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辨別病句的方法

如何辨別病句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8 05:25:38

Ⅰ 基礎句型,病句的判斷方法

一、第一步:辨病句是單句還是復句,是單句就按單句辨析步驟進行辨析,是復句就按復句的辨析步驟進行辨析。

二、第二步:單句的辨析方法,一般從下面三方面分步進行。一是用主幹成分分析法進行分析;二是用附加成分分析法進行分析;三是用句子結構分析法、修辭分析法和邏輯分析法進行分析。
(一)找主幹成分,看是否有成分殘缺現象和搭配不當現象。
1.缺主語的病句:
例:從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卻說明了一個大問題。
句中「從……中」是介賓短語,不能作主語,應去掉「從」「中」兩字,讓「小事」作主語。
2.缺謂語的病句:
例:語文是各門學科的基礎,學習自然科學如果不掌握語文這門工具,就不可能正確理解其它學科的題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條有理、嚴密的思維習慣。
後一個分句賓語「習慣」,沒有與之相配的謂語,應在「不可能」後加上謂語「養成」。
3.缺賓語的病句:
例:縣政府在全縣推廣了我們村科學種田。
謂語「推廣」後沒有與之相配的賓語,應在句末加上「的經驗」。
4.主謂搭配不當的病句: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精神」不能「浮現」,可改為「他那偉大的革命形象」。
5.動賓搭配不當的病句:
例: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並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
「加快」的賓語是一個並列短語「速度和規模」,「加快速度」能相配,「加快規模」卻講不通。
6.主賓搭配不當的病句:
例:只靠關卡壓,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給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是一種極不負責的工作態度。
縮句後「人是工作態度」這個判斷句的主賓意義搭配不當。
(二)如果在主幹成分中沒有找出毛病,那就進行第二步,找附加成分,看附加成分與中心詞是否搭配。附加成分的語序是否得當。
1.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的病句:
例: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修飾語「廣泛」應該作「交換」這個中心詞的修飾語,而不是「意見」這個中心詞的修飾語。
2.多項定語語序不當的病句:
例: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列寧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各式各樣的列寧過去所使用的」語序不當,應為「列寧過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的」。
3.多項狀語語序不當的病句: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
這個病句應改為: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因為,多項狀語的排列順序是先時間,後處所,再是情態、對象。
(三)如果用主幹枝葉分析法不能分析出句子的語病,就可從下面三方面著手分析。
1.句子結構分析法。
有的句子是兩個句子混雜在一起,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例: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
這個句子的毛病較多。其中「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儲備」。這個句子就是「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和「增加了石油的儲備量」兩個分句混雜在一起,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2.修辭分析法。
修辭是運用語言的藝術,要講求語言的藝術,就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認真斟酌詞語和句子,否則就會造成語病。
例:他作的山水畫,在我們這個小縣城裡很有名氣,可一拿到大地方,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相形見絀」的意思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遠不如,成語中的「見」本來就是「顯得」的意思,在它的前面再用「顯得」,語意就重復了。
3.邏輯分析法。
有的句子自相矛盾,概念范圍大小不分,甚至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造成事理上講不過去。
例:,一陣雷雨過後,在(西邊)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時間是下午,在西邊天空中出現彩虹不符合自然規律。

三、第三步:復句的辨析方法。病句中,出現復句一般是在關聯詞上設置語病,因此,辨析這類病句要從關聯詞著手,可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看關聯詞是否殘缺。
例:掌櫃是一副凶險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已到店,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條件關系的復句有表示條件的關聯詞「只有」,而沒有表示結果的關聯詞「才」,應在「可以」前面加「才」字。
(二)看關聯詞的搭配和位置。
例1:參加這次探險活動前他已寫下遺囑,萬一若在探險中遇到不測,四個子女都能從他的巨額遺產中按月領取固定數額的生活費。
表假設關系的連詞「若」不能和「都」搭配,只能和「就」「那麼」等詞語搭配。
例2: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斷章取義,就變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三)看關聯詞是否錯用、濫用。
例: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而且不能朗照;但我認為這恰是到了好處。
「不能朗照」的原因是「有一層淡淡的雲」,它們之間是因果關系,而不是遞進關系。

怎麼去辨別病句

一、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都去掉,緊縮出主幹,檢查主於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果主幹沒問題,再檢查局部,看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搭配有無問題,修飾語的內部是否存在語序問題。例如:
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這個句子的主幹是「青年擔負著建設成為強國」。從這個主幹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不完整。
緊縮法也適於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當。例如:
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壯歌。
緊縮以後,全句成為「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一曲壯歌。」這樣我們可清楚地看到「講述」與「一曲壯歌」搭配不當。
緊縮法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緊縮時,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詞而出現與原意相反的情況,應把否定詞保留在主幹里。
②緊縮時,必須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結構不變。如果砍掉了修飾成分以外的詞語,就會破壞原句的結構。
(二)、類比法。對句子的毛病拿不準時,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淺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較,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語病所在。例如:
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
原句結構較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

Ⅲ 語文:分辨病句

1)語序混亂。語序混亂是指語言表述不符合語言的語法順序。這可以細分為多項定語的混亂、多項狀語的混亂、語意輕重的顛倒、邏輯順序的混亂以及修飾語沒有靠近被修飾語等。

(2)不搭配。不搭配包括主謂不搭配、謂賓不搭配和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不搭配。

(3)成分殘缺。在辨識成分殘缺的病句時,要將重點放在句子主要的成分上。具體說,就是要盯住句子的主、謂、賓三大成分,特別要注意那些看上去好像是有主語和賓語的句子,而其中的主語卻是用一些介賓短語或動賓短語充當,但這些短語又不能做主語和賓語。比如:「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使我進步很快。」在這句話中,「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是一個介賓短語,「使我」又是一個動賓短語,這兩種短語都不能做主語,因此這句話就是一句缺主語的病句。

(4)成分贅余。成分贅余指的是成分多餘。一個句子,缺成分不行,多成分也不行。

(5)結構混亂。這種病句是指將兩句話的句子結構混在了一起。

(6)表意不明。表意不明的病句,看上去沒有語法錯誤,但是,句子的意思不單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歧義句,這種句子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7)邏輯混亂。邏輯混亂的病句,一般包括不符合生活邏輯和自相矛盾兩種。

Ⅳ 判斷病句的方法有些什麼

1、成分殘缺——看句子是否卻主語、謂語、賓語或者狀語、介詞、關聯詞一類。
如:我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謂語殘缺,刪『為』)
2、成分贅余——句子中出現詞義重復、虛詞多餘等內容。
如:只有把想法付諸於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我們的目標。(『諸』含有『之於』的意思,與後面的『於』重復。)
3、句式雜糅——兩種不同的結構混雜在一起,造成語義不清。
如:教師心態浮躁的背後,是整體學術氛圍不純的表現。(『……的背後』與『是……的表現』雜糅。)
4、搭配不當——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主賓之間、修飾與中心詞之間搭配不當。
這個挺常見的。
5、歧義——一個句子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意義。
也挺常見的。
6、不合邏輯——一面對兩面、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失當、並列不當五種。
如:有沒有豐富的知識,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的關鍵。(兩面對一面,『有沒有』跟『能夠成功』,刪『有沒有』或改『能否成功』。)
總的來說就是,簡化長句,分析句子結構。
或者——多刷題,刷多了套路就有了。

Ⅳ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和判斷病句的15個小方法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例1:他那和藹可親的笑容,循循善誘的教導,時時出現在我眼前。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主謂搭配不當,主語中心語「教導」和謂語中心語「出現」不搭配。將「循循善誘的教導」刪去即可。

2.動賓搭配不當

例2:我們參觀了這個學校開展學英雄活動的經驗。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動賓搭配不當,謂語中心語「參觀」和賓語中心語「經驗」不搭配。將「參觀」改為「學習」即可。

3.主賓搭配不當

例3:冬天的濟南是晴朗無雲的季節。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主賓搭配不當,主語中心語「濟南」和賓語中心語「季節」不搭配。將「冬天的濟南」改為「濟南的冬天」即可。

4.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例4:他在培育雜交水稻方面花費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修飾語「很大」和中心詞「心血」不搭配。將「很大」改為「很多」即可。

5.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飽滿。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關聯詞語搭配不當。將「不但……而且……」改為「雖然……但是……」即可。

6.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

例6:能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衡量一節課成功的重要標准。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能否」包含了兩方面內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內容。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殘缺

1.缺少主語

例7:通過討論,使我們的決心更大了。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缺少主語。將「使」 刪去即可。

2.缺少謂語

例8:春天來了,校園中的花草樹木。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缺少謂語。在句末加上「生機勃勃」即可。

3.缺少賓語

例9:我們應該從小培養誠實守信。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缺少賓語。在句末加上「的美德」 即可。

三、成分贅余

1.重復多餘

例10: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正版計算機軟體,否則,拿不出新軟體,就難於抵制不健康的盜版軟體。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重復多餘。「否則」和「拿不出新軟體」二者重復,應取其一。

例11:只有密切接觸社會,聯系群眾,才能對國家安危和人民憂樂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意見。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重復多餘。「真知灼見」和「意見」重復。

2.否定多餘

例12: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以免不出現事故。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否定多餘。有些詞語,如「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等詞語,本身就有「設法阻止」的意其後不能再用否定詞,否則,將改變句子本來的意思。修改時,將「不」 刪去即可。

例13:我們無論如何不能不承認,太陽不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否定多餘。「不能不承認」這一雙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後邊再加上「不是」這一否定詞,整個句意最終就變成否定了。修改時,將「不」刪去即可。

3.約數多餘

例14:這次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據有關部門保守估計,直接損失至少在四千萬元以上。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約數多餘。概數詞的前後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過」「最低」一類的詞語。修改時,「至少」和「以上」只可取其一。

四、中考試題中其他常考易錯病句類型梳理

1.語序不當

例15:這個問題對我印象很深刻。

【解析】這句話的病因在於語序不當。應改為「我對這個問題印象很深刻」。

2.結構混亂

牧童牽著牛在山坡上吃草。

解析:「牽」和「吃」不是同一個主語發出的,不應該寫成一個單句。

3理解歧義

桌子上放著許多朋友送來的生日禮物。

(1)桌子上放著許多禮物,是朋友們送來的。

(2)桌子上放著的禮物,是許多朋友送來的。

中考語文判斷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都去掉,緊縮出主幹,檢查主於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果主幹沒問題,再檢查局部,看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搭配有無問題,修飾語的內部是否存在語序問題。例如: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這個句子的主幹是'青年擔負著建設成為強國'。從這個主幹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不完整。

緊縮法也適於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當。例如:

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壯歌。

緊縮以後,全句成為'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一曲壯歌。'這樣我們可清楚地看到'講述'與'一曲壯歌'搭配不當。

緊縮法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緊縮時,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詞而出現與原意相反的情況,應把否定詞保留在主幹里。

②緊縮時,必須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結構不變。如果砍掉了修飾成分以外的詞語,就會破壞原句的結構。

(二)、類比法。對句子的毛病拿不準時,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淺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較,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語病所在。例如:

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

原句結構較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的學習''這值得我們的參觀',這三個句子和日常說法相比多了一個'的'字,原句要將'教師的重視'中的'的'刪去。

(三)、語感審讀法。調動語感,在審讀的過程中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如別扭則再作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國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這個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極端不利'顯然不合習慣,正確的說法是'不管……多麼不利''盡管……非常不利'。

(四)、邏輯分析法。有的語病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邏輯意義分析法要從概念、判斷、推理方面考慮是否得當,從語句的前後順序、句間關系方面考慮是否合適。例如:

①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

②凡是有傑出成就的人,都是艱苦環境中磨煉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偽劣產品'是不合事理的,應改為'製造偽劣產品'或'仿造名牌產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這個全稱肯定判斷,言過其實了,應將'凡是'改為'大多',後邊刪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動得要巧,盡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務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錯改錯。

(一)、對症下葯,有針對性。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地方有毛病,就改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毛病,就用相應方法來改。所以對各種病句的類型一定要心中有數,針對造成語病的原因進行修改。

(二)、盡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個病句,一般都包含雙重意義,一是沒有正確表達出來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經表達出來的歪曲了原意的錯誤意思。改正病句時,應盡量分析並把握它所要表達的原意;在盡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將錯誤的地方加以造當的修改、調整。切忌違背原意,另起爐灶,按自己個人的意志另選一個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葉來雕飾句子。這樣做,往往會背離原意而達不到正確改正語病的目的。

(三)、要善於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修改。每一個病句,幾乎都可以從語法、修辭、邏榻的角度來分析其造成語病的原因。這樣,同一個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修改方法。至於用哪一種方法來修改更加合適,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語病類型,看錶達的需要,看具體的語境。

我們還要注意,能夠用調整語序的方法來修改就盡量不要增刪詞語;改一處可以解決問題就決不改兩處;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簡潔,盡量保持句式或陳述者對象一致。總之,要記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刪(多餘的)換(用詞不妥當)簡(修改應簡要

Ⅵ 怎樣判斷病句語文上的

一、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都去掉,緊縮出主幹,檢查主於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果主幹沒問題,再檢查局部,看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搭配有無問題,修飾語的內部是否存在語序問題。例如:

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這個句子的主幹是「青年擔負著建設成為強國」。從這個主幹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不完整。

緊縮法也適於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當。例如:

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壯歌。

緊縮以後,全句成為「老紅軍向我們講述了……一曲壯歌。」這樣我們可清楚地看到「講述」與「一曲壯歌」搭配不當。

緊縮法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緊縮時,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詞而出現與原意相反的情況,應把否定詞保留在主幹里。

②緊縮時,必須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結構不變。如果砍掉了修飾成分以外的詞語,就會破壞原句的結構。

(二)、類比法。對句子的毛病拿不準時,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淺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較,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語病所在。例如:

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

原句結構較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的學習」「這值得我們的參觀」,這三個句子和日常說法相比多了一個「的」字,原句要將「教師的重視」中的「的」刪去。

(三)、語感審讀法。調動語感,在審讀的過程中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如別扭則再作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國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這個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極端不利」顯然不合習慣,正確的說法是「不管……多麼不利」「盡管……非常不利」。

(四)、邏輯分析法。有的語病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邏輯意義分析法要從概念、判斷、推理方面考慮是否得當,從語句的前後順序、句間關系方面考慮是否合適。例如:

①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

②凡是有傑出成就的人,都是艱苦環境中磨煉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偽劣產品」是不合事理的,應改為「製造偽劣產品」或「仿造名牌產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這個全稱肯定判斷,言過其實了,應將「凡是」改為「大多」,後邊刪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動得要巧,盡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務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錯改錯。

(一)、對症下葯,有針對性。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地方有毛病,就改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毛病,就用相應方法來改。所以對各種病句的類型一定要心中有數,針對造成語病的原因進行修改。

(二)、盡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個病句,一般都包含雙重意義,一是沒有正確表達出來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經表達出來的歪曲了原意的錯誤意思。改正病句時,應盡量分析並把握它所要表達的原意;在盡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將錯誤的地方加以造當的修改、調整。切忌違背原意,另起爐灶,按自己個人的意志另選一個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葉來雕飾句子。這樣做,往往會背離原意而達不到正確改正語病的目的。

(三)、要善於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修改。每一個病句,幾乎都可以從語法、修辭、邏榻的角度來分析其造成語病的原因。這樣,同一個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修改方法。至於用哪一種方法來修改更加合適,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語病類型,看錶達的需要,看具體的語境。

我們還要注意,能夠用調整語序的方法來修改就盡量不要增刪詞語;改一處可以解決問題就決不改兩處;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簡潔,盡量保持句式或陳述者對象一致。總之,要記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 刪(多餘的)

換(用詞不妥當) 簡(修改應簡要)

調(不搭配、不照應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詞不當。

他把節儉下來的錢捐給了災區。

「節儉」是形容詞,不能帶趨向動詞「下來」。應改為動詞"節省"。

也有虛詞使用不當的現象。例如:

伊朗廚師可能是不熟悉我們的炊具的用法,也許是由於心情緊張,反正是把烤羊肉沒有做好。

「把」字短語不能放在否定詞前面。應改為:反正是沒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當。

①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②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③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④主語和賓語意義上不能搭配;⑤關聯詞語搭配不當。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麗的季節。

「北京」是「季節」,主賓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規模」,這是動賓搭配不當。

(三)、成分殘缺。

①主語殘缺。有兩種情況:a.由於濫用介詞和「介詞……方位詞」格式,造成主語殘缺;b.暗中更換主語,造成主語殘缺。

②謂語殘缺。有兩種情況:a.一句話說了主語,還沒有說完謂語,卻又另外起了個頭,因此造成謂語中有殘缺;b.由於缺少謂語中心語造成謂語殘缺。

③賓語殘缺。往往由於賓語前的定語太長,使得中心語殘缺。

④定語、狀語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關聯詞語。 例如:

這個集團目前已成為擁有11個專業公司、2個研究所、3個生產廠,現有固定資產8500萬元。 (這個句子的謂語「擁有」什麼,殘缺。應補上賓語「的大型企業」。)

(四)成分贅余

①主語有多餘成分;②謂語有多餘成分;③賓語有多餘成分;

④定語多餘; ⑤狀語多餘; ⑥補語多餘。例如:

①《人民日報》社論見諸於各大報刊。

「諸」是「之於」的意思。刪去「諸」或「於」即可。又如:

②歡迎領導到我校光臨指導。

「到我校」即「光臨」,造成贅余,修改的辦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復。

(五)結構混亂

①詞序不當。幾種情況:a.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b.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c.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d.多層定語語序不當;e.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如:

太監是我國封建皇宮中特有的產兒,是被閹割過的封建帝王的奴僕。

對太監的介紹應先將其特點說明「是……的奴僕」,再言其「是……的產兒」。否則「特有的產兒」的概述設著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雜糅。有兩種情況:a.兩種說法混雜;b.前後牽連。例如:

客房內均設有閉路電視、國際國內直披電話音響、房間酒吧等應有盡有。

該句把兩種句式拼在一起造成雜糅。一種是「客房內均設有……酒吧等」,另一種是:「客房內閉路電視……應有盡有」。兩種句式應刪其一種,從而保持句子表達的明確。

③復句中暗換分句主語,造成混亂。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話深深觸動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也該句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老工人的一席話」;第二個分句的隱含主語是「小邱的心」。由於句子是隱含轉換主語,因此造成句式混亂。

④層次不清。例如:

新華社發出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勝利完成的消息後,廣大讀者非常重視,科學界人士也非常重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

新華社發出的這條消息,就重視程度而言,科學界人士重於廣大讀者,因此,應先說「科學界人士」的反應,再說廣大讀者的動態;另外最後一句「引起強烈的反應」屬於抽象性語言,應先說,然後再說具體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紅賽跑,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終於他取得了勝利。

「他」是指王新還是李紅不明確。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場一看,這里有很多同學在打球。

「這里」指代不明,應改為「那裡」

②意思混雜,不知所雲。例如:

這些年,寫文章的人特別喜歡「該」和「其」這兩個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該」和「其」當然可以用,因為今天我們用的是現代漢語,很多時候,用「這」「那」「他」之類,文章更流暢。這就提出一個問題:「該」和「其」要用得恰到好處。

前面說「該」和「其」當然可用,中間又講現代漢語中的「這」「那」「他」使文章更流暢,最後又說「該」和「其」要用得恰到好處,使讀者無法明白「該」和「其」與「這」「那」「他」用哪個更好。

③歧義句。例如:

請你代我買兩張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飛機票。

此句有兩種理解:其一,往、返共兩張。其二,往,兩張;返,兩張。又如:

這個廠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的百30%,受到上級表揚。

此句兩種理解:一種,比全年計劃多出30%;另一種,只超出全年計劃的30%。

(七)不合邏輯。

①強拉因果。例如:

由於今天是公園里游園活動的最後一天,因此遊人寥寥無幾。

此句強拉因果,「遊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為游園的最後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

既然倖免,就沒有死,可又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犯了前後矛盾的錯誤。

③概念誤用。例如:

圖書館增添了許多文學作品,如《語文知識指南》《教師語文大全》《辭海》等。

文學作品與語文教學用書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圖書館增添了許多教學用書」。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該句應改為:「我與報紙接觸」,「我」為主動,「報紙」為被動。

⑤否定不當。例如:

全校師生沒有一個人不否認,素質教育使整個校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該句去掉「否認」前的「不」字。

⑥前後失衡,缺乏照應。例如:

有沒有人毀樹,是樹能成活的重要條件。

該句前面是兩種條件"有沒有"。後面只說了「能成活」的一個條件,兩面失衡,應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修改病句要記住:遵原意,少改動。它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是:
⒈讀。讀懂原句,揣摩說話人本來想說的是什麼意思。然後找准病因,辨清病
句的類別,是用詞不當、成份殘缺、搭配不當、重復累贅、詞序顛倒、自相矛盾,
還是分類不當。
⒉劃。用鉛筆在病句上劃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針對病因,進行分析、修改。
⒊改。運用修改符號,進行刪、補、換、移。即刪去多餘及錯誤的詞語、使句子
簡明。補上句子殘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換有關詞語,使用詞怡當。移前挪後,
調整詞語位置,使語序正確。
⒋對。把修改後的句子進行復查性質的校對閱讀。看看是否通順,有無新的語
病產生,是否把說話人原先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如果發現有問題,還得重改。

Ⅶ 如何找出病句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違反語法結構規律或客觀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語法錯誤,後者叫邏輯錯誤。常見的病句種類有:(1)詞序顛倒;(2)前後矛盾;(3)成分殘缺;(4)指代不明;(5)標點錯誤;(6)關聯詞用錯;(7)重復啰嗦;(8)搭配不當;(9)歸類有誤;(10)不符合事實等。
辨析病句的方法成為三部曲:
1、讀。
調動語感查語病。
2、提。
提出主幹查枝葉。
3、析。
語法無誤析事理。
病句辨析例子
1、上星期去植樹了。
[分析]沒有主語
[修改1]我們全班上星期去植樹了。
[修改2]上星期我們全班去植樹了。
2.今天,全體三年級一班同學看了電影。
[分析]用詞顛倒
[修改]今天,三年級一班全體同學看了電影。
3.他的看法是對的,正確的。
[分析]用詞重復(兩個詞或兩個以上詞義相同才能稱用詞重復)
[修改1]他的看法是對的。
[修改2]他的看法是正確的。
4.同學們坐在寬廣的閱覽室里看書。
[分析]用詞不當
[修改]同學們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
編輯本段病句的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為了使句子表達准確,語句明白無誤。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幹。無論是單句、復句,抓住了句子主幹,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於保留原意。抓住主幹時要注意辨認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實詞、虛詞的運用是否恰當。
5、從邏輯事理入手。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6、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7、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各種類型病句的修改舉例

Ⅷ 怎樣辨別一個句子是否是病句

巧妙識別語文病句的十種方法 所謂病句,是指那些語言表達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規則,或違反了客觀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語法方面而言的,後者是就邏輯方面而言的。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雖說這六種類型的病句都會考到,但在實際考試中,有幾種常見的病句出錯方式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別注意。而這些錯誤,我們可以通過找標識來識別。
一、發現介賓短語開頭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語。
介詞結構在句首易導致句子無主語。如
例1、通過讀了徐遲的《黃山記》,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經北朝時期,由於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業經濟的發展,為隋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在一個句子中,當介詞或介詞結構位於句首時,我們就應該仔細去分析這個句子的主謂賓等成分,如果沒有主語,那就屬於介詞結構在句首導致無主語的錯誤類型。這種類型的病句往往通過去掉句首介詞來達到改正的目的。如例1去掉「通過」,例2去掉「由於」。
二、發現句中有並列結構,看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
這里所說的並列結構,主要是指動詞並列、名詞並列以及形容詞的並列等。出現了並列結構,我們可以從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例3、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
例4、我們要認真討論並聽取王校長的發言。
例5、要辦好一個企業,仍舊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才智,集體的力量和集思廣益的效果。
例6、這位高能機械工程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已被國內有關單位採用,並受到國外專家的贊賞。
在一個句子當中,含有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詞語不能並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報刊、雜志就屬於出版物,因此他們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並列短語「討論並聽取」中的「討論」和「聽取」有先後順序,應該先聽取後討論;例5中,謂語「發揮」與賓語「集思廣益的效果」之間不能搭配;例6中,主語部分是一個並列結構,謂語部分也是一個並列結構,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句中的「出色工作」與謂語「被採用」不能搭配。
三、發現具有兩面意思的詞語,如「是否」「能否」「優劣」「好壞」「成敗」等,看前後是否對應。
例7、一個關繫到能否順利擇業的實際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必須會使用電腦,必須會駕車,外語必須達到四級以上。
例8、我市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中能否抓住機會,迅速發展,關鍵在於加速培養一批各行各業的人才。
這兩個例句中,前半句都提到兩個方面的事情,例7中,前半句包含了能順利結業和不能順利結業兩個方面,例8中,前半句包含了能抓住機會和不能抓住機會兩個方面,但是這兩個句子的後半部分都只說到肯定的方面。修改這種類型的病句有兩種方法,要麼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詞語,要麼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詞語。
四、發現句中有否定詞,看它們是否因多次否定將意思說反了。
例9、由於管理混亂,監督無力,全國各大酒廠不止一家沒丟過上萬份商標。
例10、誰也不能否認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對孩子的關愛,但結果也許適得其反。
這兩個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導致否定不當的句子,根據句意,例9應當去掉句中的「沒」字,例10是反問句與多重否定嵌套的句子,要注意細心判斷,該句應當去掉句中的第二個「不」字。
另外,有一些動詞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後面往往不帶否定詞語,如果帶了,意思就會截然相反,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例11、為了避免不再發生考試作弊的現象,這個學期學校對學生加強了組織紀律教育。
例12、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據句子的意思,例11例12中的「不」應該去掉,因為「學校對學生加強組織紀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考試作弊現象」,而「加強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的發生。」
五、發現句中有「對」「對於」「關於」,看它們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顛倒。
例13、關於這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中消協將分別給予點評,及時曝光。
例14、克隆技術、非典和禽流感這類概念對尚屬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例13就是將「對於」和「關於」混用了,應將「關於」改為「對於」;例14是將主客顛倒了,應改為「尚屬幼稚的小朋友對克隆技術、非典和禽流感這類概念是陌生的」或「克隆技術、非典和禽流感這類概念對於尚屬幼稚的小朋友來說是陌生的。」
六、發現代詞,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15、歐陽俊逸推開房門,看見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談心。
該句中,「他的女朋友」的指誰的女朋友,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錯誤。
七、發現數詞和表約數的詞語連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6、日本滋懸浮列車每公里成本達9億元人民幣以上,德國磁懸、浮列車超過4億元,國內現有磁懸浮列車也在2億元左右。
該句中,「達9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達」和「以上」矛盾,可以將「達」改為「在」,或將「以上」去掉。
八、發現「是」 表判斷的句子,看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例17、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人。
該句是判斷句,主語是「籍貫」,賓語是「人」,搭配不當。可以改為「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或「他是江蘇海安人」。
九、發現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邏輯的毛病。
例18、由於高新技術的運用,電視機的價格比三年前降低了兩倍。
例19、這種模型的賽車是按國際一級方程賽車式樣模擬縮小32倍而成,從外觀看,並不比玩具汽車大多少。
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是不符合邏輯的,這類詞語往往同百分數或分數相搭配。如減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縮小了三個百分點等。
十、發現「不管」或「盡管」,看是否將兩詞誤用。
例20、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勝利攀登

Ⅸ 誰能跟我說明怎麼判斷語文病句

病句修改要認真弄清用詞不當、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修辭不當、歧義等方面的各種病因。還要掌握辨認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修改病句,並在多練、形成有效語感的基礎上,感悟快速且准確的判斷,爭取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

一、修改要領。

1、要審清題干。如選擇題,是選「有語病」,還是選「沒有語病」。

2、要全神貫注地通讀句子,調動平時積累的正確語感,憑「感覺」判斷詞句是否有病。

3、運用平時訓練總結的經驗,從理性上去判斷。答題時要綜合、靈活地運用,提高自己查斷病句第一感覺的正確率。

4、提取主幹。運用語法分析的方法,將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去掉,提取出主幹,檢查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幹沒毛病,再檢查附加成分,看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修飾語內部是否有毛病。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

5、邏輯分析。有的病句沒有語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邏輯分析法是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方面考慮是否違背邏輯。語義重復,不合情理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

二、常用修改符號。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復原號 調位號 留空號

三、常見病句類型及查找方法。

1、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一般包括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附加成分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以及前後照應錯誤。

(1)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如:

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些問題的調查處理,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答復」和「調查處理」並不是態度,這屬於主謂搭配不當,把「是」改做「表現出」)

(2)主賓搭配不當。如:

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鄉音,那宿遷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聲。(該句的賓語是由五個詞語構成的並列短語,該句的主幹是「我看到鄉親、房子、街道、鄉音、笑聲」,謂語「看到」只能同「鄉親、房子、街道」搭配,不能同「鄉音、笑聲」搭配。因此在「街道」和「鄉音」之間加個謂語動詞「聽到」)

(3)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如: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出色地塑造了漢末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的英雄事跡。動詞「塑造」與賓語中心語「事跡」不能構成動賓關系,將「事跡」改為「形象」)

(4)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如:

我們班幹部嚴肅地研究了同學們對班委工作的建議,又虛心地徵求了老師們的意見。(「嚴肅」作狀語,不能修飾限制「研究」,改為「認真」、「慎重」等)

(5)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如:

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這是典型的主賓搭配不當)

2、語序不當。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種情況:句子成份順序不當、定語狀語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分句位置不當。

(1)定語、中心語位置顛倒。如:

這個國家石油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石油的生產」應改為「生產的石油」)

(2)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如:

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職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熱烈地」應放在「討論」之前)

(3)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如:

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將「充分」調至「激發」前,並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如:

北京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是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後,並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如:

在休息室里許多代表昨天都與他熱情的交談。(應改為「熱情的與他交談」)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如:

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強,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應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顛倒。如: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於許多日本企業家是不陌生的。(應改為:「許多日本企業家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當。如:

為支援災區人民,村裡的人寧願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願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獻出大米。」)

(9)動詞等並列短語語序不當。如:

經考古專家數年的整理、研究和發掘,被學術界評定為我省21世紀考古大發現之一的宿遷泗水王國遺址考古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整理、研究和發掘」應改為「發掘、整理和研究」)

3、不合邏輯。

所謂不合邏輯,指的是由於概念使用、分類、判斷失誤造成的語病。常見的不合邏輯的語病有不符合客觀事實、前後矛盾、分類列舉不當、否定失當等。

例①:為了防止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措施。(與常理不符。「防止」和「不再」不合邏輯)

例②:兩三百人,上千隻眼睛,盯著落水者,居然沒人下河救人!(兩三百人怎麼會有上千隻眼睛呢?不合事理)

例③:當你佇立岸邊,放眼無邊的大海,眼前會涌現出一幅我們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壯麗圖畫。(既然「放眼大海」,後面所呈現的圖畫應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後矛盾。可將「大海」改為「遼闊的大地」等)

例④:今天下午,我們班的任務是掃地、拔草、墊道和搞校園衛生。(分類列舉不當。掃地、拔草、墊道都是「搞校園衛生」的具體內容,不能用表並列關系的「和」來連接)

例⑤:有人說他的落選與個人恩怨有關,但他反駁時非常肯定地否認不是與人人恩怨有關。(雙重否定失當,句意正好相反。可刪去「不是」)

4、看數量詞,是否重復、矛盾或不科學。如:

據統計:沭陽縣栽植楊樹至少二億棵左右,栽種面積增加到五萬畝以上。(「至少」與「左右」語意有重復,有矛盾,可刪去「左右」)

5、看兩面詞,是否出現「一面」對「兩面」。如:

(1)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句主語中「能否」這個兩面詞表明主語是兩面意思,賓語「重大意義」是一面,兩面對一面,因此刪去「能否」,改成一面對一面)

(2)學習態度的正確與否是成績優良的先決條件之一。(「正確與否」是兩方面,而「優良」只是一方面,前後搭配錯誤)

6、語意矛盾。如:

已經是傍晚時分,在空寂無人的教室里他獨自坐著,久久地品味著這次考試失敗的苦澀。(「空寂無人」與「獨自」語義矛盾)

7、成分殘缺或贅余。

所謂成分殘缺或贅余,指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或應該有的修飾成分、關聯詞語等遺漏或者出現重復多餘,使語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羅嗦。

常見的成分殘缺或贅余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1)殘缺:缺主、謂、賓語;缺必要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

(2)贅余:主、謂、賓語多餘;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多餘。

例①:經過志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的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多用了一個介詞「經過」,使得原句主語變成了狀語,造成主語殘缺。相同的還有,「通過……,使……。」)

例②: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賓語殘缺,句中「推廣」的賓語應該是「經驗」,而不應是「喂豬」;在「喂豬」後面加上「的經驗」句子就通了)

例③:南堡人民經過苦戰,一道大壩巍然屹立在天目溪邊。(該句缺謂語,句中主語「南堡人民」和狀語「經過」,而沒有謂語,若把「經過」一詞前置句首,「經過南堡人民」便成為狀語,「一道大壩」便成為主語,「屹立」成為謂語,這樣的句子成分就不殘缺)

例④:全運會結束後,運動健兒們凱旋而歸。(謂語重復。「旋」就是「歸」的意思,可改為「勝利歸來」)

例⑤:經過廣泛的討論,反復的修改,新的獎酬金制度終於付諸於實施了。(介詞多餘。「諸」在這里本來就有「之於」的意思,再加上介詞「於」,就重復了)

例⑥:我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原因」與後「因為」重復,應去掉「的原因」或「因為」)

例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通讀句子時,將「不足」和「不當」刪除後,感覺句子更精練,語意更明確,簡單分析可知「我們所缺乏的」應是「勇氣」和「謀略」,也可將「缺乏」改作「表現出」)

8、結構混亂。

所謂結構混亂,指將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纏繞在一起說,造成語句不通順。常見的結構混亂類型主要是句式雜糅。

例①:這部學術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學的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典型的句式雜糅。這是將「著作的作者是兩位年輕教授」和「著作是由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兩句雜糅而成,可刪去「的作者」或「寫成的」)

例②: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公正的判決,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在作怪。(句式雜糅,可去掉「在作怪」)

例③:作為一個共產黨員、黨的領導幹部,辦事、想問題都要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後半截是「從……出發」和「以……為出發點」兩句式的雜糅。可去掉「從」改為「以」)

例④:為什麼火上舞蹈者的腳掌不會燒傷呢?原因之一是因為舞蹈者不停在跳躍。[後一句子包含兩個句子:(這)是因為舞蹈者不停在跳躍;原因之一是舞蹈者不停在跳躍。「原因之一是……」和「(這)是因為……」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

9、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類型主要有語意不明、指代不明、歧義等。

例①:會上,對如何疏通產品銷售渠道的問題,大家談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議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議」沒有必然的聯系,造成語意不明)

例②:地對於人類、特別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而黃土對於原始社會極其落後的初級農業尤為重要。(「黃土」究竟是什麼,句子並未說清,語意不明)

例③:學習寫作是否一定要多讀多寫呢?從前人的寫作經驗來看,這是一條必由之路。(「這」指代的內容未說明)

例④:我認為,應該盡可能使用簡化字,不要濫用繁體字,這樣會給漢字規范和青少年學習增加困難。(「這樣」指代不明)

例⑤:大家對護林員揭發林業局帶頭偷運木料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歧義。大家「氣憤」的是什麼?是護林員揭發問題這件事還是護林員揭發出來的問題?如果在「揭發」後面加上一個「的」字,歧義就消除了)

例⑥: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歧義。「幾個」放在「學校」之前,既可理解為是幾個學校的領導,又可理解為一個學校的領導)

例⑦:縣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報到。(歧義。由於「前」在此處界定模糊,以致產生誤解,是10月5日前的任意一天,還是10月5日這一天去報到?)

Ⅹ 如何判斷一個句子的語病

病句十看
一.看句子主幹
首先要通過壓縮句子的主幹,發現句子主幹存在的問題,句子主幹上可能出現的語病有以下幾種:
(1)搭配不當。如:我國每年因基本建設質量問題出現大量損失。
(2)成分殘缺。
二、看並列短語:
三看關聯詞
五、看介詞或介詞
七、看否定詞
八、看數量短語:
九、看「是」作判斷詞的判斷句:
十、看多項修飾成分:

閱讀全文

與如何辨別病句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壓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126
環境檢測水質分析方法 瀏覽:223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60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0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4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39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39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7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4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2
擦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13
民間治療失眠的方法 瀏覽:502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62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1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4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6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