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學好古詩詞的基本方法

如何學好古詩詞的基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7 14:35:35

㈠ 古詩詞學習有哪些技巧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長河中,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古老的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到盛唐詩詞的高峰再到近現代以來的詩詞吟詠佳作,詩詞創作一直沒有間斷過。一時代有一時代的詩詞,面對歷朝歷代的經典詩詞,我們沉迷於其中的美而不能自拔。我們該如何學習呢?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回答。


㈡ 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三點

一、結合注釋,了解創作背景。
二、了解詩人的生平。

三、明確意象的象徵意義。古典詩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徵意義,比如松、梅象徵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徵富貴;柳象徵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系起來托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徵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

四、善於發現「詩眼」。一首詩里,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匯。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後景。了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

六、在面對古詩詞問題時,一定要把題目、作者、注釋看仔細,找出意象、詩眼,了解詩歌的結構,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結合問題本身,相信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㈢ 語文的古詩詞該如何快速背下學習古詩詞有什麼技巧嗎

第一:學習語文古詩文最好方法就是學會背誦,從小學習古典文化,儒家思想,學習先人們的為人處世,就是學習優秀精神文化傳承。學習古詩詞最好的技巧就是要讓孩子去背誦,背誦是兒童的天性。

可以制定計劃,每天誦讀20分鍾

第三:要注意有聲朗讀。要讓孩子開口大聲的朗讀,平均三五天即可背誦一篇古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孩子在手背這些古詩文的同時,就會逐漸明白和理解古詩文的意思,這對於以後的理解能力的增強是非常有幫助。語文講究的是一種積累。如果詩詞彙的積累程度不夠,那麼在學習古詩文的時候將會非常辛苦

制定學習的計劃,堅持每天朗讀去背誦,這樣在手背的過程當中對於古詩文的理解就會越來越好。書生朗朗,開卷有益,讓我們學習古典文化,激活傳統,繼往開來。

㈣ 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些

一、結合注釋,了解創作背景。

二、了解詩人的生平。

三、明確意象的象徵意義。古典詩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徵意義,比如松、梅象徵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徵富貴;柳象徵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系起來托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徵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

四、善於發現「詩眼」。一首詩里,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匯。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後景。了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

六、在面對古詩詞問題時,一定要把題目、作者、注釋看仔細,找出意象、詩眼,了解詩歌的結構,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結合問題本身,相信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㈤ 怎樣才能學好古詩詞

作為一個詩詞發燒友,雖然入坑沒多久,但是還是可以分享下我的經驗滴。

怎樣學好詩歌,首先你需要明白一首詩歌它所講訴的內容,或者說它的字面意思,其次就根據注釋分析所用典故,推測所想表達的情感一定要結合作者的生平事跡來看,因為典故想要的表達也是看隨作者想表達什麼。初初入詩詞坑,可以參考詩詞大家們的作品,比如葉嘉瑩等等。

培養對古詩詞的興趣,推薦一個APP!!! 西窗燭,裡面的內容絕對足以讓你入坑,對詩詞的興趣來源於對美的渴望,感悟生活中的美,詩詞自然會幫你很好的表達這種美。

最後歡迎加入詩詞大家庭!!!!!學得早的,多是興趣濃厚,抑或就是有家學,無論哪種,只要學下去了,到了20歲的時候,在很多方面會比之20歲才開始學步的人要強。譬如,對文言語境、詩詞審美的熟稔程度,絕對是要超出不少的。而這些東西,短時間你又是難以補上的。答主我是18歲開始專心學詩的,後來遇到的最大障礙就在於此,總會和粗糙、雜駁、文言語感不純這樣的評價不期而遇……這些東西伴隨著我五六年,一直到如今,程度或有減輕,但是底子薄弱自己心裡知道。所以,題主要留心的是,多讀,哪裡虛補哪裡是不二法則。

但要說學得晚,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最起碼,年歲到了20左右,心智上比蒙童要成熟多了,思辨能力,理解能力都也不是一個層次上。學得早,難免為最初的那些東西限制住,思維要轉過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對整個詩詞的審視,自己理論體系的架構,還是在年歲到了之後再形成才好。十幾歲就被某種審美理念、門徑限制死了,更大的世界很可能就看不到了。

所以最佳的配置應該是入手早,底子厚,心智成熟後,又不被固有的知識限制,眼界視野寬,二次構建自己完整的理論審美體系。

於是如何入門的問題,就有所取捨了,惡補弱勢,發揚優勢。

基礎的東西,格律也好,詞彙量也好,技法也好,文言語感也好,是大齡學詩最應著眼的地方。這些東西所幸只要花時間,總會越來越好。

格律上,也就那幾本,《詩詞格律》什麼的,我專欄有一個自己寫的教程,也可以去瞅瞅,比王力老爺子要平易一些。

詞彙量,文言語法,這是一塊,不單單是看詩,多看文言書,收效或者更佳。《古文觀止》打頭,《左傳》、《世說新語》等繼之,看看讀讀語感詞彙量自然日漸長進。

詩詞字法句法章法、審美、修辭等等,文本來文本去,多讀多寫。讀書如剝皮抽筋,寫來總會易筋洗髓。

讀的基礎上,勤寫,勤實踐。

而優勢的地方,在於心智成熟,一定要在最開頭想清楚為什麼要寫詩,選擇詩,詩對自己有什麼意義。這是你之後表達什麼的基石。亦在於年齡既足,視野一定要廣闊,開頭的時候不能存什麼新詩舊詩有所高下的幺蛾子,一切文藝理念,沒有對錯,只有取捨,大可不必對一樣取捨之分的東西視為寇讎。總之,東方詩論要讀,西方文藝理念也要讀,抱著一顆現代人的現代視野,才能做這個時代留下名字的詩人。

共勉。

㈥ 學習古詩詞常用的五種步驟

學習古詩常用的五種步驟:
一、看標題拆題目。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杜少府之任蜀州」我們知道這首詩是寫給即將到蜀州任職的友人杜少府的。由題目我們可以對詩歌內容有大體的了解。
二、看作者及背景。知人才能論事,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我們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經歷、詩作風格才能對其詩歌有高度的共情,同時我們只有了解了寫作背景才能知道詩歌具體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是什麼。
三、讀詩歌明詩意。首先我們要根據詩歌內容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概括詩句內容。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悟詩情。
四、懂主旨和情感。通過詩句內容的了解,我們可以從中分析出詩人想要寫作對象或讀者傳達什麼的內容,想要表達什麼的思想感情。
五、手法作賞析。不同的詩它都會運用不同的寫作方法來表情達意,將其用於找出並逐步賞析能夠更深入地去理解詩句內容和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㈦ 古詩學習的步驟主要分哪些

學古詩的五步方法:
一、結合注釋,了解創作背景。
二、了解詩人的生平。
三、明確意象的象徵意義。古典詩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徵意義,比如松、梅象徵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徵富貴;柳象徵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系起來托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徵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
四、善於發現「詩眼」。一首詩里,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匯。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後景。了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

㈧ 學習寫古詩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學習詩詞創作幾個步驟:
一、先辨別平仄
學詩不可不知平仄,一開始可以先從新韻學起。簡單說普通話的一聲、二聲是平,如,詩、時;三聲、四聲是仄,例如:使、是。
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平仄呢?因為最簡單的古體詩也對平仄有要求。
二、古體詩學起
最早學詩的時候,如果一開始就對平仄格律深入研究,有一部分人很可能會被搞得頭昏腦脹,然後知難而退。因此最早作詩不妨從不需要講究格律的古體詩開始學起。
1、先學押韻
古體詩其實也有要求,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押韻不要押錯。例如平聲韻的詩,在二、四句一定是平聲收尾,
例如: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第二句,去,第四句,處,韻腳平仄一致。第一句要求不嚴。
2、從古絕句學起
古絕句,就是四句齊言(齊言:每句字數一樣)的古體詩。因為絕句短小,所以比較簡單。可以作為入門的練習。
三、再學格律
古體詩除了雙數句的韻腳要求特別嚴以外,幾乎就是自由體的詩歌。
但是格律詩不同,格律詩又叫做近體詩,近體詩都是齊言詩,沒有雜言詩。近體詩的句式是固定的模式,不能夠隨意改變平仄的組合。
1、近體詩的基本句式
五言近體詩的絕句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言近體絕句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學習五律、七律 練習對仗
五七律變成了八句,除了平仄、黏連、押韻外,中間四句要求兩兩對仗。
例如李商隱七律《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上聯: 春蠶到死絲方盡,下聯:蠟炬成灰淚始干。
上聯:曉鏡但愁雲鬢改,下聯:夜吟應覺月光寒。
四、學習古韻
今古韻的區別是學習古詩詞的一大障礙,沒有其他辦法,多讀、多記、多練習。不懂古韻,可能會誤解很多古詩詞不押韻或者出律,只有懂古韻才能讀懂古詩。
例如很多人就誤以為《登幽州台歌》不押韻: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五、學習填詞
懂了格律和古韻,就可以學習填詞了,其實所有的詞都可以看作符合格律要求的古體詩。唐宋人作詞,一開始都是按照曲譜,後來曲譜遺失了,後人依照前人作品制訂了詞譜,改為依譜填詞。
以上是詩詞入門的簡單步驟, 入門以後還要學習句法變化、章法的安排、字法的修煉、還有各種修辭手段.........

㈨ 古詩詞的教學方法_古詩教學六個步驟

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往往過於注重文字知識的本身,效果不夠理想。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詩詞的 教學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結合語言理解和言語習得,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

所謂「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 經驗 ,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致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1、古詩詞內容理解:

結合課後注釋理解;結合圖片或音、視頻形象感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去體會;以今識古;知識類化;詩文對照等方法,均可指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語言。

2、古詩詞言語形式習得:

教師應逐步滲透相關古詩詞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引領學生逐步了解古詩詞這一文體的特點和魅力,並循序漸進地嘗試運用古詩詞語言,甚至是創作詩詞。

如《水調歌頭●中秋》這首詞中,「 水調歌頭」為詞牌名,詞的內容共95個字,是一首「長調」。同時,這首詞分為上、下闋,詞前有序,按其語言風格當屬「豪放派」典範。詞的上闕賞月奇想,下闕則望月懷人,將蘇軾「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特點展現地淋漓盡致。

趙志祥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畫雞》一詩,趙老師就設計了這樣的幾個小問題:

1這首詩一共幾句?

(4句)每句有幾個字? (7個字)

2在古詩中,一個字叫「一言」,那麼,每句話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五言),有七個字就叫(七言)。

3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那麼,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七個字的就叫(七言絕句或七絕)。

二、體味詩詞意象,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

學生在 語文學習 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 邏輯思維 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

古詩詞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形簡意繁:用最少的文字,表達出最意味深長的情感。也正是基於此,古詩詞教學不能做理解意思,體會情感」這樣簡單的處理,我們應該讓古詩詞教學課堂充滿靈氣。

如何讓古詩詞課堂教學充滿靈氣呢?其中一個關鍵的要素就是「意象」。(它是一個個真實可感、鮮活可愛的物象,同時也是意境構,情思表達的組件。而之所以將其稱為「要素」,是因為古詩詞不能沒有意象,古詩詞教學不能沒有意象!

體味意象的幾種常見教學策略:

1、反復誦讀悟「象」。

2、音樂渲染造境。

3、結合插圖入境。

4、了解背景或延伸閱讀,豐富意象。

三、在詩詞誦讀中學習審美鑒賞與創造: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構建起來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誦讀,不是為了簡單、機械地記憶詩詞內容,而是通過誦讀將自己融入到高遠的意境中,將詩詞深刻的,詩人的情感通過有感情的吟誦讀出來。

《水調歌頭.中秋》格律對照: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平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四、推進 文化 傳承與理解: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 , 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信態度。

學習古詩詞,不僅僅是為了理解、積累,以及適當的時候加以運用,更重要的,應該是一種「文化傳承」。

當然,學生學習古詩詞,我們應重視其「獨感」——即讀出自己的理解。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印記的「古詩詞」教學,我們更應關注「共感」——即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

古詩詞教學簡單的來說,就是:口中有聲、目中有象、心中有情、胸中有人。

古詩詞教學策略簡單的說,就是:語言、審美、文化、傳承。

小學古詩文的教學方法

一、反復誦讀,體會

誦讀古詩文是我國優秀的 教育 傳統,多讀精背是一直以來人們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些 名言 充分說明了誦讀古詩文的重要性。誦讀是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它包括朗讀和背誦。《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而且在課程目標中分學段提出了「背誦優秀詩文」的具體要求,低、中年級各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高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小學生 記憶力 強,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古詩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短時間內學生就能背誦,完成規定的背誦任務並不難。

由於年代久遠,古詩文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很大的語言障礙。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以教師串講為主,變為以學生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吟詠詩文,逐步形 成語 言的感悟能力。教師首先要進行范讀,讓學生在琅琅上口、優美動聽的朗讀中初步領略古詩文的語言美、意境美,產生聽覺上的愉悅感,沉浸於美好的藝術享受中,引起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才能克服語音障礙。讀古詩文最基本是讀准字音,理解句意,教師要幫助學生掃清語音上的障礙,特別是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讀音。如《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讀「xiàn」而不讀「jiàn」。

二、創設情景,感受意境

古詩文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古詩詞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白樸的小令《天凈沙·秋》,曲中寫到,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在學這首小令時,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此曲變成一幅優美的 風景畫 ,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再引導學生體會 句子 的意思,讓曲中的景物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曲中沒有寫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像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內容,使學生能感受到曲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曲文的理解。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融入詩文特定的情境氛圍中。現代心理學表明「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如在教學《望天門山》這首詩時,先告訴學生今天將帶大家作一次愉快的秋遊,感受一下天門山的美麗景色,學生頓時興致盎然。在播放圖像的同時,又用語言描述詩人描寫了什麼,詩人又抓住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把這些景物集於一幅畫面上的,然後通過精讀引發學生的聯想。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時導引出一幅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盪迴旋的壯麗景象。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則在學生眼前呈現一幅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長江江面的遠景,以及動態的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 使人感覺夾江對峙的天門山,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致淋漓。最後又浮現出有層次的畫面出來,一片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目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學生從形象的畫面中得到美的愉悅,激發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將古詩詞教學的作用顯著發揮出來,確立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在接受教師開展更好的古詩詞教學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開拓自身視野。

古詩教學六步步驟

一、激趣導課,揭課題

古詩導課的方式與閱讀教學的導課方式類似,即:間接導課與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如: 故事 導入法、疑問導入法,預習導入法等等,不管哪種導入法都與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

二、介紹背景,知詩人

古詩的創作背景包括時代背景、詩人創作此詩的境遇與心態等。古詩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語文人文性的典型體現。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詩人及其創作背景,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新課程標准還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處理好這部分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長歷史知識,也可以使教學增添生趣。

三、自主學習,明詩意

《語文課程標准》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古詩。

首先要大膽地「放」。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後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法 去探索新知,弄懂詩意。對於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和幫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解決。

其次是巧妙地「扶」。當學生對古詩有了整體上的感知後,通過集體交流了解到學情,根據學情,來決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該「扶」,又該怎麼「扶」。通過「扶」,讓學生初步體會在感知時可能出現的偏差,進一步深化對全詩的理解,為體會詩情,進入詩境做好了准備。老師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語更是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華,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像誦讀,悟詩情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凝煉含蓄。有著音樂、建築、繪畫、意境等在內的巨大美學價值。詩的情感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欣賞來體會。因此,在學生理解了全詩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體驗後,教師要趁熱打鐵,通過現代教學媒體的輔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點讀、評讀、范讀、誦讀,演讀使學生能讀出詩的重音和節奏,知道應該如何把握詩的輕重緩急,加深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體味出詩人賦於詩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古詩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像,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地朗讀。在初讀過程中,僅以讀准字音,讀通詩句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就要有感情表現的要求。在理解詩歌意境後的朗讀就要求能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地朗誦。今天這兩節課在朗讀環節兩位教師就是這樣層層深入地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

五、創設情境,入詩境

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進入詩境就是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為之動情。怎樣讓學生進入到這種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呢?在上一環節,學生已經在老師的指導朗讀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教師不要孤立地指導朗讀或單純地創設情境,而是將創設情境與感情朗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創設情境作為學生感情朗讀的基礎和鋪墊。同時又通過讀來引導學生領悟詩情,進入詩境。馬老師採取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此情此景;孫老師通過看錄像將學生帶入到詩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現一次比一次豐富,學生的朗讀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終,讓學生通過讀與詩人的情感達到共思、共憂、共吟的境界。實際上這一環節就是前一環節的升華和展示。

六、遷移運用,創詩文

結束了一首詩的教學後,並不結束這堂課的教學,而以詩帶詩,以點帶面,將課堂延伸到同一類型的古詩教學上,有意識地加大古詩的學習量。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大量的古詩,了解到詩人更多的優秀的詩作。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詠。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讓學生表演,再現詩的意境;中高段可通過課件的出示和音樂的渲染,創設適宜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課堂環境。通過這個語言實踐過程,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及興趣,讓他們能學以致用,真正起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教育有模,但無定模;無模之模,乃為至模。」古詩的教學結構可以多樣,教學方法千變萬化。


古詩詞的教學方法相關 文章 :

★ 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整理

★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古詩課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古詩詞有哪些教學方法

★ 幼兒園古詩實用的教學方法

★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

★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談

★ 小學語文背誦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如何學好古詩詞的基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料模具研究方法 瀏覽:778
系蝴蝶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79
高中檢測氨水的方法和現象 瀏覽:286
法壓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126
環境檢測水質分析方法 瀏覽:223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60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1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5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41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41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9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5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4
擦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14
民間治療失眠的方法 瀏覽:504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64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3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6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8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