、力量,以後再漸提高難度。

二、多球練習法

(一)方法

1、多球單練:練習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單球練習,擊球失誤不必撿球,從筐中取球繼續練習。

2、供多球練習:

(1)自供自練:如練習發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擊球練習。

(2)他人供球練習:陪練按要求供球,主練照計劃練習。

①單人供球

②雙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將球擊給供球乙,供球乙再將球按要求供給主練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給供球乙,供球乙拉沖弧圈球,主練者進行攻打弧圈球的練習。

(3)機器供球,即利用發球機進行練習。

(二)作用:

1、加大了練習的負荷(包括密度、強度、難度和運動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於集中力量解決某一專項身體素質、技術或戰術問題。尤其是解決有些用單球不易練到的技術難題時,效果特別明顯。如解決攻下旋與上旋球的動作變換問題,可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隨意變換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機會適應來球的旋轉變化。

(三)注意點:多球練習的球性與對練不盡相同,而且不利於培養盯球的意識(因為無對手),所以應注意與單球練習結合。此外,供球密度與難度亦應適度,否則會事與願違。

三、幫助練習法

顧名思義,一種需藉助他人幫助的練習方法。

(一)方法:

1、男幫女練習法:一般情況下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高,男幫女可明顯提高女選手的練習效果。

2、高幫低練習法:請比自己水平高的運動員陪練,以提高訓練質量。

3、按己要求陪練法:請對方按自己要求陪練,利於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項技術或戰術水平。

4、模擬對手陪練法:找打法與自己將要比賽的關鍵選手十分相近者,模擬未來對手進行訓練與比賽,以提高對未來比賽對手的適應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隊發明了弧圈球,中國隊由廖文挺模擬三木、余長春模擬木村進行陪練,取得了極其明顯的效果。

(二)作用: 提高訓練質量;利於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四、指標訓練法

現一般訓練都是以時間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10分鍾。指標練習法是以完成規定指標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以累計對攻500板為限。

(一)方法:

1、雙方共同完成指標法:需雙方共同努力來完成指標的練習。如上述的正手對攻累計500板。

2、單方完成指標法:要求一方完成規定指標的練習。如,搓中突擊命中50板的練習。

(二)作用: 及時得到定量的反饋,刺激性強,利於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如陳新華在准備第二十八屆世乒賽時,教練員要求他在20分鍾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誤不得超過15分。開始陳竟失誤39分。以後天天練、天天測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大大超額完成了指標。陳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注意點 :所定指標經過努力應可達到為好,切忌指標過高或過低。

五、單個戰術練習法

根據多次比賽的實踐,將復雜多變的戰術簡化、總結成帶規律性、一般性的戰術,反復練習之。如對付正手單面強攻者(包括弧圈與快抽),可歸納為先壓反手大角,後調正手空當,再壓反手的戰術。平時即照此練習。實踐證明,這確是一個事半功倍的訓練法。

六、附加裝置練習法

為更有效地解決某技術問題,對球台、球網做適當調整或增加附加裝置後再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

(一)擊目標練習法: 為戰術需要,在對方檯面上放置半個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運動員在練習時盡力擊中目標。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點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戰術的訓練質量。

(二)升降球網練習法:

1、升網法:將球網稍升高(約1厘米),練習既定內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線的彎曲度,對攻球弧線過直者,頗有實用價值。

2、降網法:將球網略下降,按既定內容進行練習。此法多在練習削球或搓球時採用,可降低擊球弧線的高度。

(三)網上加線練習法: 將球網上方另加一直線,要求雙方擊球皆從中間穿過(中間約為5厘米)。此法一般在對搓時採用,目的是控制弧線高度。

(四)加寬球台練習法 將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個半或兩個檯面,使檯面加寬。

此法多在練習步法時採用,可增加腳步移動的距離和速度。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常在多球練習時採用,大大提高了她側身和撲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練習法: 兒童身材矮,用常規球台練習不利於技術動作的掌握,故將球台高度適當降低。國家體委已正式作出規定:兒童比賽使用矮球台(12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8厘米;10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4厘米;正規球台高度為76厘米)。

(六)噪音干擾練習法: 將正式比賽時觀眾的喧嘩、廣播等雜聲錄音,在訓練中不時地進行潘放,使運動員在平時訓練即對比賽氣氛有所適應。第三十五屆世乒賽在朝鮮平壤舉行,我國選手童玲在與前世界冠軍朝鮮運動員朴英順比賽時,觀眾的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訓練有素,能把朝鮮觀眾的喊聲、掌聲想成是在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反敗為勝。

七、意念打球

這是將心理學知識用於乒乓球訓練的產物。

(一)假想對手,做各種手法、步法練習:腦中想像對手擊出各種球,自己做相應的回球動作。

(二)純意念練習:想像對手擊出各種球,又想像自己做出各種相應的快速還擊動作。也可僅想像自己做快速手法或步法的練習。

(三)暗示拼搶1分法:可在乒乓球常規練習的任何內容中進行。要求練習者在每分球開始前,心中默念(或小聲嘟嚷):「拼,拿下此分!」隨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搶此分,力爭勝之!

此練習的.目的在於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雜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這種心理狀態正是比賽時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難得的,一場或一局比賽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獲得全局的勝利。

採用此法練習時,必須強調一絲不苟地按要求去做。為此,應該讓運動員真正清楚此練習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則敷衍應付式地練習,就難以見效。

筆者曾暗暗做過統計,隊員在練習右方斜線對攻時,若不做拼搶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為43~57%,而做了拼搶的暗示後,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達到80%。

(四)邊練邊想:練球時,利用撿球時機(或有意稍停一會兒)回憶動作,然後再練,切忌一味傻練,應回憶正確動作的肌肉感覺,檢查擊球失誤的動作錯在哪幾,應如何改正。

(五)提高對技術、戰術動作表象能力的練習:表象,即以前經驗過的實物形象在腦中的反映。運動員看了一個動作或一場比賽後,要求他在腦中能清晰地重現動作或戰術變化,重現的形象越清晰越好。這是學習新技術或提高戰術意識的重要前提。

八、發球、發球搶攻和接發球的訓練方法

(一)發球練習法

1、非球台練習:無需球台,在床上、書桌上或其它場地進行發球練習。這在學習或提高某一發球質量時(僅限解決拋球與揮拍觸球動作的配合,提高發球的旋轉強度;不能解決發球的速度和落點問題)很實用。吉林省運動員劉玉成當年就是利用此法發明的高拋抖動式發球,後拿到球合上試驗果然效果不凡!

2、球台上的多球練習:節省了撿球時間,可把旋轉、速度、落點結合練習。

3、有對手接的發球練習:對方練習接發球,發球者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發球的效果,亦可將戰術意識結合到技術訓練中去。

(二)發球搶攻(沖)練習

1、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限定對方接發球的方法(或攻,或搓?)與落點。如,反手發右側上、下旋至對方右近網,要求對方搓接我中左,我搶攻。

決定對方接發球方法和落點的依據有二:

(1)比賽中接此發球的一般規律;

(2)發球搶攻者正待解決的問題;

(3)接發球者的技術情況。如,從以上兩條看,應該讓對方接發球撇一個左方配合挑一板正手,但對方不會撇,所以從實效出發,必須作相宜變更。

2、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落點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術接),可提高發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對各種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搶攻的能力。

3、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點:要求判斷好對方接發球的落點,迅速移步後搶攻。

4、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不限制接發球的方法和落點:對發球搶攻者要求更高,不僅步法要移動,而且能搶攻各種不同性能的球。

5、綜合全面練習:不限制發球的種類、落點,對接發球亦無限制,可鍛煉與考查發球搶攻的實戰能力。

在上述練習中,還應注意培養與提高這樣一種意識和技術,即發球後的第一板無法搶攻(對方接發球甚好)時,不應急干盲目搶攻,而應有戰術意識地先控制一板(如對方反手不擅攻,則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強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後爭取下板再搶攻,此在比賽中很有實際意義。

(三)發球搶攻及其與以後技術的配合練習

發球搶攻練習同前,但規定發搶或對方回球落點,然後再進行相持技術的練習。為確保此練習的可行性,發球搶攻這一板力量不要過大。因為此練習的目的是解決發球搶攻與相持技術的結合,改變有些人發球搶攻沒得分就無計可施的局面。

(四)接發球練習 練習接發球時,發球方發什麼種類、旋轉、落點變化的球,皆應聽從接發球者的意見。

1、單一發、接練習。

(1)規定一種發球的旋轉和落點,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種發球。

(2)規定一套發球變化的規律(如,一長一短、一轉一不轉等),自己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接。

在分辨不清某種發球的旋轉變化時,用此練習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斷能力。

(3)不限制發球的變化規律,全面練習接發球的技術。此法比較結合實戰。

2、對方發球後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可進一步提高接發球的控制能力,及時得到反饋,了解接發球的效果:具體練習方法同1,但加強發球後的搶攻。

無論是單純的發、接練習,還是對方發球後結合搶攻條件下的接發球練習,都必須對接發球提出具體的要求,或搶攻、或擺短、或撇一板、或挑起來……總之,不能是毫無要求的泛泛練習。

(五)接發球結合以後技術的練習

1、在其它內容的練習中,加入特定的發球(即規定發球種類、落點或旋轉)。如擺速練習時,加入接右近網的右側上旋發球,不僅可以大大增加接發球練習的機會,而且還訓練了接發球與後面技術的結合能力。

2、進攻型打法在接發球後打對攻(對方為攻球)或拉攻(對方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發球後練削球。

3、接發球與第4板球的結合練習:接發球先控制一板,在限制住對方發球搶攻的基礎上,為自己下板球(第4板)的進攻製造機會,發球者一般不打發球搶攻(個別機會球除外)。

九、比賽法

訓練是為了更好地比賽,但有時比賽亦可作為訓練的一種手段。

(一)檢查性比賽

1、周未或每堂課後進行比賽,為熟悉全面技術,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在小型公開賽或內部比賽中,用教練員規定的技術或技術比賽。如:將練習的新技術放在實踐中考驗,看敢不敢用?命中率如何?與其它技術的結合如何?對整個技術打法的影響如何?

(二)緊張性比賽: 有意製造比賽的緊張氣氛,藉以對運動員的技術、戰術和心理進行全面的鍛煉與考驗。

1、組織觀眾比賽,有意邀請運動員的家長或朋友參觀,為其增加心理負荷。

2、擂台賽:5至6人一組,只比賽一局,勝者繼續打,敗者下台等候輪轉再戰。

3、升降台賽:兩人一台,數台同時比賽,勝者挪向臨近的球台,敗者降到另一方向臨近的球台,若干時間後,優勝者集中到前兩台,失敗者集中到後兩台。可事先規走,依不同台號順序決定獎懲。

(三)特定技、戰術比賽法

1、限定技術比賽。如,拉球對削球的比賽,規定突擊或削中反攻失誤1球丟2分,命中得1分;拉球與削球均為常規記分法,以突出訓練的重點。

2、20平後比賽:可打擂台、升降台或循環賽,以提高打關鍵球的能力。

3、輪換發球法比賽。

4、發球搶攻比賽。

(1)5板球的發球搶攻比賽:發球搶攻者在第5板球內打死對方算勝1分(發球為第1板,接發球為第2板,發球搶攻為第3板……),未打死對方可算失分,亦可再繼續打下去,輸了失1分,勝了不計分。可採用每局21分或11分的比賽方法,亦可從15平,17:18或20平後開始比賽。

(2)7板球的發球搶攻比賽:現接發球水平普遍提高,比賽中常會遇到第3板球難於搶攻的情況,此時勉強搶攻,極易失誤。最好的辦法是先控制一板,盡量使對方無法搶攻,然後在第5板球時再搶攻,力爭第7板球打死對方。

5、接發球比賽,接發球使對方無法發球搶攻或搶攻第1板失誤得1分,接發球失誤或對方搶攻得分算失1分。

(四)適應性比賽: 根據重大比賽的場次、觀眾、地理等條件,安排專門的適應性比賽。

1、模擬將要舉行的比賽規模進行比賽,具體比賽方法、球台、球等皆應與真正的大賽一致。

2、有意選擇和即將舉行賽事的地理、氣候等條件相似的地區、城市中比賽。

最好將1與2結合起來。

(五)讓分比賽法

根據比賽目的和雙方技術實力,規定一方對另一方讓分進行比賽。如,從0:5開始比賽,從16:19開始比賽。

此法可專門培養運動員在比分落後時不氣餒的頑強作風和運用戰術的能力;另外,在內部比賽時,若比賽雙方實力相差很大,亦可採用此法進行比賽。


;

⑺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的訓練方法

一、變換擊球線路訓練法

將乒乓球的無數擊球線路歸納、簡化為五條基本球路,然後再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

(一)單線練習法:按規定的單一線路練習,

1、方法

(1)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單一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對攻。

(2)按規定的單一線路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技術的練習,如右方斜線的削中反攻練習。

2、作用

(1)學習、熟悉某一單個技術或改進某動作的某些缺點:如通過看右方斜線的中台對攻,解決攻球時用腰腿協調發力的問題。

(2)單一線路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戰術練習。如,為加強左半台的進攻能力,可採用左半台對練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圍內,發球、接發球、搓、拉、攻、擋多種技術配合,並帶有一定的戰術意識。

3、注意點

(1)在實際訓練中,所謂的單線練習,常是規定擊球區域的練習。如,兩條斜線經常是以對角半台為界,兩條直線往往是以同邊半台為界。

(2)即使是單一線路的單一技術練習,也不能站死不動地打球,最起碼應有單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換。

(二)復線練習法

1、兩點打一點的練習

(1)方法

①有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如:一左一右.一左兩右等。

②無規律地變化左右落點。

在以上的練習中,兩點打一點者可使用一種技術(如正手2/3台走動攻)或兩種(左推右攻)及兩種以上的技術,一點打兩點者,可使用一種(如反手推擋)或兩種以上的技術(如在擺速練習時,反手推結合反手攻或側身攻)。

(2)作用

①兩點打一點者

a.可提高將幾種技術結合起來的技能,如反手推擋與正手攻球的結合、反手攻球與正手攻球的結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動速度,特別是用一種技術(如正手攻球)在走動中擊球時,對鍛煉步法的意義尤為明顯。

②一點打兩點者,可提高控制與變化落點的能力。

(3)注意點

①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無規律變化的練習難度大,應在有規律變化的練習基礎上進行。

②陪練者(一點打兩點者)擊球的速度和落點、角度的變化應適合對方的水平,最好是經對方努力後即可完成,不經努力就可完成或經過努力也難以完成的練習都是不好的。

③練習目的不同,應有不同要求,如練習反手推擋結合正手攻時,要求用跨步或並步;練習正手2/3台走動攻時,要求用並步或滑跳步。

另外,還應特別注意不能用降低技術質量的方法進行敷衍式的練習。如練習推、側、撲時,不能用勉強的小側身攻。

2、兩點對兩點的練習

(1)方法

①兩斜對兩直:規定一方只能打兩條斜線,另一方只能打兩條直線的練習。

②逢斜變直、逢直變斜:一方可隨意向對方全台擊球;另一方遇斜線未球必須回直線,遇直線未球必須回斜線。

③全台無規律地變化落點的練習。

(2)作用

①走動中將兩種技術結合運用,並有意識地控制擊球落點.

②途斜變直、逢直變斜的難度比兩斜對兩直大,既可提高判斷能力,又可鍛煉步法和有意識地控制落點調動對方的能

③全台練習,往往與戰術相結合。

(3)注意點

從易到難,練習雙方應密切配合。

(三)長短球練習

1、方法:在上面的練習中加進短球的內容,從有規律到無規律。這里的.規律有兩個含義:

(1)長短球的落點變化,如,同線長短、異線長短。

(2)長短球變化的間隔時間,如,一長一短、兩長一短或無規律地變化長短落點。

2、作用

(1)提高前後步法及其與左右步法的結合能力。

(2)把打台內、近台及中遠檯球的技術結合起來。

3、要求

(1)手法與步法相結合。

(2)為提高效果,在練習中可結合旋轉變化。

(四)死線活練

1、方法;從右方斜線對打練習始,漸至中路直線對練。又漸至左方斜線對練,再漸至中路對練,漸至右方斜線對練……

2、作用:擊球線路既有規定,又不是一成不變,雙方在走動中練習了所有的線路。

3、注意點:練習雙方密切配合,開始可適當降低速度、力量,以後再漸提高難度。

二、多球練習法

(一)方法

1、多球單練:練習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單球練習,擊球失誤不必撿球,從筐中取球繼續練習。

2、供多球練習:

(1)自供自練:如練習發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擊球練習。

(2)他人供球練習:陪練按要求供球,主練照計劃練習。

①單人供球

②雙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將球擊給供球乙,供球乙再將球按要求供給主練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給供球乙,供球乙拉沖弧圈球,主練者進行攻打弧圈球的練習。

(3)機器供球,即利用發球機進行練習。

(二)作用:

1、加大了練習的負荷(包括密度、強度、難度和運動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於集中力量解決某一專項身體素質、技術或戰術問題。尤其是解決有些用單球不易練到的技術難題時,效果特別明顯。如解決攻下旋與上旋球的動作變換問題,可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隨意變換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機會適應來球的旋轉變化。

(三)注意點:多球練習的球性與對練不盡相同,而且不利於培養盯球的意識(因為無對手),所以應注意與單球練習結合。此外,供球密度與難度亦應適度,否則會事與願違。

三、幫助練習法

顧名思義,一種需藉助他人幫助的練習方法。

(一)方法:

1、男幫女練習法:一般情況下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高,男幫女可明顯提高女選手的練習效果。

2、高幫低練習法:請比自己水平高的運動員陪練,以提高訓練質量。

3、按己要求陪練法:請對方按自己要求陪練,利於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項技術或戰術水平。

4、模擬對手陪練法:找打法與自己將要比賽的關鍵選手十分相近者,模擬未來對手進行訓練與比賽,以提高對未來比賽對手的適應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隊發明了弧圈球,中國隊由廖文挺模擬三木、余長春模擬木村進行陪練,取得了極其明顯的效果。

(二)作用:提高訓練質量;利於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四、指標訓練法

現一般訓練都是以時間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10分鍾。指標練習法是以完成規定指標為界限的,如右方斜線對攻,以累計對攻500板為限。

(一)方法:

1、雙方共同完成指標法:需雙方共同努力來完成指標的練習。如上述的正手對攻累計500板。

2、單方完成指標法:要求一方完成規定指標的練習。如,搓中突擊命中50板的練習。

(二)作用:及時得到定量的反饋,刺激性強,利於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如陳新華在准備第二十八屆世乒賽時,教練員要求他在20分鍾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誤不得超過15分。開始陳竟失誤39分。以後天天練、天天測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大大超額完成了指標。陳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注意點:所定指標經過努力應可達到為好,切忌指標過高或過低。

五、單個戰術練習法

根據多次比賽的實踐,將復雜多變的戰術簡化、總結成帶規律性、一般性的戰術,反復練習之。如對付正手單面強攻者(包括弧圈與快抽),可歸納為先壓反手大角,後調正手空當,再壓反手的戰術。平時即照此練習。實踐證明,這確是一個事半功倍的訓練法。

六、附加裝置練習法

為更有效地解決某技術問題,對球台、球網做適當調整或增加附加裝置後再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

(一)擊目標練習法:為戰術需要,在對方檯面上放置半個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運動員在練習時盡力擊中目標。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點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戰術的訓練質量。

(二)升降球網練習法:

1、升網法:將球網稍升高(約1厘米),練習既定內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線的彎曲度,對攻球弧線過直者,頗有實用價值。

2、降網法:將球網略下降,按既定內容進行練習。此法多在練習削球或搓球時採用,可降低擊球弧線的高度。

(三)網上加線練習法:將球網上方另加一直線,要求雙方擊球皆從中間穿過(中間約為5厘米)。此法一般在對搓時採用,目的是控制弧線高度。

(四)加寬球台練習法將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個半或兩個檯面,使檯面加寬。

此法多在練習步法時採用,可增加腳步移動的距離和速度。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常在多球練習時採用,大大提高了她側身和撲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練習法:兒童身材矮,用常規球台練習不利於技術動作的掌握,故將球台高度適當降低。國家體委已正式作出規定:兒童比賽使用矮球台(12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8厘米;10歲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為64厘米;正規球台高度為76厘米)。

(六)噪音干擾練習法:將正式比賽時觀眾的喧嘩、廣播等雜聲錄音,在訓練中不時地進行潘放,使運動員在平時訓練即對比賽氣氛有所適應。第三十五屆世乒賽在朝鮮平壤舉行,我國選手童玲在與前世界冠軍朝鮮運動員朴英順比賽時,觀眾的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訓練有素,能把朝鮮觀眾的喊聲、掌聲想成是在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反敗為勝.

⑻ 乒乓球入門技巧訓練方法

乒乓球入門技巧訓練方法

1、球拍在發球時鬆些好

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擊球後,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很好的放鬆同時回到標准准備動作。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後跟要抬起來。打球要有4個意識:盯球判斷來球,移動腳步,擊球,還原。

2、拉加轉球雙腿下蹲

下蹲時,先碎步側身讓開球的路子,然後雙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體稍微一側,右肩放鬆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時,右腳蹬地不要使身體有竄高的.動作,應該感覺重心是平行移動。

球拍要沿著球的下降軌跡引拍,當球下降到合適位置,再向上拉,這樣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轉弧圈動作要領:調整位置側身。雙腿下蹲。胳膊放鬆。向上發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調整步法和擊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發球動作標准規范

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4、四分之一定律

開始練習正手攻球,要牢記個1/4,一是,手臂揮拍的軌跡是1/4園,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揮拍放鬆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圓弧--陸教練在球案上以端線為直徑,中線與端線的交點為圓心,劃一園弧,右半邊的弧線就是手臂揮拍的下投影。然後面對牆,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備動作,以腰部高度劃1橫線,眉毛高度為最高點,劃一圓弧,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執拍右手拇指壓拍,食指放鬆,中指頂拍,在劃1/4圓弧過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圓弧的微調動作,擊球上部1/4圓弧。同時前臂也要有1/4圓弧的旋轉。

5、越用力拍越下壓

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托,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力小時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6、多體會打磨比例

當你沖不沖時你會以為多向前撞擊球即可彌補速度,這有點飲鴆止渴,其實撞擊球過多易造成弧線不好,失誤多。且因旋轉不強,也使拉出的球前沖不強,特別是在近台以外。摩擦過多會導致球速滿,力量小。

⑼ 怎麼才能練好乒乓球啊

1、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並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並送出的感覺。反沖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提前判斷來球的落點及旋轉,晚了就來不及做動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擊球,另外動作不要大,因為如果來球旋轉稍強的話,落台後彈起來很快,不好找點。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讓弧圈球暴力,應盡量採用主動迎球的手法。要有這個「迎」的意識,即一身體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礎力量的產生的問題,就是要向前拉住球。這個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換來完成。(右手為例)右實左虛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腳踩實,右腳尖和球台底線平行,指向東。左腳稍前,腳尖著地,腳跟一定要提起來。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勵勤、馬林榜樣,他們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檯面近乎平行。這樣的作得好處一是重心會自然地落到兩腿的前腳掌;二是這種機制使發力時必須向前,含著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馬林、劉國政搶沖凶的時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況也會自然地被避免。

3、「照著來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盡量迎前往前掃,它自己不能往前了會自己回來,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沒勁了。

4、業余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像的那樣好 業余橫板的問題確實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橫板的特長,但很多業余的沒有開發好,結果成了弱點,以至於敵不過直板的推擋。還有,我覺得很多橫板戰位離台過近,影響了正、反手的轉換。其實也是由於站位遠了反手的問題。所以練好反手是打好橫板的關鍵,而肘的控制相當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橫板反手一定要敢於主動加力搶先加力。

⑽ 乒乓球的訓練,有哪些技巧

如果你能多轉圈把球送出,你就能多轉圈接住球。要處理服務的返回,請從服務開始。如果你能拉出多圈球,你就能阻止對手的多圈球。乒乓球步法,左腳管左右移動,右腳管前後移動。如果你不能左右移動,從你的左腳找出原因。如果你不能很好地來回移動,從右腳找出原因。在乒乓球的步法中,最難的是來回移動,尤其是削球。

正手攻擊是否正確,正手攻擊面對鏡子。如果你看到你的前臂在揮桿後(當揮桿到達前額時)完全擋住了鏡子,這意味著你的揮桿是正確的。如果鏡子中的前臂位於前臂的左側,則表示前擺幅度小(可能導致肘部抬起、手腕轉動等);如果鏡子中的前臂位於大臂的右側,這意味著你不能在適當的位置揮桿(這可能不足以轉動你的腰部,與前面相遇,等等)。演奏時左手不固定。具體來說,左手和右手同時對稱移動。

閱讀全文

與快速練習乒乓球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