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動吸痰器的具體操作方法
家裡有病人需要吸痰的話,一般都會想要選擇自行購買吸痰器進行吸痰。但是第一次進行操作的朋友會覺得無從下手,生怕由於誤操作增加病人的痛苦,就不得不每次都去醫院里進行吸痰,不但費時費力,還給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其實,只要按照正確的操作進行操作,吸痰的工作很容易完成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普通系痰器的具體操作步驟。
我們在開始使用吸痰器之前要檢查的是吸痰器的管路的連接是否正確和順暢。具體的做法是首先把負壓調節閥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旋緊,之後一手將吸氣口堵住,一手捏住吸引軟導管。這時開啟吸引器,真空表指針如果能夠很快升到極限負壓值。而且在放開吸入口之後表針又能夠回到0.02mpa以下。這就表示測試成功吸痰器是可以使用的,否則是不能給病人直接使用的。
測試完成後,我們需要在緩沖瓶和儲液瓶注入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生理鹽水,並在吸痰器的吸入口接上吸引軟導管。在這吸痰器的使用過程中,儲液瓶在開機的情況下是不能打開的。接下來根據病人痰液的情況進行負壓的調節,負壓調節閥順時針方向旋動是增加負壓的,逆時針方向旋動是減少負壓的,調節的過程盡量慢一些。
接下來把吸痰導管連接到吸引軟導管上,插上電源打開吸痰器,就可以開始進行吸痰操作了。如果是自己在家裡進行這項操作一定要經過專業人士的指導才能進行,不然會給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疼痛感,甚至危及到病人的健康。這里要注意。吸痰的時間是每次15秒,而且連續吸痰時間不能不超過3分鍾,負壓的調節一定要控制好絕對不能過大。調節負壓是應該變調節負壓邊觀察病人的呼吸。
吸痰後將痰液倒掉,並用生理鹽水沖洗洗吸引管和儲痰器內留下的痰液。沖洗干凈後就把調節閥旋緊,這時候負壓就會回到0.02mpa以下。關機就完成了一次吸痰器的操作。吸痰之後吸痰器要進行乾燥保存,以備下次使用。這里需要的是:在吸痰器工作之前機器的檢查一定要仔細,確保在吸痰過程中雖然吸痰器負壓調整過低可能會影響吸痰效果但是負壓調整更要以病人的承受度為限,不可強行操作。
2. 吸痰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攜帶型吸痰器使用後用水溫低於30℃的消毒液或洗滌劑按吸痰方式操作清洗,不得採取高溫消毒。非專業人員使用攜帶型吸痰器,需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操作。吸痰時避免吸痰管緊貼咽部,以免破壞口腔粘膜。攜帶型吸痰器要妥善保管,避免兒童亂動、亂用、造成誤傷。
一、使用方法:
1、安裝好吸痰器和排痰管(吸痰管接頭在唧筒中央,排痰管接頭在一側,切勿顛倒)。
二、注意事項:
1、監測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攜帶型吸痰器吸引器前須檢查電源電壓與吸引器電壓是否相符,進氣管與出氣管的連接是否正確。
2、貯液瓶的痰液應隨時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馬達內損壞吸引器。吸引器用後應隨時消毒各管道及貯液瓶,放置在乾燥處,定期維修保養。
3、熟練操作,嚴格無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運用應輕穩,吸引時負壓不可過大,以免損傷氣管粘膜。使用攜帶型吸痰器一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
4、氣管內吸痰按無菌操作進行,吸痰器的吸痰管須每次更換,不得重復使用,所有物品每日滅菌1次。自氣管導管內吸痰的吸痰管外徑不得超過套管口徑的1/2。
4. 魚躍吸痰器怎麼安裝方法
1.首先將貯液瓶內加入少許清水;
2、檢查貯液瓶蓋密封圈是否完好,檢查貯液瓶氣密性是否漏氣。檢查吸痰器附件是否齊全。3.將吸痰器接通電源,電源指示燈綠燈亮。4.打開負壓開關,同時將乳膠管折疊。5.觀察方形負壓表,同時調節負壓調節旋鈕,調至合適負壓。6.一手持吸痰管放氣孔一端,並將放氣孔塞堵住放氣孔。7.另一手持吸痰管將吸痰管末端伸入患者氣管,即可開始吸痰。8.待痰液吸出至貯液瓶內,將吸痰管末端從患者體內取出,吸痰完畢。
5. 負壓吸痰器怎樣連接 有什麼優點
負壓吸痰器包括吸痰器、吸痰管、儲痰瓶和排痰管,負壓吸痰器是有說明書的,只要按照說明書的內容正確的連接是非常簡單的,負壓吸痰器吸痰管上設有負壓感測器,在所述吸痰器上設有顯示屏和負壓調整鈕。負壓吸痰器使用起來也是比較方便和安全的。
負壓吸痰器的優點是負壓高低就會通過負壓感測器傳導出現在顯示屏上,再通調整負壓調整鈕,達到合適的負壓,就不會使新生兒在吸痰時,出現損傷呼吸道粘膜,導致出血、感染、氣道損傷等情況。安裝負壓感測器後,可以限制吸痰器吸引負壓過大,保持吸痰器內負壓在安全范圍內工作,既可提高吸引效率,又對患者起安全作用。
吸痰器一般的工作原理是接通電動吸引器的電源後,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馬達帶動偏心輪,從吸氣孔吸出貯液瓶及安全瓶內的空氣並由排氣孔排出,這樣周而復始轉動,使兩瓶內產生負壓將痰液吸出。
(5)負壓吸痰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負壓吸引器的消毒管理措施
1、應用重復消毒的方法使用後的吸引瓶應拆開各連接部位,先用1 %過氧乙酸液浸泡半小時再逐一洗刷,要特別注意瓶蓋內側及各個管道,控干水分後再放
2、輸入0.2 %過氧乙酸液中浸泡半小時,然後晾乾備用。
3、短時間應用的吸引器要及時清洗消毒,乾燥備用;長期使用的應每周更換2—3 次,引流液多者應及時更換。
4、為防止交叉感染,每一個引流瓶應單獨浸泡消毒。
5、護理人員每做完一項操作或護理完一個病人要及時洗手,防止病原菌的間接傳播。
參考資料:網路-負壓吸痰器
6. 吸痰術的方法
1.洗手、戴口罩。
2.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合作方法。
3.接上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連接是否正確。
4.根據病人情況及痰液粘稠度調節負壓,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5.將患者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病人可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患者張口。一手將導管末端折疊(連接玻璃接管處),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手用無菌持物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腳踩吸引器開關,放鬆導管末端,先將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凈,然後更換吸痰管,在患者吸氣時順勢將吸痰管經咽喉插入氣管達一定深度(約15cm),將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轉,吸凈痰液。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病人缺氧。
6.如從口腔吸痰有困難者,可從鼻腔抽吸;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由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內吸痰,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7.在吸痰過程中,隨時擦凈噴出的分泌物,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同時注意吸出物的性狀、量及顏色等,作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開關,將吸痰管浸泡消毒,並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試管內浸泡。
9.觀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整理用物。
7. 電動吸引器是怎樣吸痰的
電動吸引器吸痰方法
1、將所有用品帶到患者床邊,並將消毒瓶掛在患者床邊。
2、測試和檢查尾水管是開啟的還是關閉的。
3、讓患者面對護士,失去知覺的人,幫助打開口腔。
4、根據病人情況和痰粘度調節負壓(300-400 mmHg)連接吸痰管。
5、將吸管保持在左側,並將其折疊。用鑷子夾住吸管,輕輕地將吸管插入口(鼻)腔至喉嚨。然後,管端放鬆以吸收咽部的分泌物。吸管進一步插入咽部的喉嚨深處,然後將痰吸出。
6、電動吸引器吸痰時,從深至左旋轉吸痰。
7、導管從患者口腔取出後用生理鹽水沖洗
8、清洗時,將兩側的痰擦凈,觀察患者吸痰後吸入率、吸入率的變化,以及吸痰的顏色、性質、數量。
9、吸入後,關閉開關,分離吸管,將玻璃管放入瓶子,並將消毒劑放在床邊。用紗布擦拭表面。
10、幫助患者睡在舒適的床上,並解釋需要注意的事項。
11、洗手並記錄吸出痰的顏色、性別和數量。
8. 電動吸痰器的具體操作方法
家裡有病人需要吸痰的話,一般都會想要選擇自行購買吸痰器進行吸痰。但是第一次進行操作的朋友會覺得無從下手,生怕由於誤操作增加病人的痛苦,就不得不每次都去醫院里進行吸痰,不但費時費力,還給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其實,只要按照正確的操作進行操作,吸痰的工作很容易完成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普通系痰器的具體操作步驟。
我們在開始使用吸痰器之前要檢查的是吸痰器的管路的連接是否正確和順暢。具體的做法是首先把負壓調節閥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旋緊,之後一手將吸氣口堵住,一手捏住吸引軟導管。這時開啟吸引器,真空表指針如果能夠很快升到極限負壓值。而且在放開吸入口之後表針又能夠回到0.02mpa以下。這就表示測試成功吸痰器是可以使用的,否則是不能給病人直接使用的。
測試完成後,我們需要在緩沖瓶和儲液瓶注入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生理鹽水,並在吸痰器的吸入口接上吸引軟導管。在這吸痰器的使用過程中,儲液瓶在開機的情況下是不能打開的。接下來根據病人痰液的情況進行負壓的調節,負壓調節閥順時針方向旋動是增加負壓的,逆時針方向旋動是減少負壓的,調節的過程盡量慢一些。
接下來把吸痰導管連接到吸引軟導管上,插上電源打開吸痰器,就可以開始進行吸痰操作了。如果是自己在家裡進行這項操作一定要經過專業人士的指導才能進行,不然會給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疼痛感,甚至危及到病人的健康。這里要注意。吸痰的時間是每次15秒,而且連續吸痰時間不能不超過3分鍾,負壓的調節一定要控制好絕對不能過大。調節負壓是應該變調節負壓邊觀察病人的呼吸。
吸痰後將痰液倒掉,並用生理鹽水沖洗洗吸引管和儲痰器內留下的痰液。沖洗干凈後就把調節閥旋緊,這時候負壓就會回到0.02mpa以下。關機就完成了一次吸痰器的操作。吸痰之後吸痰器要進行乾燥保存,以備下次使用。這里需要的是:在吸痰器工作之前機器的檢查一定要仔細,確保在吸痰過程中雖然吸痰器負壓調整過低可能會影響吸痰效果但是負壓調整更要以病人的承受度為限,不可強行操作。
9. 如何進行吸痰
這是我培訓時的教程,如果你是用醫院的吸引裝置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1、評估患者:年齡、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特別是呼吸狀況、患者有無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聽診器檢查肺部呼吸音情況,有無痰鳴音;手電筒檢查口腔、鼻腔情況。
2、評估環境:環境清潔、安靜、光線充足。
3、評估用物:用物齊全,負壓吸引裝置完好。
4、操作者自我評估:著裝整潔,掌握吸痰的知識和注意事項。
5、中心或電動吸痰裝置。
6、治療盤:適當型號的吸痰管、治療碗2個(內乘無菌生理鹽水,分別用於吸痰前預吸及吸痰後沖洗導管)無菌鑷及缸,一次性治療巾,消毒紗布,手電筒,聽診器,無菌手套,彎盤,壓舌板,口咽氣道。
7、核對患者信息,查看床頭牌及腕帶,請問您是XXX嗎?評估患者。解釋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取得合作。
8、檢查吸引器儲液瓶內消毒液(不少於200ml,我們是不少於容量的一半),擰緊瓶塞。連接導管,接通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性能,調節合適的負壓(成人壓力為40.0-53.3kPa,兒童小於40.OkPa)。將吸引器放於床邊適當處。
9、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對、解釋。
10、檢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動義齒。
11、協助患者頭偏向一側,鋪治療巾於頜下。
12、戴手套,連接吸痰管,打開吸引器開關,試吸少量生理鹽水,檢查吸引器是否通暢,潤滑導管前端。
13、如果經口腔吸痰,告訴患者張口。對昏迷患者用壓舌板或口咽氣道幫助張口,吸痰完畢取出壓舌板或口咽氣道。
14、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無菌鑷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後放鬆導管末端,先吸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15、另換吸痰管,反折吸痰管末端,再插入氣管內適宜深度,放鬆導管末端,輕柔的將吸痰管左右旋轉緩緩上提,吸出氣管內分泌物。
16、拔出吸痰管後吸生理鹽水沖凈痰液,以免堵塞。
17、必要時更換無菌鑷及吸痰管經鼻腔吸引。吸痰完畢,關上吸引器開關,擦凈患者面部分泌物。
18、檢查患者口腔黏膜有無破損,聽診雙肺呼吸音,觀察病情,病情好轉後停止吸痰,操作者脫手套。
19、整理床單位,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處理用物。
20、洗手,取口罩。記錄。
21、如果患者清醒,安撫患者不要緊張,指導其自主咳嗽(做示範,像我這樣咳咳咳咳)。
22、告知患者適當飲水,以利痰液排出。
10. 老年人吸痰護理方法
什麼是吸痰
吸痰法是指經口、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並發症的`一種方法。
什麼時候該吸痰
對於危重、昏迷及神志不清、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來說,因咳嗽無力或咳嗽發射遲鈍,以致痰液不能咳出而阻塞呼吸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及時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從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緊急情況如何處理
在緊急情況下,可用注射器吸痰及口對口吸痰。前者用50~100ml注射器連接導管進行抽吸;後者由操作者托起病人下頜,使其頭後仰並捏住病人鼻孔,口對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狀。
吸痰裝置種類和用法
吸痰裝置有中心吸引器和電動吸引器兩種,它們利用負壓吸引原理,連接導管吸出痰液。
電動吸引器吸痰方法(中心吸引器吸痰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並解釋。
2.檢查吸引器性能,正確連接,調節負壓40.0~53.3KPa,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3.將病人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者可用張口器或壓舌板幫助張口。
4.護士一手將導管末端(連接玻璃接管處)折疊,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隻手用無菌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
吸痰時動作輕穩,左右旋轉,上下提拉。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以免缺氧。導管退出後,應用生理鹽水抽吸沖洗,防止導管被痰液阻塞。
5.口腔吸痰困難者,可由鼻腔吸引;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按無菌操作由氣管插管或套管內吸痰。
6.病人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超聲霧化吸入、緩慢滴入生理鹽水或化痰葯物,使痰液稀釋,便於吸出。
7.吸痰過程中,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並注意吸出物的性質、顏色、量以及粘稠度等,做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器開關,將吸痰導管重新消毒或統一處理,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試管中浸泡。
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治療盤內吸痰用物每天更換1~2次,吸痰導管每次更換,勤做口腔護理。
2.觀察病情,如:氣道是否通暢,病人的生命體征,吸出物的色、質、量。
3.電動吸引器儲液瓶內的液體應及時倒出。
4.使用呼吸機或缺氧嚴重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再進行吸痰。
5.吸痰動作要輕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