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比亞迪f0這種剎車比例閥油管怎麼接,謝謝
比例閥上面有標注的,HR(右後),HL(左後),FL(左前),FR(右前),對著接上就行!
Ⅱ 油剎比例閥(雙管剎車管)怎樣裝上去
卡車制動比例閥 包括定位座、閥體、階梯活塞,閥體上有進油口二和出油口三,閥體上有進油口一、出油口一和出油口二,彈簧座在閥體的主孔內、其溝槽內固定套接O型密封圈二和O型密封圈三,階梯活塞的一部分與該彈簧座滑動連接,彈簧一端套接在彈簧座上.優點是結構新穎,當後制動迴路失效不能為後輪提供液壓時,可自動轉換為由前制動迴路直接向後輪制動管路提供輸出等於輸入的液壓,從而實現比例閥的失效保護功能,等於為後輪的制動管路安裝一個雙保險
Ⅲ 比例放大板是接在PLC的輸入嗎它和比例閥是怎麼樣連接的
是連接PLC的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輸入可以是4-20mA電流環、0-5v電壓或是0-10V電壓信號,反應的是當前比例閥的開度。輸出也可以是4-20mA電流環、0-5v電壓或是0-10V電壓,控制比例閥的開度,例如4-20mA電流對應比例閥開度從0-100%。
一般來講,比例閥都是4-20mA電流環控制的
Ⅳ 感載比例閥的兩根油管都是從哪接過去de
感載比例閥
一、功 能
該總成串聯於行車液壓制動管路之中,按比例調節車輛在不同載荷下的後輪制動壓力,充分利用附著條件,產生盡可能大的制動力;同時避免行車制動時因後輪先抱死而產生的滑移現象,保證車輛制動的方向穩定性。
二、工作原理
閥體中的隨動閥芯是一個差徑活塞。根據其差徑面積來實現輸入-輸出的比例分配。當車輛載荷不同時,作用在閥芯上的力F(合)將發生變化,通過F(合)的變化來實現該閥對車輛載荷的感應功能。當前制動失效時(P1=0),該閥將失去比例分配功能和感載功能,輸出壓力(P2)等於輸入壓力(P3),從而增大後輪制動力。
Ⅳ 我的五菱興旺後剎車比例閥坼下了不知道怎麼安了四根油管怎麼裝
一邊兩根,上下別安錯就沒事,【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Ⅵ 加熱爐燃燒器油管和氣管怎麼安裝
油管需要一套供油系統,管路設置有過濾器,單向閥,減壓閥,高低壓壓力開關,切斷閥,然後送入燒嘴,嘴前要求用軟管連接。
氣管分為燃氣和空氣,如果是空氣,就是助燃風機,軟連接,低壓開關,然後軟管進入燒嘴。
燃燒器是使燃料和空氣以一定方式噴出混合(或混合噴出)燃燒的裝置統稱。
燃燒器按類型和應用領域分工業燃燒器、燃燒機、民用燃燒器、特種燃燒器幾種。
工業燃燒器俗稱燒嘴,種類規格型式很多,有燃油、燃氣(煤氣)、燃煤(煤粉/水煤漿)幾大類別。應用領域很廣,在需要使燃料燃燒以加熱物料或反應的工業場合都需要用燃燒器。
燃燒機又稱一體化燃燒器,以燃油和燃氣為主。一般應用在中小型燃料鍋爐、燃料熱風機、烘(烤)箱和小型燃料加熱爐上。
Ⅶ 液壓比例閥工作原理 完整答案
感載比例閥主要由柱塞、閥門、閥座、閥體、杠桿和感載彈簧等組成(圖 1)。其中,閥門與柱塞固定在一起。閥門將感載比例閥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下腔與進油口相通-,並通過油管和制動主缸出油口相接;上腔與出油口相通,並通過油管和後輪促動管路相接。閥體通過螺釘裝在車身支架上,推桿下端鉤部與轎車後軸減振器下固定端連接,感載彈簧裝在杠桿與調整螺母之間,使感載比例閥與推桿之間的連接為彈性連接。
當轎車不制動時,柱塞在感載彈簧通過杠桿施加的推力(F)的作用下使閥門離開閥座而開啟。當轎車制動時,來自製動主缸的制動液由進油口輸入,通過閥門後從出油口輸出到後輪促動管路。此時輸入制動液壓力(pl)和輸出制動液壓力(p2)相等,並且,由於閥門上端面的承壓面積大於閥門下端面的承壓面積,所以在閥門上、下端面上的作用力不等,致使閥門有向下移動的趨勢。當輸入制動液壓力較小而在閥門上、下兩端面上的作用力之差小於F時,閥門不動;當輸入制動液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而在閥門上、下兩端面上的作用力之差大於F時,閥門就下移。當閥門與閥座接觸時,感載比例閥的上、下兩腔被隔斷,感載比例閥即處於平衡狀態,此時的制動液壓力稱為調節作用起始點控制壓力(ps)。此後,如果輸入制動液壓力繼續增大,則感載比例閥起作用,P2的增量將小於P1的增量。當轎車承載質量增加時,後軸荷也增加,因而車身向後軸移近,感載彈簧被進一步壓縮(相當於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增大),致使F增大,ps就相應地提高。由此可見,ps在汽車制動時會隨汽車後軸荷的增減而成比例地增減,感載比例閥能對車輪制動力實行調節。
感載比例閥的壓力調節性能可通過其調節特性曲線(圖 2),即轎車在不同的載荷了前、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來表示。當轎車就載時,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大,所以F大,致使ps高,感載比例閥調節特性曲線為A1B1;當轎車空載時,感載彈簧的預壓力小,所以F小,致使ps低,感載比例閥調節特性曲線變為A2B2。在滿載與空載之間有無數條斜率相等的調節特性曲線,使轎車在任一載荷下都有一條與其對應的調節特性曲線。從圖 2及上述分析可知,感載比例閥能滿足轎車對制動系統的兩個基本要求:在軸荷變化時能自動調節前、後輪促動管路壓力的分配比例,使前、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與理想特性曲線盡量接近,以提高轎車的制動效能;保證在各種軸荷下前、後輪促動管路壓力分配特性曲線都在相應的理想特性曲線的下方,使轎車在各種軸荷下的制動均為前輪先抱死,從而避免轎車因後輪先抱死而發生側滑和甩尾現象,以提高轎車在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比例閥一般採用兩端承壓面積不等的差徑活塞結構。工作原理如圖12-9所示,比例閥不工作時,差徑活塞2在彈簧3的作用下處於上極限位置。此時閥門1保持開啟,因而在輸入控制壓力P1與輸出壓力P2從零同步增長的初始階段,總是P1=P2。但是壓力P1的作用面積為A1=π(D2-d2)/4,壓力閥的作用面積為A2=πd2/4,因而A2>A1,故活塞上方液壓作用力大於活塞下方液壓作用力。在P1、P2同步增長過程中當活塞上、下兩端液壓作用之差超過彈簧3的預緊力時,活塞便開始下移。當P1和P2增長到一定值Ps時活塞2內腔中的閥座與閥門1接觸,進油腔與出油腔即為隔絕。此即比例閥的平衡狀態。
若進一步提高P1則活塞將回升,閥門再度開啟。油液繼續流入出油腔使P2也升高但由於A2>A1,P2尚未及增長到新的P1值,活塞又下降到平衡位置。在任一平衡狀態下,差徑活塞的力的平衡方程為:P2A=P1A1+F(此處F為平衡狀態下的彈簧力)。
從而保證P2的增量小於P1的增量,若彈簧3的彈力F不變,則Ps點不變,即比例閥節制後輪管路壓力的工作點與汽車的載荷無關,這就是非感載比例閥。若要使其工作點與汽車載荷的大小相適應,就必須能改變彈簧力的大小這就是感載比例閥。感載比例閥及其感載控制機構的原理如圖12-10所示,閥體3安裝在車架上其中的活塞4右部的空腔內有閥門2。不制動時,活塞在感載拉力彈簧6通過杠桿5施加的推力F的作用下處於右極限位置。閥門2因其桿部頂觸螺塞1而開啟。
制動時,來自主缸而壓力為P1的制動液由進油口A進入並通過閥門從出油口B輸出至後促動管路。此時輸出壓力P1=P2。因活塞右端承壓面積大於左端承壓面積,故P1和P2對活塞的作用力不等。於是活塞不斷左移,最後使其上的閥門接觸而達到平衡狀態。此後,P2的增量將小於P1的增量。其特點是作用於活塞的軸向力F是可變的。拉力彈簧6右端經吊耳與搖臂7相連而搖臂則夾緊在汽車後懸架的橫向穩定桿8的中部。當汽車裝載量增加時,後懸架載荷也增加,因而後輪向車身移近後懸架的橫向穩定抨便帶動搖臂7轉過一個角度,將彈簧6進一步拉伸,作用於活塞上的推力F便增大。反之,汽車裝載量減小。這樣,調節作用起始點控制壓力值Ps就隨汽車實際裝載量而變化。
依維柯S系列汽車感載比例閥的結構如圖12-11所示,感載比例閥滑桿7的位置由扭桿來控制。扭桿的一端作用於擺桿,另一端則通過調整拉桿與後橋相連,其安裝位置如圖12-12所示。
Ⅷ 感載比例閥哪個是進油口
感載比例閥下腔是進油口。其中,閥門與柱塞固定在一起。閥門將感載比例閥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腔。下腔與進油口相通,並通過油管和制動主缸出油口相接,上腔與出油口相通,並通過油管和後輪促動管路相接。閥體通過螺釘裝在車身支架上,推桿下端鉤部與轎車後軸減振器下固定端連接,感載彈簧裝在杠桿與調整螺母之間,使感載比例閥與推桿之間的連接為彈性連接。
感載比例閥的工作原理
閥體中的隨動閥芯是一個差徑活塞,根據其差徑面積來實現輸入輸出的比例分配。當車輛載荷不同時,作用在閥芯上的力F將發生變化,通過F的變化來實現該閥對車輛載荷的感應功能。當前制動失效時,該閥將失去比例分配功能和感載功能,輸出壓力等於輸入壓力,從而增大後輪制動力。
感載比例閥(SABS),從本質上講,SABS只是一套液壓機械裝置,感載閥的作用在於保證行駛過程中前後輪負荷的合適比例並確保在汽車緊急制動時後輪不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