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怎樣養牛怎樣放養
怎樣養牛
1.保證良好的生長環境:養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設,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涼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溫,使舍內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時清除糞便,中午通風換氣,刷拭牛體,定時牽到舍外曬太陽,增強體質,有利於增膘。
2.務必選養良種牛:選擇優良品種的牛進行養殖是獲得好效益的關鍵,因為良種牛不僅肉質好、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賣相好,發病率也低。要改變多年一貫制搞級進雜交的做法,積極引進利木贊、西門達爾等品種進行三元雜交,不斷提高改良效果和經濟效益。千萬不要以為本地牛已經很優良,而不注重進行品種改良,要不斷改良所養品種,牛價貴時要搞品種改良,牛價賤時更應搞品種改良,有條件的要盡量推廣冷凍精液配種新技術。尤其應注意,不能用雜種公牛配種,因為雜種公牛雖然體高力大,但遺傳性不穩定,極易造成近親繁殖,後代退化,經濟效益低下。
3.科學飼喂:養牛應盡量讓牛吃好吃飽青綠草料,同時補飼其它必需的營養飼料。提高養牛效益,要從犢牛培育抓起,特別是要搞好第一、二個冬春舍飼期補飼,使其在6~8個月齡體重達500公斤左右出欄,也可經短期強度育肥後體重達500公斤以上出欄。稻草和麥秸通過氨化後粗蛋白含量可提高,不僅能降低飼養成本,也能提高養牛經濟效益,因此,要大力推廣普及秸桿青貯、半干貯和氨化等秸稈處理新技術,推廣秸稈養牛。
添加尿素是解決我國蛋白質飼料短缺的有效途徑。磷酸脲、瘤胃素可提高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10%~15%,碳酸氫鈉(小蘇打)可提高飼料利用率12%以上。近年來研製推廣的脲酶抑制劑也有良好的增重效果。此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添加劑均可選擇使用。
4.搞好驅蟲和防病:牛在放牧時由於採食牧草和接觸地面,體內外常感染多種寄生蟲,如牛消化道內極易出現捻轉血矛線蟲、仰口線蟲和食道口線蟲等;牛體外極易感染蟎、蜱、虱、蠅、蛆等體外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吸收營養、釋放毒素,使牛生長發育受阻,可使日增重下降35%,飼料轉化率下降30%;牛皮蠅蛆使皮價降低一倍多,寄生蟲嚴重時會造成死亡。可見,驅蟲是養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農戶養牛可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兩次驅蟲,育肥牛在育肥開始時要進行驅蟲。目前,驅蟲葯物種類很多,左旋咪唑、敵百蟲等均可應用,但抗蟲譜狹窄,效果不盡人意。阿福丁(蟲剋星)為驅蟲首選葯物。該葯是近年來研製生產的一種廣譜、高效、低毒、新型抗寄生蟲獸葯,可同時驅除畜禽體內線蟲和體外蟎、蜱、虱、蠅蛆等寄生蟲。劑型有針劑、片劑、膠囊和粉劑四種。其中粉劑價格適中,使用方便。用法用量:灌服或拌勻於飼料中飼喂。每10公斤體重用1克;驅蟲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進行,使其在第二天白天排出蟲體,便於收集處理。投葯前最好停食6~12小時,只好給飲水,以提高葯效。將牛體內外的各種寄生蟲驅盡後,科學飼養、增膘效果顯著。
預防牛體疾病也是養牛取得較高效益的關鍵之一,防病沒搞好,種學飼養將前功盡棄。預防牛病,除了搞好牛舍、牛體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保證牛飼料及飲水衛生安全、驅蟲等工作外,如果沒有足夠的獸醫技術,還要與當地獸醫保持經常聯系,搞好疫病的預防和疾病的治療。
5.及時出售成品牛:飼養的牛達到一定的規格應及時出售,否則會因為飼養成本過高而得不償失,降低了養牛效益,甚至沒有效益。
② 農村養牛技術和方法 養牛的方法和技術總結
1、營養需要,肉用牛日糧干物質應占體重2.0%-2.5% ,每頭每El需蛋白質0.4千克,可消化熱能60-122兆焦,鈣11-28克,磷11-28克。體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給乾草1噸、秸稈1噸、青貯1噸、混合精料500千克、鹽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乾草3千克、秸稈3千克、豆殼粉1千克、苜蓿乾草1千克、青貯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鹽和骨粉各0.05千克。
2、飼養管理,肉用牛的飼料以青、粗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為5-l0月份,舍飼期從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證8-10小時的采草時間,放牧人員要跟群放牧,注意觀察牛的吃草、發情、精神狀況。主要補喂礦物質、食鹽,適當補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補喂精料1千克,舍飼期每日2千克。
3、供給多樣草料,力爭營養全面,並做好飼草的加工調制任何一種牧草都不會有完全的營養成分,舍飼牛應盡量供給多樣草料。養牛較好的牧草有黑麥草、橡草、蘇丹草等。
秸稈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紅薯滕等。精料類有玉米、豆餅(粕)、麩皮、紅薯等。為保證飼料的常年均衡供應,春夏可種橡草、冬天可利用耕地種植黑麥草或其他草種等,分茬收割,鮮草飼喂。
養牛哪種食物長得快?很多人在想這個問題,大家養牛有兩個目的,一是在養殖場賣牛肉,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另一個是在農村農家養牛種地。
那麼,養牛要喂什麼食物才能讓牛長得更快呢?今天編輯分享五種方法。希望能有幫助。
粗飼料和細飼料的比例要適當。養殖場的雜飼料維持在60%左右,精飼料維持在40%左右。精飼料對牛來說很重要。因為牛需要生長發育,而精飼料的營養價值高於粗飼料的營養價值。
可以給牛喂優質的草。農村的一些農戶養牛都是用來種田的,沒有多少飼料,但可以給牛喂優質的草。夏天草長得茂盛,營養物質多,牛本身就是食草動物。給牛准備了早餐的草,草被露水濕潤後有甜蜜的味道,牛也喜歡吃。
摘要:牛的飼養是一項精細的工作,因此要注意飼料的營養搭配、雜飼料和精飼料的合理分配,有助於牛的生長發育。
④ 不同的地區養殖方法不同,南方農村怎麼養牛
在養牛的時候一般會准備很多的飼料,比如有動物飼料,礦物質飼料,還有一些植物飼料,牛一般吃的是甘草,還有各種秸稈 ,所以一定要准備充足,然後要經常的打掃牛舍,在冬天的時候要做好防寒措施,一定要把棉氈放在牛舍房頂,這樣就可以保暖,牛舍裡面一定要鋪草,草的高度在20厘米左右。
⑤ 如果在農村養牛的話,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養牛的話,特別是想規模化養殖,要求的場地比較大,相對的成本就要高。而且,養牛跟養豬、養雞是一樣的,對養殖技術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畢竟牛的成本要高很多,死一頭牛的話,還有我們村目前稻穀只種一季中稻,其它時間都種蔬菜和玉米,還有甘蔗。就光玉米桿和甘蔗桿就夠這十幾頭牛吃,還有紅薯苗。
西門塔爾牛繁殖母牛飼養模式:青貯玉米+玉米秸稈+玉米芯粉+精飼料的混合日糧,日飼喂成本不超10元的飼養經驗。總結出犢牛早期斷奶高效培育方法,使初生重40公斤的犢牛,3個農村養牛場大都是採用育肥方式,買下牛後育肥一段時間銷售,掙點差價。另外養母牛是個好方法,靠賣牛犢可增加收入。要有大的本錢,還要有消出去的門路!要有技術!人還要能吃苦!安慶大龍山有人把牛放在山上養,那樣可能有錢掙,本錢要大。
⑥ 准備和別人合夥在農村養牛,養牛都有哪些要領需要掌握
規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根據農村家庭的綜合條件(包括現有耕地)來決定草地、飼料、家庭現有勞動力的數量、家庭經濟狀況等。一般來說,每個勞動力最好養10到30頭,但在家庭綜合條件好轉時,盡可能多的養牛,可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果。3.牛群結構合理,牛群結構合理,是牛生產最能獲得經濟效益的保證,這對從事牛生產的農戶來說非常重要。首先,要確定當年的牛頭數(牛群規模),使每年的出欄頭數小於或小於牛群的50%左右,根據成年母牛每年以15%的比例淘汰,就要有相應的預備牛,所以要用預備牛補充淘汰牛。而且,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為預備所,所以預備母牛必須響應。
根據地區選擇合適的品種,因為不同地區的環境和氣候都不同。如果從本土散養,就不能養殖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應該以雜交改良的當地品種為主,因為當地的小種更適合當地的飼養環境。投入成本也會耕地,養殖失敗的概率也會降低。養牛時,一頭牛的生長、效益等受到飼料的直接影響。很多人養牛的時候,特別是初學者,為了方便,喜歡大腦的飼養。大量餵食正餐不僅會提高養殖成本,而且牛的重量反而不會提高,反而會影響牛的殺戮。所以我們喂飼料的時候,牛飼料要粗製濫造地結合,飼料中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素要合理搭配,為牛提供全面充足的營養,牛才能長得更快。
⑦ 農村如何科學養牛
我們平時在養牛的時候,首先是選擇一個開闊並且是向陽的位置,搭建好遮風避雨的牛棚,根據飼養的數目來決定牛棚的大小。牛的主要食物是青貯飼料,就是直接把農作物的秸稈粉碎之後。另外還需要添加一定的谷類和餅類飼料,以保證養分的均衡更容易被它吸收,水源可以選擇井水。
如何科學養牛這個問題讓很多養殖戶都非常的關心,掌握科學養牛技術對於養殖戶來說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的技術加上正確的方法,是養牛成功的前提。
養牛特別是肉牛養殖是農民致富的一條好門路,但要想獲得高效益,必須科學飼養、精細管理。下面介紹科學養牛應掌握的技術。
1、保證傑出的生長環境
養牛首先要搞好牛舍設置設備擺設,因地制宜製作冬暖夏涼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溫,使舍內保持在5℃以上。天天定時清除糞便,中午透風換氣,刷拭牛體,定時牽到舍外曬暖兒,增強體質,有利於增膘。
2、務必選養良種牛
選擇優良品種的牛進行養殖是獲患上好效益的要害,因為良種牛不僅肉質好、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賣相好,發病率也低。要改變多年一貫制搞級進雜交的作法,踴躍引進利木贊、西門塔爾等品種進行三元雜交,不斷提高改良效果和經濟效益。萬萬不要認為本地牛已很優良,而不注重進行品種改良,要不斷改良所養品種,牛價貴時要搞品種改良,牛價賤時更應搞品種改良,有條件的要只管即便推廣冷凍精液交配新技能。尤其應注意,不能用雜種公牛交配,因為雜種公牛雖則體高力大,但遺傳性不定,極易造成近親屬生殖,後代退化,經濟效益低下。
3、科學飼喂
養牛應只管即便讓牛吃好吃飽青綠草料,同時補飼其它必需的營養飼料。提高養牛效益,要從犢牛培育抓起,特別是要搞好第一、二個冬春舍飼期補飼,使其在12~24個月齡體重達300公斤左右出欄,也可使用安克拉美催肥促長劑,經短期強度催肥後體重達500公斤以上出欄。稻草和麥秸路程經過過程氨化後粗蛋白含量可提高,不僅能減低豢養成本,也能提高養牛經濟效益,因此,要鼎力大舉推廣普及秸桿青貯、半干貯和氨化等秸稈處理新技能,推廣秸稈養牛。新增硝酸銨是解決我國蛋白質飼料欠缺的有用途徑。磷酸脲、瘤胃素可提高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10%~15%,碳酸氫鈉(小蘇打)可提高飼料利用率12%以上。近年來研製推廣的脲酶抑制劑也有傑出的增重效果。此外,多種維他命、礦事物、微量元素等新增劑都可選擇使用。
4、搞好驅蟲和防病
牛在牧放時由於採食畜草和接觸地面,體內外常感染多種寄生蟲。
科學養牛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牛的改良、牛的育肥以及飼喂,還有牛的生存環境等等方面,科學養牛技術都可以大大的促進養牛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