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學習作文寫作技巧
1.考試前幾天,有選擇地翻閱一些高品質作文圖書,以幫助打開思路;
2.考試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順和切題,達到了這兩個要求,基本分數就可以拿到;
3.考試時要不要打草稿,這要視各人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因為費時,所以盡量免去;
4.一篇文章起碼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為適宜;
5.書寫整潔極其重要,閱卷老師的第一好感來自於你的字跡;
6.開頭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成功的開頭占據全文得分的50%;
7.遇到生冷的作文題,不要害怕,縮小其范圍,發現其核心,即可行文;
8.如果考試題已經做過,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當然,需要你「更上一層樓」;
9.像敘述一個故事給好朋友聽一樣,口語化的語言就像錄音,非常生動有趣;
10.語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讓閱卷老師也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樣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
11.想像類的題目不要表現什麼主題,只要寫得有趣有益就行;
12.結尾段千萬不能用議論或表決心,最後仍然是描寫,與開頭呼應,如果與開頭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
13.考試中,要求你體裁不限,並不是說你想用什麼體裁就用什麼體裁,而應該根據「揚長」原則來完成;
14.語文大考時,起碼要為文章留好一個小時的時間,基礎知識的檢查放在作文之後。修改時要使用標準的修改符號,並注意卷面的整潔。
作文與競賽
15.認真的書寫是成功的前提,閱讀者會在第一眼就對你留下良好印象;
16.寫作時,應在選材和形式上多加斟酌,表現出你的智慧、思想和追求,即使閱卷者也自愧不如;
17.文章中應充滿強烈的感情色彩,唯有強烈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
18.對手中的素材加以小小的修飾,使之更感人,更鮮明和更富有美感,這不是虛假,而是美化;
19.寫作中要加進至少一種新穎的嘗試,這種嘗試是你從未使用過的。唯有你自己都覺得新鮮的東西,別人也才會覺得新鮮;
20.以第一人稱寫作最適宜抒情,並增加文章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作文與形式
21.日記形式較為新穎,三篇日記分寫一件事件的開始、經過和結果,給人新奇感;
22.立小標題,似乎文中有文,給人袖珍感。三四篇集中反映一個主題,或表現一個方面,較為討好;
23.小標題的用語應該保持一致性,如全部是對話,或全部是古詩,或全部引用廣告語等,整齊的形式能夠起到一種意想不到的奇效;
24.用A面、B面,或是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等音樂形式來處理文章的結構,富有美感,能使人產生聯想;
25.用「第一幕、第二幕」這樣的話劇形式來進行寫作,新穎別致;
26.用「第一幅:水彩畫;第二幅:油畫」等美術形式,來串聯全文,必定會收到上佳的效果;
27.用角色自述的方法,給人親切感、真實感和趣味性。如爸爸說、媽媽說和我說三部分,來寫《我的家》這篇作文。
❷ 散文寫作的介紹及技巧
導讀
散文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題材,創 造性地運用各種文學表現手段,自由地展現 主體個性風格,以抒情寫意、廣泛地反映社 會生活為主要目的文學文體。散文寫作首先 要確認和追求的就是由情感和立意構成的一 種藝術境界,其次是散文的文本構成藝術和 表情達意的各種表現技巧。
概說
一、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題材, 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文學的、藝術的表現 手段,自由地展現主體個性風格,以抒 情寫意、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為主要目 的文學體裁。
在中國古代文學里,主要是詩歌和散文平分天 下。 從廣義來說,它包含有小說、戲劇、歷史、哲 學、傳記等一切無韻的文體樣式;諸如古代文 體中的記、傳、說、議、論、序、跋、奏、啟、 書等文體,甚至連筆記類小說、唐傳奇之類都 被視為散文。
從狹義來說,它是與詩詞、歌賦等韻文相對的 一種特殊文學體裁。大凡是應用性的、議論性 的、學術性的和文學性的文章,只要是散行無 韻的,都是散文的成員。
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 文學體裁。其特點是: 通過對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 的思想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 篇幅一般不長,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 故事,語言不受韻律的拘束,可以抒情,也可 以發表議論,甚或三者兼有。 散文本身按其內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雜 文、小品、隨筆、報告文學等。 ——《辭海》
二、散文的基本類型
(一)依據表現形式、表現手段和傳播媒 介分類 電視散文 網路散文 廣播散文 紙質散文
(二)依據表達方式和內容分類 記人敘事類 寫景狀物類 抒情寫意類 議論隨筆類
散文的特點
1.選材的生活化與廣泛性
散文更多的是表現社會制度的細部變化,是情感、意 識、態度的變化,是對世界的最實際的描寫,最質朴 的敘述,最由衷的詠嘆。 舉凡國際國內的大事,社會家庭的細胞,掀天之浪, 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經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 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歡快,都可以移於紙 上,貢獻讀者。 ——周立波
2.情境的個性化與主觀性
散文是一種講求真實性的文體。 首先是內容的真實,態度的誠實,感情的真摯,即作者要 有向讀者「掏心」的誠實人格。 散文敢於寫自我的真情實感 現代散文之最大特徵,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 表現的個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我們只消把 現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則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 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無不活潑潑地顯現在我們的眼 前。 ——郁達夫
3.表達的自由化與靈活性
運用表達方式靈活:綜合各家之長,熔敘述、描寫、 抒情、議論、說明於一體;也可使用暗示、象徵、比 興、聯想等手法,給人以一種舒展靈活、渾然天成的 獨特美感。 結構形式自由:中心與線索多樣——人物、細節、景 物、象徵物、時空、思感。 吾文如萬斛泉涌,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 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 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 —— [宋]蘇軾
4.語言富有情韻
以口語為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 清新自然,優美洗練。 散文筆調,是一種融情、事、理於一體的語言色調, 往往敘議結合,兼有描寫,情理滲透,侃侃而談。
童年的時候,家鄉還有許多牌坊。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 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 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干凈。鳥 是不在那裡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裡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 就飛走了。 ——余秋雨《陽關雪》
1.題目鮮亮。
散文題目忌諱平淡、呆板,要有個性、與眾不同, 既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球,同時又能夠體現文 章的內容。一個鮮亮的題目,就是一個極好的得分 點。散文題目,有的是場景入題(《櫻桃紅了》), 有的是感覺入題(《路是月的痕》),有的呼告 (《茉莉,我愛你》),有的祈禱(《讓雙眼眼更加 明亮》),有的比喻(《給感情一把尺》),有的 口語(《其實陽光也很燦爛》),有的化用成語詩 詞(《無邊落木》),有的繁復(《認知請不要屈 從於感情親疏》),有的簡潔(《我愛唐裝》)等 等。
2.取材廣泛。
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不局限於一人、一事、一物、 一景,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說古論今,比擬象徵, 由此及彼,揮灑自如。如《白楊禮贊》,通過對生 長在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展開豐富的聯想,想到了" 北方的農民","在敵後的廣大土地上堅強不屈地守 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進而想到了"今天在華北平原 縱橫決盪,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熱情歌頌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緊密團 結、力爭上游、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爭意志。
3.表達靈活。
散文表現形式顯得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多種 多樣。從表現形式看,它不必像詩歌那樣格律化, 不不必像戲劇那樣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 的`統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組織成文就行。散文在 選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在結構上 也可以幾放幾收、舒捲自如。對敘述、描寫、說 明、議論、抒情等幾種表達方式也一樣,可以根 據需要,靈活運用。有時突出其一,作為重點加 以運用;有時幾種方式熔為一爐。
4.富有情趣。
散文的本質特徵是"情趣",這是散文的"質"。就 像議論文的寫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樣,散文也有自 己的寫作目的,那就是"動人",衡量一篇散文成敗優 劣的標準是是否能在讀者心靈深處引發某種感動或 觸動,打動人心就是成功,而在這一過程中,情趣 起到了關鍵作用。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實趣"。具 體地說,散文就是作者藉助文章中的某一形象傳遞 給讀者的一種富有積極意義的感悟或啟發性的精神 暗示,它在語言形式上通常表現為抒情或說理,在 內容上可以是作者對某種自然規律、人生現象的頓 悟,或是特定狀態下對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種 理解,甚至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5.語言精美。
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而書面 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其次是要 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 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 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 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
散文的寫作技法
一、獨到的立意意識
因情而動:完全出於感情抒發的需要; 依實寫來:將一段難忘的經歷加工寫出; 取類生發:由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聯想到相關 的生活片斷; 議論生發:古今中外順手拈來天上人間思想 新奇; 聯想升華:由某一事物生發出人生哲理。
二、靈動的意象描畫
(一)散文的意象類別及美學特徵 再現性意象 表現性意象 象徵性意象
(二)散文意象的組合藝術 有序的邏輯性組合 自然的感覺性組合
三、新穎的意境創設 意境:就是指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 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 術境界。 (一)散文意境的構成要素
(二)散文的意境創設 一種是真摯、而又深蘊於心的情意偶然 被特定的物、景、境觸發而產生悸動,於是 發生強烈的感應,發生一種奇妙的激變。一 種是觸境而生意生情,再經過孕育、感悟而 使物境變為意境。 也可以因情因意而尋景尋物,甚至虛設 物境來寓情寓意。
四、文本的建構方式
(一)精心設計型 園林建構式 線索串珠式 情節摹寫與拼貼剪輯式
(二)自然流走型 行雲流水式 意象紛呈與鏡頭組合式 散點鋪排式
五、行文的表現藝術
(一)靈活多變的敘述技巧首先是巧妙的視角設置和敘述視角的變 換。 其次是敘述方式的確定。 第三,敘述技巧的運用。
(二)豐富多樣的描寫技巧 第一種是呈現型的表達目的與再現性的 客觀化描寫。 第二種是描寫對象的客觀性與主觀化的描 寫。 第三種是間接性描寫。 第四種方式是比較描寫 。
描寫技巧的運用也是極為靈活的而又富 於創意的。 寫真的工描 簡約的白描 極富創造性的細節化、具象化描寫。 運用虛擬性想像進行的再現性描寫,著 意於具象化。
(三)多種多樣的抒情手段 運用傳統的抒情手段 新創的抒情手段 內力充盈的直抒胸臆
(四)詩化與意化 用詩性激情寫散文 詩文融和 打破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的筆法局 限,用一種全新的語體來創造詩境。 將抽象的理念意象化.
(五)獨具匠心的議論方式 作可感可觸的形象化議論。 作含蓄蘊藉式的議論。
熱身演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家人吃新年元旦飯。 "談談你們的新年新願望!"父親對三個孩子說:"看看誰的最 高明。" 「我的願望是樣樣考第一!」就讀臨江中學的大兒子說。 「我的願望是希望不惹爸媽生氣!」就讀初二年級的二兒子 說。 「我沒有願望......」小女兒說。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只知道要存錢買一套故事書。" 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因為當別人在"願望"時,她卻 已經決定要"做"了。
請以"最高明的願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
❸ 散文學習的方法
首先,要經常閱讀散文,尋找一種對散文潛在的意識感覺。
其次,要積累豐富的辭藻,了解常用的表達方式。
再次,要學會為散文找一個中心,形散而意不散就需要一個明確的中心作為支撐。
另外,學會改變詞語的感情色彩,改變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性及意義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後,散文的一般步驟應該是立意—>構形—〉貼肉—〉修改—>完善的過程。
最好把寫作比作是一棵樹,先想好樹應該長在什麼地方(中心主題),然後確定樹的主幹(大體思路),最後繁枝茂葉(用意境和事例等細節豐富內容)。
供參考。
❹ 散文的寫作手法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散文的寫作手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散文的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間接抒情,直抒胸臆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1、表達方式:敘述(倒敘)、說明、議論、描寫(白描)、抒情(直抒胸臆。景物描寫:動靜結合,遠近結合,點面結合,借景抒情,以樂襯哀。人物描寫:心理描寫。
2、表現手法:想像(虛實結合)、聯想、象徵、渲染、襯托(反襯。在描述主要事物時,寫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對比、反襯、烘托、補充的作用。)、對比、懸念、類比,借景抒情,敘事抒情,欲揚先抑,散文寫作技巧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白描,用典。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線索(有人或物)。
4、行文結構:承上啟下(過渡)、啟承轉合、銜接、鋪墊、伏筆、照應。
5、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設問、對偶、排比、對比、頂針、通感、反復、誇張等。
散文的表現手法:
1、散文的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議論、描寫、抒情和說明。
A、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有揭示意義(主旨)、畫龍點睛、深化主題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寫:往往為了展示人物特徵、暗示時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圍。
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發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蘊、表現形象意圖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E、散文中的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散文:也許有一天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F、散文中的平敘:「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應更得體。
G、散文中的景物描寫:描寫自然風光,營造某種氛圍,烘託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環境描寫:交代背景,表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寫:包括肖像、行為、心理、語言、細節描寫,往往是為了展現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時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J、散文中的敘述人稱: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精美散文:一生學做人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
散文中的修辭方法:
常用的有比喻、擬人、排比、對比、襯托、渲染、誇張、反復等。
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於把要說地事物反映得生動形象。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B、散文中的擬人:給物賦予人的形態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C、散文中的排比:使內容表達更集中、更突出、更鮮明;情感抒發更強烈、更有氣勢。
D、散文中的對比:能使所表達的事物特徵或所闡發的道理更鮮明、更突出;能徹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內容表達更顯愛憎分明。
E、散文中的襯托: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議論或描寫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鮮明。
F、散文中的渲染:通過某一方面的鋪陳敘寫,集中描繪,精美散文:感恩的心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用以加深主題。
G、散文中的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H、散文中的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印象。
散文的表現手法:
常用的有聯想想像、比喻象徵、對比襯托、欲揚先抑、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點面結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見大、鋪墊照應、製造懸念、言猶未盡等。
散文的.行文布局:
常見有包括文眼句、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中心句、點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詳略得當、敘議結合、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過渡銜接、鋪墊伏筆、首尾照應等。
A、文眼句:顯示作者的寫作意圖,體現行文脈絡,表明主題思想。
B、總起句:統領全文,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伏筆。
C、總結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發人深思。
D、點睛句:揭示主旨,點明中心;愛情散文:你是我最愛的人耐人尋味,給人啟迪。
具體介紹:
⒈、象徵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2、描寫(渲染與白描):渲染是採用濃墨重彩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白描就是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手法。
3、烘托即烘雲托月的寫法。
4、反襯:這兩種手法都是為了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
5、人稱運用:第一人稱:顯得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⒍、線索:作者選材,描寫,記敘或議論的脈絡,其作用是環環相扣,連接緊湊。
7、舉例或列舉議論散文中的舉例或列舉的作用是具體實在,易於接受,優美散文:心悟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散文的表現手法多端,理論僅僅是個方法,實際要在運用中慢慢去把握:
下面僅僅說說藝術的表現手法:
1、從全文看,XX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2、文中成功的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3、這篇文章寫到了哪些方面的對比,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
4、作者是怎麼樣把本文寫得情趣盎然的?
5、本文以XX為線索,可以分為幾層?請分析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答題模式
技巧手法+內容+效果
首先,明確文中運用了何種技巧手法,主要從五個方面去審視:
1、表達方式(敘述、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象徵、渲染、襯托、對比、懸念、類比)。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線索)。
4、行文結構(承上啟下、啟承轉合、銜接、鋪墊、伏筆、照應)。
5、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設問、對偶、排比、對比等)。
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運用某種表達技巧寫了什麼內容。
最後,分析評價文中運用某種表達技巧有什麼作用,主要分析評價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現,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發,意境的營造和布局謀篇等方面收到什麼效果。
[樣題解析]
例1(2004年全國卷)第九段中作者對老家河流、風沙、屋頂、炊煙、做飯的人……的回憶,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手法?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氣氛?
〔解析〕第九段原文是:那裡的河流,確已經幹了,但風沙還是很熟悉的。屋頂上的炊煙不件了,灶下做飯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頂上長著很高的草,破陋不堪。村人故舊,都指點著說: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來了。從描寫手法來看,作者運用的是簡筆勾勒,即白描。描寫的內容有河流、風沙、炊煙、老屋,構成了一幅深沉凄涼的畫面,撫今追昔,物是人非,作者的內心無限傷感。通過手法、內容、效果的分析,便可以擬出答案。
答:主要運用了白描手法,以樸素的語言寫出真情,營造了一種傷感的氣氛。
例2(2004年湖北卷)本文以懷表為線索,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請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和好處。
〔解析〕本題是從行文結構的角度考查表達技巧的,先梳理層次結構,從全文看,作者先寫修表,再由表寫到父親的精神,最後寫自己受到父親精神的激勵。然後,從表達效果看,由表及人,環環相扣,結構十分嚴謹。這樣,答案就可以擬定了。
答:作用,第一層寫修表的經歷,為下文介紹表的來歷鋪墊;第二層寫表的來歷,凸現父親的精神。第三層寫表的傳承,突出作者對父親精神的感悟。好處,由表及人,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嚴謹緊湊。
人稱類
〔常見設問形式〕
1、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麼?
2、為什麼要改變人稱?
答題模式: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樣題解析]
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牆不再是屏障,紫塞(註:指長城)不再是嶔奇。它變得可笑,彷彿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
問: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⑵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原因是什麼?
答:⑴將長城擬人化:A。 便於與長城對話,B。 便於抒發感情。
⑵因為這句話承接由是人們發現而來,寫的是人們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
❺ 散文寫作方法與技巧以及優秀散文範文
散文的特點:
一、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情感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二、意境深邃:
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像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三、語言優美: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朴,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朴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散文的寫作技巧:
1、【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後。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
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2、【中間】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
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散文寫作——構思、聯想、語言
散文,往往通過生活中偶發的、片斷的事象,去反映其復雜的背景和深廣的內涵,做到「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要達到這種境界,構思是關鍵。
構思,是作者對一篇作品的整個認識過程,從他對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過程。就是進入下筆階段,也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在繼續認識所要描寫的對象,深入發掘其底蘊和內涵。這是一種復雜的、艱辛的、嚴肅的精神活動,是對作家人格、修養、功力的考驗。由於事物間的聯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於由表及裡,從紛繁錯綜的聯系裡,發現其獨特而奧妙的聯系點,才能夠從「引心」到「會心」,由「迎意」到「立意」。
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上,但細節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為准。由此,我們說散文(應稱藝術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只要弄清以上四點,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什麼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於拘謹地學習,其它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理論都會講到。
不願碰及的日記。
如同憔悴的窗簾。
隔開。
室外狂風、刺槐、牛糞。
屋裡溫情、火爐、放盪不羈的詩。
扉頁嵌著那過半的心。
看似跳動。
只有溫度,卻無生機。
夜23:30,大幕終於拉開:
狂風扶搖著刺槐。
徹底席捲了松乾的牛糞。
熊熊的熱火愛撫著熱戀般的文字。
捂熱了那顆幾近停歇的,
心跳。
加勒比的海風砸開了窗。
吹爛了簾。
冰凍了爐火。
迅疾搜刮著詩集的每一頁。
它在找尋什麼?
幾秒鍾後。
擄走了尚存余熱的文字。
「今夜無眠」。
窗,開了一夜。
簾,碎了一地。
我數到凌晨四點。
年三十了,早早的和爺爺去喝完早茶後。坐車回家,看起來很平常的一件事,卻被以外弄的一點都不平常。坐車的時候,我的右腳跟,被車輪中間的那鋼絲搽到,當場不見了一大片肉(不是一大快肉)。我當時想的不是我的腳怎麼樣了,而是我剛剛交到的女友的第一次約會(她是我的第一位女友),我們雖然沒約定時間,當男孩總不應該讓女孩等吧,對不對。
回家後,仔細看了鞋子和腳。鞋子顯破爛狀,腳跟處的襪子被磨破,腳跟那處沒血,但仔細的看,淤青了。雖然如此,我依然沒有放棄去和女友約會的念頭。毅然拿出活絡油,狠狠的搽上去,那個痛啊,折磨啊。其實這鞋都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之後的2—3個小時,因為我穿的是牛仔褲(和女友約會,不帥點怎麼行呢,對不對),大家都知道,牛仔褲的裡面是很磨人的,而我的傷口,就正被褲子搽著,痛苦啊,折磨啊。
真不敢相信,我居然頂了2—3個小時,這段時間給我的,就是苦不堪言,痛不欲生,還有一個就是—強顏歡笑,以前一直不知道這成語的意思,沒想到我明白的時候,居然是我即將和女友約會的時候。我一定要和大家解釋強顏歡笑這成語,大家應該在電視上看過了,強顏歡笑,在我看來,親身體驗過後,才知道,強顏歡笑其實是精神和肉體一起折磨你,並不是精神或肉體單一的折磨你,腳上的痛,雖然痛,但我卻不能叫出來,還得笑(不笑就得哭了咯),你們看著,好象沒什麼,但是,那種感覺,你們最好是不要體會,N恐怖的。
10:30冒著被罵的危險,坐車到了女友家,但令我失望的是,她不在家。總的來說,今天,我同時感受到了強顏歡笑,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三種感覺,不可以不說的是,每一次有重要的約會,我一定會發生一些事,這次就是我的腳了。
;❻ 寫散文的技巧與方法
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乾的文學體裁。
一、散文的三大特點
1、作者形象鮮明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較明顯,常用第一人稱敘述,個性鮮明,正象巴金所說「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總之可以說是表現自我。這就需要大膽無忌。正如魯迅所說「任意而談,無所顧忌」,他還推崇曹操及魏晉散文的「力主通脫」。又如劉半農所說,散文要「赤裸裸地表達」。還如一些人所說,「我是怎樣一個人,就怎樣寫」,「心口相應,信口直說」,「反正我只是這樣一個我」。寫真實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徵和生命所在。這是定義的最大要素。
2、 語言附有美感
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
3、散文飽含情感
必須明確一個散文寫作觀念,這就是散文的唯一內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所有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寫感情,但卻是作為一種必備因素和一種內在線索。應當強調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僅僅是線索,而是散文的對象。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感情體驗。感情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劉真的《望截流》,重點不是順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設者業績,而是一種回歸歷史進步主流的內心感受。散文一開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種突如其來的悲喜交集的感情體驗中,由此生發聯想——小時候跟著媽媽趕集差一點丟失,四十年代初一度離開部隊,「文革」中被迫放下筆等。最後又面對橫江截流的宏偉場面,激情滿懷。感情體驗,是散文的內在結構。有了它,就可以天馬行空地起草。這一點,不能不明朗和確定。有了散文的內在結構——感情體驗,只要再明確外在結構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
4、注重細節
外在結構的核心是細節。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上,但細節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為准。由此,我們說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只要弄清以上四點,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什麼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於拘謹地學習,其它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理論都會講到。
二、散文寫作模式
散文可以主要分為記敘散文、議論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傳統的不明確的說法)三種。下面將幾種散文的常見模式列出,供大家參考使用。
1、記人散文模式
【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後。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中間】▲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
▲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2、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1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2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1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2聯想發揮,更大意義。
【結尾】感慨
3、議論散文模式
【開頭】1詮釋題目所示的話題。2過渡到自己所切入的特定角度。
【中間】1從自己切入的特定角度議論話題,以時間、空間、事理、邏輯、情感或其它其它為標准,分成幾個層次或幾個方面來議論。2.如果可能,在議論中飽含以鮮明的愛憎情感。3.奇思妙想,文采斐然;鑒古析今,論世品人;旁徵博引,信手拈來。
【結尾】回應開頭,抒發人生感慨。
編輯:心台
❼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怎樣寫好作文的方法:
第一步: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
自己的寫作倉庫。
第二步: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把個人的
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日積月累,我們日記的篇幅變長了,文字表達變巧妙了,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適應力也增強了。養兵千日——寫日記,用兵一時——寫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步: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
筆成文。
第四步:虛心求教,不斷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
好作文後,自己不滿意,卻看不出何處有問題,這就須另請高明——讓旁人為你指點迷津。聽了贊揚的話,權且當作對自己的鼓勵;聽了批評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經常這樣做,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第五步:滿懷信心地寫作文。
第六步: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記、周記和作文。經常翻翻自己
的習作,不斷吸取自己寫作的經驗教訓,寫出來的習作才能勝人一籌。
❽ 如何才能寫出一篇美文
作文講究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而大多數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根本談不上真情實感,更別談寫真人真事了。關鍵在於同學們平時缺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尤其是細節描寫在文中的體現更是寥寥無幾,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語句,使文章顯得十分干癟,缺少生命活力。原來文中的人和事多數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換句話說都是編造出來。同學們可以做一種假設,你根本沒有殺過人,我偏要你寫一篇關於《第一次殺人》的作文,你該如何動筆呢?是想真的嘗試一下,還是胡編亂造呢?兩種方式都不可取。這足以證明編造謊言寫出的作文沒有新鮮感。
1、動用多種感觀,多一份生活體驗。為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除我們親身經歷的以外,大家還應用心去看、去聽、去想……搜集更加豐富多彩的材料,在作文時才會得心應手。我們可以把這些資料專門整理在一個小本子上或做成卡片,還可以在微機里建立寫作資料庫,以備隨時調用。
2、參與社會實踐,多一點真情體驗。寫文章找不著自己的感覺,也就是連自己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都不明確,怎麼才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只有真正地將自己融合在某種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流露真情。多一些對生活的熱愛,你會對生活中的一切產生濃厚的興趣,那麼,寫文章時,你的真情實感便會自然地流露出來。為此,同學們可以在學校、家長的幫助和組織下,參加一些積極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樹立我要做合格小公民的主人翁意識,為自己寫作積累更多更好的素材。
3、勤於練筆交流,多一些獨到見解。平時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及時整理出來,待寫作文時,便可以到這個「百寶箱」里找寶,選擇一件合適的「寶貝」作為習作訓練的內容,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的。
4、勤於讀寫積累,多一些寫作源泉。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多讀書的重要性,即多讀書也能幫我們提高寫作水平。我們每學一篇文章,老師都要講到一些精彩的語句、含義深刻的語句,在弄懂含義的基礎上,爭取銘記在心,待寫作文需要時,就像變戲法似的,一句一句從頭腦中提取出來,應用到習作中去,使自己的作文增添幾分亮色。
❾ 如何學習寫散文
所謂散文,從廣義說,是與詩歌、小說、戲劇相並列的一種文體;從狹義說,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實感情的文體。
感情充沛, 沒有感情就不稱其為散文。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散文一般的寫作規律是:對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華,敷衍成文。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現這樣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記敘、議論都帶有強烈的感情,字里行間都滲透著感情。
一、 精於立意散文的立意其實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寫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獨特,就是說作者的感悟是體現作者的獨特情志、獨特感受、獨特體驗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產生的精神產生。依靠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敏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搏,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是詩意。這詩意,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是詩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這各心靈的顫動,思想的閃光點。
二、善於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如何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間有內在聯系,我們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
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六種常用的線索)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厭惡到喜歡,就可以用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的《荔枝蜜》。 二是事物線索。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詠志的散文就是以物為線索的。三是人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可以是寫作者本人「我」。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景物沉思暇想,通過聯想和想像,把有關的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五是景物線索。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是行動線索。如游記以遊程行蹤為線索。
三、創造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是意與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散文的這種意境,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 「詩情畫意」。散文應該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巧於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並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明於斷續:散文要散得起來, 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巧。是於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
四、感情具體 。散文以感悟為靈魂,但感情是什麼,得在文章中說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說感悟,但文章中的景緻、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記敘文的主題一樣,要明白暢曉,讓人覺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時要清楚的出現在文章中。散文和記敘文的最大區別:散文中所寫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從自身感悟出發,是作者對事物特殊意義和美的發現。這種發現是知覺、思維、感覺的綜合思維結果,體現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記敘文是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並不從作者的感悟出發。
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人間萬像、宇宙萬物、各色人等、宏觀微觀無不涉及,而這些材料一旦出現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觀感悟,代表著作者的人生經驗、觀點感受。所以,同樣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內涵是不同的。這里,我們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體特點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經過作者巧妙的構思聯想,這些看似無關聯或關聯不緊密的材料(形散),但它們都指向同一主旨。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處,可以讓文章活潑靈動,變化多端。散文的寫法較其他文體更活潑自由,不拘一格。常見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記敘,也是帶有強烈感情的。散文常把記敘、抒情、議論等融為一體,夾敘夾議。散文的結構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選取上,一般運用聯想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