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看待自己的盡孝方法

如何看待自己的盡孝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1 01:24:17

如何看待年輕人網購式盡孝這種盡孝方式值得提倡嗎

母親節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都應該陪伴在父母的身邊盡盡自己的孝心。可是在這一天真正能夠出現在媽媽身邊的人又有多少呢,於是大家就開始討論起有關於年輕人網購式盡孝的方法到底可不可取。這里的網購式盡孝指的就是人不在身邊,但是卻通過網路購物來盡自己的孝心,小編認為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親自陪伴父母,那麼網購式盡孝也是可以的。


網購式盡孝也可以

盡孝的同時也要懂得理智,不可能因為這一天是節日,我們就辭掉自己的工作,放下自己的學業,不顧一切地飛奔到母親的身邊來。只要在節日當天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表達了就可以,平時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在節假日的時候選擇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這樣都會讓父母感覺到非常欣慰的,因此大家沒有必要對網購式盡孝的盡孝方式充滿敵意。

㈡ 當今社會如何盡孝

一是盡孝要趁早。人生最大的遺憾是:子欲孝而親不待。所以盡孝一定要趁早。決不可等待,不可等成人、不可等有了錢、不可等有能力、不可等居住環境改善了,盡孝要行於當下,莫等無常來時,欲盡孝道也沒有機會,空握遺憾了。盡孝不是以金錢多少、環境優劣來衡量的,普天下的父母生兒育女,沒有圖兒女回報的,在父母心裡,只要兒女有錢了,比自己有錢還快樂萬分;只要兒女有大房子住,比自己去居住還歡喜萬分。我們盡孝心不一定要用多少金錢、多少精力,只要我們常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常去父母處小坐一會兒,陪父母嘮嘮家常、周末陪父母隨意走走,僅這樣父母就心滿意足了。
周美宇有篇文章說《不如生前盡孝道》:這次我們為父親過95歲生日,他感慨地說:「活到95不稀奇,稀奇的是95歲還有個老伴,而且還是結發的。」說得87高齡母親眯眯直笑。
我大哥信心十足地說,「父親活100歲沒問題。」可我還是很心痛,因為到100歲也只有5年,我們只能盡孝5年了嗎?真正盡孝的人,才會想到將要失去親人的痛苦!一般有這種「痛苦」感覺的人,往往是個比較有責任心和道德感的人。
二是盡孝要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體察父母之所思所想所願,盡力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您已蒼老,我也不再年輕,往事就像老酒芬芳醉人。每次離家,都在計算歸程,您從來是我漂泊的中心。給我生命,更賦予我靈魂,依戀您是我永遠的權利。」10月8日,著名學者於建嶸發出一條「寫給八十一歲的母親」的微博,寫下深情話語,同時曬出一張與81歲老母親的合影,觸動眾多網友心底中最柔軟的部分,引起網友共鳴。照片中,於建嶸的81歲老母親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臉龐有著淺淺的酒窩,幸福不已。
我也喜歡給父母拍照,他們的日常生活常常成為我拍攝的內容。如媽媽在織毛衣,爸爸在打麻將,看報紙等等,都被我記錄在冊。時常翻看,心生暖意。

㈢ 年輕人網購式盡孝成新潮,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在過去養兒是為了防老,生育孩子就是為了自己老人孩子能夠養育自己。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社會配套開始變得成熟起來,老年人自己也可以養活自己了,養兒防老已然成為一句空話了。母親節剛剛過去,許多父母收到了孩子網購式盡孝。網購式盡教,是指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所以通過網上購物的方式,把父母想要的,或者是自己想盡的孝心送到父母身邊。這種盡孝方式已經成了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購式盡孝。有些人覺得這種孝心沒有溫度,其實大數據時代之下,經常陪伴父母是不太可能的,這種網購式盡孝,多少能彌補兒女心中的內疚。

三、如果加上陪伴就更完美了。

當然了,網路購物很方便,也不能過度依賴網路。自己的父母還是要自己心疼,最好能夠常回家看看父母。如果實在做不到,那保持電話聯系也是應該的。網購式盡孝很好,但是也替代不了孩子的陪伴,對父母來說,這才是最需要的。

㈣ 你覺得怎麼樣孝敬父母比較好用什麼方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上了年紀,最好的孝順方式就是陪在父母身邊盡孝。陪著父母吃一頓飯,陪著父母聊聊天,陪著父母去逛街,陪著父母買秋菜等等,這些都是盡孝的方式,不在於拿錢多少,而在於用不用心。

子欲孝而親不待,夢到我們看著父母已經老去,只有流淚的份,那才是真正的悲哀,所以趁著父母在是多一份盡孝,也會讓我們心裡沒有遺憾。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我們有限的年紀里,一定要活出無限的年長不要留下遺憾,多對父母好,就是最大的暖。

㈤ 今天我們要如何踐行孝道

我認為古往今來,中華傳統美德都沒有變,那就是「百善孝為先」。在當今的社會中,為人子女更應該把盡孝作為人生的第一準則。因為父母含辛茹苦培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讓他們安享晚年。要讓父母安享晚年,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因為老人晚年生活最大的敵人就是「孤獨」,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排擠父母的孤獨情緒,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每一天。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是做人之根本,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孝道的本質是感恩 。生命是一種延續,孝順父母,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恩。每個家庭都父慈子孝了,社會的和諧還會離我們太遠嗎? 最初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精彩的世界,不論是貧是富,是順境還是逆境,主要的是我們經歷了,經歷了就足以讓人激動。我們的經歷難道不是用父母分分秒秒的愛所鑄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的恩情是海洋!我認為「孝」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孝順父母是最大的功德。「孝」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哪怕自己是乞丐,讓父母吃乾的,自己吃稀的,也是孝。 2、孝順、孝順,「孝」很重要的是「順」,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不去做父母不希望的事情。
3、「孝」就是愛惜自己、遠離危險: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輕生自殺」和自殘,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發肌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傷,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自殺、自殘最難過和痛苦的是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4、「孝」就是使自己變的越來越優秀,多上領獎台,少挨批評,讓父母以自己為榮,一提到自己心裡就感到愉悅和驕傲;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和蒙羞。
5、尊老愛老:要深刻領會「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達到孝的更高境界。
6、注意不孝的人不能與之為友,更不能重用。
祝天下的父母都快樂長壽!願天下的子女都孝心常駐!願天下家庭都美滿幸福!

㈥ 「如何看待年輕人網購式盡孝」引網友熱議,你一般選擇什麼方式盡孝心

所以當我忙碌的時候,我一般也會選擇通過購買一些物品來向父母表示我對他們的一些關心跟重視。但我不忙碌的時候,我當然也會選擇去買點東西,親自去看望一下父母。畢竟父母所需要的不就是我們能夠多抽空回去陪陪他們嗎?所以永遠不要去低估父母想念兒女的一種心情,當你有了時間的時候就多回去看看他們,畢竟老人年紀大了,之後的時間也就少了。我們還是要去盡自己的一份孝心,讓他們能夠在最後的時間平安快樂,不是嗎?

所以任何方式的前提之下都是我們對於父母滿滿的愛意。無論是做任何事情,我相信父母都會選擇諒解我們。重點是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父母,這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不是嗎?

㈦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孝敬父母?

一、聽父母的話, 不要當面頂撞

父母年紀大了,有的時候有些固執已見,說話辦事可能不太符合我們的心意。

在 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違反原則的事兒,做為子女的就應該聽從父母的話。

父母說的對的我們就聽,說的不對的我們也要聽,不要當面頂撞。

二、經常給父母買衣服,讓父母穿得舒心

父母上歲數了,在穿衣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和講究,只要穿得干凈、暖和、舒服就行。

季節更替的時候,要想著給父母及時添置衣服;自己出差的時候,別忘記給父母買件衣服。

三、經常給父母換口味,讓父母吃得順心

老年人牙口不太好,最好做飯的時候能夠給老人單獨做。

老人吃的食物盡量是綠色無公害的、無污染的、少鹽、低糖、五穀雜糧。

另外,還要注意不要讓老人吃太涼或太熱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四、經常帶父母出去旅行,讓父母玩得開心

在父母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利用節日假期多帶父母出去走一走、逛一逛。

多看看名山大川,多看看美麗的景色。

父母心情愉悅,有助於身體健康。

五、記住父母的重要紀念日,給父母一種儀式感

每年在父母生日或其他重要紀念日的時候,要好好籌劃精心准備,給父母一種儀式感。

讓父母感覺到生活的快樂,提高父母的幸福指數。

六、經常到父母的房間里看望,隨時掌握父母身體及其他情況

如果可能的情況下,每天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後都要到父母的房間里去看看。

問問父母今天身體狀況如何;看看老人平時吃的常用葯還有沒有;看看老人用的拐杖或者輪椅有沒有需要修理的地方等等。

七、經常陪父母聊天說話,消除父母的寂寞

老人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孩子們都在家的時候,看著孩子們一起嘻鬧說笑,老人別提有多高興了。

當子女的平時要多陪陪父母,經常陪他們說說話,可以鍛煉老人的思維,可以消除老人的寂寞。

八、定期陪父母檢查身體,把疾病隱患及時消滅在萌芽之中

老人必須定期檢查身體,及早發現疾病的苗頭隱患。

有不少的老年病,平時沒有太在意。

總感覺這是老人的常見病,自己多注意保養再吃點兒葯就好了,但真發現病變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㈧ 如何盡孝~百善孝為先

    也許是看到我努力爭取協助我父親申請徒步大海道無人區游學指標時的有關互動,引發了馬老師的提議吧?!總之,非常感謝馬老師搭建這個平台,讓我可以有機會和大家在「如何盡孝?」這個主題上分享一下我的認識和感受。

首先,正如老祖宗所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考證,「孝」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中,是一個會意字,篆文的「孝」字,是「老」與「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與下一代融成一體稱之為「孝」。其古字形象一個小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攙扶著老人走路的形狀,用服侍老人來表達孝的原意。本意為盡心盡力地奉養、尊敬和順從父母。

《說文解字》在解釋孝字時說:「善事父母者。」即為孝。

其次,傳統上認為孝有大、中、小三個層次。小孝養身、中孝養心、大孝養志。小孝「養父母之身」,就是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中孝「養父母之心」,就是好好學習做人,不讓父母擔心,讓父母心裡舒暢。大孝「養父母之志」,就是大儒張載講的「為往聖繼絕學」,「馴致」「聖與賢」。我們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孝道的哪個層次上?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物質已極大豐富,吃穿用度基本上不怎麼匱乏。那麼,我們怎樣在此基礎上,在心理層面上讓父母感到開心快樂,就是需要我們考慮的了。伴隨著我們越來越強壯父母日趨衰老,無論是力量還是能力、見識方面我們越來越強於父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言談舉止之中,是否還能和顏悅色的尊敬、仰視越來越不如你的父母呢?你可以閉上眼睛,靜下來想一想:在你心中的父親,是不是還是那座偉岸的靠山?或者你覺得他已經思維僵化,見識有限,你都不屑於聽從他給出的建議了?曾幾時,放學回家第一句「媽媽!…」變成了如今令你厭煩的絮絮叨叨了?當你的身體越來越強壯,職位越來越高,財富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又有沒有高聲大氣,挑三揀四,吆五喝六地給父母嗟來之食呢?

當然,在這方面我做的也非常欠缺,有很大提升空間,我曾經和我的媽媽,親而不近,總是要和她爭個對錯,總是期待著她能達到我的期望,總是想著改變他們的一些我所認為的不健康習慣,屏幕前的你有沒有同感呢?試想:即便你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親情,你勝利了嗎?所以說,家是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

再次,我認為孝是一個動詞,是行動。古有二十四孝,諸如:舜孝感動天;漢高帝劉恆親嘗湯葯;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參嚙齒痛心;孔子得意弟子仲由百里負米;子騫蘆衣順母;郯tan子鹿乳奉親;老萊子戲綵娛親;董永賣身葬父;丁蘭刻木事親;江革行佣供母;陸績懷橘遺親;郭巨埋兒奉母;黃香扇枕溫衾qin;蔡順拾葚異器;姜詩湧泉躍鯉;王裒pou聞雷泣墓;崔山南乳姑不怠;王祥卧冰求鯉;吳猛恣蚊飽血;楊香扼虎救父;孟宗哭竹生筍;南齊高士庾黔婁嘗糞憂心;朱壽昌棄官尋母;黃庭堅滌親溺器。

說到孝,我們就不得不說,在中國的《十三經》,其中就有一部傳為孔子所作,主要以討論孝道的《孝經》。它根據不同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階層,庶人】不同的職責,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

(比如:【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則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並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統而詳細的闡發。主張把「孝」貫穿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按照父母生老病死的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施政者可以用孝治理國家,人民則能夠用孝來立身齊家。

總之,《孝經》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認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雖然今天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古代道德文化觀,不至於愚孝,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剔除糟粕,取其精華,對於古代先賢為我們所作所為樹立的榜樣,做一個很好的傳承。

  這正與 我們悟納合聚成愛體系,提倡站在更大的系統中,兼顧三贏理念相吻合。

    所以,我們不妨在日常思想行動中實踐落實起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開始,並由己推人,最終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㈨ 從孝經入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在今後的生活中你該如何行孝250字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是《孝經 諫諍章第十五》中的一段話,在前面十四章中,因曾子的發問,孔子論述了關於如何盡孝、如何讓父母安心、如何立身行道、揚名顯親等問題,所以這里曾子說:「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就是這些我都知道了,那麼敢問老師:為人子服從父親的指令算是孝嗎?——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孔子立即回答: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重復兩次「是何言與!」表示很反對這種說法。接著說,在天子、諸侯、大夫、士這幾個階層,不管是誰都須要有直言進諫的人指正其過失,才不至於國破家亡、身敗名裂。

在家庭來講「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作父親的要有規勸自己過失的子女,才不至於做出不仁不義的事。所以,當遇到不合道義的事,子女不能不勸諫父親,臣子也不能不勸諫君主——「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

最後孔子的結論是「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父母也有不對的時候,只知道順從命令又怎麼算是孝呢?

孔子的意思很明確,與「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論調截然不同。那麼,父母有錯作兒女的要勸諫,固然是責任,但是要明確勸諫的動機和態度,這一點《孝經》上講過《論語》上也講過。如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首先要在父母錯誤微起時,早點勸諫,以防微杜漸,若父母不肯接受,仍要心存恭敬,找機會再勸,哪怕自己再辛苦也不要埋怨,這是義之所在的事。

那麼在勸諫父母這個問題上,如何判斷是非善惡,如何區分義與不義?現實中又如何把握分寸?這就需要一定的修養和智慧,並非單憑個人臆斷或隨波逐流於積非成是的世俗,所能達成。

因為我們的道德修養與智慧修養都比較欠缺的時候,就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勸諫父母,所以孝道與其它的德行一樣都需要以修身為前提方能做好,舍此一切均為空談。只有深入學習,師法先聖,真正領會中國文化的精神,才能盡到智慧、理性、符合自然之道的忠與孝。

(9)如何看待自己的盡孝方法擴展閱讀

《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繁瑣的規定。以顯父母」,是孝之終。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按照父親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卿大夫之「孝」則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孝經》還把道德規范與法律聯系起來,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道德秩序。

《孝經》在長期以來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範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起了很大作用。

㈩ 如何孝敬父母,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1.經濟上不要讓他們有負擔,要主動詢,父母不太可能用錢向子女開口的。你要主動詢問。
2.老年人在兒女成家後,容易孤獨,要多抽出時間看他們,陪他們。到家後不要讓老人操心做飯,最好你買了菜去,如果去了還要老人做飯買菜,你就別去。如果實在離得遠也必須定期打電話,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來,別說沒時間,如果說沒時間打電話說明父母在你心裡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順著他們,即使他們要求不合理,也暫時答應,然後找合適機會化解或者說清楚,不要硬頂,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棘手的問題,不要輕易對父母講,他們會很著急,吃睡不好。而且沒有更多的辦法。。。除非他們可以幫到你。
5對待雙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顯的不同。
6及時盡孝,不要想盡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沒地方。、
7,。以孝順你父母的心來禮敬天下父母。
8 ,盡自己的孝道,不要強求別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強迫他們。
9.父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沒有權利指責父母。你盡你的兒女道。他們盡他們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養成他們盡好孝道,不要把兒女當爹娘供養,這樣亂了次序,就會招來災禍。你孝順父母,兒女就孝順你,因為兒女都看著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兒女孝順,沒這個道理。
盡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會有太多遺憾。。
說了不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相信你會做的很好。
頂禮我們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與如何看待自己的盡孝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59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9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0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3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45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13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12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6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20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2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33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90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8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83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7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